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q8 |2 g" N6 p8 v7 k+ y6 B除了明面上的道义因素以外,皇帝其实考虑得相当深远,他后来总结这段历史时说,当时如果不许喀尔喀人内附,那么外蒙古“必皆沦入于厄鲁特”,到那时噶尔丹的势力能膨胀到何种程度,就无法预知了。康熙深知准噶尔决不肯善罢甘休,为此他已经做好了与噶尔丹全面开战的准备。皇帝完全明白,“允其内附而恩养之,噶尔丹必假此衅端,与我朝媾难”,并且强调,接纳喀尔喀的决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非漫然而为之也。” + e- I6 q2 Y4 b' X0 G* k l 7 d: W# w& U/ M8 I事实证明,康熙的决策极其英明。在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一年之中清廷就接纳安置了数十万喀尔喀难民,康熙实行的赈济、安抚政策,有效地增强了清朝对蒙古民族的吸引力,漠北喀尔喀蒙古对清朝的向心力急遽增强。后来,人们通常把这一年,看做是外蒙古正式加入中国的时间标识。随着喀尔喀王公们的正式臣服,满洲皇帝终于被除了卫拉特之外的蒙古人,一致承认为成吉思汗、忽必烈等诸位蒙古大汗的合法继承者,所有蒙古贵族们被要求延续自古以来的传统,将自己的忠诚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博格达汗即大清皇帝。' k* s! A+ t: F' i5 W
" j$ p4 j' x8 ~; t6 @清朝时的喀尔喀蒙古分为四个盟,分别对应着喀尔喀四部: 1 M K9 s3 }! n6 p# o: U ) M, h4 \1 f! P! r; \5 x1、土谢图汗部,对应汗阿林盟,有二十个旗,首领都是达延汗的后裔。包括一汗,两亲王,两郡王,两贝子,六辅国公,一个公爵品级的一等台吉,以及八个一等台吉。此外,该盟的库伦即今天的乌兰巴托,还驻有外蒙古的精神领袖——哲布尊丹巴大喇嘛。 + z6 [* L! }' n" z+ [( D" E* A6 U6 Z: P
前两世哲布尊丹巴都从土谢图汗家转世,当时清帝国正陷入和准噶尔汗国的漫长战争,因此对邻近准噶尔的喀尔喀极力笼络,实力最强的土谢图汗更是备受恩宠,还做了皇帝女婿,雍正更宣称哲布尊丹巴二世是自己的外甥。但到了公元1755年,乾隆发动了征服准噶尔汗国的最后一战,五万大军只用不到一百天就顺利攻占伊犁,而为了加快行军速度,经由外蒙进疆的清军主力几乎没有携带给养,乾隆的解决方法是让官兵就地筹粮,其实就是变相地允许他们在喀尔喀抢劫,本来物资就匮乏的外蒙古遭受巨大劫难,民怨沸腾无以言表,加之清廷对喀尔喀王公处置极为严厉,几乎引发整个蒙古民族的大暴动。 ; ^% c" \. W1 u+ b/ p1 k: A- S! z+ w# ~: s
尽管动乱最终被平定,但随着满蒙公敌准噶尔汗国的覆灭,而中国与俄罗斯也早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清廷已不再像以往那样迫切需要喀尔喀人的帮助,双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蜜月期终于结束,清帝对外蒙王公的监管越来越严厉。公元1758年2月,年仅三十五岁的二世哲布尊丹巴突然在库伦暴亡,官方说法是他感染了天花,可蒙人纷纷传言,自己的活佛其实是被清朝毒死的,俄罗斯方面的记录也持这种说法。不久,乾隆便在库伦设了一个新职位,即库伦办事大臣,由满蒙八旗中人出任。库伦办事大臣的首要职责,就是监管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及其属民,第二个任务是监管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此外还有办理与俄罗斯的交涉、边贸,管理来自内地的商队等职能,相当于帝国驻外蒙的商贸总督察。8 I- L! `9 a; L5 u
3 f$ {7 k3 X$ A
2、赛音诺颜部,对应齐齐尔里克盟,有十九个旗,首领都是达延汗的后裔,另外还有额鲁特部二旗,来自归顺的卫拉特人,不属于黄金家族。包括两亲王,两郡王,两贝勒,两贝子等。6 }8 U4 T* b1 H
7 I0 U9 {) G* F1 h6 N赛音诺颜部其实是清廷从土谢图汗部硬切分出来的。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准噶尔大举入侵喀尔喀,清朝远征军在和通脑儿(今天新疆阿勒泰与蒙古国交界)中伏全军覆灭,二世哲布尊丹巴等外蒙高层不得不再次逃亡内蒙。随后在额尔徳尼昭附近展开的大战中,康熙皇帝的十女婿、于帝国部队服役的喀尔喀人将军策凌展开决死突袭,一举击溃连战连胜之下疏于防范的准噶尔大军。6 y1 K, p' H' L1 n# N. o$ s
5 |3 b9 j# B5 w3 A
清廷以策凌立有大功为名,不仅册封他为超勇亲王及固伦额驸(‘固伦’名号本来皇后之女才准用,而策凌的妻子为妃嫔所生,只能用‘和硕’名号),还从土谢图汗部当时的三十七个旗(一说三十八旗)中划出十九个旗(一说为二十旗),专门成立了一个赛音诺颜部,做为策凌家族的封地。身为清帝在外蒙古的主要代理人和喀尔喀王公们的监视者,塞音诺颜诸王不仅多次从爱新觉罗家迎娶公主郡主,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也远超喀尔喀三汗。而做为一种形式上的补偿,清朝规定塞音诺颜首领的头衔只能称“王”,而不能像其他三部那样称“汗”,至于民间所谓“塞音诺颜汗部”,不过是一种俗称而已。喀尔喀蒙古原来的霸主,被塞音诺颜分割了一多半地盘的土谢图汗从此实力大减,地位也大不如前。 9 M, u' |! @0 w4 d T! k( K8 [4 y" o) h. ^0 s
早在雍正末期,清朝便以对准噶尔用兵的名义,在外蒙设立了“定边左副将军”,乾隆后由于其驻地固定在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罕省的扎布哈朗特),故俗称乌里雅苏台将军,其主要任务是监管赛音诺颜部、札萨克图汗部,处理中俄交界唐努乌梁海事的行政事务,并代表皇帝统率外蒙古所有的军队,包括驻蒙清军和蒙古地方部队。该职本来由策凌家族世袭,但后来皇帝对自己女婿家也不太放心,因而从乾隆开始,将军人选不再限于塞音诺颜部和喀尔喀人,诸多来自内地的满蒙旗人开始担任这一相当于外蒙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职务。 . r1 Y1 `( F0 o# B' ]/ u# s. F ! w% c4 v- G% H. C# s$ G3、车臣汗部,对应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有二十三个旗,首领都是达延汗的后裔。爵位包括一汗,一亲王,一郡王,两贝勒,两贝子,二镇国公,三辅国公,一个公爵等级的一等台吉,以及十三个一等台吉。/ f# | e( Y |3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