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五律】夏日偶成 [打印本页]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3-7-10 03:26
标题: 【五律】夏日偶成



雨季倏然至,春光未足贪。
随缘羁北美,留梦驻江南。
晓白千山静,栀肥一屋甘。
绿从长夏熟,心渐海天蓝。




作者: 仁    时间: 2013-7-10 10:53
赞羡老师的才华。
作者: 做客地球    时间: 2013-7-10 15:20
俺稀饭”留梦驻江南“这句
作者: 海外逸士    时间: 2013-7-10 20:43
“漸”字需推敲。
作者: 板筐    时间: 2013-7-11 00:20
仁 发表于 2013-7-10 10:53
赞羡老师的才华。

俺跟着一同赞美。
不过老师使用的“未足”二字有歧义,模糊词语啊。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3-7-11 03:08
板筐 发表于 2013-7-10 11:20
俺跟着一同赞美。
不过老师使用的“未足”二字有歧义,模糊词语啊。

赫,还是筐师眼毒~~~其实这回翻晒之前想改这句来着,却没找到替换的词。要改正句又觉得工程太大
不知道老师又没有啥主意,启发俺一下?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3-7-11 03:18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3-7-10 14:22 编辑
仁 发表于 2013-7-9 21:53
赞羡老师的才华。

羡赞不如拍转

俺把砖搬回来,老师们给看一下哪些是俺要特别注意的:
======================================
持之评:

夏日偶成两首之一 山菊

雨季倏然至,春光未足贪。    (春天还玩得不够,雨季就来了。)
随缘羁北美,留梦驻江南。    (人在美国,心在江南。介绍自己的处境。随缘、留梦对得好,羁、驻两个字传达了感情,都是有打磨推敲的,一赏。)
晓白千山静,栀肥一屋甘。    (上句是美国地广人稀的气象。下句见其物产之丰饶,与家人生活的宁静甜美。栀肥一屋甘五字,如一幅静态写生而饶有情致。再一赏。)
绿从长夏熟,           (犯了夏字,呵呵。另外,这句放在第七句,觉得提不起真气。)
心渐海天蓝。          (“渐”字放在末句,不干脆利落,更镇不住全诗。另外,末联的气氛也过于文艺调了,飘浮了一些,我更乐意看到一个真实的生活的细节。建议末联完全改掉。)
持之 发表于 2013-7-4 11:48

持之是个有经验的读者,你的读后感对俺继续努力很有帮助,非常感谢!

关于末联,虽然你说得明白,但是偶还未能消化~~~我很想知道,如果是你,会咋写这最后两句呢?



夏日偶成两首之二 山菊

雨后黄昏好,  (五字干脆利落,时间,地点,心情,都出来了。)
叶珠垂且停。  (一个小画面的细节。停字用得好。人心在此也宁静了一下,变得澄明。)
参差湖畔柳,明灭草间萤。  (上句还是黄昏湖景,下句一下子天黑了,萤火虫来了。变得太快。)
蛙鼓开天幕,  (蛙鼓怎么开天幕,想不出来。牵强之极。)
幽情赴杳冥。  (用词不当。坏味。加上明灭萤火,变成一首灵异诗了。)
银蟾出烟窟,  (月亮出来了,烟窟何指亦不知。涩且怪。)
炎暑夜收形。  (天气不热了。这个事实的补充,了无趣味。)

建议:保留前两句,发展成一个五绝。
持之 发表于 2013-7-4 12:00

上句还是黄昏湖景,下句一下子天黑了,萤火虫来了。变得太快
--- 这个要狡辩一下:黄昏的时候,已经可以看见这些小虫了~~~尤其是像我这样心里有萤火虫的人:)

蛙鼓怎么开天幕,想不出来。牵强之极。
--- 嗯,这句俺再想想~~~想象中的戏台,锣鼓齐鸣,幕布打开:)

第五句的确是想改的一句,也努力了一下,暂时还没能换掉。

结联想表达的是某种心情,不合读者的口味只能抱歉~~~毕竟俺不是也不向往成为一个专业‘厨师’,让吃过的食客都叫好。我重视读者的口味,不过俺也比较自私~~~更愿意先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

这两首,只要没有‘用词不当’这样的硬伤,就先留着吧~~~它毕竟是俺生命中某个片段的真实记录:)


末联由我写的话,可能会挑一个真实的生活细节,而不是说些绿熟心蓝,大而化之。

 举个自己的例子:癸巳元宵 依雲平兄韻 風光迴海內,一片上元燈。菊焰衝霄起,燭龍銜月明。中年微忘事,稚子劇牽情。大母勞何事,湯團費做羹。
持之 发表于 2013-7-5 11:34

明白了~~~按持之的口味,可以改作:小园蔬果熟,瓜豆摘盈篮:)

关于末联,想唱个反调。持之版说是‘文艺调’俺表示理解。我也尊重’绿熟心蓝,大而化之‘的感觉。持之大作是以叙述为主,而且是元宵节叙事,本就充满生活气息,以一个生活细节收束全篇自有一种亲切温暖。俺的是’偶成‘,必然是一时间的见景生情,忍不住要抒发一下小资情怀。如果结以生活琐事~~~比如上面那联~~~感觉不怎么搭呢?

找了两首前人的抒情尾巴,请持版再指教~~~只是杜大人这个情绪比较悲观,不像刘姥姥那么阳光灿烂:)

江水长流地,山云薄暮时。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旧国见何日,高秋心苦悲。人生不再好,鬓发白成丝。

向晚波微绿,连空岸脚青。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
漂泊犹杯酒,踌躇此驿亭。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雨季倏然至,春光未足贪。随缘羁北美,留梦驻江南。晓白千山静,栀肥一屋甘。绿从长夏熟,心渐海天蓝。
-----------------------------------------------------------
    我还是觉得“绿从长夏熟,心渐海天蓝”像是第二联,或第三联。另外这个“渐”字,用在这个末句,是现代人小诗的感觉,与前面的气格不太侔。试看你的前三联,很漂亮,六个句子,从季节-地理-心绪(随缘、留梦)-千山而转回“一屋”了。如果末联就屋内人事一个小细节来写,显然更精致、温馨。关键是,扣住第六句的“甘”,将之作为全诗的眼来定。而目前的末联,又绕回到绿色、长夏、海天、心情这些层面,不是说不好,只是觉得“不够顶好”。
    我那首元宵的小诗也是改了上十次,总是觉得不好,最好将末句定格到老母亲身上,才觉得诗境具足。
    再岔开话题说一下,我们说的律诗的“粘”,我认为,意境的粘要大大地重于声律的粘。在我印象中,王维有好几首律诗是失粘的。但他的意境粘得非常好,所有人都不会在意小小的失粘这个问题。
持之 发表于 2013-7-6 22:29


似乎有些明白了,是结构~~~持版换个视角看看:假如人并没有离开屋子,是站在窗口呢?

海天只是个比喻~~~我住的地方夏天比较热,早上起来外面常常是万里无云的晴空。

谢谢持版指点,不过如何以’甘‘为眼来经营结句,俺一时还没有主意呢~~~总是水平太次,还需要继续努力呢!

意境的粘要大大地重于声律的粘 --- 意境的粘,是不是说结构得合逻辑,就像画作要讲究的构图?

至于格律,作为读者,俺只有在作者自己有要求是才去看格律:)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3-7-11 03:23
玉琼评:

6、夏日偶成两首 (山菊)      
雨季倏然至,春光未足贪。随缘羁北美,留梦驻江南。
晓白千山静,栀肥一屋甘。绿从长夏熟,心渐海天蓝。
——起、三联可读,二联的意思可调整至尾联。
--- 这个,俺有点消化不良呢~~~

功夫不到者不要尾联对偶,律诗难在构思谋篇,并非对偶,个人以为第7句最难写。
--- 惭愧一下~~~尾联对偶,自己还真没注意呢!不过玉版教训得是,功夫不到,的确不能炫技:)


7、雨后黄昏好,叶珠垂且停。参差湖畔柳,明灭草间萤。
蛙鼓开天幕,幽情赴杳冥。银蟾出烟窟,炎暑夜收形。
——越看越觉持版评论贴切。干脆照搬过来。建议:保留前两句,发展成一个五绝。
--- 建议收到,谢谢先!不过俺打算放一放,若能养得气足,他日改做五古吧:)

玉琼 发表于 2013-7-8 15:57


多谢玉版的读后感~~~俺搬走啦!
作者: 石头布    时间: 2013-7-11 04:42
绿从长夏熟,心渐海天蓝。

第一感觉也是这末联似乎音律上不像末联似的。但我很喜欢它的意境。诗以意为先,从诗意角度看,这末联是全诗最好的一联。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3-7-11 05:04
石头布 发表于 2013-7-10 15:42
绿从长夏熟,心渐海天蓝。

第一感觉也是这末联似乎音律上不像末联似的。但我很喜欢它的意境。诗以意为先, ...

其实这一联要说对偶的话也没那么工整。还有人说第一联也是对偶呢~~~难怪那个玉斑竹要怀疑俺这是炫技了!

这首诗记得是次韵雨清的,最先搞定的就是这最后一联。
关于‘渐’字,我想不出有啥问题~~~石头怎么看?

第二句倒是要好好想想地~~~~
作者: 楚天    时间: 2013-7-11 05:22
早闻版主喜欢砖,俺就投其所好,苦心造砖:

雨季倏然至,春光未足贪。“贪”字不自然,露出步韵痕迹了。
随缘羁北美,留梦驻江南。“羁”“留”“驻”三字可以互换,可见近乎同义,十字里竟有三字同义?       
晓白千山静,栀肥一屋甘。“栀”字很多读者念不出吧?反正俺是不会用的。与直白的“千山静”相比,“一屋甘”属于诗家逻辑吧,但奇得过了一点。
绿从长夏熟,心渐海天蓝。“渐”跟“从”相对,后者不是介词就是动词,“渐”算哪个?

作者: 楚天    时间: 2013-7-11 05:34
记得当时步韵的人很多,这是俺的一首,被批为春夏不分:

沉吟冰雪久,春色不妨贪。情忘枝头北,羞含鸢尾南。
半池莲渐满,百草露还甘。醉解人生谱,橙黄绿紫蓝。
作者: 石头布    时间: 2013-7-12 02:53
山菊 发表于 2013-7-11 05:04
其实这一联要说对偶的话也没那么工整。还有人说第一联也是对偶呢~~~难怪那个玉斑竹要怀疑俺这是炫技了!
...

不像末联的问题好像在音律上,"绿从长夏熟"的熟如果改成个仄声字,貌似就解决了 。

我也觉着这个“渐”字没问题。虽然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这个“渐”字其实用的挺好的。衬托了海天的辽远,蓝色的澄净,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那么一点味道。这一联很有诗味,难得的是还晓畅自然,除了“熟”这个平声让它读起来不像末联。

另外同意楚天,栀肥一屋甘 这句就有些斧凿,不自然。另外“一屋”最好改成仄声,比如“半世”?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3-7-12 03:18
楚天 发表于 2013-7-10 16:22
早闻版主喜欢砖,俺就投其所好,苦心造砖:

雨季倏然至,春光未足贪。“贪”字不自然,露出步韵痕迹了。

以后硕士以上的同学有砖就有分

“栀”字很多读者念不出吧 --- 为什么念不出?对南方人来说‘栀子‘可能有些别扭,‘栀肥‘我觉得挺顺啊?
‘同义词’一说,或许可以体察细微之处~~~我曾在‘驻/守‘之间犹豫,现在觉得上声应该会好些。

末联确实无意对偶~~~否则绿应该对蓝:)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3-7-12 03:23
楚天 发表于 2013-7-10 16:34
记得当时步韵的人很多,这是俺的一首,被批为春夏不分:

沉吟冰雪久,春色不妨贪。情忘枝头北,羞含鸢尾南 ...

你这个大概是在别的地方唱和的,我没读过呢~~~

从谋篇上看,我读着的确感觉有些跟不上~~~脖子如果扯上彩虹,或许结就自然了:)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3-7-12 03:35
石头布 发表于 2013-7-11 13:53
不像末联的问题好像在音律上,"绿从长夏熟"的熟如果改成个仄声字,貌似就解决了 。

我也觉着这个“渐” ...

俺是‘古韵党‘,熟是入声字,读的时候学江南人发音急促点,韵味就出来了~~~我用入声字时经常让俺家老爷用他们的方言给念念:)

栀肥一屋甘 这句就有些斧凿 --- 赫,这个就属于口味不同啦。我自己认为本诗就只有这一句是亮点。‘一屋‘俩字都是入声,虽然夸张点,还可接受。‘栀肥半世甘’似乎就不通了吧?

就俺这小学生水平,斧凿痕迹是难免的,不通就是不能原谅的了!

多谢宝砖,送分!

作者: 板筐    时间: 2013-7-13 04:02
石头布 发表于 2013-7-12 02:53
不像末联的问题好像在音律上,"绿从长夏熟"的熟如果改成个仄声字,貌似就解决了 。

我也觉着这个“渐” ...

山菊老师是崇古派,所以“熟”就是仄声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3-7-13 04:09
板筐 发表于 2013-7-12 15:02
山菊老师是崇古派,所以“熟”就是仄声

主要俺碰上的老师都是崇古派~~~看他们的网名:复古,古板
作者: 石头布    时间: 2013-7-13 04:31
山菊 发表于 2013-7-12 03:35
俺是‘古韵党‘,熟是入声字,读的时候学江南人发音急促点,韵味就出来了~~~我用入声字时经常让俺家老爷 ...

怪不得呢,原来是古韵,我就说嘛山菊怎么能犯这么简单的错误。难道是故意卖个破绽让俺拍砖?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3-7-13 04:40
石头布 发表于 2013-7-12 15:31
怪不得呢,原来是古韵,我就说嘛山菊怎么能犯这么简单的错误。难道是故意卖个破绽让俺拍砖?
...

没有啊~~~我一直就是用平水韵的呢

初学者往往会抗拒古韵,尤其是搞不清楚啥是‘入声’的人。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习惯之后感觉就好了~~~在我印象里,那些最初反对格律讨厌古韵的人,一旦肯花点时间,过了格律关之后就没有看见过回头的。偶尔我也会用新韵,那也是实在找不到替换的情况之下。另外我选韵字也会尽量照顾普通话的读音,那些普通话读着不押韵的字就尽可能的避开:)
作者: 楚天    时间: 2013-7-13 21:43
山菊 发表于 2013-7-12 15:40
没有啊~~~我一直就是用平水韵的呢

初学者往往会抗拒古韵,尤其是搞不清楚啥是‘入声’的人。但是 ...

电脑检索方便,把用平水韵的门栏降低了。不用白不用。

俺的原则是,基本用平水韵,但平水韵中在一个韵部,今天念起来却明显不押韵的字,基本不用。毕竟,诗词是用来吟诵的,不能以工具害目的。实际上,这意味着,在韵脚上同时满足平水韵和所谓新韵的要求。平仄方面只依循平水韵。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3-7-14 00:50
楚天 发表于 2013-7-13 08:43
电脑检索方便,把用平水韵的门栏降低了。不用白不用。

俺的原则是,基本用平水韵,但平水韵中在一个韵部 ...

在韵脚上同时满足平水韵和所谓新韵的要求。平仄方面只依循平水韵 --- 我也是这么努力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