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小猫的原创:熊+风=重振? [打印本页] 作者: 妖猫drake 时间: 2011-7-7 08:31 标题: 【原创】小猫的原创:熊+风=重振? P.S 要开始转帖过来,不是为了转移阵地,猫要升到本科生,看兄弟们要邀请码俺又发不了。。。哎6 a8 b2 U, |8 L' s u U
希望大家能多光顾猫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drakecat,多谢多谢6 |9 T Q& Y6 z M/ t- g
本文是10年旧文,刊载于军事世界画刊也就是老国展10年9月号,顺便吐槽,稿费还没拿到 , |% v8 x2 w! P% _/ o2 G7 D( @" k2 T# |$ S
: S4 S( [1 {: E& x" k2 N( g, i% N, S3 o. D, N& `
* s9 m* U9 ^( E
h' m* s* r. Z 自09年8月26日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罗夫宣布将购买法制两栖攻击舰开始,有关于俄国与“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新闻就层出不穷:去年11月23日,“西北风”号访问圣彼得堡,俄国海军人员上舰考察,格鲁吉亚等“熊”的邻国政要随即纷纷表示“压力很大”。今年6月7日,法国国防部官员宣布买卖敲定。 6 Z/ S% p+ D3 s" e0 F7 A/ ]' S: x& x7 N: r3 V
正当大家以为整个事件尘埃落定之时,还是马卡罗夫,在6月8日突然表示俄罗斯有必要将从法国购入的“西北风”级部署在远东,俄罗斯需要用这艘攻击舰提高海军在远东的作战能力,以确保对日俄之间有争议岛屿的占领,甚至还威胁俄罗斯在千岛群岛地区“在必要时迅速投送一支登陆部队”。一时间,国际舆论哗然:虽然购舰谈判开始前俄国就曾表示“西北风”将会配属在黑海舰队或者太平洋舰队,但是西方分析人士此前将目光集中在北约舰队进入黑海和俄国黑海舰队的没落,却忘记了遥远的东北亚那段日俄间延续上百年的恩恩怨怨。 . ]( u8 R* O) e! g " |" y* F" S' `: V“北方四岛”问题:都是“八月风暴”惹的祸 * u! I3 G m/ Q- T$ b; |4 { 4 f9 F e+ D, t" D _1 |7 O 1945年的盟军大反攻为日后欧洲划定了铁幕分割线,也在东北亚留下不少争议地区,最有名的当然至今仍在擦枪走火的朝鲜半岛。俄总参谋长提到的千岛群岛俄日争议岛屿同样是45年8月的红色“八月风暴”刮出来的问题。 9 n2 T9 y6 F- ~ 9 c! y$ N$ {) z! `# Y. K 千岛群岛是卡在堪察加半岛和北海道之间的一片岛屿,总面积不过1.5万平方公里,却是鄂霍茨克海和北太平洋之间的锁钥之地。该群岛南部的色丹、齿舞、择捉、国后四座岛屿俄罗斯称为南千岛群岛 (southern kuriles),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 (northern islands / northern territories)。 5 _6 S# l) T/ H2 ] A7 X- U. u+ W: E
北方四岛总面积不足五千平方公里,却东依太平洋,北面鄂霍次克海,东北扼守择捉海峡,西南面与北海道隔海相望,地缘战略意义极其重要。不单如此,北方四岛的自然资源也很丰富,不但是同时富有寒暖流鱼类的“鱼类宝库”,还拥有丰富的温泉和地热资源。此外岛上还有发达的畜牧业和种类繁多的矿藏。因此,近代千岛群岛在日俄之间不断争夺,多次易手。 ) e4 P6 R$ F: x9 O " S" h$ \' G9 z6 K, ` 1875年,日本通过与俄国签订协议收回整个千岛群岛,成为明治维新之后重要的外交胜利。但俄国和之后的苏联始终垂涎北方四岛,直到1945年,根据雅尔塔协议,苏联对日宣战后可从远东获取一系列利益,千岛群岛便是其中之一。1945年8月8日,苏联守约对日宣战,发起被称为“八月风暴”的远东战役。直至日本投降,千岛群岛被苏联全部占领,成为“八月风暴”的一个重要战果。此后,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始终实际控制着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日方与苏联多次交涉要求归还,均未成功。 + ^* r |- ^6 q/ Y8 }3 U% F& u& s8 H! R8 a* E
直到1989年8月,一夜之间,苏联在另一场“八月风暴”中轰然崩溃,日本重新燃起收回“北方四道”的希望。其实在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第二章“领土”部分中,日本曾主动要求放弃对千岛群岛和库页岛自1905年朴茨茅斯和约后取得领土之所有权利与请求权。日本国会对千岛群岛通过的放弃范围包括国后岛和择捉岛。时值“冷战”初起,苏联并没有签署这份和约。直到1956年,苏联和日本两国签署苏日共同宣言,但当时两国对南千岛群岛的主权问题无法达成共识,日本国会在1956年2月也取消放弃国后岛和择捉岛的决议,不放弃南千岛群岛的主权;虽然苏联原本也同意归还齿舞群岛和色丹岛,但却无法对国后岛和择捉岛的部分取得共识,因此最后签约时,并没有对领土争议达成任何协定,宣言中也没有任何相关内容。. c6 x' p( I, O$ n
9 E" r! @7 y {
如今苏联没了,日本感觉悬在头上四十多年的“红旗插上日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撤去。不只如此,89年之后的俄国政局动荡,经济衰退,曾经强大的“镰刀和锤子”舰队在换上“圣安德列旗”之后,“樯橹灰飞烟灭”。往昔纵横四海的红海军巨舰,拆的拆,卖的卖,剩下勉强服役的也是残破不堪,事故不断。% c, H* n- b% E$ a$ P7 g
# h! v) ~6 [$ K" W7 ]# a" M9 X
与俄国太平洋舰队乃至整个海军的土崩瓦解相对的是,日本海军的重新崛起。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日本开始寻求新的大国地位,其海军装备日新月异,所谓“自卫队”的名号早变成“挂羊头卖狗肉”的掩饰——如今的日本战舰已经可以开到印度洋别人家门口去“自卫”了。; a* z% l/ H# Q1 R4 ]
n, i8 O; n2 x- G 不过美国人对俄国人求“风”却表现的很淡定。美国防部长盖茨曾对法国人表示他对此事“关注”,却又明确表示“美国基本不可能插手阻止这一交易(although there is little if anything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do to block the deal)”。作为世界上两栖作战能力的老大,美国人对俄国人的落后洞若观火:就算俄国人购买数艘“西北风”,在多支舰队间一撒也是杯水车薪,也许连有效的两栖作战能力都形成不了。 # t: n( C$ L0 Z1 R$ Y# R" q( M
这点俄国人也一清二楚,普京6月8日公开表示,不附送核心技术,“西北风”这买卖吸引力有限。难道俄国人已经沦落到要从法国买两栖突击舰技术的地步了? 8 K$ j$ ] r; I9 d4 x9 \) T, ?$ P/ ]& R6 L+ ^ 孱弱的两栖作战能力:不会游泳的熊? ( W2 i9 E; H+ N! C( G' Y2 N1 l! | # e! R, a4 p3 Q- N0 B; e 俄国确实在两栖作战舰艇建造方面水平有限。在明确表示求购“西北风”之前甚至是同时,俄国也在和西班牙以及英国洽谈购买其两栖突击舰的事宜。但是这回不是俄国又败了苏联多少遗产,本来这就是“熊”的软肋。& M: Z% s! l2 Q; K6 ?. v6 H9 }
7 f& r6 t- I0 w V% Q- } L
查阅苏联战史,可以发现红海军表现活跃。当年穿着海魂衫视死如归的红海军战士给德寇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但与海军步兵和内河舰队的功勋卓著相比,红海军远洋舰队表现乏善可陈,比较能放的上台面的大约就是在远东“八月风暴”中的几次两栖突击了。由于海军建设和准备不足,红海军在远东和欧洲内河的两栖突击作战中,全部采用了冲摊的方式。冲摊方式确实可以使部队较快上陆,而且舰载火力能够接近支援登陆部队。但战后苏联海军仍然死抱着冲摊经验不放,就有点冥顽不灵的意味了。加之红海军预定的登陆作战区域如黑海、日本海及波罗的海等地区海域相对狭小,苏联认为没有必要发展大型两栖舰船。( F( ] v. f! L$ Z; F
. n$ X+ ?9 `6 C' d
于是当美国海军从船台上将多如牛毛的直升机航母、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洒向世界时,苏联还在闷头建造北方级、貘级的这样不足5000吨的坦克登陆舰。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才设计大型滚装化的“蟾蜍” 级(project 775)坦克登陆舰,还是由波兰代工的。但总算可以装载235兵士兵、450吨作战物资或者24辆坦克。当然,苏联人在两栖作战舰艇方面表现的漫不经心还与其在表面效应艇上不惜血本有关,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苏联不解体,当年的“里海怪物”也许已经成长为几万吨的庞然大物,成为终极的两栖攻击神器。总之,苏联海军和如今俄国在两栖作战舰艇方面不论规模、质量还是技术水平,不但比不上美国海军,甚至比一般欧洲国家都差的很远。* E3 a/ P9 R+ x6 f) V
) r7 R0 y* n, G w
不过,“熊”总也有越海出远门的时候,从上世纪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中,前苏联认识到其两栖作战能力和海军远洋支援能力存在局限性。随着宏大的红色蓝水海军计划展开,远洋支援和两栖作战能力的提高也被提高到日程上来。因此苏联在70年代建造了一次性投送60辆坦克,500名陆战队员的伊万. 罗戈夫级远洋登陆舰(project 1174)。这型红海军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远洋登陆舰由涅瓦设计局设计,加里宁格勒扬塔尔船厂建造,满载排水量约14000吨。本级登陆舰与红海军此前登陆舰最大的不同的是增强了登陆艇和直升机搭载能力,为此专门在其舰尾增加了可容纳6艘登陆艇的坞舱,上层建筑前后各增加了直升机起降平台及机库,共可以运载4架KA-29直升机和2艘排水量148吨的天鹅级气垫船。根据西方的战舰分类,伊万.罗戈夫级相当于船坞登陆舰,红海军由此拥有发动远程立体登陆作战的能力。' M' u6 d1 [/ _, }( ^
0 C2 l1 t) V# s: ^8 ?
由于拘泥于冲摊能力,伊万.罗戈夫级的设计吨位相对西方装备显得过小,直升机搭载能力可说是聊胜于无。好在红海军经过多次演习和研究英军在马岛的登陆作战,认识到了增加登陆部队直升机和垂直起降飞机的迫切性。基于这个要求红海军设计了终极两栖攻击舰即project 11780。从其设计模型看,11780级采用了美国的“黄蜂”级的全通甲板,能够搭载大型直升机编队。红海军更准备将YAK-141型垂直起降攻击机配属11780级。但这一优秀的设计却被1989年的“八月风暴”吹成泡影,甚至连现有的“伊万.罗戈夫”级被因缺乏资金而被迫退役。' X- m+ N3 ~3 k9 p1 `" S! {; G6 B# }
. w5 f; I- f9 A# G Y* s
不过即便家道中落,“熊”还是有尊严的。在政府宣布购买“西北风”的同时,俄国国内专家和船厂的技术人员纷纷撰文反对,认为政府此举将极大伤害俄国本已奄奄一息的造船业。而且这些反“风”派还认为俄国本土船厂提出的11711级,也就是“伊万.罗戈夫”级的全通甲板升级版完全能够满足俄国海军的需要,政府所谓从买船中吸取先进技术的说法完全是自欺欺人,与虎谋皮。3 F0 Q/ P7 m# s& Y1 `2 s
0 G3 i1 S" W( T3 r; f* D* r “西北风”是否“风势强劲”我们下面再说,首先俄国是否还有建造1171级升级版的技术和工业实力就值得怀疑。不可否认,前苏联经过多年建设拥有一个结构完整、配套齐全的造船工业体系,能够建造当今几乎所有种类的船舶,甚至是核动力航空母舰。但随着苏联解体,这个本来配合默契的体系也四分五裂。各加盟共和国地盘上的船厂、设计局及其配套的上游加工厂如今各为其主,所以尽管俄罗斯抢到前苏联造船工业体系的大部分成果,但是继承的制造能力却有限,而且还缺胳膊少腿。比如前苏联唯一能够建造航空母舰的尼克拉耶夫船厂如今挂着乌克兰国旗,害的俄国改造“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的项目成果几乎只剩印度财政上的一堆赤字。6 Q+ v2 X I; W. a" \
$ T" r1 ^" k2 E+ D0 I3 b/ D' p 当然俄罗斯还有一个加里宁格勒扬塔尔船厂,其规模和建造能力足以承担建造大型两栖攻击舰的任务。但是因为加里宁格勒是俄国被波罗的海三国包围一块海外飞地,“熊”有心却没胆将大型舰艇建造的宝押在此处。而其他俄国本土船厂则缺乏建造现代大型舰艇的经验,89年之前最多是搞过维修或者造过潜艇。由于国内经济不振,船厂缺乏订单,其设备都比俄罗斯历史还老,有经验的员工也大量流失。给印度人改造个航母尚且力不从心,政府怎敢让他们搞两栖突击舰?就怕船下水之后就像潜艇一样下潜再不上浮了。所以俄罗斯政府和海军理直气壮拒绝了本国船厂重启project 11780项目或者重新设计一型两栖攻击舰的要求。 ' h+ w% w4 X% u1 G- z 2 c( b6 n4 L' H# f; W- p+ p9 i' o“风”势强劲?:看上去很美的“西北风” * G6 k" _5 O( ~2 f1 ~; G0 i9 P 5 p+ t" n" W& c# \+ ` 在一棒子拍死本国造船业同时,为何“熊”会和“高卢鸡”接上头呢?“西北风”的“风力”在全球特别是东北亚海军的两栖作战舰艇中又处于什么位置呢?+ D# J2 L2 q) X4 x# J5 A
( _9 p, {) n P. U- |
作为欧洲最为桀骜不驯的“斗鸡”,法国人在军火生意场上从来不注意阵营。沙俄时期,就算国内闹反俄浪潮,俄国熊过来请法国设计、建造过“太子”级战列舰等舰艇时,法国人笑的像朵花一样。而且也许是由于法国人天生的骄傲,每当美国盟友特别叮嘱他不要跟俄国人玩的时候,“高卢小朋友”必然以叛逆的行为回答。战后的头几年,苏联人在美国人眼皮底下,从法国取回大量关于喷气机的技术,朝鲜战争中看着英法技术武装起来的俄国战机,美国人恨得牙根痒痒。整个冷战期间,克格勃在法国连买带偷搞回很多技术资料,法国情报部门时常是真一眼闭一眼。当北约对俄国熊从冬眠中醒来都忧心忡忡的时候,法国人却盯上了俄国人手里攒起来的富余银子,两国在防务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哥俩时常搭档出口武器给中东非洲南美骗外汇,如俄罗斯出口的武器装备配套法国的电子系统,包括米格-29SMT的RC400雷达、出口的BMP-3步兵战车配备Athos热成像仪等,这类的双簧法俄没少演,甚至在格鲁吉亚战争之前俄罗斯空军还曾经打算从法国进口DOMCLES吊舱以提高其攻击机的昼夜精确导航/目标瞄准能力好彻底糟蹋“格格巫”。所以,法国人才不管你美国准备在东欧布置反导系统,才不管北约大力挤压俄国,只要有钱赚,“高卢鸡”绝对随叫随到。 3 Y) ~9 N( N! A1 c 0 j# }$ q( n, o' X ^! k( i' G 而且,不得不承认法国外销武器有自己的特点,与其他国家比如美国和俄国自己只卖“猴型”武器不同,只要塞给高卢人足够的银子,没有不能卖的,而与买不来的造舰能力相比,俄国人更需要从“西北风”身上学习西方两栖突击舰的设计,了解最新的电子技术和C3i系统搭建等自己钻研需要更长时间的技术瓶颈问题。从技术指标来看“西北风”级长为:199 米,舰宽:32 米,满载排水量:21500 吨,个头直追“库滋涅佐夫”号航母。“西北风”拥有总面积达5200平方米的飞行甲板,不经改装就可以同时起降6架俄制主战直升机,而且由于法国人拥有多年的航母使用经验,“西北风”级航空维修及支援设施设计更为完备和科学,标准载机量达到16架,基本能够负担当年“莫斯科”级执行的任务,能够显著提升俄国海军编队中舰载直升机的作战效能,使得海军的三维作战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Z" M% F9 K$ @6 m
/ t6 ?. `1 C% y* n, k
除了客串直升机木剑,“西北风”在本职工作上也表现出色,满载状态下可运送450名士兵及其所需装备给养。舰内车辆舱面积近1000平方米,最多可以容纳60辆装甲车或者12辆50吨级主战,尾部还有大型的坞舱,可以容纳2艘气垫船或者4艘法制CTM登陆艇,估计未来改装俄制“欧洲野牛”级气垫船不成问题。但与欧洲同吨位型号相比,“西北风”偏重于装甲部队运输,步兵的投送能力偏弱。 - w. b2 ]& K. U% ^8 i8 u: E3 L R$ i1 E& @( i3 t l: P
此外,虽然法国拥有“戴高乐”级核动力航母,“西北风”级舰还是配备全套旗舰级的指挥通讯系统,06年首舰入役后在演戏中多次演练为联合登陆作战行动提供指挥控制能力,表现不俗。对于俄国来说,由于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光荣级“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投入现役已有数年,有限的维护经费根本无法为舰载电子和通讯设备进行升级,因此未来俄罗斯必定不会只把“西北风”级做两栖突击舰来使用,“西”舰肯定将担任联合编队旗舰和核心,组成俄国版两栖特混舰队这样的水面编队。8 ]4 |! I8 j$ G7 v7 C&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