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H3 J, W' H( v: y
/ ]+ c J7 w* s k


9 ^, }5 N% K2 k$ R \0 p
小木 发表于 2013-12-30 12:29
我专门确定了一下发贴时间。。。。 R- N- d0 H8 U0 n
Anyway,052D那个是130。大得有点不协调,大概很大程度上是为传说中的万 ...
晨枫 发表于 2013-12-30 12:39! @3 h& t/ _7 N0 v( `9 v; M: M( Y) m
多谢俯视图。发帖时间有什么问题吗?
冷热共架的复杂性很高啊,而且巧克力好像很难做冷发射…… ...

+Type+730+CIWS+C-805+602+anti-ship+land+attack+cruise+missiles+4th+173+1723456789+64+96+fired+(9).jpg)

兰凯 发表于 2013-12-30 20:35# N/ k: ? [" e2 X* O K
181总算是出来了。当年167出来后网上流传一张用167做底子PS的181的照片,俺们看着就很兴奋了 ...



2 I+ l5 V% I4 g1 @# R2 |* E1 ?) G# \



小木 发表于 2013-12-31 12:09, W* J A# @+ x; E' }4 q. Y
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经搞了五年了,计划好象是明年就可以用了。
不过这个是500米直 ...
小木 发表于 2013-12-30 22:09
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经搞了五年了,计划好象是明年就可以用了。, {6 F- D5 V3 H4 A' D2 e& @
不过这个是500米直 ...
小木 发表于 2013-12-30 23:09& ^- G: S u. f G* {( G4 A# |! G
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经搞了五年了,计划好象是明年就可以用了。
不过这个是500米直 ...
绿岸(green bank)望远镜,100 x 110米


1.jpg (26.28 KB, 下载次数: 200)
2.jpg (10.14 KB, 下载次数: 187)
晨枫 发表于 2013-12-30 18:39b8 e9 e3 t9 A8 T+ z1 v
多谢俯视图。发帖时间有什么问题吗?! u- l! l/ o, k( V; x/ e! A
冷热共架的复杂性很高啊,而且巧克力好像很难做冷发射…… ...
1.jpg (64.48 KB, 下载次数: 197)
2.jpg (56.69 KB, 下载次数: 194)
3.jpg (61.78 KB, 下载次数: 179)
4.png (449.54 KB, 下载次数: 569)


33.jpg (46.79 KB, 下载次数: 200)



这次辽宁号南海演练,可看的亮点非常多,核潜艇是一个亮点。- p! t; g# _# ?, O2 {7 n2 D
另外一个大亮点是坞登,这个目前总结的不多,其实这是一个大亮点!坞登编入航母编队,其实演练的是类似美国航母的“打击大队”模式,所谓打击大队就是以航母为制空主力的夺岛和登滩作战模式。演练这个模式说明我们的航母已经跨越了“纯粹技术验证”阶段二进入了实战演练阶段。我们还记得演练中有“高海况”情况下的航行,我目测是5级海况,就是浪高5米,大浪都上了甲板这样的海况下,飞机的安全问题,新闻提到飞机系留安全,就是辽宁号停机舱内战斗机的安全问题。可以说,辽宁号本次的演练有一项就是冲着高海况去的。' {+ m$ |' T. _/ r8 x
不过,在我看来,最大的看点是疑似新型攻击型核潜艇出现这个亮点。6 ~! v( S5 h# T6 X
新型攻击型核潜艇的围壳呈窄而扁的矩形,前端有“补角”或者叫“填角”,这是美国攻击型核潜艇从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后才有的线形,主要是减少阻力和降低噪声。1 e4 {- F9 [* X
另外一个最大最大的看点其实在那个“礼品玻璃”上无意透露出来的中国新型核潜艇的线形上。这是一艘“高速核潜艇”!!
我举个例子,注意啊。美国的海狼级在高速试航时,当水下速度达到35节+后,艇首的鱼雷舱盖不能打开,就是说不能发射鱼雷了。所以后来的弗吉尼亚级改为艇首侧后鱼雷管发射。9 U7 G9 E9 ]4 ~3 F# l9 B
我们的“礼品玻璃”上的核潜艇也具备艇首侧后鱼雷管的特征,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这说明我们的新型核潜艇是一艘具备了四代核潜艇特征的核潜艇。
图上的“五”指的就是“艇首侧后鱼雷管”。' E6 Q, ~/ z( N4 `. J( Z6 R: a9 ]
图上的一、二、四,分别是艇首舵,高速补角,泵喷。
0 b p2 _1 W, q* c# z6 c|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