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 \$ ?/ r1 {. {+ j! c9 M; J苏联海军必须考虑高寒海区的活动问题,蒸汽弹射且不说制造和维护的技术问题,在高寒海区造成甲板结冰的问题就不好解决,常规动力航母大量制造蒸汽弹射系统需要的高纯水制造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70年代研制“基辅”级的时候,苏联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不理想,但又缺乏合适的双发战斗机,绕过传统航母的弹射起飞-拦阻索降落(简称CATOBAR)而另辟蹊径,就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6 `1 w+ w0 u! |% I8 f5 B2 b
" {7 m0 B7 y9 d, t/ A/ A3 I- U$ c9 p
苏联海军没有像英国一样研制小型“纯”航母,而是把小型航母和导弹巡洋舰结合为一体,这不是那么不可思议。苏联海军的对手是美国海军,而不像英国皇家海军可以拉住美国海军作为依靠。由于雅克-38的性能和数量局限,苏联海军无法像美国海军一样,用舰载战斗机作为海空作战的主力,雅克-38是被用作海上武装侦察机使用的。面对强大对手时,雅克-38在舰队外围构筑巡逻线,甚至用作火力侦察,探明敌情。舰队的强大导弹火力才是打击力量的主体。只有对手弱小时,才会用雅克-38直接攻击,比如骚扰落单的反潜巡逻机或者加油机。 : K% g n& N( d$ i0 A R 4 G2 p5 V0 R1 S1 |* ^! y通过“基辅”级,苏联海军很快建立了一支可以实战部署的航母力量,但也马上走入了技术瓶颈,无法充分发挥航母的作用。航母的真实威力还是在于舰载机,飞机的速度和活动范围远远超过舰船,可以高速、远途、隐蔽机动,迅速集结力量发动打击,或在很大的海空区域保持监视和控制。以舰载机为主力的航母对以舰载导弹火力为主力的水面舰艇好比骑兵对步兵的优势,搭载预警机后更是确立了战场的单向透明,差距是显著的。苏联海军在走了一段弯路之后,最后还是回到常规航母上来。不过苏联海军还是没有完全循规蹈矩,用滑跃起飞代替弹射器助推起飞,避免了蒸汽弹射器的问题。这种短距起飞-拦阻索降落(简称STOBAR)和CATOBAR的优劣至今依然是人们争议的热点,一般认为,STOBAR在技术上简单,建造和使用成本低,持续出动能力强,适合中型以下的航母使用;CATOBAR的最大起飞重量大,可以起飞的飞机种类多、能力强,适合中型以上的航母使用。 / Y e# l" F- D# n% @* {( \3 ~2 e & @( A8 N; ]3 W @8 T! }“基辅”级一共建造了4艘,一号舰“基辅”号和二号舰“明斯克”号早已退役,现在中国成为海上主题公园。三号舰“诺沃罗西斯克”退役后卖给韩国,作为废钢铁拆解了。四号舰“巴库”号1978年在黑海边的尼古拉耶夫南方造船厂开始建造,1982年下水,1987年服役。和前三艘“基辅”级相比,“巴库”号获得了大规模的改进,采用相控阵雷达和先进C3I系统,所以也常被认为是“改进型基辅”级。1991年苏联解体,继续用已经独立的阿塞拜疆的首都命名的“巴库”号就不再合适,于是改名为“戈尔什科夫”号。1994年,“戈尔什科夫”号发生锅炉爆炸的事故,勉强修复后于1995年回到现役,但1996年再次退役。原因或许是锅炉爆炸的内伤所需要的大修超过了俄罗斯海军的承受能力,也或许是即使修复了也用不起了。1 O! b: j) w( v' [: F
: @, I' ]) a: x: Z2004年1月20日,俄罗斯和印度达成协议,“戈尔什科夫”号免费赠送给印度,但印度出资9.47亿美元,由俄罗斯按照STOBAR的要求,在白海边斯维尔德洛文斯克的北方造船厂改装“戈尔什科夫”号。印度另外出资10亿美元,用于购买12架单座米格-29K和4架双座米格-29KUB、6架卡-31预警直升机、导弹、鱼雷等配套系统,以及训练、备件、维修服务等。在印度海军里,“戈尔什科夫”号改名为“维克拉玛蒂提亚”号,传奇的印度国王和雄心勃勃的苏联海军元帅终于碰头了。 ! d. |$ K+ N2 [4 n 5 N Y8 B8 D5 [- j“维克拉玛蒂提亚”号满载排水量约45000吨,可以搭载16-24架米格-29K,另加10架卡-28反潜直升机和卡-31预警直升机。如果印度自己研制的“光辉”战斗机(也称LCA)的舰载改型最后实现,理论上也可以作为舰载机。印度的“鹞”式战斗机也可以搭载,不过和米格-29K或者“光辉”相比,“鹞”式没有优势,加上年事已高,数量渐少,基本上可以不考虑。6 {( w8 f7 }, r. ]! d: h1 S
8 i' U# E- `2 ~" j7 _, G: t
“维克拉玛蒂提亚”号放弃苏联海军的小航母加导弹巡洋舰的概念,而是“纯航母”。改装的主要内容是拆除前甲板上的导弹系统,加装14.3度的滑跃甲板,加宽后甲板,加大舰尾升降机(从20吨的升降能力提高到30吨)以适合较大的米格-29K,改造舰桥,换装新型电子系统,武器系统也全面改装。改装预计2008年8月完成,2009年服役,正好和届时应该退役的“维拉特”号航母衔接。但是国王和元帅的文化冲突注定使印度海军的美梦一波三折。 * m) }9 u Y5 t8 @' N& y9 y 3 Z% g7 e( t u; X0 r6 G( X5 J; S这是俄罗斯经济特别困难的时候,印度决定顾及传统友谊,照顾俄罗斯一点生意,当然俄罗斯也要答应印度的友谊价。 “戈尔什科夫”号免费赠送对俄罗斯并不吃亏,留在俄罗斯海军的话,“戈尔什科夫”号的选择也只有在锈烂消失和作废钢铁出售之间。俄罗斯指望用改装的工作量来养活有关的海军造船厂,并通过米格-29K养活米格设计局。印度则指望用地摊价捡一艘现代化航母,顺手再捞一批现代化作战飞机。一切都用协议规定下来后,印度就乐呵呵地回头自顾自手抓咖喱去了,俄罗斯也乐呵呵地回头土豆烧牛肉了。 1 k* I& R1 D* P+ S+ D+ `% A$ J/ N" ~- Z! }3 Q; ~9 y( D: S
俄罗斯对于这吃亏价当然不是不知道,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钓鱼工程。印度对俄罗斯的钓鱼企图也不是不知道,但不是有一纸协议吗?不过印度忘记了,“戈尔什科夫”号还在俄罗斯手里,印度的先期款项也是付到了俄罗斯手里。协议在本质上应该是互利的。当协议双方各怀鬼胎,希望侵吞对方利益,那协议就没有了诚信的基础,协议的可执行力就成了大问号,没有强有力的第三者执法的话,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占者为王”。即使在西方的协议法规里,对于明显不合理的协议,法院也是可以判决协议无效的。俄罗斯更绝,根本不理会法院的事,直接要挟印度。2008年11月时,当印度已经垫付4亿美元的改装费用后,俄罗斯提出要追加,有说法是开价高达34亿美元,但现实一点的估价是22亿美元,超过原改装价140%。印度当然拒绝,挥舞着协议,指责俄罗斯背信弃义。俄罗斯也不啰嗦,如果印度拒绝追加,那俄罗斯只有把改装到一半的“戈尔什科夫”号留作自用。已经垫付的款项如何处置并没有明确说明,但谁都知道,印度是不可能要回来的。 $ R) h3 ^/ L. ?; [) C" P1 L5 i% m9 a% |# M
这也是外界对中国改装“瓦良格”号传说纷纭的时候。印度对于“压倒”中国具有一种奇怪的执着,也坚信不能中断自60年代以来一直拥有航母的“传统”,而唯一的“维拉特”号航母在几次延寿后,也应该退役了。印度先是否认出现了任何问题,接着试图大事化小,到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则拼命向俄罗斯施加压力,试图迫使俄罗斯回到协议的规定。这一切都不能奏效时,印度试图寻找另外的途径,解决航母的问题。8 g6 P1 q% t0 _/ h7 `
- A' O, P& q$ s( \; d+ N' D; c0 ]这当口英国正在开建“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但已经意识到将会碰到即使建成也用不起的窘境。印度“及时”地提议将二号舰“威尔士亲王”号买下。既然22亿美元的“戈尔什科夫”号可能成为镜花水月,35亿的“威尔士亲王”号不仅能力更强,也更加靠谱。不过印度对支付22亿和35亿之间的差价热情不高,英国对垫付这个差价的热情更低。加上种种阴差阳错,这个提议无疾而终了。4 E2 g- {0 U* Q6 y
! P3 }; f9 ]" C' p% T W“维克兰特”号舰体长度252米(一说260米),宽58米(一说62米),用4台美国通用电气LM2500燃气轮机推动,最高航速28节,18节时航程7500海里,海上自持力45天,舰员定额1200-1500人,其中包括160名军官。 “维克兰特”号计划搭载30架(一说40架)米格-29K或者舰载型 “光辉”,甲板下机库内可容纳17架。在近期只有米格-29K比较现实,舰载型“光辉”在2017-18年前不大可能达到实用。“维克兰特”号另有10架卡-28反潜直升机和卡-31预警直升机,具有两台升降机。有意思的是,中国不到5000吨的112号驱逐舰使用2台LM25000,美国10000吨的“伯克”级驱逐舰使用4台LM2500,虽然最高航速略微超过30节,但印度如何用4台LM2500把40000吨的“维克兰特”号推出28节的速度,这还是一个谜。“维克兰特”号另一个特别的地方是跑道的布置,与传统的直跑道用于起飞、斜跑道用于着陆不同,“维克兰特”号采用X形的跑道,或者说直跑道(实际上略为偏斜)一直延伸到后甲板。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舰体长度。米格-29K起飞滑跑距离为160-180米,较长的起飞跑道有利于米格-29K重载起飞,但跑道的交叉对频繁起落的甲板作业带来什么影响还有待观察。+ x2 R8 F; g, ~; ~
+ Y. v m7 b. Z7 v! R* M
2005年4月11日,“维克兰特”号第一块钢板隆重切割。2009年2月28日,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在科钦造船厂主持布放龙骨仪式。“维克兰特”号采用模块化建造,预计2010年下水,下水时排水量约20000吨,船厂不能容纳更重的船体。下水后,船体回到修船船坞,继续一年的舾装,再次下水,然后继续完成剩余的武器、系统安装,2013年开始海试,2014年服役,计划投资326亿卢比,相当于6.5亿美元。二号舰(可能命名为“维沙尔”号,也可能命名为“维拉特”号)应该在2010年订货,2017年服役,有说法计划将排水量增加到65000吨,采用CATOBAR,甚至考虑从美国引进电磁弹射技术,实际上是全新设计了。2007年12月1日,印度海军参谋长梅塔海军上将声称,印度计划建造至少三艘IAC,梅塔同时声称,“维克兰特”号的服役将不会晚于2012年,而不是谣传的2014-15年。+ `% A9 C' m4 ~2 V%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