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t; ]8 d M
向恺然最初的写作道路是从《拳术讲义》开始的,当时他“行且东渡,絀于资”准备用这部文稿“易金以壮行色”。也就是说拿这部手稿的稿费作为去日本留学的盘川。这是一部写实类的纪实武侠小说后来被兑水演化成为《拳术见闻录》。这个事情可以从侧面可以看出,向恺然其实是个习武的文人。 , m3 Z) |7 L. c$ o
! ^; S# x9 i7 ^1 `6 |9 O
东京同盟会部分成员,后排中是向恺然 # B3 n' r" f. }4 E2 E 向恺然在留日的过程中写出了他一生在文学史上有着较高地位的谴责小说《留东外史》。这个不算是武侠小说,但却是向一生的文学巅峰。留东外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中国现代以来第一部黑幕小说、第一部留学生小说。可以说向老先生也是以此开宗立派的。有不少说法说留东外史也是近现代白话武侠小说的鼻祖之一。这一点我不敢苟同,留东外史里的嫖比侠多姑且不论。哪怕是所谓无武之侠,留东外史的主角黄文汉也相差甚远。虽然比起当时创造社的衮衮诸公热衷于表现苦闷相比,留东外史的人物还显得更热血一些。但是也远远不能作为“侠以武犯禁”的近现代武侠的渊薮。充其量是个无赖的嫖界指南——这是鲁迅先生说的。其实留东外史倒是可以作为后世中《北京人在纽约》《别了,温哥华》之类的留学生言情小说的鼻祖。8 }+ d! f: g; j: _6 n M$ D
$ I2 d. t3 D3 s 1923年1月不肖生在《红杂志》二十二期上开始发表《江湖奇侠传》,《红》杂志改版《红玫瑰》后,仍陆续连载;同年6月在《侦探世界》上连载《近代侠义英雄传》。这两部书也可以说是向恺然乃至后续近现代武侠的世界设定的鼻祖,也可以说后来的金梁古温黄都在其中汲取了无数的桥段和设定。下面就重点说说这两部书吧。 ! }; Q+ x$ |* j3 ~8 Q8 o3 L( u: O/ l, z( A8 E
江湖奇侠传,在序言中,不肖生便道出了此书的渊源: 6 N# j2 `. L6 h' g( C5 C" C: i& }& Q “我少时读太史公之游侠传,未尝不眉飞色舞,呼取大白相赏也。及长又读琴南翁所译之髯刺客传,又未尝不眉飞色舞,呼大白而相赏也。自后饥来驱我,行役四方,遂废读书之乐。即偶有所读,强半又为风怀渺之词,儿女绮丽之作,欲求能鼓荡我心,激励我志,如彼游侠传髯刺客传二书者,迄未可得也。兹者佣书海上,世界书局主人沈君忽以不肖生所著之相示,则巨干盘空,奇枝四茁,豪情侠态,跃跃纸上”6 s$ U3 e6 I3 w$ n
远承太史公,近看林琴南——也就是我上一篇梳理中的林纾 。这也很符合我梳理的判定。5 J4 v* a" D7 G% Q4 N% p
L* z! D& ?+ L. ^ 江湖奇侠传一炮而红,因此而被当时的大上海蓬勃兴起的电影行业看中,于是1928年春,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将《江湖奇侠传》改编为《火烧红莲寺》第一集。“五月,正式上映,哄动一时,大收旺台之效;同年拍摄二、三集……十八年(1929),拍摄四至九集。十九年(1930),拍成十至十六集。二十年,续拍十七、十八集;《火烧红莲寺》艺术价值不高,开中国电影史武侠神怪片之先河……”《中国电影发展史》中说:“据不十分精确的统计,1928—1931年间,上海大大小小的约有五十家电影公司,共拍摄了近四百部影片,其中武侠神怪片竟有二百五十部左右,约占全部出品的60%强。"这可以说是现在多少以网文IP为卖点的大片的老祖宗了。 7 A$ Q S' Q% M, D$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