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远去的背影《天朝的崩溃》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绿爷    时间: 2011-8-22 16:12
标题: 远去的背影《天朝的崩溃》
          早就想为茅先生这部书写点什么,人是越大越犯懒,时间也是越来越不够用,也就慢慢搁下了。七日前大雨后回家,地板满是雨水,拿抹布赶紧擦掉,撅腚抬头之时忽然发现落了层灰的《天朝的崩溃》,不禁伸手,盘地而坐未2分钟,想起要去接在游泳的绿奶,猛然站起,狠狠的被窗户磕了一下,顿觉天旋地转,满眼金星。待到镜前观察,脑袋磕出约半寸小口,血水四流。哎,手懒遭报应啊。
7 [  b% F8 x9 A' a1 L% e1 ?       95年出版的时候,此书颇受争议,现在回想不外乎是替百年前那些定论了的忠奸善恶们,貌似给翻案了。傅斯年说:史学只是史料学。此话虽然说的太满,但充分说明了史料在史学中的重要地位。读此书的过程,宛如是剥洋葱,开始还是略有刺激,越到最后,刺激越大。9 e( q4 i. i7 E4 q2 r' U
       好像要故意吵架似的,本书所有被反对者认为是翻案的地方都找到史料以证实,
& L1 w. e5 ]5 Y  K& T% Y- ?# @" M      比如我们印象中的林则徐号称广州守备严备,无隙可乘,遂北犯定海。实际上英国海军部的命令是“(在广东)不必进行任何陆上的军事行动”“有效的打击应当打到接近首都的地方去”。英国远征军的作战计划是“在珠江建立封锁”“占领舟山群岛,并封锁该岛对面的海口,以及杨子江口和黄河口”。3 E8 Q& T( \/ G7 U5 }3 ~% A. f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琦善撤防虎门要塞,居然没有一条撤防的史料是靠得住的,倒是琦善派兵增援虎门的事情不光见于中方的史料,而且从英方的记录中也得到验证。
8 }( d* j0 ~% J+ R8 Z      ......9 b: t: ]  e) m8 \
      再现历史是不可完成之任务,但追求真实又是每个治史者追求的梦想。这些学术上已经被高度认同的东西,又有多少被大众所认可。从阅读者的角度来讲,实在看不出被定论为忠奸的两类人在处理同样事件时有超出当时天朝方法论的新颖的东西。难道就因为他叫XXX,他就是不对的吗?* N: c+ B9 c( B9 e
      在面对1840年的英国海军时,在我们没有建立起一个现代国家的基础上,即使我们侥幸取胜,我们仍然会在以后的冲突中吃亏。资本主义的扩张本质,以及武器的代差决定了,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国人再也不能躲在家里自己玩儿了。
6 q% |" f# k4 [9 O  Z: ]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1-8-22 17:28
回复 小绿爷 的帖子
! O! F4 n6 n) q5 O7 c
$ X& X- Q& ~2 L3 M4 A3 z' v“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解读为,一片黑暗中我们必须为自己找到一块不太黑的地方,那怕是幻觉也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服自己活下去,不发疯。
+ t  W/ |' ]1 W: h! p人类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有目标,要有希望,整体的沉沦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每一次失败,我们必须找到替罪羊,再找到英雄。
8 x7 i( ~$ e( _+ K9 J) y自我麻醉也罢,自我解嘲也罢,我们都得对着大众说,我们行的,这次失败只是运气不好,有坏人使坏,某些方面表现不好。
7 X9 }) S% `+ U, D1 c8 U: B& y9 F因此历史和现代的区分就在这儿,当你可以平心静气地来评论某段时间的人物和是非得失,而不会再遭杀身之祸时,那段时间的事儿就变成了历史。9 ]7 [3 x* \2 n7 y* ?* ^9 y
所以,直到现在,清朝才成为历史,可以任人评说,而清朝之后,都还是现代。
5 S2 D' g* W/ a% E: s" g* E0 f
作者: 范进中举    时间: 2011-8-22 19:10
鸦片战争证明了中国的政权结构动员能力远不是近代国家对手。直到49年,TG才给了中国现代的骨架,从下到上的组织起来,也第一次将版图内所有地方彻底进行管理,开天辟地啊
作者: XYZX    时间: 2011-8-22 23:10
最后一句是亮点。强权即公理,再怎么翻个人的案也无法改变这个已经发生的事实。
作者: 海天    时间: 2011-8-23 06:19
小绿爷 发表于 2011-8-22 03:12
7 T3 B1 T1 H6 d( q; _早就想为茅先生这部书写点什么,人是越大越犯懒,时间也是越来越不够用,也就慢慢搁下了。七日前 ...

" b9 J+ z, W3 G. E% \) T; Z老茅也是我的favorite之一。
% y1 S0 R& u( p( i
" P- `( i* Z4 K. ^' S近年来他在戊戌变法上著述颇多,连着读了两本以后觉得受益良多
作者: 海天    时间: 2011-8-23 06:23
河蚌 发表于 2011-8-22 04:28
1 K# J! q2 ^, l, _: V* z6 Q回复 小绿爷 的帖子
8 t- j6 J5 A1 e: {$ w. U5 K' [) p' ^0 e  k6 L+ U$ C# d6 U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解读为,一片黑暗中 ...

3 w# p0 [; s1 o2 g1 y感觉有个因素:有时候自己就在局中,或者认为自己在局中,必须强迫自己相信某些东西。6 \3 I( ^6 P5 c

8 _2 u. m+ z& ~) }( N5 q: e7 l, o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事实”没那么重要,尤其是对于现实问题。% P* {0 V  G( L2 ?5 W5 L# \

; \: v; o. V/ U+ f
作者: 小绿爷    时间: 2011-8-23 07:51
回复 海天 的帖子
3 Q2 ?* n9 G1 z5 S, Z% _
# d* y+ I' A' _' s3 x9 w哈哈,去年上了本《从甲午到戊戌》,这茅先生连康圣人的脸都要打一打。
作者: 海天    时间: 2011-8-23 10:29
小绿爷 发表于 2011-8-22 18:51 ( n2 r+ V  S& _. O: L. X' y& O, d4 p* I" n
回复 海天 的帖子
) E4 ?5 Q( P- T- ]( P" q4 A9 Y6 {% E+ c- a& Y1 P/ ~: n* q/ Z
哈哈,去年上了本《从甲午到戊戌》,这茅先生连康圣人的脸都要打一打。 ...
0 m/ J9 o3 Q) n7 S
呵呵,“戊戌变法史事考”和“从甲午到戊戌”都挺好看,通过茅的介绍又看了黄彰健的书,也满有意思
作者: 小绿爷    时间: 2011-8-23 10:50
海天 发表于 2011-8-23 10:29 0 w( s! Q* B' |; }: x- \6 C
呵呵,“戊戌变法史事考”和“从甲午到戊戌”都挺好看,通过茅的介绍又看了黄彰健的书,也满有意思 ...
& q! O6 w& ^4 @+ J) ?  ?2 ]6 d
9494,感觉戊戌变法从主线上而言已经被这二位给扒的差不多了,除非有重量级的史料爆出来。% ]/ ~  Z( i, d+ K7 `. G
本想做笔记精读,还是犯懒了。愧对二位先生啊。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1-8-23 14:08
正在看,挺窝火的。这书可能在当时反响比较大,不过按现在的情形,算不上是翻案。
6 _) ^) H4 r$ R, b7 o
5 g. V' q* b& D# N9 y% u3 T我们用了很久才学会不以“路线”的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物。
作者: 小绿爷    时间: 2011-8-23 15:05
回复 范进中举 的帖子& k) h; ?  t2 L  g, A: C5 ~

7 C) P. @& t, I从1840年开始,但凡算得上的政治力量都为中国奋斗过,努力过。+ K1 e9 N& t3 |& N* V1 ^9 V
国际势力为了阻止中国的复兴算是用尽了手段,最终给憋出了太祖这样的终极大BOSS,锻炼出了TG这么逆天的政党。
作者: 范进中举    时间: 2011-8-23 16:12
回复 小绿爷 的帖子9 M: J4 B8 `+ _9 l/ M6 O- _/ i, `

& h) Z8 a; c2 L; U, t$ z& D+ H/ }中国人被打急眼了,迟早要出一个逆天的。按正统教育叫,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共产主义。
作者: David09    时间: 2012-5-17 16:56
主要是我们的历史被打扮的太多了,还原一些东西还是好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