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尼泊尔的英主,松赞干布的岳父 [打印本页]

作者: 京华烟云AMIP    时间: 2014-4-30 08:55
标题: 尼泊尔的英主,松赞干布的岳父
本帖最后由 京华烟云AMIP 于 2014-4-30 08:58 编辑 * h  _' @9 x) ?7 D$ v' X( a

! y4 F1 b2 _( d% m- L! s6 P. x阿姆苏.瓦尔马,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的泥婆罗国王,大致生活在隋末唐初,在尼泊尔史书中,他以一个公正的、不偏不倚的统治者而流传后世,甚至可以说阿姆苏.瓦尔马的统治时期是古代尼泊尔的黄金时代,一些学者认为,他就是著名的松赞干布的岳父,即吐蕃王妃尺尊公主的父亲。
8 \- Q6 ^1 w: e+ o  G# g
; R) H7 [. I0 h# T! @) c泥婆罗,就是当时人对古代尼泊尔的称呼,也简称“泥婆”。对于这个南亚国家,《旧唐书》写道:“泥婆罗国,在 吐蕃 西。其俗翦发与眉齐,穿耳,揎以竹筩牛角,缀至肩者以为姣丽。食用手,无匕箸。其器皆铜。多商贾,少田作。”尽管考古证实,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有人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并逐渐形成政权,但尼泊尔早期的历史一直混沌不清,而且多与佛教有关——佛陀的故乡迦毗罗卫国,就在今天的尼泊尔。
+ r" Z( T2 R- A0 r* a# i2 w7 G& z% _& b& @
泥婆罗的许多历史,都依赖于中国前往印度取经的那些僧侣的记载,阿姆苏.瓦尔马时期也是如此。尤其幸运的是,大约在公元637年也就是他去世十六年后,伟大的玄奘法师来到了古印度,在法师后来留下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述了泥婆罗先王阿姆苏.瓦尔马(玄奘称之‘鸯输伐摩’,译名为‘光胄王’)的伟大名声和当年泥婆罗王国的幸福繁荣。& a7 @, I* j: N: x6 K
0 m& H+ B& n# b" B9 [$ v4 p
后人研究认为,阿姆苏.瓦尔马并非泥婆罗的王族,而是出身于塔库里部族,他登上权力颠峰的过程,十分类似我们上古时代的那位舜帝——据说通过一翻仔细考察,当时泥婆罗的国王希瓦.德瓦一世对这位青年为人高尚、英勇的品质和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深有好感,便把女儿嫁给他,并让他当了宰相。+ D5 J1 _4 E& Q. [

0 Y, D& N+ U( ]- K, Z0 A于是,国王渐渐只保持了一个统治者的名义,一切权力都集中在阿姆苏.瓦尔马手里,因而在一段时间内,泥婆罗国内存在着一种双重的行政管理体制,即名义上的共主国王和实际上的掌权者宰相。
3 o! D$ Q( ~+ u" X) `$ @8 Z* N1 }- y5 q& K0 T
大约在公元606年,老国王希瓦.德瓦一世死后,阿姆苏.瓦尔马就成了泥婆罗王国至高无上的唯一权威,他采用了“马哈拉贾迪拉吉”(意为‘众王之王’)这个王者的头衔,接着,刻有他的名字的钱币也铸造出来了。
; t8 _5 M5 M# G
( i4 ]" z. _7 [( ^尼泊尔史家对阿姆苏.瓦尔马毫不吝惜赞美之词,他们写道,阿姆苏.瓦尔马赋有国王应有的一切品质,是一个有才能的施政者和当之无愧的统治者。他免除了人民的各种赋税,关心人民的经济状况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改善人民的处境,他甚至替他的全体人民偿清了欠债,使他们从债务中解脱出来。另外,这位国王对待自己的官吏也不刻薄,在为文职人员准备恩俸方面作了适当的安排。8 e) @6 M2 F+ b- i0 i3 ?9 S
+ K# e9 j# Z5 s6 |
史载,为使人民可以免去奔走于分散在各地的官厅之间的麻烦,阿姆苏.瓦尔马特地修建了凯拉斯库特宫。这是一座气势恢弘的七层大厦,这位显赫的国王就住在那里治理国事。王宫的屋顶是铜做的,阳台、走廊、殿柱、天花板等都是用宝石来装饰的。议事厅里装饰着各种美丽的雕象。王宫的最上层有一个能容纳一万人的大厅。阁楼的四角有带金箍的鱼形包铜龙头,这些龙头喷水时,看起来好象是很多美丽的闪闪发光的喷泉。. y+ Q4 k/ Y6 @, P& j. B( L+ e
% u4 ?0 T7 u3 e; P) h8 [! v1 ]# B
只是,看到这些,笔者不由得严重怀疑,国王建造这么个拉风的大东东,难道真的只是“为使人民可以免去奔走于分散在各地的官厅之间的麻烦”吗?0 X) _( h  B. `! X, L& }: E

/ @3 h6 a! Y) i/ ~- Q' \曾在泥婆罗时期访问过尼泊尔的唐朝外交官王玄策——也就是那位号称“一人灭一国”而成为后来无数愤怒青年偶像的人物——非常欣赏尼泊尔的华丽的建筑物,特别是那座拉风的凯拉斯库特宫,更是受到他的无限赞美,据王说,在美术和造型艺术的精练形式方面,尼泊尔当时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
. M  C: @% Z$ p4 v6 z0 _! _9 Y. t: E! a$ j% L6 }4 J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唐朝初年的武德和贞观时期,朝廷大力提倡节俭,基本上没兴建太过拉风的建筑,高祖和太宗皇帝住的都是隋朝的旧宫殿,看上去相当寒酸,据说由于当初设计不当,太上皇李渊住在低洼的太极宫,不得不在阴雨连绵的夏天里连日忍受着老年风湿之苦,至于那座无比辉煌壮丽的大明宫,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 T: @0 b3 }0 ]3 B# ~; U
  u  R, U+ I9 i: h6 I1 f4 \在宗教方面,与他的许多臣民一样,泥婆罗国王阿姆苏.瓦尔马是一个热忱的印度教徒,但同时他也赞同佛教。他给予印度教寺庙和佛教寺院同等丰厚的资助,后世史学家认为,这表明了他对于宗教的热爱和宽宏大量的胸怀。8 R9 r7 |* k' k; s) v* p, X
: p" o: K, p" F3 R: h' f7 y- ~- @
在文化方面,阿姆苏.瓦尔马本人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酷爱艺术和文学,甚至还写了一本文法书。在他的宫廷里,文人学士都受到敬重。4 c  j! m% X9 h  I7 i

5 k& I8 @9 o" g4 H! j关于他的英雄业绩和性格,从在尼泊尔发现的碑文和文物上,我们大约可以得到一个概貌。比如在一个古代石刻碑文上,他的前任希瓦.德瓦一世国王亲自称颂阿姆苏.瓦尔马,说他是一个享有盖世声誉的人,英勇善战,无敌不克。同时也根据很多别的碑文,尼泊尔史学家向我们宣称:历史告诉人们,阿姆苏.瓦尔马是一个以其荣誉的光辉驱散黑暗、以其武力克敌制胜的伟大人物,同时他又是一个德道高尚的人。, `  T+ b# v  ^& V+ M0 b1 ^
  R( t6 J  l6 b, j# d+ b! e
阿姆苏.瓦尔马时期的尼泊尔,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并不乐观,在他的南方,是北印度的戒日王,而在他的北方,则是吐蕃的松赞干布,两个强大的国王都正在极力扩张他们的领土。尼泊尔史学家认为,阿姆苏.瓦尔马以其精明的政治才略保全了尼泊尔的主权,他把他的女儿布里库蒂嫁给了西藏的松赞干布,从而与吐蕃结成联盟,这件事在后世西藏的史籍上是有记述的——这无疑是指尺尊公主的故事,他们认为布里库蒂就是藏传佛教所大力宣扬的那位尺尊公主。
5 K9 x/ w0 @3 A' @& t& c- S
- k, L% n5 X% W- }( k8 B2 o4 j只不过,在当时的历史文献中,无论是新旧《唐书》还是吐蕃人自己写的、后在敦煌遗书中发现的吐蕃历史文书,以及吐蕃时期的西藏金石铭刻,都没有提到尺尊公主。后人认为,尺尊公主的事迹,主要来自于藏传佛教后弘期的著作,比如成书于公元十世纪之后的史书《巴协》,成书于十四世纪的《西藏王统记》和《布顿佛教史》等,记载中还充斥着大量的神化色彩。因此许多人认为,尺尊公主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不过由于当时吐蕃与泥婆罗之间确实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仍有不少人相信,这场通婚是极有可能的。6 ]2 G: j0 ~! R1 y- m9 w
1 ^! i3 J9 r; L+ I* e: q) K
其实,在那一时期,泥婆罗主要信仰印度教而非佛教,但阿姆苏.瓦尔马对佛教并不排斥,反而大力支持,这很可能与笃信佛教的戒日王有关——瓦尔马对北印度的这位霸主相当恭顺。与此同时,泥婆罗国王甚至与遥远的唐朝也建立了联系并保持着礼尚往来,使得相对弱小的尼泊尔在各大国间左右逢源相得益彰。尼泊尔史书赞叹道,那时的泥婆罗,与印度、中国和吐蕃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清楚地显示了阿姆苏.瓦尔马的政治贤明和远见,从他当权的时候起,他就在尼泊尔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G" u5 x. y' g0 p

& I( U% @0 p% |! J% \7 |' K9 L9 U阿姆苏.瓦尔马,这位贤明的尼泊尔国王大约死于公元621年,他死以后,泥婆罗王国很快陷入混乱,最终导致了吐蕃的军事干预,使得泥婆罗彻底沦落为吐蕃的附属国。, d. c( D7 E' P8 W- r, ^& w% f

% F6 N1 z, L& l  R7 L- A+ N1 D按照玄奘的记载,尼泊尔四周雪山环绕,周长共为四千华里,国都长约二十华里。此处盛产水果、谷物、铜和耗牛,商业交易使用的是铜币。其他宗教与佛教同时盛行,大约有二千个僧侣住在这里。
" l& S% q7 K( y6 b% D! h- f6 W$ R) b- B! S% z
关于已故的阿姆苏.瓦尔马,玄奘写道,国王非常贤明有德,喜爱佛教,是一个有很大成就和极大荣誉的人,他的声名远扬四海。尼泊尔史学家认为,所有这些事实,都是经玄奘法师仔细观察并记述下的,从而为后人保留下关于一位古代贤王的如烟往事:) h& w) m; I% w5 C
: C8 O# ~- o3 d( f: K% @9 F  J
“鸯输伐摩,唐言光胄,硕学聪睿,自制《声明论》,重学敬德,遐迩著闻……”' P8 e# h% U8 @8 `+ f- x

' w2 T! y/ H3 e3 v' T$ Q0 K本文最早发表于天涯和西西河,已被许多网站全文照抄,在此稍微做些修改吧。
作者: 火白月心    时间: 2014-4-30 20:05
my god,又掉到一坑了
作者: tonglingbaoyu    时间: 2014-5-1 13:43
天朝领先尼泊尔两千年左右嘛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4-5-1 14:54
Namaste
作者: 赫克托耳    时间: 2014-5-4 12:48
曾在泥婆罗时期访问过尼泊尔的唐朝外交官王玄策——也就是那位号称“一人灭一国”而成为后来无数愤怒青年偶像的人物——非常欣赏尼泊尔的华丽的建筑物,特别是那座拉风的凯拉斯库特宫,更是受到他的无限赞美,据王说,在美术和造型艺术的精练形式方面,尼泊尔当时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
9 x9 \3 s5 I. O5 B
4 J% B+ F2 U+ Y3 x& N( G
《新编尼泊尔史》对这个宫殿的记载为:. B) m/ B1 T' [; A
阿姆苏•瓦尔马国王曾修建了一座名叫凯拉斯库特的七层大厦,这位显赫的国王就住在那里治理国事。王宫的屋顶是铜做的,阳台、走廊、殿柱、天花板等都是用宝石来装饰的。议事厅里装饰着各种美丽的雕象。王宫的最上层有一个能容纳一万人的大厅。阁楼的四角有带金蕕的鱼形包铜龙头。这些龙头喷水时,看起来好象是很多美丽的闪闪发光的喷泉。在那个时期访问过尼泊尔的中国旅行家王玄策, 也非常称赞尼泊尔的华丽的建筑物,其中特别是凯拉斯库特宫更是受到他的无限赞赏。据他说,在美术和造型艺术的精练形式方面,中国是不能和尼泊尔媲美的。

9 r: w7 c* p+ @5 M7 O5 m6 [8 y- L- ~9 q* x
我核对了一下《旧唐书 泥婆罗传》,提到了这个宫殿,与《新编尼泊尔史》的说法相符。
  k6 F) y7 _- E
宫中有七层之楼,覆以铜瓦,栏槛楹栿皆饰珠宝。楼之四角,各悬铜槽,下有金龙,激水上楼,注于槽中,从龙口而出,状若飞泉。
- i3 B: O" Q! S) X0 ~2 C

; f' h$ |1 S* ]1 [+ j1 U/ i6 ^问题在于《旧唐书》没提【据王说,在美术和造型艺术的精练形式方面,尼泊尔当时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这话的出处何在呢?京华知道不?
作者: 京华烟云AMIP    时间: 2014-5-5 09:25
赫克托耳 发表于 2014-5-4 12:48 2 ?8 b0 g1 j6 J) [% W
《新编尼泊尔史》对这个宫殿的记载为:
4 a1 E' ~5 X* w2 w: T; t
这我得问问别人,我看得也是新编尼史。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