' _+ O, V$ D; Q0 Z* L% U' N7 h另外,拓跋说,除了语言学上的瑕疵,更大的问题在于根本不符合草原民族的习惯。匈奴王室为挛鞮氏,突厥王族为阿史那氏,柔然王室为郁久闾氏,都不用氏族代替国号。后起的回鹘契丹女真蒙古也是如此。他们的国家概念是乌鲁斯,即氏族联合体,一个氏族不能代表所有氏族的总和,或是其他氏族。用拓跋指代中国,并不符合这种意识。& }1 K% D# `; T0 ^
. L" Y4 B' y6 q- ^+ {
) U. V" m# \* [1 N/ [
6 a) {/ }5 h$ Y7 b
* W$ c0 m' Y. S+ R" ~. b0 ]
6 v6 i& H( f/ d; p
, I- e# N1 p( }8 u
+ F* i1 J2 j! v; Y/ J, \, v# l5 C1 {
3 n1 r5 r. p8 {- N- H作者: 方恨少 时间: 2018-9-9 00:29
不明觉厉作者: 石工 时间: 2018-9-9 04:22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8-9-9 04:26 编辑 % L& b; l4 ^9 X ~- z( q/ i/ e
$ j) B% e; @$ ^& O
有网友赐教,转给我这篇综述:/ n. N4 a9 S- T9 n. Y2 ]; d 百年来关于“桃花石”问题研究综述(阿地力 孟楠 )! Y3 ^. P/ f' h$ G" W8 h* m
" A' `! V& k' r' d$ }在微信上能够打开,但网页好像进不去。2 a# M3 H/ C* O$ q% I9 m8 ]! _
4 @+ T# G8 V9 S" L# u2 M这篇文章回顾了百年来对“桃花石”的研究,其中对于这个词的起源,总结了拓跋、大唐、汉、大贺氏、天(腾格里)等说法。这些说法的隐含假设是,古突厥文字在形成之时,记录的是不久之前产生的词汇。这样就忽略了语言远远先于文字的情况。放下这种假设,接受突厥关于中国事物的词汇,可能从匈奴继承而来,那么就可以把时间上溯到匈奴和中原的早期互动。2 k' x0 l. O, u; v% |6 |6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