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6-6-26 23:15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v l9 r# ^. {( y% O, y6 Y# B
/ l" J4 Z1 y- I% `4 g9 C+ c
我立马想到的是油价
冰蚁 发表于 2016-6-27 21:50) n) }0 S5 ~2 l
柔弱胜刚强,不是说事物走向反面,而是无为胜有为。道是无为而无不为。
8 R2 I8 O- Y2 E$ g
反者道之动,我的理解也不是说是物 ...
tanis 发表于 2016-6-27 11:57
好吧。。。没有文化的我开始看成了反动者之道。。。5 a4 i0 n: P- j( n ~7 y
$ X3 u3 v2 M* q: e1 X+ k) U+ w
我很赞成“老子这个哲学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人的影响挺 ...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6-6-27 12:157 E5 a3 I5 |1 \- R% y* c8 n2 E2 a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2 E7 a+ A d2 ?0 @
" J, m8 v7 M/ W6 B' O9 X/ w
我立马想到的是油价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6-28 06:04' X5 \* \) \" e4 p4 D H# Y9 W
物极必反,问题是极端在哪里?炒股票的人都想知道呢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6-28 05:35$ L H. O' A% P2 P3 X. w
对啊,反动,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小时候这个词语还是经常出现的,到读中学的时候基本就不太出现了。。 ...
冰蚁 发表于 2016-6-27 21:50# J/ m3 M, t, B: r
柔弱胜刚强,不是说事物走向反面,而是无为胜有为。道是无为而无不为。5 T1 _7 {# y5 F, d q
& d" C& s" J ]; J/ u: m$ t8 n
…… ...
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这不是老子的原话,而是中国的成语,它的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和“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6-27 21:12
先摘一段文字,是说到物极必反这个成语。# O+ X) N! ~1 M# B! Y
5 Z* S6 U! `5 ]! E. b% u$ M; G% V
上面这段,参考《中国哲学简史》第九章,作者是1940年代末在宾 ...
冰蚁 发表于 2016-6-28 10:27
阴阳鱼是宋朝的事情。阴阳五行学说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基本完备,早于那两条鱼太多的时间了。 ...
猫元帅 发表于 2016-6-28 09:18
反动就是逆行么。反社会发展的大势而行,所以是落后的,一定会失败的。 ...
tanis 发表于 2016-6-27 11:57) N3 C7 G3 P5 f- E7 {
好吧。。。没有文化的我开始看成了反动者之道。。。
我很赞成“老子这个哲学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人的影响挺 ...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6-28 11:00
社会发展的大势,好象还有一个说法,叫做历史的巨浪,可以这么说吧?海边的巨浪拍过来,一般都是要退回去 ...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6-28 11:00
社会发展的大势,好象还有一个说法,叫做历史的巨浪,可以这么说吧?海边的巨浪拍过来,一般都是要退回去 ...
indy 发表于 2016-6-30 00:13
(这篇可以参考看一下)
楼宇烈先生: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底蕴(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刊文)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6-30 00:41/ O" p" b8 Z1 c# Q/ t9 P8 [9 w
虽然谢谢分享,但是我还是要说一点个人体会,在自己静下心来系统地没偏见地认真学习和思考过中国两千多年 ...
indy 发表于 2016-6-30 00:55
一般看看也是无妨的
不知道别人经验体验是怎么样,我个人觉得别人说的天花乱坠都是别人的,只有经过自己 ...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6-29 11:41
虽然谢谢分享,但是我还是要说一点个人体会,在自己静下心来系统地没偏见地认真学习和思考过中国两千多年 ...
冰蚁 发表于 2016-6-30 01:30' m# [8 w" q4 C7 \5 R$ K
个人思考过后再看也挺好。但个人思考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个准绳,否则容易跑偏。不过非自然科学里的准绳有时 ...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6-29 12:34" J: c( z$ Q% f9 R& D
那么想过没有,你这根准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冰蚁 发表于 2016-6-30 02:28
一般是前人共识。知识就是这么累积的,包括自然科学。个人思考结果不是要和共识一样,而是知道自己和共识 ...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6-29 14:02/ @4 v* C5 g( o! C$ T. G. Y8 v5 `. w
从现有的历史来看,自然科学是这么积累的。个人思考结果和共识的差别,有时候是认识的不足,有时候就是新 ...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6-6-27 12:15; u3 L' t+ l9 ?! N, v; z8 m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O* I1 X- s" z, L: u( |
我立马想到的是油价
冰蚁 发表于 2016-6-30 03:28
非自然科学类的知识也差不多。平时讲 critical thinking 里的重要一条,否则没法进行 critical thinking ...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6-30 18:29; J. j0 w. v+ |' p+ a! I
我的看法是,至少在目前我所能认知的范围里,还不能说是差不多的,当然我对社会哲学,研究人和人群的科学 ...
冰蚁 发表于 2016-7-1 09:540 {0 C2 ]5 y5 p+ }# f: Q3 B& X
你的这个论述是在把概念扩大化啊。共识是对某一知识的共识,没必要扩大。比如什么个体环境不同,生命尊重 ...
冰蚁 发表于 2016-7-1 09:54$ \, Q) C3 m: `+ a9 A
你的这个论述是在把概念扩大化啊。共识是对某一知识的共识,没必要扩大。比如什么个体环境不同,生命尊重 ...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7-30 13:24( {. _# k. v, Y0 x
近现代把批判思维或社会人文科学推到极致的中国人不是冯友兰或是胡适、鲁迅一类,而是毛泽东。除了最后一部 ...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6-8-3 04:31
龙猫啊~~) v- \% q/ M, ^
冯友兰是否轻视兵家我不太清楚,我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这方面的涉猎还是比较浅的,各种知识都 ...
zwgq 发表于 2016-8-3 23:48
反,返也。持阴则抱(返)阳,持阳则返阴。这才是道运动的方式。以现在的理解,来解释古的人东西,误也。 ...
zwgq 发表于 2016-8-3 11:19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 w, O/ y: h9 n# ~/ V9 t
三是什么?理解了三,再来分析反,就更 ...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