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无线通信杂谈---TD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3 14:35
标题: 无线通信杂谈---TD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12-20 11:29 编辑
. A% b8 ?) _* S9 j9 c6 N# Q
. ?8 `* c0 z5 F: l本人在通信领域做技术工作,经济和金融上插不上话。就谈谈自己工作视野内的无线通信业。" f- s$ D) S# q+ Y- h
先聊聊TD,尽量少说些技术,多说些现状,后面再说说WCDMA。' U9 V; r& c/ c6 k% P0 F4 i  v, J3 {

. _" i" @0 b3 g  l  @& @8 ?1>截止今年6月底,全国3G用户数8052万,其中移动占43%,联通34%,剩下的就是电信。移动的客户是最多的。9 ~; x* s$ J# c' Q2 P# z  n
2>一张全国性的TD大网已搭建完毕(TD网络已覆盖到县级地区)。从现场测试情况看,在少数城乡结合处、城市新城区等地点是存在TD信号弱的现象。作为补充,这些地方GSM信号还不错,不会影响一般业务(除了下载速率)。而且中移动TD的网优工作一直都在做,后期还有第5期网络建设投资,相信TD网络质量会更完善的。
( {* e/ d" E8 Q0 J+ G* c; `9 }# Q0 p: v
3>相比WCDMA十几年成熟商用布网优势,TD在这三年里的进步是非常突出显著的。可以说TD网与GSM网络质量差距已经不明显。其优秀终端入库的测试标准(之一)呼通率,也从以前的**%提高现在的98%以上。9 l. W3 U4 S% Y1 _; F0 ^* U+ t) @

8 c9 i  d4 ]0 |0 B4>很多人常拿TD网速慢来说事。理论上讲,WCDMA要占10M的频谱资源,而TD仅占1.6M,WCDMA理应比TD快数倍。但外场实际的测试来看,其下载速率差别不大。这里面的影响因素很多,如用户数,网优参数配置等等。我自己也试过,在国内几个一线城市,TD的下载速率能轻松稳定在50KB/S左右,这个速率能满足绝大数手机应用了。如果没有更大数据量应用(比如:手机版星际争霸),再高的速率都是浪费。WCDMA现在在全国56个城市搞升级,要用HSPA+,下行21.6Mbps(2.7MB/S)。我认为这就是个噱头,没有相关应用业务不说,就几个固定的点能用高速也是没用的。当然,如果联通说它只为了“高端”客户,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e: P& N) x! F+ z. F9 n1 N* t- l3 T9 z  \* B  e
5>现在中移动正积极推进TD-LTE。这个标准很酷,说简单直观点就是:下行100M,上行50M,全IP数据。目前全国7城市搭建测试网测试。相比国内,国外可热闹的多。全球有23个国家发放了108张移动宽带无线业务牌照。41 个采用FDD, 49个采用TDD, 9个运营商同时采用FDD和TDD(FDD即WCDMA的演进,TDD是TDSCDMA的演进)。TD-LTE已经有2个欧洲商业合同(华为和中兴)。国内外厂商也一改原先对TD-SCDMA的冷漠态度,全面涌进入TD-LTE市场。现在但凡能在无线通信业叫上个名字的,都在搞LTE,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戏已经拉开了序幕。在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态度可概括为:中移动,推进中;联通,关注中;电信:迷茫中(因为高通放弃CDMA技术演进,电信自己都要问自己CDMA路在何方?)
  Q6 c! F7 h7 m+ p5 W2 m) T! M- c" z
6>手机终端芯片,是通信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做个比喻,终端芯片就是手机的发动机。WCDMA,CDMA的手机种类之所以丰富多彩,其中重要的原因是高通,英飞凌造的发动机很猛,很稳定,很强大,而且是绝对垄断。曾经几时,华为,中兴,MTK等都想进入此领域,试着研发终端芯片,但耗费数年研发,其方案产品的稳定性,功耗,集成度等无法和高通抗衡。后来只能用在上网卡上,根本赚不到大头。与此相对比的是,TD手机芯片领域是个国企,民营,台企,外企群雄逐鹿的混战场面,谁都没有绝对的掌控力。台面上有:联芯,展讯,MTK,MARVELL,STE,台面下还有M-STAR,高通,中兴微等,竞争格局非常混杂和微妙。 另外,LTE虽然现在很热闹,但那是网络端热闹,而终端侧却使很惆怅。因为这么高的速率会对终端的功耗提出巨大的挑战。去年上海世博会时,中移动的LTE演示终端,居然用了外接电源,可想其LTE终端在功耗上的挑战了。" `3 h3 _% L4 Y: w$ k! t# M! W
3 s6 Y9 m4 b4 E) Z, L8 X$ x
PS 补记:前段时间(11,12月),到某些一线城市出差兜了圈,感受颇多,与诸位共享下:
9 q- ~! x  I! B3 m9 @5 K7 \<1> TD网络覆盖比我预想的要更好些。做一些极端条件下的测试,我自己都忐忑不安,怕出问题。它居然还没事。当然,这还是对大城市的印象。其它市郊地区不清楚。" f' f4 z, A, T2 f7 S
<2> TD手机缺少中高档手机的局面有所改变。试用了几款将即将上市的手机,其外观设计,手感,用户感受都非常不错。它们会在元旦春节档前期集中推出。大家可稍加留心看看,会改变原先对TD手机的印象。另外,这次了解到。手机厂商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已在往中高端靠。这也是终端芯片趋向成熟、Andriod平台普及等诸多因素共同的作用。后面,高端手机朝多核发展,TD也没有落下。2 ?% w+ o& R7 f  P
<3>手机终端趋向融合各通信制式。最明显的是TD-W的双模手机,TD-EDV的双模手机都会逐渐推出。
0 r/ g% M, A( c
% O, Q4 }$ U8 e0 J8 s( V

" _# f* P. X! E  C1 S1 ~' w; [2 u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1-8-23 15:46
有些难以相信移动的3G占有率比联通高,特地考证了一下,LZ提供的数据属实。" v+ D- N5 l% S$ d+ K

. v* K# a& p9 B- }0 bLZ能否分析一二,为啥在市售终端大多是WCDMA制式的情况下,联通的3G用户还比移动少?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3 16:32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23 16:34 编辑
4 g9 l0 G5 S2 \
胖子 发表于 2011-8-23 15:46
' `; \0 T  H3 ^2 Z( v有些难以相信移动的3G占有率比联通高,特地考证了一下,LZ提供的数据属实。
* B+ j" k0 y4 v  X$ y
$ o; Q8 d* i4 ULZ能否分析一二,为啥在市售终 ...
% s, Z* m1 z  |0 ~9 ?* Z
我觉得有两点:
6 Y" l; x2 C# r# w) Q" ~8 D1 E<1> 发展策略不同:联通的重点是高端客户,移动的重点:抢市场
& d2 @& j& n3 Z' @<2> 价格:WCDMA终端虽多,但价格偏贵(因为高通芯片的垄断地位,以及联通补贴少)。TD终端的价格偏低(手机芯片价格低,移动的补贴力度大)
作者: tonyxu    时间: 2011-8-23 20:51
回复 龙升 的帖子
" s. H  ?( ?* B' X6 J! n' P- V0 A: B
1 [4 a0 K2 C! c2 V% p5 Q有个重点原因你没有说:截止2010年底,中国移动手机用户5.84亿,3G用户2070万;中国联通手机用户1.53亿,3G用户1406万。中移动的用户基数太大了。
作者: tonyxu    时间: 2011-8-23 21:04
补充更新数据:
- T* }% i- R2 I! d" a+ L7 f. P( Q. C' S" h, L. t
中国电信今天发布7月份运营数据,截止7月底中国电信CDMA用户1.1亿户,其中3G用户2356万户;- r4 O' ?- j8 S2 V* P: h  J; F3 i
6 o% z* T3 K. |% I' Q  I
2011年中报,中国联通:2G 用户累计到达 15,791.7 万户; 3G 用户累计到达数  2,581.9 万户;
6 p$ x: l, Q5 m5 E8 N
4 n# A  ^5 q/ Q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4 10:08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24 11:34 编辑 ( O. t8 L2 h8 ~5 Y6 a9 @- V

" l* l+ y7 }+ c. q0 E回复 tonyxu 的帖子
( p$ l; U& Q1 x0 C: T7 E% a5 A
. c/ ~; x% J- P& t( X移动的用户基数大是个现实因素,但关键因素是:移动的态度。
9 Q" [; j$ U. @9 `  o上半年,移动没怎么发力(原因大家都知道,内部反fu),很多预算都没用上。6 t' B1 u8 [  o% a9 ~. [6 r+ k( U
现在有些恢复,刚刚过去一个月内,移动新增TD用户303万。
作者: 荆棘探兴    时间: 2011-8-24 11:03
回复 龙升 的帖子
/ }2 T( N5 M" h0 A0 @* W3 H8 ?. Y0 i
不错的帖子,多写。。。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11-8-24 18:08
貌似很多技术人士对TD技术没有好感,子奉兄有篇文章好像说大厅客服直接把模式限定在“仅限GSM”上。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4 19:27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26 07:20 编辑
6 }' K% {& b. w, X
绿葱头 发表于 2011-8-24 18:08 % ]/ ?) K* ~+ R/ ]
貌似很多技术人士对TD技术没有好感,子奉兄有篇文章好像说大厅客服直接把模式限定在“仅限GSM”上。 ...
8 ^7 g8 }' _9 _1 q
       子奉的那篇文章我也看过。准确的说,他遇到的问题是手机质量问题(再精确点:ophone操作系统问题),与TD无线网络环境关系不大。这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手机平台(or 叫作手机的操作系统)。7 _# H1 r8 b* t1 K- r5 S
      大家现在都知道Andriod。其实ophone和andriod可以说是从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同胞亲兄弟。不同的是,ophone从一开始就被中移动看中包养起来。它希望通过控制推广ophone手机平台,来达到对终端厂商的话语主导权,举个现实反例:苹果iphone强势挤压运营商AT&A。7 y9 o& i" f+ t
      从这可以看出中移动的眼光还是独到老练的。但ophone在定制和推广过程中,兼容性,同质化严重(andriod也有)等问题始终困扰着移动。导致了大量的客户投诉,后面中移动也不得不暂缓推广ophone,但并没有停止。中国联通推过自称自主开发uphone平台,其实也是这个思路。
+ p: i1 \9 k! a( s/ [  `9 h
! P8 Z2 V% V, X7 L( b

8 V4 t3 p) e( d/ i) s
5 _1 M1 t+ w5 u2 k. I. s8 {% A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1-8-24 19:30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和移动比较,联通在用户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近4:1),3G业务却搞得不错(近4:3),倒是证实了TD在竞争中的尴尬地位。
- H+ s+ L/ F5 G! c( W" M5 g* x# |
* O9 x% h7 o' _# e普通用户不会根据制式去选手机,而是根据心仪的手机来确定入哪家的3G网络。iphone和其它高端WCDMA制式手机热卖,让移动吃亏不小。
6 N$ ?* @: C$ v* c( z7 }& x; w. p" O1 J9 M! W
10年初,和广东省移动一次合作项目中得到的信息是,移动并不打算在3G上投入过多,直接奔入4G时代,借助4G网络稳定高速的特性,以利润更加丰厚的内容服务为主要盈利点。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4 19:37
回复 胖子 的帖子: V, p% i" [3 D6 k

( b# ^* z) p: U' D6 f+ g! u7 k"10年初,和广东省移动一次合作项目中得到的信息是,移动并不打算在3G上投入过多,直接奔入4G时代,借助4G网络稳定高速的特性,以利润更加丰厚的内容服务为主要盈利点。"
3 E/ x: X3 F9 {, A+ S
# ]) g0 t3 G8 N- A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我在文章中也说了:4G终端的功耗问题暂时还无法解决。
, m  o7 f& L. r; G; _& l$ t% M1 q另外,工信部近期也下达了文件,TD-LTE终端要入网必须兼容TD-SCDMA的频段,这是绕不过去的。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11-8-24 21:45
回复 龙升 的帖子" E' j+ q7 ?. t5 ^: ]5 x, N
& M. {- @: C: N' Y& W
ophone应该有很多问题(凭我对中国特色的理解瞎猜的)。
. m# Q' m, I) H7 \子奉的手机应当换成了原生的Andriod吧,因为他说“神族论坛老汉极致精简V2版”应该不是OPHONE,瞎猜的说。
" S8 S# d! u: i
手机会不停地从T网、G网之间乱跳。引起的耗电什么的都算了,问题是在某些情况下,从T网跳到G网后,手机开始就连G网也上不了嘞。我回家正好路过这个信号盲区,百试不爽。
; p% l" O- _, B! k* }. [7 V
虽然这个问题可能是手机的缘故,但是用户不懂啊,只能说移动不好了。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4 21:58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26 07:18 编辑
  r8 d: t+ ?8 i4 T. o  f( Z- d
% a8 b. H! j4 [" ?0 d回复 龙升 的帖子5 D/ z" w3 E7 L$ ~

, t9 y, \$ Q- ~" TD-LTE不就是4G吗?这和我说的不矛盾啊,求解惑?----胖子"' H! C! k/ c( L0 A0 q. o
  p( ]9 ?; O) C. G
首先,TD-LTE是3.9G,4G是协议规范还没编制完成。0 a/ Z2 C8 a" k
其次,LTE铺网才刚开始有个苗头,没有经过大规模测试检验,不敢说它是稳定的。
. Y6 V& Y! e+ I2 |( Y第三,任何网络的搭建,运营都有个稳定期的,TD-LTE现在遇到的问题比TDSCDMA还麻烦。没有个八年,九年(个人估计)的是不可能成熟稳定下来的。到那个时候,TD网络早就成熟。
& H6 a  M' g: `" |2 t( ?  V
所以,我觉得给你说那些话的人,基本上就是忽悠你们的,没做过实际一线工作的。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4 22:02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24 22:03 编辑 " Q9 a1 M  `! U& s6 F0 x
$ V& e/ @+ I% i2 f
回复 绿葱头 的帖子
3 ?, x' k  i, h" w0 `; @
/ F* ]2 F" A1 h1 n你把他的原文给我个链接,我看下。估计我说文章和你们说的文章不一样。
作者: 绿葱头    时间: 2011-8-24 22:07
回复 龙升 的帖子
8 V3 V8 T7 d  i# |& \; i$ c% |5 N( P( C4 H: L! Q0 s! e
子奉的帖子:http://tongbao.talkcc.com/thread/3509009
$ q! g4 Y4 n: ^! R; F) {随意在河里找了几段说TD问题的。
" d8 @( K2 t  A6 B: [这个是子奉的用户体验。
+ I# v0 Q  d9 [9 Q, S+ L9 q* H
我在家都没信号,在单位没信号,在父母家没信号,在哪儿都没信号。我确认的是,在武汉市的内环大概是有信号的。,所谓内环,就是20年前的武汉市中心。3 I* k0 |6 V9 k$ G5 m4 _  e; N
我想速度慢一点没什么,比较我一般都用电脑上网。4 l0 _' T: R" ?% y6 M
结果是什么呢?慢到我开rss阅读器都要等半天。搞笑的是,用edge上网的话,居然比TD快。
下面这些似乎知道些内幕
: x) _1 _. f: q- h: p
四期承诺演进LTE,是指网络测,不是基站射频测,移动自己频谱规划都没定,每年频谱使用都在改,搞死设备商和终端制造商
TD-SCDMA早死早超生,换LTE。, V% A/ T' M/ x% O7 E
本来是西门子竞争不过别人的技术,被中国人买来就成了中国人自己的技术?6 K6 q4 j, H) ]6 I
TD-SCDMA有太多的硬伤,空间损耗大,意味着要建比别多人得多的基站才能达到同样的覆盖。断线问题非常严重。' I" b& o9 q' ^$ J  C1 D
有用比别人更好的频宽资源缺做得比别人差很多,不是移动不行,实在是TD-SCDMA太烂。
中移动在公布3G牌照之前可建了不止一张的试验网,全是W的。后来心不甘情不愿的接了TD这个盘,TD相关的资产可一直都在母公司呢,嘿嘿,变天之心不死啊。用移动内部某人私下跟我说的话,“谁不知道TD是个火坑啊?党和人民要你跳,你跳是不跳?不跳你先摘帽子,跳了也不见得死在你手上,那就跳吧。”倒不是说TD技术原理上不行,而是,从网络到终端都非常的不成熟,市场角度看成本太高、风险太大。
TD的测试,以及W的测试,具体数据不知道你有没有,我只能说TD的很多东西一边测试一边开发。另外,TD的终端确实太少了。似乎那个终端射频单元移动还没有给补贴。

( h8 W1 H9 |/ @$ q. a5 p  I( v5 Z$ R/ f: s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5 11:53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25 19:22 编辑 ) b% W$ K* A0 e8 W4 Y) J3 G9 y
4 n1 G, R) L0 ^; C' p5 t
回复 绿葱头 的帖子
% Y' O1 K* r: A/ l; @
# E# H3 l4 i$ @2 `找到原帖处,我就一个个谈谈我的看法:又换手机了》 子奉不语 (http://tongbao.talkcc.com/alist/3509009)& r8 F+ m+ B2 f2 s- w
原文:1 \1 O4 B" Q4 j7 |' j
中移动的服务小姐贴心地帮我把网络模式限定在“仅用GSM”,她斩钉截铁地告诉我说:
9 E+ J2 [# v2 _% ?( O
  千万别用TD模式,用TD会出很多问题!
我倒是还好啦,会出问题我是早就知道了。可是你中移动的员工也这样说,真的……很怪欸.
  这里向大家解释一下会出什么问题,TD网络建设得很烂,而且我怀疑他们是不是在继续建设,因为起码这两年来没有什么改善。因此手机会不停地从T网、G网之间乱跳。引起的耗电什么的都算了,问题是在某些情况下,从T网跳到G网后,手机开始就连G网也上不了嘞。我回家正好路过这个信号盲区,百试不爽( @  C7 x3 S. `0 G& U4 g" F5 V
==================================================================
5 L0 o9 R: `, ^5 o6 v" Z: D
5 ]2 ?! |; p1 v/ S      中兴的U880这款手机我是知道的。它的终端(基带)芯片是由MARVELL公司提供的。MARVELL公司是做媒体芯片起家的,其媒体芯片实力很强,这点不容质疑。但在 TD基带芯片上它的积累还太少。U880是第一款采用MARVELL的TD基带芯片的手机。           
% _0 U& n! _+ u! f      自奉说的“手机会不停地从T网、G网之间乱跳,... 在某些情况下,从T网跳到G网后,手机开始就连G网也上不了”如果这个是U880上的现象,可以判断是手机(基带芯片)在网络模式切换上存在bug,导致手机reset。同时,抑制T/G
频繁重选这个功能做的不好,需要优化。这就是我说的,其基带芯片上的积累不足,一些特殊场景考虑不全。至于中移动的工作人员说要“仅用GSM”这个说法,是比较怪。如果属实,那只能说明该区域无线环境需要优化, 属于网络维护问题。网络优化是很繁杂的事情,其网络参数的修改是很慎重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测试验证。如果是缺基站,是要等预算的,不是那么快的。
. X# ^' g$ E. x! V. I9 N1 s) x* |      另外,我稍微多聊聊U880这款手机。U880是TD版的,V880是W版的,手机模具是一样的。大家如果细心比较下它们的配置参数,你会发现U880的配置还是较高的,512M内存,806M主频,500M相机,这些配置都比V880要强。其媒体效果看上去很不错,性价比很高。MARVELL做媒体是不错,基带芯片上有些bug,是可以容忍的。前段时间我也准备去买这款手机,但物流居然不支持刷卡,晕!就放置下来了。
& h/ m) O1 n: c+ }
8 U2 o% v' ^5 h

/ z, H3 k+ }& ~7 G& Z: s& l7 g$ j, c% J6 f, C& e

8 O0 L+ q7 B$ S' L) ]+ m( z( M6 P$ q. g- Q% A

# @$ D0 l/ W; F, r1 X) m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5 16:53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26 07:17 编辑 : |# s) a3 C: J2 [# d
“我在家都没信号,在单位没信号,在父母家没信号,在哪儿都没信号。我确认的是,在武汉市的内环大概是有信号的。,所谓内环,就是20年前的武汉市中心。
9 I. f! T7 n0 G/ Q我想速度慢一点没什么,比较我一般都用电脑上网。
+ p8 D9 p$ Y* G9 p6 Y# x$ [- o
结果是什么呢?慢到我开rss阅读器都要等半天。搞笑的是,用edge上网的话,居然比TD快。

# q' w. A$ p7 M4 X, P2 P     武汉现场没去过,也没查到武汉TD网的布网资料,对那的实际布网情况不了解。看了下原帖的时间,应该是才开始TD网的四期建设(四期建设基站数超过前三期的总和),估计现在武汉的TD网应该会好很多。' T4 L6 F! L* G% n+ Y1 h

" ~7 B& {- m' {: c. c; T. z
作者: 海狸先生    时间: 2011-8-25 17:25
看了楼主的介绍,感觉到原来4G网络还是这么遥远的事啊
, i/ Z0 W2 M) ^+ j
7 o( A: [& K8 W/ A7 r/ U4 h) [: [以前接触过一位调试通信设备的同志,他说TD很有潜力的,当时根本不信,觉得国内的搞的标准不靠谱。看楼主的帖子,感觉只要移动把TD-SCDMA网络建好了,TD手机上网啥的不会和联通的3G差太多。以后可以考虑买个移动的带话费补贴的3G手机用用,毕竟我这里联通的机器很多要求在网18个月以上,感觉不太值。人家移动只不过要求在网一年而已。看来公司有钱就是好
3 K* U" w4 E# F6 o& R8 t' ~
8 X" ?8 s7 d5 b7 c0 y: b想请教楼主一下,移动目前的GSM 网络 TD-SCDMA 网络 和将来LTE网络的天线Or频段啥的(其实我也不懂)听说不像GSM和WCDM一样能向下兼容。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对网络建设和手机设备制造上面都会有不小的麻烦。TD-LTE将来不知道会不会有外国运营商和移动一起玩呢。要还是像TD-SCDMA 似的,即便TD-LTE是再好的国产4G标准,可终端这块终归还是不行啊。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6 11:38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26 21:58 编辑   z% H2 N/ l/ F9 v- ~8 J7 W! U
海狸先生 发表于 2011-8-25 17:25
) t, h0 ^/ s: g3 n9 A+ y' D3 d  \看了楼主的介绍,感觉到原来4G网络还是这么遥远的事啊$ e) \5 g  ~" v1 e$ x

$ ^; U6 I2 T8 w2 a. L' ^6 q以前接触过一位调试通信设备的同志,他说TD很有潜力 ...

2 c. P9 Y. A/ i$ PLTE频段在规划中, 主要包括2600、2100、1900、1800、1700、1700/2100、1500、900 、850、700频段。国际上普遍考虑将2100和2600频段用于LTE;
7 b, F) F# z  H1 y部分主流欧洲国家拍卖了2600频段, 多数欧洲国家拟将900/1800频段应用于LTE, LTE 700已划分完毕; 但亚太地区对此设定存在分歧 ,900,1800等还在用GSM。这是LTE共性问题,是要统一规划的。没有所谓WCDMA(FDD-LTE)就兼容了,完全是谣言。
  M3 n: v8 k. j2 R" C
# f1 M, M7 E6 |- L* }; d9 [) ?  D
(TD)LTE成为标准,是国际电信联盟投票说了算,不是咱们国家说了算。现在是太多的公司和运营商都参与进来了,属于军阀混战初期。终端就不是什么问题,很多终端芯片公司(无论是国外巨头,还是专业设计公司) 早就开始做了。就怕你到时拿着终端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了。
. {/ H9 F, d3 n) _( |# c4 S$ X! n( X: N! H3 k3 X) T) C  {- W2 a
) G# O; @* U: D  A. C4 {0 `' k1 o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6 16:47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29 06:43 编辑
' h+ Z1 d- D' \/ _! l
' p8 Z4 r. M" B0 h/ r/ j8 ]回复 绿葱头 的帖子) W# X, A* P; b$ j/ g9 G8 V
" R1 u! l3 d. B9 m; M5 d
下面这些似乎知道些内幕# h) v4 G8 ?- s2 _* q
四期承诺演进LTE,是指网络测,不是基站射频测,移动自己频谱规划都没定,每年频谱使用都在改,搞死设备商和终端制造商
答复 :中移动没有频谱规划的权利,那时国家无线委的地盘。
' p8 n/ _) ~% ]# Q% B

) u! g2 o4 N- F; m1 uTD-SCDMA早死早超生,换LTE。0 ~' F& ^+ ^# m/ `+ x
本来是西门子竞争不过别人的技术,被中国人买来就成了中国人自己的技术?' z: B$ ]0 Y9 K  \: m5 R
TD-SCDMA有太多的硬伤,空间损耗大,意味着要建比别多人得多的基站才能达到同样的覆盖。断线问题非常严重。
8 s- F# b# H& E0 k# p有用比别人更好的频宽资源缺做得比别人差很多,不是移动不行,实在是TD-SCDMA太烂。
答复 TD占的什么资源多了!完全就是胡说!!TD帧就用1.6M的频谱,而WCDMA要用10M,谁多啊?没中国人搞TD,哪有TD-LTE成为3.9G协议标准之一(总共就2个)!& U* y0 C- i& L9 z
6 {+ Z4 s' x! Q( v, @. ]4 }% X
中移动在公布3G牌照之前可建了不止一张的试验网,全是W的。后来心不甘情不愿的接了TD这个盘,TD相关的资产可一直都在母公司呢,嘿嘿,变天之心不死啊。用移动内部某人私下跟我说的话,“谁不知道TD是个火坑啊?党和人民要你跳,你跳是不跳?不跳你先摘帽子,跳了也不见得死在你手上,那就跳吧。”倒不是说TD技术原理上不行,而是,从网络到终端都非常的不成熟,市场角度看成本太高、风险太大。
答复 :短视! 通信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你放心自己在家说话,别人在外面听的一清二楚么!?/ t* s. M7 S7 k6 y
' s+ O: k. ]  n5 e- H

) V! h% p6 E- r
TD的测试,以及W的测试,具体数据不知道你有没有,我只能说TD的很多东西一边测试一边开发。另外,TD的终端确实太少了。似乎那个终端射频单元移动还没有给补贴。
答复 :2011年上半年时,TD入网终端过三百余款,后期会更多,中移动已放开渠道。, ?' T4 o) K9 |/ Y+ S% y
# Q" `  m4 ?* E: z. i
  [& |, o# F& M& t
8 ~0 r5 i. V! ~6 d9 z+ p1 o7 x0 Y

8 J1 v+ M& n6 w# c' j0 l
+ ]" X8 I" A6 R. S
作者: 田做    时间: 2011-8-28 23:36
因为工作关系,也接触了一些东西
7 q: h( {' {/ O首先,TDSCDMA和TDD LTE关系似乎没有像是传承关系那样大,就目前我做的运营商(海外某国)来说,有直接用之前的Wimax频段来转TDD LTE的,因为只要根据3GPP上的协议规定,他们的2.3G频段能做就可以了;而且公司给他们测试的终端我见过了,确实体积外形比较大,但是最新的路标应该Q3就能出小的多的测试机,端到端的试验局(终端-无线-核心网)也在建设中。  c/ i4 f2 ?5 X5 i6 D! z
还有至于标准协议之争,我感觉还是主要看商业上的运作吧。如果是能够明显赚钱的商业模式,那家运营商不会抢着用呢?现在运营商为了提升客户体验,一般都在900M的频段上来refarming 3G甚至4G的技术,这个频段上的优势加上成熟的制式,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外基站单位覆盖的人比国内少的多)。这方面,因为不是做国内运营商,所以确实不太了解TDSCDMA的情况。
. F5 a8 j% L- B" f监控技术现在算是各个无线厂商核心网设备上买的一个可选软件了。如果是在通讯协议上设置了什么监控,也是需要设备侧来实现的吧,年初还是去年(记不太清了),HW为了继续在印度市场上份额,已经公布了所有的源代码给印度以供查询,所以不知道这部分HW还需要怎么来能证明自己是清白的。所以我的感觉是,通讯行业代码繁多,但实现原理上不是特别复杂,换句话说,知识力密集型产业。
) f1 I. [" z  W1 a" Q4 I当然了,可能以上理解比较肤浅,还请大牛给勘误吧
$ m' i& Y- B0 U* b1 @" G' M. r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29 17:39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29 17:41 编辑 0 s; ~( {, K7 B9 u+ i8 s. S! L
田做 发表于 2011-8-28 23:36
4 J. u. G( k# }因为工作关系,也接触了一些东西/ V0 }# Y  \6 f7 O6 Z2 k7 \& }+ f$ B
首先,TDSCDMA和TDD LTE关系似乎没有像是传承关系那样大,就目前我做的运 ...
! e% U4 t3 H# l/ V/ ?3 |) T3 S
抱歉,没看明白你想让他人勘误什么?能具体些么?有些散。* }! w+ H3 x* y% g" V' g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8-30 02:41
回复 龙升 的帖子
: U( G* N4 U% G) X* B& x) U6 i7 h& }9 T' B& i
谢谢提供如此精确的数字,技术贴在这里也是很受欢迎的。
作者: 田做    时间: 2011-8-30 03:52
回复 龙升 的帖子
* ]0 X! h% Q, m4 q7 ^
/ l9 Y6 x2 ], _$ r" Q( f好的,那就说的直接点吧" j) ^( O# v. |9 \) w; l
1.TDSCDMA和TDD LTE关系不大,跳过TDSCDMA直接做LTE也可以,所以感觉在中国的TDSCDMA有些鸡肋,而且实际情况来看,移动如果不是被逼,不会选这样的技术。而且从移动推动LTE的行动上来看,甚至希望更快的跳过3G这个环节。1 c( l& x" a1 d$ {9 J; C
2.协议的优劣上不做评论,只是感觉各国一般选取不同标准的动机是商用的便捷和经济上,而不是政治上。" L9 c; `& k6 U# C$ {( Q6 q
3.关于电话因为采用国外的协议就会被监听的问题,感觉是无稽之谈。设备上用的中国的设备,设备上跑的协议也是中国厂商自己实现的,怎么可能因为采用WCDMA(所谓的欧洲制式)就被监听呢?印度政府就是因为这个要求中国厂商来公布代码的1 ~: a1 R. @- ]4 u& o- f/ R0 f, v% |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30 14:41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 {' c& W- |% N' K/ e8 {6 ?& f5 t
4 {* Z4 v' t; Q0 B4 a7 o谢谢,虎大鼓励。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30 14:49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30 19:27 编辑
; _3 P  e# M/ B- Q& N5 f* _
田做 发表于 2011-8-30 03:52 - F" T5 V  j& K" w% T8 K0 @
回复 龙升 的帖子3 _  S$ J7 a2 d5 A- ?2 @. Y2 i2 E

9 b( o9 x. n6 b- C. V好的,那就说的直接点吧

. N# {- ~  Y7 k/ v" B5 w"1.TDSCDMA和TDD LTE关系不大,跳过TDSCDMA直接做LTE也可以,所以感觉在中国的TDSCDMA有些鸡肋,而且实际情况来看,移动如果不是被逼,不会选这样的技术。而且从移动推动LTE的行动上来看,甚至希望更快的跳过3G这个环节。"
+ R2 i, {) p9 e
' a. G8 w4 F) b! Z/ z
LTE网络架构改动非常巨大,是颠覆性的改动。如果按你这的说法,FDD_LTE和WCDMA的关系也是不大的,也是可以跳过WCDMA直接到FDD_LTE,你觉得联通会干么?!: Z9 k1 b# q- [: ]
其实,大家不要再抱着TDSCDMA有技术缺陷的意识了。TD和WCDMA一样,不完美,有优势,也有劣势。业内早已不再关注它们的优劣,而是相互融合。
6 [1 `; J* P( |+ p, Z" V' Q/ n9 O' }
移动推动LTE,不会是为了跳过3G,这是不可能的。首先:国家有规定TD-LTE必须要兼容TD-SCDMA。其次,LTE对语音电话处理没有最终方案。打电话时可能还要回退到3G上。
5 K1 r& L7 i5 K4 ?
3 k/ y/ y% a8 L

& }- E- H# G0 ]! J$ c: V) k"2.协议的优劣上不做评论,只是感觉各国一般选取不同标准的动机是商用的便捷和经济上,而不是政治上。"' F  ^' q1 ^, k: D, j( _" `
8 u% Q8 {/ K0 `4 M* p! K
错了,不可能没有政治上的考虑。中国和欧洲的地缘冲突不明显,所以国产通信设备(如:hw和26)在欧洲市场上纵行才有可能。在美国市场上有突破么?HW等着进美国市场都十年了,就是进不去。
$ E1 n0 B* B9 u+ Y/ Z
. L, i& l2 G8 `# |( I- X9 t0 [. C

+ M: t4 |: b4 u4 b  p1 J* g"3.关于电话因为采用国外的协议就会被监听的问题,感觉是无稽之谈。设备上用的中国的设备,设备上跑的协议也是中国厂商自己实现的,怎么可能因为采用WCDMA(所谓的欧洲制式)就被监听呢?印度政府就是因为这个要求中国厂商来公布代码的"
1 C# m' I' U! p' H& b* ]' P" w' i* h& O  o; q* v
你误解我原意了。不是说用了国产通信设备,就不可能被监听。要知道,手机的无线信号是在整个空间里传播,理论上都是可以被监听的。最近,卡扎菲倒台逃亡,北约增派电子侦察机协助查找卡扎菲,侦察机通过截取手机信号,来查找敏感信息。无线通信,不单单只是民用。我多次强调,TD对于国家来说是个战略资源。你站在国家角度,就能理解很多政策了。/ K4 K2 q, C  p

$ A* [; g1 u1 h+ C* b( e+ ^
, c9 v: x, \3 O" X" K. w% h
关于印度人要求公布代码的事情,我没关注过,不知道出处何方?无线通信系统的代码量有上亿行,就算公开,也没人会去看的,更不会去改的,哪怕就改1行都可能使系统down掉。所以这最多是个表态。而且也不可能全部公开的。核心算法代码就不会公开的。 另外,不知道你说的监控软件是什么?没听说这种软件,它要监控什么?是网优后台软件么?
/ ]6 u: R4 M; d) b6 ^0 y: Z
' w0 Y. a/ h. V+ `3 l& Q) Q3 j/ }" J/ c) h

作者: 海狸先生    时间: 2011-8-30 16:56
本帖最后由 海狸先生 于 2011-8-30 17:04 编辑
* z1 Z6 |, c4 {% ]4 X- M$ v# @, ?' P; G/ J
看了楼主最近的回复,感觉工信部下辖的通信领域比铁道部强大多了,现在搞出来的国产标准明显比高铁靠谱啊
( W' o9 x' ]/ i! q& p( ^6 n想问龙升 同学个问题。假如说将来移动的TD-SCDMA 网络全国普及了,老的GSM网络是不是就可以像小灵通网络一样慢慢就废弃了% @9 J8 S: F3 Y& r1 T# K- F  D% T% v

作者: 田做    时间: 2011-8-31 01:19
回复 龙升 的帖子
# F# h% j- k' }
( Y9 t- g6 q4 F$ A7 o楼主回复的很细致,多谢~ 呵呵& _* D/ O' h5 h- P6 K( g' I
接着讨论,% {# h+ E' }) Q) F% @! {: Y
第一,确实LTE的构架变化很大,改成了扁平话结构,而且传统的CS域没有了。我只是想说的是,对于移动最好的来说还是用LTE来承载数据,原来的GSM来承载语音。而对于联通,因为在射频模块上升级到LTE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可以在原网的基础上叠加就可以实现LTE了。这样子一对比,自然联通更愿意按部就班来平滑升级,移动暂时的数据业务可能就是目前的一块短板。
! d/ \1 e1 K' K6 ~  T6 ?第二点,赞同~可能这方面理解确实不太深刻;但是我只是想说的是制式上的选取,而不是设备商的选择。从很多国家C网开始转为G,W网络上也能看出来,制式上的选择还是基本基于商业的,毕竟C网的高通专利实在太高了。PS:八卦一下,楼主莫非是HW的?(依据26?)
9 ]5 y9 ?, l' O& ~第三点,这样子的啊。
$ {8 M& b7 e7 }3 T8 G代码的事情在内网上看的,底下贴几个刚搜出来的新闻吧。这个监控是一个核心网上的正常功能,一般是监控语音的。大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安全的考虑,要求运营商建造的网络必须具备这个功能的,在深的我就不清楚了,明天可以问问核心网的兄弟吧,呵呵
作者: 田做    时间: 2011-8-31 01:22
华为称愿向印度政府公布网络系统源代码' e  I* O3 Q2 J7 m# v

. d: M0 i/ ], _1 v& H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4日下午消息,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华为已提出,愿披露其网络系统的源代码,以向印度政府表明,其设备不会带来安全威胁。+ U5 n0 B- i8 s: _. M
 “按照普遍认可的国际行业惯例,销售商可根据彼此认可的安排向当局提供源代码。公司已对印度政府表示,对此选项持开放态度。”印度《经济时报》援引一名不具名的华为公司代表的话称。
# h/ ]5 q$ \- K 上周有报道称,印度电信监管部门基于印度内政部对国家安全的担心,从4月28日开始已经向原计划从中国制造商手中购买设备的一些运营商下达了禁令。此后,华为表示正寻求印度当局澄清此事。(木木)
作者: 田做    时间: 2011-8-31 01:22
华为称印度研发中心随时可接受印度政府检查
" E6 y( \+ P7 l  {+ T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4日午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华为近日表示,已准备好配合印度政府对其设施进行检查,并否认在通讯设施上安装间谍软件的传言。: K2 X1 G$ Q, i+ d, E( I
 华为的高管在带记者参观在印度的研发中心时向媒体表示:“欢迎政府对华为在印度的设施进行检查,我们将予以配合。”此前有传言称,该中心的部分设施不允许印度员工进入。华为表示,印度员工可以进入该中心的任何设施,中心并不存在任何只允许中国管理人员进入的区域。, v) A1 u) y" j5 T, T6 U, X
  华为印度公司副总裁、工程和研发业务部门负责人古普塔(Virendra Gupta)表示:“我们在还没有进军印度市场时就已经在这里建立研发中心了。我们在班加罗尔大约99%的研发工程师都是印度人。我们有约30名的中国员工临时在这里工作,在技术转移、工艺设计和顾客界面方面提供帮助。”他表示,中国和印度管理人员可平等使用华为在印度的设施和实验室。( U$ s  {7 j+ [
  华为高层最近与印度总理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官员进行了会面,但目前结果尚未清楚。对此,华为方面表示:“我们已经进行了数次会谈,在接下来几天将有更多的会谈。我们将及时提供更多的最新动态。”. R5 X  I0 G% K( x, g$ D
  华为1999年在印度班加罗尔成立了研发中心,2002年在印度开始营销,此后每年在印度营收均大幅增加。华为在全球有17个研发中心。
0 K6 d5 L- z$ Y- i% ~8 ^- L8 V" }, u华为2009年在印度的合同销售额超过900亿卢比(约合20亿美元),国有运营商BSNL、MTNL,以及信实电信(Reliance)、塔塔电信(Tata Teleservices)和巴帝电信(Bharti Airtel)均是其主要客户。(贺钊)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31 16:22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31 16:28 编辑
- v! L6 \) o6 p. u# i* u
海狸先生 发表于 2011-8-30 16:56 . W5 s! F+ w7 \
看了楼主最近的回复,感觉工信部下辖的通信领域比铁道部强大多了,现在搞出来的国产标准明显比高铁靠谱啊:l ...

  S6 D6 j, V9 d/ ^! B' n这个是必须地。但时间上会较为缓慢,且分步退出。GSM现占用4个频段,会一个个的退出,让给LTE。2 z/ m, l; r, J: w5 F# F9 n% `: j( x
就像现在小灵通的退出,其频段让给TD一样。时间点不能确定,毕竟GSM太成熟了。个人推测2017年才会考虑开始。
+ K, ^' _" p1 e. A( g( ~: @9 }5 I
' J, o- _) u3 r" Q+ r9 J0 ?' \9 o+ K
" i, z0 x3 t$ t

* Z6 m! N/ d5 i$ m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31 17:01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8-31 17:08 编辑
# y+ x' |6 b  H" }# ~
田做 发表于 2011-8-31 01:19
! {% ^0 Z) |* O% A6 |: f0 j回复 龙升 的帖子
2 h, [# b) |* A8 l7 J0 b' i* ]$ O7 o
楼主回复的很细致,多谢~ 呵呵

, D$ J$ `' F: v" }+ O3 c“第一,确实LTE的构架变化很大,改成了扁平话结构,而且传统的CS域没有了。我只是想说的是,对于移动最好的来说还是用LTE来承载数据,原来的GSM来承载语音。而对于联通,因为在射频模块上升级到LTE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可以在原网的基础上叠加就可以实现LTE了。这样子一对比,自然联通更愿意按部就班来平滑升级,移动暂时的数据业务可能就是目前的一块短板”$ ~7 S4 m; J+ w. k! {/ S$ z
我猜你是想问:中移动以后是采用 GSM+TD_LTE 架构,还是TDSCDMA + TD_LTE的构架 吧?我认为中移动会采用这样的引进路线: GSM+TDSCDMA ===> GSM+TDSCDMA+TD-LTE  ===> TDSCDMA+TD-LTE ===> LTE+??
% ?4 N6 P, W" C5 T- ^1 D# k) k只不过每一阶段都会经历很长时间,而且还会有其它不确定因素。7 ^! c8 F$ ?. n5 q% {6 j# ]

( D+ X: }2 |1 W( U
, A+ }5 p6 i6 i
第二点,赞同~可能这方面理解确实不太深刻;但是我只是想说的是制式上的选取,而不是设备商的选择。从很多国家C网开始转为G,W网络上也能看出来,制式上的选择还是基本基于商业的,毕竟C网的高通专利实在太高了。2 k9 Y" S7 e+ Y: i
你知道当年联通为什么要上CDMA2000吗?是因为美国的压力。所以选择什么样制式的,这个决策是国家层面去综合考虑的。我们也只是下面乱猜猜。: S! ?7 z" v( ~  `
/ m! |4 ?: V$ ^# K' i7 P

; z/ i  Q, m7 Y2 S% s0 E# k“第三点,  w' B- t. r# }4 e/ s
代码的事情在内网上看的,底下贴几个刚搜出来的新闻吧。这个监控是一个核心网上的正常功能,一般是监控语音的。大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安全的考虑,要求运营商建造的网络必须具备这个功能的,在深的我就不清楚了,明天可以问问核心网的兄弟吧”
5 H. q1 W% Q# V' \' M5 [
你说的这个方面,我只能说技术上是可行的。其它的也不适宜我们来谈论。
) Q; d) m' X2 O2 V- i  \3 n  U- h$ X& l) `+ d4 D, ^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8-31 17:47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9-1 15:27 编辑 $ m. m5 w/ x- N/ d& O& [. c+ Q
田做 发表于 2011-8-31 01:22 5 L; }7 f8 b7 C# H
华为称愿向印度政府公布网络系统源代码; \7 d1 @" l5 W( K# X: ^; |
! J. g9 q% }6 @9 O4 V5 @2 Z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4日下午消息,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 ...

/ M* n. L) L7 \3 F4 ]/ E* ?这是印度人敌对心态的体现。公布代码是“国际惯例”,没听说过!!印度人要过爱立信的通信系统代码么?!当年爱立信,北电,阿尔卡特等西方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人要过代码吗?说到底,是印度敌视中国的心理在作祟。 但印度这个市场一定要挤进去的,毕竟这个市场太大了。给它审查看代码是可以的,脱离系统的代码是没有用的。打个比方:一个小学三年级数学水平的人,去看数学系研究生的泛函方程式解题步骤。还要在一个小黑屋子里看。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9-1 16:09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9-1 16:12 编辑
* C" Q4 H0 q2 i! v* @2 \5 O
海狸先生 发表于 2011-8-30 16:56 0 v5 w) s9 i: P& L
看了楼主最近的回复,感觉工信部下辖的通信领域比铁道部强大多了,现在搞出来的国产标准明显比高铁靠谱啊:l ...

9 C: \0 S, e; u, U海狸先生,高铁和本帖话题无关。既然提到了高铁,就多说几句。高铁和通信业一样,是我国工业化的标志性产业,算做的比较好的产业。7.23后,国内媒体的反应是过度活跃,搞的动车(高铁 )名声很差,我也受影响,怀疑动车的安全性。事故一周后,我出差(非周末),来回都是高铁。上去后,见车厢座位全满,很多人还站着。中途到站,下多少人,就上多少人。旁边的座位始终就没空过。那时你才会明白,高铁已经改变了中国人出行习惯,已经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即使它有挫折,被诋毁,被开倒车,但也不改其发展趋势。就像支持TD一样,我坚定的支持高铁的发展!7 U' _* Q% U7 ]) u5 S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9-6 21:47
回复 田做 的帖子
4 h8 ^& J. T- N$ u( L/ ~
% O8 W3 _( u. n! r" Z& _田做,你在欧洲做市场么?
作者: johndl    时间: 2011-9-6 22:22
回复 龙升 的帖子
& C3 [2 P* [4 E& \8 R. x2 o7 c& e2 Y1 q9 f! F
龙升,以前有个说法,说TDSCDMA技术中,从网络到终端,中国公司拿到的专利不多,这样,即使TD市场搞起来了,中国企业仍然要向国外公司交不菲的绕不过的专利费,这个能不能给介绍下?
作者: lihbalps    时间: 2011-9-7 11:55
回复 龙升 的帖子
; T( L( x' a5 s
; U) T' t; w- f( }- k' Q2 `其实技术方面和标准方面,老百姓不太关心。
2 O( `( N' _2 k关心的是信号覆盖、信号稳定性、移动终端。
3 S% x' G- X0 D这方面移动的GSM是有其基础的,但终端说实话不怎么样;
9 o2 n1 F2 J/ t' p* {9 ^! w联通的主要是ipone打高端,信号的稳定性和覆盖程度比较差;
, ]5 F* A+ F5 ?1 X. H' O电信的cdma反而有些特点,在纳木错下雪的时候移动没信号,但电信的网络还能通连,在室内的效果也不错。
) T0 s5 A" Z  z至于4G,估计十年之内都没戏,终端跟不上啊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9-14 17:16
johndl 发表于 2011-9-6 22:22
8 M( z4 I7 Q: J回复 龙升 的帖子
. D: O) ]5 f0 n% R( V: c) v5 p0 j6 o' i# J; [
龙升,以前有个说法,说TDSCDMA技术中,从网络到终端,中国公司拿到的专利不多,这样, ...
- p& K6 j- x* l4 Q" C9 X7 p0 F% s2 v% }
前段时间出差,现回复。
4 [4 s7 r+ a( U8 C/ O8 ~1 t4 x) C4 z, `9 t  y0 B
在无线通信业,专利的玩法:谁的专利多,谁的筹码就多,谈判就越主动,费用就越少,甚至相互之间和解。这没有国界的概念,而是公司间的游戏规则。

作者: Radiohead    时间: 2011-9-14 21:15
龙升 发表于 2011-8-24 19:27
! t' `" |: \7 j; `子奉的那篇文章我也看过。准确的说,他遇到的问题是手机质量问题(再精确点:ophone操作系统问题), ...

3 h  ]1 ]8 o# M4 c! T; W俺是CS的,不懂通讯行业。瞎扯几句。 不看好Ophone,界面还没有原生的android好看,绑定一些移动恶心的应用程序。最要命,听说还有些不兼容android的问题。。。0 C7 r6 @4 W4 h
移动还不如把TD相关的代码开源了,鼓励其他厂商基于android做TD的手机,把Ophone废了算了。0 O" ^$ p& M5 ~7 ]
我不想换号,想买TD手机,可是ophone让俺倒胃口。像俺这样的人很多,只好买wcdma手机用gsm。
作者: Radiohead    时间: 2011-9-14 22:31
龙升 发表于 2011-8-24 19:27 & j  T9 j  c3 Y' ~
子奉的那篇文章我也看过。准确的说,他遇到的问题是手机质量问题(再精确点:ophone操作系统问题), ...
0 c- `; ?( J8 h$ f1 X
俺是CS的,不懂通讯行业。瞎扯几句。 不看好Ophone,界面还没有原生的android好看,绑定一些移动恶心的应用程序。最要命,听说还有些不兼容android的问题。。。2 l; ~: ^- R) H6 i5 G( o  l1 n
移动还不如把TD相关的代码开源了,鼓励其他厂商基于android做TD的手机,把Ophone废了算了。; p) [/ {( L  O$ |7 ]$ i
我不想换号,想买TD手机,可是ophone让俺倒胃口。像俺这样的人很多,只好买wcdma手机用gsm。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9-16 10:15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9-16 10:17 编辑 - I" g( X2 a- i% _$ X# l  Z
Radiohead 发表于 2011-9-14 22:31
& N1 Z! u3 Q3 A俺是CS的,不懂通讯行业。瞎扯几句。 不看好Ophone,界面还没有原生的android好看,绑定一些移动恶心的应 ...
6 r0 U( I( g# g
6 N: R; c4 Y& Y! C5 `
不止移动,联通和电信的定制手机也绑定自己的应用程序。后面发现,大的手机厂商(包括google)也会绑定自己的应用。也就见怪不怪了。对此我就一个做法:不用。
/ Z2 {7 K7 i4 H' X
) r2 ^0 _4 t# l/ [7 @, e& r$ \我试用过几款新型Ophone 手机,无论款式,操作性,流畅性等方面都还不错。只是移动不怎么推,不知道为什么。Andriod是个好的平台,但就怕它成为当年的微软,一统手机平台。如果到那时,对用户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作者: madercf    时间: 2011-9-23 15:03
龙升 发表于 2011-8-23 16:32
5 P  R9 @" [" U3 A! M! p+ @我觉得有两点:
+ U* A0 `# \/ j/ d 发展策略不同:联通的重点是高端客户,移动的重点:抢市场
$ X9 c# j  f$ e  |4 t; I9 V- Q5 E3 { 价格:WCDMA终端虽多,但价格 ...
& o7 N- }$ j% b2 K$ l0 ^
在这里我觉得有点需要注意的。现在网上、生活中移动有很多话费优惠活动,一般是充多少送多少。这部分优惠哪里来的呢?普遍的解释是:购机送话费活动——即,移动现在手机和话费优惠分离了。$ x7 j( O9 W; y
这里面有多少是TD手机的优惠呢?TD用户量的上升有多少与此是相关的呢?
作者: greatangdy    时间: 2011-9-23 18:04
回一下楼主,我算是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的3G用户了。
! |4 P( g. p- N2 F5 U. _) y1 [0 q
- C" w5 A, z/ ~% X9 f: o工作以来的移动号码一直没换,去年和今年都领取了话费额度范围内的移动3G手机,这个月换的是中兴U880,感觉TD的网络覆盖太差(深圳关外,TD信号只覆盖到了城区的主干道和工业区的人员密集区,室内的覆盖面也好,TD信号经常要切换到GSM,切换期间手机就没信号了),再加上耗电量发热量太大(这似乎更像是手机的问题),只好设置为只在GSM下工作。* \% m1 F- k6 E- J

! {0 L: o1 ~! P* q4 ^) `' v/ m$ O今年上半年领用了一台联通合约iPhone3GS,目前是手机上网的主要选择,没办法,比TD信号稳定太多了。, f; }" u5 |! t# @/ O. ?' K1 Y
# Z+ k0 J8 ]" `
年初家里办宽带,电信又送了一台华为C8650,千元以下的手机,上网速度尚可,后来就给家里老人拨打电话用了。
" r0 l/ g& J6 W/ i, F4 f: w+ R* j! ^  O# t. K
如果一定要用3G业务,我还是会选择联通。就不知道移动统计的这个3000万3G用户,有多少是我这样很少或几乎不用TD制式的
作者: 故园湾里    时间: 2011-9-25 22:54
我曾经用过一段时间的TD SCDMA,正好有问题要请教方家
. c9 f# r6 Y% I$ p使用TD SCDMA,和使用EGDE网络环境下,同样用UCWEB浏览网页,网页打开速度并无显著差别,但下载速度有显著差别。TD网络下下载速度在50k左右,EDGE下在速度只有10k不到。我在上海市中心。' ~2 A0 c8 [: w& Q+ ~
那么这是否是说,无论用哪种网络,现在制约手机上网浏览体验的,其实并不是网络速度,而是手机cpu和gpu的运算速度?
作者: wbwrz    时间: 2011-9-25 23:40
移动的3g资费还是高处不胜寒。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9-26 15:10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9-26 15:31 编辑
6 p. Z# n" [8 Y6 J. x
madercf 发表于 2011-9-23 15:03 - d7 g( @( X. N0 }/ Y$ G$ O
在这里我觉得有点需要注意的。现在网上、生活中移动有很多话费优惠活动,一般是充多少送多少。这部分优惠 ...

! M. A* e7 z: I* Y: I/ ^5 U% W7 s4 s1 b
你这个理解思路的方向是不对的。手机、话费、网络设备、维护成本,这些是不可能分开的。这里面有多少利润,只有运营商内部少数人能知道的。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9-26 15:22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9-26 15:31 编辑
0 h$ w& |6 t: a. W4 _
greatangdy 发表于 2011-9-23 18:04 " ^+ ]1 ^. u, [8 q8 W
回一下楼主,我算是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的3G用户了。
1 ?4 x, ]  v3 Y" b* l3 S3 r3 I4 g( T& S
工作以来的移动号码一直没换,去年和今年都领取了话 ...

3 m: l' f0 o0 {' |) q" V# _! J1 p/ S6 r' R# G
TD切换到GSM(或反过来),一般10秒内即可完成,此过程无信号格显示也就1, 2秒钟,不会过长的。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9-26 15:30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9-26 15:30 编辑
5 I% g+ G' J; z' c' }( |
故园湾里 发表于 2011-9-25 22:54
0 F3 {* m6 x9 O  Y4 Z3 b我曾经用过一段时间的TD SCDMA,正好有问题要请教方家
$ [9 S3 R+ j+ E' O6 [  ^$ i* w使用TD SCDMA,和使用EGDE网络环境下,同样用UCWEB浏 ...

9 z4 I) G$ j1 |  T, _& r& h
9 v" g! S2 E/ T8 f打开网页的快慢,除了和网速相关,还和网页大小(比如:2KB的网页,和100KB的网页)相关。网页内容下载到本端后,浏览器解析网页数据的过程应该很快的(1秒之内)
作者: greatangdy    时间: 2011-9-27 13:39
龙升 发表于 2011-9-26 15:22 % |" X) B4 T* k$ a5 L
TD切换到GSM(或反过来),一般10秒内即可完成,此过程无信号格显示也就1, 2秒钟,不会过长的。 ...
5 i! a0 r& [- l, G: C* A7 u
嗯,信号切换时间的确也就两三秒钟,不过如果在移动通话中遇到网络切换不就掉线了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9-28 16:29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9-29 12:39 编辑 6 ]6 J- g5 P+ D1 ^" U  I9 U
greatangdy 发表于 2011-9-27 13:39 . u% D* [' J% Z2 o% {
嗯,信号切换时间的确也就两三秒钟,不过如果在移动通话中遇到网络切换不就掉线了 ...
/ U8 J, a' y* E: |2 r5 U

: d- E( _3 q( \0 V通话过程中,发生异系统间的切换(如:G<-->T或G<-->W),是无线通信里很正常的现象。 有专门的处理流程。不会轻易掉线的。手机在出厂前,这些基本功能都测烂了。 现在就看网络优化了,这是个花时间的细活。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9-29 12:41
wbwrz 发表于 2011-9-25 23:40 4 m! D( ]/ a2 W4 Z3 Y; Z! ~+ A
移动的3g资费还是高处不胜寒。
# Q2 w& {- s1 f& ]7 B
不要单独申请业务,办套餐会好很多,优惠多。
作者: 张七公子    时间: 2011-9-30 09:09
故园湾里 发表于 2011-9-25 22:54
, Q5 I( g* i- m0 H# n8 Z我曾经用过一段时间的TD SCDMA,正好有问题要请教方家: S2 `0 [! b! C1 k* u# H/ t
使用TD SCDMA,和使用EGDE网络环境下,同样用UCWEB浏 ...
0 {7 [) M" |4 V/ A
应该是uc采用了数据代理和压缩技术,上网比较省流量。但我在北京h信号和e信号上网速度差别很大啊
作者: 张七公子    时间: 2011-9-30 09:10
故园湾里 发表于 2011-9-25 22:54
* M& A4 U9 x5 B  J0 I% A我曾经用过一段时间的TD SCDMA,正好有问题要请教方家* n" G7 e7 |+ _6 ~+ Z
使用TD SCDMA,和使用EGDE网络环境下,同样用UCWEB浏 ...
& O' C5 d- c4 H1 E! {
应该是uc采用了数据代理和压缩技术,上网比较省流量。但我在北京h信号和e信号上网速度差别很大啊
作者: 张七公子    时间: 2011-9-30 09:14
龙升 发表于 2011-9-26 15:22
* c# v1 P$ E0 ]! r0 z, dTD切换到GSM(或反过来),一般10秒内即可完成,此过程无信号格显示也就1, 2秒钟,不会过长的。 ...
; I# Q9 W5 [8 w3 z* H6 z7 U& ?( a
那能推荐一款信号比较好的td手机吗?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9-30 14:22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9-30 14:23 编辑
4 K2 X7 j7 `' H# W
张七公子 发表于 2011-9-30 09:10 , h  t1 f6 ]6 c
应该是uc采用了数据代理和压缩技术,上网比较省流量。但我在北京h信号和e信号上网速度差别很大啊 ...

/ U# O6 P" h" {: Z5 v9 S* T5 m6 J3 d
7 ~" S8 U5 w$ {6 `2 M! n  q在你哪地方,H网下速率有多少,E网下有多少?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9-30 14:35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10-1 19:24 编辑
( z  X' X1 G6 \% R
张七公子 发表于 2011-9-30 09:14
- O9 s8 G/ W1 a那能推荐一款信号比较好的td手机吗?
  \. H1 h1 [& v9 F+ H' J) u- D& ~
  i) c- w8 _+ p
实话实说,不推荐近期买手机。现已是智能机时代,降价趋势开始明显(已经有手机厂商引爆价格战)。现几千元的高端手机,后面可能就其一半价格。
5 X9 `/ R7 C" D/ I如果只是平时随便用用,推荐U880,F600,性价比较高(移动优惠活动,可送)。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1-10-7 02:07
龙升 发表于 2011-9-16 10:15 $ J  \+ _) W$ Q4 R1 Y
不止移动,联通和电信的定制手机也绑定自己的应用程序。后面发现,大的手机厂商(包括google)也会绑定自 ...

) w/ Z  V( i# X2 k/ uAndroid是开源的,即使一统天下也没关系。虽然现在谷歌有耍流氓的兆头,要停止开源,但是Android的最底层还是依赖Linux内核,这一部分谷歌是无论如何也要开放的。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1-10-7 02:14
本帖最后由 晨池 于 2011-10-7 02:15 编辑
) Y7 `) ]  A- h: A
故园湾里 发表于 2011-9-25 22:54
. F7 S* y7 K5 M9 z+ n我曾经用过一段时间的TD SCDMA,正好有问题要请教方家4 s9 L) y1 i/ F7 b9 P" L
使用TD SCDMA,和使用EGDE网络环境下,同样用UCWEB浏 ...

$ _7 Q% s% }( z0 I7 \& g
6 T* b  z; e2 D9 PCPU的运算速度应该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原因应该有两个,首先是网速,其次是你用的浏览器软件优化。* S/ h( J3 }4 n) o2 h  V
网速还是很关键的,EDGE是2.5G的东西,速度只能达到384kbps(?),只是3G里面最低一档的要求;但是TD已经是正牌的3G了,速度上是EDGE无法比拟的。
0 L+ F8 g7 B1 h$ M之所以你使用UCWeb感觉浏览网页没有太大区别,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UCWeb有做优化,比如预读取、加载缓存等等,这方面UCWeb是做的很好的。另外,如果你浏览的网页比较小,比如一页只有10k,那么无论速度是10kbps还是50kbps都可以在一秒钟里加载完,那么对你的感觉都是一下子就加载进来了,也会感到网速没有区别。& L9 e5 _0 [  ?
然而在下载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优化的花样了,TD和EDGE就现出原形。其实即使是浏览网页,你也可以试试看,不停的打开新网页,尤其是打开电脑版的网页,可能就可以体会出TD比较快了。我用GPRS关掉图片浏览3g.163.com,都觉得很流畅呢,所以最好用电脑版的网页。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1-10-7 02:17
龙升 发表于 2011-8-24 10:08 2 }2 [' B. _# N  N' X, X9 r: z  ~, D7 X
回复 tonyxu 的帖子
- `: [; P( r* b5 y! ?# W) ~2 C, G) e3 ^
移动的用户基数大是个现实因素,但关键因素是:移动的态度。
6 R- }/ j. c- P5 j" G8 H! T0 H
移动的3G用户,应该还有很多是无线座机用户吧,就是给你一个无线座机,其实呢,是一个大号的TD手机。这样的用户实际上和2G的区别不大,只有语音业务,体现不出3G在数据业务上的优势。
作者: 张七公子    时间: 2011-10-8 11:18
龙升 发表于 2011-9-30 14:22
% r' r: u+ R+ O' d  ?1 ^在你哪地方,H网下速率有多少,E网下有多少?
/ o# H' ?0 P9 A8 l. h5 }2 P
地方不同,H网和E网差别较大。在北京,有H网的时候下载速度大概50k,E网大概10k+,但多数情况下无H网信号。在其他几个省会城市,H网速度比联通WCDMA的H网要好。但我的手机是老td手机,信号经常不给力。
作者: 旅途愉快    时间: 2011-10-8 11:57
国庆出去,正好试验了一下。
, u' T( u7 a5 X7 p
* B" p" J) W: R  P* s; dipad里面放的是wcdma上网卡,高速公路上基本没有信号;iphone里面是联通的号码,没有3g信号倒也罢了,经常会出现“搜索网络”,手机信号都没了。
: r/ \4 m$ L! C- ^, i7 k2 C
# P( O6 _3 ]5 ?- r, J  m为了导航,不得不通过wifi用ld的电信上网卡,速度飞快,信号良好……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10-8 16:47
晨池 发表于 2011-10-7 02:17
- W# P+ M. K) M1 O移动的3G用户,应该还有很多是无线座机用户吧,就是给你一个无线座机,其实呢,是一个大号的TD手机。这样 ...

5 W8 Y$ W+ J7 A6 ]呵呵,3G牌照没发时(09年前),移动,联通都推过无线固话,只是力度不大而已。
作者: 北京阿新    时间: 2011-10-9 11:14
一个问题:TD-LTE和TDD-LTE是完全一回事吗?我听说还是有区别的~" \& \+ b7 p- Q4 H' P
而且中移动声称TD-LTE完全自己的技术产权,好像也很夸张的~毕竟TDSDMA都没有做到的,大头都是控制在爱立信他们手里的
作者: 田做    时间: 2011-11-18 19:29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1-10-9 11:14 ; w. Q" U! P2 z! E4 S9 T0 j# L
一个问题:TD-LTE和TDD-LTE是完全一回事吗?我听说还是有区别的~
" f" G5 C- }, I: H2 u而且中移动声称TD-LTE完全自己的技术产权 ...
' }$ }+ c0 `6 W8 ^
工作上是涉及无线GU产品的售前,对国内标准问题按照自己理解说一下吧。只当是抛砖引玉了。:)4 a1 X* l( p; R; u$ i

, V: P7 W1 U4 x) tLTE技术主要分为FDD和TDD的区别,一个是频分双工一个是时分双工。按照3GPP协议上的定义,这两种方式的帧结构是不同的。
0 @1 N% A" w' y: V8 G简单的说,频分系统就比如我们手机的接受和发送信号是在两个单独的频点上(或频段),而时分是在某一频点(或是频段)的特定时间段内分别实现信号的接受和发送。' z' ^! K' [5 x
* d( f" \, K+ z, r. L: D$ J
现在设备商对运营商的销售,一般最起码都是要讲“平滑升级”“利用现有资源”“节省成本”“绿色环保”等概念的。这样子运营商对自己每年的巨额CAPEX支出,心理才用点底吧。所以才有说:“只要买了我们设备商的设备,可以实现2G,3G共平台,或是3G与4G共平台,平滑升级业务,保持平稳过渡等”一系列的说辞。一般来说,这也是确实可行的,因为这些协议中都定义过的(协议也是不断添加和丰满的)。/ N! Y5 E6 O* z: a/ |

% J) \) P$ H: ^( A* a目前大多数运营商都是采用GUL的升级,也就是到FDD的升级。中移动由于各种原因,采用了自己的TDSCDMA,就自己定义了以后升级后的4G网络叫TD-LTE。- Z' ]! T* j6 M% l  ^. ?* y9 L6 p
但TDD LTE帧结构是采用了我国TD-SCDMA的帧结构(听说),可以想象,帧结构一致的话,能够方便的实现TD-SCDMA到TD-LTE的融合与平滑演进。
9 n( b1 ~- \9 H( c4 R可能,这就是中移动声称自己完全产权的原因吧。
7 @1 t$ c4 N/ d- j  E
作者: David09    时间: 2011-11-21 13:05
madercf 发表于 2011-9-23 15:03 ( \3 }& ^( N# I; l+ \  _
在这里我觉得有点需要注意的。现在网上、生活中移动有很多话费优惠活动,一般是充多少送多少。这部分优惠 ...

* x8 Q" W! e7 k! l2 l这部分就是营销经费,从成本出。中移动现在的政策是,只做TD手机终端优惠。
作者: 沧海一粟    时间: 2011-11-21 19:37
了解了不少通信方面的
作者: 田做    时间: 2011-11-28 15:05
龙升 发表于 2011-9-6 21:47
4 x4 |. A7 X4 e6 G回复 田做 的帖子
1 @1 Y1 C  [8 J+ N$ r0 V; |. S7 f; m7 Z
田做,你在欧洲做市场么?
: K; a# X, O) Y# `$ W' [, I) X7 y
不好意思,才看到,欧洲做过,但是南非才是俺的主战场,呵呵  不过都是以前的事情了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12-19 14:18
本帖最后由 龙升 于 2011-12-19 14:19 编辑   f3 [( b1 C8 f6 W+ F& o* Z0 u8 o

. h6 i' f6 R. P- O7 T出差归来,对TD有所新感触,见首贴PS补记
作者: 空山小径    时间: 2012-5-29 10:40
有营养。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12-5-29 15:51
龙升 发表于 2011-8-30 14:49 4 V9 ~- E. a% x# O( ~0 f- A
"1.TDSCDMA和TDD LTE关系不大,跳过TDSCDMA直接做LTE也可以,所以感觉在中国的TDSCDMA有些鸡肋,而且实际 ...

, i" U; X3 v+ [9 r& j作为一个多年研究无线通信网络的人(LTE研究7年了),并参与国内LTE+标准提案的工作者,忍不住澄清一下:
0 T0 f% r* N6 w3 V3 H. o3 _1、 移动蜂窝网的演进一直是循序渐进的。TDSCDMA和WCDMA沿用GPRS(GSM的升级版)的包交换核心网,而换掉无线接入网(基站子系统),在TD-SCDMA和WCDMA的核心网都向IP化演进的同时,LTE用OFDM技术的基站换掉两种3G技术的无线接入网(基站子系统),同时无线接入网也更加IP化、扁平化。$ d: w5 O" t9 x6 K( h( R' [
无论从哪种3G技术向LTE演进,除了换基站子系统外,核心网都是从 GPRS的 SGSN 升级为 LTE 的 MGW,也就是说,核心网的技术架构和无线侧采用哪种标准是相互独立的,跳过TD-SCDMA直接在无线侧采用LTE基站是可能的。平滑过渡更多是为了保护运营商已有的投资。
9 A) B, @7 O, W' ?: d0 I7 {  v
9 C$ A) z) c7 w* G6 z所谓TD-SCDMA的技术缺陷,其实是因为TD-SCDMA的提出比WCDMA晚了若干年,因此标准相关技术的成熟和整个产业链的成熟也晚了这么多。想想看,WCDMA在欧洲2005年就大规模上用了,而TD-SCDMA在中国大规模商用已经是2010年左右的事了,5年的差距必然反映在用户体验上,如果不是联通在网络优化上一向很烂,那我们感觉到的用户体验差距比现在应该更大。' s6 E& }- I$ o$ V5 A( D

" Z/ S  r0 }7 R0 v* W) F总之,在技术上和拳术类似,拳术无高下,功夫有深浅,要看做这个标准的厂商、运营商们到底下了多少功夫,达到多高水平了。5 g+ _9 p& o7 R4 a+ |
9 r# G1 l! b9 e' T# [# e+ x" H
2、无评论。; g; U& k' B9 X

' ^: k5 y2 f2 P3 f3、从技术上说,无线通信(也包括有线通信),不管是谁定的标准,大家都可以互相窃听。即使是中国的标准,因为标准里用的算法全是公开的,美国一样可以窃听,美国的标准呢,中国也可以窃听。山东大学那位女教授不久发现了美国定(也就是IEEE组织)的无线局域网加密标准的漏洞并破解之吗?技术标准不是战略资源,技术人才才是。谁的技术水平高,谁就可以对对方取得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以为制定了一个个标准就可以守住国家安全实在是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9 A, v+ \. ^4 g* A4 n; z# c+ {; k# _' i( ^7 q) F. V- }7 D/ x

作者: komicjack    时间: 2012-6-21 17:46
灰常感谢,坚决顶一个,最近正在写三网融合的报告,正好用得到~
作者: jerrod    时间: 2012-6-21 23:35
komicjack 发表于 2012-6-21 17:46
* G8 }0 l) b! U' \+ q4 n5 i灰常感谢,坚决顶一个,最近正在写三网融合的报告,正好用得到~
1 e: x9 g( {! }
兄台原来是三网融合方面的专家啊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2-6-22 10:57
tangotango 发表于 2012-5-29 15:51 ( A7 f8 \: u2 x& ?  d% V
作为一个多年研究无线通信网络的人(LTE研究7年了),并参与国内LTE+标准提案的工作者,忍不住澄清一下: ...
+ p( M; C$ L0 j+ i
第一点,我是赞成的。尤其对于TD这个“晚产儿”,在出生时,面对诸多不利条件,如没有一个好的运营商领养,后面真的很难。就我看到的情况,现在客户对TD的用户感受还不是很良好。当然,这个表象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如网络覆盖,频谱资源,技术优化等等。但我还是看好TD的,关键是政府支持。近闻中移动第6期设备采购开始,规划采购设备数是第5期的2倍多,这个对网络优化是非常有益,客户体验会更好。
6 Y3 {/ b# L  l
+ r# y: z+ d1 G& a8 Z( l第三点,人才是资源的一种,技术标准(壁垒)也是资源的一种。这些最终都会着力于竞争力实处,就看需要什么了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2-6-22 10:59
komicjack 发表于 2012-6-21 17:46
* [2 K* c5 v9 ^3 c  e1 D灰常感谢,坚决顶一个,最近正在写三网融合的报告,正好用得到~

( Z) c2 G/ [. J# n" P. l三网融合,我个人觉得很难很难。
) L0 w) }! k: R6 u% V; A; V, C* p' F6 W" p! f% c4 e  e
移动,电信,广电,那家都不是省油的灯,让它们融合,技术上可行,运作上不现实。
作者: komicjack    时间: 2012-6-23 00:20
龙升 发表于 2012-6-22 10:59
$ V& }: j  N/ G三网融合,我个人觉得很难很难。2 S% w& B2 u6 _1 b- f0 L

: M- @1 \+ y! W4 W- C移动,电信,广电,那家都不是省油的灯,让它们融合,技术上可行,运作 ...
: ?/ Q7 p& J) o+ K# a$ W1 X- q9 `
前一阵子和北邮的几个教授聊了一下,技术上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现在主要问题在广电总局和工信部扯皮,希望占据带宽的主导。广电的带宽很大,但是在运营上谈判非常不占优势,所以一直拖着
作者: komicjack    时间: 2012-6-23 00:22
jerrod 发表于 2012-6-21 23:35
' d. b! _$ C0 K1 f) Q兄台原来是三网融合方面的专家啊

7 q0 m7 }8 K: F5 ?4 o老哥过奖啊,咱这行你这才是正宗的专家啊。。。我本行还是搞金融计量的,这算是一个项目组的子项目。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2-6-23 12:36
komicjack 发表于 2012-6-23 00:22 ; x! s4 H9 f" ]: Q( |
老哥过奖啊,咱这行你这才是正宗的专家啊。。。我本行还是搞金融计量的,这算是一个项目组的子项目。 ...

8 ?/ A% G- Z7 q, h9 d* f' j搞金融计量的,为啥要写三网融合的报告呢?  可以直接买第三方的调查报告嘛
作者: 北京阿新    时间: 2012-6-24 02:38
TDSCDMA的用户还面临一个国际漫游的问题:出国了就只能使用GSM网络。一旦去韩国这种没有GSM网络的国家,就杯具了~
1 q/ @+ T+ r# s现在我用的WCDMA的手机,就可以直接用WCDMA网络,这是一个优势~虽然我是移动的用户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2-6-24 11:27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2-6-24 02:38
! `) V! G' s* X: \TDSCDMA的用户还面临一个国际漫游的问题:出国了就只能使用GSM网络。一旦去韩国这种没有GSM网络的国家,就 ...

1 M% L( K% k7 d6 g呵呵,国际漫游不是问题。TD手机全部都支持双模(GSM/TD)的,G网的全球覆盖可比W要好哦。当然我没给中移动的全球通打广告哦(我不是全球通用户,没出过国 :()
作者: 北京阿新    时间: 2012-6-24 13:40
龙升 发表于 2012-6-24 12:27 , [6 r5 T& a( I+ [& D2 n+ [* E
呵呵,国际漫游不是问题。TD手机全部都支持双模(GSM/TD)的,G网的全球覆盖可比W要好哦。当然我没给中移 ...
! G( C0 W* y8 A8 ~5 ?1 _5 l
也是有特例的。 比如韩国,完全没有GSM网。没有WCDMA的话,就是砖头了
作者: 田做    时间: 2012-8-1 23:16
奇怪了,这个帖子怎么翻不到最后一页?
作者: 飞羽凌风    时间: 2012-8-7 15:02
光比3G用户数一个指标我觉得意义不大,指标太容易做出了,比如移动搞TD无线话机,各省公司分配了任务,每个省必须发展多少用户(主要是农村中低端用户),结果基上都本是白送用户话机,用户发展了不少,但很少有用户使用其3G上网功能,基本上拿3G当2G使,这建3G和2G有何区别呢。电信某些省是宽带跟手机捆绑销售,3G你用不用不管,但用户数是上去了。倒不如比一比3G话务量
作者: 飞羽凌风    时间: 2012-8-7 15:08
三大运营商每年都搞校园促销,移动说我的了80%的份额,电信说我得了40%的份额,联通说我得了50%的份额。结果呢,有几个学生无聊的会同时用2个卡。不过3大运营商的用户数指标又好看了
作者: 飞羽凌风    时间: 2012-8-7 15:11
楼主移动的吧,你自己问问你们搞运维的同事,自从你们搞了反向竞拍后,自己的那个网跟以前比质量怎样。一个典型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双输的案例
作者: 天启灵鸟    时间: 2012-8-25 15:07
好贴
作者: 田做    时间: 2012-9-20 15:02
飞羽凌风 发表于 2012-8-7 15:11
8 V( c; s0 x2 D: s5 `. e楼主移动的吧,你自己问问你们搞运维的同事,自从你们搞了反向竞拍后,自己的那个网跟以前比质量怎样。一个 ...

. P- j% O& i. h+ i和反向竞拍关系不大吧,反正华为这样的设备商可以给你差不多的设备,毕竟国内运营商盘子还是大啊 关键的对手是QQ这样的软件商,他们软件上设置的心跳机制导致运营商网络信令延时,通话质量严重下降,你相信吗?还不说微信抢了短信市场了…
作者: 飞羽凌风    时间: 2012-10-1 11:10
田做 发表于 2012-9-20 15:02 2 E% @3 F9 ?# \! s/ z2 G
和反向竞拍关系不大吧,反正华为这样的设备商可以给你差不多的设备,毕竟国内运营商盘子还是大啊 关键的 ...

8 l+ i6 d0 Z0 O4 i不光主设备,配套设备如天线等对质量影响都很大的
作者: 飞羽凌风    时间: 2012-10-1 11:11
飞羽凌风 发表于 2012-10-1 11:10
0 r8 T7 m# s2 G! w不光主设备,配套设备如天线等对质量影响都很大的
3 g2 P# k2 T- i6 G. Y+ B
手机信号都接收不到跟腾讯软件没关系吧
作者: 谜团    时间: 2012-10-10 09:42
三家用过 感觉还是电信好用
作者: tonyxu    时间: 2012-10-10 13:12
几个月前买了个TD的包年的卡,现在扔在某角落里了不想去用它。4 V' Y! d$ E/ J2 M% z

  }. |% |+ I# G/ |$ {1 _, M因为:在农村不好用,在城市不好用;在家里不好用,在办公室也不好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换了几个地方,还是不好用。
: y6 E; ?# d( u$ Y. Z# z/ |3 \" H% a) N! V/ n
非常的偶尔也会给你惊喜,网速突然就爆发了;然而频繁的断线,以及很低的网速,把你折腾死。算了,耗不起。, d; K2 b5 U3 l2 U9 X2 L" u
% O! u0 e' F$ F, C( X$ u% u$ C
难怪办理的时候营业员就说了:你在现在这个地方用过吗?没用过还是谨慎些,办理了就不给退了!
作者: 似曾相识    时间: 2013-2-23 10:08
去年回国感觉td的网速和wcdma/hspa差别还是明显的,北京和西安两个地方。而且到现在估计更明显,td这个路是个死胡同没有演进的后续方案,所以移动自己对td都不是很待见,就盼着赶紧发4g的牌照上4g
作者: 四条    时间: 2013-2-23 10:26
胖子 发表于 2011-8-23 15:46 1 U) s! ~8 L/ [) e/ b- n0 N
有些难以相信移动的3G占有率比联通高,特地考证了一下,LZ提供的数据属实。) T; i1 L. I8 l2 b. U6 @0 p4 A
( j  W. ?! G* j3 {! b  o
LZ能否分析一二,为啥在市售终 ...
9 J4 I$ W' c& M- a* h7 j( Z
一方面是用户的使用惯性,另一方面,联通那可怜的服务,包括那可怜的信号,时通时不通,嘿嘿⋯⋯您懂的。
作者: 四条    时间: 2013-2-23 10:29
龙升 发表于 2011-8-24 10:08
, V% z/ @; v8 b8 k- y+ t回复 tonyxu 的帖子
- |" W8 C: ~8 E9 o3 D+ `8 s3 S6 \* n6 O$ Y: v* P+ g7 I
移动的用户基数大是个现实因素,但关键因素是:移动的态度。
0 T1 e$ E6 H/ }
从大唐内部的人的消息,TD本身技术成熟度确实存在缺陷,而且大唐的研发水平,不提也罢。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3-2-23 11:40
本帖最后由 晨池 于 2013-2-23 11:44 编辑 . t+ u- f" l/ G  u1 ~, L
龙升 发表于 2011-9-16 10:15
9 R4 a" ?1 P4 n) a/ y8 h# Z6 c  e# Y不止移动,联通和电信的定制手机也绑定自己的应用程序。后面发现,大的手机厂商(包括google)也会绑定自 ...

: a! k( P5 ~: r) y
4 P4 J" M$ O7 ]# ~. R/ h安卓的是开源系统,一统江湖也不错哈+ I: \% O$ E+ s% C

2 I: Q4 N% Y% B' g0 m7 o--- 我擦我居然又回复了一遍!!!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3-2-23 11:43
龙升 发表于 2011-9-26 15:30 & v, b9 Q4 q5 Q" q8 z" k% C3 O. p
打开网页的快慢,除了和网速相关,还和网页大小(比如:2KB的网页,和100KB的网页)相关。网页内容下载到 ...

  f+ u- H/ m, @0 V求教!+ Q! e* p2 ~# R$ X7 |* {# B
我在考虑买一个TD双卡双待的,一个专门锁定到TD上网不切换了,一个就只用来接打电话不上网了,这样会不会避免网络切换的问题?听说网络切换好让人无语。没TD信号的我就不上网好了,我对上网需求不那么迫切,而且正好有两个移动的卡。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3-3-2 16:19
晨池 发表于 2013-2-23 11:43 ; _: j  z; o% _4 N' w& ]) A7 c
求教!
' N) P; d& B6 d6 v我在考虑买一个TD双卡双待的,一个专门锁定到TD上网不切换了,一个就只用来接打电话不上网了,这 ...
9 c4 \, @# ]) F' W6 Q: k& c: e; N3 |7 \, N
呵呵,市面上的TD双卡双待,一般是1个卡是TD/G双模,另一个卡是G单模。用G单模打电话,用双模卡上网是不错。我个人觉得没必要去锁定ONLY TD。现在有些边缘地带TD信号还不是太好,切到G(顺利切的耗时不超过3秒),不会影响到用户上网感受的。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3-3-2 16:35
晨池 发表于 2013-2-23 11:43 5 ?1 p- K$ b! O6 g* N8 t# ~! W
求教!
# S, G/ d# E" J我在考虑买一个TD双卡双待的,一个专门锁定到TD上网不切换了,一个就只用来接打电话不上网了,这 ...
  J7 m1 C6 g* q+ N( P$ e
另外,现在LTE的进度在加快,中移动在LTE上投入非常大。今年又会有100个城市布LTE网,而且会有些LTE手机面世。可以先用LTE数据卡(通过wifi和手机连接)体验下,也是不错的选择。看看是否有友好用户套餐,费用会便宜些。上海今年LTE开始试商用,进展好快哎。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3-3-2 16:54
龙升 发表于 2013-3-2 16:35 / Q9 a9 A3 G, a* {
另外,现在LTE的进度在加快,中移动在LTE上投入非常大。今年又会有100个城市布LTE网,而且会有些LTE手机 ...

4 a$ O/ d5 [/ J1 w; Z& L+ y6 w; T看的好心痒,看这样子明年就是只要发牌照就能用4G罗
作者: wuneng2001    时间: 2013-3-4 21:26
TD,曾经希望很大,最终还是败在传统国有机制之下,国内通信技术,如果不是华为中兴,基本很难成为主流了。大唐的故事,不过一堆堆让人唉气的地方……2 A( ?1 G) h; J. x" |
LTE也挻好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