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第一骑兵军(四):第一次违抗命令 [打印本页]

作者: 梦秋    时间: 2016-4-18 17:42
标题: 第一骑兵军(四):第一次违抗命令
1919年1月,库班哥萨克和捷列克哥萨克在里海以西的北高加索区域连续作战,基本上肃清了这一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并迫使红军余部北撤至阿斯特拉罕-察里津一线。由于2月份察里津红军的反攻,这条战线又向南推到顿河下游和马尼齐河一带,顿河哥萨克的首府新切尔卡斯克和南俄行政中心罗斯托夫受到红军威胁。5 g& a& @, W. Q% \

8 a" b8 t: N3 r1 r7 A$ i1 b5 l' ^3 Y: S2月15日,顿河哥萨克推举鲍加耶夫斯基将军担任大头目,取代在察里津战役当中新败的克拉斯诺夫。在这之前,克拉斯诺夫已经宣布接受邓尼金的建议,将哥萨克军并入到邓尼金的南俄武装力量(SRAF,这是邓尼金白军的标准名称)。这样南俄白军基本上形成了统一指挥机构。不过实际上哥萨克部队和邓尼金的志愿军仍旧各自构成作战单元,并没有实现相互之间的整合。在南俄战线上,马尼齐河的防线由顿河军和库班军负责防守。顿河下游以西到顿巴斯区域则是由志愿军防守。
' {1 p% q' l6 E6 S2 H3 o3 t5 ?6 b$ L' g# W$ f2 X
南俄红军的主力分别是四个集团军。由西向东分别是第十四集团军,第八集团军,第九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从三月份开始,红军连续向南发动三次进攻,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在红军的右翼,白军的哥萨克骑兵击退了红军骑兵的进攻,在5月17-18日之间,渡过马尼齐河向北转入进攻,再次迫使第十集团军退到察里津城下。在5月下旬的一次战斗当中,第十集团军司令员叶戈罗夫亲自率领红色骑兵作战,在战斗中中弹负伤。这一情节在1984年苏联电影《第一骑兵军》当中有描述。叶戈罗夫负伤之后,由第十集团军参谋长克柳耶夫代理司令员职务。布琼尼回忆说,克柳耶夫是一个很好的参谋长(他后来长期担任第一骑兵集团军基本司令部参谋长一职),但是不是一个好的司令员。1919年7月,因为第十集团军放弃了察里津,布琼尼和克柳耶夫之间可能大吵了一架。克柳耶夫对布琼尼提出了尖锐批评。7 p5 z. W/ u' u
( f# g$ V2 A' J5 l& }
对于苏维埃共和国来说,1919年的夏天整个局面到了极为糟糕的时候。四月份,罗斯托夫以北由红军占领的哥萨克领地再次出现哥萨克暴动。红军后方受到干扰,军心动摇。第八集团军参谋长和第九集团军司令员先后投向白军。南俄红军防线右翼再也无法维持,军队几乎解体。白军几乎在大踏步前进,在6月份取得了重大进展,志愿军向北攻占了哈尔科夫,向西攻占了叶卡捷琳诺斯拉夫(今乌克兰城市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6月30日,在英国人的坦克和飞机支援下,弗兰格尔男爵率领的顿河军和库班军终于攻占了察里津。7月初,察里津的白军已经遇上了不少从东线战场渗透过来的乌拉尔哥萨克侦察兵。弗兰格尔如果行动迅速,拿下东北方向100公里外的萨拉托夫,那么有可能构成南俄白军与东线高尔察克白军会师的局面。( }1 E0 Z+ B' r/ O) H/ n
& q, F% \. ^5 u! c7 G# l* w/ g
邓尼金失去了这一机会——七月初,东线红军重新部署完毕,发起反攻,将高尔察克白军大部赶过乌拉尔山脉。红军占领了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和奥伦堡。高尔察克白军仅仅在南线保持着对阿斯特拉罕的威胁。仅仅因为出现了两周的时间差,邓尼金白军错失了与东线白军会师的机会。但是邓尼金本人显然也志不在此,对于与高尔察克联手兴趣缺缺。他否决了弗兰格尔向东进攻的建议。春夏两季反攻得手后,邓尼金立刻命令志愿军在乌克兰扩大战果,先后占领梅利托波尔、尼古拉耶夫、赫尔松等沿黑海城市,准备打通与敖德萨白军的陆地联系。- z3 n' P( g6 J$ A

5 W5 A2 o$ D9 O; v- q) w于此同时,邓尼金继续做好向北进攻的准备。7月2日,邓尼金发布向莫斯科进军的训令。南俄白军兵分三路。左路志愿军沿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向莫斯科进攻。中路顿河军经过沃罗涅日-梁赞向莫斯科进攻。右路弗兰格尔的库班军以及其余白军向萨拉托夫-下诺夫哥罗德-弗拉基米尔方向进攻。7 q7 t' r7 ]& P6 b- P2 K
& a7 r! I0 r- l
在描述南俄红军的窘境之前,先说一下东线红军的内斗,1919年5月份,当高尔察克白军在东线的进展达到高潮时,东线红军内部却陷入争斗当中。东方面军司令员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加米涅夫与红军总司令瓦采季斯在战略方向上各执一词。加米涅夫获得了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委员古谢夫和斯米尔加的支持,也获得了列宁的支持。瓦采季斯获得共革军委主席托洛茨基的支持。1919年7月3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做出了决定,解除瓦采季斯红军总司令职务,由加米涅夫继任。托洛茨基输掉了一局。加米涅夫在东线立刻开始反攻,打得很顺手,东线的形势迅速稳定下来。. Y2 U( ?8 {1 F  u9 S6 E5 B
0 p! M$ B& J2 o2 _4 J: [1 M
东线战场的高层争斗,实际反映出红军早期军事路线的斗争态势。与外界长期认定的不同,托洛茨基并非独揽红军指挥大权,随后才遭到斯大林的挑战。在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之间,还存在着加米涅夫这个派系。红军的最高指挥系统是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这种指挥机制更像是集体决策。托洛茨基虽然担任共革军委主席,但是他并没有完全的指挥决断权。共革军委发布的命令需要托洛茨基和同级别军事委员联署才能有效。加米涅夫的红军总司令一职也受制于共革军委,难以大权独揽。- k' u$ y+ h$ N# o$ m9 k1 W7 P/ z
- o9 v9 A& ~9 }2 U# Y2 J; V- }
从1919年夏天开始,托洛茨基和加米涅夫之间在军事指挥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路线之争。后来斯大林加入这种路线斗争当中,跟加米涅夫矛盾极深。可以推断,如果不是加米涅夫在1936年8月25日“恰到好处”地病逝,他的骨灰不太可能砌入克里姆林宫宫墙倍极哀荣,而是会跟那位同姓的列夫·波里索维奇·加米涅夫一样,在这个世界上含冤消逝。
9 U& T5 a/ }; r+ f; u. j" F6 n8 k) y: G, @
不过,在1919年夏天,加米涅夫和斯大林之间还不存在严重的问题。冲突存在于加米涅夫和托洛茨基之间。7月,白军进攻稍缓,正在调整部署,准备兵发莫斯科。红军也进行了重新调整和部署。7月23日,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下令,以第九和第十集团军组成特别集群,任命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绍林担任集群司令员——这一位在东线时是集团军司令员,是加米涅夫的手下大将。根据加米涅夫的命令,特别集群将沿着顿河草原正面向南进攻,目标直指顿河哥萨克大本营新切尔卡斯克和罗斯托夫。顿河草原的进攻轴线是所有战略方向当中最短的,但因为它将会面对顿河军的正面,实际上遭遇的抵抗将会极为强烈。  @- ~1 w( t% A/ ?" z

8 x4 E: K9 Y0 ~+ {这一战略在红军高层指挥人员内部遭到了强烈反对。1919年6月,时任红军总司令的瓦采季斯向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建议,不应以顿河草原到罗斯托夫的最短路线作为进攻轴线。应该以红军右翼,经哈尔科夫到顿巴斯平原方向作为进攻轴线。随着瓦采季斯的去职,加米涅夫任用绍林作为南俄红军特别集群司令员,这个建议没有得到采纳。
- z* ]- R- o# O
# v- z, \3 C% @' j1 B8 \1919年8月中旬,绍林以两倍于顿河军的实力,即6.9万名步兵和1.49万名骑兵对顿河军2.54万名步兵和2.15万名骑兵,投入反攻。绍林的特别集群获得了东线红军第28步兵师、第56步兵师(加米涅夫的预备队)和两个旅的加强。加米涅夫对绍林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但让他感到失望的是,红军的进攻进展甚微。白军很快转入反攻。马蒙托夫的骑兵占领了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科兹洛夫,完全遏制了绍林的进攻势头。随后,红军右翼被连续突破。1919年9月20日,左路白军占领了库尔斯克,沿奥廖尔到图拉的铁路一路向北进攻。中路白军攻入坦波夫省,逼近托洛茨基的指挥部,吓得他赶紧乘坐装甲专列跑掉。
, ^3 F0 X/ p8 k" @+ ~
, l& P; D4 A9 L# J* `' h对于布尔什维克来说,局势越来越危险。红军左翼进攻无效,右翼已经几乎被打垮。10月13日,左路白军占领奥廖尔,逼近了红军的军事工业中心图拉,距离莫斯科只有300公里。苏维埃政权在内战当中最危险的时刻到来了。也就是在这个月,托洛茨基喊出了“无产阶级,上马”这一口号。
, N) N! Y% V2 d/ e2 ~2 d  V3 y( x1 ^: }" B# N  i) }& h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物极必反。白军的战线过度延伸,后勤补给无法跟上,进攻力量即将用尽。这时,红军在右翼重新部署兵力,一举反攻并夺回顿巴斯盆地的机会也来临了。然而,因为托洛茨基和加米涅夫之间的争执,双方在究竟是沿顿河草原还是沿顿巴斯地区发动进攻迟迟无法达成统一意见,吵架竟然吵了一个月。最后迫使加米涅夫服从于托洛茨基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绍林指挥无能;另外一个,则是布琼尼抗命不遵。5 n1 q0 k- |9 r  I+ Y$ Z
! X. X) }1 S) l9 W8 ]& e. t
1919年9月的第一周,绍林在察里津以北的进攻遇上挫折。9月5日,托洛茨基在共革军委两名军事委员的联署下发出电报,要求将第一骑兵军调动到沃罗涅日-库尔斯克一线,以防止马蒙托夫的进攻。加米涅夫第二天即回复称,这意味着前线的防御重心出现根本性的转移。他反对托洛茨基的提议。列宁站在加米涅夫一边,毕竟任命加米涅夫为红军总司令是列宁的决定。
4 c, |& T, R% m- r" i5 s% F# s4 C3 O8 K# ?$ w; {
托洛茨基并不甘心。沉默了两周后,托洛茨基再次提出,经过顿河草原的进攻方向不可行,原因有二:其一是顿河哥萨克将会尽全力保卫自己家乡;其二是进攻顿河草原将强化邓尼金的志愿军与顿河哥萨克的团结。因此,应该将进攻方向转向作为煤炭基地的顿巴斯。这里公路和铁路条件比较好,城市化程度高。城市工人们当中有大量苏维埃政权的同情者。同时,它能够吸引志愿军,使之与顿河哥萨克分割开来。# F: G2 {* y+ A8 ]

8 }8 F+ w8 P- g$ d, J第一骑兵军此时的位置有点尴尬。1919年8月,第一骑兵军曾经参加过对察里津的反攻,一度打到察里津城下,在白军反攻之后又退回出发地,然后调到第十集团军右翼,准备强渡顿河,掩护第九集团军的左翼。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在布琼尼向绍林表示强烈的抗议之后,后者决定把第一骑兵军调到第十集团军左翼,掩护自己的后方不被偷袭。但这种说法未经证实。布琼尼一直认为,骑兵军的任务是寻找并歼灭白军马蒙托夫和斯库罗的骑兵部队,以消灭对方的战略机动部队。但是绍林却把自己用于掩护侧翼,这让骑兵军根本用不上劲。最为关键的是,此时第一骑兵军对面的马蒙托夫骑兵部队已经消失了。这支关键性的力量去哪儿了呢?
+ e4 E+ H. \, v0 |- a( t  W' L$ u; f; X  Y
1919年9月底,布琼尼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按照布琼尼的传记里的说法,他经过思考之后,认为部队应该横渡顿河,向西前进,先在米列罗沃发动进攻,粉碎西多林将军的顿河军步兵,随后沿顿河右岸和米列罗沃-沃罗涅日铁路北上,寻找和马蒙托夫骑兵决战的机会。10月7日,第一骑兵军获得了新任南方面军司令员叶戈罗夫的命令。这道命令解除了第一骑兵军与绍林的特别集群的隶属关系,归南方面军直接指挥。这道命令告诉布琼尼,白军马蒙托夫和斯库罗的骑兵部队出现在沃罗涅日一带,要求第一骑兵军寻机歼敌。10月9日,第一骑兵军开始向西北行动,准备参加苏俄内战当中最关键的沃罗涅日战役。7 q# w4 l: N$ t

3 B/ ?$ l1 L, E# `" i6 ?米列罗沃和沃罗涅日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有300公里。第一骑兵军在无战事的行军状态下每天的行进路程大约是30-35公里,需要10天才能从米列罗沃抵达沃罗涅日。布琼尼传记声称第一骑兵军10月13日就抵达沃罗涅日,只用了5天时间。这根本就做不到。实际上第一骑兵军早在9月底就开始渡过顿河,经米列罗沃向西北一边作战一边前进。而布琼尼的传记中把红色骑兵的出发时间有意写成10月9日,是想通过10月7日叶戈罗夫的命令来赋予红色骑兵奉命行事的合法性,掩盖布琼尼抗命的事实。
3 T+ \8 {, o8 i) n5 T, T" w) ^4 j6 Y9 C+ x
在9月30日,10月2日,加米涅夫和加米涅夫还不断致电布琼尼,要求第一骑兵军配合第九集团军渡过顿河。布琼尼根本不理会加米涅夫和绍林的命令,他指挥骑兵部队一路尾随马蒙托夫的骑兵来到沃罗涅日。; p5 Z: w) y8 B0 k. O, m  c

7 ^6 a! ^0 @/ u( d; ?0 B据他的传记说,布琼尼之所以抗命的原因,是获得了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斯大林的支持。10月3日,他派遣夏坚科来到布琼尼的司令部,递给他一封亲笔信,对他的行动给予了完全支持。
6 |: F  P3 c* h3 A& r
6 I% `6 E$ \+ X3 v- f个人以为,布琼尼违抗绍林和加米涅夫的命令,在很大程度上跟斯大林无关。斯大林的亲笔信里并没有建议布琼尼继续追踪马蒙托夫骑兵军。布琼尼之所以自己做出这个判断,首先来自于自己良好的战场直觉,认为马蒙托夫骑兵军会对红军的后方造成严重威胁,必须寻机歼灭;其次则是来自于自己对骑兵的战争角色的理解。绍林显然将第一骑兵军当做一支掩护侧翼的力量,限制了骑兵军的机动能力。而在广袤的南俄大地,地形对骑兵的限制极少,骑兵机动能力应该得到充分发挥。布琼尼认为骑兵是战略性突击力量,应该赋予骑兵相对独立的作战地位。% {8 }; q( _  I' H  g" A
5 m3 s, B+ l  f: @1 A9 F, s% m: U
双方不同的观点导致了下面的结果:在9月底,布琼尼已经在违抗绍林和加米涅夫的命令。后者命令红色骑兵转向东南,而它却转向西北,开始追踪马蒙托夫骑兵到沃罗涅日。到了10月初,加米涅夫判断,第一骑兵军已经在实质上脱离绍林的特别集群,加之战场形势发生变化,他不得已接受托洛茨基的观点,这一天是10月7日。加米涅夫和叶戈罗夫讨论了调兵前往沃罗涅日的事情。当天叶戈罗夫即电告布琼尼,将第一骑兵军划入自己直接指挥之下,为布琼尼擅自向沃罗涅日转移的做法提供了合法性。10月13日,加米涅夫电告绍林,命令特别集群转入防御,实际上将战斗重心从察里津一线转移到了奥廖尔和沃罗涅日。托洛茨基和加米涅夫之争,因为手下将领不听调遣,后者算是输掉了。
' T9 C  ~3 F6 U; }! G6 j3 J  g5 v0 F$ z3 ^
10月17日,红军第十四集团军在奥廖尔,第八集团军和第一骑兵军在沃罗涅日方面的反攻开始了。这是决定苏维埃政府和白军命运的关键一战。
作者: grass    时间: 2016-4-18 23:32
虽然结局已知,仍然期盼过程
作者: mingxiaot    时间: 2016-4-18 23:38
很精彩,赶快赶快。
作者: dashanji    时间: 2016-4-19 12:53
精彩无限求更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6-4-19 23:46

作者: 老票    时间: 2016-4-23 16:33
精彩无限求更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