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千眼大神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07:59
标题: 千眼大神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5-18 18:02 编辑

在上海时,看到电视里一档节目,说到日前抓获的一个入室盗窃案。4月26日,上海在举行珠宝展。一家台商夫妇经营珠宝店,不仅自己参加,还把很多朋友托展的珠宝一起带上。珠宝展场地缺乏夜间保安,所以业主都自己把东西带回去,明天再带回来继续展销。第一天展销结束后,台商夫妇收好东西,装进大背包,在回家路上坐进饭店吃饭。他们还算谨慎,中间换了几次出租车才到家,避免出租司机猜到他们背包里的东西和知道家里的住址。

他们住在5楼,晚上很晚睡觉后,有一扇窗没关。第二天清早发现,客厅里的大背包不见了,马上报警。由于涉及价值巨大(据估计达5000万之多),区、市警队都出动了。现场调查后,发现了一些脚印,确定是从窗子翻进来的。但家里人来人往很杂,隔夜就有过好几拨人来往,脚印很乱,手印更乱,没有头绪。最重要的是,这是预谋作案,还是随机作案,还是不能确定。

从熟人中排查,一是头绪多,二是也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于是警方调集小区视频监控录像。幸好作案的时间区间只有主人入睡到早上发现之间的5小时。经过反复查看,最后发现,半夜2点多的时候,有三个人形迹可疑。视频角度覆盖不到那扇窗子的方向,但从他们行动的方向和出现、消失的时间判断,他们有时间从那扇窗子翻窗作案。进一步搜查发现,窗下阳台铁栏杆和底楼商家凉棚上有翻越、走动痕迹。

接下来的事情就奇妙了。视频发现,三人重新出现时,背上有背包。招停一辆出租后,匆匆离去。但警方居然有能力根据十字路口摄像头,从龙吴路一直七宝,看到三人下车。警方竟然还找到了这辆出租车,盘问司机。了解特征。然后观察到他们换了一辆出租车,继续跟踪到虹桥(还是北新泾)的一个小区,进入小区后就消失了。这可是十几公里以外、经过无数十字路口和转弯啊。路上交通稀少,容易识别和跟踪。如果大白天车流如潮,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

调集小区片警了解后,圈定三个嫌疑人,出动特警,冲进去,把三人从床上抓起来。背包和赃物还在。报案到破案只有19小时。审问结果,这还真是随机作案。三人赌博输了钱,本来都是有入室盗窃前科的人,看到5楼窗子开着,就进入撞撞运气。回到家里,发现这下子闹大了。有钱人怕贼惦记,贼怕警察惦记。他们知道大势不好,但还没有想好下一步怎么办,就被抓了。

这个新闻上海之外的人恐怕不会注意到,上海人也未必注意到。但另外两个新闻恐怕没有人不知道:黑龙江庆安火车站里,徐纯和与警察扭打,夺过警棍追打警察,然后被警察击毙。事情前后众说纷纭,但视频公布后,舆论转向。

还有一个当然就是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一事。开始舆论一面倒谴责男方,但交警视频揭露女司机野蛮驾驶后,舆论转向。

这些年来,中国城市里安装了大量视频监控头。在西方,这要引起对公民隐私侵犯的激烈争论,但在中国似乎没有多少争论。公众也不知道这些监控信息都到哪里去了,谁保管,谁有权调看。警方肯定是有权的,别人呢?什么条件下可以像庆安和成都那样公开呢?这些问题依然没有答案,但无处不在的视频监控头在城市治安管理方面确实开始发生效果。以后搞碰瓷,都要先看看周围是不是有监控头了。大面积的监控头加上图像增强和图像识别、匹配技术,加上其他技术侦察(如手机定位、监听),干坏事也要增加技术含量才行了。

另一方面,谁要是被警察或者国安惦记上了,那也大事不好。CIA训练班要加班加点了。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5-5-19 09:42
这个没啥吧,不是叫CCAV嘛。
你要在中国呆时间长了,就会知道很多案子都是通过视频破的,电视里的法制栏目象这样的案子已经播过多好。现在警察破无头案,第一个就是找视频。
山东曾经有在农村乡间道路上抢孩子的案子,就是通过电视台发布消息,然后全市动员找线索,然后一家小商店通过安在门外的视频发现了犯罪者一驶而过的摩托车,然后报案,最终警察就根据这一线索破案的。还有深圳有一起快递碎尸案,两个犯罪人将受害人肢解后找快递公司快递到浙江,在浙江发现尸块时已经过去4、5天了,深圳警方仍然是通过视频一路从快递公司查到犯罪人居住的小区。
现在街上、车上都有很多监控视频,一般都会在旁边标上,公共监控区域。尹哥都说过,因为街上安的监控太多,连街头流氓斗殴都少了。
作者: 苏双    时间: 2015-5-19 10:04
天网系统,国内电视节目讲的挺多的,挺好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0:07
河蚌 发表于 2015-5-18 19:42
这个没啥吧,不是叫CCAV嘛。
你要在中国呆时间长了,就会知道很多案子都是通过视频破的,电视里的法制栏目 ...

我也觉得这东西还是优点大于缺点,在法制观念缺缺的地方尤其应该有。
作者: code_abc    时间: 2015-5-19 10:10
现在有不少开发监控视频的大数据挖掘的,就算是大白天车水马龙的一样可以跟踪。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0:12
code_abc 发表于 2015-5-18 20:10
现在有不少开发监控视频的大数据挖掘的,就算是大白天车水马龙的一样可以跟踪。 ...

我也觉得这东西技术上可行。
作者: 此心安处是吾乡    时间: 2015-5-19 10:12
这个有专有名词的:天网工程
央视法治栏目每天中午有专门报道,就是用天网工程视频摄像头破案的,我看过一个印象深刻的:午夜时,火车站附近街心花园凉亭里发生命案,一位妇女被杀,可能是为省钱不进旅馆就在亭子里过夜时遇害。从监控视频里只看到临近午夜时有一道阴影掠过,估计是有人进了亭子,由此确定了发案时间,然后把附近每个通道的视频调出来查,发现案发前几分钟有一个穿牛仔上衣的人经过,几分钟后带着一个箱子返回,但看不清五官,然后再把这条街上所有超市旅馆的摄像头资料全部调出来查,在一家旅馆里查到他的模样,就此破案,不出两天...
作者: code_abc    时间: 2015-5-19 10:14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10:12
我也觉得这东西技术上可行。

不是可行,而是已经有实用产品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0:16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表于 2015-5-18 20:12
这个有专有名词的:天网工程
央视法治栏目每天中午有专门报道,就是用天网工程视频摄像头破案的,我看过一 ...

以后作案看来都要有技术含量才行了。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5-19 10:25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10:16
以后作案看来都要有技术含量才行了。

戴上孙大圣的面具穿上虎皮裙,手握金箍棒?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5-5-19 10:27
code_abc 发表于 2015-5-19 10:10
现在有不少开发监控视频的大数据挖掘的,就算是大白天车水马龙的一样可以跟踪。 ...

大数据挖掘的原始定义就是指视频、影像等非标准资料的存储和搜索。只是现在被用滥了,似乎只要是挖掘就叫大数据。
作者: code_abc    时间: 2015-5-19 10:29
河蚌 发表于 2015-5-19 10:27
大数据挖掘的原始定义就是指视频、影像等非标准资料的存储和搜索。只是现在被用滥了,似乎只要是挖掘就叫 ...

有不少是这样,单我知道的几个不是。确实是大数据挖掘。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19 10:46
前几天那个新疆狗粉事件,当事人的信息就是被一个狗粉女警泄露出去的,一个低层普通女警而已,就因为狗,而不是其他任何重要刑事和民事事件就能对一位公民进行信息搜索查询,还po到了网上,说明公安系统内部对此根本没有严格的程序。再比如成都男女司机事件,女司机的开房纪录都出来了。这当然是对公民隐私的强烈侵犯。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5-5-19 10:50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5-19 10:25
戴上孙大圣的面具穿上虎皮裙,手握金箍棒?

没用,人脸识别系统早就是识别头颅特征了,换句话说,除非你把自己的颅骨关键点改变,否则就是整容了也能引起注意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1:02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8 20:46
前几天那个新疆狗粉事件,当事人的信息就是被一个狗粉女警泄露出去的,一个低层普通女警而已,就因为狗,而 ...

所以说这东西要非常小心。对于这样未经法律程序私自泄漏视频资料的,必须严厉打击。
作者: silentdarkness    时间: 2015-5-19 11:05
车牌识别系统,现在已经很普及了。就算白天车流量大也照样识别得妥妥的。俺的工作和这个相关
作者: 一无所之    时间: 2015-5-19 11:07
这在上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次我看新闻是某单位发工资前夜保险箱被连锅端。于是看监控,一路追到老巢,上午9点破门,发现窃贼还在睡觉,保险箱被撬到一半没撬开。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19 11:09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5-19 03:20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3:02
所以说这东西要非常小心。对于这样未经法律程序私自泄漏视频资料的,必须严厉打击。 ...


那有什么程序啊,怎么个严厉打击?要去限制政府获取和使用公民信息的自由?至少要能全面讨论公权与私权的边界并达成共识之后才能到这一步,现在真心想的太多,比如黑龙江那个枪击案,无论怎样至少检查院也应该会同一起调查吧,结果当地铁路公安自己就给自己就出报告了
作者: silentdarkness    时间: 2015-5-19 11:15
前面南京江宁有个杀人案,案犯把尸体放在汽车后座上,居然被拍到了。320系统的效率还是很牛的。
至于个人隐私问题,不用担心。同是公安系统内部,治安的监控视频交警都拿不到。当然,要是有案子了,拿数据小事一桩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1:21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8 21:09
那有什么程序啊,怎么个严厉打击?要去限制政府获取公民信息的自由?至少要有能全面讨论公权与私权的边界 ...

不是限制政府获取公民信息的权力,当然这个也应该有限制,现在要限制的是透露公民信息(由政府或者由个人)发布公民信息的权力。如果在西方,人肉搜索是犯法的。在西方,你如果知道某人可能涉及犯法,你有报告警方的责任,但没有把个人信息捅到公众媒体的权力,连新闻媒体都不可以。

庆安那事的具体经过我不清楚,不过刑事调查不是警方的事吗?检察院不是只负责提请公诉?

按照西方程序,警方负责调查,然后把结果移送检方,由检方决定是否公诉。检方不参与刑事调查。不知道中国的程序是怎样的,警方和检方如何分工?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1:25
silentdarkness 发表于 2015-5-18 21:15
前面南京江宁有个杀人案,案犯把尸体放在汽车后座上,居然被拍到了。320系统的效率还是很牛的。
至于个人隐 ...

公安系统内部调用信息不是问题,但向公众透露应该有一定的法律程序。比如说,成都那个女司机的视频监控,除非警方起诉她野蛮驾驶,把视频拿到法庭上作为证据,应该是不可以公布的。现在这样,“说明真相”的目的达到了,但从法律程序上讲是有很大问题的。
作者: 四处乱晃    时间: 2015-5-19 11:28
中国叫天网行动。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19 11:33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5-19 03:35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3:21
不是限制政府获取公民信息的权力,当然这个也应该有限制,现在要限制的是透露公民信息(由政府或者由个人 ...


西方有这样的限制,是因为公众对于公民自身的权利和政府的权利在长期的实践,博弈和广泛的讨论后有了相当程度上的共识,基于这些共识才制定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和社会规范。而中国根本没有这样的共识,连讨论这些权利的空间都没有。打个比方,就比如成都男女司机事件,就有很多网民丝毫不觉得公开女司机开房纪录有什么不妥,各种龌龊恶意的玩笑很多。

警察枪击似乎和普通的刑事犯罪不一样吧,比如美国的弗格森案,警察只移交物证,调查材料和报告都是检方出来的,否则岂不是自己调查自己了。
作者: silentdarkness    时间: 2015-5-19 11:34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11:25
公安系统内部调用信息不是问题,但向公众透露应该有一定的法律程序。比如说,成都那个女司机的视频监控, ...

成都那个视频是私人车辆上的行车记录仪拍下来的。
作者: silentdarkness    时间: 2015-5-19 11:35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5-5-19 10:50
没用,人脸识别系统早就是识别头颅特征了,换句话说,除非你把自己的颅骨关键点改变,否则就是整容了也能引起 ...

人脸识别还不成熟啊。比车牌识别差多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1:36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8 21:33
西方有这样的限制,是因为公众对于公民自身的权利和政府的权利在长期的实践和广泛的讨论有了相当程度上的 ...

这种对私密的无所谓最终要害了自己。

即使弗格森案,也不可能是检方调查。警方有internal affairs,专门调查与警方有关的案件。有的地方只要动枪,就有独立的“超级警方”参与调查,但不是检方。检察官就是代表政府的律师,不是侦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1:38
silentdarkness 发表于 2015-5-18 21:34
成都那个视频是私人车辆上的行车记录仪拍下来的。

女司机乱变道那个也是私人车辆记录的?那属于灰色区域,涉及事情的可以自主发布,涉及人的依然牵涉到个人隐私,只有交给警方、最后作为法院证据由法院发布。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19 11:42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5-19 03:48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3:36
这种对私密的无所谓最终要害了自己。

即使弗格森案,也不可能是检方调查。警方有internal affairs,专门 ...


在具体程序上我了解不多,只能从新闻角度上有一些很粗浅的认识,关于弗格森案,这边的新闻都是“当地检方公布了长达1000页的调查文件,根据物证和数十名目击者的证词,还原了8月9日枪击案案发过程。XXXX”,这样类似的表达,而黑龙江的这个案子我看了一下,全都是写的“哈尔滨铁路公安表示,哈尔滨铁路公安局组成调查组对相关情况开展全面调查,XXXXX”这样,实际的调查报告文件和原始物证其实也没有公布。

也不说是有所谓无所谓吧,就算有人觉得有所谓又能怎样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1:54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5-18 21:55 编辑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8 21:42
在具体程序上我了解不多,只能从新闻角度上有一些很粗浅的认识,关于弗格森案,这边的新闻都是“当地检方 ...


作为证据,只有检方能公布,而且只有在检方决定提起公诉时公布。警方无权公布证据,只能向检方提供证据,但警方证据是警方调查的结果。这和文人治军的意思一样,在这里检方是文人,警方是军方。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5-19 11:54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5-5-19 10:50
没用,人脸识别系统早就是识别头颅特征了,换句话说,除非你把自己的颅骨关键点改变,否则就是整容了也能引起 ...

不难啊,弄点硅胶,贴在某几个部位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19 12:10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5-19 04:20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3:54
作为证据,只有检方能公布,而且只有在检方决定提起公诉时公布。警方无权公布证据,只能向检方提供证据, ...


照这程序,从头到尾也没见到有相关证据移送到哈尔滨检察院的消息,移送以后,检方决定起诉不起诉是一回事,移送不移送是另一回事。

当然了,完全有可能移送的时候大家不知道,新闻不报道。
作者: silentdarkness    时间: 2015-5-19 12:27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11:38
女司机乱变道那个也是私人车辆记录的?那属于灰色区域,涉及事情的可以自主发布,涉及人的依然牵涉到个人 ...

当然是行车记录仪拍的啦。官方的摄像头除了公交车上的,很少有移动拍摄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2:27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8 22:10
照这程序,从头到尾也没见到有相关证据移送到哈尔滨检察院的消息,移送以后,检方决定起诉不起诉是一回事 ...

警方有权不移送的,如果警方不予起诉(实际上是不建议检方起诉),就不必移送。也不知道铁道警方和地方检察院是什么关系?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19 13:03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04:27
警方有权不移送的,如果警方不予起诉(实际上是不建议检方起诉),就不必移送。也不知道铁道警方和地方检 ...

举一个情况,纯探讨,假如该警察的行为(或者该公安局的安排)真的有失误,本公安自己审查自己,决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赶紧摆平,认为证据不提交检察院,那不就了事了?也就是说警方如果有问题,就需要检方起诉法院裁决,而检方起诉不起诉又取决于警方内部的自我调查,如果警方内部的自我调查决定不建议起诉,检方也没法起诉,于是警方是不是被起诉其实取决于警方自己。这不是一个悖论么。

铁路公安好些是个比较独立的存在。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3:15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8 23:03
举一个情况,纯探讨,假如该警察的行为(或者该公安局的安排)真的有失误,本公安自己审查自己,决定大事 ...

这正是中国所欠缺的行政独立概念。警方内部调查是独立调查,不与日常警务部门交叉,也不向警察局长报告,而是向文职监督机构报告。独立调查的信用正在于独立性。你说的这个情况不是不可能,但实际上不存在。另外,当事人是可以申诉的。当地警方调查不能保证独立性和公正的话,还有联邦的FBI,在加拿大就是皇家骑警。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13:15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8 23:03
举一个情况,纯探讨,假如该警察的行为(或者该公安局的安排)真的有失误,本公安自己审查自己,决定大事 ...

这正是中国所欠缺的行政独立概念。警方内部调查是独立调查,不与日常警务部门交叉,也不向警察局长报告,而是向文职监督机构报告。独立调查的信用正在于独立性。你说的这个情况不是不可能,但实际上不存在。另外,当事人是可以申诉的。当地警方调查不能保证独立性和公正的话,还有联邦的FBI,在加拿大就是皇家骑警。
作者: ekid    时间: 2015-5-19 13:16
河蚌 发表于 2015-5-19 09:42
这个没啥吧,不是叫CCAV嘛。
你要在中国呆时间长了,就会知道很多案子都是通过视频破的,电视里的法制栏目 ...

正解!监控是ga的首要技术手段!
作者: fish97    时间: 2015-5-19 16:16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9 10:46
前几天那个新疆狗粉事件,当事人的信息就是被一个狗粉女警泄露出去的,一个低层普通女警而已,就因为狗,而 ...

一直认为男司机有很强的背景。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5-19 16:18
fish97 发表于 2015-5-19 16:16
一直认为男司机有很强的背景。

不是被拘留15天啦?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19 16:27
fish97 发表于 2015-5-19 08:16
一直认为男司机有很强的背景。

开polo的,能有多大背景,新疆的那条狗就更没背景,只能说明公安对公民隐私不重视。
作者: fish97    时间: 2015-5-19 16:32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5-19 16:18
不是被拘留15天啦?

这个不太说明问题,问题是他能把那个女的信息都搞出来,并且登到网上。这手笔不是一般人能够出的。
说这些并不表示我倾向那个女的,我也认为她该被打,虽然我自己不会打。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5-19 16:49
fish97 发表于 2015-5-19 16:32
这个不太说明问题,问题是他能把那个女的信息都搞出来,并且登到网上。这手笔不是一般人能够出的。
说这 ...

这倒不必吧。

只要有七大姑八大姨老朋友老邻居等等转折亲能攀上派出所的关系,就都能捯饬出来,不见得需要很硬的背景。

下层人员的能量也绝对不可小视。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5-19 16:50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11:38
女司机乱变道那个也是私人车辆记录的?那属于灰色区域,涉及事情的可以自主发布,涉及人的依然牵涉到个人 ...

就是后面打人的男司机车上的行车记录仪记录的。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5-5-19 17:12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5-19 16:49
这倒不必吧。

只要有七大姑八大姨老朋友老邻居等等转折亲能攀上派出所的关系,就都能捯饬出来,不见得需 ...

GA里面能够查询的人, 也是受限制的. 需要审批。
只是架不住全国联网,呵呵
作者: 大卫    时间: 2015-5-19 17:47
本帖最后由 大卫 于 2015-5-19 17:53 编辑

不奇怪,目前全球前三大网络监控摄像头厂商,其中2家是中企。

另外根据前两年的统计数据,目前监控摄像头分布密度最大的国家(当然不算那些袖珍小国)是英美,美国平均每千人约有96台监控摄像机,英国为75台。

作为对比,2010年世博会后,上海“平安城市”监控摄像头为60万只,平均每千人约有36只。而根据规划至2015年末,上海监控摄像头预计达到100万只,其中10万只为高清摄像头,届时上海每千人约有43只,还不及美国的一半……
作者: 此情可待成追忆    时间: 2015-5-19 17:56
天网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两个朋友的家人年纪大走失,就是靠跟踪摄像头录像找到的。
一个同学在GA,单位专门有发一个手机可以上网联GA网,随时可以查找住宿登记的资料,要找开房记录太容易 了,没看到有什么限制
作者: fish97    时间: 2015-5-19 18:13
大卫 发表于 2015-5-19 17:47
不奇怪,目前全球前三大网络监控摄像头厂商,其中2家是中企。

另外根据前两年的统计数据,目前监控摄像头 ...

唉,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你不能那么个比法,应该是按单位面积比。我估计国内的监视范围比国外大多了。这玩意有好的一面,但也给高官带来过多定心丸。
作者: 莱茵河    时间: 2015-5-19 18:18
国内的出租车基本都有GPS定位跟踪,可以还原整个行车路线,坐出租车作案实在是不安全
作者: fish97    时间: 2015-5-19 18:19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5-5-19 17:12
GA里面能够查询的人, 也是受限制的. 需要审批。
只是架不住全国联网,呵呵 ...

这个网和互联网有没有物理隔绝,如果没有理论上,估计也是实际上国外情报机构也可以使用。
作者: fcboliver    时间: 2015-5-19 18:25
建议阅读小说《谋杀官员》系列。说的就是针对CCTV的高智商犯罪。
作者: fish97    时间: 2015-5-19 18:57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5-19 16:49
这倒不必吧。

只要有七大姑八大姨老朋友老邻居等等转折亲能攀上派出所的关系,就都能捯饬出来,不见得需 ...

这得多大的人情,多大的面子。照你这个逻辑,这个男的家也应该被揭穿一些事。为什么就没有他们家的一些事那?网上说他不好的看样子也不少。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5-5-19 19:25
你想太多了。这种事只要引起大众义愤,大把无聊人自动去做这事,包括公安机关的。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5-5-19 19:47
10-11年周克华案,长沙就是这样排查的。
11年这厮作案后刚好学校暑假,说是招了上千大学生把长沙所有监控全调出来看,连网吧摄像头都调出来才找到张比较清晰的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5-19 20:46
fish97 发表于 2015-5-19 18:57
这得多大的人情,多大的面子。照你这个逻辑,这个男的家也应该被揭穿一些事。为什么就没有他们家的一些事 ...

很容易的,根本没你想像的那么难。

我知道我手下很多人七拐八拐认识片儿警,几百块钱加上几顿饭就能把户口办下来,同时套出一堆一堆的信息。

可能也因此深圳户口不值钱?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5-5-19 21:12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5-5-19 08:18 编辑
大卫 发表于 2015-5-19 04:47
不奇怪,目前全球前三大网络监控摄像头厂商,其中2家是中企。

另外根据前两年的统计数据,目前监控摄像头 ...


这个统计不靠谱。不是说数字,而是模糊了消费市场差异。比如在美国家里面安装摄像头,一套可以有四个,八个,或者更多,而家里可能只有四口人,人均占有摄像头1个以上。美国另一个大的摄像头消费者是企业,比如停车场或者公司大楼的角上经常可见有摄像头。美国没有象中国这样由警察掌握的几乎能覆盖城市大部分区域的网络。而中国的摄像头消费主力是警察。

另外,摄像头的多少还和要监控的面积有关的。同样一个停车场,或者商场,如果中美需要监视的面积都相同,那么摄像头的数目是差不多的。当考虑到人口,人均占有就截然不同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21:18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5-19 02:50
就是后面打人的男司机车上的行车记录仪记录的。

当事人自己曝,应该没事。这是作为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公布的。旁人就不能乱曝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21:20
大卫 发表于 2015-5-19 03:47
不奇怪,目前全球前三大网络监控摄像头厂商,其中2家是中企。

另外根据前两年的统计数据,目前监控摄像头 ...

这是把大楼、商店内的统统算上吧?美国大街、小区里没有那么多,或者说很少看见。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21:20
fish97 发表于 2015-5-19 04:13
唉,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你不能那么个比法,应该是按单位面积比。我估计国内的监视范围比国外大多了。这 ...

美国的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差不多。
作者: qyangroo    时间: 2015-5-19 21:56
美国虽然很多地方限制摄像头,但是天上有卫星监控。
想想google用的快鸟卫星。
总之,天网恢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22:32
qyangroo 发表于 2015-5-19 07:56
美国虽然很多地方限制摄像头,但是天上有卫星监控。
想想google用的快鸟卫星。
总之,天网恢恢。 ...

卫星可不是用于跟踪个人的。
作者: qyangroo    时间: 2015-5-19 22:37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22:32
卫星可不是用于跟踪个人的。

从能力上是可以做到的,获得授权后也可以监控个人的行踪。

就是现在,经常有人在自家院里日光浴被google爆照的。
作者: gbdashen    时间: 2015-5-19 22:42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5-19 10:25
戴上孙大圣的面具穿上虎皮裙,手握金箍棒?

这也不行,七楼举了个例子,案发时摄像头根本没拍到啥,但是架不住附近摄像头太多,还是被查出来了。
作者: 王不留    时间: 2015-5-19 22:59
以后作案,只能直接出城,到农村去绕几圈了。。。。
再以后,等每个人出生就植入芯片,屁民就真的只能活成干电池了。
作者: 王不留    时间: 2015-5-19 23:01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5-5-19 10:50
没用,人脸识别系统早就是识别头颅特征了,换句话说,除非你把自己的颅骨关键点改变,否则就是整容了也能引起 ...

带帽子也能看出颅骨来?
作者: 王不留    时间: 2015-5-19 23:12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11:21
不是限制政府获取公民信息的权力,当然这个也应该有限制,现在要限制的是透露公民信息(由政府或者由个人 ...

其实也就是一说。。弗格森枪击黑人劫匪的白人警察的家庭地址婚姻对象不就是被纽约时报的一个女妓者给捅出去的吗?也没受什么惩罚。。后来有人报复她,把妓者的家庭地址也给报了,结果这个妓者反而要求警察的保护了。。。呵呵。。
作者: 橡树村    时间: 2015-5-19 23:50
现在视频覆盖密度最高的地方应该是伦敦。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19 23:53
王不留 发表于 2015-5-19 09:12
其实也就是一说。。弗格森枪击黑人劫匪的白人警察的家庭地址婚姻对象不就是被纽约时报的一个女妓者给捅出 ...

严格来说,这个女记者这么做是犯法的,只是没人起诉她就是了。
作者: fish97    时间: 2015-5-19 23:55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21:20
美国的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差不多。

哈哈,我主要是谈上海。 即使中美国土面积相似,中国的监视器密度也大概是美国的4倍。
作者: 马鹿    时间: 2015-5-20 00:28
这个监控是双刃剑呀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5-5-20 00:57
大卫 发表于 2015-5-19 04:47
不奇怪,目前全球前三大网络监控摄像头厂商,其中2家是中企。

另外根据前两年的统计数据,目前监控摄像头 ...

应该按监控面积而不是人头平均。。。 中国人口密度比美英高多了。。。

上次回国就发现每个路口交通灯杆上都是密密麻麻,少也有十个八个摄像头。。。而且每根交通灯杆都有。。。


这个据说是上海宝山区友谊路与克山路路口上方两侧,共50个头。。。 晨枫从这里经过一次,留下至少50道倩影。。。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20 01:11
MacArthur 发表于 2015-5-19 10:57
应该按监控面积而不是人头平均。。。 中国人口密度比美英高多了。。。

上次回国就发现每个路口交通灯杆 ...

不敢从那里过了。
作者: qyangroo    时间: 2015-5-20 01:29
qyangroo 发表于 2015-5-19 22:37
从能力上是可以做到的,获得授权后也可以监控个人的行踪。

就是现在,经常有人在自家院里日光浴被google ...

Spy satellites fighting crime from space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15-5-20 02:19
我觉得新疆的那个警察应该处分。她肯定违反规定。
另外有的数据应该加密,泄漏出来也得费时费劲地解密。
作者: 懒厨    时间: 2015-5-20 08:04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5-19 20:46
很容易的,根本没你想像的那么难。

我知道我手下很多人七拐八拐认识片儿警,几百块钱加上几顿饭就能把户 ...

早知道就去找你了,帮我女儿搞个深圳户口!!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5-20 08:20
懒厨 发表于 2015-5-20 08:04
早知道就去找你了,帮我女儿搞个深圳户口!!

我也没有啊,他们是在靠沙井这边弄得。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5-5-20 08:22
MacArthur 发表于 2015-5-20 00:57
应该按监控面积而不是人头平均。。。 中国人口密度比美英高多了。。。

上次回国就发现每个路口交通灯杆 ...

这个应该是监控厂家测试或评标用的,麦帅大可放心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5-5-20 09:40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5-5-19 10:50
没用,人脸识别系统早就是识别头颅特征了,换句话说,除非你把自己的颅骨关键点改变,否则就是整容了也能引起 ...

我本来以为上千上万的人群要识别一个人很困难,但听一个搞安防的人讲,人脸有一个独特的三角型,就像基因一样人人不同,识别的要点就是捕捉到这三点,就可以与身份证头像比对 。

他说的很神。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5-5-20 09:46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11:21
不是限制政府获取公民信息的权力,当然这个也应该有限制,现在要限制的是透露公民信息(由政府或者由个人 ...

演员黄海波嫖娼案,当事人在警局的照片都上网了,摆明了是内部人恶意泄露出来。还有好些类似案件。
这还是帝都公安,素质全国之冠。有哪个去质疑过警局的行为,甚至讨公道的?真那样做的人,那不是找屎么?
作者: 定风波    时间: 2015-5-20 10:23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10:12
我也觉得这东西技术上可行。

地铁之前还尝试用人脸识别去监控坏人,但貌似压力太大了。有些地方用软件去数人头,貌似挺准的。
作者: 定风波    时间: 2015-5-20 10:26
silentdarkness 发表于 2015-5-19 11:05
车牌识别系统,现在已经很普及了。就算白天车流量大也照样识别得妥妥的。俺的工作和这个相关 ...

好多用胶条遮挡,篡改的,昨天我看到一个把O变成Q 的。不知道能不能抓住
作者: 定风波    时间: 2015-5-20 10:34
晨枫 发表于 2015-5-19 12:27
警方有权不移送的,如果警方不予起诉(实际上是不建议检方起诉),就不必移送。也不知道铁道警方和地方检 ...

铁路好像也有自己的检察院。
作者: silentdarkness    时间: 2015-5-20 10:39
定风波 发表于 2015-5-20 10:26
好多用胶条遮挡,篡改的,昨天我看到一个把O变成Q 的。不知道能不能抓住 ...

未悬挂或不按规定安装号牌、故意遮挡或污损号牌违法行为一次记12分。

遮挡的号牌,系统就没办法识别了
作者: 定风波    时间: 2015-5-20 10:45
silentdarkness 发表于 2015-5-20 10:39
未悬挂或不按规定安装号牌、故意遮挡或污损号牌违法行为一次记12分。

遮挡的号牌,系统就没办法识别了 ...

这种没法识别的会不会被筛出来,然后进行详细分析,然后进行污损号牌行为处罚?
作者: silentdarkness    时间: 2015-5-20 10:51
定风波 发表于 2015-5-20 10:45
这种没法识别的会不会被筛出来,然后进行详细分析,然后进行污损号牌行为处罚? ...

要是套到别人的车,是会把照片调出来的。但是是否会详细分析、进行处罚,就不好说了
作者: 懒厨    时间: 2015-5-20 11:40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5-20 08:20
我也没有啊,他们是在靠沙井这边弄得。

呵呵,开玩笑了,就真有人帮我搞,我也不敢,否则一出事,连累一串人。。。。。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5-5-20 11:50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5-19 20:46
很容易的,根本没你想像的那么难。

我知道我手下很多人七拐八拐认识片儿警,几百块钱加上几顿饭就能把户 ...

深圳户口本来就不值钱
大学本科毕业有正当职业,落户很轻松的。

外籍人士入籍现在是哪儿都麻烦,不如曲线救国下,迁户进深圳会比较好。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5-5-20 11:54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15-5-20 11:50
深圳户口本来就不值钱
大学本科毕业有正当职业,落户很轻松的。

当年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的户口,所以以发财论,当年出国是选错了路。

旁边就是鼎鼎大名的中关村13,14,15楼,下面就是中关村二小,往前一点过了街对面是北大和北大附中。

估计一平米20万?
作者: 四处乱晃    时间: 2015-5-20 12:48
马鹿 发表于 2015-5-20 00:28
这个监控是双刃剑呀

说的就是啊。
监控录像用于破案,结果对受害人而言就是好。
监控录像随意泄露或放往上,结果对当事人就是恶。
放监控系统的目的不是为了侵犯普通人的隐私,相反,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一种保护。
监控录像泄露隐私,说明对监控录像的管理要规范,并不能说监空系统本身就是恶。
当然,对那种本应在家里发生的行为,非得在公共场所做,被监控拍下来,说监控侵犯隐私的,我一点都不同情,例如几年前上海俩人非得在地铁站长吻不松口,还怪摄像头装错了的,就是一例。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20 14:10
本帖最后由 兜胖胖 于 2015-5-20 09:19 编辑

我发两个图大家感受一下



而且不是个例,这种类似的抱怨在知乎,微博上看到多次了
作者: 伯威    时间: 2015-5-20 16:58
天网之下,破案确实不难。俺的魔都家里去年失窃,报案后发现小区里中招的好像不少。后来没过几个月看案件聚焦才知道破案了。追赃是不指望了,都是些金银首饰。也不知道警察追到赃款赃物后怎么给受害人分?
作者: luxueyou    时间: 2015-5-20 17:02
有专门的类似协警的队伍看监控。
作者: 伯威    时间: 2015-5-20 17:03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20 14:10
我发两个图大家感受一下

唉,这个现在很多啊。之前就在某论坛看到某女警务人员吐槽说,别人给介绍个男票,见了一面觉得还行。回头一查,一堆开房记录,弄得很纠结啊。
又联想到李律师被平西王拿下。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5-5-20 17:21
伯威 发表于 2015-5-20 09:03
唉,这个现在很多啊。之前就在某论坛看到某女警务人员吐槽说,别人给介绍个男票,见了一面觉得还行。回头 ...

是啊,所以说,不仅体制和体制内人士不把老百姓的隐私当回事,老百姓自己都不当回事。说白了,连讨论隐私边界的前提都没有。
作者: njyd    时间: 2015-5-20 23:37
兜胖胖 发表于 2015-5-19 11:09
那有什么程序啊,怎么个严厉打击?要去限制政府获取和使用公民信息的自由?至少要能全面讨论公权与私权的 ...

庆安那个最后的结论是上级公安局和铁路检察院共同做出的。
实际上在之前徐的堂弟就看过录像,知道翻不起大浪来才会同意二十万的补贴。
作者: silentdarkness    时间: 2015-5-21 21:17
5月20日晚8点,新疆昌吉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昌吉公安局 通报该局一工作人员参与“人肉”乌鲁木齐打狗人的调查结果,做出对该工作人员“全局通报、作深刻检查、给当事人公开道歉”的处理决定。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5-5-21 23:21
silentdarkness 发表于 2015-5-21 08:17
5月20日晚8点,新疆昌吉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昌吉公安局 通报该局一工作人员参与“人肉”乌鲁木齐打狗人的调查 ...

“通报” “检查” “道歉”。。。 没一样能让人肉疼的。。。 不长记性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5-5-21 23:30
silentdarkness 发表于 2015-5-21 07:17
5月20日晚8点,新疆昌吉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昌吉公安局 通报该局一工作人员参与“人肉”乌鲁木齐打狗人的调查 ...

处分轻了。这属于严重违反警察纪律和职业操守的行为,在国外的话,这人会被开除。
作者: silentdarkness    时间: 2015-5-21 23:58
晨枫 发表于 2015-5-21 23:30
处分轻了。这属于严重违反警察纪律和职业操守的行为,在国外的话,这人会被开除。 ...

我也觉得,处分太轻了
作者: 大卫    时间: 2015-5-23 16:47
冰蚁 发表于 2015-5-19 21:12
这个统计不靠谱。不是说数字,而是模糊了消费市场差异。比如在美国家里面安装摄像头,一套可以有四个,八 ...


不知道文中所说美国居民家里安装的摄像头,是指普通电脑摄像头,还是用于安防的监控摄像机?

不过要是平均下来每套房屋内有四个,八个,或者更多,怕是指普通摄像头吧。不过上述统计的是监控摄像机,和电脑摄像头毕竟不是一个感念。

另外看统计数据,国内的监控摄像机大多是商户及居民等民间所有,公务部门能直接监控的是少数,这应和国外类似。只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要求调阅。今后随着云网络和大数据发展,也许监控及时性会有提高。

至于使用哪种统计数据,原文内已有讨论,就不再赘述了。


作者: 大卫    时间: 2015-5-23 17:03
fish97 发表于 2015-5-19 18:13
唉,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你不能那么个比法,应该是按单位面积比。我估计国内的监视范围比国外大多了。这 ...

原文有各统计数据的比较,受各种因素影响,准确性各有千秋。

另外,文章采用的是美英两个国家与京沪两城作数据对比,采样范围差别很大(如果数据都准确的话),即使如此摄像头密度也不及英美,不知如何会得出相反的结果来?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