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哈格尔为什么辞职?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1-25 12:07
标题: 哈格尔为什么辞职?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4-11-24 23:15 编辑

今天头条消息(要看什么电台了,哈哈)是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宣布辞职。有意思的是,辞职原因没有说明,没有通常的“健康原因”或者“家庭原因”。一般说法是哈格尔与奥巴马在国防政策上有分歧。现在的问题是:这是哈格尔主动请辞,还是奥巴马要哈格尔辞职?

这些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国防政策出了什么问题?奥巴马总统当了6年,国防部长换了3个,平均两年一个,这是过去几十年里少有的高频率。

奥巴马的第一个国防部长是罗伯特·盖茨。他是共和党人,在小布什时代就开始干国防部长了。盖茨当过CIA局长,对美国和世界的情况清楚,知道美国的当务之急是收缩,摆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陷阱,摆脱军方的“立足对等对手的大打、应付现实中的低烈度小打”的传统思维,强迫三军把重点转到反恐,摆脱立足与中俄对抗的传统战略和军备思想,实际上是不期望大打早打的基本战略判断。F-22、DDG1000提前结束都是他的决定。在他的任期后期,美国开始裁减军费。盖茨一方面宣称政府(尤其是军方)开支无当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另一方面也尽量为军方争取更多军费,降低军费削减的冲击。盖茨在同意担任奥巴马的国防部长的时候,就说好了只干两年。两年一到,他果然退休。莱昂·帕内塔也是CIA局长出身,但他对反恐的估计比盖茨要乐观得多,屡次宣布基地组织已经被打垮,反恐基本胜利。他对盖茨的基本路线大体萧规曹随,但他的任内也是预算控制法案的时代,军费遭到大幅度削减。帕内塔一面宣称继续削减会使美军能力遭到不可修复的损失,另一面不得不按照国会和白宫的旨意削减。他的办法是寅吃卯粮,尽量推迟削减的影响,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到哈格尔上台,问题都爆发出来了。

帕内塔上任的时候,年纪已大。奥巴马第二次当选的时候,帕内塔如愿退休,哈格尔上任。哈格尔在国会批准的时候就不容易,上任后更是不容易。小布什时代,拉姆斯菲尔德和沃福维茨极端强势,国防部权力很大,几乎把国务院踢到一边,主管美国外交和安全政策,连白宫都被边缘化了。盖茨也是强势国防部长,但盖茨时代美军已经处于收缩态势,并无意主动揽事,所以利比亚冲突期间,盖茨保持低调,让希拉里的国务院出面。帕内塔没有盖茨强势,但国防部依然一言九鼎。希拉里在利比亚问题上上窜下跳,但盖茨就是不啃那个气。问题是,在帕内塔时代,希拉里的国务院开始强势,奥巴马则把外交“全权委托”给国务院,国防“全权委托”给国防部,自己专注于国内经济。想法不错,但经济恢复成效不理想,而外交-国防方面多头并举,失去控制。奥巴马第一任内,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或许是近几十年里最弱势的,还有谁记得他叫什么名字?

奥巴马的副总统拜登原来是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对于外交和国防事务素有野心。在奥巴马第二任内,拜登开始悄悄地通过白宫安全班子主导美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尤其从国防部“收权”,哈格尔“被排斥”在决策圈之外。其实,在奥巴马第一任时,拜登已经有这样的动作,但被尚且强势的国防部顶住了。哈格尔没有顶住。这本来不是问题,但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ISIS。

奥巴马的安全政策的基石是从中东收缩,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壮士断腕,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但问题马上就来了。从中东收缩,意味着从地中海和欧洲到中东的传统活跃范围里收缩,老欧洲反对美国“甩手不管”,以色列更是坚决反对。这种联手反对通过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反映到美国政界,“美国放弃对世界事务(实际上是欧洲到中东的事务)的领导”成为对奥巴马的强烈指责,奥巴马在利比亚冲突中的Lead from Behind更是成为把柄。美国只有有限的国力,要向亚太转移的重要性没人质疑,但质疑的是放弃在欧洲到中东的影响。壮士断腕是要断腕才能成壮士的,谁都想做壮士,但最好断的是别人的腕,要放弃利益总是痛苦的。利比亚冲突、伊朗核危机甚至乌克兰危机,都在某种程度上有拉奥巴马的向亚太转移政策后腿的影子。几年下来,拉后腿的力度越来越大,向亚太转移越来越空洞。

美国军力依然世界最强,但相对优势正在悄悄但稳定地消退,尤其在中国周边。这种消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迅速而且稳步的军事现代化(包括军事技术现代化和军费充裕带来的大面积换装),另一个来自美国军费的大幅度削减。美国债负太高,难以为继,这个道理谁都懂,但从哪里下手启动财政重新平衡,这是天大的难题。奥巴马希望通过社会改革(如医改、移民改革)激发美国的生产力,这需要财政向社会开支方向倾斜,“军队为经济建设让路”就成为必须。这不仅抵触共和党的政治理念,动了军工利益集团的奶酪,还使得美国军力实质性下降。盖茨在任上时,特意指出美国“军力过剩”和安全政策过度军事化的问题,奥巴马的安全政策正是基于这样的假设。这个假设在原则上没错,问题是军力过剩的程度已经缩小到美国上下深感不安的程度,安全政策过度军事化的过度程度也是一样。换句话说,美国军力已经不再能随心所欲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干预,安全政策“去军事化”已经到了“非军事化”的程度,至少在主观感觉上如此。中国的水落石出式的崛起更是出乎美国战略思想界的意料,挑战美国对自己主导世界事务的信心。

军费削减不仅遭到共和党的强烈反对,还受到军内的强烈反对。这不光是利益集团的问题,美国已经对完成现有战略安排感到吃力。美国海军的远洋部署本来就是世界上最长的,但现在每次出航从6个月延长到7个月,官兵一片怨言。这不光是与家人分离的问题,装备检修周期、训练周期等都受到冲击。战斗机更新被推迟,F-15、F-16、F-18都出现机体结构寿命相关的出动率和可靠性问题。最先进的F-22与传统战斗机之间不能通过数据链联系,连加装Link16接收(没有发送)系统都没钱。军费大幅度削减和主战装备全面老龄化一起发生,加上训练经费削减,这对美军的战备状态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中国反介入-拒止能力的迅速增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活动自由度受到空前压缩,美军的“战略信誉”受到空前威胁,但美国连完整、可行的反制战略都没有,必要的军备更新更是谈不上。

在这个当口,基地和塔利班一再死灰复燃,而新兴的ISIS攻城略地,彻底打乱美国对伊斯兰世界安全态势的基本评估。美军只得重回伊拉克,在阿富汗重新投入作战行动,并卷入在叙利亚的战斗。美国军方对于撤出伊拉克和阿富汗本来就不太愿意,因为这明摆着就是前功尽弃,而且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局势本来就是ISIS之火上的油。只有对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极端主义全面打击,才能抑制ISIS的强势。奥巴马在叙利亚磨蹭了4年后,不得不有限卷入,而这卷入的规模可能被迫扩大。这不仅是反ISIS的战术需要,也是奥巴马的政治需要。这6年来,奥巴马在国际安全问题上实际上一事无成,现在真是需要对ISIS的胜利来平衡一下很是暗淡的成绩单。

问题是,反ISIS需要大力增强军事行动烈度,要逆转过去几年美军撤出的主调。这本来就是烧钱的名堂,还加速现有老旧装备的损耗,加倍增加军费负担。哈格尔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一要继续削减军费,二要通过反ISIS战斗胜利重建美军威望,三要继续实质性的亚太转移。这是无米之炊。美国朝野早就有呼声:要么削减战略目标(这是政治上不可接受的),要么追加军费(这是政治上更加不可接受的)。哈格尔怎么办呢?只有辞职。

奥巴马还没有宣布接任人选,不知道谁会想当这个国防部长。美国的国防政策问题不是国防部长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奥巴马的总体战略问题。不解决美国战略目标和军力-军费之间的脱节,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谁当这个国防部长都是政治自杀。在共和党主导国会和奥巴马已成跛脚的现在,这个国防部长更难当,真是要有一点“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气和使命感才行的。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4-11-25 13:14
捉虫:萧规曹随;不吭气。

米军转型的关键在于,要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武装头脑,让王师官兵懂得,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在人而不在哪几件先进武器
作者: 大卫    时间: 2014-11-25 15:27
新世贸中心不是又落成吗
作者: 不知    时间: 2014-11-25 15:42
"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中国还是主要敌人呀
作者: neao    时间: 2014-11-25 15:56
巴马还有两年剩下了,就不要耽误别的人了。随便搞个人当防长,帮别人混混CV吧。
作者: 索伦    时间: 2014-11-25 16:45
南海的岛在长,而老美居然没吭气,这是个重要变化。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11-25 17:05
黑格现在看来是被辞职的

“重返亚太”现在被黑马解释为是和中国合作。从这一点看,去中东打ISIS还真可以抽出部分兵力。但这基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中国行动自由化,这个目前已经在实施,二是中美军事交流透明化。

美国现在的难题跟1905年的大英帝国一样,实力已经不足以覆盖全球,那么就必须寻找地区盟友。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4-11-25 21:55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11-25 17:05
黑格现在看来是被辞职的

“重返亚太”现在被黑马解释为是和中国合作。从这一点看,去中东打ISIS还真可以抽 ...

对于既得利益的放弃,是很艰难的。
这种自己革自己的命,搞不好国内就开始暴动了。
别忘了,米国人可是有拥枪的权利。
作者: hotmen    时间: 2014-11-25 22:02
以前说彼德雷乌斯算是个人物,只是没能过美人关。
作者: 极乐鸟    时间: 2014-11-25 22:03
中东那地方还能把美国拖多久。
作者: hotmen    时间: 2014-11-25 22:04
索伦 发表于 2014-11-25 16:45
南海的岛在长,而老美居然没吭气,这是个重要变化。

吭气了。  http://www.guancha.cn/ShiYang/2014_11_25_301505.shtml
作者: hotmen    时间: 2014-11-25 22:05
索伦 发表于 2014-11-25 16:45
南海的岛在长,而老美居然没吭气,这是个重要变化。

吭气了。  http://www.guancha.cn/ShiYang/2014_11_25_301505.shtml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4-11-25 22:06
这个从某种程度上说,都不是O8的问题,是美国的体制问题,尤其是国内体制问题。

美国经常在国际问题上被国内政治左右。以前实力超强,而且外有苏联压力。这种不问题后果都可控。现在,就比较麻烦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1-25 22:23
索伦 发表于 2014-11-25 02:45
南海的岛在长,而老美居然没吭气,这是个重要变化。

吭气了,美国表示关注,要中国停止刺激事态发展。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1-25 22:25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11-25 03:05
黑格现在看来是被辞职的

“重返亚太”现在被黑马解释为是和中国合作。从这一点看,去中东打ISIS还真可以抽 ...

如果奥巴马想的重返亚太真是与中国合作,那他的想法和军方的做法就是背道而驰的。今年的RIMPAC演习就很说明军方想法。

美国现在的难题和1905年时的英国又一样又不一样。如果美国相当于英国的话,中国相当于德国还是美国?还是又德国又美国?
作者: 史节    时间: 2014-11-25 22:39
美国现在是其实力和他现在的地位已经不相适应了,表现出来的就是财政的困难。其实大国的衰退几乎都是从财政出问题开始的。先有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提供足够的财力保障他现在的野心了。那就应该进行全盘的调整,确保重点。进行战略性的收缩,重整财政,然后再图。
我觉得有一些美国人认为战略收缩不甘心,另外一些人怕收缩太快出现连锁反应。前面的心理反映在东欧和中东上,基辅的问题以为给莫斯科添乱,结果陷入和莫斯科的对抗模式。想撤出伊拉克却又在叙利亚搞巴沙尔,结果搞出来ISIS这个怪物。后面反映在中国周边,怕岛链一旦开锁,中国就蛟龙入海。
处处都想争,手里面的大把好东西舍不得,结果力量分散。搞结构调整,步履维艰。目前看,美国还没感到切肤痛楚,估计得真正吃亏后才能下决心。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4-11-25 22:40
奥利奥已经宣布延长在阿富汗的部署一年了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4-11-25 22:52
neao 发表于 2014-11-25 02:56
巴马还有两年剩下了,就不要耽误别的人了。随便搞个人当防长,帮别人混混CV吧。 ...

因为强行退出移民大赦这事儿,他已经把共和党国会彻底得罪了。所以估计接下来两年他就别打算任命什么人啦 -- 反正任命到了国会那里也通不过。。。

很可能是哈格儿继续代理上个一年半载,实在不行了就由副长代理,代理到什么时候黑8下台拉倒。。。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4-11-25 22:59
皇上啊,您可只有这一副家当,不可轻动。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4-11-25 23:00
索伦 发表于 2014-11-25 03:45
南海的岛在长,而老美居然没吭气,这是个重要变化。

那个美国没法吭气,否则就是中美直接军事对抗了。这可不是小事情,不要说打起来,只要对峙,对美国的经济走势就不是好消息。
作者: 建丰    时间: 2014-11-25 23:25
我向O巴马推荐骆家辉,胆子大脸皮厚急于立投名状。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11-25 23:39
晨枫 发表于 2014-11-25 22:25
如果奥巴马想的重返亚太真是与中国合作,那他的想法和军方的做法就是背道而驰的。今年的RIMPAC演习就很说 ...

军方的实际做法是正在从可能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的第一线抽身,这一点在南海地区最为明显。除非中国主动挑起大规模军事冲突,否则即使美军有想法,也只能顺应政府的政策。中国在对外态度上的转变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中国肯定不是一战前的德国,一战前的势态是新起国家包括美国都有试图取代英国在殖民地的独占地位,这种政策下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而中国一直主张“门户开放、利益均沾”则明确表态不排斥任何国家,包括对华有偏见有争议的国家参与中国开发的市场,这个条件对于美国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前段时间菲律宾急切地要中国证实是否将其排除在海上丝路计划以外,就有验证中国的开放是否真实的意味。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4-11-25 23:39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4-11-25 21:55
对于既得利益的放弃,是很艰难的。
这种自己革自己的命,搞不好国内就开始暴动了。
别忘了,米国人可是有 ...

时髦的说法叫

win-win
作者: jerf71    时间: 2014-11-25 23:39
在共和党主导国会和奥巴马已成跛脚的现在,这个国防部长更难当,真是要有一点“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气和使命感才行的。

笑了,想起土鳖的环保部长的四个部长的笑话,可以改成5个部长了。
且待谁是新人选。
作者: 老马丁    时间: 2014-11-26 02:04
美国的存量军力是时间的减函数,而且是加速下降的那种。现在美国领导者已经缺乏和中国直接正面对抗的勇气,只能在桌子下面做小动作了。

我要是美国领导者就马上和中国在南海小规模冲突一把,让中国暂时收敛一下,赢取时间,同时加速跳动中国的各种民间矛盾。消耗中国资源和注意力,坐等中国人口老化。

话说回来,美国就往永暑岛发个导弹,中国除了外交和经济反应,还能干什么?可是呢,和中国小规模冲突,哪怕最后是中国认怂,也会损害一大批美国人的经济利益,所以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个中级军官决策者,以敢做历史罪人的觉悟,以当年炸南使馆的勇气,搞一下。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4-11-26 02:17
老马丁 发表于 2014-11-25 13:04
美国的存量军力是时间的减函数,而且是加速下降的那种。现在美国领导者已经缺乏和中国直接正面对抗的勇气, ...

中国可行的经济手段,例如,查税,甚至没收美国大公司资产,已经足以打动美国资本集团了。所以,你的方法美国的资本集团一定不会同意。要这样干,也就指望个别下级军官高瞻远瞩了。

美国的策略最多就是在日本方面更加激进一点,直接挑动中日冲突。美国还是要极力避免自己赤膊上阵。危险太大,尤其是在中美基本可以保证相互经济和军事双重摧毁的情况下。
作者: tanis    时间: 2014-11-26 02:26
本帖最后由 tanis 于 2014-11-26 02:38 编辑

坊间不是传闻,蜜雪儿可望成为第一任女方丈么? 因为共和党国会不愿意得罪女选民,所以会通过~



作者: 方恨少    时间: 2014-11-26 03:58
欧洲想让美国留在中东就让欧洲出钱,买国债也行啊,黄金都运回国了,让美国拿啥打仗啊。
作者: 雨楼    时间: 2014-11-26 05:23
老马丁 发表于 2014-11-25 13:04
美国的存量军力是时间的减函数,而且是加速下降的那种。现在美国领导者已经缺乏和中国直接正面对抗的勇气, ...

反过来中国要是也回以同样的小动作美国又能如何?
所以,就是现状这样。米匪抗抗议,土匪改干嘛干嘛。
作者: 瞿晓晖    时间: 2014-12-1 23:55
他在挑动中日关系,别是钓鱼岛问题上的表态,是前所未有的. 他在访问日本和中国清清楚楚的说: 钓鱼岛是在日本管辖范围内, 受日美安保条约保护. 至于还说了什么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持立场的话, 可以直接忽视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