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八仙过海,无问西东(一)已填坑,可放心食用 [打印本页]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8-8-16 11:34
标题: 八仙过海,无问西东(一)已填坑,可放心食用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马甲 于 2018-8-23 14:58 编辑
/ l8 f0 K( A; h' O/ I$ o
: w9 Y4 n) _6 K0 H8 ]无问西东这个名字很好,但是电影很烂。清华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儿女,却被拍成了无病呻吟。和老党合作一起做剧本半年了,我也把一百年前的八位清华的风云儿女的故事介绍给大家,既是向大家介绍历史,也是做个剧本的草稿。
4 Y9 }3 h, R' L: \, q5 @7 K/ L: K T
当时的清华,并非是个大学,更应该说是中学。北大是大学,但是北大是文科,文科反正也不用拿出去和国外大学比,自己High就可以了。中国的理工科大学教育始于师范,并非始于清华,典型的代表是南京高师和湖南一师,当然之间的差距有北京师范大学和聊城师范学院这么大。中科院的物理所和化学所有两位所长都是拿着南京高师的文凭出国留学的,化学所是第二任所长柳大纲,物理所是第一任所长施汝为。
9 { d: {* y4 i: h) ~7 k3 I. J; w+ v4 ?: o2 |0 U
一百年前,这八个即将漂洋过海前往美国的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少,也是当时中国的精英,自比桃园结义,秘密组成一个团体。这八个人很有特点,七男一女,真正好和八仙相同;八个人有七个留学美国,只有一人因身体原因未能赴美留学;八个人有七个人加入了共产党,只有一个人例外。
, |" X" A* l0 ]: ?! n* j& m1 x) e( T( p8 @
我相信,看到这里,读者们关心的不是那七个共产党是谁,而是那一个不是共产党的是谁。好的,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
8 D1 ~4 H' q! [/ N' }+ h
, K: ~# o! S% h+ Y这唯一一个没加入共产党的清华生叫梅汝璈,东京大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1916-1924就读于清华学校,之后赴美先后留学斯坦福和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1946年5月至1948年12月,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对第一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时东京大审判有十一个法官,梅汝璈第二年轻。审判长由澳大利亚韦伯法官担任,其余法官分别来自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印度、新西兰、菲律宾。
+ i t( U x4 l
+ E6 \* I) k& p) |- {梅汝璈在东京大审判期间
1 A4 t% u# J: f; X( T2 e) F8 N o) D0 @! _ o0 ~1 V
梅汝璈先生时刻把国格放在心上,开庭之前,就注意到了一般人会忽略的法官入场顺序。按澳大利亚审判长安排,中国第三个入场,排在美英之后。梅汝璈立即对这一安排提出强烈抗议:“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在梅汝璈的力争之下,按照受降顺序,中国第二个入场。
7 D& z; L( u8 U8 k; T- T5 R
" V4 c: F6 G& G% d8 b4 }
梅汝璈个子和其他法官比,确实是太小了,不用注明大家都能找到
# U' K+ `) K1 o! Z/ B3 D" m# h( {9 z: N8 D$ M+ F1 M
当11位对日参战国的法官穿着法袍庄严地坐在审判席上等待预演开始时,法官之间又因国旗位置而发生的争执。这时候,审判席后面插着的参战国国旗,美国国旗插在第一位,中国国旗插在第二位,梅汝璈向庭长卫勃提出:“中国国旗应插在第一位。”
" z8 ]/ I8 ^9 s1 G y3 d# b
, l- X3 @& }3 Z4 t/ K" b% e正前方为法官席,照片太小了。
9 B0 j# Y! f, u" ~3 I) I美国法官克莱墨十分傲慢地说:“为什么?”梅汝璈当即用流利的英语慷慨激昂地阐述了中国军民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直到1945年8月15日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代价。他说:“残暴的日本法西斯分子在侵略战争中犯下了滔天罪行,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伤痕累累,几千万亡灵沉冤九泉。17年间,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我国军民伤亡逾3500万人,击毙击伤日军达130多万,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总数的70%。事实充分证明,中国正是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随即,中美双方展开激烈的争论。几番唇枪舌剑,美方理屈词穷,最终做出让步,中国国旗插在了第一位,美国国旗则移至第二位。
" q' R( z% c3 ~1 T
, v# Y& \: {6 g2 D+ q) }: g
在对战犯量刑方面,一些来自未遭到日军过多侵略践踏的国家的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印度法官巴尔甚至主张要以“慈悲”为怀和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等原因无罪释放25名战犯。在梅汝璈的力争下,终于以6:5的微弱优势,把东条英机等战犯送上了绞架。
" E8 R" Z( ~) r) `# E! D2 Z. F' y. T8 k- a! B+ `% Y" w
在法庭最后环节的工作——判决书的书写问题上,有人主张判决书统一书写,但梅汝璈认为,有关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部分,中国人受害最深,中国人最明白自己的痛苦,中国人最有发言权,因此,这一部分理当由中国人自己书写。经过他的交涉,由这次历史性审判而形成的长达90余万字的国际刑事判决书,留下了梅汝璈代表4亿多受害中国人民写下的10多万字。梅汝璈:“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7 r4 w! W/ J2 M3 x
2 O; i) _9 c- T& [( z4 P E2 |8 o" t+ m
梅汝璈的遗憾是有一大批的日本战犯逃脱了审判,东京大审判拖得时间太长了。1948年底东条英机等人才上绞架,这时候冷战都开始了。如果继续对剩下的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朝鲜战争大概都要打完了。
r. F- B) I0 D& d
. o* l ]; ]/ P7 {" |个人的得失,可以让;国家的利益,丝毫不让,这里没有让他三尺又何妨。梅汝璈先生在这里展现了一个中国人的风骨。只是今天的官员们,太多国家民族利益随便让,自己利益坚决不让的类型了。
# _, ?& \$ Q" X+ |8 }- u3 a3 F1 v& W, C9 q+ [. g$ |( L& _
除了梅汝璈,参加了东京大审判的另外两位是东吴大学法律系教授向哲浚为检察官、武汉大学法律系教授吴学义担任顾问,他们都还有助手,我没能一一找到他们的名字。(本来法官是向哲浚,但是向哲浚觉得检察官责任更大,推荐了梅汝璈做法官,自己做检察官)向哲浚教授在起诉日本战争罪行的时候,通过据理力争,把日本的战争罪行起点定在了1928年,想到我们把八年抗战改成十四年抗战才刚过去了多少时间;吴学义教授是第一个发现国旗位置问题的人,他和梅汝璈心有灵犀一点通,一个手势就梅汝璈就知道了他要表达什么。
$ M4 ]7 e2 i6 }9 K前排左起:桂裕(顾问),倪征燠(顾问),向哲濬 ,吴学义(顾问),郑鲁达(翻译),张培基(翻译);后排左起:周锡卿(翻译),刘子健(秘书),杨寿林(法官秘书),鄂森(顾问)部分参加了东京大审判的中国官员。
' n( I! v% \6 `$ l9 F; O2 K3 ?( u
3 R1 a, e" b1 V- x v8 K
这是正在发言的中方检察官向哲浚
/ q- M- p; w3 r/ d" M: c$ g
顾问吴学义在日本期间的照片,另两个都是清华出来的,他不是,他留学日本。
1 ^2 o4 g! U; u4 U7 N) F' Q2 p
8 _9 ^3 Z% l" g% i最后说一下1949年这三位的去向吧。吴学义在中央大学教授的位置上留了下来;向哲浚也在东吴大学教授的位置上留了下来;梅汝璈在日本,通过香港回到了大陆。向哲浚的后代多数弃文从理,这是向哲浚的意思,国家缺乏理工科的人才;吴学义的后代多数弃文从医,也是响应国家的需要;梅汝璈的后代则是各行各业都有,海内海外都有。
2 h6 W0 g% H6 o D8 K' V! i3 x9 q# U! v
好了。我已经把大家感兴趣的八个人里面唯一一个不是共产党的向大家介绍了。下面我开始介绍别的几位了。
. V D# v4 p- B/ S6 ?' G(待续)2 _! @' d- ]8 p) a6 `1 H7 H, C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8-8-16 11:35
我们先介绍一下唯一一个没出国的,他是罗宗震,他在国内入党,因学生运动被开除,后被关押在上海,被营救出之后不久就因精神病去世了。罗宗震的父亲是康有为的门生罗惇融(瘿公),曾写《庚子国变记》《中俄伊犁交涉始末》,现在想看看那段历史,这本书很重要。罗瘿公被程砚秋称为程家第一大恩公,第二大恩公是周恩来。为什么呢?因为罗瘿公一手培养了他,还帮他赎身,安排功课提高个人修养,给他设计唱腔,写剧本,找徐悲鸿给他作画,给他找老师,帮他挑老婆,打点演出,教他做人,怕自己死后没人给他写剧本,还提前安排了金仲荪给他写剧本,陈叔通帮他提高国学的修养(陈后来是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陈叔通是钱学森的长辈,也是陈布雷的前辈,陈布雷两次把他从共党嫌疑名单上拿下来)。死前,罗瘿公也把两个儿子托付给程砚秋。
8 P6 N/ M3 S: v罗宗震的父亲罗惇融(瘿公),罗宗震牺牲的太早,没有结婚,父母姐姐都早逝,找到一张照片很难
L$ ]. \$ R1 c/ L
可能是这些原因,程砚秋生活中舞台气要比梅兰芳先生淡一些,而且自律极严,平生不传女弟子,省掉了很多麻烦。
. x1 w# X1 a- ^
0 ~" E9 {. k0 L罗瘿公正儿八经一个满清遗老,却养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儿子。但是可能是遗传问题,罗宗震很早就因为精神病去世了,罗宗震的母亲就因精神病去世,他姐姐也死于精神病。另一个儿子罗宗艮在战乱中下落不明。罗宗震在上海被关押在龙华监狱的时候,未婚妻不敢去探望,还是章伯钧的老婆李健民代他去探望,而且是从北京坐火车去上海监狱探望,身上揣着两张大饼饿到晚上才感动了看守,允许兄妹相见探望一眼。因为李健民也是程砚秋的fans。另外他们的关系也不一般,罗宗震想离家出走投奔革命的的时候,从家里偷出来的宝贝就藏在李健民的宿舍。
# n7 C. `, h' n$ U+ h
1 p2 m6 R3 {) u/ O( @ Y6 Z- b
………………………………………………………………………………
下面介绍一下,八仙中唯一一个女性,是罗宗震的妹妹罗静宜,罗静宜也是这八个人中唯一一个不是清华的,她是女师大附中的。罗静宜能进入我们这个八仙之列,并不仅仅因为她的哥哥是其中之一,她的两任丈夫都在这过海八仙之列。罗静宜幸运的活到了解放,解放后在中调部工作,后担任外贸部联络处处长。罗静宜和前面提到的以兄妹名义去探望他哥哥的李健民是同学,那为什么罗静宜没有自己去探望呢?因为她当时自己也在监狱中,而他们兄妹的父母姐姐都已去世,弟弟情况不明。
0 b- t$ z+ W" R4 |, [9 e& M8 C. _
5 H M7 `7 U" I. G
施滉、罗静宜夫妻合影
. e1 T6 ]3 V A8 u6 S罗静宜这个监狱是从美国留学回来之后被关进去的,当时她早已在美国入党,是美国共产党中国局的创始人之一。罗静宜去美国和回中国都是跟随自己丈夫施滉一起的,两人有一个女儿施琦生,90多岁了,住在青岛某干休所。施琦生出生在旧金山,8个月时候回到中国。现在施滉和罗静宜的外曾孙在追随他们的脚步在美国留学。
, a- h( T; A, q; c
; c2 O8 s. U1 h6 x3 S: |7 }, c3 c& s
……………………………………………………………………………………
罗静宜的丈夫是施滉,施滉是美国共产党中国局的第一任书记。施滉曾经化名赵大,所以你倒是可以说美国共产党中央局是姓赵的。
5 s1 V' a% n- }3 U a
! H; {* h2 n: T# t
施滉,如果他不牺牲并且走学术路线,将是中国历史学上开宗立派的大师。
( S' q4 j8 G9 u- B
5 O* w6 F, u9 J2 \: a7 C. k% p施滉本来不应该姓施,也不应该来到清华。他确实姓赵,因为他父亲姓赵,但是施滉的父亲入赘到了施家,母亲叫施德美,所以施滉也就姓施了。施滉的父亲非常穷,穷到他是因为穷才入赘到施滉母亲家的,而施滉的母亲家有多穷,穷到三岁的施滉就得跟着母亲出门做小生意了。
) q7 a# D+ v. n7 p: o+ Z7 H
+ c5 n, y7 Z* l W* r但是施滉的父亲虽然穷,但是志气和文化水平都有。30年代的时候,已经是在香港做私人教师了。当时因为顾顺章的出卖,施滉和蔡和森一同被捕。蔡和森被引渡之后牺牲在李济深手里,施滉被保释成功,躲过了这一次劫难。当时地下党凑钱保释他们,但是钱没有及时凑齐,才导致蔡和森的牺牲,而施滉能够免于此难是因为得到了父亲的保释。
- v' r+ H7 a8 l# j0 J4 O, L& f
! {& D% D2 h0 w }. o( T3 l6 C命运对于施滉,就好像那些裸分能进清华北大的学生一样的残酷,他确实也是裸分考进去的。当时的清华,和今天的清华不一样,一个省一般只招收一两个人,基本上只有现在的省状元才有一半的可能性考上,因为现在的省状元有文科理科两个。施滉小学毕业后考入了云南省军医学校,1915年毕业成绩第一,本来按规定保送天津读书的,但是他的名额被顶掉了。
! x9 ?2 M. y7 N& O c/ `/ X
1916年,施滉考清华,再次名列第一。当时的情况,清华的招生名额是按照庚子赔款各省分摊的金额来确定的,云南经济差,只分到了一个名额,然后再到北京去面试。显然这次是外国人的考试,云南的官员士绅们不能顶掉施滉了,他们采用了另一种方法,他们增加了一个复试的名额,虽然只能招一个,但是可以通过自主招生挤掉那个没有背景的。但是施滉的成绩实在是太好,复试又一次赢了,这次是外国人组织的考试,终于无话可说。
2 @+ j5 D+ n8 b# P) ]
" O% k2 N) L& o6 [8 k, ~
所以在这里劝一下家里孩子成绩好又有足够自我管理能力的,不妨在高中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争不过苏小妹的爹们,至少先找个比较平等的竞争平台吧,哪怕只是和中国人争的平台。
5 N: P* s/ u# e* p
1 @8 o/ U: B) s1 B( `: D1 M9 e你别笑,施滉这一年考入清华的,确实有一个拼爹进来的,而且不是一般的爹。这个学生叫梁思永,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评院士之前去世了,否则也是院士,他的专业是考古,梁思永先生是中国现代考古的奠基人之一,成果极为辉煌,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是拼爹进清华的。当然,他爹的层次比苏小妹的检察官爹强多了,苏小妹的爹不过是个地级市的检察院的中级领导,梁思永的爹是梁启超,这么看的话对于普通人民国似乎很讽刺的公平点。
; u4 N7 X6 T* F$ G6 X$ i4 U; j
( b% i1 l, W, _5 h
梁思永先生
8 a: J) t( `- O, d9 P+ {9 K
) | t" Z$ ~4 X* i, A8 y7 F B
既然说到梁思永了,那就说说他哥哥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孩子梁再冰。梁再冰考了清华没考上,梁再冰的妈妈也不一般,也是动用自己的能力查了试卷的,梁再冰最后去了北大。同年校长梅贻琦的女儿也确实没考上清华,但是上了一年补习班第二年考了进去(这个补习班是清华自己办的)。文学院长冯友兰的女儿也没考上清华,但是考上南开读了两年转学去了清华。所以拼爹要拼在暗处,不要像苏小妹他爹那样抄袭论文换资格还那么无耻的满世界喊生怕别人不知道。
4 l- n6 a2 Q8 e, _0 j/ ^7 r2 J" r( b1 n7 h0 Z8 w1 w" c3 z' M
现在说说梁思永是如何拼爹的。那年新疆也分到了一个名额,梁思永是用这个名额考进清华的。这个别人不知道,但是他们同届的同学都是知道的,偏偏这一届同学里吧,回国干共产党闹革命的人多,这事也就成了公开的秘密。也许是这个的影响,梁思永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极为玩命,是梁启超的儿子们里唯一一个早逝的。
, m1 G1 G: K9 D3 u' N
1 h- n' u' q+ s) S% [. ^施滉能够在清华以穷学生的身份取到白富美,有四点非常重要:
& P0 I& C4 O4 y# Y- ?- s4 L
1.成绩好,施滉经常考第一(这是各省状元里的状元了)
2.活动能力强,施滉是学生会主席,还自己组建了不少社团。
3.长得帅。
4.文笔好,下笔千言,言之有物。
对了,还有一个,因为家里贫穷,为了交纳学杂费,他在清华图书馆担任了图书管理员。他的同学们非富即贵,比如冀朝鼎、罗宗震就很有钱,平时就帮衬着点。当然罗宗震帮衬的有点多,一不留神把妹妹帮衬给了施滉。
4 g- O, y. e5 O" s! p, i( P3 v% u* h- z; J- \1 r( x( a# N
有人会说,既然社会活动能力强,那么五四运动的时候,他在干嘛呢?这就叫欺负人了。
6 j) G. a7 I6 W0 T9 t4 L1. 当时北大是大学,清华相当于中学。用大学生跟中学生比本来就不公平。
2. 北大在沙滩,清华距离天安门还有二十公里。北大顺着故宫溜达就去了,清华得苦巴巴的等火车。就算这边打个电报过去通知,他们也赶不过来。
3. 清华课业重得多。不信你拿高三和大一比一比。当时清华的学生可以称得上年年高三,在美国人的把持下,执行的是严进严出的政策。虽然进来的少,毕业的更少。考进来的都是一个省的状元,就算走了后门那也是高层次的后门。
4. 美国人的思想教育搞得好,大部分清华学生想的还是毕业考去美国过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像这几位早期共产党这样的是极少数。
6 @+ G7 W* B3 S
, N* Q5 z1 e) v" B施滉也后来也去了,被关在北大,算是参加了五四运动。这一点为他在学生中加分不少,要知道大部分学生虽然自己不敢去,但是对于敢做事情的人还是佩服的。
3 G) k7 V; F+ Q9 G* V- @8 `0 R9 L+ u2 v7 m Q
未完待续。
" m/ s6 ~9 c, P9 K* F G1 o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8-8-16 11:36
7 s. B9 P# {1 U" O1 O施滉之所以能成为这帮忧国忧民的精英里面的领袖,学习好是第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善于思考,勇于改变现实。
9 R/ l; ^ X# U m# w! B/ V* {一个现实就是换校长运动,一气换了三个校长。当时的清华,校长不是教育部任命的,是外交部任命的。管事的也不是校长,是董事会,董事会听命于美国公使馆。清华学生们成立了一个“改组董事会全权委员会”,委员会主席就是施滉. 关于清华的办校方针,施滉也提出要培养的不是适应美国的人才,而是适应中国的人才。关于课程设置、德育教育、体育教育、团队建设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施滉当选学生会主席后(学生会长),连他的对手也都支持他。这八个人各有特点,比如梅汝璈是他们中间最热爱学习的,施滉是这些人里面的头,徐文煐是文笔和宣传能力最好的,冀朝鼎是共谍做得最出色的。
2 M2 f* y# ^$ ^5 Z! x# f" s施滉这些人的主要对手是罗隆基一派,他们从北京斗到美国,闻一多一批人算打酱油的,不过当施滉做学生会长的时候,罗隆基已经走了。
右边是一世投机罗隆基7 t8 ]; r% S3 J# S# l
8 X6 I/ n! l l6 b0 O施滉组织的团体叫“唯真学会”,在“唯真学会”内部秘密组织了一个以救国为己任的秘密团体“超桃”,就是我们提到的这八个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认识非常清楚,没有成立个什么党,而是在出国前了解社会、拜访名人,从中选择自己的出路。
$ k* r# A+ |; C6 Y现在一般提到的是去广州拜访孙中山和李大钊,适逢国民党一大。拜访这两个人算是决定了他们的政治方向,其中施滉的硕士论文就是《孙中山》,不过因为导师的不同意,没能在美国出版。
( `, i; ^% y }2 B这是过五关斩六将,走麦城时候也有。他们去拜访了北大教授辜鸿铭,似乎北大教授对清华的学生不是那么客气,上来就问你们都学了什么呀?冀朝鼎觉得自己数理化学得不好,就心虚的说了句英语尚可。这纯属自找的,你要是跟辜鸿铭讲数理化也就算了,非得跟翻译了四书中的三本的辜鸿铭说英语还好,这是江边卖水。辜鸿铭也不废话,指着墙上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说,你翻译一下。冀朝鼎狼狈而去。
谁能翻一下?. [% n0 P8 \ G" Q( k
, B: a5 M7 t; S: V; z
施滉这些人1924-1925陆续到达美国,所有的资料都写的是八人陆续到达美国,但是没看到谁的资料里提到罗宗震的情况,结合罗宗震是这八人之中唯一一个因为搞学生运动被清华开除的失去了公费资格,而当时他家里的财力已经无力支撑自费,故大胆推断罗宗震可能没有到达美国,他妹妹罗静宜是未婚妻身份去的。
( v: r) k# e2 j5 T1 V/ f/ T8 a& U
1925年8、9月间,施滉在伯克利召开了八仙的会议,一致决定要参加共产党,这里面也有梅汝璈。正式参加共产党是1927年的事情,那时候没有梅汝璈了,1927年梅汝璈正在攻法学博士学位的关键时刻,而且他们这一组织基本都在西海岸,梅汝璈的大学在美国内陆的芝加哥。可以理解,之后就各走各路的了。
7 }+ b6 k& F, c9 g1 v1 ^# \. i+ z施滉等人到美国之后首先开展的是两件事,一个是组织团体,一个是攻占宣传阵地。大家都打着孙中山的大旗,施滉是“中山学会”、国民党右派是“孙文学会”,罗隆基等投机派是“大江学会”,大家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和一百年后今天的网络大撕毫无二致。
3 N/ W7 }/ V& y M7 R" K0 V3 Q4 E撕的前提是有自己的舆论阵地,施滉等人办了一份报纸叫《民国日报》、后来陆续改名《先锋报》、《华侨日报》,到今天叫《侨报》,像不像大家自己建个BBS,微信公众号啥的,然后看谁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施滉的迷弟迷妹相当多,比如只在斯坦福学习了半年的雷洁琼。
0 W8 X8 g& B- L6 L9 U3 Z' o钱拿得不多,这些高人也得刷盘子度日,和在清华时候一样,也得靠别人接济,接济施滉罗静宜夫妻最多的是师弟周培源,直到1928年周培源博士毕业去欧洲求师海森堡和泡利。嗯,海森堡的测不准和泡利的不相容。1949年,当周培源和罗静宜等人随解放军进入清华之后,这些老同学们首先在当时的清华图书馆墙上永久留下了施滉的雕像。
0 k/ d& |" Q- C( p
施滉等人是1927年3月陆续加入美国共产党的,并在美共内部组建了中国局。美国共产党是公开的,但是美国共产党中国局是秘密的,施滉担任第一任书记。之后又在旧金山、纽约、费城、芝加哥、波士顿陆续建立了中国局分局。1928年12月,施滉又陆续前往加拿大和古巴建立分局,其中在古巴的成果斐然,以至于凯申公给他下了第三道通缉令,并扬言要暗杀他。
7 u$ q. R9 M% N0 q% i/ i5 b a: o施滉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孙中山》,前面说了。当时他面临一个修不修博士学位的问题,这七个共产党几乎都没有修博士学位,而且是去苏联学习去了。比如冀朝鼎的博士学位是几年以后才拿的,冀朝鼎在苏联学习期间做英文翻译遇到了周恩来,周恩来一眼就看中了冀朝鼎,让他回到美国继续学习进步,从此冀朝鼎就开始了他的共谍生涯,这是1928年的事,特科八字还没一撇呢。
1948年,左边留胡子的是共谍冀朝鼎,右边扶小孩的是葛洲坝的总工黄育贤,中间的小孩是钢琴家黄爱莲。冀朝鼎是生父,黄育贤是养父,黄育贤不能生育。冀朝鼎、黄育贤是同班同宿舍的同学。冀朝鼎刚做做共谍的时候,黄爱莲母亲和冀朝鼎生活在一起,也是他的掩护。但是当时冀朝鼎的美国老婆还没跟他离婚,后来这事没成。黄爱莲母亲 熊淑忱带着孩子嫁给了黄育贤。; D% z6 i6 M) u# ^( \
) {' m) k8 I6 f
施滉先去苏联,回国后到了上海做翻译工作,香港的海员工作遇到重大挫折后,蔡和森和施滉被派去香港。因为顾顺章的叛变,蔡和森和施滉等人在香港被捕。他们是下午被捕,晚上蔡和森就被引渡去了广州,死在了李济深手里,蔡和森牺牲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及遗骨所在地都没有明确的结论,地下党根本来不及保释,筹钱和找律师都来不及。施滉的运气这次比较好,首先他不是主要目标,其次他父亲就在香港做家庭教师,可以以家属的名义保释。
如果不是顾顺章的主意,第二天一早就能救下蔡和森。但是顾顺章支招当天夜里引渡,打了地下党一个错手不及
8 C4 _2 k$ @' H; r
, z4 _% n/ f4 q& i4 Q1 m" a
离开香港,施滉去了上海,又去北平,这时候他的妻子罗静宜在广州监狱里。在北平以北平艺专(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的前身)老师的身份用“赵大”的名字从事地下工作时被捕,抓捕施滉的是国民党的宪兵三团。“军警宪特”尤其是宪,基本上解放后还在大陆的话落网必死,绝少例外。施滉被捕的原因是当时他正在和吉鸿昌联络,吉鸿昌部下有人叛变,交出了施滉。施滉被捕后被从北平押送到南京,约第二年初牺牲。具体的牺牲时间已经不可靠,遗骨何在更是无法寻找。
* m$ Z1 C6 s. u3 t+ g
$ x, o$ L a) n5 ~2 \! y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8-8-16 11:36
八仙过海,无问西东(四)- C1 e6 A3 z% B B* n
被错误开除党籍的章有江
/ w& A& N1 W& ]; V+ z# V `$ k" f3 n# v5 r' U7 A
章有江的党籍是被王明在莫斯科开除的,这一点他申诉了一辈子,到死也没能解决。1930年,章友江从苏联回国。年底,经海路到达上海之后,被朋友告之,因其在美国多次参与发表声讨蒋介石的宣言和组织反蒋活动,受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他不敢在上海逗留,辗转北上抵达北平。之后在大学任教,直到七七事变,逃回江西,在朱克靖手下做过一些工作。抗战期间在西安做过一些地下工作,1946年加入小民革,之后在上海做过一些地下工作,但是党籍最终也没解决,最后的结论是我党挚友。
; @3 C; z6 _6 d5 g: T, c$ m2 G- W章有江的岳父是良弼,清末被同盟会暗杀的那个良弼,临死前,良弼叹言:“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1944年以在经济与对外贸易研究的显著成就,应聘属于为抗战后经济计划编拟机构——国民政府中央设计局任贸易组设计委员并经罗静宜同意,决定按“中央设计局设计委员必须参加国民党”的要求,参加了国民党。以设计委员工作之便,与美国财政部派驻国民政府负责美国援助事务的美国共产党秘密党员艾德勒先生保持密切关系,为党组织收集并送出大量美国给国民政府美援的经济情报。艾德勒50年代为躲避迫害来华,两人重逢相见甚欢。
! ?$ ^5 L$ U6 A胡适的侄子胡敦元- I- S4 R: Q: g; X0 e9 Z4 L
3 G) H7 A6 L% R. ]
他大概是不太操心钱的事情的,尤其是留学美国的时候,因为他是胡适的老乡,也有说法是一大家族的晚辈,因而对胡敦元照顾有加。胡适掌握着庚子赔款,更不会亏待自家人。两个人又都是哥伦比亚大学出来的,胡适更是满提携这后辈的。胡敦元在清华读书时候就找胡适借钱,胡适也不指望他还,其中一次就借了180元,是同时期毛泽东在北大时候的两年工资。胡敦元长期在美国,胡适抗战期间委员长怕他投日,干脆把他送去美国做大使,这个便利更让胡敦元方便了许多。胡敦元他妈找儿子,还得托人写信给胡适,让胡适帮忙找。1951年胡敦元回国,此前一直留在美国做经济研究和共谍。7 W6 m" t* m6 N7 `
胡敦元是正经世家大族出来的,和施滉的百姓出身,冀朝鼎罗宗震等人的刚富了两三代比,厉害多了。他老婆是留美女作家、教授方令孺的外甥女,方令孺的另一个外甥是哲学家宗白华,方令孺来自桐城方家,她有个女学生比较有名-江青。方令孺也是共谍,但是和本文无关,就不歪楼了
$ l$ G# |) p; I$ _1 E3 H6 u' S待续( P" z; Q7 u" p: Z
4 m" F1 b' ]6 J. e: [
作者: 五月 时间: 2018-8-16 13:04
无问西东拍得确实很烂, 我在电影院看了一半受不了走了
作者: aardwolf 时间: 2018-8-16 16:44
还有两个呢?9 R% P& C ?& c
作者: liuqing098 时间: 2018-8-16 18:10
- a2 R n3 Y3 A) {3 a" e这得看多少资料才能总结出来啊。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8-8-16 18:46
湖南一师这么差啊?那出过什么名人吗?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8-8-16 19:25
) ?4 z) x: h4 E; W+ M
好多反贼还有个最大号的。一师是因为反贼出的太多后来被降级成中专的。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8-8-16 20:15
猫元帅 发表于 2018-8-16 18:469 b+ b [. s8 X- i, B- }0 E
湖南一师这么差啊?那出过什么名人吗?
0 s4 @$ o' q' d: P) V L4 V
湖南一师范现在算二本。。。3 g& d* l1 |, G( ~
名人有毛泽东蔡和森和他俩的小伙伴们,何叔衡夏曦李维汉萧三等等。
7 W& S1 D5 k# H8 q4 S. s8 q小学部出了个民国韦小宝唐生明。
作者: 龙门皓月 时间: 2018-8-16 22:33
我看完无问东西第一件事抓起电话打给妹夫,说我原本对你们清华挺有好感,不像隔壁池浅王八多。这么拍出这么个玩意儿,跟隔壁差不多了。我妹夫无辜地说道,我都没看过,群里面也没人说这部片,我马上找来看看。我只得悻悻挂了电话。
作者: 响马 时间: 2018-8-17 08:36
现在不能扫二维码转发到朋友圈了吗?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8-8-17 10:17
# J" O' F& H% J敢情电影制片方没有跟 清华打招呼就敢 瞎拍啊。
/ s7 N) _% _' k7 L, n8 `$ M- d W) g# q; n( E p/ t8 i
赶明儿咱们不跟猪校长打招呼 就编排 驾校的故事……
作者: 茶壶 时间: 2018-8-17 13:04
阴曹地府6 D4 t5 h; a0 K- S
阎王:带李济深。
" o# R3 @$ D9 t1 O" `5 w! ~李济深,有苦主我不是马甲告你。因此,本王问你,民国二十年八月杀共党重要头领蔡和森的事是不是由你所为,将详情从实招来。2 a& g0 Y7 m2 V, f W6 w" h9 q
李济深:冤枉啊。本司令真真格撞天屈。话说民国二十年八月年景本司令自己的性命都不在自己手中,哪里还能要他人性命。/ i0 I5 e" N! W- z9 E$ B
若说那时节本司令如手中有那飞去来去白虹贯日刀,本司令一定先取那蒋光头之光头/狗头,一雪心头之恨。请大王莫要信那我不是马甲之言,屈杀忠良。
作者: 漂流瓶 时间: 2018-8-17 19:29
追了多年马甲好文,居然能看到个熟悉名字,罗 瘿公是广东顺德大家族, 子侄罗宗葆原在北京电 报局, 师从杨式太极拳杨少侯,尽得真传。为杨式太极拳南传广州一代宗师。 有幸和其孙辈交流,却不知道其还有这么出色一位家族前辈。太激动了 谢谢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8-8-17 21:02
( _) Y: r7 @: j) D' o杨氏太极能打吗?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8-8-17 23:40
, | z; T$ i' s7 ~! R* E0 `* `
可怜THU校办的一帮傻缺,被人忽悠得真以为这片子给自己脸上贴金呢,也跟着到处宣称所谓“百年校庆片”。。。
0 j9 }2 o, T3 ]% U1 M$ W% H$ i$ g% y O
直到上映后恶评如潮,被人纷纷打脸,然后才知道入了人家的套。。。 然后就不再声张这事儿了。 B3 L% C9 x9 _2 s3 Y

9 b# o# M; r7 S
作者: 禅人 时间: 2018-8-19 22:43
东京审判的参与者,补充一个:裘劭恒,江苏无锡人。1946年2月至12月,任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代表团秘书、检察组助理检察官。后来是上海外贸学院的名誉校长,九十年代初曾经有幸有过几面之缘。
作者: 草纹 时间: 2018-8-23 07:35
好文顶上去
作者: kar98k 时间: 2018-8-23 08:14



作者: 喜欢就捧捧场 时间: 2018-8-23 08:55
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8-8-23 14:54
八仙过海,无问西东(五) x1 o( P* t. T+ c: W; j$ I
* @+ R5 j/ c: N% L
最后的两个要着重介绍一下,一个是徐永煐,一个是冀朝鼎。这两个倒真可以说是如假包换的共谍。两个人都长期生活在美国,但都有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两个人也都参与了毛选英文版的翻译工作。翻译毛选挺麻烦的,毛选有的地方引经据典,有的地方就是大白话,有的地方很简单的几句话就讲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如果不是中英文都有极为深厚的功底是很难翻译的。当时参与翻译的有美国人李敦白、英国人经济学家艾德勒,还有记者出身的爱泼斯坦,中国人有冀朝鼎、钱钟书等等,其中的主编是徐永煐。徐永煐曾经被表扬为英文最好的两个半中国人之一,徐永煐是其中之一,半个是宋庆龄,之所以说半个是因为宋庆龄的中文不够好,剩下的那一个众说纷纭。
/ C; a4 t" V/ l( j+ A
9 x1 F5 ]4 K, [: f1 M% E0 p9 `9 K, V% c Q
徐永煐的另一件事情是执掌美国共产党中央局近十年,而且这段时间也是美国共产党相对动荡的时期,至少保证了当时在美国的这些人没有被带歪了。徐永煐自己其实非常困难,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被国内停发了资助,自己满世界找钱,比如去电影公司找工作,还是和冀朝鼎两个人一块去的。- T, @( h6 H% J/ E: u7 y+ T
" @7 V' | t7 ^3 W @1928年初,徐永煐指导三藩市华侨青年工人及学生成立了“华工俱乐部”1928年春末,美共中国局派徐永煐到纽约,深入唐人街发展和组织旅美华侨,支持中国解放事业和维护侨胞自身权益,其中洗衣馆工会和餐馆工会等华侨社团是工作重点。当时纽约洗衣工约占纽约华侨的半数以上。还在三藩市时,徐永煐就开始和侨工交朋友。到纽约后,徐永煐把侨工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培养了一批侨工骨干。现在好像洗衣店是韩国人垄断了。1933年4月30日,纽约华侨洗衣馆联合会(简称“衣联会”)成立。抗日战争爆发后,徐永煐、唐明照指导以“衣联会”为代表的左翼侨团又发起成立了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会”,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他们散发传单、发动募捐、出资办班培训航空人员。毛泽东等中共领导在延安乘坐过的汽车及八路军华北前线的几辆救护车也是“衣联会”捐赠的。
" {( f+ @& `% s8 [8 z* ^1 ~
7 r1 h' y6 z3 G3 a) G6 b" m因为既穷又忙,徐永煐1925年留学美国,1943年才结婚成家,当时他的同学已经大多数孩子老大了。徐永煐的老婆也是老党员,1935年在燕京大学入党,之后留学美国。徐永煐有两个儿子,徐庆东和徐庆来,徐庆东就是重案六组的导演,重案六组没继续拍一个是题材大家有点看多了想换口味,另一个原因是导演身体不好,哮喘没法干重活,徐庆东最后病故的原因也是哮喘。5 o% h5 c# {/ ^
# J6 e/ v6 Z# g5 S2 F5 [- D
7 F' P& D& T {8 P- [' R
徐永煐因为在美国的时间特别长,回国后又一直在中央军委工作,直到去天津做外事工作,身世清白,因此承担了大量为别人写证明的工作,比如周培源公开的入党时间是1959年,但是实际上周培源1925年到美国后接替施滉的学生会长,一直和他们这些共产党混在一起。1957-1959是一群所谓的知名人士入党高峰,比如钱学森,他是美共的,在这时办入党;翦伯赞,在这时入党,其实翦伯赞党费都交了20年了;比如陈其瑗,这时候入党的,其实陈其瑗是美国共产党中国局的老人,饶漱石巡视美国的时候开除了党籍,然后从饶漱石倒台就申诉,终于给了人家说法。
~# Z- d- F3 d3 z9 f8 p& o
) j. G/ M% `3 j( x+ y
7 ~1 j7 h7 g9 l徐永煐是任期比较长的美共中央局书记,其他人分别是李道煊、张报、何植芬、徐永煐、余光生、唐明照。截止到唐明照,之后这一组织不复存在,就算存在也看不到资料了,因为唐明照逃离美国的时候,朝鲜战争都开打了。不仅仅是唐明照那时候危险,之前国民党也通缉过他们多次,FBI也盯上过他们。( W# n1 N% e$ |9 o. ?3 p
0 e$ H( H; d; _2 J$ G4 i# \9 Y9 M& c) T* Z# @" j" W! g
李道煊是清华留美生,1929年在美被捕后不得不离开美国,回国后做过教授,在国民党的防化兵总队呆过,建国后去香港教书,是大陆与台湾秘密沟通的渠道的一个环节。
) B3 E* o3 Q$ f' X$ _6 Z# E5 ^( ]( @0 g
4 \5 N5 @. Y; k( l5 H0 |
张报也是清华生,不过是被开除的,因为搞学生运动。后来自费去美国留学,1928年在美国入党。张报是这些人比较倒霉的,自带干粮闹革命,然后被FBI盯上了,逃到莫斯科,没有干几年,又被苏联人逮捕在监狱里关了十八年,1956年才回国。张报有两段婚姻,分别在美国和苏联,美国妻子是美国人,苏联妻子是乌克兰人。美国妻子因为他躲避被FBI抓捕的风险逃去苏联而分手,苏联妻子等了他十八年,团聚之后却因为中苏决裂而分手。最后是在中国第三次和第四次结婚,第三人妻子是位军医,第四任妻子是岑春煊的重孙女。在中国度过晚年,而且编写了大量的名人回忆录,因为他自己就是那些回忆录里面的亲历者。好在是有生之年和在美国的女儿和在苏联的儿子都团聚了。张报老年后特意回清华感谢自己的体育老师,还写了纪念文章,要不是当时练了个好身体,这辈子的磨难真是熬不下来。他很长寿,活了94岁。
2 h" K0 A; w9 L2 }5 ?/ E. g! S0 q" @8 n4 h1 B1 ^$ k) u
+ r' i% P1 m$ W1 D0 g
何植芬情况不详,只知道回国后在中新社工作。' `* R7 l2 T& R# s: [1 S* x4 O
% Q4 R! D& E1 s: t2 @) b
' P; r Y: ], ^% Y7 f$ w徐永煐单独说。+ r; o- s/ t8 m$ B$ `$ }
6 f [! R4 y H3 _
& X C- F+ n& v/ a: @余光生是这些人中唯一一个有据可查非清华出来的,他来自交大,父母都是晚清官费留学生,留学日本,他自己也出生在日本,和前面张报一样,他也有个美国老婆,还是美共党员,因1939年回国而分手。余光生学的是土木工程。但是按照我党的习惯,往往把你安排的工作和你的专业离题万里。余光生后来也干上了新闻宣传工作这一行,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也干过翻译,那个著名的把纸老虎翻译成稻草人就是他翻译的,然后被主席用湖南英语给英文发明了一个新词“Paper Tiger”。不过他还是保留了理工科学生的严谨。比如有一次他的手下写新闻报道,说某人的报告做得十分精彩,台下不断传来掌声。余光生把这个记者叫过去训了一顿:台下不断传来掌声,那台上的人用什么时间作报告的?
% r+ ?, P$ s& V9 M; p
( a" M" f# ^ A& {+ @0 b
5 ^2 ?1 g2 X B+ Z1 @+ x6 m3 G唐明照这个最后一任书记是这些人中,唯一一个从中国共产党转成美国共产党又转回来的,他也来自清华,看来清华有出反贼的传统。别人都是在美国入党,就他是在国内入党。另外唐明照和前面这几位不一样,唐明照是美国公民。美国共产党改制后,只有唐明照可以参加美共的活动,因为改制后的美国共产党不许外国人参加。美共在美国是公开的,党员身份也是公开的,还可以竞选总统,美共有人曾经三次参与了竞选,反正也没戏,玩呗。哦,对了,唐明照是中国派驻联合国的第一任副秘书长,女儿唐闻生,也曾是美国公民,因为生在纽约。
7 q) v. S) k# x# J1 x0 s" S, @! A. `; X4 ^( Y
! [& ]* c4 r% P+ \ K& n
这里插一句,不要看我这里写的被误解,当时的清华学生,最大比例是跟着美国人走的,其次是跟着党国走的,跟着共产党走的很少。) O+ [. Z) x8 j6 f' Q3 w" F
( u% c% ]) X* l, s: g- W; h- {/ ?; h+ Z4 k
徐永煐前面说了他英语非常好,他妹夫的英语也非常好,他妹夫是侯外庐,把资本论从英文翻译成中文,他是把毛选从中文翻译成英文,估计他外甥的英语一定非常好。其实他是有语言天赋的,不仅是英语,国内的多地方言都可以手到擒来。当时深入唐人街做宣传,徐永煐是唯一一个可以用多种方言和不同来源地华侨沟通的人,比如客家话、粤语、潮州话,那些不懂英语的华侨们听到他的宣传,就是听到了乡音,宣传效果特别好。另外,他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化名叫“化发”,这个化名对于国民党派到美国的那些人可要了亲命了,那些人南方人居多,发这个名字的音很可能会被美国人听成别的名字。2 \& f9 v4 N! e7 v3 {. b* V
; s) I: C5 R3 X/ i3 A# N( g3 `5 E* `% e* g1 r- i$ @9 b3 ]% r
徐永煐看起来有反贼传统。他父亲是太平军的,被招安后从九品做到五品,然后开始反清,民国建立之后,他开始反北洋,然后反国民党,跑到美国反美,终于回到中国安顿下来。和别人拼着命要考进清华不一样,他是被自己哥哥逼着考进去的,清末民初那时候的大家族已经是有意识的多方下注了,包括设法获取外国国籍。在清华他也不爱学习,各种作死,就这样还没被淘汰。
- j. y+ j: A2 x& a" n( M! I1 D/ t8 w% C
5 p- D d V- Y" J" p对了,最后补充一下,现在往往说钱钟书翻译毛选如何如何牛,但是据徐永煐自己的说法,他最倚重的是金岳霖,钱钟书要稍微靠后一点。
0 f# b1 _" e* ?. r
+ o3 Q1 f' e# S+ [7 @' a: m, a/ Y) a0 @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8-8-23 14:57
八仙过海,无问西东(六)$ s# K3 A( L; Y- i7 g
2 z. f! o7 M5 x7 I9 H为什么说冀朝鼎在最后呢?一个是做的里可说的多,另一个是他娶了施滉的遗孀、同是过海八仙之一的罗静宜。大概是初(暗)恋最动人吧,冀朝鼎一生女人不少,但是最后还是娶了年轻时的旧相识罗静宜。据罗静宜回忆,当年第一次见到罗静宜,冀朝鼎就说:“你真像我二姑。”他生母早逝,小时候是他二姑三姑照顾他长大,但死于肺病。7 `; r Y6 I" m4 R% ?& o m: b
- | i$ H/ \7 P) G$ s" }
果粉们老说冀朝鼎在孔祥熙身边卧底,推行金圆券害了党国。其实果粉们连冀朝鼎怎么整了凯申公和党国都不清楚,就满世界乱喊。反正他们有的是时间,嗓门也大。金圆券是蒋介石集团在解放战争后期为了挽救其覆亡而采取的祸国殃民的经济应急措施,由当时的“行政院经济部长”王云五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提出,蒋经国是这一“改革”最主要的推手,目的是为国民党筹措更多战争经费。
* ^0 w2 q* W+ S* [0 _ B" o: v
: Y: J/ E: y7 D$ G
% [, a P9 ^- O' S. ?5 ]5 ]+ [冀朝鼎家庭应该是当时的主流,祖辈父辈刚刚起家,祖父是个秀才,父亲做了阎锡山的教育厅长,山西省图书馆就是他家在太原的宅子,在老家还有冀家大院。和其他旧家庭一样,也是给冀朝鼎包办了婚姻,女方也是大学生,自然就没成。冀朝鼎成了经济学家,女方成了医学家。后来又暗恋罗静宜的同学,结果胆子太小坐失良机。施滉和罗静宜夫妻操心这位小弟的开不了口的难题,就想把罗静宜的一个妹妹介绍给他,结果冀朝鼎动作迟缓,人家结婚了他才寄出求爱信。施滉安慰他“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于是在20年后,他娶到了施滉的遗孀罗静宜。
6 S( r7 z* Q' ], j- O5 T
: Q; G' A: y+ A( i- i7 Y; g4 W. @1 z+ @( }% ~
大概是连续的失败给他开了窍,不久冀朝鼎就在轮船上认识了在美国的妻子海丽,过程颇似泰坦尼克号上的杰克和露丝,不过没有画画那一项,冀朝鼎不会。海丽是犹太人,但是很像中国人眼中的贤妻良母,基本上贤妻良母干的那些事她都干了,唯一没干的是坚决不离开美国,并要冀朝鼎去美国工作生活,毕竟他们有两个儿子在美国,最终两人离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海丽和罗静宜之间,还有一个黄爱莲的生母,姓熊,也是留美学生。
, N. \# L0 X N, K+ |
0 c- F" e0 O0 z- A5 v4 G) v! j G% ~- x) Y
前面提到冀朝鼎在辜鸿铭面前说自己英文尚好,被狠狠打脸。其实他英文确实不错,尤其是善于演讲和辩论,屡屡在学校获奖,不过看来翻译当时还不是太强。因为当时的清华就是个美国学校,工作语言和思维方式都是英文的,老师上课也用英文,突然给一个古文翻译,是比较难为人。
7 e J* R6 t$ n4 t% u: S' t0 _
3 A3 c5 ~' O' e" C% J2 R: u% `! ]& N$ ~
冀朝鼎善于演讲这一特长在国内发挥不出来,到了美国可就如鱼得水,各种辩论几乎无往而不利,最后高票当选全美留学生会的会长。这时候他还没入党,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冀朝鼎在中国长大,在美国读大学,在苏联受培训,在美国成名,在党国卧底,却是在比利时这个小国入党的,就出了一趟差的时间。介绍人是廖焕星,那个清华梅校长闺女考不进清华的鬼话帖子里,后面一般跟着一个50年代共产党不给孙子谋取上大学机会的例子,那个就是廖焕星。梅贻琦的闺女上了一年清华自己的补习班第二年进去了,廖焕星的孙子可没有,不仅这样,廖焕星还在自己偏瘫的情况下,把两个儿子先后送去最需要人才的湖南和东北。
9 ~7 E1 T" @. E! M+ ~1 s' V/ R9 Y4 ^: T {- h/ b9 B
3 e$ F" s4 @# j; I
冀朝鼎是周恩来亲自派遣独立掌握的共谍,这一说法从何而来的呢?来自莫斯科的六大前后,当时冀朝鼎是英文翻译,第二年美共书记也到了莫斯科,发现他还没回到中国,还在莫斯科做翻译,于是就劝他们回美国。冀朝鼎把这件事报告了当时还在莫斯科的周恩来,周恩来就说那你去美国好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去美国之后,就得到指示,不要锋芒太露,长期隐蔽自己,以待将来。说白了,就是闲棋冷子。# n% A( y; [! j4 ^' M5 S2 k/ W" E% C
" T' p2 [; ^' Y/ v) \9 F
( X0 I7 Z2 t. z$ g$ c1 K6 j- T
于是,冀朝鼎就把工作重点从原来的华侨工人、唐人街等地,开始慢慢向上流社会和学术界转移,1931年参加了“太平洋学会”这一学术组织,并就抗日展开宣传,自身名气与日俱增。
% p8 w* W4 w+ ^8 ^+ c5 w- q5 w- b+ d) v& I j. ^5 A8 f
2 B( d8 M) Q% B) j {/ o3 ]) w
这期间,冀朝鼎认识了拉铁摩尔,拉铁摩尔出生在美国,但是在中国度过了童年,对中国认识很深,1941年起担任蒋介石的政治顾问,这也为冀朝鼎后来的卧底打开了一条通路。我们熟悉的一些美国人的名字,倒是和中国关系不小,司徒雷登生在中国,讲杭州土话;罗斯福只到过香港,但是他外祖父在中国贩鸦片发的家,罗斯福自己也做过司徒美堂的“致公堂”的法律顾问。司徒美堂是真有武功的,还犯过命案,也只敢说棍棒在手,六七个人不得近身,没说过自己要赤手空拳打十个。7 L* x" j0 {1 W
3 C; N5 Z, m x: n. y, @
( T) ]/ X1 ]* l冀朝鼎的共谍生涯,首先要提到陈光甫。陈光甫是银行家,特别擅长向外国借款,当然向国内财团借款也有他,比如帮着凯申公向江浙财团筹款。论功行赏,自然收获良多,因此也和孔家宋家形成了不错的关系。陈光甫曾经留学美国,因此对于美国专家的推荐意见也很重视。冀朝鼎和陈光甫1935年就认识,1938年冀朝鼎以“太平洋学会”专家名义回国考察,并在陈光甫的“中国环球进出口公司”担任襄理,陈自任总经理。这个公司是专为“桐油借款”而设立的,这笔借款,便是陈光甫向美国谈下来的,也是冀朝鼎进入党国金融系统的开端。
/ @1 ~" ~* c7 `( d
, ?. C/ A, C0 P4 I8 N7 o4 T& I) I( l
1941年冀朝鼎再次回国,任“平准基金委员会”秘书长,这个基金会的目的是保证美国借给中国的5000万美元能够全部用到抗战方面而设立的。这次有拉铁摩尔的关系。拉铁摩尔和冀朝鼎都是太平洋学会的,而且冀朝鼎的妻兄和拉铁摩尔关系不错,冀朝鼎又已经是知名经济学家,一切都是顺理成章。这个基金会里,冀朝鼎月薪600美元,当时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31克多一点,差不多冀朝鼎每个月提一斤黄金回家。3 \' x% K, l* k
! T% _' j6 N5 n# O
8 h" w8 [: r5 g6 U. U. l/ i1 N3 |; D H太平洋学会里后来有48人被认为是共产党,相当一部分后来来了北京。其中有柯弗兰,美国财政部货币研究室负责人,冀朝鼎介绍入党;艾德勒也是他的朋友,英共党员,在美国驻重庆使馆工作,负责监督经济问题。柯弗兰又将冀朝鼎介绍给美国财政部的经济学家,其中包括罗斯福的助手居里和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的助手白劳德。居里来华的时候,冀朝鼎没少向他反映他从国民党提供的资料里看不到的情况。当时重庆美国使馆的情报,红岩村的周恩来半夜十二点之前就能收到。
2 J. G# D, b( p
$ J4 D7 [2 \- q- c. p3 Z% M
9 A0 e6 b( Z4 M0 R1 s2 C2 K委员长到了美国使馆还是躲不开共谍,可以点一首《你永远不会独行》送给委员长了,利物浦外号是啥来着?9 ^/ a) M, U' d
+ q7 e: W( U( v. h( C
. ]! \0 W5 a: @冀朝鼎是孔祥熙的人,宋子文也比较看重他。孔祥熙和冀朝鼎同是山西老乡,而且冀朝鼎的父亲还是孔祥熙的老师,显然这是自己人,冀朝鼎有很多衣服就是孔祥熙给他的,两人身材倒是差不多,都矮胖矮胖的,用他老婆的话,四平八稳。冀朝鼎用现在的话说国学底子很好,特别爱收藏,大概是名字和体型的原因,还特别喜欢古鼎。3 q" u i7 k. o! \ v
- N3 O% R$ J6 m6 ~9 v$ v( X: B# k宋子文看重冀朝鼎是因为冀朝鼎的英文和中文都非常好,宋子文中文底子不好,往往是想表达某意思只能用英文,冀朝鼎可以帮他用中文传递意图和写作材料。1 d: V6 W) c* {! m. u
7 @# v& U1 |. o8 I' f& a8 b3 X
/ w# a4 I( O" k" p) `" n# I3 B& Q他当时做生意的对手之一是广大华行,广大华行的后来是陈家兄弟,于是双方共谍屡屡较劲,却谁也吃不掉谁,周公等人也憋着,就是不让他们互相知道底细。共谍冗员太多,严重影响进度。# b, V3 Q2 V( @& H% L( C
9 @) l T4 K: Y8 h5 ?
6 c# L4 k( V3 e& N: O6 S因为他老是和陈家兄弟的白手套较劲,陈家兄弟就把他告到了孔祥熙那里,说他是共谍。孔祥熙还把他叫过去问了一番,认为他不是共谍。他的同学也为他打过包票说他不是共谍,连他弟弟冀朝铸也说哥哥是跟着国民党走的,可见冀朝鼎潜伏之深。5 G8 W$ j8 H4 ~. |/ L
: K# O9 X/ z2 A* V- r: O% e
& T& \7 k7 Q" O" c: v* O北平解放之时,冀朝鼎就在傅作义手下管经济,任华北剿总经济处处长。所谓北平无战事是虚构的,傅作义手底下哪还有多少钱哟,更不会有刘烨开着飞机去台湾,当时的北平,飞机早就飞不起来了,能飞起来的都是特意放人走的,比如梅汝璈的妹妹妹夫就是被放走的。但是冀朝鼎在隐蔽战线的斗争是真实的。冀朝鼎的身份曝光也很有意思,共产党进城了,他终于可以归队了,就坐着美国吉普,穿着国军军服出来透气,然后被战士拦住了,什么国军军官,这么猖狂?6 E" \* b: _ @0 |
. O( X9 x; x4 X* y( M( F& L# q m: V' Q: y
冀朝鼎建国之后第一个成就就是外汇牌价,一改当年在党国时期的金本位,制定了实物指数为基础的外汇牌价,反响十分良好。实物指数共产党这边一直在用,但以前主要是用在发行货币上,用在外汇上倒是首创。
# x* c4 X$ z4 C' Y% L6 _ H
- N; ~& u7 G; m/ y3 R/ ]) b, ] {! m* I3 A3 y: O$ ?
冀朝鼎1963年因病去世,公祭规模非凡,1000多名中外人士参加,由周恩来、陈毅、李先念、康生、郭沫若、陈叔通、傅作义、叶季壮、南汉宸、廖承志、刘宁一、张奚若、楚图南、柯弗兰、艾德勒共15人担任主祭。邓颖超、伍修权等一干人等担任陪祭。, W& p, e! t8 c3 ]5 b. c' h
, r3 |' \: h) J* Q. l) v悼词:冀朝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的三十余年中,在党的领导下,在各种复杂和艰苦的环境里,对党和人民的伟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朝鼎同志主要担任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国银行副董事长等职务。十余年来,他在党的领导下,坚决地执行了党的对外政策总路线,同国际朋友一道,在争取人民民主、民族解放、和平和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在建立以反对美帝为首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运动中,在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原则,坚持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高贵的革命品质和战斗精神。朝鼎同志对党和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同国内外敌人进行斗争中,尤其在秘密工作时期中,他能出污泥而不染,立场坚定,机智灵活,对敌人斗争英勇顽强,对党组织忠诚老实,忠心耿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中鞠躬尽瘁,遵守纪律,不怕艰苦,任劳任怨,夜以继日忘我地为党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的伟大事业,成为我们在国际活动中的榜样。0 J, g) Q& T) [- ~5 |( D. u
% H7 E4 w7 o; u5 L0 Y
& I: d& `0 i! T/ q* l2 v. N7 s3 q* J所谓果粉们刻意强调的共谍如何如何,不过是他工作成绩中很小的一个片段而已。
- K# S! }" c6 |. T3 I( r
7 c' p3 m. w5 g$ q O4 p& ^( `: T3 P8 S8 e" ~7 @% P9 ^/ z( _; U0 C
1963年12月5日,国际友人在伦敦举行了一个追悼“革命学者冀朝鼎”的大会,拉铁摩尔、鲁滨逊夫人、李约瑟博士等在会上致了悼词,表达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对冀朝鼎才华的赞誉和对其早逝的惋惜、哀痛之情。
6 r0 P2 [; y* Z# b
: P& a; a$ \- N5 F; T/ r
' J9 h9 N) ]/ c冀朝鼎在美国有两个儿子,在中国有一个私生女,这个女儿后来也去了美国。女儿是钢琴家黄爱莲,随继父姓,外孙女之一是流行歌手顺子。( |8 A9 O% C/ ~/ k* F
! I/ i0 l) U" w* S. \8 e
作者: dozhou 时间: 2018-8-24 02:16



作者: 小土豆 时间: 2018-8-24 08:59
总理肚子里不知藏着多少秘密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8-8-24 19:33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8-23 01:54: l9 s2 m. J5 [: b5 S
八仙过海,无问西东(五)
6 v. E1 b( Z/ G) O( J6 |7 x' ~8 v+ H
最后的两个要着重介绍一下,一个是徐永煐,一个是冀朝鼎。这两个倒真可以说是如 ...
' h) ^) m' i8 p; N3 i. X7 S# R
“美国共产党中央局”,貌似应该是美国共产党中国局
作者: 道可道 时间: 2018-8-26 13:00
知识,那时候共产党确实是得道多助。
作者: 龙战 时间: 2018-9-9 09:08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8-23 14:57
; {$ x/ h, G4 T8 I9 I( ?八仙过海,无问西东(六)9 n1 r1 ?# u7 m+ m3 z
! _( S- W+ C$ p7 L, A. z4 M8 v为什么说冀朝鼎在最后呢?一个是做的里可说的多,另一个是他娶了施滉的遗孀、同 ...
3 r- T6 g7 k' a# ~8 o* G; ?0 I5 O# W
故人。我歪个楼啊,原谅则个。) @1 ]/ v/ \+ U2 i+ e5 V
关于《北平无战事》这部剧您怎么看?好像您说这部剧全是虚构。5 ]* n/ |8 o3 ]* j( q
剧中“四行八库一会等20余人掌握全国人民的金融命脉”是不是真实存在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