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国造92式手枪,名声差在哪里【存错了,已写完】 [打印本页]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1-7-1 09:18
标题: 国造92式手枪,名声差在哪里【存错了,已写完】
本帖最后由 不想咋呼 于 2011-7-1 10:10 编辑 7 {$ f% g, w3 I0 e" O4 V& }$ b

* h/ ?! T  c7 z4 v % c. c8 H( b  v! O

+ q. f& J  T5 T0 _. L前晚在一个群里闲聊,遇到一位公安系统的朋友,说起打国产92式手枪的体验,叫苦不迭。为什么呢?听他意思,92最大的缺点就是可靠性差,容易卡壳,用他的话说,新枪打几发就卡,遇到风沙大一点,一打就卡——怎么会这样呢6 V8 h# b8 W: n  m
俺好歹也打过几年92,知道卡壳一般分两种,一是不送弹,二是不抛壳,都跟复进簧弹力老化、弹力变小和抛壳钩阻滞有莫大关联,但是新枪复进簧一般不会出现老化问题,剩下原因就是抛壳钩了~联想到第一次打92式手枪时遇到的问题,我问他,你们平时怎么保养枪支,新枪打之前擦没擦?( j2 [$ f9 `: K* T) g7 A
老兄:(很无辜)新枪打之前还要擦么?平时射击前取枪,打完了交给库房保管员呀4 u9 U, h6 T6 \( j8 `1 G: O4 o0 }
某:额,这个,你们枪支不是责任到人的么?  ]$ J8 @9 o' L1 j8 X
老兄:呃,谁用谁拿。保管员维护,有的比武前自己用,还磨扳机阻铁。。。1 v; j: n( T. I' y
某酱油:俺们那里都是交给财务保管~他们有保险柜! t* P5 {) ?* X# t/ P: ?
你妹儿+ H, j' z+ {3 w2 ~' A7 T
08年俺第一次用92式手枪射击,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刚刚接装,处于无教材无实践无经验的三无状态,还找东湖兄咨询过觇孔瞄准具的问题,原来俺们步枪用缺口准星,换觇孔怎么瞄准,结果东湖兄给发来一个专门卖改装觇孔的链接,这个,不是兄弟我不想改,实在是不敢改啊。) i+ f, ?+ A5 @- Z. U7 F
接着说92,经过多方打探,理论问题算解决了,不就是把手枪么,跟五四差不了多少,接下来就是实弹体验,结果,一发出膛,第二发没有顶上去,卡壳了。肿么回事呢?请看下图:! \1 l' [- j7 g' O5 H

/ O  k/ C: L( N, B+ g: g
1 l2 ?; w9 d0 a5 `/ B/ y手枪抛壳钩是与枪机一起铆在套筒底端的,体积小、部件多,相应的机件空隙小,易受沙尘、泥垢、油污影响,刚出厂的枪大多在机械加工时残留有大量油污、金属粉末,容易造成抛壳钩阻滞,这就是卡壳的真正原因。0 G- W* O0 ]+ ?. K9 [4 l
那位问,你肿么知道的?
+ j9 O+ P- V. o7 P因为出问题后,兄弟我把枪完全分解,从抛壳钩底部抠出来三两油泥,然后擦拭上油,到现在三年了没卡过。( P5 G4 S0 w  U4 p8 a1 d
由此可见,许多人都把枪支的问题归结到设计制造上实在是有些不靠谱了,然后一些没摸过枪的人再添油加醋,一只好枪就克里克里粑粑变成了烂烧火棍( c! b5 U1 b: z3 E
再说说这个磨阻铁的问题,俺是不赞成的。铁打的枪柜流水的兵,要是你磨一下我磨一下,阻铁越来越薄,碰一下就走火,太容易出问题,本来92的扳机力就不大,嫩的老的,打两次就摸清楚脾气啦,所以还是多练习少改造为好。/ l0 ~2 n# I+ y
—————————————————————跑题的分界线————————————————————
% v, U9 |* R; G0 _. v3 h$ B" u顺便讲个装备改造的故事。
( j+ O) ?" m+ A" K99年科技大练兵,某水警区申报的水深探测仪荣获科技进步三等奖,大佬下来视察,问,听说你们有个水深探测仪不错啊,还得了奖,咱看看?就见两个战士,都是一米八大个,一个比一个精神抖擞孔武有力,抬着一跟长竹竿出来了,上刷红白相间油漆,10公分1道,往水里一插即可读出水深,精确至厘米级  I9 Q/ U# _. L: N+ Q" w! k$ H' D
看见没,那时候全军都在改造东西,也没见多少磨扳机阻铁的,因为都知道,有些东西能改有些东西不能改,有些能吹有些不能吹,真打起来,武器是要命的!$ x) k( _4 T. s0 A! @% y- W
/ ?/ C$ s& H7 ?. ~: z: j' T
) D$ V7 k. p) K& y

作者: 胖卡门    时间: 2011-7-1 10:38
最后那个例子笑死我了!
: K' O! P) @9 T. s4 f0 k3 Z) `" t- l& q7 B# @
你小子就是活生生想馋死我啊,我只打过81-1.。。。
作者: qqq54    时间: 2011-7-1 11:25
军训两次都没打过枪的人泪奔啊····% W2 Z0 X: m* `$ ]+ B; [

9 U& q5 Y! p0 c; u( U俺这个外行看92外形很帅嘛
作者: qqq54    时间: 2011-7-1 11:27
问一下 那个图的深色的子弹难道 是传说中的手枪穿甲弹???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1-7-1 11:29
回复 qqq54 的帖子
4 a  m! c+ ]! Z+ j% F3 y! A) _/ u: a
圆头弹是9mm的,尖头弹是5.8mm的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1-7-1 11:30
回复 胖卡门 的帖子& i( q5 h; v4 g% c; W
( T6 F) O, |. l6 m$ U% r, X3 I! b$ c
灵异了,你这个回帖我居然没有接到回帖通知
; q& a, p. y8 R# N0 Z& h9 }
作者: 妖猫drake    时间: 2011-7-1 11:36
咋呼在北京?也不知道京城有没有花银子打枪的地方。。。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1-7-1 12:11
回复 妖猫drake 的帖子
% ]: H6 E& T) I' f. e$ q
, V2 R( f* p  H' {& [( I8 P额,本文没涉及地点呀~呔!妖猫,你咋知道我咋呼在北京嘞
作者: 一无所之    时间: 2011-7-1 12:50
回复 不想咋呼 的帖子! O9 O* Y. h/ d: @& V
/ g7 X& T1 s' W3 |, I& K9 d3 u! I
笑死人不偿命啊~~~' Q- m! B3 l3 b/ O/ |
出于职业习惯,我看到水深探测仪的时候~~~自己心里在想~~什么原理形式的?' N8 a% ?; q  I0 z4 X" }0 `9 U
载往下一看~~长竹竿?啥?长竹竿?~~~长竹竿!!!!
作者: 旅途愉快    时间: 2011-7-1 12:55
军训打了10发,统统脱靶……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11-7-1 12:57
你你你等等:+ X! I' Q' M3 @) S
“08年俺第一次用92式手枪射击,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刚刚接装,处于无教材无实践无经验的三无状态,还找东湖兄咨询过觇孔瞄准具的问题,原来俺们步枪用缺口准星,换觇孔怎么瞄准,结果东湖兄给发来一个专门卖改装觇孔的链接,这个,不是兄弟我不想改,实在是不敢改啊。”" O8 ^) o5 x6 [7 f# B9 R" w  b- U; i
你这话把俺看糊涂了,这92手枪居然是觇孔瞄准具? 不能吧?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11-7-1 13:00
在网上查了一把:5 F0 h. m9 Q- O9 U
“92式手枪系列的两种手枪从外形上看非常相似,区别之处只是9mm手枪握把上有五角星,而5.8mm手枪没有;9mm手枪扳机护圈前有防滑凹陷,5.8mm手枪扳机护圈外形圆滑过渡。内部结构也基本相同,均由套筒、底把、发射机构、弹匣和枪管、枪管套、连接座、复进簧、复进簧导杆与挂机柄构成;零件数都相同,均为41种43件,其中发射机构通用零件16种18件,形状尺寸完全一样。不通用的零件包括枪管、底把、连接座和弹匣。此外自动方式也不相同,9mm手枪为枪管短后坐式,与大多数9mm Para口径的自动手枪一样;5.8mm手枪为半自由枪机式。因此5.8mm手枪的一些部件看起来比9mm手枪简单,例如而9mm手枪的枪管上有闭锁凸笋和导引凸笋,而5.8mm手枪的枪管上则只有导引凸笋。”
$ f/ h4 _, B+ m6 G  R0 C2 `& n
: L: K$ y% v6 Q7 U7 V* }这疯的不轻啊,这不分明是两种手枪嘛,用的弹不一样,枪机的自动原理也不一样:一个枪管短后座,一个自由枪机,为什么非要用一个92的名字? 这不是毛病么?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11-7-1 13:10
本帖最后由 东湖珞珈 于 2011-7-1 13:15 编辑 ( M3 z: G) ]! c( @

* P0 H; z8 H( D1 L# g' Z如果这网上找到的图是真的最后92式9毫米的枪管短后座的设计的话,我觉得这枪管的设计太老土了,除了没有绞链,居然还是跟54一样,在枪管上车两道环做卡笋,那相应的,在套筒的内部也必须车出凹槽。这不是吃饱的撑的么?多费工啊。/ j* R3 o- G  B: r/ |! Q- U
现在的潮流的设计从布朗宁的HI POWER那时候就定了调子了,那多简单实用啊!
; W( H7 [0 A+ u# q6 @5 W
8 y  f# ]6 x& a, A6 x0 u+ w5 A# E) Y; T

20090723220155ff1cd.jpg (35.68 KB, 下载次数: 346)

20090723220155ff1cd.jpg

作者: 妖猫drake    时间: 2011-7-1 14:09
回复 不想咋呼 的帖子: _, ?) e) k& D

9 c  D# h. ^$ J3 r呵呵,问问而已,印象中咋呼在威海?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1-7-1 15:12
回复 东湖珞珈 的帖子
/ n5 U( J7 W  P$ M5 k3 G
8 ?: N& y0 Z9 p我印象里这支枪的设计是在80式手枪告吹之后,本来是做为五四式和六四式的替代品。所以应该以八十年代初的观点来看待这支枪。也不要说什么前瞻性了,八十年代初的技术人员的风格,想必大家都能了解。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1-7-1 15:31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11-7-1 12:57
0 [5 f& u7 z1 H1 S你你你等等:3 s& ^  D, g0 _$ Q
“08年俺第一次用92式手枪射击,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刚刚接装,处于无教材无实践无经验的 ...

( Y" ^9 p. Y; Z7 u" ^额,那是问的03自动步枪" o# O! o: m, H5 U. y
手枪要用觇孔,一臂之远,那眼得多大啊~
9 B$ ]' V  u+ n8 W+ A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1-7-1 15:50
回复 东湖珞珈 的帖子+ ^1 R! X7 H; y2 w5 m

) l" r  V# a- Q2 n$ x& a; i& J9mm92没有用过。原来听说过一种说法,9mm作为标准口径,配发部队、公安作供战斗用,5.8因为弹量大,配发团以上干部,作为防身用(不知道怎么考虑的)
" G% W4 |; {) m' e试用过程中,5.8威力不输9MM,而且带弹量大,应基层强烈要求,才普遍装备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1-7-1 15:56
回复 妖猫drake 的帖子
8 X4 }. k2 T3 W: t7 u2 n) o
- J# F& k2 S* h4 E妖猫在帝都?首善之区,北方的射击场可以打吧
作者: 定风波    时间: 2011-7-1 20:36
回复 不想咋呼 的帖子, ?$ Q  p2 n0 R3 r( }2 A* {

2 x% a! A; n) V$ \! J+ A这个科技进步三等奖真的很厉害
作者: 九天揽月    时间: 2011-7-1 21:23
回复 不想咋呼 的帖子
3 i" [0 m4 i! B3 k' o. ^) Z1 Z
, i, D$ h7 S) E' C- ~$ F土法上马,挺实用啊,不过那名字就那啥了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11-7-1 22:48
本帖最后由 东湖珞珈 于 2011-7-1 23:19 编辑
& L. u6 i" @) I# a- U' |. H1 \, i9 G( B
网上的东西很多真的靠不住。我看13楼里面那个照片,看零件B枪管上面的闭锁突榫的造型,还有前面那几道的角度,怎么看怎么不像一般的卡铁摆动式的枪管短后座的,而像旋转闭锁。再查,果然是回转式闭锁。/ T( B# b+ k3 w/ d
; o" J. L; i7 ^! J# J8 }, }
4 g  y3 n8 i" U- j& ?
现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9毫米的手枪里面,尤其是军队警察用的,需要极高的可靠性的,基本都是枪管短后座的。回转式闭锁的,我只在朋友的贝雷塔PX4上面见到过,这个就是一般民用的。不过你还别说,这枪外面跟92还真的有点像。  u+ z0 e: A: @+ S4 v8 }
; F" C9 T$ g5 N, c4 k
# r  i" k6 [6 Q6 J
我个人觉得,卡铁摆动式的短后座的是直接往后面冲的,而旋转闭锁则需要把这股直接往后的力量转化成往侧方向上去的旋转力,动作要复杂一些,冲击的力道也就小了一些,当然,射手感到的后坐力就小了,但同时,这种结构天然的对枪膛里面的清洁度的要求就要高一些。
% k9 e+ b4 X# R* Z% N4 M1 A$ v
4 L6 Y# {/ Z. ]1 \3 I7 @& Y: h1980年代,奥地利的一代名枪格洛克已经投产,这玩意太可靠了,有人专门做过实验,只打不擦,打了上万发还没有问题。92跟它比起来,差得太远了,不说可靠性,它那个枪管寿命只怕还打不了上万发。) i9 e" I/ ~! w4 Q2 w  M1 ?

作者: 冰蚁    时间: 2011-7-2 11:54
搬张板凳坐着听讲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1-7-3 03:02
充分说明,新东西也是需要自己先收拾一下的。
* S6 k3 K6 ~7 A+ H! B5 R最后一个例子说明,传统的办法有时候还是最有效的办法。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1-7-3 12:13
回复 东湖珞珈 的帖子0 V; w+ e1 {; Y! H+ g/ j

2 V- f- O5 Y) u- o1.网上的东西确实不靠谱9 f- I5 A) p2 j" i% \5 ]/ S) |0 ]
2.唉,外国枪没用过也不可能用上,所以只好跟傻大黑粗的54做个比较,进步还是很明显,人机功效还是相当不错的。
4 z3 g1 O0 z" c我那个羡慕嫉妒恨啊,天天用外国枪的阶敌
2 K& w6 d. \0 x: O  ?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7-4 04:30
回复 不想咋呼 的帖子% O" S: N4 M0 e) I9 Y
& I; k' @1 z7 M' a4 u
后面这个例子真是经典,国内有些土跃进的时候,把好东西改成坏东西了。
作者: tonyxu    时间: 2011-7-4 07:50
本帖最后由 tonyxu 于 2011-7-6 22:40 编辑 9 R7 r' U) s7 ?( ^4 q

3 g/ _1 k$ f; }+ x' H& {! c1 ]回复 不想咋呼 的帖子
& H. z/ n1 u: Z7 y- X, S
7 {8 g0 Z, F! K! h# Z俺就打过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据说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下来的枪。8 @) J/ i7 Y; a3 a$ x" A
8 H) y! V) ^( N: }; L1 l% \
当时十人一组伏在靶位上,打完撤下来换下一波。靶位两侧各有荷枪实弹战士一个,我们不解问为嘛呢?连长答曰:万一你们中间有调转枪口与人民为敌的咋办??  众皆失色曰不可能怎么会呢。连长说就这个靶场几年前就有活生生的例子当场被撂倒。
作者: 北京阿新    时间: 2011-7-6 15:33
不想咋呼 发表于 2011-7-1 15:50
! Z* A2 ^: K6 k( f, W0 e回复 东湖珞珈 的帖子8 O  w$ t" d; _1 z9 g# Q6 m; `
; M" F2 B" ?- R
9mm92没有用过。原来听说过一种说法,9mm作为标准口径,配发部队、公安作供战斗用, ...
1 _  H8 a+ g8 _' k9 R
5.8mm弹的终止能力足够吗?现在9mm弹的终止能力都受到质疑的~
作者: 北京阿新    时间: 2011-7-6 15:35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11-7-1 22:48 & t3 [. [$ V& |& C
网上的东西很多真的靠不住。我看13楼里面那个照片,看零件B枪管上面的闭锁突榫的造型,还有前面那几道的角 ...
( @$ G1 x3 q' @+ g. N
材料水平上是有差距的,自然寿命也有差距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1-7-8 09:30
回复 北京阿新 的帖子7 B# h& L$ K8 X* n
1 v# u& v0 j2 _/ M9 g
肯定有这方面因素的影响。。。 / j3 A' ]6 d4 {' k$ k: ]) x

" j2 W2 a! y, ~" i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有些好的设计,就算不计工本,上好材料 -- 拿到工艺那里一看:工装模具怎么来?加工工序怎么安排?工艺工时怎么算?搞得工厂为了这把枪,要全线改动整个生产线,肯定得有人骂娘。。。 6 a( F; V0 E# m; z% E0 M

4 G, g3 U$ G8 o% C4 K/ x0 E( P0 k: m& n市场经济下,这完全不是问题 -- 你骂娘?你不干?那你就倒闭。。。 谁愿意做这个改动,谁就迎合了市场的需求,谁就能活下去。。。 可我们的兵工厂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老子就这个产能,就这么个工艺水平,要更改我的生产线是你的设计不好。。。 结果就是好的设计往往要去就比较低下的工艺水平。。。
% _% B4 l& q( J" u+ c$ G
' w3 Q$ O$ a. M$ w8 l0 y7 m
作者: 北京阿新    时间: 2011-7-8 09:50
MacArthur 发表于 2011-7-8 09:30
7 x3 A. ~  G, f# y7 Z& {: U- A回复 北京阿新 的帖子, h' d( d. w+ w! ~

* p! v5 W% \1 c  M% e肯定有这方面因素的影响。。。

. V: r! C( q( C还有一个客户需求的问题。客户如果有价格限制,自然要在某些地方做出妥协。
; o& x, U$ J! g$ _  n0 D  L; c" }9 Q比如最新的10式12.7mm狙击步枪,就是这个因素,放弃了部分精度的要求,又因为战术的需求(单人狙击),必需使用带测距的高级瞄准系统。
' B5 l, T3 A' n* O4 v如果是专门的出口产品,单独生产线,质量要求就会更严格些的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1-7-8 10:10
回复 北京阿新 的帖子6 W! A, Z4 D; K; f0 ^" t

1 m# [/ t4 d$ a8 Z+ e) A4 p, V* c那是,军费多少也不能说算多。。。 啥时候部队不用养猪种菜了,啥时候才能轮到军工厂不计成本地生产好设计。。。
/ \3 i) Q9 _+ L; J
作者: 北京阿新    时间: 2011-7-8 10:16
MacArthur 发表于 2011-7-8 10:10
, r" B9 F( X( U回复 北京阿新 的帖子
# q: ?* N0 \8 `' y( f* f1 e' d5 r. D" [0 P* D
那是,军费多少也不能说算多。。。 啥时候部队不用养猪种菜了,啥时候才能轮到军工 ...
, [, N4 Z3 v; {0 G& g0 i
还有战术需要的问题,比如如果装备面广,自然要追求适当的价格
作者: 大地窝铺    时间: 2011-7-8 18:49
回复 不想咋呼 的帖子
0 w6 V" Q% l, V* S6 P, U8 g9 W2 Y
7 z% w% s7 a. s3 F: ^) j这枪看着很精美啊
作者: 巅峰背影    时间: 2011-7-12 13:44
回复 不想咋呼 的帖子
9 [$ J2 N: c1 d; w: r5 H3 w3 I) f. k* p
牌牌,好像你说错咧!好像我们这里是财务管,人家好像是治安管?
作者: 光头佬    时间: 2011-7-12 15:18
回复 不想咋呼 的帖子
2 ?2 @& t+ n3 A0 i6 k/ G* |: G, T, }8 B! z2 U
"手枪抛壳钩是与枪机一起铆在套筒底端的" —— 最好在分解图上,标明哪个部位是手枪抛壳钩与枪机。俺们枪盲,看半天也不知道说的是哪里?' s& c: V! n2 l' B$ _0 v
另外,掏出三两油泥,哪个部位能藏下这么多污垢啊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11-7-13 22:39
回复 北京阿新 的帖子/ [7 j+ ]( U4 P- ^3 \, O, Q4 D

1 [) P+ h2 }2 O; O. A; u单人狙击这事太操蛋了。莫说打仗,俺们打靶打猎最理想的都需要另外一个人来当观察员。因为你一枪之后,因为后坐力,枪口一跳,射手自己是什么都看不见了,只有旁边的观察员可以清楚的看清发生的一切。一个合格的观察员可以告诉射手如何修正射击。在野外的条件下想首发命中是不容易的。
作者: 北京阿新    时间: 2011-7-13 23:04
回复 东湖珞珈 的帖子
3 d5 G7 ?1 o0 E0 W. h1 A9 S
1 x/ m9 _! t7 ^其实也不能算单纯的单人狙击,狙击手是作为作战小组中的火力支援手,负责反器材任务,而不是完全西方式的狙击手。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11-7-13 23:22
回复 北京阿新 的帖子
: l; K6 ]" c) j. m( {" U3 y: r3 x, G' _% V, e2 {6 q! c- e; R2 b7 p7 ]
就算是这样,那俺上面说的道理依然是一样啊。9 Q+ w& \' H7 s# V4 n6 r
若是首发没有命中,这在野外的实战条件下不是太常见了么,射手自己肯定是看不到他那一枪的弹着点的,除非是有个靶纸那么理想的目标。
4 W5 i3 k) w4 ?6 Y) F. {1 m没有一个训练有素的观察员,谁来给他报修正值?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1-7-15 23:34
回复 东湖珞珈 的帖子& [0 c" e2 \* p3 P9 h9 U
+ Q" S! Z; ^8 B1 h+ b
兵工是决定不了部队如何使用的,如果我是指挥员,哪怕是设计初衷是单人狙击,配发后首先做的也是给指定一个副射手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1-7-16 00:05
回复 东湖珞珈 的帖子
+ D' v1 P$ @. r, f3 I1 d" f* ?; X3 n
步兵班最不缺的就是突击步枪,自带八倍白瞄。基层望远镜7倍居多,侦察兵能配15倍的,再高倍的观瞄镜就得找上面了。碰到果断的领导直接拿经费买就是
作者: 史老柒    时间: 2011-7-24 09:40
本帖最后由 史老柒 于 2011-7-29 07:39 编辑
( \1 [- g& M8 [: o. m- P- V
* w+ L- A, b; i- @- n0 H$ A$ t, y0 o缺点不是没有,但是不是这,92最大的缺点就是手小的换弹夹比54慢得多。
1 q! e  C9 e  x& H0 Y+ V92的握把太粗了,大拇指勾不到退弹夹按钮,必须手腕向内侧回一个角度,大拇指才能按住,把弹夹退下来,更换新弹夹,这个比较慢,是个缺点。
3 j, K, r: v8 o' K1 ]54握柄要小得多,可以击发到最后一发子弹打出之后就直接退弹夹,然后空枪挂机的时候推入新弹夹,熟练的话可以保持手枪连续击发无停顿。
$ I  U; }% Q  |" W92显然除了个别大手的,一般人都无法完成这个动作了。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11-7-29 06:12
回复 史老柒 的帖子
, O6 F1 Z' u: h! C% V# X* m( a& ]3 M* s
这是非常常见的单排弹匣和双排弹匣的区别。
: |6 m" ]- r$ V6 H, S6 X1 O我用的奥地利的斯太尔M9手枪是个不那么常见的例外,它是双排弹匣,15发弹,但是整个握把的厚度,仅仅只比单排的54(我的是南斯拉夫的M57)厚了1毫米!这个人机工程的水平真不是吹的。
作者: 史老柒    时间: 2011-7-29 07:39
回复 东湖珞珈 的帖子" }/ j( U  d# s7 {, V' n6 p% X

- s. S: n9 e4 @4 o这一点的确非常值得学习。
作者: 建丰    时间: 2011-7-30 14:51
竹竿水深探测仪。" Y  G4 ], H1 g: j5 ]) y6 F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