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6 c2 o7 M( d+ `" A) y# z( Z
八路军120师挺进晋西北,领导人(自右至左)师长贺龙、参谋长周士弟、政治委员关向应、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在前线观察地形。 3 v* x( j5 E. B, T. E# u$ A5 _9 O. D4 U9 H$ K y! b
9月18日,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率后勤工作人员由延安出发,经延川、山西大宁、蒲县、洪洞到达临汾,开设兵站线。总兵站部和第1兵站医院均设在临汾,并在孟县、寿阳、榆次、蒲县、大宁、延长设立转运站。10月,兵站部在屯留设派出所,供应129师。在汾阳设派出所,供应120师,在潼关设派出所,转运由南京、武汉和西安办事处运来的军用物资。11月,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在山西五台县耿镇组建。随后,陆续在河北省建立了行唐、唐县、平山物资采购办事处和灵寿陈庄物资转运站。6 i' ^5 \+ X/ l- a
) q& {+ T) S8 q- Q: n ?为加强对八路军各部队后勤建设的统一领导,八路军总部于1939年3月成立后勤部,杨立三任部长,下辖供给部、卫生部、兵站部。周玉成任供给部长,孙仪之任卫生部长,杨立三兼兵站部长。同年6月,总部第6科(军事工业科)扩编为军工部,划归后勤部领导,刘鹏(后为刘鼎)任部长。八路军后勤部门以团为单位开设合作社,并随军行动,主要任务是供给部队日常用品。3 _( m/ r) X* O9 I# E' D
) d! B! U& [& k" k" V
1940年2月,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颁发了《八路军供给工作条例》,八路军后勤制度进一步完善。 5 X; z- W! c' k# ^/ d: l; b, J' z 作者: 忘情 时间: 2017-3-12 16:03
) ^, J6 Y3 T+ K八路军的供给标准 % ^0 m3 `/ D: D6 T, ~4 z& k- i( \. `6 D. F1 f3 Q
八路军的供给标准,在抗战各个阶段都有所不同。 . q) p; Y2 A9 m8 H, p/ q+ o$ |/ \* V, a1 f/ W% j/ z2 K. w$ w5 @4 J9 v
1937年,八路军挺进敌后之初,后勤部门规定从士兵到总司令,每人每月2至5元(法币,以下皆同)的津贴费。作战部队每人每天1.5斤粮食,后方机关每人每天1.25斤,5分钱菜金。% d) S, J6 `2 D, m( B* [$ Z W
! K" v+ Q- ?9 ]# |3 a3 B
1938年初,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初步建立,八路军的供给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天为小米1.5斤,油3钱,盐3钱,肉3钱,菜1斤。% k- u, [. r+ |& ^
# ^2 d$ I! v6 r" ]) L! L
$ _- o# h6 ]0 C3 F
八路军指战员进行战术训练4 ~* N, G1 W4 t B! k1 z! n Z
! |, S2 E! p" A T% u7 b) T
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威名远扬,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社会各界人士组织动委会、抗敌会和工、农、青、妇等各种抗日救亡组织,以多种形式为八路军筹措经费和被服、给养、药品等物资。就连身居祖国大西北的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群众,也筹集了折合60万银元,连同募捐的8万件皮衣、1万架马鞍及一批药材送往延安。宋庆龄等社会知名人士自1937年起,就积极为八路军筹集了大批钱款、设备和药品。! r' ] K7 z, a/ D$ l% F. V0 S
7 {% B9 p* M3 I, j1 [$ j2 D) ^祖国的抗战同样也牵动着海外赤子的心。马来西亚华侨彭士馨等10余人,筹集了4万多元,购买了两辆雪佛兰牌救护车和大批医疗用品,捐助给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就连生活非常贫苦的中下层侨胞,也尽了微薄之力。以开餐馆为业的旅美华侨李兆焕,将自己积蓄的1.7万美元转赠给八路军。这些都对八路军克服当时的困难,保障部队供给起了重要作用。 / q" v: E7 S' N- `- {* P% A3 _# ]- A# c/ ]
据统计,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收到的捐款总计881万元,慰劳款180万元。这些款项主要是抗战前期收到的。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持久化,民间财富急剧损耗,广大人民自身的生活也日益困苦。加之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加强了对各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即使是有捐款和物资,要运进各根据地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c* L( r& C2 z" e6 S: o+ a5 t' z, s/ l! m' e B
抗战初期,八路军伏击了多支日军辎重部队,缴获了不少急需的物资。仅115师在平型关缴获的军大衣,就够该师官兵每人分到一件,解了八路军的燃眉之急。但是,随着日军对大中城市和交通线的占领,战线逐渐稳定下来,这种取之于敌的补充日渐困难。 . W5 K4 h/ O B( {' c1 Y' N2 }" V2 G7 `1 S
& `1 I6 C( w& G: A1 `& P八路军战士编草垫 7 D1 N! g i6 k- s' }( y o( u g" i- A' n( | L为切实减轻人民负担,1940年底,八路军总部规定:八路军主力和地方部队应当不超过根据地人员2%,党政人员不超过1%。在财政开支上提出克服各自为政的现象,量入为出,并规定了军二政一的开支比例。2 ?) x! [/ K* O* e; e; l
7 M& I+ l o/ y0 V$ [# c7 D. t. r1 V八路总部直属队带头精兵简政:各级首长均不用17岁以下的勤务员,大批干部战士送进学校学习。年青力壮的战士与机关工作人员充实战斗部队。部分青年投入生产事业,学艺实习,半工半读,增加根据地生产。老弱病残等不适宜继续在军队工作的,如系本地域人,给予部分优待遣其回家。如家不在本区,则由民主政府设法安置。精减之烊,八路军总部直属队由过去1支枪掩护5个人,变成了2支枪掩护1个人。不仅缩小了目标,大大提高了总部机关在反扫荡中的机动性,也极大减轻了人民负担。在八路军总部的率先垂范下,各军区各部队纷纷效仿,精简合并指挥机关,充实战斗连队。; U B5 s0 p# R9 b; A% h!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