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卡梅伦、拜登、亚努科维奇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7 03:14
标题: 卡梅伦、拜登、亚努科维奇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3-12-6 14:54 编辑

短短一个多星期,接连三个国家首脑或者准首脑访问中国:英国的卡梅伦,美国的拜登,还有乌克兰的亚努科维奇。

卡梅伦上台不多久,就会见达赖,结果惹恼了中国。本以为冷处理一阵子就行了,结果中国把他一冷冻就冷冻了一年多,把他冻结实了。这次访华前夕,刚参加在斯里兰卡举行的英联邦首脑会议,就人权问题把东道主数落了一顿。但访问中国的时候,学乖了,只谈生意和合作,目无旁骛。他还大谈要鼓励40万英国学童学习中文,不惜得罪英国外语教育中传统大头法文和德文。他在成都等地的表演真是有点卑躬屈膝。英国经济已经高度金融化。中国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国际贸易货币,英国经济里的中国元素只会增加。另一方面,英国的基础设施需要更新,公路、铁路、通信、城建。现在世界上以干基建的本事来算,中国已经摇摇领先,就像美国海军摇摇领先于世界第二到第N的总和一样。除非英国想“赞助”法国、德国、西班牙,否则没有理由不找中国。英中经济关系已经相当深厚,卡梅伦的访问只是把政治层面更新到与经济合作相适应的地步,也在英国立场的与中国“又斗争又合作”的平衡中,把平衡点向右移动了一大段。

卡梅伦还没走,拜登就来了。拜登是现代美国历史上少见的实权副总统之一,只有切尼的实权与他相当。在奥巴马还在第一次竞选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战争还在高峰,如何打下去是当时美国最大的政治。军方(尤其是麦克里斯托将军,后被奥巴马撸下来)主张镇暴为主,剿除了塔利班游击队,阿富汗才谈得上重建,才有美国利益的持续;但拜登是反恐派,认为剿灭塔利班是不可能的任务,应该把重点放在无人机加特种部队定点打击塔利班和基地领导人,抑制敌人的活动,而不是试图消灭他们。镇暴如果能成功,这是最理想的,但拜登的主张无疑更加现实。奥巴马上台之初,还搞了一次增兵,但增兵的同时就明确撤军时间表,就是为转入反恐铺垫。后来的历史证明,拜登路线成为主流。重返亚太也是他的主意。他的来访正好赶在中国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时候,日本尤其期望他代表美国对中国做出强硬姿态,如果不能迫使中国撤回,至少要明确美日齐心的强硬立场。但拜登除了空洞地重复以前就明确的立场,并没有要求中国撤回,甚至没有在与习近平会谈后的公开露面中提及此事。美国也间接建议美国民航公司服从中国的识别规则,使日本大为失望。美国经济已经在脆弱的恢复中。美国失业率降低到5年以来最低水平,但奥巴马上台伊始曾大力鼓吹的再工业化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换句话说,再度陷入经济危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美国正在陷入空前的国债和预算危机。继续举债刺激经济,第一缺乏实效,第二将造成不可负担的未来国债利息负担,尤其在经济回升后利率上升的情况下。加拿大经济在80-90年代曾有一段时间高度困难,部分原因就在于债负,联邦预算中接近一半都用于支付国债利息。经济低迷,加元低落,只有用高利率阻止继续大幅度滑坡,但带来一系列副作用。那时加拿大的5年房贷利息曾接近19%。克里钦政府上台后,得益于利息下落,并大力削减开支,偿还债务,形成正反馈,90年代以后5年房贷利率下降到10%以下,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稳定在7-8%的范围。美国还谈不上降低国债水平,但当务之急是急需中国继续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如果中国不配合,美国当然不会就此趴下,但美债的回报率必须提高,才能吸引到足够的买家,这对未来美国债负是高度负面的影响。美国尽管在战略上向亚太转移,但并没有做好与中国对抗的准备。另一方面,美国也在审慎评估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对衰落”过程。历史证明,当相对衰落不可逆转的时候,战争是双输的选择,英国就是被两次世界大战打残了。理性“管理”相对衰落在历史上没有先例,但中国崛起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没有先例。今天美中经济交错程度大大超过20世纪初的英德,更是冷战时代的美苏所不可能比拟的,历史经验已经不能套用了。拜登、奥巴马对此很清楚。

亚努科维奇在乌克兰是代表亲俄势力的。他曾经当选过一次,被指控大选舞弊后,最后没有上台。这一次又大选上台了。没有悬念的是,基辅示威中,又有人提出亚努科维奇下台。乌克兰是一个奇特的国家。最早的“罗斯”或许应该是基辅罗斯,所以说起来或许乌克兰才是最正宗的俄罗斯。但乌克兰并入俄罗斯400年后,乌克兰开始独立了。问题是,400年留下了很深的烙印。第聂伯河以东的工业区亲俄情节很重,还有克里米亚,但西部不仅是传统乌克兰情节的要地,更有战后从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划入的土地,欧洲情节更重。乌克兰与欧盟签订协议,但俄罗斯不同意乌克兰在享受欧盟待遇的情况下,保留与俄罗斯的特殊贸易待遇,那等于打开一条欧盟到俄罗斯的“短路”通道,对于还依靠保护主义的俄罗斯是不可接受的。乌克兰在政治上的离心更是俄罗斯不能接受的。乌克兰处在精神分裂中,维持统一的乌克兰、打造独立和完整的乌克兰民族情节,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乌克兰既不能太向欧洲一边倒,与俄罗斯为敌,这样不仅把乌克兰自己放到前线国家的地位,也造成国内的民族分裂;也不能太向俄罗斯一边倒,不仅有另一个方向的民族分裂问题,也放弃了来之不易的独立。亚努科维奇正在连日示威的政治风暴中,但他依然按计划来中国访问,或许说明了乌克兰领导人试图走出“第三条路”。作为经济合作对象,不管是进口、出口还是投资、技术合作,中国绝对够格。中国马上投桃报李,宣布在黑海投资修建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这也是一条欧盟和俄罗斯两边都“可以接受”的“矮子里面的长子”的选择。从乌克兰来说,他们继承了一个庞大但是不完整的军工科研体系,也只有这还是乌克兰可以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的家伙了。但苏联解体后,这个庞大但是不完整的军工科研体系陷入比俄罗斯同行更深的困境。一方面市场消失了,另一方面科研支持体系也破裂了,投资当然更是无从谈起。但中国对乌克兰拥有的军工体系很有兴趣,不仅有足够实力投资,更有科研支援体系可以互补。对于乌克兰来说,现有产品系列都是苏联时代留下来的,自力研发新一代根本没有这个资金,而这套科研体系也只有中国要,也要得起,就是中国了。有意思的是,中国似乎兴趣不局限于一般意义的合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关于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耐人寻味地提出:“并在乌克兰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种侵略威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相应安全保证。”这句话的意思如果是中国向乌克兰提供核保护伞,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向外国做出这样的承诺,意义和影响非同小可。
作者: 楚天    时间: 2013-12-7 03:36
能否给出那个中乌联合声明的时间?是最近吗?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3-12-7 03:37
中国没有实力维持庞大的一个工业体系,任何国家都没有,美国也没有。

和乌克兰结盟才能腾出手来,干自己擅长的事;以前能干成,不可否认苏联解体补充了一把廉价燃料,现在开始干研发了,这个体系就维持不住了

钱啊,钱,都是钱


作者: groovy26    时间: 2013-12-7 03:51
中国还给别的国家提供保护伞了。。?
作者: 抱朴仙人    时间: 2013-12-7 04:47
本帖最后由 抱朴仙人 于 2013-12-7 05:22 编辑

有些事恍如隔世。
看到晨兄这个帖子,忽然就想到1990年中国驻俄罗斯科技参赞梅先生到我们那里做动员。要求所有在俄罗斯认识科学家的干部和学者行动起来,会同外专局去俄罗斯拉科技专家来参加中国建设。
这都是23年前的事了。
1990年啊,多困难多惶惑的年代。四面楚歌的时候,还能下决心趁乱挖别人墙角增强自己实力。搞这种长线工作,对自己没信心,对国家没责任感的领导哪里会去安排!
几十年干下来,我现在特别赞成邓小平的观点,就是要全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个人,只要稳住阵脚,不懈努力,专心靠自己发展,真的是什么风浪都不怕。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3-12-7 05:37
groovy26 发表于 2013-12-7 03:51
中国还给别的国家提供保护伞了。。?

据黄河老大说,这个核伞并不具备特别特别的重大意义;似乎是当初乌克兰答应撤除核能力的时候,几个核大国一起给乌克兰做的担保。并非是中国单独给乌克兰打的核保护伞的意思。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3-12-7 06:11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3-12-6 15:47
...几十年干下来,我现在特别赞成邓小平的观点,就是要全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个人,只要稳住阵脚,不懈努力,专心靠自己发展,真的是什么风浪都不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3-12-7 08:01
本帖最后由 赫然 于 2013-12-6 23:51 编辑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3-12-6 15:47
有些事恍如隔世。
看到晨兄这个帖子,忽然就想到1990年中国驻俄罗斯科技参赞梅先生到我们那里做动员。要求 ...


中国这种战略性的行为当今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可敌。

当时的规划可能更早。我父亲88年底就开始联系苏联的老同事老朋友了。89年开始连续去了三年,特别事件 也没有延缓。89年底和90年两次,叙了旧情,把苏联的家底重新摸了一遍。并且集中对比了德国法国和奥地利的相关工业。父亲所在的行业因为80年代引进了美国的技术,已经和苏联技术没有代差。就没有引进,其他行业应该还是很有斩获的。



作者: 抱朴仙人    时间: 2013-12-7 08:35
赫然 发表于 2013-12-7 08:01
中国这种战略性的行为当今世界上没有国家可敌。

当时的规划可能更早。我父亲88年底就开始联系苏联的老同 ...

是哦是哦!863计划里边就有人才引进相关内容。但是1990年还坚持做就特别不容易。那时候全世界都没人理我们呢。据钱其琛自己说,当时作为外交部长过境法国都不允许他出机场,引为奇耻大辱。
作者: 三文    时间: 2013-12-7 09:41
应该可以理解为中国向乌克兰提供核保护伞,但乌克兰远了点吧,对邻国的小兄弟为何不表示一下?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7 10:21
赫然 发表于 2013-12-6 18:01
中国这种战略性的行为当今世界上没有国家可敌。

当时的规划可能更早。我父亲88年底就开始联系苏联的老同 ...

90年代中国对毛子的“掠夺”大概可以和40年代末毛子对德国的“掠夺”在深度和广度上相提并论。当然,中国是付钱的……
作者: 索伦    时间: 2013-12-7 10:31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3-12-7 04:47
有些事恍如隔世。
看到晨兄这个帖子,忽然就想到1990年中国驻俄罗斯科技参赞梅先生到我们那里做动员。要求 ...

自强不息!信哉斯言!
作者: 抱朴仙人    时间: 2013-12-7 10:32
晨枫 发表于 2013-12-7 10:21
90年代中国对毛子的“掠夺”大概可以和40年代末毛子对德国的“掠夺”在深度和广度上相提并论。当然,中国 ...

客观上说,那时到中国来参加建设的很多专家都还有社会主义情结,是为理想,并不是仅仅为了钱。当时很多国家都在高薪挖他们嘛。
那些专家在帮助中国建设的同时,也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德不孤,必有邻”,坚定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作者: natasa    时间: 2013-12-7 10:34
晨枫 发表于 2013-12-7 10:21
90年代中国对毛子的“掠夺”大概可以和40年代末毛子对德国的“掠夺”在深度和广度上相提并论。当然,中国 ...

比不上美国吧,把核物理科学家拉过去开出租。。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7 10:35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3-12-6 20:32
客观上说,那时到中国来参加建设的很多专家都还有社会主义情结,是为理想,并不是仅仅为了钱。当时很多国 ...

不过可能还是流落到西方的苏联知识分子更多。我在加拿大就遇到过一些。素质很高,眼界很高,境遇很惨。他们大多是在苏联时代就事业有成的,但难以融入加拿大的主流社会和职业圈子,进入了也只是在“旁门左道”的角落里钻牛角尖,混得远不如我们这一代中国留学生。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3-12-7 10:47
晨枫 发表于 2013-12-6 21:21
90年代中国对毛子的“掠夺”大概可以和40年代末毛子对德国的“掠夺”在深度和广度上相提并论。当然,中国 ...

可以和美国对德国的搜刮相比。中国没有像苏联一样搬机器,而是和美国一样的抢人才。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3-12-7 10:48
晨枫 发表于 2013-12-6 21:35
不过可能还是流落到西方的苏联知识分子更多。我在加拿大就遇到过一些。素质很高,眼界很高,境遇很惨。他 ...

我也遇到过。

浪费人才呀。他们真的还不如去中国。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7 10:51
赫然 发表于 2013-12-6 20:47
可以和美国对德国的搜刮相比。中国没有像苏联一样搬机器,而是和美国一样的抢人才。 ...

这倒是。和美国比更准确。
作者: 齐的隆冬强    时间: 2013-12-7 11:22
三文 发表于 2013-12-7 09:41
应该可以理解为中国向乌克兰提供核保护伞,但乌克兰远了点吧,对邻国的小兄弟为何不表示一下? ...

估计是乌克兰手里当时有很多tg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工程经验吧,邻国小兄弟手上有啥?
作者: Erastus    时间: 2013-12-7 12:01
强力的政治表达,也是各方勾兑的的结果,合作共赢的典范!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3-12-7 12:20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3-12-7 11:22
估计是乌克兰手里当时有很多tg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工程经验吧,邻国小兄弟手上有啥? ...

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

就是5大流氓为了哄骗乌克兰放弃核武,一块儿给吃了个定心丸。。。而已~ 跟兔子眼馋人家的技术设备无关,人家也不特别念兔子这个好儿~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3-12-7 12:36
赫然 发表于 2013-12-7 10:47
可以和美国对德国的搜刮相比。中国没有像苏联一样搬机器,而是和美国一样的抢人才。 ...

苏联是抢不到人才,所以才搬机器的吧。
作者: dashanji    时间: 2013-12-7 12:43
亚努科维奇是个人才啊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3-12-7 12:43
猫元帅 发表于 2013-12-6 23:36
苏联是抢不到人才,所以才搬机器的吧。

不够重视。

美国在诺曼底之前就开始规划要收罗什么人。而苏联一直没有系统性的收集人才的计划。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3-12-7 12:46
本帖最后由 猫元帅 于 2013-12-7 12:50 编辑
赫然 发表于 2013-12-7 12:43
不够重视。

美国在诺曼底之前就开始规划要收罗什么人。而苏联一直没有系统性的收集人才的计划。 ...


德国人也不会去苏联吧。且不说二战前的妖魔化宣传,就是在当时,德国人也觉得苏联是邪恶帝国,而美国才是盎格鲁撒克逊的绅士吧。

再说苏联在1944年之前都在和德军苦战,几乎没有余力搞什么人才收集计划。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7 13:45
猫元帅 发表于 2013-12-6 22:46
德国人也不会去苏联吧。且不说二战前的妖魔化宣传,就是在当时,德国人也觉得苏联是邪恶帝国,而美国才是 ...

正是。有点办法的德国人都往美英占领区跑,留在苏占区的不多。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3-12-7 14:20
晨枫 发表于 2013-12-7 10:21
90年代中国对毛子的“掠夺”大概可以和40年代末毛子对德国的“掠夺”在深度和广度上相提并论。当然,中国 ...

付钱?90年正好是俺上大学的时候。当年,俄罗斯专家来中国,一个口袋里装着最精尖的材料,另一个口袋里就装着兑换好的人民币,谈判基本上就是走过场,开个价就卖,就是为了省下时间,好去逛中国的自由市场,然后倒腾一批中国货回去卖。
当时,正好是中国在政治上混得最惨,而俄罗斯在经济上混得最惨的时候,两个难兄难弟呀。
作者: dragan    时间: 2013-12-7 14:24
核保护伞似乎承诺了20来年了吧。这次应该只是重申吧。
作者: 金陵集庆道    时间: 2013-12-7 15:34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3-12-7 08:35
是哦是哦!863计划里边就有人才引进相关内容。但是1990年还坚持做就特别不容易。那时候全世界都没人理我 ...

所以现在抽空要好好的甩高卢鸡几个大耳光。
作者: gc87cc    时间: 2013-12-7 17:17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3-12-7 08:35
是哦是哦!863计划里边就有人才引进相关内容。但是1990年还坚持做就特别不容易。那时候全世界都没人理我 ...

月月鸟当时搞了个“双引”工程。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3-12-7 17:57
晨枫 发表于 2013-12-7 10:35
不过可能还是流落到西方的苏联知识分子更多。我在加拿大就遇到过一些。素质很高,眼界很高,境遇很惨。他 ...

如果是苏联的“公共知识分子”,那么流落多少到西方也没关系,越多越好,如果是理工方面的,还是扒拉扒拉到兔子的碗里快来!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13-12-7 20:53
河蚌 发表于 2013-12-7 14:20
付钱?90年正好是俺上大学的时候。当年,俄罗斯专家来中国,一个口袋里装着最精尖的材料,另一个口袋里 ...


那时候中科院金属所(在沈阳)引进一位院士,给了2000块安家费。(住房都有安排)把老头给乐得。
当时的俄罗斯,真的是吃饭都有问题。
老头在那边,货币贬得厉害,被逼的都过不下去了。
搞研究的,处理社会关系比较差。
来中国,至少这些基本的东西都能保证。

所以,俄罗斯的再工业化只能是一句口号。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2-7 21:11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3-12-7 20:53
那时候中科院金属所(在沈阳)引进一位院士,给了2000块安家费。(住房都有安排)把老头给乐得。
当时的 ...

我大学同班同学的老爹就是沈阳金属所的,他后来毕业分回自动化所了。
作者: skygrass    时间: 2013-12-7 21:26
输出保护能力了,大国的步伐加快了么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7 23:08
河蚌 发表于 2013-12-7 00:20
付钱?90年正好是俺上大学的时候。当年,俄罗斯专家来中国,一个口袋里装着最精尖的材料,另一个口袋里 ...

俄罗斯怎么混得那么惨啊!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7 23:11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3-12-7 06:53
那时候中科院金属所(在沈阳)引进一位院士,给了2000块安家费。(住房都有安排)把老头给乐得。
当时的 ...

突然联想到,战后德国也是人才一走而空,但毕竟有美国和整个西方撑着。经济恢复很快,但科技领先用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也只是在应用技术方面领先,但再也没有突破性的科技领先了。也就是说,再也没有原子弹(差一点)、喷气发动机、后掠翼、导弹这样的革命性创举了。

俄罗斯要恢复怕是比德国还难。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2-7 23:48
晨枫 发表于 2013-12-7 23:11
突然联想到,战后德国也是人才一走而空,但毕竟有美国和整个西方撑着。经济恢复很快,但科技领先用了很长 ...

技术方面确实如此,科学方面被一网捞尽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7 23:56
河蚌 发表于 2013-12-7 00:20
付钱?90年正好是俺上大学的时候。当年,俄罗斯专家来中国,一个口袋里装着最精尖的材料,另一个口袋里 ...

现在就各怀鬼胎了。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3-12-8 00:28
dragan 发表于 2013-12-7 14:24
核保护伞似乎承诺了20来年了吧。这次应该只是重申吧。

你是对的,俺看贴不仔细了;

这是再次重申,这就有点儿意思了。

乌克兰没有被欧盟拉去,跟这个是不是有点儿联系?

不知哪里能看到俄国对中乌声明的反应。
作者: 老马丁    时间: 2013-12-8 01:37
我查了一下,核保护伞是这样的。五常都向乌克兰提供这种保障,换取乌克兰放弃核武器。
作者: 老马丁    时间: 2013-12-8 01:38
晨枫 发表于 2013-12-7 10:35
不过可能还是流落到西方的苏联知识分子更多。我在加拿大就遇到过一些。素质很高,眼界很高,境遇很惨。他 ...

阿尔伯塔有大批乌克兰移民的后代。我感觉他们第一漂亮,第二勤奋,第三友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8 02:01
老马丁 发表于 2013-12-7 11:37
我查了一下,核保护伞是这样的。五常都向乌克兰提供这种保障,换取乌克兰放弃核武器。 ...

看来不必过度解读。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3-12-8 04:05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3-12-7 12:20
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

就是5大流氓为了哄骗乌克兰放弃核武,一块儿给吃了个定心丸。。。而已~ 跟兔子眼 ...

哪那么简单的,中国的核政策是“在战争中不首先动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核武器”

给乌克兰提供核安全保障,实际就是推翻了核政策中的前者。

某种意义上说,对外是表明了中国核政策由单纯的自保改为主动防御,另外也是军事政治结盟的一个强烈信号。这是破改开以来的先例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3-12-8 05:44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3-12-8 04:05
哪那么简单的,中国的核政策是“在战争中不首先动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核武器”

给乌 ...


如果说这前半部分的前提是指的中国与它国的战争的话,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但中国对乌克兰的保证是否意味着如果有人对乌克兰使用核武的话,中国会用自己的核武器打击其敌国吗?如果仅仅是提供乌克兰核武,还不能就说打破了自己的政策吧。

anyway,除了5大流氓,其它国家对乌克兰的核威胁应该是个零。5大都说话了也就是承诺了自己不对乌克兰动用核武,也就行了~ 乌克兰自己其实也不想保存核武,太费钱,借坡下驴。

主要前提还是大家都知道这辈子核战打不起来的。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3-12-8 06:19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3-12-8 05:44
如果说这前半部分的前提是指的中国与它国的战争的话,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但中国对乌克兰的保证是否意味着 ...

你应该注意的是“重申”这两个字,如果只是单纯的核保证,根本没必要突出一下

我的理解是,中国承认乌克兰的重要作用,并给予其相当于盟国的政治地位和合作亲密度。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中国改变了核战略政策,结合ADIZ背后的划线权意义,愿意主动使用一切手段和划定势力范围,这意味着什么呢?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3-12-8 09:25
不是第一次提供核保护伞

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作为苏联武装力量的重要据点都继承了巨量的核武库,尤其是前两者,一度分别成为世界第三和第四核大国,当时联合国五常集体提供核保护伞作为三国弃核的交换条件

中国这一次只是重申
作者: tanis    时间: 2013-12-9 01:58
晨枫 发表于 2013-12-7 23:11
突然联想到,战后德国也是人才一走而空,但毕竟有美国和整个西方撑着。经济恢复很快,但科技领先用了很长 ...

大半个世纪~ 人才缺失影响真是深远。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3-12-9 19:26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3-12-7 04:47
有些事恍如隔世。
看到晨兄这个帖子,忽然就想到1990年中国驻俄罗斯科技参赞梅先生到我们那里做动员。要求 ...

很震撼!
赞 !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3-12-9 19:30
晨枫 发表于 2013-12-7 10:21
90年代中国对毛子的“掠夺”大概可以和40年代末毛子对德国的“掠夺”在深度和广度上相提并论。当然,中国 ...

40年代可是连家伙什儿都搬,并且,作为战胜国,完全没有有威胁的竞争对手。
咱们挖墙脚 的时候,美国也不会闲着。可能美国的吸引力更大一些吧。
作者: 老马丁    时间: 2013-12-9 23:55
晨枫 发表于 2013-12-8 02:01
看来不必过度解读。

又查了一下,比94年的声明内容还是有变化,虽然不那么吃惊,还是有点意思的。


1994年12月中国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的声明为:
中国完全理解乌克兰希望得到安全保证的要求。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一原则立场适用于乌克兰。中国政府呼吁所有核国家作出同样的保证,以增进包括乌克兰在内的所有无核武器国家的安全。

1995年2月中国向哈萨克斯坦提供安全保证的声明为:
中国完全理解哈萨克斯坦希望得到安全保证的要求。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一原则立场适用于哈萨克斯坦。中国政府呼吁所有核国家作出同样的保证,以增进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所有无核武器国家的安全。

2013年12月5日,中乌两国发表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方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984号决议和1994年12月4日中国政府关于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的声明,承诺无条件不对作为无核武器国家的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在乌克兰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种侵略威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相应安全保证。

所以说,1994年和1995年的安全保证声明,内容重点实际是上中国声明不对乌、哈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而2013年的对乌安全保证声明,却加上了“在乌克兰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种侵略威胁的情况下”这个大前提,安全保证级别因此极大提高,应属于典型的“核保护伞”性质。

从历史角度看,这是中国第一次郑重宣布向其他无核国家提供“核保护伞”,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10 00:12
老马丁 发表于 2013-12-9 09:55
又查了一下,比94年的声明内容还是有变化,虽然不那么吃惊,还是有点意思的。

对,我的网易博客那里也有人指出了这个差别。看来不是简单的重申,还是有重大新意的。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3-12-10 00:19
老马丁 发表于 2013-12-9 23:55
又查了一下,比94年的声明内容还是有变化,虽然不那么吃惊,还是有点意思的。

这个对朝鲜是不是有重大的示范意义?

作者: 梓童    时间: 2013-12-13 19:46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3-12-7 04:47
有些事恍如隔世。
看到晨兄这个帖子,忽然就想到1990年中国驻俄罗斯科技参赞梅先生到我们那里做动员。要求 ...

高瞻远瞩啊!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