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从经济学人封面看印度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11-16 09:15
标题: 从经济学人封面看印度
看完中国看印度,挺有意思的。不过比中国主题的封面少多了。意味着什么,各自解读吧。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7-11-16 10:46
其实就是典型的西人学界的那种挑剔批评,经济界的东林党风格。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11-16 11:49
燕庐敕 发表于 2017-11-15 20:46
其实就是典型的西人学界的那种挑剔批评,经济界的东林党风格。

没错!不过对中国和印度的尖酸度还是不同,中国和印度占封面的次数比例也不同,哈哈。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7-11-16 13:36
晨枫 发表于 2017-11-16 11:49
没错!不过对中国和印度的尖酸度还是不同,中国和印度占封面的次数比例也不同,哈哈。 ...

现在的经济学学者解释不了中国和越南,酸了吧唧的口吻也掩盖不了无能的事实。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11-16 13:39
燕庐敕 发表于 2017-11-15 23:36
现在的经济学学者解释不了中国和越南,酸了吧唧的口吻也掩盖不了无能的事实。 ...

是啊,这一点很使西方经济学界困扰,他们的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的经济现象,但对中国经济学者的说法又不买账。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7-11-16 15:32
晨枫 发表于 2017-11-16 13:39
是啊,这一点很使西方经济学界困扰,他们的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的经济现象,但对中国经济学者的说法又不买账 ...

也许就像普朗克说的,新理论的建立是随着顽固反对新理论的老牌学者彻底凋零而成功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11-16 22:40
燕庐敕 发表于 2017-11-16 01:32
也许就像普朗克说的,新理论的建立是随着顽固反对新理论的老牌学者彻底凋零而成功的? ...

哈哈,在政治经济问题上,这个说法靠不住,因为还在不断产生新的顽固反对新理论的新牌学者。
作者: 王不留    时间: 2017-11-16 23:38
喜欢最后一张。。呵呵。。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17-11-16 23:58

作者: 清凉山    时间: 2017-11-17 03:31
印度,永恒的话题
作者: 老马丁    时间: 2017-11-17 06:39
这些人真的了解印度么?据我所知,印度人从来不把虎和象当成自己的象征。孔雀才是印度民心所向。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7-11-17 12:15
燕庐敕 发表于 2017-11-16 15:32
也许就像普朗克说的,新理论的建立是随着顽固反对新理论的老牌学者彻底凋零而成功的? ...

有理,看来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7-11-17 14:35
燕庐敕 发表于 2017-11-16 13:36
现在的经济学学者解释不了中国和越南,酸了吧唧的口吻也掩盖不了无能的事实。 ...

都是算命的,都有说道,谁也不服谁。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