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d+ o& Q- t( k/ j9 z% \( L. J不过沃克报告的刀锋也是对准F-35C的,F-35B和C都有下马的可能,而两者都生存下来的可能反而较小。如果下马一个型号,后续的研发费用可以节约下来,原定的生产份额转向留下来的型号可以扩大后者的生产批量,降低单位成本,减少型号也有利于降低生产、部署和保障的成本。洛克希德-马丁对沃克报告拒绝评论,F-35联合计划办公室也不予置评。5 N& |7 ^( a. j9 ?2 D. I) N! \
! u8 }6 S3 h+ \7 G% L5 b$ j在沃克要求评估的F-35B和C中,STOVL的B型受到的“煎熬”最多,将被迫下马的呼声也最高。F-35B的超重使得机内武器舱的载弹量缩水,就算不考虑航程,作战能力也已经不再和F-35A等同。英国放弃F-35B而转向F-35C,原因之一是F-35B的着陆重量不足。这也是F-18经典型的老问题。舰载机的起落架本来为了吸收“受控坠毁”式的着陆已经加强,要增加着陆重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重量代价太大。但着陆重量受限,使得返航的时候只能抛弃未用尽的弹药,在昂贵的精确制导弹药大量使用的今天,这实在太浪费。F-18E/F和F-35C都着重解决这个问题,但F-35B受超重所困,只有牺牲了。/ s* O: h2 l7 [" H @: u2 ?% N
% t5 D3 d/ Z- ?/ y# z
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津津乐道的前线急造机场STOVL模式下,F-35B炽热的向下喷流有烧毁地面起落平台的危险。洛克希德-马丁声称,F-35B对地面的要求和AV-8B基本等同,而且2010年初的试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美国海军工程部门认为,F-35B的喷流温度可达927度,比AV-8B高好几百度。更糟的是,F-35B的喷流速度达到跨音速,高温喷流的冲刷足以在瞬间烤裂钢筋混凝土地面,剥落的碎片将像爆炸一样四散,有50% 的可能在第一次使用后就报废。美国海军要求使用100x100英尺(约30x30米)的特种防热混凝土板块作为急造机场的铺面,必须像要求抗核攻击的洲际导弹地下发射井壁一样一次浇注成型,用整根的粗大钢筋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加强。在舰上使用时,也有甲板降温问题,海军研究办公室正在研制两栖攻击舰用的甲板冷却系统,否则高热即使不至于烧融甲板,频繁的剧烈热胀冷缩也可能导致结构疲劳乃至变形损坏。有意思的是,《航空周刊》屡次要求澄清洛克希德-马丁和美国海军之间的差异,洛克希德-马丁坚持自己的说法,美国海军往F-35联合计划办公室一推,F-35办公室则默不作声,不置可否。4 p1 [ R0 K9 G$ c7 u
- G. Y4 _6 t2 ^- W1 Z3 l, h7 Z' f
STOVL对美国海军陆战队十分重要,这使得美国现有的10艘平甲板两栖攻击舰具有搭载固定翼战斗机的能力,事实上成为战斗力不弱的小型航母,而且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自己”的航母。STOVL也使得利用岸滩或者岛礁上构筑的急造机场为上陆的海军陆战队提供滚动前进的近距空中火力支援成为可能。靠前部署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战场实际留空时间,缩短应召时间,美国海军陆战队声称相当于增加30%的急速出动率和50%的持续出动率。但在现代远程打击精确火力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大口径火箭增程炮弹、远程火箭炮、地地导弹都可以造成巨大的威胁,急造前线机场的生存力实际上很成问题。可靠的燃油、弹药、维修支持更成问题。F-35B声称可以最多一天出动4次,如果前线急造机场无法指望重型油罐卡车补给的话,在110公里的距离上,一架C-130J只能空运够3次F-35B出动的燃油,一架CH-53K的空运量只够两次。要保证一个中队的F-35B的正常出动,需要的空运量几乎是不可忍受的。但放弃前线急造机场的概念对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的存在构成威胁,如果不能从平甲板两栖攻击舰上起落,那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实际上已经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了。这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和国会里铁杆支持者不能忍受的,只可惜F-35B实在不争气,赵子龙也难救这个刘阿斗。/ R3 j# B# r1 Q& U1 u& u
; t$ z% w3 \; d8 h9 A
F-35B陷入困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前国防部长盖茨给F-35B两年“缓刑”时间,F-35B要是最后下马,已经不是很意外的事了,意外的是沃克把F-35C也列入下马的可能之中。在A-12“复仇者”和NATF相继下马之后,美国海军已经没有独立的有人驾驶隐身作战飞机计划了。F-35的空战性能不足是一个公开的秘密,F-35C将主要承担海上和对陆攻击任务,空战将继续由F-18E/F承担。但是, F-18E/F担任舰队防空没有问题,担任攻势制空就不及F-22有效,单靠自我护航的F-35C是否能砸开装备苏-30或者更先进一级战斗机的敌方防空大门,已经不是很有把握的事了。 ) j* @- z X6 U5 z, V) o9 y# y1 j$ e0 ^0 |' |
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对舰载无人作战飞机十分感兴趣,无人作战飞机用于空战在近期内还有很大的困难,但无人作战飞机用于对地对海攻击就比较容易实现。无人作战飞机的隐身、长航时特点特别适合对高价值目标的远程攻击,或者在低威胁环境下长时间巡逻和对突发目标发动及时攻击。无人作战飞机的弹射起飞、拦阻索着陆、空中编队飞行、对空对地的基本和高级战术动作,这些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技术,但也都没有不可逾越的难关。诺斯罗普X-47B代表了当前舰载无人作战飞机的最高水平,波音“幻影射线”是另一种先进的无人作战飞机。这些无人作战飞机采用高度隐身的飞翼设计,高亚音速飞行,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6-20吨,拟议中的X-47C更大,也将能够挂载4500公斤武器,航程超过3000公里。有意思的是,沃克在出任海军部副部长之前,在具有军方背景的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的研究专题就是舰载无人作战飞机。在可预见的将来,无人作战飞机的实战效能还很难超过有人作战飞机,无人作战飞机的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无法超过人类智能,貌似固若金汤的计算机安全技术不断被黑客攻破,就是人类智能战胜人工智能的一次又一次实例。但无人作战飞机和有人作战飞机组网作战,可以在两者之间达到最优互补,从骑士决斗转变为老兵带领小兵冲上去群殴。3 K) S5 K8 `8 S- A1 t+ `
. l J% b- w, `) g% O
另一方面,美国海军没有美国空军一样强烈的隐身情结。美国海军对战术和训练的作用更加注重,而对技术领先相对不那么纠结。这和海军航空兵的传统有关。和同时代的陆基战斗机相比,舰载战斗机通常在性能上有所损失,只有靠战术和训练来弥补。所以美国海军对于没有隐身战斗机并不那么纠结,对半隐身的F-18E/F很是满意。F-18E/F本来是过渡性的,但一来机体和系统很新,新生产的F -18E/F已经采用AESA雷达,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剩余寿命问题;二来这个“轻型”战斗机实际上起飞重量已经相当于F-15C,一点也不轻型;三来升级潜力也很大。所谓Block II的波音F-18E/F将采用增推的F414发动机,采用落选的F-135技术后,发动机推力的增幅可以高达20%,这将进一步增加F-18E/F的起飞重量,增加载弹和航程,甚至有望接近F-14的水平。波音已经为F-18E/F研制了保形油箱,可以增加燃油1500公斤;新研制的机腹保形武器吊舱不能达到机内武器舱的隐身水平,但还是进一步缩小现有F-18E/F和F-35C的差距。两者在航电方面的差距更不是不可克服的。3 o$ H1 m; f' a3 s# Y
& g# [. S8 ^' S: p
相比之下,美国海军陆战队AV-8B的机体寿命快到期了,退役后就全指望F-35B了,否则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的存在价值都成了问题。美国空军的F-15和F-16大多也到了机体寿命的末期。继续生产F-15和F-16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不合时宜。老飞机的维修和使用越来越昂贵,还要为跟上时代而不断升级,进一步增加费用。计入通涨因素后,F-15C的每小时飞行费用从十年前的24000美元/小时涨到现在的37000美元/小时,A-10更是从11000美元/小时增长到24000美元/小时,即使继续升级、翻新,使用经济性也将很糟糕。美国空军历来是高技术主义,技术领先被看成是战斗力的源泉,隐身是当前的技术制高点,F-22计划被腰斩之后,美国空军就指望这F-35A填补隐身战斗机的空缺,所以F-35A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差异和现有装备的状态,美国海军对F-35其实是三军中最不起劲的。$ O( z5 I1 @# W7 s* Y* F9 R
$ C( a$ k) g0 |: V! j8 c% Y% G
从美国海军的角度出发,近期的拨款重点其实不是飞机,而是军舰。大批主力战舰还是里根时代建造的,已经到了寿命后期,加速建造新舰,恢复舰队规模,这是当务之急。如果昂贵的F-35C被砍掉,可以用单价相对较低的F-18E/F替代,并辅佐以X-47那样的无人作战飞机,这未必不是一个暗渡陈仓的好办法。既然F-35B和C同时下马不在考虑之列,如果F-35C下马,F-35B会保留下来,国会里的铁杆海军陆战队支持者那里容易过关,海军也省下力气向国会解释为什么不采购F-35C而采购F-18E/F。当然,这样的话,英国就比较郁闷。英国已经发话了,如果F-35C下马,英国将转向欧洲的战斗机,但英国没有明确这是“阵风M”还是“台风”的舰载型。9 |8 ]; Y( K1 d" r
* H( z0 ?& s5 N8 j( i5 }
如果F-35C下马,美国海军可能“慷慨”地把自己的份额转让一部分给海军陆战队,其余的用F-18E/F补足。这样,F-35B的生产批量增加,单价可以有所下降。不过F-35A和B的总生产批量有所下降,对单价的最后影响可能扯平。F-18E/F的单价大大低于F-35的任一型号,美国海军也可以省几个钱,用于更加急迫的造舰计划。平甲板两栖攻击舰依然可以作为小型航母使用,F-35B和F-18E/F在大甲板航母上也可以和平共处,航母上的F-35B中队全部移交给海军陆战队,海军集中于F-18E/F。事实上,在JSF计划早期,曾经有提议放弃弹射起飞型,统统用STOVL型。滑跑起飞可以增加载弹和航程,但垂直降落不仅大大简化飞行员训练,还有利于让出专用于降落的斜跑道,增加总体出动率。# k4 c+ g V. x
: Q7 W4 m. d2 O9 l f, M7 c' O有意思的是,沃克确实要求军方仔细研究升级版F-18E/F和F-35B/C之间的差别,暗示了把F-35C订单专为F-18E/F的可能性。沃克报告没有公布内容,这也只是一个调研报告,并不一定就直接成为政策,但美国海军的这一动作还是很引人注意。即使到了美国国债违约危机的最后一分钟,新任国防部长帕内塔和美军高层也拒绝就一旦违约作出应变军购计划。在这样的政治游戏中,制定应变计划就意味着后退是一个现实的可能性。沃克不同寻常的姿态表明,在F-35的采购计划上,后退是一个现实可能性,所有选择都在桌面上,包括部分型号下马和裁减采购总数,尽管三军高层都赌咒发誓绝对不能有这样的事情。美国国会中代表军工利益的议员也开始施加压力,要国防部明白无误地支持F-35,而阻止波音F-18E/F的搅局。美国国防部负责军购的主管阿希顿•卡特被提名担任国防部副部长,需要国会通过。洛克希德-马丁在德克萨斯州沃斯堡组装F-35,洛克希德-马丁的另一个主要生产基地玛丽埃塔也参加F-35主要部件的生产,德克萨斯参议员约翰•考尔宁和乔治亚州参议员萨克斯比•钱布里斯特别反对增加F-18E/F的采购而裁减F-35C,威胁要阻止阿希顿•卡特的任命,除非他明确支持F-35计划。但他们对盟国的“临阵脱逃”无能为力,澳大利亚的F-18A/B也有机体寿命到期问题,2006年已经买了24架F-18F,现在可能追加24架F-18E/F,这样留给F-35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了。澳大利亚的说法是不能容许空中力量出现空缺,实际上或许也有顺水推舟“被节约”的想法,暗暗感谢美国帮他们解决了一个预算的大难题。0 m% `" u; S) q% i# s+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