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征文作业】若有人兮山之阿 [打印本页]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1-9-19 11:09
标题: 【征文作业】若有人兮山之阿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1-9-18 23:02 编辑




看了王和老师的征文要求(可以点击这里),脑海里冒出来的诗句竟然是‘若有人兮山之阿’~~~

第一次读屈原是在大学里,因为回家路途遥远,只有三周的寒假就都泡在中文系的图书馆里了(那里平时不对外系学生开放)。当时的兴趣是读小说,尤其是慕名已久的中外名著。诗词也是用读小说的速度浏览了几本~~~《唐诗三百首》就是那时候才读到的。

翻阅《楚辞》时,很多字不认识,也懒得去查。用林黛玉读《西湘记》的法子,快快读过,只拣自己喜欢的句子默默记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这些诗句不用查字典,读一遍就记住了。而且在漫漫人生途中,它们无数次给过我精神上的力量。所以,碰上‘你最喜欢的诗人’之类的题目,我的回答就是屈原。

《离骚》对一个没什么古文基础的大学生来说太深奥了,也没耐心一一去查字典。翻到《九歌》时,才真正被文字的美所吸引,不由得放慢了阅读速度。尤其《山鬼》,诗句所展示的场景和演绎的故事让我心动不已~~~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这首诗虽然也有几个生字,却也没有妨碍我的阅读与欣赏。第一段的场景和人物都写得美而脱俗~~~山鬼,看题目以为是恐怖故事呢,结果第一句就让我抛弃了对‘鬼’字的固有印象。这个远镜头,多美啊!尤其是第一个字,让我突然就对朦胧美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那会儿也读了几首舒婷北岛的新诗:)。随着镜头的摇近,山中女孩儿天真烂漫的笑容一一闪过~~~满头满身的野花野藤,袅袅娜娜,唱着山歌~~~

子慕予兮善窈窕 --- 女人都是爱美的也是知道自己的美的。昨天读到这儿,想起前两天扫过的一篇关于林徽因的文章。其中的一段也可以做这句的注脚:

‘林徽因知道自己的美,也懂得享受自己的美,据说,三十年代初期,在北京香山养病期间,有了闲暇,她一卷书,一炷香,一袭白色睡袍,沐浴着溶溶月色,很小资、很自恋地对梁思成感慨:看到她这个样子,“任何一个男人进来都会晕倒”。’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 这个场景也不陌生啊!俺本就生长在山区,又学的是地质。常有机会呆立山头,独自体会‘云容容兮而在下’的感觉。后来去了黄山,在天都峰上更是留下了难忘的体验~~~

‘云容容/杳冥冥/石磊磊/葛蔓蔓/雷填填/雨冥冥/猿啾啾/风飒飒/木萧萧’

看看这许多叠字,读着不但不嫌多,还感觉节奏超好,美得不行!
想起来我写诗好像也爱用叠字,不知道是不是从这儿受的影响:)

本想找张图来遮掩一下俺这作业内容的贫乏,网上搜了半天,没有一张符合我心目中的‘山鬼’形象~~~很多果体的,都像头戴花环的俄塞尼亚。有些还坐在肥肥的野兽身上~~~只好作罢。





作者: 小渊    时间: 2011-9-19 11:47
真是快手。
山鬼,俺以前倒是有一副国画山鬼的,是以画家朋友送的,画的妩媚娇俏又可爱。
后来被俺送人了。
作者: 霁色寒    时间: 2011-9-19 23:45
小渊 发表于 2011-9-19 11:47
真是快手。
山鬼,俺以前倒是有一副国画山鬼的,是以画家朋友送的,画的妩媚娇俏又可爱。
后来被俺送人了。 ...

还是一首旧作,发在这算是作业:

剪烛

两情相悦,秉烛而谈,是人生的惬意。夜深相互谈得投机,灯花重了,不明亮,于是就剪灯花,以使彼此的脸看得更清晰。两个人越看越爱看,越看越幸福、越满足,所以就乐意剪烛。现在是光电时代不用剪烛了,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可以用视频的方式以解相思之苦。所以情侣们应该感谢现代文明。如果情侣们想模拟过去典雅的浪漫情调,那么就来一个烛光晚餐,播放上几支舒缓悠扬的乐曲,或品茗、或饮酒、或就餐。喜欢国乐的,就来支《彩云追月》或是《梁祝》,喜欢西洋的,就来支《少女的祈祷》或《秋日私语》、《水边的阿狄丽娜》,倘或房子空间足够大,还可相拥起舞,然后......然后,浪漫下去.......

我有一个QQ女友,爱写诗文。诗,是现代的,文,是伤感的,都是看了让人心痛的那种风格。一日她偶然进入了我的QQ空间后,说喜欢我的诗文,于是就成了好友。我自知我的诗文,均是胡说八道,她之所以说好,是含有很多客气和鼓励成分的,但别人夸好,而且人家还是纯真的已经毕业了的女大学生,我的虚荣心自然有些满足。但她的伤感诗文,也让我不安。所以在我们交谈的时候,我多是引她走向乐观。但在我旁敲侧击地调节她悲观厌世情绪的时候,我有时会胡说八道起来。下面的谈话,是去年由我这首QQ空间里的诗引起的:

无觅佳人处
犹忆执手赏菊时,
彩蝶飞鸟晚归迟。
深秋夕照无限好,
西窗秉烛话相思。
而今不惑鬓染丝,
舷窗白云雄对峙。
弹指廿年归故里,
人面桃花无觅处?

翦:诗写不错啊,我想起了那首《巴山夜雨》。
听雨:谢谢你夸奖,我是胡诌的,写地一般般。
翦:胡诌成这样也不错了。
听雨:哈哈,人家的《巴山夜雨》写地好。两个有情人在雨夜剪烛而谈,多么幸福。嘿嘿.....
翦:是啊。
听雨:他们谈啊谈,夜深了就剪灯花玩。他们谈累了,就休息了。
翦:是啊,若是知己,谈累了也不想休息。
(哈哈,我心中暗笑。)
听雨:是的,于是他们继续谈啊谈,谈啊谈。感情谈出来了,但是他们也实在谈累了,于是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于是就睡到一起了.......
我说完这句话,翦沉默了一会,她QQ上的锤头就狠狠地敲了过来。

现在我几乎不上QQ了,也好久不和翦交谈了,翦应该开朗一些了吧?后来她说有男朋友了,现在翦也许和她的男友成婚了。

后来我想起这段对话就暗自发笑。我没和佳人一起剪过烛,我不知道过去的有情人在哪里剪烛。是在家里吗?这大概不太可能!没有成婚,男女双方是很难在家里被允许深夜单独在一起的,男子到未婚女子家里相互单独夜谈是绝对不可以的,反之亦然。也就是说,没有机会也没有地方可供未婚男女独处、剪烛。男子之间,或就着月光、或同榻而卧,不需要点烛甚至无需任何光亮就可以彻夜长谈的,自然不会涉及剪烛的问题(古人节约,而且也穷,读书还要凿壁偷光。)。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剪烛呢?是夫妻久别之后么?是在青楼么?或是在浔阳江头的客船么?

但可以肯定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若想剪烛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卓文君单独住一个院子,他们具备了剪烛的条件。但他们剪烛或是剪灯花(也许他们点的不是蜡烛是油灯)了么?也许剪了,也许没剪!但他们相爱而私奔,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他们也必须私奔,因为卓文君已经是有夫家的。所以我又胡说八道: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大概是剪了烛了,也许因剪的很投机、很愉悦,就同榻而眠了,同榻而眠就担心肚子膨大的问题,于是两个人远走高飞,跑了!

这个本来很富有浪漫诗意的千古爱情佳话,让我说的这么如此不堪,您可千万别当真哦。

不过我真希望古代的有情人能够剪烛,他们在一起剪啊剪啊,往往能剪出好的诗词来。若不能在一起剪烛,古人就会剪月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看,剪的多好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也是剪月亮剪出来的。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
“ 虬松款款静,冷月寂寂明。绮窗横出暗香梅,宛若伊人影。”(这个是俺自己剪的)

文人墨客善于剪烛“剪”月亮。相逢剪烛,甜蜜而温馨;相离“剪”月,苍凉而无奈。但无论温馨也好苍凉也罢,都剪出了优美的诗篇。可皇帝恋爱就不需要用剪烛做情感铺垫了。汉武帝刘彻到了一个大臣的家里,看中了一个女的,不需要剪烛剪月亮一下子就搞上了,而且还生了一个皇子,非常光荣!搞完了根本不需要象司马相如那样私奔、逃跑,开店谋生洗盘子、洗碗;更不需要象克林顿那样在电视上向全国公民道歉,在地球人面前显眼。更厉害的是人家汉武帝因此还得到了两员非常了得的大将:卫青与霍去病,他们先后率兵安定了北方,解决了北部匈奴的侵扰问题,比李广还要厉害!多么风光啊!这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想怎样就怎样!有这样的人生,谁还想死?所以汉武帝就求仙问道服丹药,做起了长生不老黄粱梦来。“而武帝词华,实为独绝。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鲁迅语)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有情之留恋、死之悲哀,真是老到的风花雪月词!有此才情和人主之位,无需有剪烛之“累”就可将美人手到擒来也就不足为怪。


但是亡国之君也“剪”的:春花秋月何时了,花落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写地如此之好,也有点“亡”的味道。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情人们可以自由地随便剪烛了,多的是场所,多的是机会,也没有人干涉,不用担心一系列的问题,丝毫没有心理负担。但因现在蜡烛的灯芯材料很好,虽然也点蜡烛,只是灯芯已经不再结灯花了。

剪烛是美的,“剪”月也是美的,二者之美的区别在于:一个近在眼前,一个远在天边;一个可以动手,一个只可兴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相悦。还是剪烛好!

让我们欣赏李商隐这首《夜雨寄北》,愿天下有情人剪烛吧: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最后罗嗦一句倒胃口的话提醒未婚青年,同枕共眠要采取有效措施,不要给一方的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 仁    时间: 2011-9-20 00:09
谢谢分享。建议版主多奖励分 :)
作者: 楚天    时间: 2011-9-20 00:57
山菊好文,精彩动人。从屈原到李白不到一千年,好象语言变化了很多。象“云容容”“雷填填”“雨冥冥”之类后来好象不用了吧?
如果追溯到大学时光,印象最深的是,全班在颐和园度中秋。一位邻班同学路过,被拉住出节目,他声情并茂来了段“明月几时有”。当时就想,这诗词一定要大声读出来才知是不是真好。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1-9-20 06:44
霁色寒 发表于 2011-9-19 10:45
还是一首旧作,发在这算是作业:

剪烛

欢迎霁色寒!

咋把作业藏这儿呢?
应该发单行本,好多赚点钱呀!

俺特别喜欢看你写的读后感,这篇没看过,写得真好!
谢谢来交作业!欢迎继续分享读后感~~~把莫大的诗介绍给这里的朋友也好呀!


作者: 易明    时间: 2011-9-20 20:42
本帖最后由 易明 于 2011-12-25 23:12 编辑

cbcnbcbcbnccncn
作者: 没事哼两句    时间: 2011-9-20 23:36
嗯,不错,曾经也很迷楚辞
作者: 王和    时间: 2011-9-21 12:09
山鬼像俺也还真看了不少。。。

老姐这篇,还需要从做诗填词的角度多想想。有些东西注意到了,话说得很对,还要多想想怎么运用到诗词里。算个提示:“诗句所展示的场景和演绎的故事。。。第一段的场景。。。这个远镜头。。。随着镜头的摇近”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1-9-21 22:14
王和 发表于 2011-9-20 23:09
山鬼像俺也还真看了不少。。。

老姐这篇,还需要从做诗填词的角度多想想。有些东西注意到了,话说得很对, ...

想啦~~~可是到写的时候就不知道咋写了。正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哦~~~

看来作业不及格~~~那也是该老师去面壁 :(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