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校长和教师轮岗制能够实现教育均衡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3-12-1 09:14
标题: 校长和教师轮岗制能够实现教育均衡吗?
本帖最后由 就爱抬杠 于 2013-12-1 09:16 编辑

好的学校总是相似的,不好的学校则各有各的不同。

一个学校能够称为"好学校",一般来说要具备四个条件,好校长,好老师,好设施,好生源。四个条件都具备了,就会形成正反馈,越来越好,现实生活中例子很多。

如果硬性要求校长和教师轮岗,能够实现教育均衡吗?

显然,校长和教师轮岗,不会是大面积的,那等于硬生生把一个好学校毁了,没人会这么做。换句话说,原来的好学校几个条件基本上还在。而“好校长”和“好老师”到落后学校去,最多能够争取资源逐步改变设施,好生源则需要长期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好生源的学校,是很难变成“好学校”的。短期而言,生源才是决定性因素。人大附中是北京最好的高中,这批学生随便换哪个中学,最后高考也错不了。反之,把末流学校的学生整体换到人大附去,能能马上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吗?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变化需要耐心,阶段可能很长。但换个角度想想,好校长找来好老师,争取好设施,招来好生源,于是经济上有保障,更有条件找来好老师,争取好设施,招来好生源……这是正向反馈,属于可持续发展。如果硬性要求轮岗,等于中间硬打断这个循环,学校好了以后,你该走了。那还会有谁好好干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学校是积累出来的,是个长期的过程。轮岗的周期过长,和不轮岗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周期过短,就无法达到考核和激励的目的。

再说了,具体怎么轮岗也是问题。中国的特点就是大。北京市东城轮到西城,大概还不是问题,那要轮岗到密云呢?都一样干活挣钱,就因为是老师,就不能安定,就得没事轮来轮去,那还会有谁爱当老师?北京还只是个市,那要是省里边远山区呢?和发配也差不多了。如果说只在附近轮岗,那又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轮岗的意义。

强制性的实现均衡,保护落后,在成熟的体系中,恐怕只有NBA是个例子。但该是豪门还是豪门,没听说有几个队是因为优先选秀就咸鱼翻身的。如果真的大面积地实行有实质性意义的轮岗,中国的公办教育当然会实现均衡,不过估计会是低水平上的均衡。想上好学校,请找私立。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3-12-1 09:30
有哪个好学校的愿意轮到差学校去?

想实现教育均衡,首先就应该取消重点校。好学校越来越好,差学校越来越差,这都是几十年恶性循环的后果。
作者: 此情可待成追忆    时间: 2013-12-1 09:49
城里的老师轮到乡下,乡下的老师轮到城里,食宿问题怎么解决?老师频繁更换,学生必须不停地适应不同的老师,对学习难道有好处?搞这些政策的人,从来都是拍脑袋想出这些东东的
作者: seek    时间: 2013-12-1 10:03
不如先让教育部的公务猿领导带头轮岗
作者: 理想的下午    时间: 2013-12-1 10:25
上山下乡最大的轮岗,重新来过,哈哈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3-12-1 11:34
所谓轮岗,第一个是指校长的轮岗,校长对于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校长类似于官员,实行定期轮换,还是比较容易的,就象干部,调到另一个区甚至县里,本身就是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的常态。
第二层面,也是最核心的,是教师的轮岗。大家别说轮岗就是城市农村之间,这种城乡交换其实是交流制度而非轮岗。所谓轮岗更多是指市内几个区甚至是同区不同校的轮岗,要知道,学校的差异,反响最大的并不是农村城市间的差别(这个大家已经习惯了),而是同区不同校之间的显著差别,由于过去资源向重点名校集中,市向最繁华的区集中,区向校集中,以至于一个市区内学校相差很大,甚至只相差几个街区的两个学校,好学校一个班60人招10几个班,差学校招4个班还招不满。差校的硬件资源并不比名校差,但师资力量却差别很大,因此教育质量也差,这才是教育资源的重大浪费。
所谓轮岗,就是指这种,在近几年,一方面是在招生上,实行小学初中学区制度,并在小升初时通过提高本学区学生升重点高中的指标比例(大连的重点高中指标到校比例为75%)来促使学生就近入学,以此保证各学校的学苗的质量,另一方面,就是将实行各学校的教育轮岗制度,这种轮岗更多就是附近几个学校或者是市内各区学校间的交换,对于老师的工作生活影响并不大。所以,大多数老师还是会服从的。
这种轮岗解决不了城市中心区与偏远地区(或者乡村)的教育质量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本身就是经济差异决定的,通过教育单纯来解决根本就不可能,现在大多数还是通过交流制度来改善。现在好象更多是通过对乡村老师去城市学校定点培训以及城市老师去乡村挂职来解决,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总好过不解决。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3-12-1 13:19
猫元帅 发表于 2013-12-1 09:30
有哪个好学校的愿意轮到差学校去?

想实现教育均衡,首先就应该取消重点校。好学校越来越好,差学校越来越 ...

取消重点校,只要有竞争,一样会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吧......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3-12-1 13:20
河蚌 发表于 2013-12-1 11:34
所谓轮岗,第一个是指校长的轮岗,校长对于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校长类似于官员,实行定期轮换 ...

市区之间轮岗当然对教师生活影响没那么大,问题是收入怎么办?如何管理,如何考核?除了吃大锅饭,还有别的出路吗?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3-12-1 14:06
本帖最后由 河蚌 于 2013-12-1 14:07 编辑
就爱抬杠 发表于 2013-12-1 13:20
市区之间轮岗当然对教师生活影响没那么大,问题是收入怎么办?如何管理,如何考核?除了吃大锅饭,还有别 ...


其实这些措施都是缓解,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如果真要是能够顺利的轮岗,那就是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评比,不考核。
象大连市,小学、初中都是没有重点之说的,由于小升初不用考试,现在小学的好坏区分就不太明显,邻近学区间完全是靠口碑,小学之间的排名变化都比较随意,但初中直接面临中考,有中考升学率的评比,自然就有了所谓的好初中。俺买的学区房就是这样的,隔一条街出了学区,房价就每平少1、2千元。
所谓的应试教育,就是与一切与绩效挂勾的教育。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3-12-1 14:22
不能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最少对边缘学校边缘学生有一定好处。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3-12-1 14:23
就爱抬杠 发表于 2013-12-1 13:19
取消重点校,只要有竞争,一样会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吧......

不一定。教育资源不同于商业竞争。因为硬件是可控的。教师的流动是受限制的。在教育领域政府的调控效果是明显的。比如当年的院系调整,后来的重点校。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3-12-1 14:59
老芒 发表于 2013-12-1 14:22
不能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最少对边缘学校边缘学生有一定好处。

这是以大锅饭为代价的,也就是大家向低的水平看齐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3-12-1 15:06
就爱抬杠 发表于 2013-12-1 14:59
这是以大锅饭为代价的,也就是大家向低的水平看齐

不一定是大锅饭,会有其他形式。
作者: 此情可待成追忆    时间: 2013-12-1 15:08
老芒 发表于 2013-12-1 14:22
不能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最少对边缘学校边缘学生有一定好处。

边缘的学生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和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密切相关,单指望通过教师的轮岗很难达到目的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3-12-1 15:20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发表于 2013-12-1 15:08
边缘的学生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和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密切相关,单指望通过教师的轮岗很难达到目 ...

也不全是,我是经历过轮岗老师的,有些事经历了才知道。
作者: 然后203    时间: 2013-12-1 15:45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均衡是目标,轮岗制仅仅是一项施行不久的措施,既然教育均衡是几十年社会问题的纠结现实,那么很显然,仅仅用轮岗制来试图破解是不现实的。只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有所行动总比之前几十年无所作为强吧。

作者: 穿着裤衩裸奔    时间: 2013-12-1 16:57
每年迁都一次能实现政治均衡么?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3-12-1 19:31
然后203 发表于 2013-12-1 15:45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 ...

如果行动方向有问题,有所行动未必比无所作为强。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3-12-1 19:32
老芒 发表于 2013-12-1 15:06
不一定是大锅饭,会有其他形式。

何种形式呢?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3-12-1 19:41
就爱抬杠 发表于 2013-12-1 19:32
何种形式呢?

比如分级补贴,比如新教师的初执教鞭选择加权,比如高级教师的轮岗要求,比如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决定收入等等。
做轮岗,重要是公平公正和公开,不让老实人吃亏。还有就是轮岗不要轮换太快,以一生有多少年服务边缘地区来定岗。
作者: 一个地址    时间: 2013-12-2 16:26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3-12-1 16:57
每年迁都一次能实现政治均衡么?

这个建议好耶!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3-12-3 06:28
老芒 发表于 2013-12-1 19:41
比如分级补贴,比如新教师的初执教鞭选择加权,比如高级教师的轮岗要求,比如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决定收入等 ...

在生源有差异的情况下,如何评估教学质量?我觉得现有的学校好所以学生多且好,所以收益多,所以老师收入高的循环是正向的,可以实现自我循环。

打破这个循环的话,老师收入区别依据何在?
作者: dragan    时间: 2013-12-3 09:57
再怎么改制度,1个班10几个人也比1个班40、50人教学效果好。这个就是个基本投入问题,没那么多钱砸进来,老是搞一堆朝三暮四来糊弄人。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