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2 @6 ]) M5 f想起十岁那年被么叔匆匆拉回父母家,能很快忘掉那箱小人书,大概是因为母亲工作在书店吧。当时文革正如火如荼,很多书都有‘问题’,不能卖了,就把整个书柜转了个方向,面向顾客的一面贴上宣传画。那时候也不上学,每天午饭后就用我们那边特有的绣花背带背着不到一岁的小妹妹去妈妈那儿读书。么妹小时候很乖,随便给她一个瓶盖之类的东西(那时没什么玩具)就可以在我背上咬着啃着玩半天,而我捧着本书在书柜和墙之间的狭道上晃悠,把她晃睡着了就可以好好站着看啦。两三个小时下来虽然肩膀有些酸疼,却是那段时间里感觉最快乐的时候~~~2 Y: B. S5 d5 p: V. z( U
1 C, A! u/ V8 ?! E8 r6 [3 O
读完了全套十几本《十万个为什么》。生物世界中,最大的家族是什么?为什么铁刀切过的茄子会发黑?~~~很多常识,伴我一生。《安徒生童话》,不记得小人书兄弟说的那个故事了,也许是因为主角是男孩?最喜欢的是《拇指姑娘》,剥核桃的时候,常常会拿着个比较完整的空壳发呆~~~想象着她的小床摆在里面的样子。还读了很多中国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最喜欢《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正好《十万个为什么》上有不少天文知识,于是又爱上了在晴朗的夜晚寻找星座~~~ , h4 _, m4 ?+ K. C1 C9 H( _& q$ P 0 Y. A" }' {' Y! \9 H8 |可惜好景不长,那柜子书还有好多没读完,处理的通知下来了:全部送回总店回收!我是含着眼泪看着那些书被装进麻袋堆上卡车的。母亲有些不忍吧,偷偷留下了一本《三毛流浪记》,也许因为画多字少,犯‘错误’的危险也小一些罢?) Z% o; u8 `; I6 L
$ U) i0 I; C( @" m0 G( B! t
后来在家中角落里意外找到一本《暴风骤雨》,这是第一部和我有缘的长篇小说了,还是竖版的。小学四年级的我磕磕巴巴地读了好几遍,故事不是太明白,不过其中的一些生活场景还有些印象,也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童养媳’。4 D7 }2 ^. K# \' B
# h. B' a8 l; E, Y& Y' w上中学后读的多是同学那找来的无头无尾的小说,比如那本《敌后武攻队》,看到的第一行字就是‘好汉子没好妻,癞汉子娶仙女’(没记错吧?)。觉得好玩就读下去了~~~嗯,还是上课时偷偷在桌箱里读的。很多书比如《苦菜花》、《铁道游击队》、《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都是这样读完的,从来没被抓到过,现在想来,应该是老师们放我一马的吧?: a5 _1 h" ^% N' c* a! f$ p- S$ ?
6 e2 r( L: o2 ]0 K$ L4 Q. H1 _初三的时候,么叔出差回来,送我一条沙巾,一块乒乓球拍子。同院一个男生正迷上打乒乓球,又没有拍子,就偷了他爸的钥匙从书柜里悄悄拿了一本《红楼梦》来跟我交换,说一共有三本,看完一本再换一本,这期间拍子归他保管。这一读,就掉进去了~~~想换第二本,又舍不得还第一本~~~真有些黛玉读《西厢记》的感觉:一边读,一边默默记诵,可惜没有林妹妹那么好的记性~~~这是我跟《红楼梦》的第一次缘分。 * g& H/ P G' C( m # `' E0 j% u, U; O( B1 Q: y哦,儿子放学了,该做晚饭啦。 4 o' E0 F5 f: ?; d) I4 @+ E6 Z' `" ?0 `! F. s/ \
$ L5 m- }9 m; ]. S d(2) 8 R! \& E2 k# X8 } 晚饭后再上论坛,又读到aokrayd的《男人这东西啊--想起了伤逝》,好文章啊~~~。真是巧,做饭的时候,就在想鲁迅,试图回忆这位最早影响我的作家。 # Z t% M% T: S: m 4 S/ `0 H# t) Q+ F初读鲁迅,还是小学时~~~从阁楼上偶然找到叔叔们的旧课本,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等。还记得在昏暗的阁楼上读到他们去偷豆子煮着吃时,傻傻的想着船上怎么煮呢?很喜欢鲁迅文章中的那种味道,就算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仍是说不清道不明但就是喜欢的那种味道。所以没别的东西读时就翻出来读一读。我想读得多了,和中学的作文课上总能得到老师青睐也有些关系罢? 5 \) t% Q, I7 V3 J5 K) Z* E5 |1 ` 2 N8 T5 o" m6 E$ e& |: u" W《故乡》中的这句话记得最熟:‘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J) T$ v# R7 q6 S6 {(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