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中国航空:成就很大,差距更大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31 03:36
标题: 中国航空:成就很大,差距更大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4-1-30 14:23 编辑

中国民机工业还在研制ARJ21,但是计划再次推迟,航班服务开始要到2015年4-5月。这比原计划推迟了8年。C919的研制也在进行中,也推迟了至少一年。当然,中国是从零开始的,不要性急,稳扎稳打。不过认清差距也是重要的。

波音现在有5100架飞机的订单,总值4410亿美元。空客有5559架飞机订单,总值8000亿美元。两家都有相当于8年的工作量。2013年,波音交付了648架民航客机,2014年计划增加到725架。2014年夏,737月产量计划增加到42架,到2017年将增加到47架。波音现在每月制造10架787,计划在2016年增加到每月12架,2020年增加到每月14架。在过去14个月里,波音已经三次提高787产量。空客也已经连续12年提高产量,2013年是创纪录的626架。

中国航空:成就很大,差距更大。要加油!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4-1-31 03:47
民用航空这一块显然中国被人玩了规则。同时中国的航空的心脏病问题也还是没有解决。

而且显然从过去几年来看,民用航空不象是中国的战略重点。中国的交通重点在高铁。高铁是动脉,高速是主干。看来看去,总觉得,这两个商飞兼有一定的钓鱼性质。属于办得成办不成都行,就是要办给美国人欧洲人看看。
作者: holycow    时间: 2014-1-31 03:51
床纪律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4-1-31 05:21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1-31 05:30 编辑

ARJ21是抢加拿大Bombardier和巴西Embraer饭碗的,离波音和空客还远。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从1969年开始,在2000年草蜢开始工作以后,就注意到许多Embraer 制造的飞机为美国的航空公司飞了。

中国搞ARJ21刚好10年多一点。如果真能够2015年航班服务,那还是成绩满大的。

订购最多的大户,100架ARJ21,居然是鲲鹏航空(前河南航空, 伊春空难-河南航空8387号班机空难,以后河南省不让他们继续用“河南航空”名号,改回老名鲲鹏航空)!

鲲鹏航空还是和美国Mesa的合资企业时,飞的是美方的飞机,加拿大Bombardier 的CRJ200。

美国Mesa航空退出以后, 鲲鹏航空改名河南航空, 飞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mbraer 。

伊春空难时就是Embraer灰机, 是

ARJ21真的出笼的话, 加拿大人和巴西人要出汗了。

不过弄到鲲鹏航空这帮人手里,搞不好还要出事。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31 07:33
草蜢 发表于 2014-1-30 15:21
ARJ21是抢加拿大Bombardier和巴西Embraer饭碗的,离波音和空客还远。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从1969年开始,在20 ...

ARJ21与波音没有重合,但C919就有重合啦。

Embraer干得不错。个人认为,他们走在Bombardier前面。
作者: 大地窝铺    时间: 2014-1-31 07:54
飞机这东西,你得先有,先得飞起来,才能提高,才有可能跟人比。一开始就把目标定的那么高,要和谁谁谁比,调子就不对,刚开始肯定和谁都比不过。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31 08:48
大地窝铺 发表于 2014-1-30 17:54
飞机这东西,你得先有,先得飞起来,才能提高,才有可能跟人比。一开始就把目标定的那么高,要和谁谁谁比, ...

这话说起来是对的,实际上有问题。从旅客角度来说,没人愿意做小白鼠,旅客的比较标准恰好就是那些著名品牌。
作者: hanhan    时间: 2014-1-31 09:08
我们从农业国一路走来,苦干60多年,终于看见工业国的影子了;现在是最后的斗争,如果能让自己的商用大飞上天,上航线;让自己的芯片奔腾起来,估计就能称为真正全工业国了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4-1-31 10:18
每年生产那么多飞机。退役的客机都怎么处理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31 10:20
hanhan 发表于 2014-1-30 19:08
我们从农业国一路走来,苦干60多年,终于看见工业国的影子了;现在是最后的斗争,如果能让自己的商用大飞上 ...

是啊,缺门越来越少了,有点工业国的样子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31 10:21
猫元帅 发表于 2014-1-30 20:18
每年生产那么多飞机。退役的客机都怎么处理了?

民航客机的总量是在增加的,真正退役的每年没有那么多,退役的就只有二手转卖给第三世界国家发挥余热,或者报废。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4-1-31 10:25
总觉得当年ARJ21是瞄着地方航空公司的,但是高铁一出,地方政府对支线航空的兴趣大减。可是外销又不现实,大大影响预期销量。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31 10:54
猫元帅 发表于 2014-1-30 20:25
总觉得当年ARJ21是瞄着地方航空公司的,但是高铁一出,地方政府对支线航空的兴趣大减。可是外销又不现实, ...

是啊,ARJ是有点尴尬。我当年就鼓吹直接上宽体,那可能激进了一点,但现在这样的渐进在技术上或许更合理,但在商业上就成问题了。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4-1-31 13:13
晨枫 发表于 2014-1-31 02:54
是啊,ARJ是有点尴尬。我当年就鼓吹直接上宽体,那可能激进了一点,但现在这样的渐进在技术上或许更合理 ...

如果外国设备没有最终民用的强制要求,其实军方的需求非常大,不管是反潜机,巡逻机,电子中继,指挥,都可以用arj的机体,小一百架是要的,日本反潜机都有一百多了。如果有919以后,不管是改预警机还是改加油机,都可以。空军的辅助机还是太稀缺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1-31 13:25
兜胖胖 发表于 2014-1-30 23:13
如果外国设备没有最终民用的强制要求,其实军方的需求非常大,不管是反潜机,巡逻机,电子中继,指挥,都 ...

ARJ干这些航程和续航时间还是短了些。
作者: feathers    时间: 2014-1-31 19:17
晨枫 发表于 2014-1-31 10:21
民航客机的总量是在增加的,真正退役的每年没有那么多,退役的就只有二手转卖给第三世界国家发挥余热,或 ...

还有一部分改成货机
作者: njyd    时间: 2014-1-31 22:09
民航机这适航证就卡了脖子,运20应该能快得多,即使是先用毛子发动机凑乎着。
另一方面是看有没有急需,二战时新军机出得很快,结果B29自己故障损失的比战损还多。民航机能买到,自己的慢一点没关系。第一步先把安全可靠性搞好,投入运行后来个十几年无重大事故,往后的路就好走了。
  总之是要先打好基础,会有腾飞的时候。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2-1 00:16
feathers 发表于 2014-1-31 05:17
还有一部分改成货机

正是。不过货机要大飞机改装才划算。737都有点嫌小。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2-1 00:32
njyd 发表于 2014-1-31 08:09
民航机这适航证就卡了脖子,运20应该能快得多,即使是先用毛子发动机凑乎着。
另一方面是看有没有急需,二 ...

适航证慢一点不是坏事。中国民航在FAA的指导下审查ARJ的每一步研制和认证过程,如果这过程严格按照FAA要求,首先这确保了ARJ的安全性和适航性,其次FAA将和CAAC交叉认可对方的认证。这对未来C919和其他飞机的认证非常重要。CAAC不能因为ARJ或者C919是中国制造而在认证上放水,这是害自己的。
作者: groovy26    时间: 2014-2-1 12:24
大飞机不是还有传说中和Ilyushin的IL96后续计划么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2-1 13:56
groovy26 发表于 2014-1-31 22:24
大飞机不是还有传说中和Ilyushin的IL96后续计划么

超过纸面计划了吗?
作者: 平淡宽容    时间: 2014-2-1 15:00
买了少许中国国航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2-1 22:38
平淡宽容 发表于 2014-2-1 01:00
买了少许中国国航

赞支持国航。
作者: 平淡宽容    时间: 2014-2-2 17:27
就怕管家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作者: 东中    时间: 2014-2-2 22:04
不看好商飞那帮人,还有商发。
作者: erha    时间: 2014-2-4 06:14
晨枫 发表于 2014-1-30 20:20
是啊,缺门越来越少了,有点工业国的样子了。

哪些工业国没缺门?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2-4 06:38
erha 发表于 2014-2-3 16:14
哪些工业国没缺门?

发达国家也有缺门,但真正发达的国家的缺门是主动选择的,而不是没有办法才缺门的。
作者: erha    时间: 2014-2-10 22:51
晨枫 发表于 2014-2-3 16:38
发达国家也有缺门,但真正发达的国家的缺门是主动选择的,而不是没有办法才缺门的。 ...

举几个例子(不能少于三)。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2-11 22:51
erha 发表于 2014-2-10 08:51
举几个例子(不能少于三)。

小商品就不用举了,举大的吧:美国已经不生产笔记本电脑了,但绝对有这个技术,手机、tablet也都是这个情况,统算一个;美国也不建造大型游轮,尽管美国是最大的游轮市场,美国造船工业全面萎缩,但技术是有的,只是成本和竞争力缘故,这也算一个;美国已经不造常规潜艇了,以至于小布什承诺给台湾的常规潜艇一直兑现不了,这也算一个;美国不制造支线客机(庞巴迪儿、ARJ这一级的),尽管美国是最大的单一市场,这还应该算一个。还可以举更多,先将就这几个吧。
作者: duanjian    时间: 2014-2-11 23:28
晨枫 发表于 2014-2-11 22:51
小商品就不用举了,举大的吧:美国已经不生产笔记本电脑了,但绝对有这个技术,手机、tablet也都是这个情 ...

也就是说在正常的社会情况下,出于成本、效益考虑,这些东西本国不造了。
在非常情况下(如战争),不考虑成本、效益,只考虑出东西时,这些东西是可以造出来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2-12 00:15
duanjian 发表于 2014-2-11 09:28
也就是说在正常的社会情况下,出于成本、效益考虑,这些东西本国不造了。
在非常情况下(如战争),不考 ...

原则上是这样,但实际上还要看时间和相关产业链,这也不是想造就能造的。
作者: erha    时间: 2014-2-12 00:36
晨枫 发表于 2014-2-11 10:15
原则上是这样,但实际上还要看时间和相关产业链,这也不是想造就能造的。 ...

所以也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迫放弃。比如说造船这一块,如果现在让美国人造个大点的船,还真造不出来。电子产品也一样。当然这是美国,换成其他小点的发达国家,连放弃的机会都不曾存在过。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2-12 00:48
erha 发表于 2014-2-11 10:36
所以也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迫放弃。比如说造船这一块,如果现在让美国人造个大点的船,还真造不出来。电子 ...

所谓主动选择不一定是乐意的选择,而是更符合business sense的选择。美国不造游轮与伊朗造不出战斗机发动机有本质的差别。

顺便说一句,美国是有能力造大船的。建造更大的船坞不是技术难关,而航母的焊接要求远远高于游轮。
作者: semtex    时间: 2014-2-12 02:29
美国还有一个优势,盟国。所以有些缺门也没关系。中国只能都靠自己。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2-12 05:38
semtex 发表于 2014-2-11 12:29
美国还有一个优势,盟国。所以有些缺门也没关系。中国只能都靠自己。

这肯定是一个因素,但不是绝对的。比如美国就缺乏稀土开采。并不是没有资源。
作者: xlan1976    时间: 2014-2-12 21:32
晨枫 发表于 2014-2-1 00:32
适航证慢一点不是坏事。中国民航在FAA的指导下审查ARJ的每一步研制和认证过程,如果这过程严格按照FAA要 ...

不是在FAA的指导下,而是影子审核,这两个是两码事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4-2-12 22:27
xlan1976 发表于 2014-2-12 07:32
不是在FAA的指导下,而是影子审核,这两个是两码事

说说看,影子审核具体是怎么进行的?
作者: xlan1976    时间: 2014-2-13 12:50
嘿嘿,度假归来,看到晨大这个帖子,说说我的看法
ARJ21是中国用来实现与美国在双边适航协仪上对25部飞机适航审查和取证的互认的敲门砖。如果ARJ21能够通过FAA的影子审查,与美国在双边适航协仪上对25部飞机适航审查和取证的互认就基本可以实现,也就相当于从此以后我们就有了所有民用航空大飞机包括C919在国际上销售和运行的准入资格。同时这也是我们自己第一次真正按照适航的要求来设计和制造25部的飞机,出现问题,有点波折很正常,比2015年更晚一些我也不觉得有啥着急的,这个要有耐心
ARJ21属于支线飞机,无论从技术难度、还是从与我们已经取得FAA互认的23部飞机的接近程度上讲,都比更大的飞机更容易通过FAA的影子审查,因此其最利于我们取得与美国对25部飞机适航审查和取证的互认。更重要的是ARJ21与美国飞机制造商的产品没有重合,避免美国的不合作。
C919的宣传有点操之过急了,C919的研发过程不会因此加快,反而因为C919与737直接形成竞争关系,大大提高了ARJ21通过FAA的影子审查的难度,这个目前已经表现出来了
如果按照一开始公布的时间表,C919不可能只推迟一年。。而可能是很多年。。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