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我往何处去——袁殊(上) [打印本页]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4-10-24 20:33
标题: 我往何处去——袁殊(上)
《天下无谍》的纪录片正在制作中,啥时候在哪儿播出我也不知道,我只管写稿和对内容的审核。第一阶段只做了四个人,袁殊属于第五个,原因是一个是制作方担心惹麻烦,另一个是做这个节目的编导跳槽了,没找到适合做这个节目的人,可惜就这么给放弃了。袁殊有个儿子曾经是新华社北美分社的社长,他的大女儿又是一个特别能缠斗的人。( {! d" L. l8 S3 A4 o
4 @0 l( }+ i6 B
  Z: M( h. I# I5 z1 m* ^1 }
…………………………………………………………………………………………………………………………………………………………………………………………………………6( T5 B! _8 R; S& G" x' g+ d
3 Z- F8 j9 A; g1 B4 G1 T$ P

4 W) n' Z. L  F5 N( o' k+ G一个有些谢顶的中年矮胖男人,在脸盆里用冷水狠狠洗了一把脸,摸索着从一旁的毛巾里挑出一条最粗糙的,用力擦去脸上的水珠,镜子里是一张疲惫、皮肤松弛的脸,双眼里深红的血丝说明这个男人已经几天没有睡觉了。他死死盯着镜中的自己,恍惚中他看到了三个不同的男人头像出现在自己的身边:一个是身穿西装的日本人岩井英一,一个是身穿军装的戴笠,一个是带着圆框眼镜、文质彬彬的潘汉年,似乎每个人都在伸手拉扯自己,但只要其中一个人放手,别的人又都放手。
# K9 H* }! m& M4 C& u
/ n, U) i# A) |& Y, U5 N“我为他们做事,他们谁又相信我,我又能相信谁?”中年男人喃喃自语,颓然坐下。1 P5 ?: n8 i2 x/ M1 M8 e3 S4 E
……………………………………………………………………………………
1 Z$ N! _: S; ~! i3 l【身兼多重身份的间谍——袁殊】
8 ~( l( t) ?! C5 H. u
1 n  F& _' Y# a6 u4 m8 c袁殊是少有的一身兼五职的间谍,曾经为中统、军统、日本人、汪伪政权、共产党服务。在抗战胜利的时刻,袁殊选择了共产党。
5 M  H: N. B( U* V7 C8 _, V  s3 z8 A1 l" @3 g" J! X
今天的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袁殊的多重间谍身份,没有去想过,为什么是这个角色会是袁殊而不是别的人,为什么袁殊能够多方周旋,毫无破绽?
9 h7 ~7 S6 N5 T) L5 d2 x 2 R5 `9 x8 {" d8 j: `
袁殊往往被人认为是少年贫苦出身,靠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这句话既对也不对。袁殊的确是幼随母亲到上海谋生,尝尽酸甜苦辣,但他却不是毫无根基的平民家庭。如果用我们今天的话来描述袁殊,那他是个太子党,虽然这个太子党差点没穷死,但是关键时刻是能保命的。
& N; ~$ w+ c7 _1 F) u0 q, {: d3 D4 H% H5 r; T/ i: {
袁殊确实很穷,在他小的时候,他父亲在外奔走革命,不愿也没有能力供养家庭。袁殊8岁那年,父亲留学法国未成,又摔断了腿,母亲带着袁殊和弟弟袁学礼去上海看他,袁殊也就此离开了老家。去了上海之后,袁殊父亲竟然又和一个女学生同居,不管他们母子了(有些东西,真是遗传),袁殊母亲只得教工人识字勉强度日,工人们家贫,只能零散给袁殊母亲一些粮食、蔬菜度日。袁殊去找父亲求助,父亲倒是不和女学生同居了,但是教书的工作也没了,一样穷的要死。袁殊甚至饿昏倒在父亲的办公场所,在场的人赶紧把他救醒,当时在场的人有一个叫萧同兹,后来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社长,他给了成年后的袁殊不少帮助。
8 {! r, O1 N& e/ q- G' f
% s5 [# ^# y- P! D+ H袁殊是清朝没落官宦家庭出身,但他的父亲袁晓岚是早期同盟会会员,在国民党内官职很小但是资历很深,和国民党的很多高层人士都是故交,这些关系为他的发展扫除了很多障碍。比如在袁殊办报纸的时候,国民党的中央训练部部长方觉会就曾说过:“袁殊那孩子干不出什么大名堂,由他去吧。”袁殊1935年因“怪西人”案被捕,此案中陈绍韩等多人被杀害,但袁殊仅仅蹲了不到一年的班房,班房内还能读报。其中的关键在于他的父亲袁晓岚拖着重病之躯去找陈立夫求情,陈立夫在这件事情上发了话,袁殊被监禁期间甚至还能回家为父亲办理丧事。这种事情,普通的太子党恐怕都做不到。“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的哥哥是宋美龄的亲信,也保不住自己的弟弟。袁殊的母亲贾仁慧,出身书香世家,贾仁慧有个娘家侄子,叫贾伯涛,是黄埔一期毕业生,贾伯涛去黄埔军校报考,就是袁殊的父亲推荐的。贾伯涛长期在黄埔军校工作,朋友、学生遍天下。这些关系,既为袁殊提供了保护伞,也给袁殊进行情报工作提供了方便。7 Y9 x- H8 ?! o
+ ^! b" H4 c3 ]5 v' ]$ o- O' p
袁殊的情报天分部分来自父亲的遗传。袁术的父亲袁晓岚常年为国民党做地下工作,既忙且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像了少年袁殊。他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能给他最好的帮助,是他父亲的一位朋友介绍他进了立达学园,学费减免。
4 }9 z4 T: |$ Q. ^  a" H  f7 X  _3 i% H. \, ?+ H
…………………………………………………………8 A' C+ z8 I* `, b* k
8 g6 B0 ^7 H0 d: ~0 l, k/ a
袁殊少年早熟,十二岁即就读于立达学园。这座“立达学园”因为经费问题仅仅办了三年,并没有招收多少学生,也没有什么学位可以授予。但是如果今天的人看到了这所艺术学校的教师阵容,只怕很多人都会后悔没能和袁殊一同去求学。这所学校的教师有:李叔同、夏丏尊、丰子恺、叶圣陶、朱光潜、茅盾、叶圣陶、郑振铎、陈望道、胡愈之、刘大白、朱自清、夏衍等等;来做过报告的有徐悲鸿、李石岑等人。这是一所大师群,面对面手把手给中学生上课的学校,从这所学校出来一个袁殊这样能干的人,有什么奇怪的呢?3 [8 n; `4 i& m6 ?' X
, E: I" m2 ~  |, A
在立达学园,袁殊和同宿舍的舍友合办了一份《窗报》,名字很好听,实际上是把道听途说的消息以及自己的评论写下来,贴到宿舍的窗户上。
. D+ x# T6 U- ?+ o/ _+ B* V  P) s+ P5 D  g5 V# w
……………………………………………………………………………………
0 ]3 D3 |( x" t7 }2 y! w7 s6 ]" b5 T! V6 X  r2 K6 U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袁殊15岁就走上了社会,结识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物——胡抱一。胡抱一做过孙中山的卫士,也和袁殊的父亲做过同事,在戴笠发迹之前就和戴笠熟悉,和王亚樵也是好友,和胡宗南的关系也很好,晚年在胡宗南手下做事。
1 J9 o( O# `0 A0 Z4 ^
+ K$ S9 Z; K  h袁殊本来可能在这个时候就结识戴笠的,但是胡抱一带他去戴笠住处探访的时候,恰好戴笠不在家,只是让记忆力惊人的袁殊记住了戴笠的长相。胡抱一后来有没有在戴笠面前提过袁殊,已经无法考证。
2 G; H$ y- D9 f' O; }7 D3 R: ?/ ?" H$ F' d
袁殊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在生存中也会逐步提高自己。袁殊的多重间谍身份长达十四年,获得多方的信任,最基本的立足点是自己在新闻学造诣和从事媒体行业的能力,其次是善于使用不同的斗争方法,其他的长处还有很多,不一而足。袁殊的缺点也有很多:比如怕死,1935年被捕后叛变招供和抗战中期托人送信联络戴笠都和这一点有关;比如浮躁,和潘汉年失去联络之后贸然联络共产国际;比如好色,虽然妻子马景星帮他办报,助他生活,但他同时依然和电影明星王莹同居,抗战期间对另一位影星英茵(英若诚的姑姑)落井下石之举亦令时人所不齿。
( ]3 A, `1 V7 U" `/ g" `' A: p8 ~5 n! c7 }
………………………………………………………………………………6 D2 j2 ~$ R% j

  S! l1 E1 G4 g- c  g- p: p马景星,用今天的话说,是个白富美。白富美看上穷小子的事情,那时候发生的频率还是不算低的。袁殊和后来的76号特务头子李士群,都是被白富美看上的穷小子。袁术的妻子马景星是大地主、大商人家的独生女,但却是小妾生的,马景星的父亲去世后,马景星的生母被大夫人赶出家门,马景星被留了下来,认大夫人为母亲,从未认自己的生母为母亲。7 w. ^  G8 `1 X5 W
+ o  Q8 W! D' d) Q* |: a: q
袁殊20年代留学日本,靠的是马景星从自己家里拿出来的700大洋,这些钱中的一部分作为留学费用,一部分用来办假证留学使用。虽然袁殊的能力和学识毫无问题,但是前面我们说了,读立达学园没有学位,之前的袁殊干脆只读过私塾。不办假证,毕业证、结业证、学位证啥都没有,人家日本人不让他去留学。
( a) w) j1 l* L5 ~& K% x! B% p% N$ Z  H) [
袁殊留学日本期间,学习了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确定了他一生的方向。一个是新闻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
0 O$ P3 P' h$ L3 u6 J) N
% }/ z7 h; j& Z. q0 N1 D3 s袁殊天生喜欢办报纸,做记者,北伐之前就做报社编辑,1948年归队后在大连还在办《海燕报》,解放后也曾经多次为杂志撰稿。除了情报事业,他对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早年袁殊在出版社做过小伙计,也在国民党控制下的报纸做过副刊编辑。北伐时期加入北伐军,做了些宣传工作,贴标语、发传单之类的还加入了国民党。后来他所在的部队被蒋介石收编,不久蒋介石清共,袁殊离开部队,返回上海,继续从事新闻出版行业。* L7 j4 h+ E, @
4 z, z* ]4 E7 J9 `) G% a" B  O
1927年的袁殊,还是一个狂热的无政府主义者,回到上海之后的袁殊加入了信奉无政府主义的狂飙社,发誓与黑暗斗争到底。当时上海的新闻业,充满着一种腐朽的气息:一方面是洋人和外国报纸对新闻业的垄断,一方面是黄金荣等黑社会流氓对报纸和记者的控制。袁殊对此情况愤懑不平,但却势单力孤,他不甘心为这些人驱使,颇想有所作为,在新闻行业建立自己的路线。也就在此时,在狂飙社的一次聚会上,袁殊偶遇了新闻界的前辈任伯涛。
% r) p9 ~3 L4 k: u$ _, c9 H0 Q  ~: h
任伯涛很惊讶这个年轻人的胆识和见解,他的鼓励也坚定了袁殊的选择。在妻子马景星的支持下,袁殊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新闻学。在日本学习期间,财力方面完全靠妻子马景星支持。4 [1 H. [7 _' U
# U4 U  X: j* Y
回国后,袁殊自办报纸的热情已经不可遏制,袁殊表示:“一是要改变上海新闻界的腐败落后状况;二是要以记者的身份列入新闻界,作一个真正的职业记者。”任伯涛也鼓励他说:“新闻界非搞个创造不可!一定要改造一番!”《文艺新闻》应运而生。办报依然离不开妻子马景星的支持,马景星从娘家筹措了500元钱,又介绍了自己的同学来做美工编辑,负责印刷发行的是自己的好朋友。因为办报初期经济困难,大家还不能支领薪水。$ D; G* p" b5 \8 y! z/ E

, O8 b+ v0 P3 v, [2 F+ E6 g2 Z《文艺新闻》是一份四开四版的周报,鲁迅、郁达夫都曾经为之撰稿,发行量最高达到8000份,而当时上海人口不过300多万人。做个简单的对比,今天的中国有十三亿人,《南方周末》的发行量曾到150万份左右,可见《文艺新闻》在当时上海的影响力。; n8 ~( R) P9 s6 u
8 A6 S: Z' A7 L+ a. o4 g# y
《文艺新闻》是最早刊登“左联五烈士“牺牲的消息的报纸,其他报纸不敢刊登,但是袁殊通过一个巧妙的办法把这个消息传递了出去。他和冯雪峰以读者来信一问一答的方式,巧妙的发布了五人牺牲的消息,还刊登了遗照。袁殊办报的宗旨和和方式引起了上海地下党的注意,他的老师也是好友夏衍也来帮助,除此之外,瞿秋白、矛盾等也助他一臂之力。因为斗争方法巧妙、名家大师助力、保护伞也给力。《文艺新闻》竟然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是左翼文化刊物中生存时间最长的。. V& Q$ Q/ k. u
: [& l- N! H9 l1 W3 e
《文艺新闻》的畅销,使袁殊成为了新闻界的名人,也成了知名社会活动家。巧妙刊登“左联五烈士”牺牲消息的方式也引起了地下党的注意,袁殊自己的思想也逐渐由无政府主义者开始逐步转变。1931年10月,袁殊经潘汉年介绍入党,并成为特科成员。
/ s" g; }5 A- ?# q. T. |' L. @+ }5 g% h$ W3 o6 a/ D7 o
大家熟悉的土鳖抗铁牛。) c+ f5 P# o" A& N6 t8 o

作者: 坚持到底    时间: 2014-10-24 21:25
还有这样的牛人五栖间谍。
作者: 花间喝道    时间: 2014-10-24 22:45
坚持到底 发表于 2014-10-24 21:25
) E2 S0 ]: e0 P1 O, Y还有这样的牛人五栖间谍。

, K  t! q3 H- i5 ?) {: J忆往昔俊杰如云 惜今朝带鱼凑数
作者: 天边一只猴    时间: 2014-10-24 23:17
本帖最后由 天边一只猴 于 2014-10-24 23:30 编辑 * q3 ^# [' j* z

2 P+ G/ j+ |' k' G) W马元曦这一辈子的经历在那里摆着,又是吃语言这碗饭的,能缠斗一点不奇怪啊。好像已经在去年故去了吧。/ E% V: u: D/ w

! X- p' S* z( c& d  |袁殊这一生恐怕都没有摆脱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就没有过纯粹政治性的思维模式。; ~6 s& L+ ?4 _

2 D: C2 [+ b, x9 }9 b4 t当年在袁殊他爹办公室里目睹他饿昏的人里,袁绍先算是个奇人,也更算是袁殊的贵人吧。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4-10-24 23:21
天边一只猴 发表于 2014-10-24 23:17' r9 a* N2 P2 P0 c4 X, O
马元曦这一辈子的经历在那里摆着,又是吃语言这碗饭的,能缠斗一点不奇怪啊。好像已经在去年故去了吧。 ...
$ X- V2 ?: ^2 n5 w& W3 e
嗯,这个的策划是去年做的。
作者: 天边一只猴    时间: 2014-10-24 23:42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4-10-24 23:216 }+ I# s  A% _# P! @7 @
嗯,这个的策划是去年做的。
+ N- u9 t9 }9 P# Z. S
真要说往哪里去,建国后去香港恐怕是袁殊最好的选择。55年初他到上海出差时前妻王瑞曾劝他尽快去香港,这时候恐怕已经晚了。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4-10-25 00:24
天边一只猴 发表于 2014-10-24 23:42
- B9 ^5 h1 p: t3 k) ^3 I真要说往哪里去,建国后去香港恐怕是袁殊最好的选择。55年初他到上海出差时前妻王瑞曾劝他尽快去香港,这 ...
2 O1 Q  J# z6 ^. u1 m- a; Y# Z
55年已经晚了,49年都晚。
4 L# G& H' ?2 h; o1 j' C; G# L7 D8 n# V9 C
这个没有拍也是好事,我到现在也没查清楚袁殊一共有几个前妻和同居女人。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4-10-25 00:30
天边一只猴 发表于 2014-10-24 23:17( O1 ^5 d4 D+ X0 H
马元曦这一辈子的经历在那里摆着,又是吃语言这碗饭的,能缠斗一点不奇怪啊。好像已经在去年故去了吧。1 M$ z6 c2 y! I: J( h+ B/ G7 C

, M% u" t8 B, q0 n. g6 d袁 ...
" s7 J, A7 n. a8 O
在我看来,按照当年的GCD的要求,袁殊一直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他愿意为GCD工作,但是对GCD的理念并不是完全认同。4 r6 C. h$ C% j- ~, j* N( _# p3 ~
+ {; _; N2 _6 g
他愿意救中国,愿意做事情,愿意付出,但也很倾向享受生活,享受女人。如果没有潘汉年的事情,袁殊恐怕也会在别的地方栽跟头。
作者: 天边一只猴    时间: 2014-10-25 01:15
本帖最后由 天边一只猴 于 2014-10-25 01:18 编辑
; \) {# g: Q' y4 t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4-10-25 00:24& L( l* F) f" l* U4 X2 s" D$ g
55年已经晚了,49年都晚。7 R1 i0 c7 b' h

; Y% j$ N  C, D6 `这个没有拍也是好事,我到现在也没查清楚袁殊一共有几个前妻和同居女人。 ...
( L. S+ M3 \& g0 Q1 [/ e

9 v, c7 |7 {* V" S: y0 _7 w故人兄说的对,49年前搞对港贸易的时候还能走,49年重回情报部门就没戏了。其实关露王炳南的遭遇对他就是个警钟,你以为改个名装成曾庆红的亲戚就没事了?/ |: `" Q/ c. e- [" G6 Q
+ `8 X& K' f- R- o* _- o! |
袁殊最合适的定位应该是我党那个时期的同路人,成为党员他确实不够格,也不应该。他最下功夫做的事恐怕是追女人享受女人,这一条就够他在政治上翻几次车了。' `  C8 \8 \" d; h9 L! ]5 B2 t; ^) f
8 z/ b' p7 ]% P* y# v
你这个真拍了没准老英家还得找上门来。
作者: 坚持到底    时间: 2014-10-25 11:19
花间喝道 发表于 2014-10-24 22:45
7 x! \# z$ @: F# y: h& W8 N0 ^6 ]忆往昔俊杰如云 惜今朝带鱼凑数

' r% P; e& a+ Z9 d乱世出英雄。
作者: 这是马甲    时间: 2014-10-25 15:58
说实话,袁殊算是幸运中的幸运了,几次大难不死,对于这种人,寿终正寝的真的不多。袁殊算是个善终吧,来之不易。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4-10-25 16:04
这是马甲 发表于 2014-10-25 15:58
* L4 f8 V5 P. L9 j% A' E说实话,袁殊算是幸运中的幸运了,几次大难不死,对于这种人,寿终正寝的真的不多。袁殊算是个善终吧,来之 ...
, Z6 A; q: f- Q$ K& x/ h4 U
袁殊为了一己之私作孽并不少。
作者: 这是马甲    时间: 2014-10-25 20:48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4-10-25 16:04
5 N" e0 j2 T" w( ?- z$ s4 ~' n袁殊为了一己之私作孽并不少。
$ D: ?4 E8 s, @8 h5 R3 W
在那个人人过关的年代,我一直很奇怪这哥们怎么没人找他麻烦呢?或者这个哥们心宽,放得开?
作者: 我不是海洋    时间: 2014-10-25 21:49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4-10-25 16:04
6 \$ B  E4 `6 H8 a) {4 z; N8 w6 C3 j袁殊为了一己之私作孽并不少。
, z# E/ X2 g0 @1 T
纪录片播的时候喊一声,不能看直播就找视频看
作者: nightcat    时间: 2014-10-25 22:27
奇人!: u1 C* N' H: S$ e7 B: l
这部片子拍了一定很精彩!
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4-10-25 23:21
这是马甲 发表于 2014-10-25 20:48
: K2 Q1 U* |; Q9 U# ]在那个人人过关的年代,我一直很奇怪这哥们怎么没人找他麻烦呢?或者这个哥们心宽,放得开? ...
& R5 G' l2 `* f3 p5 M
你说的人人过关是什么时候呢
作者: mezhan    时间: 2014-10-26 07:31
这是马甲 发表于 2014-10-25 20:48% `. q7 T4 S- T
在那个人人过关的年代,我一直很奇怪这哥们怎么没人找他麻烦呢?或者这个哥们心宽,放得开? ...

9 t. ^$ K2 K; o3 i9 p8 {对个在坐牢的,  还有什么关要过?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