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炒作税可能是个好东西呢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8-3-4 03:56
标题: 炒作税可能是个好东西呢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8-3-3 19:04 编辑

BC最近要推出炒作税(speculation tax),对于大温哥华地区(包括Fraser Valley)、维多利亚、Nanaimo、Kelowna的房子,如果房主是外国人、外省人,而且房子没有长租户,就要额外征收房地产税,最终可能涨到2%。

房地产税对中国人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这是说,你这房子有一定的价值,每年要按照价值的一定百分比向地方政府(通常是市、县)交房地产税。大地方房地产价值高,税率低一点,通常在0.5%左右;小地方房地产价值低,税源也少,通常在1%左右。这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入来源,地方上扫雪、种树、路灯、警察等开支都来自这里。在加拿大,教育、医疗主要来自省里,但地方上也要出一小半,这一小半也来自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有联邦和省征收,地方上只有从财政转移中间接得到。

BC对外省人、外国人征收更高的房地产税有很久了,但税率与本省人相差没有很大。具体数字不清楚,根据地区不同,外省人应该在0.5-1%之间,本省人可能在0.3-0.5%之间?

但大温哥华的房地产炒作问题已经有几十年了。最开始是97之前涌入的香港人,后来大陆人接过,现在炒得本地人怨声载道,因为土生土长的年轻一代已经很难靠自己的力量买房子了。人权什么的可以捧得很高,但是居无定所这是肯定不满足基本人权的。BC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对外国人买房征收高额交易税,对刹住外国人(主要是中国人)炒房有点作用,但大温哥华和维多利亚已经有大量住房(包括公寓)空关,被囤积居奇,而普通人连租个房子都不容易。

炒作税规定,如果你不在BC交个人所得税,就说明你不以BC为家。除非你在BC的房子有长租户,否则你就是在囤积居奇,就要征收惩罚性的税。2%不知道听起来是算多还是不算多,但在温哥华,100万的房子大概不好找了,100万的公寓都是一把一把的。按照2%的话,就是一年就要交2万加元的房地产税,这还不算水电和其他杂费,包括打理院子的费用(自己人不在,就必须请人打理院子,野草乱长是要被市政罚款的,搁置废弃也是不可以的),这是一笔可观的费用。

有人说,这是BC政府惩罚Alberta人的做法,这有点道理。很多Alberta人在温哥华或者维多利亚有一座房子或者公寓,准备退休后搬过去住。但现在不一定租出去。独立房子还好一点,一般你可以自己做主,是租出去还是不租。很多公寓(尤其是好地段的高级公寓)是不准出租的,以保证楼内秩序,没有闲杂人等;有些地方一座大楼里只有20%容许出租,已经有人租出去了,名额没了,你就只有等着,等人收回了,你才可以租出去。这样的话,这些公寓的外省主人要想不交重税,就只有卖房了。

在短期内,这可以抑制外来人的炒作和闲置率。不知道温哥华人在维多利亚买房是不是也受此限制,要打压炒作和闲置的话,省内人也应该一视同仁。

联想到北上广的情况,炒作依然严重,闲置率可能还不算高,但绝对数量或许不小。炒作税是一个可以借鉴的主意。不过真要实施的话,有几个问题要先解决:
1、个人所得税问题,只有所有人都申报个人所得税,哪怕年底因为低收入和各种抵扣一分都不用交,都必须如实申报,这才实施得起来,因为个人所得税是和人名与住址连在一起的。
2、房地产实名登记制度,这可能已经实现了?

中国的地方政府从来没有对市民征收过房地产税,老百姓也没有这个习惯。或许可以这样,对本人个税申报地址的房地产税可以减免,其他房地产按价值(以近期交易成交价做参照)的比率(比如1%)征收,无人居住或者没有长租户(以租契为凭,最低租期一年以上?房租计入房主收入并缴纳所得税)的房地产加倍收(比如2%甚至更高)。这样可以抑制一点炒作吗?

北上广的房子动辄几百万,现在开始冲击上千万了。1%一年就是10万人民币的房地产税,惩罚性的2%就是20万,没有多少人可以无动于衷的。这也是符合习老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最高指示。

猫腻肯定会有,漏洞肯定会补。房地产成交价与实际交割有差异,作为洗钱和逃税处理,这是重罪。假租户没关系,房租收入要交税。一块钱房租更好办,显著低于市场价格的房租也是洗钱和逃税。连续以租户提前搬出为掩护的假租契给两个“有情可原”名额,用完后不再认可,再没有长租契就作为没有长租户处理。还有吗?

说起来,炒作税可能真是个好东西呢:
1、这对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少影响,自己住的房子不交这个税
2、这可能迫使一般老百姓申报个人所得税,否则还没有动力呢
3、不报、不交,嘿嘿,老虎不发威,还真以为是病猫了?

税有两个用处:
1、政府收入
2、社会政策

在这个模式下,炒作税是社会政策的一部分,因为政府不能从大多数人那里收到这个税。这个反而好,减少实施的阻力,减少来自公众的压力。这是房地产领域的反贪,只不过针对的不是官员,而是奸商和富人。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8-3-4 05:04
在一个为了维稳什么都可以对付的地方,您这些就别想了。否则要是交不起或者拒交的话,您是把他们的房子强行法庭拍卖还是怎么着?这种事这边不少见,国内敢吗?

顺便麻烦注意一下错别字,不少了。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8-3-4 07:09
国内现在靠房产来拉动经济,暂时没有降房价的机会。
纠正一下,国内在重庆和上海进行房产税试点,针对豪宅收税,很多年了,范围比较小,所以影响不大。不要低估各种政策储备。哪天不需要房产这个棍子,政策分分钟出台。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8-3-4 07:35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8-3-3 17:09
国内现在靠房产来拉动经济,暂时没有降房价的机会。
纠正一下,国内在重庆和上海进行房产税试点,针对豪宅 ...

国内地方政府财政依靠土地收入太大了,弊病太多。要走出来,房地产税是必须的。
作者: qiqi0819    时间: 2018-3-4 08:09
这篇文章方向把握的挺好的,毕竟需要超越现实中的枝枝叉叉考虑一下方向性的问题,一旦这个社会不仅仅需要裱糊匠的时候,炒作税即可应时推出,怪不得晨老大以前文章中所写的建议过几年会落地,能提前思考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8-3-4 08:15
qiqi0819 发表于 2018-3-3 18:09
这篇文章方向把握的挺好的,毕竟需要超越现实中的枝枝叉叉考虑一下方向性的问题,一旦这个社会不仅仅需要裱 ...


作者: leekai    时间: 2018-3-4 10:33
司机刷屏该交刷屏税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8-3-4 10:43
leekai 发表于 2018-3-3 20:33
司机刷屏该交刷屏税

这个这个……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8-3-4 10:58
晨枫 发表于 2018-3-4 10:43
这个这个……

发红包,发红包,发红包
作者: profer    时间: 2018-3-4 11:20
国内最难的是落地,好政策的档案都积了十层灰了。一个落实酒驾多少年了,照样很多人有渠道知道交警什么时候在哪儿查车,避开这些日子照样酒驾。这还是天子脚下、一字并肩王脚下不超过30公里的地方。
作者: 江城如画里    时间: 2018-3-4 13:00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8-3-4 05:04
在一个为了维稳什么都可以对付的地方,您这些就别想了。否则要是交不起或者拒交的话,您是把他们的房子强行 ...

这个早有讨论过的。本来也不是说要求按年实缴,而是在房产过户时一次缴清。所以不交是可以,然而房子没法卖,人死了子孙也无法继承,因为欠税的没法过户。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8-3-4 13:07
然后203 发表于 2018-3-3 20:58
发红包,发红包,发红包

刚发过,你没拿到吗?懒副、糖豆都拿到了。谁叫你动作慢呢?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8-3-4 13:43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8-3-4 13:48 编辑

1,租房征收房产税一直有。手续就是租户或房东自己拿着租赁合同去税务登记申报,交钱。结果只能是呵呵。如果有租户要发票,税负一般租户承担了。
2,房子是要收房产税的,只不过对住宅法外开恩,免了。写字楼啥的,是有的,收不上来而已。现在讨论的房产税并不需要重新立法开一个税种,讨论的焦点是如何收到税,开征的后续影响是否能够承担。

税收不上来的原因很简单,要缴税的人太多,如果出现抗税瞒报等问题,税务的工作会直线飙升,难度大不说,还容易酿成群体性事件。而企业税就好收多了,目标群体少且大,整治的手段也多样化,不怕不就范。
这是我好几次问过晨大和老兵的问题:欧美的个人类征税怎么这容易,并且还是主要税源?首先,我是肯定不相信个人素质之类的理由的,纳税人肯定是有不得不交的苦衷,否则,纳税人凡是可以不交税的地方,肯定要反抗一下。

3,房地产实名登记就呵呵了,现在也仅仅实现了两证合一。其实,从技术上说,我一直不明白其难点在哪里?各地级市内早在2000年后都陆续实现了电子化,各区域内是可以实现房产查询的,即使各区域的系统不一致,但搞个全国性的数据转换结口(我不懂IT,脑补的),应该可以实现全国联网。现在的不动产证一样无法全国查询,貌似只是换了一套系统而已。
这还不包括大量无法登记实名的产业。

作者: youyouyuyu    时间: 2018-3-4 13:57
出台这个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收这个税干嘛?

是离不开房地产,但是别听忽悠,远不到收税的时候。

去查查全国的房贷总额,供养体系已经形成,困难的是地方政府,并非中央政府。炒房客的日子并不好过,还需要杀吗?出这个政策不是没事找事吗?
房地产的小年又不是没过过。
加拿大的做法国内根本行不通,光挨骂收不到钱。想法有些简单了。
典型的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作者: 一瞬无尽    时间: 2018-3-4 19:37
zilewang 发表于 2018-3-4 13:43
1,租房征收房产税一直有。手续就是租户或房东自己拿着租赁合同去税务登记申报,交钱。结果只能是呵呵。如 ...

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地产领域有泡沫 不能主动挤破也不能继续吹大

还是政府不想收呀,怕挤破了泡沫......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8-3-4 19:55
晨枫 发表于 2018-3-4 13:07
刚发过,你没拿到吗?懒副、糖豆都拿到了。谁叫你动作慢呢?

再来一波,再来一波,再来一波……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8-3-4 20:07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8-3-4 00:00
这个早有讨论过的。本来也不是说要求按年实缴,而是在房产过户时一次缴清。所以不交是可以,然而房子没法 ...

财产税不是财产转移税,不是一次交的,而是每年都要交的,否则就要被罚利息、罚款甚至法庭拍卖。

你说的是财产转移税,那个是房子转手的时候一次性交的,与财产税这样的每年都要交的完全是两回事。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8-3-4 20:08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8-3-3 18:09
国内现在靠房产来拉动经济,暂时没有降房价的机会。
纠正一下,国内在重庆和上海进行房产税试点,针对豪宅 ...

是否有政策是一回事,能否推行下去则是另外一回事,我对此很是怀疑。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8-3-4 20:15
zilewang 发表于 2018-3-4 00:43
1,租房征收房产税一直有。手续就是租户或房东自己拿着租赁合同去税务登记申报,交钱。结果只能是呵呵。如 ...

国内是为了维稳,因此一旦可能涉及群体性事件就缩了,这样任何法律都没有意义,因为问题出在了执行上而非立法方面。

北美这边之所以简单就是因为不考虑维稳。个人收入因为除了现金工以外都走银行,拿到手的都是预扣完税款的,因此问题不大。现在政府也在查现金工的交税问题,因为有些行业的现金工收入是可以查得出来的。

房子就更简单了,房子在那里,是谁的很清楚,因此税表按期寄给你,不及时交税的话,先是加利息,然后加罚款,最后上法庭拍卖。你有没有房子住政府不管,政府只管你是否交税。

这样一切都简单了。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8-3-4 20:16
youyouyuyu 发表于 2018-3-4 00:57
出台这个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收这个税干嘛?

是离不开房地产,但是别听忽悠,远不到收税的时候。

问题就在于地方财政一直吃土地,一旦土地没得吃了就会破产。这个问题不解决,早晚是大危机。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8-3-4 20:16
一瞬无尽 发表于 2018-3-4 06:37
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地产领域有泡沫 不能主动挤破也不能继续吹大

还是政府不想收呀,怕挤破了泡沫..... ...

维稳呀维稳。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8-3-4 22:37
然后203 发表于 2018-3-4 05:55
再来一波,再来一波,再来一波……

哪能这么张嘴就“波”啊“波”的,叫老边怎么跟他家女神交代?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8-3-4 22:40
然后203 发表于 2018-3-4 05:55
再来一波,再来一波,再来一波……

哪能这么张嘴就“波”啊“波”的,叫老边怎么跟他家女神交代?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8-3-5 03:33
瞧瞧楼上两层,一提起某人某事,楼主都结巴了耶。
作者: 鼎革    时间: 2018-3-5 08:50
其实我不明白。
当年刮地皮拿钱的是ZF,高价买房的是群众。然后说这个方法有弊病。这个方法当初制定的时候是群众想要的?
马上房产税拿钱的是ZF,交税的还是群众。群众承担得起吗?未来还得说这个方法也有弊病。新拿钱方法又来了。

作者: ccqi    时间: 2018-3-5 09:14
万税万税
作者: 四处乱晃    时间: 2018-3-5 12:54
鼎革 发表于 2018-3-5 08:50
其实我不明白。
当年刮地皮拿钱的是ZF,高价买房的是群众。然后说这个方法有弊病。这个方法当初制定的时候 ...

住房商品化的最大收益者虽然是地方政府和与地方政府勾结的开发商,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城市居民也是得到了好处的。特别是以前国营企业,虽然下岗破产的不少,但老职工多少都分了住房,在拆迁过程中得到多倍补偿。这些补偿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存问题。虽然他们得到的好处在房地产业是九牛一毛,但对个人来说就是一辈子最大的财富。房地产泡沫被挤破受损最严重的是他们,而不是大鳄们。所以说要维稳。而成本由现在的年轻劳动力人群负担。但高居不下的房屋价格打击到年轻人的劳动积极性,又必须要采取措施。所以政府只能走钢丝了。
作者: leekai    时间: 2018-3-5 13:03
四处乱晃 发表于 2018-3-5 12:54
住房商品化的最大收益者虽然是地方政府和与地方政府勾结的开发商,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城市居民也是得到 ...

就像电影里常公教育建丰,反腐则亡党、不反腐则亡国。两难啊。
作者: 鼎革    时间: 2018-3-5 13:44
四处乱晃 发表于 2018-3-5 12:54
住房商品化的最大收益者虽然是地方政府和与地方政府勾结的开发商,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城市居民也是得到 ...

这些说服不了我。
要方方面面说,我也会,而且比较会说。

但是本质上,就是ZF一直会缺钱的,永远填不饱。
作者: hotmen    时间: 2018-3-5 16:43
鼎革 发表于 2018-3-5 13:44
这些说服不了我。
要方方面面说,我也会,而且比较会说。


鼎导应当学过财政学。

财政,即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所以政府可以说,我自己没用多少。就算换ZF,也一样填不饱。就象通胀,几乎是永恒的存在。

另外,这些问题跟小虎讨论可能更有收获。
作者: hotmen    时间: 2018-3-5 16:53
鼎革 发表于 2018-3-5 08:50
其实我不明白。
当年刮地皮拿钱的是ZF,高价买房的是群众。然后说这个方法有弊病。这个方法当初制定的时候 ...

当初我们就觉得能分一杯羹。

要做好资产与现金的配置,资产有贬值的问题,现金有通胀的问题。这些都是虎大教我们的。

另外,政府的思路是“用发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作者: 毛毛球    时间: 2018-3-5 16:53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8-3-4 05:04
在一个为了维稳什么都可以对付的地方,您这些就别想了。否则要是交不起或者拒交的话,您是把他们的房子强行 ...

上海已经收了好几年,有个每人50平米免税的豁免。
作者: hotmen    时间: 2018-3-5 17:05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8-3-4 20:16
问题就在于地方财政一直吃土地,一旦土地没得吃了就会破产。这个问题不解决,早晚是大危机。 ...

政府不能破产的。
所以政府欠钱不还的话,你连坏账都不能提。

20年前,政府没想到可以吃土地,但那时就有学者提议,政府你手里有块优质资产---职工住房,可以房改啊。然后大家掏钱买房改房,政府一下就变现了。然后,大家开始买商品房,然后政府规定土地只能出让,不能转让,再然后,所有的土地都要挂牌。
作者: 四处乱晃    时间: 2018-3-5 18:25
leekai 发表于 2018-3-5 13:03
就像电影里常公教育建丰,反腐则亡党、不反腐则亡国。两难啊。

房产的泡沫得等到70后甚至80后走了以后,他们的后代多数是独生子女,继承了多套房产,贬值一部分不会像现在对普通老百姓冲击那么大。而向年轻劳动力倾斜的政策也会得到一部分普通人的支持。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