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从十大军事原则看洞郎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9-9 10:15
标题: 从十大军事原则看洞郎
对于TG在洞郎事件中的反应,很多人缅怀老毛,认定如果老毛在世,不可能这么“窝囊”,绝对在一开始就自卫还击了。那就用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来比照一下,看看毛泽东会怎么处置洞郎问题。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在洞郎地区,印军前出部署,已经建立了哨所和前进基地体系,既不分散孤立,更不弱小。按照这一原则,洞郎不应该是首先动手的地方。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洞郎不是城市,这一条不适用。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洞郎是一小片地方,最多只能与城市或者地方比照,在洞郎打肯定不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而是以夺回失地为目标。

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共军在洞郎兵力严重不足,肯定不符合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连打击溃战都是到后期集结了一定兵力后才可能的。

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共军缺乏战斗准备,一开始就开枪,至少是无把握之章。

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
的作风。
这个应该没有问题。

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洞郎是“死地”,谈不上运动战,连阵地攻击战都谈不上。

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洞郎印军有备而来,要说守备薄弱,那是共军,不是印军。

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这一点不适用。

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这一点也不适用。

但如果与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对照,这十大原则的适用度就高得多了: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共军充分利用印军撒豆布阵的分散、隔离特点,分割包围、双层包围、纵深穿插,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这点也不适用,没有以城市为目标。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绝对的!而且干得非常漂亮!印度最大的损失不是被共军暂时占领了一些土地,而是损失了几千精锐力量,损失了锐气!

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绝对的!共军在总兵力上未必占优,但在战术上的集中优势兵力做得完美,把战场印军打得没了脾气。

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共军做了精心准备,不仅西藏和新疆军区进行军事准备,还向前线调集了大量骡马用作军运。

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
的作风。
这个没有问题。

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共军在战斗中完美体现了运动歼敌的原则。

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共军体现了这一原则,由外而内,最后直逼提斯普尔。

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这一点不适用。

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这一点部分体现了,但时机主要是由外交和政治需要决定的,而不是敌人喘息时间。

比较下来,怀念老毛是名,横加指责才是实。

TG在洞郎问题上的处理,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就把印军赶出去,那当然好。个人认为,在那实际上不可能的情况下,现在的处理是最好的。而且从实际控制和为未来准备而言,中国可说是胜利了,而不是失败了。没有洞郎这么折腾,TG本来还不大好放手在西线搞低调前进政策呢。
作者: 小书童    时间: 2017-9-9 10:24
洞郎以后,TG接着和尼珀尔修高铁,估计华为中兴也会跟进去吧???!!!!
作者: aniu    时间: 2017-9-9 11:05
难得跟晨大唱反调。

不是洞朗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我方应对中暴露的举止失措,掩败为功的问题。

官媒中没看到对此事的反思,更不要说对此前数年中企帮助印度基建政策的反思。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17-9-9 11:22
小书童 发表于 2017-9-9 10:24
洞郎以后,TG接着和尼珀尔修高铁,估计华为中兴也会跟进去吧???!!!! ...

应该是已经进去了。见:尼泊尔接入中国互联网服务 印度为啥不高兴?

就想问一句,TG这么诚心为人会不会为人做嫁衣呢???像印度这种经济发展起来了却跟中国捣乱.............  

TG是小白兔,但还有个修饰语:腹黑

总有人说小白兔做生意亏本、撒钱,我觉得除掉亏本的、撒钱的,肯定还是赢利多、收钱多。
要不小白兔的钱越来越多了,如何解释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17-9-9 11:24
这个10条比较,比仅说当初忍了3年好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7-9-9 11:45
晨大时间选得好,现在北京时间9月9日了
作者: hotmen    时间: 2017-9-9 12:35
在某些人眼里,TG从来软蛋,是一蟹不如一蟹的,包括毛主席周总理都是
朝鲜,白白牺牲,一无所获,蠢
金门,只打蒋舰不打美舰,怂
藏南,忍了3年才出手,好不容易赢了还拱手相让,软
白龙尾岛,江心坡,半个长白山天池更是割地求和
总之外忍内残,国将不国。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9-9 13:25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7-9-8 23:27 编辑
aniu 发表于 2017-9-8 21:05
难得跟晨大唱反调。

不是洞朗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我方应对中暴露的举止失措,掩败为功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对有些人来说,不把印度打得亡国灭种了,左右都是TG应对失措。照你说,TG如何才能不失败?

所谓中企“帮助印度基建”,更是自作多情。不管中企是不是参加,印度都要发展。这就像十年前西方有人抱怨西方公司在“帮助中国赶超西方”一样,把自己的作用想得太多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9-9 13:26
常挨揍 发表于 2017-9-8 21:45
晨大时间选得好,现在北京时间9月9日了

呃,9月9日有什么讲究吗?
作者: njyd    时间: 2017-9-9 20:21
十大军事原则只是原则,不是要绝对照此办理,而且还需要根据条件的变化而修改原则。
比如说打74师就是直接先打强敌。
解放襄阳之战就没有先扫清外围,而是直接攻城,恶虎掏心。
抗美援朝,最初是打算到前线补给,结果粮食搞不到,有限的缴获也很快被美国飞机炸掉。因此第一次建设了全国统一的后勤。靠缴获俘虏补给一是要内战,外战抓到的俘虏肯定不可能用;二是要有常凯申物流,多数国家的军队在快被消灭时都会破坏剩下的物资。
同样是抗美援朝,运动战二三次战役打得不错,四五次战役敌人有了变化还是按老套套打运动战就不行了,最后总结经验的结论是后期阵地战的交换比比初期的运动战要好(仅限于在朝鲜)。

TG着重打运动战,主要原因是总体装备长期不如对手,需要用运动来造成局部的装备优势。现在条件已经大不相同,对印度一是火炮大大强于对方,二是中印边界大多是无人区,有人基本上就是军人,有房子基本上就是军营,用不着担心附带损伤,看到动静大炮轰它娘就行了。如果现在中印发生大战,最可能也最能发挥中国优势的战法就是大炮平轰过去,辅以小部队穿插袭扰,应该是阵地战为主。

另外,这个军事原则只是开打后怎么打,打不打是另一回事。国际事务是相当复杂的事,肯定不能象小孩打架说动手就动手,即使是强如美国也不是随便就动手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9-9 21:40
njyd 发表于 2017-9-9 06:21
十大军事原则只是原则,不是要绝对照此办理,而且还需要根据条件的变化而修改原则。
比如说打74师就是直接 ...

中印边界绝对是运动战为主。共军要打阵地战根本没有这个兵力。
作者: 财迷心窍    时间: 2017-9-9 23:43
前两天看到某前军副参谋长(现在有老年痴呆嫌疑,名字忘记了)写的关于洞郎的文章,他本人是参与过对越边境作战,也写过关于粟戎生当年指挥的问题。他有个观点我挺赞同的,就是有些解放军的传统作战思想在一些新型战争形态下是不适用的,要在理论上开展研究。比如边境作战,肯定没办法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而要以夺取要点为目标,哪怕这些要点在军事上是没有意义的。他觉得粟戎生是有担当的,那个点军事上是不应该去打的,谁指挥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67军的本来计划就是火力控制,是在总部压力下不得不打的,但他也不认为这个打的决心是错误的。
作者: njyd    时间: 2017-9-10 00:07
晨枫 发表于 2017-9-9 21:40
中印边界绝对是运动战为主。共军要打阵地战根本没有这个兵力。

印度早就在中印边界建设了密集的军营,象62年那样从贝利小道偷袭已经不可能,打运动战也只能一个个军营攻下去。
至于兵力,要动手肯定会增兵,现有的驻防兵力只是预警前哨。
作者: 木不铎    时间: 2017-9-10 03:23
老大,麦衰开赌盘的时候,你的判断是要“打”.而这一判断肯定不是头脑发热做出的推演结果,也就是说属于你心目中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可否谈一下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答案的?

我自己是认为会“拖”,基于双方均无战意,虽然面子上难受些,但总比里子受损要好。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9-10 04:15
木不铎 发表于 2017-9-9 13:23
老大,麦衰开赌盘的时候,你的判断是要“打”.而这一判断肯定不是头脑发热做出的推演结果,也就是说属于你 ...

我在两段洞郎事件的军事问题上已经说过了。我那时判断要打,但是小打,是拖住印度的打,目的在于消耗印度国力。
作者: 木不铎    时间: 2017-9-10 17:08
晨枫 发表于 2017-9-10 04:15
我在两段洞郎事件的军事问题上已经说过了。我那时判断要打,但是小打,是拖住印度的打,目的在于消耗印度 ...

你那是讨论“如何打”,我问的是“为什么你判断要打”
作者: njyd    时间: 2017-9-10 20:45
木不铎 发表于 2017-9-10 17:08
你那是讨论“如何打”,我问的是“为什么你判断要打”

已经说了那么强硬的话,不打一下以后说话没人听了。
参照62年是10月20日开战,这次的底线日期应该在10月10日到20日,如果印度拖到那时还不走必打。
当然打还有小打大打温柔打,要根据当时形势选择,总归目的就是把入侵印军赶出境,并且短时间内没有轻举妄动就行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7-9-10 22:28
木不铎 发表于 2017-9-10 03:08
你那是讨论“如何打”,我问的是“为什么你判断要打”

那里面也谈到了,这里不重复了,往前翻翻吧。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17-9-10 22:42
财迷心窍 发表于 2017-9-9 23:43
前两天看到某前军副参谋长(现在有老年痴呆嫌疑,名字忘记了)写的关于洞郎的文章,他本人是参与过对越边 ...

不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把敌人打痛了,敌人会反复地缠斗,这就是小平搞的中越十年边境战争,蠢就一个字。
作者: 小书童    时间: 2017-9-11 05:30
老财迷 发表于 2017-9-9 11:22
应该是已经进去了。见:尼泊尔接入中国互联网服务 印度为啥不高兴?

以前是无意识的就进去了........今后是明知道印度人要反对的,那么就只能顶着压力来搞了吧???
坛子里晨大还是谁说过的,华为中兴这些中资公司帮助印度实现电信现代化了,他们反过来阻挠周边国家实现无线通信???!!!!!这也要耗费资源的吧?

好像说日本人发现自己援建非洲的工程都是由中资建造的,我觉得钱一方面都是老中很辛苦很辛苦的赚回来的。所以谁的钱都来的不容易对吧???

对了,您是玩金融的吧?
:)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