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t# y* i6 \! W& m4 c, [大吨位意味着宽大的空间,也为其他舰队保障功能提供了方便。传统上,海上医疗救护是分级的,一般舰船上的医疗救护设施只适用于急救和简单治疗,复杂治疗和疗养如果没有条件转移到岸上基地或者友好国家的医疗设施的话,需要转移到随同舰队行动的医院船。专用的医院船通常利用率不足,现在已经很少了,大多在大型舰船(如航母、两栖攻击舰等)上加强舰上医护设施代用。但把舰队医护功能转移到补给舰上,不仅可以在设计和建造时就包括完善和宽大的医护设施,还可以利用宽大的甲板临时增减集装箱式的医护模块,比如X光超声波、化验、手术、理疗、特护病房等专用模块,有利于根据需要随时增减医护能力,还有利于把作战舰船上的空间和人力解放出来,即使像航母、两栖攻击舰这样的大型舰船也有搭载人员多、功能复杂而有空间和人力紧张的问题。完善的医护设施对在长期的远洋作战中保障士气和战斗力很重要。 1 R6 V; m, j* e. P6 G( y: e$ `1 X U. S
( ]" n/ E7 v: R" i8 W
另一个舰队保障功能是维修。早在风帆时代,出海的战舰上就带着工匠,压舱木在战斗后则用来修补战损的船体或者桅杆。现代战舰也有这个需要,有时需要用金属毛坯车制一个部件临时代用,或者焊补损伤的船体,直到回到基地大修。现代舰船越来越复杂,不仅有复杂的机电系统,更有复杂的电子和计算机系统。舰载武器和飞机中,有很多需要分级定期检修。有的部件更换下来后,可以翻修使用,有的只能返厂回收了。一把扳手、一个万用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作战舰船上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分门别类存放备件和回收件。传统上,舰队维修舰负责这些维修事宜,但在大型补给舰上开辟一个维修工作空间,就可以取代专用的维修舰了。这对缺乏航母的舰队直升机尤其重要。很多作战舰艇上可以搭载直升机,甚至有机库,但机库里缺乏空间,无法对直升机作深度维修。补给舰上的机库比较宽大,维修设施也齐全,更加适合为舰队的直升机提供维修。. I: ]* z( [3 l, m* H: v+ a
3 g& f% P7 [; m1 m) h! S. u, u- r, M" X
舰队指挥不能算保障功能,但旗舰通常由最大的军舰担任,这是有道理的。军舰上从舰长到水兵,一个萝卜顶一个坑。舰上空间通常也是这样,每一个坑都有一个萝卜等着了。一般军舰用于舰队指挥,既没有足够的多余人手可以用来保障指挥通信功能,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额外的人手。现代巡洋舰和驱逐舰最大的区别已经不是吨位、武器系统和航程,而是搭载舰队司令部的能力。在驱逐舰上预留舰队司令部的空间可以解决旗舰的问题,但不作旗舰使用的时候,就是很大的浪费。把舰队司令部搬到补给舰上,就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反正需要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舰队司令部的舰队行动通常总是有补给舰伴随行动的。贺医护设施一样,补给舰上可以按需要搭载指挥、通信模块和生活模块,改装为舰队司令部。. R; X+ w0 U( I
9 a$ a+ Y4 |4 f! L# t 5 r/ Y; W9 W' r3 }, _) ^4 M还有一个功能是支援两栖作战。两栖攻击舰是远洋两栖攻击的第一波,随后需要大量物资上陆支援作战。第二波两栖作业不需要像两栖攻击舰那样强调作战性能,只需要有大量的载货能力和海上吊卸能力,通过补给门架、吊车把车辆、物资、弹药和燃油转移到配属的甚至自带的小型登陆艇,向岸上转运。另外,舰上宽大的直升机平台容易起降大型直升机,有利于向岸上垂直补给。& T4 j4 s- ~7 S3 U, e7 z4 E* G& f7 k
另一个不属于通常保障功能的海军需要是训练。直接用大型作战舰船训练操纵大舰太浪费,舰上也没有足够空间容纳大批学员,学员的活动和舰上正常运作容易形成干扰。补给舰又是提供远洋训练的好场所。补给舰上也可以提供娱乐、疗养设施,供远洋巡逻的官兵修整。在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时候,这样的补给舰是人道救援的理想平台。国内人道救援还不大敏感,但国际人道救援时,出动大型作战舰船有时比较敏感,而补给舰这样作战色彩不浓的辅助舰船就比较适合。另外,作战舰船上有大量的精密装备,任何出动都导致高昂的费用,舰上大量作战人员不一定能在人道救援中派用场,还需要专人警戒隔离,确保闲杂人等远离敏感装备。补给舰就比较少这样的问题,真正能放手用于人道救援。 - ^0 W( m; g" t: C重要的是,补给舰不是作战舰船,不可能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单独行动,所以可以不搭载或者仅仅搭载少量的自卫武器。除了航速要求能跟上舰队行动外,可以降低抗战损标准,甚至可以按照民船标准建造,大大降低每吨的造价,使得对吨位不太敏感,在保证基本的补给、运输功能的同时,可以相对容易地包括进上述的额外功能。+ Q! f/ M# J) ?7 \! b2 `, a
: ^! x' N% L0 |3 I
7 H3 j. N2 t; |0 I) v8 f" L
但补给舰毕竟是舰队的一部分,降低雷达反射特征有助于降低整个舰队的可探测性,也降低舰队的护卫负担。可巧,造船技术的新动向使得舰船设计和隐身可以结合起来。传统上,大型舰船采用前飘艏,尖尖的船头像一把前倾的大砍刀一样劈开波浪,并向两侧外倾压浪。这是为了减少船首上浪的问题。海浪过多冲涮上船首甲板的话,不仅人员行走不安全,也容易对甲板上的设备造成损坏。在过去,甲板密封不好,过多上浪还有船内进水的危险,更是影响安全。但前飘船首在大浪中也有造成过度纵摇的问题,船首容易随着波浪高高抬起,然后重重落下,不仅影响航行舒适,还对龙骨和船体的抗扭曲强度提高要求。! M) q& q* x% j k" x ])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