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最后的“白天鹅”——浅析俄罗斯图-160M2战略轰炸机下线 [打印本页]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2-12 08:26
标题: 最后的“白天鹅”——浅析俄罗斯图-160M2战略轰炸机下线
     
, _9 L) r- \1 }8 S1 s
4 g' ^3 }, f) c  a+ Z. c: Q! ~6 [本文刊载在《兵工科技》2018年1期上,以下是正文:' y( \+ y6 }9 ?+ f6 Z  \+ S1 p
! [& W6 j2 s+ N' L

2 F% }! |" o3 W9 J, {11月16日在喀山下线的图-160M29 j3 f1 P7 p) G: \8 a% w3 o
7 [/ W4 p8 P, F4 d5 A
据《今日俄罗斯》新闻网11月17日报道,俄罗斯最新型战略轰炸机图-160M2在俄喀山航空工业生产联合体下线。同一天,俄塔斯社报道,负责军工生产的俄罗斯副主理罗戈津向总统普京汇报称,图-160M2将于明年2月首飞,2023年交付部队。俄罗斯空天军也表示,计划采购至少50架该型轰炸机。开始全速生产后,喀山方面每年将向俄空天军交付3架图-160M2。
- @, ~- {' L* r9 s( {  o' n; K5 J; `% l" i6 m" J5 S
对这个“重大国防成就”,俄媒自然是一片“欢欣鼓舞”,并且有意识地“遗忘”了另一则新闻:此前曾被大肆炒作,信誓旦旦将于2019年首飞,2023至2025年投产的俄罗斯下一代战略轰炸机PAK-DA,已颇为低调地宣布将推迟到2023年以后首飞。3 {' c" ?) ~# w7 n. |: a1 K1 N

, i& o( l$ n  @1 K8 Q4 C. K1 t图-160M2较其前辈有哪些改进?同样是有关战略轰炸机的新闻,却遭遇“冰火两重天”的待遇。这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 {9 z, i# q+ t& y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2-12 08:30

8 w/ b4 y8 ?) t' D  Z- f旧瓶新酒" l. u/ w0 v0 V0 x5 n8 j( x

' Z% {( o/ U* P2 d3 l" @图-160是苏联时代,由图波列夫设计局(现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研制的一款超音速变后掠翼远程战略轰炸机。它的原型机于1981年12月19日首飞,1987年开始装备部队,1988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 h. E4 R4 c8 n: \  y0 F7 S2 l: e5 b
4 `! u/ Y" P" z/ d9 C
1987年普里卢基基地第184重型轰炸机航空团的图-160) |$ P* A0 G" f1 ~- z# B
# s% b5 u/ C1 L0 V+ z5 W5 o9 T
图-160公诸于世后,北约照例给它取了个丑陋的外号——“海盗旗”。不过,无论是前苏联,还是后来的俄罗斯,对此却并不买账。骄傲的俄罗斯人根据图-160强悍的性能、优雅的外形和惯用的白色涂装,亲热地称其为“白天鹅”。7 C3 p( f1 r6 {8 }5 J
1 I! k9 \& e" ^, [. v; J6 W
“白天鹅”温顺而优雅,人畜无害。不过,图-160问世之初,便是令西方世界如芒刺在背、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地狱使者”。首飞37年后,图-160仍保持着诸多航空世界记录:
2 G: X3 _; {+ b1 `$ h1 o
3 X$ y4 z6 o& A. i8 V——它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轰炸机;
  Z& v* i+ R6 U% G& ?, R$ q# S
( k  h; f( J% {7 z( o) U; g' _( T2 W3 }——它装备有4台NK-32-1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高达245千牛,亦是世界第一;# b# r  H% d' ?$ W$ B0 ~5 @; X

+ h/ V( m' [9 N5 Y——它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轰炸机,在12200米高空极速可达2.1马赫;4 _( U4 N# T: J1 V( i+ [

8 X$ H1 y  {% M- Y7 b& e——它是世界上航程最大的轰炸机,在弹舱内携带9吨武器,采用高-高-高剖面飞行,途中不加油的最大航程高达16000千米;; G- W. d5 B. S( ^9 \/ [
* }( J; w1 C& T8 G
——拜大量应用钛合金结构材料所赐, 图-160可用过载高达2.5G,,在轰炸机界“一揽众山小”;7 H# R' E9 e; O0 w- I# _
3 x/ _  c  }1 V# g6 ?4 u- Z8 k( H
0 F2 E7 V: ?7 V3 }" u; P  S
从这个角度,可清楚地看到图-160的可变后掠翼。
0 p# R% J& F# T7 m. l5 E6 p" q
9 ~3 b2 _& g* N" s  d, b1991年“8.19”事件后,苏联空军计划装备100架图-160的雄心壮志,随着红色帝国的轰然倒塌,一起烟消云散了。由于图-160是举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力大协作的产物,因此即使是前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俄罗斯,亦失去了独立生产图-160的能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只能通过软硬兼施和利益交换,从乌克兰手中“抢”回8架图-160。再加上东挪西凑,好不容易让喀山里8架蒙尘的半成品走下了生产线,这才勉强凑出了1个团的“新型战略轰炸机”。
7 K/ U5 Y* l% _$ N  H( a1 o. a
8 Y# X2 i- M8 `) D1 {4 _% A) t3 |/ H别看俄罗斯空天军保有的图-160数量虽少,但被赋予的任务却着实不轻:针对北约的战备巡航,它是“定海神针”;每年的红场阅兵,它是“领头雁”;赴叙利亚轰炸极端组织和恐怖分子,图-160不但要去亮相,甚至还要充当“炸弹卡车”。% X3 k/ v. p/ B6 Z
4 a  o: g9 g+ ~' [: o# z# A
2 {2 U& G+ e0 I: h
2003年9月18日,图-160“米哈伊尔·格罗莫夫”号(01号)在恩格斯以东40公里的斯捷普诺耶附近坠毁
* v! N2 ?' w) }* Z; l2 M+ i( ^& A, T, [9 V8 u
岁月是把杀猪刀。再优雅的“白天鹅”,也会一天天变老。在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图-160的航电设备不仅早就过时了,而且零配件库存日益见底。为了维持俄空天军的战略威慑力量,从2005年至2014年,俄罗斯借着飞机大修的机会,对硕果仅存的15架图-160进行了两轮翻新(2003年9月18日,1架图-160在斯捷普诺耶附近坠毁),并将其中的6架升级为图-160M的标准。
  q% K7 t# k+ {# r7 ]( [' j  N4 o6 G! h2 |; T' t" i
不过,老黄瓜刷绿漆虽说外表光鲜,但毕竟口感差强人意。武器装备也是这个道理。对此心知肚明的俄罗斯从2005年开始,就利用当时油价节节攀升,俄罗斯经济一度好转之机,启动了全面复产图-160的浩大工程。首当其中的,便是恢复NK-32系列发动的生产能力。在最终解决了“心脏问题”后,俄罗斯终于能生产全新的图-160,补充日渐萎缩的轰炸机队部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俄罗斯上上下下 “欢欣鼓舞”的原因,亦是图-160M2真正意义所在。
4 r' V2 G/ L8 `8 c/ Z6 ]
3 |- k8 A3 E6 u) [ 3 u1 X8 s2 C) t, C; h" p
发射Kh-55SM的图-160
) x+ i. W) B. z! P+ H! |' r$ F; w" @- n, i8 k
这次下线的图-160M2,外观上与此前的图-160、图-160M并无差别,飞机主要性能也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发动机和航电方面都较“前辈”有所进步。
7 C: _3 ]" H& t. h0 l+ y' m" Q
6 B0 V0 H( q6 W- M, n据俄媒报道,这架图-160M2装备了改进型NK-32-2涡扇发动机。和此前的NK-32-1相比,油耗有所降低,推力和可靠性有所提高。俄方称,装备这种改进型发动机后,图-160M2最大航程将增加1000千米。在航电方面,俄方声称图-160M2采用了全新的玻璃化座舱,升级了卫星导航系统、任务计算机,并使用了类似于苏-57和苏-35战斗机电子战系统的电子自卫套件。俄军方宣称,图-160M2的战斗效能比现役的图-160提高了2至2.5倍。) [; u% j, Y* W' H- K; t: f+ O

( a$ B  i( P$ B$ s" x* B
/ Y% g/ V, X( s; o/ T$ Z. O! Q降落瞬间的图-160# U& Y8 Z& k6 ^$ o7 n
8 t' l, H+ x+ a8 y% e6 C
航电更新对武器平台作战效能的提升,是勿庸质疑的。不过图-160航电系统构架过于老旧,升级潜力有限。而要推倒重来,工作量恐与重新设计相差无已。显然这是超过当前俄罗斯国力允许范围的。因此笔者以为,以俄罗斯目前的军用电子技术水准,恐怕图-160M2相较图-160M,甚至图-160,进步都相当有限。至于俄媒所称的图-160M2未来将搭载的远程巡航导弹及精确制导炸弹,大多还只躺在精心制作的PPT里,存在于各种各样的“宏伟计划”中。
5 I9 P, o6 G0 r* A+ }
) b5 B9 q2 Z! s1 a因此,挤去俄媒宣传中的水分,便不难看出,号称“旧瓶装新酒”的图-160M2,其实那“酒”也新不到哪里去。+ }4 f  h* o. z- R& S

& _7 a, V1 g- ]) J: I1 f" t, E + q; a) S# k8 ?8 y
开放民众参观的图-160,体形着实巨大。7 U0 Z! x, Y( v6 C3 P6 A* o8 P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2-12 08:33

8 G# s4 @( _1 Z1 b0 Q0 j# R
* }& _  R, b+ d* ~/ A# d" X" R- q) J落后时代7 v% ~0 t4 K+ [

) m' s, I8 {0 H6 o在笔者看来,图-160M2虽说外形优雅依旧,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过气明星”。如果单论技术,它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钛合金加工技术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巅峰。但是它代表的那个时代的设计思路和作战方式却过时了。& z$ R: X4 @7 D
/ m! k1 j# a7 K2 D. y( v: I. ~6 ^% u
" ^3 |& S3 S: \4 {. H& ^4 E# R2 [
空中的图-1605 t# i$ P  n* N" \! w
/ i8 ?3 q8 Y! }. F" y( K0 H$ k
图-160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详细设计。针对当年的作战环境,它的设计思路和战术想定,是从已方纵深机场起飞,以高空亚音速巡航,一路向北穿越北极,在其他兵力的掩护下,寻找北美防空网的薄弱之处,然后冷不丁地以高空超音速冲刺,突破北美防空网,飞行至预定发射阵位,发射远程空对地巡航导弹后掉头返航。
9 p  e- ?( i- U% `0 W! u& y1 J5 {( A; e: o1 M

. k/ h) i$ P7 F% K8 E, g4 G拉起机头,准备离地的图-160
- P# z8 m" W7 k  ~
8 Z/ R6 j( Z1 f3 @! p+ h# k鉴于北美洲北部地广人稀,气候严寒,当年主要由地面引导的F-102、F-106截击机、“奈基”、“霍克”构成的北美防空网不可能织得很严密。因此这种作战方式的确是有效的。但时过境迁,预警机的出现和普及,不仅大大提高了防御方的对空发现距离,而且遍布太空的卫星观测网,在分辨率和可持续跟踪时间上,相较图-160开始设计的年代,可谓有天壤之别。加之体形巨大的图-160设计时根本没考虑过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在现代雷达、红外、紫外、光学等诸多观测侦察手段组成的探测网面前,图-160和“裸奔”无异。被发现行踪的图-160即便是在高空用2.1马赫的极速冲刺,恐怕也很难冲破由现代远程防空导弹、地面引导雷达、空中预警机和第四代战斗机组成的防空网络。随着新一代远程空空导弹的成熟,甚至连三代和三代半战斗机,对图-160这种庞大笨拙、目标特性太过明显目标的猎杀能力都有质的飞跃。在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战争中,防空实力孱弱的格鲁吉亚,居然亦能击落超音速的图-22M侦察机。这充分表明在现代战争中,仍抱着“依赖速度突防”这一“法宝”不放,是要遭到客观规律无情惩罚的。* m' l" a, {( R9 x) g

( }: ~* N0 ]( i( J7 @! y7 g
' b5 K& Y* [/ B3 `5 b6 S6 G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图-160静静地停在永备机场。6 O1 Y7 x2 z6 {. V
& G- W, G8 |3 ?# J. o# I
理论上,如果战略轰炸机依托已方强大的电子战网络,自身亦有强大的电子自卫能力,仍然是有撕破对手防空网络可能性的。不过,军用电子技术本基础就落后于西方的俄罗斯,经历了长时间的技术停滞、产品断档和人才流失,如今恐怕脸皮再厚,亦不敢在这方面大言不惭了。1 u5 j& Q5 E8 n
# Y) Q# _* C+ R4 W

( N" j, u. m1 _+ ~2 S$ S. y每次红场阅兵,图-160都是轰炸机编队的领头雁。9 M2 w9 a* R" A; T1 _9 l

) W1 [, ^9 D8 @有观点认为,在装备了最大射程3500千米的KH-555远程空地巡航导弹和最大射程4500千米至5000千米的KH-101隐身远程空地巡航导弹后,图-160在俄境内就可将整个欧洲范围内的目标纳入打击范围,亦无需费力突破北美防空网,在北极上空,北美防空网边缘就可从容发射上述两款巡航导弹,摧毁美军作战体系关键节点。因此图-160仍是款威力巨大的战略进攻武器。
  H: ~, ?5 J" }3 u: I0 j8 a6 z
7 V+ [- o+ h, k% e4 L5 o* v* C乍一听,这种观点颇有道理。但细思量,你会发现如此一来,图-160设计时为突破北美防空网,为获得超远航程和高空极速能力而付出的种种技术和经济上的代价,通通变成了无用功。俄现役的图-95、图-22M轰炸机,经过简单改装,亦可挂载KH-555、KH101执行此类任务,效费比却要比图-160高得多。
' R; k: ~* Z9 {3 d) M# p6 N$ I
! Z3 a% U" I" X9 e5 D, E " u7 }8 N6 e& D9 H5 U- [
起飞时,图-160可变后掠翼后掠角度最小。
/ L& Z8 p6 F6 V- c1 R
2 I  s5 l6 L+ B: @) C1 C事实上,随着技术的发展,远程战略轰炸机效费比和突防能力远不及洲际弹道导弹的问题日益突出。纵观世界各核大国核力量发展趋势,原先设想的“三位一体”核力量均衡建设的格局早已被打破。和海基核力量继续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空基核力量均日渐萎缩。战略轰炸机越来越多地开始执行常规轰炸任务。, v$ j' j4 Y* q1 S& P% r
% Y0 m3 u: |. U5 \9 T' C
执行常规轰炸任务,图-160的效费比就更糟糕了。2015年11月,图-160首次投入实战。6架图-160轰炸机对叙利亚境内目标发射了KH-555和KH-101两款远程空地巡航导弹。不过,在媒体镜头前风光了一把后,人们发现在后续战事中,图-160居然是以密集投掷自由落体炸弹,实施二战式样的地毯式轰炸为主。要知道,图-160造价不菲,变后掠翼技术非常复杂,维护保养不易,对机场硬件设施和配套维护保养设备的要求极高,升空一次代价不菲,却用来执行这种任务,无异于“豆腐花了肉价钱”。虽说俄空天军此举,有着浓郁的向北约秀肌肉、以战代训、维持轰炸机部队基本飞行技能等诸多方面考虑。但无论如何,用昂贵的“白天鹅”去充当“炸弹卡车”,都是件奢侈的事情。这种奢侈的背后,折射出的绝非俄罗斯的“财大气粗”,更非“战斗民族”的“豪迈”,而是面对地缘政治、经济、技术等诸方面困局,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却非要“打肿脸充胖子”的无奈与悲哀。当然对于这一点,骄傲的俄罗斯人嘴上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b2 Z/ G0 c+ m- O+ k

7 ^. p: K7 |0 z8 v4 @* I. Z $ _$ V0 n  {8 b* }8 I+ E: H# \: S
2015年11月,图-160首次参加实战,图中为发射Kh-101巡航导弹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8-2-12 08:38

& a' m8 k4 A4 |7 J9 w9 `; U深深无奈; X! T& ?  {9 O9 c8 G0 t
% D6 i, k' J7 u  G3 d9 o
未来战争需要什么样的轰炸机,这是世界主要强国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虽说大规模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极小,但这是敌对双方核突击力量达到了“恐怖平衡”状态后的结果。因此,更新核突击力量,继续磨尖自己手中的“长矛”,仍然是非常必要的。绝不能因为那些耗资巨大的核突击力量终其一生,都未能真正派上用场,就认为前期投资通通打了水漂,也没有必要继续投入资源。要知道,它们换来的是核条件下的各平。一旦双方核力量失衡,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可能性将会大增。, j4 }) e5 ^! \7 X0 X4 a1 e& Q: L

% E6 F4 H3 I4 P0 I0 b; I
0 |8 x# ~$ t# m( ^) Z* O1 I图-160机身弹舱的旋转发射架4 T; _* Q6 x- S: h& n- Y% J2 x
: z! a: t' @* y" w# O+ s. g
在这种情况下,战略轰炸机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只不过其主要用途,从大规模核突击变成了突击敌方作战体系的重要节点。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新一战战略轰炸机必然朝隐身化方向发展。隐身技术的出现,给空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B2隐身轰炸机服役了将近30年了,美国却仍没公布它的真实数据。至于它的作战方式,电子系统配置,更属于绝密范畴。这充分说明像B2这样的机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之重器”。8 R8 |, Y( R9 O: W7 J; F: |

' }8 r: V: ~  z; m, S; o / Q$ z$ x# }* I( A. B6 I- R# O$ H
图-160接受空中加油后,航程更是大得惊人。只是用软管加油,耗时过长,需要的安全空域之大,可能战时难以得到满足。, a* l$ S- o6 p$ ?; d9 Q4 r+ ^
/ n6 n& I+ u: J6 r8 q# L6 M
当然,像B2这样的隐身轰炸机,在核大战不大可能爆发,地区低烈度冲突却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有着作战灵活性不足、执行常规突击任务时效费比差的缺点,但这完全可以由现役常规轰炸机充当“炸弹卡车”来予以弥补。因此核大国理想的轰炸机部队,应当由少数隐身轰炸机作为“砥柱中流”,主要承担战略威慑,执行重点突破,打击对手关键节点的作战任务。大批现役常规轰炸机作为补充,负责干“运泥巴”等各类日常“杂役”活儿。事实上,美国空军就是这么干的。哪怕是基于上世纪50年代技术的B-52H,经过延寿改装后,依然活跃在各种低烈度战场上。在美国空军看来,B-52H和B-2A搭配构建起的空中打击力量,是比较均衡适用的。倒是定位和图-160颇为类似的B-1B轰炸机,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对中国而言,传说中的“轰-20”未来振翅高飞后,和现役轰-6K亦不构成替代关系。二者将分工协作,“各扫门前雪”。3 m  P, B- H* Q
  q! M6 C- b9 C  ]$ S6 N
  ?8 b3 O$ C- |, _' |0 a2 F
图-160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轰炸机。1 w* j' }7 A( ?/ G* [, [2 _
3 E& i1 e  _" Z" a
俄罗斯方面对此又未尝不是心知肚明?要不然,前些年拜国际油价居高不下所赐,手头稍稍宽裕之时,也就不会雄心勃勃地启动下一代战略轰炸机PAK-DA研制计划了。不过,经济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出口,但却没有定价权的俄罗斯,实际上是靠“天”吃饭,仰人鼻息的。国际油价经历断涯式下跌,并长期保持低迷状态,一下子就将“欣欣向荣”的俄罗斯经济打回了原形。在苦日子难过的情况下,为了地缘政治利益,俄罗斯还得强行往东乌克兰和叙利亚两个“无底洞”里继续投入资源。持续“失血”的后果,便是此前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强军计划”被一系列“新计划”所取代。而后者看上去也不那么靠谱。
! w3 y; \; O, L0 q( [6 a
  P9 N9 T+ k' v9 D6 z; @: T 6 g' d# X6 i% `8 ^3 b! m7 G- g* m
图-160体积巨大,需要装备三具减速伞
1 h. J( I/ L: L
4 v3 X+ F  E! o1 a具体到PAK-DA项目,作为国之重器,没办法像T-50项目那样忽悠到“国际冤大头”来投资。苏联解体后长期技术断档和人才流失,又让这款全新研发的战略轰炸机研发进程变得风险莫测。在资金不充足,技术储备乏善可陈的情况下,俄罗斯方面又一次打起了吃苏联遗产老本的主意。事实上,从“白杨M”到“北风之神”、从“亚森”到T-90、从S-400到苏-57,都是基于苏联时代技术的修修补补,或者干脆就是苏联时代烂尾工程的收尾而已。图-160M2这只令俄罗斯人倍感骄傲的“白天鹅”,自然也不例外。: t6 ]9 P! L) K5 |: W
* b% b5 h' _* y/ ^
' B3 j+ K, Q( H: I5 `
与图-160一起展示的Kh-55SM巡航导弹9 ]5 X# @. i7 X  ]

' N, D/ n& ~1 L4 g- t, G对于俄罗斯来说,花大代价复产图-160这种落后于时代的过时装备,对于维持战略轰炸机队规模,鼓舞国民士气、平时有事没事飞出去绕着欧洲大陆边缘“战备值班”,给西方世界添添堵,吸引媒体关注,显示自己仍然是个“强国”,还是有那么点用处的。不过,如果真如俄空天军对外宣称的那样,打算采购50架图-160M2,就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像图-160这样的装备,生产效率又那么低下,加上要“复活”、凑齐各子系统生产能力,因此每架采购单价恐怕难以降到10亿美元以下。如果俄方当真拿得出采购50架所需的500亿美元,并有能力承担后续昂贵的日常维护费用的话,那么用这笔钱投入到PAK-DA项目研发上,岂不是更好?
: u" X# k! I( C  n' w/ D; D  j

0 Y. w8 i8 Z8 u图160与伊尔-78" w1 T' `6 U. x; [

9 \7 T2 z8 g' S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俄罗斯复产图-160,是在当前窘境下的无奈之举,聊胜于元。至于采购50架的豪言壮语,当笑话听听罢了,千万当不得真。至于刚刚下线,计划于2018年首飞的图-160M2,哪怕不是最后一只“白天鹅”,恐怕也相差无几。) j& ]( q0 _5 U: K5 m

0 w2 w# u# V1 d' | * C+ k1 c- y6 I& \9 |
这个角度可看到图-160的全动垂尾。
% T" \7 d) X$ E! |1 r
作者: 笔笔    时间: 2018-2-12 09:27
忘情 发表于 2018-2-12 08:38/ t+ N, Q4 J& R- I' M' T
深深无奈) Y$ I; x8 ?9 R3 \* l- [
" \: b9 `- h- i; C+ X" G
未来战争需要什么样的轰炸机,这是世界主要强国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虽说大规模核战争爆发的 ...

7 r" @2 J# U% U" u图160比较好的导弹发射平台,看到T-50这个样子我对老毛子的隐轰没什么期待,2023这个想发怕是也会跳票,
作者: leekai    时间: 2018-2-12 10:33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北极熊到底是不是英雄还难说。
作者: lorry    时间: 2018-2-12 12:54
From Russia With Love
作者: 豪哥豪哥    时间: 2018-2-12 14:02
维持生产线而已。这款飞机实在太笨啦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18-2-12 17:31
忘情这篇文章真不错,可以比肩晨大了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8-2-12 18:40
关于用白天鹅当炸弹卡车,我觉着可以与美军用B-1B在科巴尼当炸弹卡车比较一下;美军也没有用便宜老旧的B-52来干这个活儿,我觉着一个考虑是B52缺乏对地自卫能力,而B-1凭借其速度高度电子自卫能力,能轻易摆脱叙利亚战场可能出现的地对空火力(叙利亚政府军丢了不少苏式地空导弹,谁也说不好啥时候这些导弹会升空)。俄军用白天鹅当炸弹卡车可能是出于同样考虑。1 I0 z4 r( U3 W; e' `

8 N. E# o* }. @( i2 ^$ H# }' c1 k8 j俄军比较差的是制导弹药没有美国多,只能用在所谓”高价值“目标上,对普通目标和报复性的轰炸,就只能用铁炸弹。  从视频看,白天鹅投铁炸弹的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18-2-14 00:11
本帖最后由 小米粒 于 2018-2-14 00:13 编辑 2 o3 w) ~  i7 y/ G2 X% t1 x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8-2-12 18:40
4 `% j, M0 r* U% X# w/ X7 x关于用白天鹅当炸弹卡车,我觉着可以与美军用B-1B在科巴尼当炸弹卡车比较一下;美军也没有用便宜老旧的B-52 ...

4 f# \2 q3 m6 F3 h" l8 u
: f/ u3 z9 m5 n3 ?8 v& @6 G霉军也没多少钱换装智能炸弹,比例占比很小滴。还是常规蛋蛋划算!轰它个P大国家们,够用了。
9 X. ~' U- V1 t+ W& m8 {8 y7 H- t  a平台也要换代,B52能用当然好,毕竟有寿命,其跟图95一个鸟样。* b, `0 ?$ }  ]  n% W0 Q
生产的话肯定已有平台的升级。长航程,高速度还是有用的,加上隐身打击弹药发展,极大扩展了使用范围!枫叶国那点破机,北极上空防线漏洞又大了。
作者: liuyunling    时间: 2018-2-22 19:13
指个错误,"拉起机头,准备离地的图-160"应该是个正在降落的飞机。轮胎后的青烟只有在降落时轮胎转速由零触地猛然相对摩擦加速,大量摩擦生烟。起飞时轮胎转速缓慢增加,和地面很少相对摩擦,不会起烟。西西河老河友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