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创作谈:问讯(八号作品)与奖品(四十一号作品) [打印本页]

作者: 李禾平    时间: 2013-11-14 12:32
标题: 创作谈:问讯(八号作品)与奖品(四十一号作品)
本帖最后由 李禾平 于 2013-11-14 15:29 编辑 * m; S+ v0 v# l  W

# p# |: C& j7 I0 r4 G5 h- ~创作谈――问讯(八号作品)与奖品(四十一号作品)5 ?6 g6 f$ a1 R+ K: [; D
$ k/ o6 `0 j* k, @9 U

7 I- k2 d! B: b! ~0 w2 X! G' c在文学创作上,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两部作品: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方方的《风景》,前者让我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事物,而后者是对我的写作手法影响最大。
% \4 T2 o7 V7 U# h/ ~7 d
& q, |/ f) J, S3 Y& L$ M因此,在写小说的时候,我常常倾向于采取一种冷静的旁观者的视角,尽可能地不表达我的态度和情绪,而是让读者自我选择他们的感受。' }+ ]# t0 V7 {4 W- y! G

4 G, D' @& _+ G, t. S: A我在本次小小说大赛中写了两篇作品,一是“问讯”,二是“奖品”。+ I. V& H$ @" l8 d* u
8 E2 I4 \* ~3 w, M( I
在写“问讯”的时候,我的构思就是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来描述故事,主角只有两人:问讯者和嫌疑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小说的字数限制,同时能够部分地满足我对“密室”的爱好。
, }3 a( i' p, _3 M- H
) d8 P# l# e1 }. m, `起先是准备写一桩谋杀案,嫌疑人最后被定罪,而实际的凶手却是问讯者。后来想了想,有点不太和谐,于是作罢。
$ I% \6 q/ h( u1 t7 \( U& g# ]0 U# Q; o+ d
单从文字上来说,我基本上是满意的,写小说的本事没有丢掉太多。但是从小说的整体来说,则是有着硬伤:我对这种问讯毫无经验,故事的本身完全是闭门造车,在转椅上空想出来的。
* i4 R( J# h- z. G. z
0 f: {, h7 F" ~& n: g; D  E空想出来的问题就是缺乏可信性。
7 k0 h+ b# U: V+ }- E$ Y7 _6 K5 \/ i8 M* B8 e8 N
如果是一篇中篇以上的小说,那么这个硬伤可以通过对主线故事之外的描述来弥补,而2000字的限制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无法成功地制造出令人信服的强烈冲突,因此也就无法让读者有强烈的感受。( d6 f; h9 v( ^9 G
  x! F5 T& B/ H. a; P
这就是“问讯”的遗憾之处。0 Z7 u% J* w8 W3 B, u1 E
& C/ ]$ E9 H- }5 [* r7 O
问讯者的形象确实是以老尹兄为模本,如果篇幅能够再长一点的话,我会把这个角色写得非常笨拙,这是个制造反差的小伎俩。
6 {. O* |8 o9 f  _9 d% S  w" m3 D/ h- F" {, m
最后在电话中所说的钱数,是与受害者丢失的钱数相同,在这一个细节上我犹豫了很久,三个选择,比丢失的钱数要多,或一样,或少于那个数目。最后还是选择了一样的数目,而不是我的首选:少于那个数目。
; B" z8 o) V( i0 q& M0 w; f5 A* G9 c, k6 `9 F3 [
至于问讯者和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合法,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在这一点上我没有任何的态度和倾向,至少在文字中我是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  @  T) }, U; Y$ S! m

$ X) l0 r" D/ }# ~! s; C我只是一个叙述者,只是把一个信息完整地交待给读者,而读者则是负责解读这个信息的法官。2 c& _% R6 r5 Y3 `/ o
- {8 a3 p+ ^) i3 r) B& l1 N, }; s
, y4 i$ {3 ~  K7 t
写作“奖品”的原因则比较不同,当时我从收到的全部作品中看出了作品类型有点缺乏,所以我赶紧写了个帖子请大家写一些不同题材的作品,同时我自己也写了这一篇。" V* j' _0 S+ p7 c0 H
7 t( {+ a/ G* n% A4 R6 f9 D2 h
“奖品”的想法是来自于一篇在很多年前看过的西方科幻短篇小说,大概意思就是说未来的一位孩子在他爷爷的阁楼里发现了很多用油墨印出来的书籍,然后深深地陷入到阅读纸张印刷书籍的愉快之中。" f% A6 Z' @6 D

& t! H5 ?5 i& Z2 Y) e这篇作品是匆忙写出,而且在潜意识中希望尽量地避免前辈作品中的思路,因此最后的效果不尽人意。
1 B+ E9 t; v0 F; V6 _6 |( L* N! L2 _0 J6 r7 A( I8 [& T" x
其实要是没有最后一段的“首届爱吱声小小说全集”,效果可能还会好一些,然而当我写到那里的时候,这段“全集”的文字就自己跳了出来,不忍删去。$ c5 k& v4 U# D' V2 _- O7 l$ t

$ I& M  a  I* ]5 r$ y最后,感谢所有给我投票的同学,你们都是最懂小说的。* I( d" r' G& M% p+ G
: o* O6 u# \) Q+ y$ x3 h. f

! p; W5 D) D' N1 S* q! F7 C3 i/ u7 y+ o
又:希望这次大赛的所有作者都能写一下自己的创作谈,会有奖金的哦。, W1 u; m# b5 G. j

3 x+ C* Q+ P4 x9 Z( R% }0 N" l. c
1 T: G) O* C# y9 y1 v" @/ Y" I, T  k' M# A$ J4 D& t7 D! C

作者: 清风徐来    时间: 2013-11-14 12:43
问讯有我一票!
作者: 清风徐来    时间: 2013-11-14 12:47
不过说实话,我还真以为作者是引哥呢。
作者: holycow    时间: 2013-11-14 13:04
我和阿姨在创作的第一条上有共同的偏好,所以问讯有我的一票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3-11-14 13:25
问讯我投了一票
作者: 夜观天象    时间: 2013-11-14 13:30
问讯我先投了一票
9 A* r  E- r3 |% v1 \! \+ C奖品我又投了一票" H' |5 F7 a5 J- A) A8 z

1 ?" J' J7 f8 ~+ |1 J3 k4 k
作者: 巴巴爸爸    时间: 2013-11-14 13:37
创作谈已经写啦,发日志竟然没给我5分!再发阿姨地盘,坐等奖金
2 X' s1 b, m7 a8 S& }& Ai
作者: 不懂中    时间: 2013-11-14 13:50
太专业了,膜拜中,膜拜中
作者: 容易    时间: 2013-11-14 14:35
在写小说的时候,我常常倾向于采取一种冷静的旁观者的视角,尽可能地不表达我的态度和情绪,而是让读者自我选择他们的感受。

/ L" Q2 \8 y  ]) B- P( s亲,你要是早点给偶上这课该多好!这正是我最不满意自己的地方。但是,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作者: 茉莉    时间: 2013-11-14 14:49
问讯有我一票
作者: 李禾平    时间: 2013-11-14 23:38
容易 发表于 2013-11-14 06:35 $ p4 u  M  ?2 P2 Z6 |
亲,你要是早点给偶上这课该多好!这正是我最不满意自己的地方。但是,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

# I7 V' s- p/ ~& x写作有时还真不好教,怕教坏了,自然纯朴会更好。
& w9 a: w+ x5 g- U, G- D2 m4 l% z
2 p2 A; J0 A8 |5 @2 J. L5 P- O我这种写法呢,就是尽量不在文章中加上自己的评述,把文章中的情绪给淡化。
作者: 楚天    时间: 2013-11-15 00:01
俺投了“奖品”一票。没想到那个作品最后得票只有4票。当时我抢到了第一师傅的宝座,心情比较好。叶子说这是我的作品。我觉得也比较符合我的审美:内容很阳光,有新奇之处。就想以后投它一票,一直没忘记。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