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F2 l3 A# ]5 n$ K" e/ `& v& F5 z
但美国对各部门的网络安全、网络战职责划分也在争论,网络战司令部与国土安全部、国家安全局之间,网络战司令部与各战区总部之间,网络战司令部与各军兵种之间,都有职责不清的问题。但在大体上,网络战司令部主管网络攻防,国家安全局主管网络窃用。兰德在报告中认为,尽管存在问题,美国网络战机构的职责划分和协调还是比中国更加顺畅。斯诺登事件后,有传说网络战司令部和国家安全局要分开,但2014年4月,麦克·罗杰斯海军上将接替基斯·亚历山大上将,同时担任国家安全局局长和网络战司令部司令,继续两家高度整合的做法。" a0 ^6 j ~/ M
; b/ C. i$ i( l2 N* t- b
在网络战装备方面,中国对微软不放心,怕留后门,改用自主的麒麟操作系统,这有可能也用于军用系统。但据说早期麒麟操作系统的核心代码与从Unix发展而来的FreeBSD5.3相同,最新一代则基于Linux系统。作为通用软件,这确实可能避免微软视窗补不胜补的漏洞,结构上也可能足够怪癖,不便于黑客攻击,但缺乏大范围使用也使得软件漏洞隐而不发,缺乏补丁,反而在关键时刻被恶意利用。另外,即使是最安全的操作系统,只要挂载应用存在漏洞,也是可以有针对性地侵入的。二战以来,美国在密码和解码技术和经验方面具有传统技术优势,还可能得到北约盟国的帮助,但美国在超级计算机的速度方面已经不再有优势。 ( }+ P# e; s D& I. c ^$ s1 d* H) w 4 b) @" @% t' a. b( Z
兰德在报告中认为,美国在网络管理和故障、黑客应对方面较强。尽管由于历代积累的缘故,网络构成里什么时代的机器都有,网络管理依然较为严谨有效。AT&T、Verizon等电信公司和众多大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大范围网络管理和安全经验。相比之下,中国的网络管理就比较粗糙,对系统故障、软件缺陷、用户差错和管理不善的应对能力较低,面对协调、有力的网络攻击的能力不足。兰德在报告中引用报道,称2010年里85%的中国网络有遭到入侵的经历,45%的计算机遭到病毒或木马入侵,22%帐号或密码被盗。这还比2009年进步了,2009年有60%计算机染毒,33%帐号被盗。2009年,一个中国网络游戏公司破坏了竞争对手的服务器,结果无意中造成6个省的互联网中断几个小时。过去几年里,有好几次本应走美国的互联网流量绕道中国,这是因为若干中国ISP错发指令。ISP要“自报身份”,引导互联网流量走最近途径。但报错身份的话,互联网流量就可能走错路。对于这几次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中国网络管理混乱,ISP错发指令;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中国网络战当局在测试西方网络。兰德在报告中没有直说,但事实可能在两者之间。. g- e3 b0 `$ j6 `8 a3 w
% t0 b9 F0 s t1 P7 g3 \中国的长城防火墙在网络安全方面的作用也值得推敲。一方面有人用VPN或者镜像服务器绕过长城防火墙,说明并不是坚不可摧;另一方面长城防火墙具有 把某些VPN流量反手弹射的功能,形成对墙外敌意网站的DOS攻击的作用。1 m+ r5 P$ N! x C1 G
9 s& \! J* Y. ^. i0 U6 W: w2 x8 G* [在计算机病毒中,“零日”病毒最为凶险。这是连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的开发团队自己都不知道的致命软件漏洞,可以长期潜伏。一旦被恶意利用,可以造成严重损害。有团队专业挖掘这样的“零日”漏洞,并有黑市交易。按照美国《航空周刊》的说法,最大的买家是美国政府“有关部门”。由于缺乏可信数据,兰德报告对“零日”威胁只是提到,并没有过多展开。" Z% O$ b7 S+ C. w* 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