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给芈月传挑个错,青铜器到底是啥色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史老柒    时间: 2016-1-13 09:29
标题: 给芈月传挑个错,青铜器到底是啥色的?
其实也不仅仅是芈月传,至今为止我看到过的所有涉及到秦汉时代的历史电视剧或者电影,几乎都犯了这个错误。
但谁让最近芈月传火呢?

进入正文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铜是啥颜色的?
我相信90%的人都会告诉我,是黄色的,因为你日常见到的铜的东西,都是黄色的。

其实,纯铜是红色的。
准确的说,在原子波谱下,99.99999999999999%的铜,是红色稍微带点粉的。
但是大家日常见到的纯铜,又叫紫铜。
是紫红色的,因为里面带银。

这个就是紫铜,含量为99.5~99.95%。

大家日常见到的黄色的其实是黄铜,铜锌合金。

好了回到主题。
青铜大家都知道,是铜锡合金。
那么青铜是什么颜色的呢?
有人说,当然是青色的,所以叫青铜啊!
比如






这几个,网上随便一搜就知道了,青铜器么,青绿青绿的,电影电视剧里都是这样的。
去博物馆看到的也是这样的,还能是什么颜色啊?

在我公布答案之前,我想先说一个事。
那就是金这个字,在秦代和秦代以前,金多数指的是铜,而且是青铜。
在两汉,金多指黄金,但也有指铜,也就是青铜的时候,比先秦时代少了很多。
咱们再看铜这个字,金字边,加一个同,意思就是跟金相同。

如果古代的青铜一直都是青绿色的,难道那时候的人是色盲?

所以,青铜的颜色,正确的来说的话,属于黄里带红。
古人不是色盲,更不是瞎子。

古人真正用青铜器喝酒的时候,青铜爵是这样的。













所以,电影电视剧里面,春秋战国的人们端着绿了吧唧的青铜爵喝酒,是相当扯淡的。
那个时代的人的饮酒器是金灿灿的。


所以,青铜鼎今天是这样的。




但是当年应该是这样的。




最后,为什么先秦时代,金桐不分呢?



请你仅凭外观猜猜看这是一根金条,还是一根青铜条?

我不是学考古的,我就是一个学化学的,但我也知道青铜其在全新的时候不是青绿色的,而是金灿灿的。
希望以后的电影电视剧作品中,至少把这一点给纠正了,别所有的影视作品里面的人物都端着青绿色的青铜器在喝酒了。

最后,所有图片都来自网络,感谢提供图片的各网站。

此致
敬礼

作者: 雨楼    时间: 2016-1-13 09:50
有道理。
石更丁页。
作者: catihg    时间: 2016-1-13 10:43
恩,这个马未都老先生的脱口秀“都嘟”里也有谈过。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16-1-13 11:36
多久颜色变青呢?
作者: hotmen    时间: 2016-1-13 11:36
以前的梅花5角硬币,就是锡磷青铜做的。
作者: 玩牌也    时间: 2016-1-13 12:19
老柒,你是不是在說青銅是後來才出現的名詞,本來就稱為銅而已?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6-1-13 12:26
jellobean 发表于 2016-1-13 11:36
多久颜色变青呢?

如果不经常擦拭的话,很快就会变乌,然后就有铜锈了。

我觉得常用酒器不一定会变绿。但是传国的祭器可能是绿的。

实物例证可以参考饭馆用的大铜壶,或者家里的铜笔帽、铜印盒。
作者: 史老柒    时间: 2016-1-15 12:50
猫元帅 发表于 2016-1-13 12:26
如果不经常擦拭的话,很快就会变乌,然后就有铜锈了。

我觉得常用酒器不一定会变绿。但是传国的祭器可能 ...

饭馆的大茶壶是黄铜壶,青铜变绿是不可避免的。
勤擦拭的青铜是这样的。

作者: 龙正华    时间: 2016-1-15 16:15
O(∩_∩)O哈哈~,一定是丫鬟侍女们偷懒!没有好好的保养这些酒杯,才让主子们端着满是铜锈、绿了吧唧的杯子喝酒。话说铜锈是啥味的,咸味?
初中实验课上,用小苏打和硫酸铜溶液,配制过,出来的是绿绿的,挺好看。
硫酸铜晶体不太稳定,是五水合硫酸铜,因为相对分子质量正好是250,所以化学老师总是夸奖我们是五水铜!
作者: rhfaish    时间: 2016-1-15 16:51
虽然知道  但是还要说句  大胸帝说的是~~···
作者: njyd    时间: 2016-1-15 17:25
古人都是用墓里挖出来的青铜爵喝酒。
作者: 天狼星    时间: 2016-1-15 17:41
上博见过一青铜器精品,80%的地方都是金灿灿的,非常美,就是一耳有绿色,非常好的说明了青铜器在正常状态下应该就是金色的。
作者: 史老柒    时间: 2016-1-15 21:50
njyd 发表于 2016-1-15 17:25
古人都是用墓里挖出来的青铜爵喝酒。

关于这个再多说一句。
铁的使用。

最近的考古新发现证实了一个以往被证伪的结论。
那就是铁的使用。

曾经有大量的典籍提出过,中国早在商晚期就有冶炼铁的情况,西周时期铁就已经开始取代了铜应用于民用和军事以及祭祀。
但是铁器从没在战国之前的古墓中发现过。
所以主流历史观点一直都认为铁器的规模化使用是在战国。

不过最近这说法松动了。
是因为古人将青铜视为冥器,因为他们知道铁做陪葬品很快就腐蚀了,而青铜作为陪葬品可以永远存在。
所以不以铁为陪葬品并不能证明铁在当时没有冶炼。
作者: 观望者    时间: 2016-1-15 22:54
史老柒 发表于 2016-1-15 21:50
关于这个再多说一句。
铁的使用。

铁在西周被视为恶金。其次,没有证据表明铁在西周时期就有能力炼出生铁。西周之前的商代,炼出海绵铁是有可能的,但生铁就不一定,其他地区的情况也差不多。海绵铁炼出来可以锻,但离铸造要求还不行。铸造要求熔融状态,海绵铁属于类似钢,熔点在1400度以上。以当时的水平没法达到。而海绵铁锻成其它东西则有可能。所以考古认为的铁大量使用在战国也是基于技术上的认知。

在印度和近东,很早就发明坩埚炼钢。而中国到民国抗战期间才完成坩埚炼钢。

生铁,特别是白生铁,只需要1200度就可以融化而铸造。所以,生铁没发明前,铁的铸造几乎无可能。中国对于世界其他地区在铁的使用上最大贡献是生铁的铸造。在战国就可以大量铸造工具和兵器。而且还可以锻成钢。但这是战国到西汉完成。如果说商朝和西周就有冶铁,那没问题,但早期的铁不能达到大量使用的技术要求。大量使用必须在生铁出现后。

因为海面铁就算是可锻,也极费工才可用。耗不起。
作者: 天边一只猴    时间: 2016-1-15 23:42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认为爵不是拿来喝酒的。温酒的倒很可能。
作者: 史老柒    时间: 2016-1-16 11:24
天边一只猴 发表于 2016-1-15 23:42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认为爵不是拿来喝酒的。温酒的倒很可能。

爵有一段时间的确不是拿来喝酒的,国博展出的唯一一尊夏代青铜器就是一尊爵,在夏代,内玩意是分酒器,也应该有温酒的功能。

但到了后世,爵走下了礼器的神坛,走上了贵族权贵的餐桌,成为最尊贵的饮酒器。

可以说在爵存在的时间线里,时间最长的还是饮酒器,作为礼器的时间并不长。
作者: 水风    时间: 2016-1-19 04:11
芈月传还需要挑错么?要挑也是挑里面有多少是对的地方吧?老七别的都好,就是太较真了。

不过这个科普的很好。妖道知道青铜是黄色的,还是因为越王勾践剑。当年没有互联网,只好去问化学老师。结果老师不知道,却给我介绍了几位专门给铜器造旧的专家。去了一问,才知道新鲜的青铜,颜色应该是黄色偏红。因为里面铅或者锡或者其它杂质的多少,而略有区别。是杂质含量越高,越好做旧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