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从车臣到波士顿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4-26 13:01
标题: 从车臣到波士顿
第一次车臣战争是1994-96年,这对美国人来说是遥远的野蛮人对更野蛮人的战争,乐得做一个道德好人。第二次车臣战争是1999-2009年,美国同样唱高调谴责俄罗斯镇压少数民族的暴行。在此期间,扎马耶夫兄弟在2002年作为难民移民美国。4月15日,兄弟俩在波士顿马拉松的终点引爆了两枚炸弹,3人死亡,282人受伤。在后面的追捕和枪战中,哥哥塔玛兰毙命,弟弟左卡尔重伤被俘,但有一名警官丧生,16名警官受伤。在2009年11月5日胡德堡枪击案之后,这是美国本土最大的恐怖攻击事件。在胡德堡枪击案中,尼达尔·马立克·哈桑少校突然发难,开枪打死13人,打伤29人,自己也受伤被俘。

在911之后,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从阿富汗打到伊拉克,灰色行动还扩展到也门和北非。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长度甚至超过了越南战争。十多年来,反恐战争一直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但一般认为,反恐战争达到了三个目的:

1、捣毁了基地组织
2、制止了国际恐怖力量对美国的攻击
3、扼杀了本土恐怖主义

本·拉登和他的大批帮凶被击毙,基地组织成为过街老鼠,一有露头就遭到无人机的定点拔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不是说基地组织已经被捣毁的话,至少可以说基地组织遭到重创。但基地的外围组织不仅依然活跃,还有蔓延的趋势。也门成为阿拉伯基地组织(Al Qaeda Arab Peningsula,简称AQAP)的热土,撒哈拉南部则成为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Al Qaeda Islamic Maghrib,简称AQIB)的根据地,前不久的马里战争就有AQIB的影子。事实上,从阿尔及利亚到索马里,从突尼斯到尼日尔,AQIB的黑手伸得很长,北非有可能成为基地组织的新根据地。

国际恐怖力量对美国的攻击是一个不大好说的事情。911那样的攻击没有了,但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被烧、大使丧命算不算呢?塔利班对美军的攻击依然没有消停,算不算呢?

只有本土恐怖主义,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之前,这可以算反恐的明显成就。美国的穆斯林人口不多,可也不少,2010年统计数字为260万,占美国人口0.8%。相比之下,美国华人有380万,但这包括来自大陆、台湾、港澳、海外和早年就到美国的老华侨。

美国以“民族熔炉”自傲,不管什么人,到了美国就都是美国人,新移民对美国的忠诚是美国道德感觉良好的重要本钱。但伊斯兰是一个异数。胡德堡枪击案之后,美国还尽量压下本土伊斯兰的忠诚问题,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后,这个问题就纸包不住火了。

尼达尔·哈桑的父母是巴勒斯坦人,但他是在美国出生的,弗吉尼亚阿灵顿,相当于北京朝阳区?可谓根正苗红了。他追随了伊斯兰极端主义。扎马耶夫兄弟是从战乱的车臣作为难民移民美国的,按理说更应该对美国感恩,但他们成了比哈桑更加危险的恐怖分子。如果不是在波士顿一死一伤,要不是劫持的SUV没汽油了,据说还打算到纽约时代广场作案,那伤亡就更大了。

扎马耶夫兄弟对美国的“民族熔炉”观念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移民(尤其是伊斯兰移民)真的会对美国忠诚吗?但要是这个观念被颠覆,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社会和价值观念就颠覆了。世界上喜欢美国的人很多,仇恨美国的人更多。移民的忠诚问题不光正对伊斯兰,可能会扩大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或许会取代民族熔炉而成为新观念。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对车臣、新疆隐晦的支持可能越来越不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同。从这个意义来看,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对美国社会、伦理、人际的冲击比911更大。美国社会向哪里转?
作者: 茉莉    时间: 2013-4-26 13:12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美国号称的民族大熔炉也只是个口号而已

要说朋友群,基本上还是黑人找黑人,白人找白人,华人找华人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3-4-26 14:33
也就一起爆炸案,伤亡虽然多,但是也没有超过中国的新疆七五、西藏三一五,为什么得到了那么大的关注和重视呢?我以为这是民族融合中间不可避免的伤痛,如果能坚持主体的信仰(美国应该是新教了吧,或者基督教?),坚持对少数民族或者其他思想的怀柔,就算后面还继续有一系列的伊斯兰激进分子制造的恐怖事件,美国也很容易可以挺过这一关。相反如果美国因此开始排斥异己,放弃包容政策,倒是前途不妙了

我有点受到历史教科书影响,因为历史教科书不管讲到哪个皇帝,凡是提倡思想啊宗教啊宽容的,就兴旺发达,否则即便任上国力强盛,那么他的后任衰退了也是因为他播下了民族啊宗教啊不合的种子,于是想当然了一下。不知道现任美国皇帝奥巴马会如何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3-4-26 17:32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3-4-26 18:14 编辑
茉莉 发表于 2013-4-26 13:12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美国号称的民族大熔炉也只是个口号而已


不同意。 俺朋友群中,各颜色都有。一般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会不太一样。俺这样的,算一点半代吧,到处和稀泥还是可以滴。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3-4-26 17:45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3-4-26 18:09 编辑
晨池 发表于 2013-4-26 14:33
也就一起爆炸案,伤亡虽然多,但是也没有超过中国的新疆七五、西藏三一五,为什么得到了那么大的关注和重视 ...


俺认为哈,宽容其实是兴旺发达,国力强盛的结果。大家腰包鼓鼓得时候,也不会去计较他人来挣几个小钱。

而正是因为兴旺发达,其他人会跑来谋生活。

中国在发达的唐代,宋代,广州和泉州都有大量的蕃客居住。波斯人一段时间基本是泉州的主要政治经济势力,在宋元交替时的泉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掌握了泉州一直到元末的那场大乱。

随着中国的复兴,在中国沿海一带,蕃客已经回来了, 比如广州的非洲人和义乌的阿拉伯人。

一般都是在经济衰退时,大家都把“异类”做靶子,替罪羊。

这时候,指责新移民,“外国人”就是成了条件反射的“自然”反应。

美国19世纪的排华运动就在加州淘金潮退后的经济低谷时达到了高潮。

而在帝国崩溃中央失去控制的时候,多民族地区往往会出现民族冲突。

泉州的波斯人就在元末的泉州建立了政权,和闽南地区的地方武装发生了冲突。。。

晨枫老大是加拿大人,所以对美国不是很了解。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冲击不会比911更大。谈不上美国的社会和价值观念就此被颠覆。 在美国对外政策方面,更不会有神马影响。 美国大众对外面世界了解实在太少,在对外政策上基本是被政府宣传领着鼻子走。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3-4-26 17:52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3-4-26 18:12 编辑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在几个月后就会被人淡忘的。谈不上会有啥影响。


美国对新疆独立的支持不会变。不管三哥如何YY,中国不会因为新疆的事件,取消对小巴的支持。同样美国也不会放弃这个给中国添乱的棋子。


大多数美国人民根本不晓得车臣、新疆在世界啥地方,有啥民族,宗教。更谈不上不认同美国的对外政策了。

其实美国政府真的没啥必要给中国和毛子添堵。

但狗为神马吃屎呢,因为他可以。

所以美国平庸的政治精英们会继续他们政策。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3-4-26 19:44
民族熔炉这个词汇纯属自我感觉良好的意淫产品,全世界通产通用。

我天朝这类事情不少,汉武帝时那个姓金的名人,北魏孝武帝时期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之间的大通婚,隋唐宋时期长期住在中国的外国人们,后来很多都同化为中国人了,蒙元时期的廉希宪等等,更不要说现在广州的那堆黑人了。

波士顿这个事件的关键不在于什么背景和悲剧,而在于如何报道,既可以像现在这样上头条,也可以搁在报纸内页的某个角落,一个豆腐块大小的东西,说某地正在搞马拉松比赛,不幸发生爆炸事件,当地警方正在调查云云,只要这地方不是读者所关注的地方,一般也就完事了,没人关心的。

因此重要的不是美国社会怎么转,而是关注媒体的力量,因为它既可以让你世界闻名,也可以让你默默无闻,你不过是编辑随意玩弄的一个选项考虑而已。这个看看现在社会网络的力量就很清楚了,那里没多少人关心事实如何,大家的精力在于我觉得它如何。于是你既可以是二师兄,也可以是梦露,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特别是名人们,关注的是政治上正确,否则就很容易沉沦为少数派而没人关注。于是原本理解为更自由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暴民政治的天堂。

这才是该关注的。
作者: 楚天    时间: 2013-4-26 22:49
“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对车臣、新疆隐晦的支持可能越来越不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同。”

这也是我的估计和……希望。
作者: 楚天    时间: 2013-4-26 22:56
草蜢 发表于 2013-4-26 04:45
俺认为哈,宽容其实是兴旺发达,国力强盛的结果。大家腰包鼓鼓得时候,也不会去计较他人来挣几个小钱。

...美国大众对外面世界了解实在太少,在对外政策上基本是被政府宣传领着鼻子走。...


这句话很对。不过美国大众再笨,也会记几个关键词,比如这次他们会记住“车臣”。下次车臣人在俄罗斯惹事的时候,他们会想起来。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3-4-26 23:12
楚天 发表于 2013-4-26 09:49
“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对车臣、新疆隐晦的支持可能越来越不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同。”

这也是我的估计和…… ...

做梦啊!美国人民一是无知,二是有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三是因为洗脑彻底,对中国有巨大的巴甫洛夫狗式的反感,他们是不会将心比心的。

再说了,美国人民怎么想,和美国政府怎么干,中间还有若干光年的距离呢。

美国在阿富汗俘虏的武装分子里,有持中国护照或者曾经持中国护照的维族人。中国要求美国把这些人交出来给中国处置,因为这里面有人和东突联系密切。美国根本不理睬,把这些鸟人当难民全世界到处塞,结果欧洲国家不要,最后塞来塞去给弄到几个太平洋岛国去了。据报有一些人已经逃掉。俺相信这些人主要还是想祸害中国,但是如果有一天这些人炸了美国,俺真想知道美国政府怎么解释。


作者: 不爱吱声    时间: 2013-4-26 23:31
美国人民怎么想,和美国政府怎么干,中间还有若干光年的距离呢


那简直是一定的。

这次事件的老大两年前就被FBI盯上过,当时是毛子政府传的话报的信哦,不过FBI简单问讯就草草了事。多半是因为当年他们认为这人对毛子的危害比对米国的危害大。。。

其他的,不言自明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3-4-26 23:59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3-4-26 10:31
那简直是一定的。

这次事件的老大两年前就被FBI盯上过,当时是毛子政府传的话报的信哦,不过FBI简单问讯 ...

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都是这个死德性,本能地拒绝思考和改进。洗脑严重得不得了,而且老百姓真的相信那些电视台的宣传,发自内心地相信美国是不会堕落的山巅之城,优越性是与生俱来人不能夺的,美国人的性命比外国人值钱一百倍,搞死中国/俄罗斯是正确的,等等等等。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吴黎明) 日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就我新疆巴楚县发生的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发表谈话时不仅不予以谴责,反而无中生有,指责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这种在反恐问题上搞“双重标准”的做派最终只会损人不利己。

  美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9·11”事件后,美国曾经一度与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并在2002年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名单。然而,随着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推进,华盛顿开始“变脸”,在反恐问题上大搞“双重标准”。最突出的表现是,对俄罗斯车臣共和国境内的极端组织和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东突”恐怖组织,美国选择性地“忽视”。

  2006年,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释放“东突”恐怖嫌犯;美国政府还承认主张新疆分裂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从美国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获取资助,而美国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是美国国会;美国近年来发布的《国家反恐报告》与《国别人权报告》也对俄罗斯、中国的一些反恐措施说三道四。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3-4-27 07:05
茉莉 发表于 2013-4-26 13:12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美国号称的民族大熔炉也只是个口号而已

以前在有个帖子提到过,在英语里race主要指人种,象黑人白人,ethnicity则主要是指同一人种下的不同民族,象英国人,德国人等。美国在20世纪中叶以前对黑人以及亚洲人包括华人歧视非常严重,但是对于欧洲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语言的各个民族的融合则非常好,并不仅仅是个口号。象爱尔兰人,19世纪中期大量涌入美国,同美国本土的新教徒还发生过严重冲突,爆发过好多种族骚乱。今天你还能观察到爱尔兰移民和英国移民后裔的冲突隔阂吗。而且说美国是melting pot,并不是说新的民族到达美国之后就完全被同化了,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文化。他们都还保留了自己原有文化的特色。这样各种文化相互撞击,美国社会也特别有活力。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3-4-27 07:35
二十世纪初,各种极左思潮,象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在欧洲风起云涌,他们中好多相信暴力革命。但这些思想在美国市场并不大,信奉者主要是l来自欧洲的移民。无政府主义者采取暗杀,爆炸等活动,1919年4月发生邮件炸弹事件,6月美国多处城市炸弹爆炸。共产主义者则组织罢工,游行同警察造成冲突,多人死亡。在稍后一点,美国共产党基本上就是苏共的一个分支,为苏联大量从事间谍活动。因此你所说的,并不是什么新现象,谈不上对美国社会有什么冲击,更谈不上是对melting pot的巨大挑战。就这一点来说,19世纪中叶时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移民的大量涌入对美国社会的冲击,以及引起的社会冲突要大的多,但这些时期正是美国欣欣向荣,逐渐成为世界霸主的阶段。而且现在的美国本来就是个暴力多发的国家,象过去一年,mass shooting的事件频发。象你引的这两个案件,心智不正常,发生恶性暴力事件,从美国的暴力背景看也没什么特别的,没必要引到信仰伊斯兰教美国人的忠诚这样的高度来讨论。




作者: holycow    时间: 2013-4-27 08:05
Dracula 发表于 2013-4-26 15:35
二十世纪初,各种极左思潮,象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在欧洲风起云涌,他们中好多相信暴力革命。但这些思想在 ...

恐怖袭击事件和恶性暴力事件不一样,前者有政治/宗教诉求,后者没有。有诉求的当然会引起忠诚度的问题,没诉求的最多是个报复社会。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