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旧文】说说美国的经济学学术界:一场圈里人自娱自乐的 [打印本页]

作者: 贾大松鼠    时间: 2011-8-9 03:29
标题: 【旧文】说说美国的经济学学术界:一场圈里人自娱自乐的
本帖最后由 贾大松鼠 于 2011-8-9 05:28 编辑 / h# w4 [5 D1 f( ~

+ q# c  E! C, F0 X# O/ n本文为原创旧文,第一次发在西西河上。* W8 z/ L7 l: F6 x/ ?+ e8 a, G

. D( c$ D5 y' O1 d首先坦白,作为去年夏天才下河的新人,外加上本人只是个美国大学的本科生而已,写这个确实是很不谦虚的样子。但是由于一直准备在北美念经济学博士,外加平时交往的都是一些经济学各著名高校的在读博士们,所以感悟还有有一些的,或许可以拿上来说说。有不对之处还是希望大家指正。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为那些也想进入美国经济学学术圈的学生们,一点帮助。
! B9 s' M3 j) S2 e" [1.        圈里人。7 ?& N8 S- n$ F: D5 Y% G( {& r, }
这个圈子,若是找到了门路,进去非常容易。若是找不到门路,进去比登天还难。
3 d8 \+ z  Z. C/ N1 s而路只有一条,就是作牛教授的徒弟。这句话是我的一个年轻经济学教授告诉我的,当时我说我对你的研究领域感兴趣,问他可不可以收我坐RA。然后他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为了你的前途,不要做我的助理,找**,**或者**教授。只有他们才能给你推荐到好 的研究院去。”& o  x$ d1 G6 [7 t% P
之后我就找了我们学校最牛的经济学教授,各种方式,巧得其青睐。终于算是一只脚踏进了这个圈子。) k' i4 }# I+ `  w
比如我的一个学姐。曾经的北京市文科榜眼,北大国关GPA第一毕业。托福GRE分数都非常高,申请美国经济学博士没有一个offer,后来来了康奈尔大学学公共管理硕士,仅仅一年之后,便找到了一个经济系大牛教授一名,做了他的研究助理。现在来美国两年不到,已经有了paper发表。第一作者。接下来申请其他著名经济学博士不费吹灰之力。
9 w% t4 N) ~3 @唯一matter的事情,就是你是不是我们圈里的人。若有圈里人引荐,我才能让你进来。若非如此,能力再强,我看不见。也正是这个原因,教授从不让我自己做研究,因为我做的任何或许能显示我水平的事儿,只要他看不见,圈里的人也不会看见。只有按他说的做,他承认了,圈里的人就都看见我了。
- T1 \( N( k$ A而美国圈里承认的中国学术圈,基本上只有北大CCER,你看耶鲁要的经济学博士,基本上一律都是CCER出来的。我的社科院的学姐申请,纵有社科院牛教授推荐,本人水平也很高,也有发表。但最终结果依然很遗憾。( m5 z' L8 m* Z; X
港中文的狼咸平说话也是有分量的,他老人家曾经把一个那儿公认的笨蛋推荐去了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说到这儿,就是我思考了许久想明白得问题,对于我们经济学学术这个圈子里的人,最重要的是credibility.而这个词其实不是信誉的意思,而是名誉。名誉重于一切。为什么说名誉大于学术能力呢,因为本质是圈里人的游戏,你有没有能力,取决于你在圈内的认可度。名誉大,推荐信的作用就打。意味着你一封推荐信,对方一定会要你的学生。对方不敢不要,否则就是打了你的脸。
8 }) [! _: L5 S1 i. B$ w$ @比如说我老板曾经拿着一篇paper告诉我们,这个质量的paper,一看就是水平差的学生写的,发不出去,只好他导师挂个名,以导师的名誉发表。这种事情我可做不出来。" z, n. m+ y; r6 }. P, C3 w
但是我导师会做什么呢?他的想法,然后挂学生的名字发表。
$ Q. k% y4 w- J* }9 ?: |而这,才是大多数圈里人做的事情。比如上文提到的我的学姐,24岁,水平还远到不了知名杂志发表的程度。她发表的东西其实全是他导师的。
7 e$ g. S+ R- f2 S5 n" T2.        自娱自乐的游戏。
# L) L, W4 b9 c& x/ w# \我来美国学经济之前,抱着经济救国的理想,大概是师夷长技以治夷的目标路线。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s7 Q+ |. p. [
进入这个圈子的过程,就是幻想破灭的过程。现在美国经济学的研究,早已脱离了实际。继续说我在康奈尔的学姐,她一直想做的是小额贷款,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但是她的老板就不让她做,因为这个领域发不了paper,让他转向农业保险。学术圈里的经验很大程度上比智商重要,经验的作用,就在于了解哪个领域发的出paper,哪个领域发不了paper。4 @* S" M  P( V  E7 W% ]: }
Who cares?
  m6 _3 G3 s, ?这是我和我的几个朋友做research之余经常的口头禅。来自我的一个同行导师的口头禅。只要公式推导足够花哨,只要能发表,其他的事情,who cares。比如说我一个做农业经济的同行朋友,跟我说其实她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她做的东西被视作“有用”。4 _( X. d& ^. w" j
因为她做出来模型之后,深知如若用于中国实际,将会有多少漏洞可钻。而她做的东西,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已经是“接地气”到了极致。比如调查问卷完全是一个个去中国农户家问,然后自己翻译,录入数据,在数据源头上保证了完全符合中国实际。没有任何虚假成分,而我这个朋友本身的学术能力也足够强大,问题就在于:通过科学方法的提高,以解决最现实生活中的难题,这个假设就是不成立的。中国发展,农业问题,等种种问题,期待用经济学的发展来寻找解决途径,这个理想,就是个谎言。
0 V- A2 _- |! W+ e1 G, U# q扯远一点,为什么摸着石头过河能够成功?因为除此之外,没有成功的路可走。
6 F" d* C8 b) \& D想起曾经跟一个学电子工程的博士聊天,问及最近在做什么,他说,打个比方吧,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假设人类得在月球上居住了,那么月球上能使用的微波炉,是什么样子的呢?
" S0 z. e$ Q0 K  c自然科学我不敢多说,但我看经济学现在的学科发展,早已不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了。只为自娱自乐,只是一场圈里人的游戏。你enjoy,你就继续,你厌烦了,自己走人,别人想进,还进不来呢。
, G" U+ U+ t: x! ]% W# Y3 c! |; y' C6 _' H2 T1 e' x+ s

作者: redbud    时间: 2011-9-1 02:34
原来是MM的帖子,在西西河看到过。年少就有如此见识,能成大气候。
作者: 贾大松鼠    时间: 2011-9-1 08:38
回复 redbud 的帖子
& A% \; T; g; m0 t8 f  J' G  P6 r. ?/ X' i' [: _. [( f
呵呵~~河友握手!2 d6 O( J% y" o, q( M
过奖啦~~不过恰巧走上这条路而已~~
作者: 北府刘牢之    时间: 2011-11-28 17:52
& c5 A/ {3 C+ b; D5 [, \
写的很棒,其实你说的第一点就是国内讲的学霸的意思。; X6 T% K0 D8 g' c4 L( `4 ^8 Y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来那哪儿都一样。
作者: 西风陶陶    时间: 2012-3-27 14:57
哈哈哈哈,咱们整老久才明白的事。。' s1 O6 B3 d" _5 [. `
4 U( @8 {* z! d1 j# S
这8是进步,什么才是进步。
3 N0 t5 s5 m% }/ t" r
- G0 }/ `5 u; @" z3 M这8是幸福,什么才是幸福。
0 W( D) j0 K' d0 r" D; o2 N, d4 t% w! c4 v

作者: 风尘一侠    时间: 2012-4-21 18:13
西风陶陶 发表于 2012-3-27 14:57
- {; Q4 ^8 f- b. [1 S哈哈哈哈,咱们整老久才明白的事。。  T/ M& p: F1 a; V
" P9 g( J0 p1 F- n; F! l6 N
这8是进步,什么才是进步。
# f  X; N% _* ^& h$ c
嗯,好像学术圈都是这样
作者: komicjack    时间: 2012-4-23 13:38
当年我上本科的时候我们老师天天给我们讲MIT的金融学教授工资很高,比如Stephen Ross和王江他们。。。想鼓励我们搞学术。。。最后还是没几个搞学术的啊。。。
作者: baogesj    时间: 2012-5-16 23:34
这不跟国内一样了么?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