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普密蓬国王用什么相机?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5 01:39
标题: 普密蓬国王用什么相机?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6-10-14 11:41 编辑


他(右)从小喜欢拍照,这是父王给他的,照片太模糊,看不出什么牌子。那是40年代甚至30年代末,估计不是Leica就是Contax,看来是35毫米的


成年后,他用Canon,good choice!这应该是Canon A1


Canon A1


Canon F1有样子差不多的,但棱镜后面没有闪光灯插座


Canon AE1的“尖峰”没有那么尖


这是1995年,应该是EOS620或者650,镜头上有拨动开关,应该是AF/MF开关


EOS620


650在外观上不好分别


但不会是EOS A2e或者Elan,那些自带机顶闪光灯,要“秃顶”得多


这个,哈哈,我知道,因为我也有一个:Yashica T5


固定焦距的35mm蔡司镜头,在胶卷时代是物超所值的好东西


这个看不出来,估计是A2e之类的“秃顶”单反了,肯定是Canon,看镜头盖


这个也看不出来,唯一能肯定的是带机顶闪光灯


或许是EOS 7D?不过身为国王,从来不用红圈镜头,可能与他为人低调有关?
作者: 关中农民    时间: 2016-10-15 02:17
晨司机嘛都知道啊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16-10-15 02:34
厉害!这个都考证!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6-10-15 09:01
第一张那个看机身比例不太像徕卡,也许是个美国相机。柯达什么的。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6-10-15 09:54
原来晨司机和皇帝用一样的相机呀!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5 10:07
猫元帅 发表于 2016-10-14 19:01
第一张那个看机身比例不太像徕卡,也许是个美国相机。柯达什么的。


看样子像Rollei 35,但时代不对,Rollei 35是60年代的。30年代末相机品牌不多,美国相机以120为多,除非是那种特别简陋、连对焦都没有的,估计亲王大人不会用。


Rollei 35


有可能是Zeiss Ikon?但Zeiss Ikon挺大的,好像比相片里的要大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16-10-15 10:21
上面的相机里面我有过佳能A2, 雅西卡T5,当时我的步枪和手枪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5 10:46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16-10-14 20:21
上面的相机里面我有过佳能A2, 雅西卡T5,当时我的步枪和手枪

A2的眼球对焦到现在也没有重新出现,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挺受欢迎的。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6-10-15 14:14
太狠了,神人神贴啊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16-10-15 15:21
晨大,最后7D是不是太新了?09-10年的东东,那时国王也应该80多了吧,黑发太多了些。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6-10-15 15:54
晨枫 发表于 2016-10-15 10:07
看样子像Rollei 35,但时代不对,Rollei 35是60年代的。30年代末相机品牌不多,美国相机以120为多,除非 ...

镜头上面有个圆形的小窗口,而且不像是拉脖头。也许就是维拉那种小相机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5 22:26
testjhy 发表于 2016-10-15 01:21
晨大,最后7D是不是太新了?09-10年的东东,那时国王也应该80多了吧,黑发太多了些。 ...

最后这个是瞎猜的,实在是没有线索可看。7D可能新了点,也可能是40D?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5 22:27
猫元帅 发表于 2016-10-15 01:54
镜头上面有个圆形的小窗口,而且不像是拉脖头。也许就是维拉那种小相机呢。 ...

这个就不知道了,贴一张图来看看?
作者: saintfei    时间: 2016-10-16 10:08
最后一张持相机的姿势不专业啊,应该一只手托着镜头。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6 10:32
saintfei 发表于 2016-10-15 20:08
最后一张持相机的姿势不专业啊,应该一只手托着镜头。

他本来就不是专业的。
作者: 茶壶    时间: 2016-10-16 10:48
[img][/img]看来国王钟情于感动。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6 14:01
茶壶 发表于 2016-10-15 20:48
[/img]看来国王钟情于感动。

这个看不出是什么相机了,太小了。
作者: leekai    时间: 2016-10-16 15:25
都没有大白小白。
作者: 茶壶    时间: 2016-10-16 21:13
晨枫 发表于 2016-10-16 14:01
这个看不出是什么相机了,太小了。

再看这张,
对比
好像是佳能G9。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6-10-16 22:04
本帖最后由 猫元帅 于 2016-10-16 22:06 编辑

比如这个就很像。

福伦达vito III,不过这个是1951年出品。

[attach]67988[/attach]

[attach]67989[/attach]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6 22:14
leekai 发表于 2016-10-16 01:25
都没有大白小白。

大白小白出现的时候,普密蓬已经老了,这些镜头太重,可能玩不动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6 22:14
茶壶 发表于 2016-10-16 07:13
再看这张,
对比
好像是佳能G9。

赞!好像就是它!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6 22:19
猫元帅 发表于 2016-10-16 08:04
比如这个就很像。

福伦达vito III,不过这个是1951年出品。

战前Voigtlander好像是120为主?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6-10-16 22:50
晨枫 发表于 2016-10-16 22:19
战前Voigtlander好像是120为主?

印象不深了。不过好像vito一代就是135的。似乎是1939年生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6 23:09
猫元帅 发表于 2016-10-16 08:50
印象不深了。不过好像vito一代就是135的。似乎是1939年生产。

你说的对,Vito最早是1939年的,但那是折叠镜头的


这也是Voigtlander的第一个35毫米系列。

折叠镜头和固定镜头是一个分水岭,前者是“廉价”相机的标配,Zeiss Ikon在现在是经典了,但在当年也是比Leica更低级的“普及”型。折叠镜头好像就是Zeiss Ikon开始的?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6-10-16 23:13
晨枫 发表于 2016-10-16 23:09
你说的对,Vito最早是1939年的,但那是折叠镜头的

也许吧。但是我觉得折叠镜头比较好的平衡了对焦基线长度和便携之间的矛盾。拉脖头也挺好,但是总觉得不如折叠头好。特别是120的机器。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6 23:14
猫元帅 发表于 2016-10-16 09:13
也许吧。但是我觉得折叠镜头比较好的平衡了对焦基线长度和便携之间的矛盾。拉脖头也挺好,但是总觉得不如 ...

折叠镜头就是为了便携而存在的,但镜头的精度不可能很高,打开、锁定永远是有松动的。镜头中线、镜片位置、角度都不能精确固定的话,清晰度不可能做到很高。这也是固定焦距镜头永远比变焦更加精确的原因之一。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6-10-17 00:02
最后一台肯定用的是Note7当手机,兼做相机。

年纪大了嘛,那些重机身大镜头的举不动啦,就来个智能手机吧。大家都说韩国货好,老国王也来跟个风啊。

然后……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啦。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6-10-17 00:24
李根 发表于 2016-10-16 10:02
最后一台肯定用的是Note7当手机,兼做相机。

年纪大了嘛,那些重机身大镜头的举不动啦,就来个智能手机吧 ...

你这脑洞真是够大!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