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创作谈:34《夺权》和107《黑娃》 [打印本页]

作者: 山远空寒    时间: 2013-11-14 18:21
标题: 创作谈:34《夺权》和107《黑娃》
本帖最后由 山远空寒 于 2013-11-14 18:27 编辑
# q* ^5 K+ T- g: K! Q7 W8 R2 Z
$ F/ Z2 y# d; M6 g% C1 N《夺权》后记:8 p! M$ k: G3 t) m
2 ^1 |. V2 ?% T  A
  之所以写这个后记,是因为读者大多没有看到我写这篇的本意,所以想说明一下。首先,起名《夺权》,是因为近代史上,很多人是靠搞运动、抓某项工作来夺权的。主角起名:史忠民,可是他热衷的是权利,要的是别人对他的敬畏,起这个名字就是讽刺他这样的人;有人觉得这是国企和私企管理文化的不同,试问,如果大家的核心目标一致——为了企业发展,提高效益,怎么会有各种冲突。大家可能会说,也许是私企不重视卫生,不重视质量,老史来了抓卫生就很好。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很多食品行业私企经过多年发展,比国企还要重视卫生、重视质量。因为如果不重视卫生和质量,中等规模的食品企业倒的很快,根本就没有缓口气的机会。他们凭借的就是质量好,价格合理才逐渐打开市场,走向全国。
$ T8 ?: u, A6 k5 g8 I  
6 K  m5 o& Z9 l 【 再来接着说夺权,以我大男人帮本次整风运动为例。假设本次运动由康老主持,拥有生杀大权。很快所有顺从康老的都会得到提拔,不顺的都会踢出去。也就是说,康老通过本次运动架空十八帮主,辛副帮主,下面的干部只知康老,而不知帮主。等帮主发现,吾帮早已大损,且康老结党做大。。。。。( k* Y7 Z  w; ?" W
  1 R2 M: c8 d" _1 U! ]8 C* {7 L1 |
  可能方式不同,套路基本上都差不多,请充分发挥大家的想像力。】(注意:这一段不给外人看)* r8 j3 D5 S7 ?& U
  
/ d/ C+ V) [0 w: j3 G7 z% a  如果主管上级认真负责,企业领导班子管理经营的好,企业怎么会倒闭?有人说是现在市场不好,那怎么还有其他厂子活下来?这里又引出一个国企的例子:那时候很多大的国企头是两三年一升,彩虹厂还很好的时候,可以轻松买下海尔、海信,液晶面板的市场前景给他指出来(好像是预测2000年的销量和2004年液晶市场全面爆发)。回答是:全世界都知道我们厂!那三星怎么转型那么好?有史忠民这样总想着夺权的书记,厂子怎么能好?所以他回家了。( b  t; ]; T3 Z% N
  ' C$ P0 O" ^6 O8 g3 s( i
  有人说,史忠民这么认真,如果管卫生会好。这里我又要解释一下,卫生也好,质量也罢,不是标准越高就越好,而是比国家规定的食品企业标准稍高一些即可。因为标准越高,成本越高,而且,特别高的标准也没必要。就好像用造飞机的标准去造汽车一样,成本奇高,没有市场,也没用。而且,老史管卫生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企业的管理,而是到一个新的地方,树立自己的权威。请大家四处看,这样的人很多。批评人起来声色俱厉,嗓门奇高,动不动开现场会。其实这是没水平的一种表现。有水平的领导,批评时连问带说,把属下的问题剖析清楚,不仅解决问题,避免以后再出现,而且也在属下心中建立威望。这样的领导一般不板起脸批评人,可大家都对他很尊敬。* E  B  |" H& B6 X; h
  
$ O- ]& w/ w# f% Y  最后,老史手烂了,到处找小王陪着去医院。充分说明这个人做事所有的出发点都是自己,这样的领导再有能力,再有功劳,再有所谓的威望,也不能用。我们看他做事的出发点是为自己,还是为企业,一目了然。(这几句话是含沙射影,暗有所指!)这篇来自十多年前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人名是虚构的。4 F6 Q" e5 Y* c5 ]  |
9 R# V7 ?5 a5 I! |
* ^7 U9 s0 H  H! I
《黑娃》  s- |# k2 j9 I3 j
8 p; e3 Y5 W7 k. U! \. |: I3 Q! @
这篇是写给自己的,让自己保持那种激情,让自己记住有思想、有意识才是做人。(不是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脑子里跑马,而是学习,吸收,理解,融会贯通,熟练运用!)
% t5 e: ?1 \$ @2 |( d* ~" n2 C5 S' m( o4 _" V( r/ S8 {1 _- I
可能没有在生产线工作过的同学觉得这是血汗工厂,资本家都是黑心的。这里我想解释一下,我猜所有的生产线都差不多,如果机器的速度放慢,工人的工作时间会长,同样是一种折磨。所以,我宁愿有时候像机器一样工作,休息放松时回忆。这真的没什么!扛100斤的白糖,折纸箱子,在生产线工作,连续工作两个班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减肥党注意了,夏天在这样的生产线工作一个月,每天一个班,保证瘦下来。! |& a- u1 H4 c3 ^

" _$ @, S2 \4 s% W1 ^1 q8 A
作者: 云淡风轻    时间: 2013-11-14 22:46
比较喜欢黑娃!
9 T) c7 B" w5 Y. h4 i! _5 T+ D) Y" D: M* B' h: `
读的时候,脑海里总会闪现小学暑假学校组织去农村一日拾麦穗,老师午休时在麦地头布置作文题:八百里秦川金灿灿,大家摇头晃脑七嘴八舌地造词谴句编作文。
; s. ]! |$ t6 I2 v0 m$ t7 n. r; Z* t/ M
怀念在陕西的岁月
作者: 李禾平    时间: 2013-11-14 23:16
我觉得黑娃这篇之中的涵义更大一些。0 |% S6 Y( v& z- M2 B  r
/ V7 X* e& W& p# E8 P, X9 }0 `
这是从一种生活往另外一种生活的过渡,体力上不是问题,主要是生活视野上的转变。
作者: 容易    时间: 2013-11-15 00:24
你的文章取材我都非常喜欢。希望可以常看到你写的。只是感觉《黑娃》不大象小说。《夺权》更有情节和冲突。
作者: 草纹    时间: 2013-11-15 01:14
黑娃题材让我想起以前在流水线的打工生活,打算以后写篇回忆文。没投票是因为从小小说角度情节少了点。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3-11-15 01:28
这两篇里,更喜欢黑娃一些。感觉有真实情感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