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旧文新贴)从连战来访看台湾问题的曙光 [打印本页]

作者: 抱朴仙人    时间: 2013-2-7 06:08
标题: (旧文新贴)从连战来访看台湾问题的曙光
(这是2005年发在西西河的旧帖,这里的朋友多半都看过了。奉李根之命要作文简评最近的东亚局势,先把相关的三个帖子重新贴在这里,既方便我自己引用,又希望朋友们全面了解我国的外交思路,并非偷懒之举)
(我写东西尽力做到简明、通俗、深刻。所以写不长,花的精力倒是不少,当码字师傅混起点的话多半要饿死


首先声明,我是坚决反对对台动武的,但是一直不敢说。实在是潜水经年,看见很多有独到见解的人被围攻吓怕了,再说也不愿参与无聊的争论。圣人曰:不当与之言者而与之言,谓之失言,所以就不愿争论。再说了,我们也不一定就掌握真理,真理也从来就不是越辩越明的,舌灿莲花,于国无益,于己也无益。

台湾不能打,首先是中国人打中国人,没有什么光彩,即使有些人要“去中国化”,那他也还是中国人,同祖同宗,不能过于绝情。孩子经常有要跟父母断绝关系的,可他还是血缘一脉的孩子。

其次是国家发展要受损,很多人不研究历史,不知道我们生活的时代有多么可贵。我们很可能生活在中国有正史以来最长的和平时期,从1977年开始,既无大规模内乱,又无大规模对外战争,几乎已经三十年了,有整整一代人出生和生活在和平时期,没有经历过饥荒和动乱,这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我的看法,这样的和平建设再维持二十年,中国就真的会在暴发性增长中主导世界。如果因为内战或者对外战争垮下来,很可能前功尽弃。现在的形势,跟三十年代初德国的形势好有一比,不能不令人忧虑。2003到2004年,真的是心忧庙堂。

去年九月,得知了胡锦涛主席对台方略的九字真言,顿感曙光在前。这九个字是:“争取谈,准备打,不怕拖”,精辟之极!

所谓“争取谈”,说的是要与陈水扁谈。他不见得能代表台湾人民,合法性我们也根本不承认,为什么要跟他谈呢?原因是他实际控制着台湾2300万人。你就把他当个绑票的绑匪,他事实上绑了2300万人的人质,你不跟他谈?他就是车臣的巴萨耶夫,十恶不赦,为了人质的安全,也要先谈了再说。

所谓“准备打”,乃是没有军事准备,形不成压力的话,他不跟你谈,你就没有后续手段。所以准备打,其实还是为了谈得起来,谈的成功。

所谓“不怕拖”,这三个字一出,大国的自信表露无遗。只要我们越来越好,越来越民主,越来越富强,越来越文明,不要说台湾,别人要来入伙也有可能,这是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军备增加,战力增强,如来神掌在上,随时可以收拾他,这是对力量有信心。所以胡主席有句话,“要坚信时间站在我们一边”,这就是自信。反之,急于打说明不自信,急于使用暴力的手段,不顾后果地恐吓别人,其实还是害怕自己控制不了局面。

台湾海峡对岸是中国人,不但是中国人,而且是祖国受过委屈的孩子。当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那就是家贫邻恶,被迫要卖子为奴,被卖的儿子有什么错?这么多儿子,为什么单单卖他?孩子能不怨恨?清政府在基隆港外签约移交台湾的时候,基隆城里还拼死抵抗日军好几天,当家长的能不惭愧?今天家境好起来,要让这个孩子认祖归宗,该说什么话?要说你流落在外,这些年受苦了,我们当年对不起你,今后会加倍爱你?还是说世间无不是的父母,当年卖你没有错,今天你不回来住,就是数典忘祖,我就打死你?

我如果是家主,就会说回来我们一定加倍补偿你。如果一时解不开心结,先住在外边也好,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尽力帮助的。
这次人大会上胡主席的讲话,我是看了又看,确实是见到了曙光。软的极软,硬的极硬,放低身段的同时也退到了墙角,从此退无可退,一切都在台面上了。

《反分裂法》也出台的好。陈水扁的策略,实际上是跟《水浒传》的牛二学的,你不是有刀吗?你来呀!来呀!吃准了你不会杀他,正好充英雄。以前用政策来对付他,今天X八点,明天Y十点,给自己留了后路的同时,也被人看穿了底细。现在不留后路,就成了五指山上的六字真言,那么大一座山压不住的孙猴子,贴上这么一张纸头,他就动不了了。

所以先有杀人手段,方显菩萨心肠,断绝自己后路,反而柳暗花明。

连宋登陆,许文龙感言,这就是互动的开始,万事开头难,既然开了头,以后还会有别的惊喜吧,和平统一也许真的可期。
也许邓公说得对,后代的智慧比我们高,有些事留给他们去解决更好。

是为记。

PS:有人说我们搞不过陈水扁。这个问题嘛,政治家搞不过政客,政客搞不过流氓,短时间内在哪里这都是规律,可不光是台湾。你看连战和陈水扁,都学法律出身,一个是学法守法,一个是学法玩法,大相径庭。但是大国+政治家的组合,力气又大,思路又远,又是堂堂之阵,时间一长,玩弄法律耍嘴皮的人就不是对手了。所以大国之道的精髓,就是“以我为主”四个字。

至于操守,没人需要民进党这帮人有操守,只需要他们自私,最怕他们疯狂!

作者: 张声语    时间: 2013-2-7 06:26
仙人叔乃这样卖老酒对得起乃滴勋章么
作者: 胖卡门    时间: 2013-2-7 13:27
我对民进党的观感比对国民党好,民进党真是勃勃有生气,下层基础感觉也比国民党好。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3-2-7 13:44
热烈拥抱仙人兄,只是俺哪里当得起给您出题目这样的待遇……

您写文章没有废话和圈圈话,都是硬货,所以耐读,所以持久;若干年后拿出来一看,比多少年就要烙鸡蛋饼一样要翻过来翻过去的党中央决议还经得起历史考验呢。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3-2-7 13:46
张声语 发表于 2013-2-6 17:26
仙人叔乃这样卖老酒对得起乃滴勋章么

哦?教主红果果地挑拨仙人和煮酒的关系哦,但是据俺所知他们俩很亲密,您白费心机了


作者: 老引北京    时间: 2013-2-7 13:59
送花!送花!
作者: cyclouns    时间: 2013-2-7 14:03
首先我也反对打,但我不同意这句话:
而且是祖国受过委屈的孩子


我的意见是平等一些,从容一些,不要以国土面积、GDP、可消耗人口等方面压对方。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帝王制国家,喜好的就是‘一句顶一万句’之类的众口一词,但从文化和经济上,多一些不同声音有时反而对社会发展是促进。

个人认为台湾从某种意义上保留了大陆没能保存下来的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这挺好。我不希望大陆对待台湾是家长对待子女的方式,甚至比为兄长于小弟都不一定合适,互相学,互相促进--血脉连着呢,是不是由同一个政权管辖,有那么重要吗?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3-2-7 14:41
胖卡门 发表于 2013-2-7 00:27
我对民进党的观感比对国民党好,民进党真是勃勃有生气,下层基础感觉也比国民党好。 ...

苏贞昌:台日在钓鱼岛问题要防第三方介入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3-2-7 15:21
李根 发表于 2013-2-7 14:41
苏贞昌:台日在钓鱼岛问题要防第三方介入

胖卡的意思,应该是说民进党比国民党更加有活力,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强,挑事儿能力强,成事儿能力也强吧。当然这个事儿不是好事

国民党在大陆干不过共军,到了台湾又压不住民进党,这让炮公情何以堪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3-2-7 15:28
李根 发表于 2013-2-7 14:41
苏贞昌:台日在钓鱼岛问题要防第三方介入

胖卡的意思,应该是说民进党比国民党更加有活力,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强,挑事儿能力强,成事儿能力也强吧。当然这个事儿不是好事

国民党在大陆干不过共军,到了台湾又压不住民进党,这让炮公情何以堪
作者: 张声语    时间: 2013-2-7 20:04
李根 发表于 2013-2-7 13:46
哦?教主红果果地挑拨仙人和煮酒的关系哦,但是据俺所知他们俩很亲密,您白费心机了

{:21 ...

有多亲密呀,具体说说@煮酒正熟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3-2-7 22:16
张声语 发表于 2013-2-7 07:04
有多亲密呀,具体说说@煮酒正熟

亲密到,只有总统才知道。。。
作者: 煮酒正熟    时间: 2013-2-8 11:14
张声语 发表于 2013-2-7 07:04
有多亲密呀,具体说说@煮酒正熟

各种趟枪各种被断背
作者: 北宸    时间: 2013-2-8 14: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來一直都身處在大陸的壇友):

這八年過去了, 大陸的社會 ,也就是和大家切身相關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等等各方面,是否

越来越民主,機會越来越平等,貧富越来越平均,孩子的教育越來越不愁,日子過得越来越舒心?

我若隨LG回北京 ,都是來去匆匆 ,所以確實很想知道大家的所見所聞 ,謝謝!



作者: 抱朴仙人    时间: 2013-2-8 14:36
北宸 发表于 2013-2-8 14: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 ...

您的这些问题可分为客观变化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
我的看法,客观上,国家实力和国民待遇总体上是改善的很快,进步挺大。
但是分配不公问题,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社会层级固化问题日渐严重;极端拜金主义、极端享乐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抬头,还是非常可虑的局面。由此,在主观感受方面,民众的不满意见还是非常多的。
改善民众的主观感受,是个很紧迫也很困难的任务。
作者: 有牙老虎    时间: 2013-2-8 14:38
北宸 发表于 2013-2-8 14: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 ...

欢迎MM回来
您的问题太多,潭里有的是大牛回答。就我个人感受来说,对你的大多数问话我会回答说:是的。
作者: 子奉不语    时间: 2013-2-8 15:17
北宸 发表于 2013-2-8 14: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 ...

北宸JJ其实是很勇敢的!为了你的勇敢和坦率,我决定回复。

这三十余年来,我一直生活在大陆,生活在武汉这个中部,比较欠发展和活力的城市。

我的生活层次也是属于中等。

我个人觉得,这“8年过去了”,大陆的社会,的确生活的水平越来越高,社会政治越来越“民主”,机会越来越均等,贫富差距我感觉是变大了,但是作为底层民众,如果整体水平提高,这个感差其实是变小的,孩子的教育其实是在变好的,日子整体是向上的。

一下子觉得好多想说的,我真的建议大家都分项的论述一下。
作者: 子奉不语    时间: 2013-2-8 15:28
子奉不语 发表于 2013-2-8 15:17
北宸JJ其实是很勇敢的!为了你的勇敢和坦率,我决定回复。

这三十余年来,我一直生活在大陆,生活在武汉 ...

你老公是宜昌人?

这十年来有些变化是大家都感受到了的。比如,十年前,小汽车在武汉更多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现在逐渐变成了一种家庭必须品,类似于彩色电视机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比如我没有买车,但我并不会感到被社会抛下的落后。

这十年来,胡温政府的确做了很多让最底层百姓受惠的事情,比如农村养老和医疗,比如城市最低工资,比如取消农业税等

还是得民心的。


作者: 北宸    时间: 2013-2-8 15:39
子奉不语 发表于 2013-2-8 15:28
你老公是宜昌人?

这十年来有些变化是大家都感受到了的。比如,十年前,小汽车在武汉更多是一种身份的象 ...

我的婆婆是湖北人 ,大姨一直住宜昌 ,是小學老師 ,LG讀小學時,從北京送回宜昌讀了兩年書。去年我們回宜昌幫老人家祝壽,大姨帶我們去看了以前的學校,樣貌當然完全變了。我們也和老師聊天,老師很親切 ,也很漂亮都看不出來孩子都上大學了。

我看學校的設備很新潁, 事實上老師還頗帶怨言的指著一棟樓,說明明就很新, 但計劃又要推倒重建 。

作者: 响马    时间: 2013-2-8 16:14
北宸 发表于 2013-2-8 14: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 ...

越来越民主——是的。以前村主任让谁干谁干,村民没有发言权,现在至少得花钱买选票了。

機會越来越平等——不是。阶级固化现象明显,但是好在普通老百姓的出路也越来越多,不用非要往上钻。当个快递员也能挣五六千块钱一个月呢。

貧富越来越平均——不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县城的地下车位都卖到10万块/个了。不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是有显著提高的。只是富人提高的更快。

孩子的教育越來越不愁——不是。这个“不是”可能源自人们越来越高的教育需求。我小时候,小学毕业就回家种地的大有人在。现在,农村的家长都在抢着把孩子往县城的小学、中学送,还有送到市里读书的。所以整体而言,为教育“发愁“的家长应该越来越多的。

日子過得越来越舒心——在老家,是的;在北京,不是。很简单,老家不怕房价高啊。村里都有自己的宅基地,我两个姑姑去年都新建了二百多平米的平房。县城的楼房价格3000/平米,相对于当地人的收入也不算太过分。过年回家,看到大家都是喜气洋洋。与上世纪90年代形成强烈对比。那几年种地也不挣钱,企业也不挣钱,效益好的发800块,效益不好的发300块,再差的就直接下岗了。那几年过年走亲戚,真的是能看到写在脸上的发愁。
作者: 响马    时间: 2013-2-8 17:02
响马 发表于 2013-2-8 16:14
越来越民主——是的。以前村主任让谁干谁干,村民没有发言权,现在至少得花钱买选票了。

機會越 ...

北京。算是过得去吧,如果不买房的话(话说回来,他们也没有买房资格了现在,呵呵)。这些年体力劳动者收入增长非常快,中关村家乐福2004年刚开业的时候,顾客基本都是白领阶层;现在经常看到民工样的顾客拖家带小推着满满的购物车在交钱,用现金结账,呵呵。
作者: 一无所之    时间: 2013-2-8 18:25
北宸 发表于 2013-2-8 14: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 ...

      在我们这边民主 、平等这类政治概念从来没人关心,也没人讨论。
      在我们这边有讨论这个功夫的时间,还不如琢磨一下,怎么样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一点。
      经过几十年的摸着石头过河,我的父辈加上我们这一辈基本上都不关心政治,只关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家人过的更好些。但其实仓廪实而知礼节,饿着肚子不是社会主义,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在我身边,从有身家上亿的,也有经过20年辛勤从小工作到包工头的,查一查他们的父辈,没有一个是有钱有权的。他们都是富一代。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古时如此,现在这片土地上的子子孙孙也仍然如此坚信着。
      其实,普通老百姓们,不关心所谓的民主,平等。只是想着怎么赚钱,这恰恰意味着,这些东西是他们已经拥有的。因为老百姓都不傻,纵观历史上各个国家历朝历代。不管多么黑暗的统治都抑制不住人民为了民主自由平等的呼喊。那么现在我们见到这里有人民为了这些呼喊么?没有。为什么?我想答案不言自明。
      我有一个从小一起撒尿活泥一起长大的发小。这家伙从小就一直读书不如我。当然我也自认我比他从聪明。就这么一位兄弟,现在从个人财富上已经大大的领先了我。每当我想抱怨社会黑暗民不聊生,没有民主社会不公的时候,我想想我这个发小,我只有自认,我自己还不够努力, 不如别人勤奋。
作者: skzhaixin    时间: 2013-2-8 18:46
北宸 发表于 2013-2-8 14: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 ...

说说毕业后的感受吧,我08年毕业后,在城市里工作但老人还在农村老家,所以对两边都有点感受。工作这几年工资虽然也再涨,但物价尤其是房价房租也再涨,至于其它方面感受不深。但农村改变很大,农业补贴由最早的几十元达到现在的上百元;医疗方面家人拿着近一万二的票,给报销了近八千元;养老保险去年也普及到了老家,年龄到60岁的老人每月直接给50元,未满60的可以选择几种档次缴纳保险;民工(建筑类)的工资更是从每天七、八十元,涨到现在的两、三百元,但是出去的基本上35岁以上的,年轻人还是选择轻松但挣钱不多的工作;这次回来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小汽车增多了,去集市的方式由原先的自行车、摩托车变成现在的电动车、汽车,整体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但贫富的差距确实更大了,至于民主、机会是否平等、教育等变化就没啥感觉了。。。
作者: sicet    时间: 2013-2-8 19:33
北宸 发表于 2013-2-8 14: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 ...

民主什么的,我这样的底层小老百姓是没有太直观的感受,机会我觉的是越来越多的,贫富的差距是拉的比较开的,有钱人的财富增长速度远大于小老百姓。
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他们对小孩的教育问题这两年出现明显的分化:
以前所有人的小孩从幼儿园起就开始要上重点,从重点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全部都是要重点,说的是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有个同事最夸张的是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小学的学区房,中学的学区房,包括高中的学校边上的住房都已经置办齐全了。
就这两年,出现了另一个现象,同事朋友中有不少人觉的现在中国的教育对小孩太苦,小学的功课有不少就要做到晚上10来点钟,他们觉的应该给孩子一个无忧的童年,而不是从小就埋头在书海,他们的小孩上不是那么重点的学校,或是重点学校也不要上重点班,做的打算学习大差不差,到高中阶段就送到国外去,不要从小就面对那么激烈的竞争。
总的趋势都是准备在高中阶段结束以后准备直接送国外去读大学,不参加国内的高考。
从这方面讲我不知道现在的教育环境是变好还是变差,我这只是中部一个欠发达的省会城市。
作者: 北宸    时间: 2013-2-9 05:31
一无所之 发表于 2013-2-8 18:25
在我们这边民主 、平等这类政治概念从来没人关心,也没人讨论。
      在我们这边有讨论这个功夫的 ...

謝謝,這麼說就你的觀察,貧富不均的主因,主要是因為個人自身的不夠努力不夠勤奮; 和權力與利益的聯手,機會與資源的分配,區域發展的差距,戶籍制度等等等,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關於民主,我的看法這並不抽象,這應該是很切身的關於自身權益的保障。 

在公共權力與利益時常掛勾的情况下,舉一個例子來說: 教育行政部門與發行商串通,分享教材和参考書的巨額發行利潤,家長必須花許多不必要的書籍費用。

或者行政部門利用人事權、執法權、審批權進行的權錢交易,索賄受賄。

民主是對上面類似的情況提供一個監督的機制或發聲的渠道。

民主並不是需要懼怕的東西。

作者: 马鹿    时间: 2013-2-9 06:30
首先声明,我是坚决支持对台动武的
作者: 马鹿    时间: 2013-2-9 06:36
北宸 发表于 2013-2-8 01: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 ...

我比较讨厌民主这个词, 好多事一挂靠到民主就变质了。

最近回国看到至少一条:教育在向公平的方向变动, 现在外地人在北京,上海工作的子女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在北京上海高考, 北京上海的高考分数线低, 名额比偏远省份多多了。最终我心目中的理想是全国一个分数线。
作者: 锦候    时间: 2013-2-9 09:34
马鹿 发表于 2013-2-9 06:30
首先声明,我是坚决支持对台动武的

我是坚决支持对台动武的
作者: 锦候    时间: 2013-2-9 09:34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13-2-9 09:39 编辑
马鹿 发表于 2013-2-9 06:36
我比较讨厌民主这个词, 好多事一挂靠到民主就变质了。

最近回国看到至少一条:教育在向公平的方向变动 ...


我比较讨厌民主这个词, 好多事一挂靠到民主就变质了。
作者: 北宸    时间: 2013-2-9 13:49
马鹿 发表于 2013-2-9 06:36
我比较讨厌民主这个词, 好多事一挂靠到民主就变质了。

最近回国看到至少一条:教育在向公平的方向变动 ...

謝謝關於考分的這個觀察。

關於民主這個詞:

當年《新華日報》的社論標題:

《没有民主一切只是粉饰》(1944年11月15日)、
《“中国的缺点就是缺乏民主应在所有领域贯彻民主”》(1944年6月13日)、
《民主第一》(1943年9月15日社论)、
《中国要求的只是民主》(1946年5月1日)、
《要真民主才能解决问题》(1946年2月1日)、
《不是空喊民主》(1945年1月28日 )、
《民主与诚实》(1943年7月16日)
...

《民主第一》(1943年9月15日社论)內容:

1943年9月15日的《新華日報》:「所謂反法西斯侵略各國必須先在自己本國內徹底實現『民主第一』的口號,當然並不是說,這些國家都必須實行同樣的民主政治。由於各個國家的歷史發展、社會狀況等具體條件的不同,他們各自所實行的民主政治,可能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存在著多少差異。但無論如何,它們之間有一個基本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權為人民所握有,為人民所運用,而且為著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服務。這樣的政權必然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使失掉自由權利的人民重新獲得自由權利;沒有失掉自由權利的充分享有自由權利;特別是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這些作為實行民主政治的基本條件的人民的最低限度的自由權利,是必須切實而充分地加以保障的。」


-----------------------------------------------------------------------------------------------
    他们说这一套都是外国人的东西,决不适用于中国...原来,科学为求真理,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现在固然再也没有顽固派用国情特殊,来反对科学--自然科学的真理了。只有在社会现象上,顽固派还在用八十年前顽固派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民主制度比不民主制度更好,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主。有人说:中国虽然要民主,但中国的民主有点特别,是不给人民以自由的。这种说法的荒谬,也和说太阳历只适用外国、中国人只能用阴历一样。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7日

--------------------------------------------------------------------------------------------

关于人口素质不够的问题,共产党说过,不应因人民素质不高而拒绝民主,应用民主政治教育人民。解放区的直选,是用各种豆子代表候选人。在候选人背后的碗里面投豆子的,所有一切都公开在露天举行。现在的素质,比那时候好很多吧。

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

1941年10月28日《解放日报》:"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在于结束一党治国。......因为此问题一日不解决,则国事势必包揽于一党之手;才智之士,无从引进;良好建议,不能实行。因而所谓民主,无论搬出何种花样,只是空有其名而已。"

--------------------------------------------------------------------------------------------


1945年9月27日《新华日报》:"如何实现民主呢? 请走上民主的正轨:把人民的权利交给人民!......唯有党治结束之后,全国人才,才能悉力从公,施展其抱负;而各党派人士亦得彼此观摩,相互砥砺,共求进步,发挥政治上最大的效果。"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13-2-9 17:56
首先声明,我是坚决反对对台动武的。
我是坚信时间是站在统一的一边的,两岸渐行渐近而不是渐行渐远,相信两岸炎黄子孙的心总是会贴在一起的。近悦远来什么意思,近者悦远者来,如果政治清明,大势所趋,不是政客所能拨弄的。
如果倒行逆施,自己治下还乱得一团糟,却把统独做为政治噱头吸引眼球,于黎民百姓又有什么好处?此话针对台独也针对武统派。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13-2-9 18:32
北宸 发表于 2013-2-8 14: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 ...

这些问题我用心想了想,基本上是肯定的回答,但还是有些吃不准的地方。
是否越来越民主,这个问题不太好判断,因为平时没啥机会也没啥兴趣需要咱表态的。
机会是否越来越平等,这个我认为基本可以肯定是的。
贫富是否越来越平均,这个感觉不出来,能感觉到的是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地县城乡面貌变化极大,而且变化速度在加速。身边的亲朋好友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很大。
孩子的教育是否越来越不愁,娃还小没多考虑,幼儿园比以前好进了,收费也不高。我们也不打算攀比,就近就好。
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这个是很肯定的,不但自己家,亲朋好友基本上都是如此。

不过呢,我怀疑从爱坛取样未必准确,毕竟爱坛的朋友平均学历都比较高,收入也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其实我更想知道社会基层百姓的生活改变和感受。毕竟很多事情是钱能解决的,没有钱也能解决才真正不是问题。比如网上购票造成农民工不便,种子化肥涨价这些一文钱压到英雄汉的事儿。我小学初中同学基本都是底层工薪阶层,看起来他们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最无忧最富足的生活。
以前《南方周末》没变质之前,取了三个不同地区的普通人,每年最后一周采访其一年的生活变化,连续跟踪了十年。我对这种微观的连续跟踪报道特别感兴趣。
作者: 北宸    时间: 2013-2-10 04:40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13-2-9 18:32
这些问题我用心想了想,基本上是肯定的回答,但还是有些吃不准的地方。
是否越来越民主,这个问题不太好 ...

謝謝小毛爹的觀察。

前幾天和在國內國際學校教書的老師聊天,老師說現在錢來得太容易,比方說學校裡的公共建設,每年翻新 ,主事者在其中賺取報價和實際工程的差額,輕輕鬆鬆十幾萬入賬。  小一點的, 平常發給老師各種名目的禮品,校方也是從中拿發票面額和實際價格的差值, 這樣的錢入口袋毫不費力,來得特快。 大家心裡有數,卻也沒人說什麼 ,(這是因為這種情況太普遍的緣故嗎?)  當然我們也聊到年輕人在公司每個月兩萬多的薪資也很常見, 這是靠實力得來的。  老師有時感嘆周遭有錢人太多了, 她做警察的親戚就會很不以為然,因為在國際學校教書,接觸的以富有階層為多, 警察的職業就會看到許多真是窮困的人家,當然這些人不會出現在愛壇。  

小毛爹提到的這類調查 ,有沒有相關機構做類似的研究呢?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3-2-10 06:26
马鹿 发表于 2013-2-8 14:30
首先声明,我是坚决支持对台动武的

台湾如果要独立,我坚决支持动武。正如西藏 独立坚决不能同意一样。领土如果放弃就永远不会有机会拿回来。
如果不闹独立,就像现在这样,那就维持现状好了。
作者: 马鹿    时间: 2013-2-10 06:28
雪个 发表于 2013-2-9 17:26
台湾如果要独立,我坚决支持动武。正如西藏 独立坚决不能同意一样。领土如果放弃就永远不会有机会拿回来 ...


其实我希望台湾使劲闹腾大陆, 当大陆忍无可忍的时候就动武了, 然后就统一了
作者: 马鹿    时间: 2013-2-10 06:34
北宸 发表于 2013-2-9 00:49
謝謝關於考分的這個觀察。

關於民主這個詞:

不关心啥是民主, 我只希望尽量公平一些。

大陆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了, 可是仍然不满意。与民主没关, 真的没关。
作者: 北宸    时间: 2013-2-10 07:29
马鹿 发表于 2013-2-10 06:34
不关心啥是民主, 我只希望尽量公平一些。

大陆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了, 可是仍然不满意。与民主没关,  ...

民主的另一個角色是監督, 是盡量確保公平公義的一個機制。

有些發生在周遭的事情,  看起來似乎不是那麼切身相關 , 比方說教育主事方在校舍工程上拿回扣 , 或許有人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  但犧牲的也許是公共安全。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13-2-10 11:06
雪个 发表于 2013-2-10 06:26
台湾如果要独立,我坚决支持动武。正如西藏 独立坚决不能同意一样。领土如果放弃就永远不会有机会拿回来 ...

喝酒必汾,汾酒必喝。同文同种,不存在和俄罗斯勘界,领土如果放弃就永远不会有机会拿回来的情况吧?我想不出世界上哪两个同一民族相邻的国家会因为内战永久隔阂的,在我看来,台海迟早会统一的,南北朝鲜也迟早会统一的,不论是象东西德一样文统,还是象南北越一样武统。时间会冲淡仇恨,利益会诱惑人心,合则两利。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留给时间去解决好了。从地缘经济来说,台湾市场太小了,如果不依靠大陆,很难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谁不希望从台湾到大陆就像从北京到上海一样容易,货物运输就像省际运输一样低成本?很难想象超过半数的台湾人都傻到不为利益只为意识形态而去投票选择独立。
其实时间过得挺快的,距离台湾“匪谍就在你身边”,大陆到处抓敌特不过才三四十年。我有个台湾客户,一个深蓝的老者,他告诉我,六七十年代他集邮,有海员朋友给他带回大陆的邮票,他战战兢兢地秘藏起来,深怕被人发现当做共谍拉去打靶。
我觉得吧,首创中央四台海峡两岸节目的人还是挺睿智的,我爸爸我岳父每天必看,他们都是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眼里统一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我跟着偶尔也看两眼,听一段儿。早几年,在我眼里台湾的政治台湾的民主不过就是个笑话,议会里皮鞋纷飞,政客个个像戏台上的小丑,上街拜票个个嘴脸像是在演戏。但是渐渐地我笑不出来了,觉得他们的政治里也有些可取的地方,比如互相揭出的丑闻案底越来越小,比如对原住民的文化保护和同化。同样的,我的几个台湾朋友也在羡慕大陆政体的某些方面,比如经济建设效率高,大型公共建筑从决策到施工的周期很短,而在台湾会互相扯皮很久也定不下来,修条高速因为征地要改道多次。
我觉得吧,最近三十来年是整个中华民族难得的政治清明时期,不单大陆是台湾也是,两岸都在走向成熟,用我爹的话来说就是太平盛世。不妨再多看几年,其他国家和地区因为历史和文化多方面的原因经验不好借鉴呢,台湾倒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如果双方都是在正确的路上走,会越来越像,渐行渐近的,到时候就没什么大的分歧了。就怕某方犯错,政客在里面操弄民意,急急要独立或者急急要统一,到时候兄弟睨墙阻碍的是中国人的经济发展,流的是中国人的血,国际上不知道多少势力要躺在被窝里笑出声来。
作者: profer    时间: 2013-2-10 14:12
北宸 发表于 2013-2-8 14: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 ...

回北辰MM,现在大家从上到下都不关心民主、平等这些词,全社会整体性实用主义。
目前看实用主义依旧深入人心,等高速发展期过了之后,可能会有调整。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13-2-10 17:50
北宸 发表于 2013-2-10 04:40
謝謝小毛爹的觀察。

前幾天和在國內國際學校教書的老師聊天,老師說現在錢來得太容易,比方說學校裡的 ...

也许有人在做专门的研究,但是我没有读过连续性的原始记录。以前有个电视节目叫《东方时空-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应该也算这种微观调查。
有个词叫微观历史,比如口述史家族史企业史,比如某个人或者某个家庭在某个时代大背景下发生的故事。我很喜欢这类故事,比如某个人喜欢记账,记了几十年,从他的账本里就能读出时代的烙印。每个毫不起眼的平民、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组成分子,大海是由水滴汇集成的,历史书电视剧里出现的往往都是大人物,忽略这些平民在想什么做什么拥护什么赞同什么。唯物主义历史观里面有句话,“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我觉得,现代政治里面讲的民主,重视每个普通民众的意见,尊重每个民众的投票,恰恰和这句话殊途同归。
而且吧,我觉得微观历史更好玩,宏观历史书里面造假多,掺杂作者的思想多,同一件事儿不同方写出来,读起来得到的看法往往大相迳庭,而微观历史大多只是铺陈,决论可以自己去思考,甚至不需要思考,描述本身就很有味道。以前看过孟加拉国的经济学家尤诺斯创建乡村银行发展小额贷款,国内茅于轼在山西做类似的试验,开展民间小额信贷,无抵押物信用互保。我就想这要是有人把其中几个试点家庭的故事和经济状况逐年记录下来,该是多好玩多有意义的事情啊。
其实吧,西西河里面的晒家史就挺好玩的,算得上微观历史记录,特别接地气儿。看看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人,自己的祖辈及其亲戚朋友在时代的洪流里沉浮、挣扎、坚守,有时候感觉都替他们紧张得透不过气来,或者会惊叹好悬就没我爹或者没我出世了。有时候又觉得,不论他们的一生是悲剧还是成功,不论他们是执掌权柄或是命若草芥,不论他们信仰什么主义,我们的亲人是那么的苦难那么的坚韧和顽强,比一比就觉得好幸福,未来充满希望。而且吧,有些微观家史和自己看书报得来的想象不一样。昨天我还和岳父聊天儿,探问他父亲的故事。他父亲是个江苏农村的地主,娶了四个老婆,生了五个孩子。我本来以为49年一解放,农村土改怎么也得逼着地主一夫一妻的。我岳父说没有,除了其中一个老婆感情不和解放前就离婚的,其他三个老婆解放后都和他爹生活在一起。
我读小说也喜欢接地气儿的,现代的比如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和其他一些作品,再早一点儿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特有生活气息,我非常喜欢。不知道跑龙套GG读过没有,北宸有时间有兴趣可以找来翻翻,也许你会喜欢。
作者: 西河熊仔    时间: 2013-2-11 05:59
本帖最后由 西河熊仔 于 2013-2-11 06:01 编辑
北宸 发表于 2013-2-8 14:27
這篇是發在社會雜談,也是零五年的舊文,我想了很久,  還是想請問在這邊眾多的大陸朋友們, (特別是這幾年 ...


8年前我在吃红烧肉盖米饭,不够吃就多浇汤汁;现在胖多了每餐尽量混个水饱,也不太敢玩“好吃就在脏乱差”了,大众点评网上北京有个“张妈妈小炒”,好吃但老婆说油一般般;衣服便宜极了,但想找个靠谱的裁缝就难了。住房多少都有些改善,无非是地段可能远一些,就是租金涨了太多;距离家家都有汽车不远了,主要阻力在于摇不到号;养娃主要看讲究不讲究,不过现在家家都讲究;太忙,幼年时那种住在小城里闲的滋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年轻人多的地方民主多一些,但前景不乐观。我个人觉得民主的敌人主要是官僚而不是强力机构专政。
县一级听说都有了办事大厅,也是首问负责制了,但是办事大厅里的办事员恐怕一辈子都成不了真正的civil service了。以前穷人翻身可以靠熬,靠认识古董巴结领导,以后门槛高多了。

贫的如进城农民工或者下岗工人的少了,或者这些人彻底失去话语权了。网络这种媒体跟报纸电视还是不同,每天推给你好多可怜人,你有多少同情心都不够用的。

我个人感觉,中国又回到明或者宋这样的时代。今后不再会创造历史了,把老皇历翻出来掸掸土就是未来。
作者: 西河熊仔    时间: 2013-2-11 06:03
响马 发表于 2013-2-8 17:02
北京。算是过得去吧,如果不买房的话(话说回来,他们也没有买房资格了现在,呵呵)。这些年体力劳动者收 ...

刚开业时大多数东西都很便宜。但是市民一般都去金五星,消费习惯还没转过来。
作者: 西河熊仔    时间: 2013-2-11 06:13
sicet 发表于 2013-2-8 19:33
民主什么的,我这样的底层小老百姓是没有太直观的感受,机会我觉的是越来越多的,贫富的差距是拉的比较开 ...

我得补一句,大多这种家长都是因为自身孩子学习差求心里安慰的(不排除个例),是高考的附带产物。对于中部地区来说,又是不了解外部世界造成的误解。
我有好多同学亲戚都走过这一条不归路。
作者: 北宸    时间: 2013-2-11 10:41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13-2-10 17:50
也许有人在做专门的研究,但是我没有读过连续性的原始记录。以前有个电视节目叫《东方时空-讲述咱老百姓 ...

是,我也喜歡看這類文字 ,小人物訴說的小故事 。台灣有一份雜誌辦得很好: 「傳記文學」, 一月一期, 每一期以三十萬字準時出刊,目前已經出到第 609 期。 我父親是忠實讀者, 我的書架上有一格放的都是「傳記文學」,前年發現附近一個中文圖書館裡居然也能找到這份刊物 ,而且從第一期已發黃的創刊號到最新的當期都完整無缺!

雜誌內容包括歷史事件憶述、人物傳記、日記、歷史照片等。。。時常會讀到一些讀者投稿描寫家史,雖然沒有什麼系統或宏偉的鋪陳敘述, 但就像小毛爹說的 ":甚至不需要思考,描述本身就很有味道。" 其中也包含了許多歷史事件當事人自述的親身經歷,比方說今天我隨手從書架上抽下一本2009年的, 其中一篇的投稿者在1986年任職新聞局聯絡事主任 ,有天接到一通電話,是亞都飯店的經理嚴長壽先生打來的,電話中有點擔心地告知,華府郵報老闆葛蘭姆當晚即將下榻該飯店, 但情治單位卻在上午駐進該飯店並裝置監聽設備,如果被發現,對台灣當時的形象必然是非常不好的影響, 後來監聽設備數小時後緊急拆除。   也就是在那次葛蘭姆訪台時,蔣經國先生與之談及台灣即將解嚴一事,讀到這篇 ,對嚴先生的敬意不禁又增了一分 ,解嚴也包括解除對外國媒體的監管,試想如果不是當初嚴先生的"多管閒事",好事還沒成, 就先成了笑話。

這些小故事,有些是當初不能寫的, 有些零碎的家史是出版商沒有興趣的, 傳記提供了一個發表的平面, 過去的事有時就這樣一點一滴的鮮活起來 ,這份雜誌我因此特別喜歡。  

小毛爹說的這幾本書, 我下次也找來讀, 謝謝推薦!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3-2-13 23:30
仙人兄的贴要顶,有道理。“准备打”的目的应是促谈,而不是为打而打。

北宸的问题也要顶。这几个问题指出了摆在大陆面前有待前行的漫长道路。这也正好对应了“不怕拖”。大陆也需要时间先争取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自己,使“中国人”这三个字在世界上更有尊严,方可服心。否则一味文攻武卫,恐只会适得其反。
作者: nj_power    时间: 2013-2-14 00:41
仙人挖出这一篇,作为将要阐述的观点的重要基础。
难道,仙人认为东亚无战事,稳定压倒一切依然是我党的国策?
现在我巡航钓鱼岛到底目的是什么?难道别人不知道我党的底牌?
作者: 道孙吴    时间: 2013-2-14 11:58
马鹿 发表于 2013-2-9 06:36
我比较讨厌民主这个词, 好多事一挂靠到民主就变质了。

最近回国看到至少一条:教育在向公平的方向变动 ...

没办法 现代国家是人民取代上帝的位置
作者: 道孙吴    时间: 2013-2-14 12:03
本帖最后由 道孙吴 于 2013-2-14 12:04 编辑

这是阳谋
阴谋也有
仙人不见台湾有活力的年轻人纷纷来大陆发展更甚之还要求入党
我们是在和台湾争夺新一代人啊

只要我们不乱时间就在我们这边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3-2-14 22:32
仙人,后面呢?
作者: 不想咋呼    时间: 2013-2-14 22:36
我勒个去,这是撞上现场直播了您没回山东过年?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13-2-15 02:25
台湾的现状是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的,大陆是不可能让台湾分裂出去的。台湾台湾人民心里建设好了吗?
作者: 张王    时间: 2013-2-16 15:11
看过《放之四海而皆不准之外交战略三议(一)》,回来再看这一篇。

子曰∶“予一以贯之。”

这就叫贯穿。
作者: 不打不相识    时间: 2013-2-16 16:04
张王 发表于 2013-2-16 15:11
看过《放之四海而皆不准之外交战略三议(一)》,回来再看这一篇。

子曰∶“予一以贯之。”

看花眼了:

子曰:“以一矛贯之”
作者: akboz    时间: 2013-2-16 16:22
本帖最后由 akboz 于 2013-2-17 22:46 编辑

目前大陆与台湾比,无非是发展势头更好,军事经济优势在拉大,并且国家的基本判断是只要不犯大的错误,时间在大陆一边,对台已经有一定的心理优势,并不急于统一。但是这些是近15年以来扎实的军事斗争准备和埋头发展经济换来的,还远不是可以放松的时候。以下乱弹几点:
1.关于教育资源的问题,其实在北美也存在好的学区,差的学区,优质教育资源紧俏的问题,而贫富差距的存在,使优质教育资源更容易向富裕者阶层倾斜。

2.民主与集权的问题,两种政体,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民主也不能阻止利益集团操控政治,绑架社会,获取超额利益的问题,也无法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只是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福利健全,对下层有一定赎买,减缓掩盖了社会矛盾),特别是北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相对来讲北欧则好得多。集权的最大的问题是阶层与利益固化,一旦平民阶层的精英的上升通道被堵死,上层统治集团就会失去自我更新能力,腐化很快。以中国这大的国家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可以在吸取先进文明的基础上,创造更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而不必拘泥于民主或集权的说头。民主本身是个不坏的制度,但是不幸的是,民主经常被拿来搞意识形态宣传,被当作道德制高点和拒统的理由,这才是民主的悲哀。

3.对台湾还是保持一定的军事政治经济压力,以压促统,以压促变。基本对策是,经济优先,文攻武吓在后,胡萝卜与大棒都要有,大棒可以暂时藏在身后,但绝不能放松。对台湾人来讲,找出1万个据统的理由都很容易,台湾小朝廷自然喜欢过偏安一隅的生活,可是大陆不能因为各种借口放松统一的准备工作。我个人倾向除了经济以外,最重要的是对台的文化宣传,这点大陆做的太差,也和中共在从革命党转执政党过程中失去道德制高点有关。近期虽有《甄嬛传》,《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电视剧在台湾热播,有利于软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但是还远远不够。没有雷霆手段不显菩萨心肠,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像香港一样划定一个最后期限,如果台湾长期拒统,我是支持使用武力的,只是出手要稳狠准,在充分的军事斗争准备下,不依靠冒进,一举拿下。

作者: wuneng2001    时间: 2013-2-22 22:34
就整体形势而言,台湾不是目前的急所,台湾从04年之前的危急之势,逐步变得不急,背后的功夫之深不是吾等P民们喝茶所能了解到的。
胡核心能够说出不怕的话,不仅仅是策略,也是当时技术条件改观出的底气。
就我所知,十年前,军队与军工系统为了台湾,拟定了04、06年、08年几个加急目标计划,04年一度不允许主要岗位军官转业,所幸后来一批批新技术装备研发到位,在实力上出现明显的转折。
大国都是明白人多,马如大家所期望的那样上台,台湾也没有什么人敢大喊反击大陆、武力拒统的狠话了,美国也限制了一些人的言论。
和平,自由民主,没有武力的基础,一切都是P话
作者: njyd    时间: 2013-2-23 01:27
仙人的楼给北宸带歪了。
俺也就顺势歪一歪,俺各方面,从农民、工人、先富的人和中低层当官的都有接触。从生活条件来说,最富的人和最穷的人差距有所加大,但象我这种处于中层和不是最富的人相比,差距感觉还是减小的。不管是平均还是每个阶层的生活水平肯定都在提高。近几年我到亲家去过好几趟,那里属于苏北贫困乡,每次去都不一样,明显提高很多。今年春节家家都在比着放礼花,都是那两百多一箱的。小汽车也明显增加,小镇上还经常堵车,等有空发些照片上来。
  至于民主,现在好像成了台湾朋友“对抗”大陆的一个工具?这个词好像用的不合适,不管它吧,说说我的看法。
  1、民主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目的对于老百姓来说应该是大家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是第一位的;并且能享受合法的自由,这是第二位的。古代原始社会肯定是民主的,但又有谁愿意回到那个时代?中国现在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而且卓有成效,而且看不到在短期内改变方向的迹象。
  2、具体的民主是多种多样的,不是只有一人一票直选总统才能算民主。西方的所谓民主国家也有多种选举方法,台湾如果用法国的方法当初第一次阿扁根本上不了台。美国的选举人票实际上也是间接选举。西方国家每次选举都要大费钱财来竞选,不说谁搞到的钱多谁当选吧,至少是没钱的人是肯定选不上的,实际结果是不管谁上台第一就是要为背后的财团谋利益,这种“民主”中国是绝对不能学的。
  中国的多级选举制度也是一种民主,只是具体执行与最初的想法有很大的偏差,需要大幅改革。但不能照抄西方的方法,需要找出中国自己的方法,改革也不能太激烈造成社会动荡。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政治改革只能缓改,多试,不局限于一种方法。中国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在渐改,正是因为渐改才避免了象苏东那样的动荡,才有这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实际上八十年代以前也在改,文革就是政治改革的一个尝试,这个尝试造成的动乱也说明了急改对中国是没好处的。至少现在不象49年以前那样需要全盘推倒了重来。
  俺嘴拙,表达个大概意思吧。
作者: 胖卡门    时间: 2013-2-23 12:21
北宸 发表于 2013-2-9 05:31
謝謝,這麼說就你的觀察,貧富不均的主因,主要是因為個人自身的不夠努力不夠勤奮; 和權力與利益的聯手, ...

简单回答MM几句:
1,对台动武与否不取决于我们小老百姓,甚至也不取决于大陆的高层人物,而是取决于美国和台湾。从个人观点来看,我不支持对台动武,但是也不反对对台动武。实话说,去年的钓鱼岛争端中看到台湾在和日本分享大陆军事情报的时候,我是很不满很希望一炮轰了台湾军情局的。
2,贫富差距,根据我的观察,是在拉大。阶级固化已经开始了,但是程度上不比美台严重。我自己算不上成功,不过我的父母只不过是农村小学老师,无权无势的那一种,我一个认识的人号称淮安首富,身家十几个亿还是有的,但是他15年前只不过是个建筑工地上打工的农民工。一句话,机会很多,能不能抓住,最主要的并不取决于关系。
3,民主,我是坚决支持民主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民主--比如我认为经济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前提。这个问题扯开去就大发了,略过不提。仅仅针对MM的那个例子的话,我得说,教育部门与发行商串通问题不知如何理解,在国内所有教材必须由新华书店发行,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中小学是不收这方面费用的,高中阶段至少2002年我做老师的时候,不许向学生推荐资料和要求学生订资料是一条红线,谁犯了谁下岗滚蛋。

作者: 北宸    时间: 2013-2-23 12:49
胖卡门 发表于 2013-2-23 12:21
简单回答MM几句:
1,对台动武与否不取决于我们小老百姓,甚至也不取决于大陆的高层人物,而是取决于美国 ...

"台湾在和日本分享大陆军事情报", 這個說來聽聽,是分享了什麼樣的情報? 

至於你說的教材收費問題,如果2002年就這樣嚴格把關的話,那麼為什麼2012年會有下面這樣的公告通知呢?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2/24/c_122747139.htm




作者: 胖卡门    时间: 2013-2-23 14:42
北宸 发表于 2013-2-23 12:49
"台湾在和日本分享大陆军事情报", 這個說來聽聽,是分享了什麼樣的情報? 

至於你說的教材收費問題, ...

关于军情合作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2/09/taiwan120924r.shtml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钓鱼岛主权争议尚未落幕,台日军事情报交流仍保持常态,海军10月中旬由将领率团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展开情报交流会议。台日军事情报交流会议每年固定在日本举行,为期五天,日方所提供情报都不具参考价值,但我方却大量提供日方中共解放军最新部署情报。另外在两岸情势和缓下,我方秘密与印度、日本、美国等军方人员建立军事合作关系。

  某将领透露,近年由于大陆军力崛起,积极在东海及南海活动,亚太区域内包括日本、菲律宾,陆续与我军方恢复情报交流会议,希望取得我方长期监侦大陆东南沿海所累积的情资,国防部成为各国研究解放军重镇,纷纷派员来台研修、进行情报交换者,络绎于途。

  据指出,目前有来自印度、日本、菲律宾与美国军方人员,透过外交部国建班的管到来台,隐身北投复兴岗国防大学,藉国防大学解放军研究所名义进行研修中共军情。一位印度准将担任学员长,日本方面是两位挂名三菱重工人员的备役自卫队将领,研修解放军情资。台湾方面希望透过这种方式,与周边有影响力国家,逐步建立实质关系的军事同盟。

  将领表示,我方从日、菲两国所能获得的大陆情报,相对我方自己取得的,都比较陈旧贫乏,我方所获实质利益很低,与周边国家情报交流,对我没有情报利益,只是维持双方交流的门面。

  据指出,台日军事情报交流的重心,仍是台海当面大陆的机舰情报,日方希望我方提供监控南海舰队与战机部署情况,我方希望日方提供东海、北海舰队活动情资。

  但日本自卫队提供资料,参考价值很低,最近日方见我采购P-3C反潜机,情报交流提供给我方的材料,竟然是P-3C的技令。

作者: 胖卡门    时间: 2013-2-23 14:55
北宸 发表于 2013-2-23 12:49
"台湾在和日本分享大陆军事情报", 這個說來聽聽,是分享了什麼樣的情報? 

至於你說的教材收費問題, ...

至于教材收费,我离开这一行很久了,情况不了解,但是可以确定的说:我们这边的学校自身是无权选择的,只能从新华书店一家采购。除此之外严禁向学生推荐或推销教辅资料。
作者: 北宸    时间: 2013-2-23 15:58
胖卡门 发表于 2013-2-23 14:42
关于军情合作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2/09/taiwan120924r.shtml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钓鱼岛主 ...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 ... &id=1&id2=1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羅紹和少將(23日)表示,軍方與相關國家定期辦理學術交流動,媒體所稱情報交流,純屬臆測。

  媒體報導,海軍將領將率團於10月中旬與日本海上自衛隊進行情報交流會議,台日軍事情報交流在釣魚台問題延燒之際仍維持常態。

羅紹和受訪時表示,軍方與相關國家定期辦理學術交流活動,並無情報交流,媒體所稱情報交流會議,純屬臆測,呼籲媒體善盡查證責任。
==================================


中日關係時好時壞,好的時候,也保持著軍事交流: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42969/58519/4555732.html

http://big5.huaxia.com/zt/js/2004-74/2007/00724176.html


而去年十月中旬台日的軍事交流活動,因釣魚島事件,並沒有舉行。

作者: 无名小鸭    时间: 2013-2-25 11:00
北宸 发表于 2013-2-23 15:58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79609&id=1&id2=1



个人感觉,北辰同学对大陆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坛里那么多人从各方面进行了解释,您依然不能认同的样子,不知道这个偏见从何而来...也许是我的个人感觉错了,也希望我的个人感觉错了,如有冒犯,望海涵
作者: 不打不相识    时间: 2013-3-1 04:51
北宸 发表于 2013-2-23 15:58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79609&id=1&id2=1

台灣競爭力論壇昨(27)日公布民調,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高達61%,顛覆以往多數台灣人認為自己並非中國人的印象。論壇執行長謝明輝表示,這項結果與過去國族認同調查全然不同,可謂「石破天驚」,他認為是台灣人對「中國」的認同出現轉折。

對於政府推動「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兩岸政策,民調也顯示,認為有利台灣發展者占33.4%,不妨礙台灣發展者占30.2%,不利台灣發展者有20.5%。

台灣競爭力論壇昨天與艾普羅民調公司在立法院公布「2013第一季台灣民眾國族認同調查」,結果顯示,有90%的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認為自己非中華民族者僅佔6%,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也有61%,否定者有35%,就法理與現實考量上,堅持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者僅26%。

艾普羅公司副總邱源寶指出,以往大部分的調查機構,都以「分裂式」問法,將認同問題分為台灣人與中國人二個選項,讓民眾選擇其一。此次調查採「融合式」問法,直接詢問「請問您認為自己是不是中國人」,詢問台灣人與中國人的關係時,也以自己是台灣人為前提,如「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是台灣人也可以是中國人」、「是台灣人,但不必否認是中國人」、「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面對大陸方面提出「大陸、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說法,台灣民眾對「一個中國」定義,有31%認為是中華民族,22%覺得是中華民國,二者合計53%;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有5%,不認同「一個中國」的佔31%。

面對兩岸關係的發展,67.4%台灣民眾認為是一個機會,應積極與小心參與;18.7%台灣民眾把大陸認為是威脅,認為須要小心應對;「拒絕」參與中國大陸發展則僅7.2%。

来源:http://www.ifeng.com.tw/twnews/d ... 575115_0.shtml?_sns
——————————————————————


前几年那种分裂式的民调,让我们很多人产生了错觉,以为台湾的民族认同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大多数台湾人已经不自认为中国人,和平统一完全绝望,现在看起来还没有那么糟糕。北宸怎么看呢?


作者: 儒者无惑    时间: 2013-3-1 14:36
对于台湾问题,我们大多习惯于感性认识,而现在不知不觉中,实际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最近在youtube上出现一位大神,看看他的评论!-----转帖如下:
两岸之间的问题终归要解决。能和平解决就最好不要靠战争解决。大陆现在的工业产值大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重工业(钢铁、铝、铜、机械、造船等)大约占全球的一半。以台湾的实力和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打起来,结果不难想像吧。打完了,台湾变成一片废墟,大家都住帐篷和简易屋、靠配给证过活,贫富差距当然会消失。不过老龄化问题会更严重。因为战争消耗的是年轻人而不是老年人。您有空可以去读一读《旧五代史‧晋书‧景延广传》,看看不能战而轻言战的结果是甚麼,然后再决定该不该期待。如果这本书对您太难了,您可以去读一读《水浒》中"汴京城杨志卖刀"那一段,看看没毛大虫牛先生是如何遇难的。
现在的问题是台湾手里能对付老齤共的牌太少,老齤共手里能用来对付台湾的牌太多。而且,相对於老齤共,台湾手里的牌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减少中。现在不设法和老齤共谈条件,将来恐怕能用来讨价还价的牌就更少更烂了。可岛内物论政治人物还是普通民众都鲜有人能看明白这一点。就像两家公司要合并,一家的股价在跌,一家的股价在涨。拖越久,前者在将来合并后所占的董事会席位就越少,发言权也就越小。对台湾来说两岸和统的条件肯定比武统好得多。和统的结果最差也是港澳,武统后台湾是变成贵州还是巴勒斯坦就很难说了。
老齤共和老美之间的事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能弄明白的。现在说甚麼也没用。 TRA只是一部美国国内法。而且其内容对“以非和平方式来决定台湾的前途之举”也只限于“关切”。这个法律并无授权直接军事干预的内容。台湾都变成废墟和难民营了,”关切“有甚麼用? 两岸打起来,虽然大陆方面您也不可能秋毫无损,但受害最大的应该还是台湾。 至于我是甚麼人,和现在讲的问题毫无关系。我是火星人也改变不了现状。 安理会的五大流氓本来就和黑道无异,最多只是程度深浅问题。 您既然知道老齤共会在台湾问题上精打细算,您怎麼还会认为两岸之间会打起来呢? 软性投降也比被打成一片废墟、大家进难民营再自动无条件投降强多了吧。 老齤共对台湾最大的威胁也不是甚麼匪谍和第五纵队,而是每年那一千多亿美元的对台入超。有老齤共的实力,根本不用耍甚麼阴谋,光明正大地玩阳谋就是了。 比如大陆甚至不必切断所有经贸往来,只要把对台入超压缩几百亿美元,台湾就会苦不堪言。贸易收支、政府财政双赤字、举债成本上升和经济衰退。您看这几样那个是台湾能承受的?台湾对大陆的出超数字,您可以去经济部和海关的网站上查。而且您感觉不到的未必不存在,这样的例子应该不少吧。
台湾对大陆的出超只要减少3、4百亿,台湾就会陷入贸易赤字。台湾目前的公债主要是岛内的企业和个人购买,靠的就是贸易盈余带来的储蓄增加。如果贸易赤字化,政府的举债成本会陡然增加,从而导致财政进一步恶化。财政恶化会导致政府缩减公共开支而引起失业率飙升和消费能力下降。出口、投资、消费这三个支撑台湾经济的支柱都出问题,台湾经济能支撑多久就很难说了。两岸开战的机会已经越来越低了。这是不幸中之万幸。两岸之间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谁并吞谁的问题。即便是,两岸也总能找到一个自圆其说的台阶可以下,能和解怎麼都比战争强。
经济部国贸局发表的数字是2010年对大陆出口是1147.5亿美元,占台湾总出口的41.8%。而从大从大陆进口是376亿美元。而台湾出口总额是2746.4亿美元,进口总额是2514亿美元。对大陆出超771.6亿美元比整体出超232亿美多出2.3倍或者539.6亿美元。如果两岸突然不相往来了,台湾会陷入几百亿美元的贸易入超。
台湾的经济惨的根本原因是竞争力和比较优势下滑。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的时候,大陆还处於锁国状态,没有参与自由世界的经济竞争。全班天资最好的一位同学休学回家了,所以大家的名次自然会提高。可这位同学复课了,大家的名次下滑是正常的。大陆一复课,就在全球包山包海地吸收资源、市场、甚至人才。台湾的天分本来就比大陆差得远,再不努力,还喜欢内斗,自然经济会惨一些。即便台湾不和大陆直接往来,在欧美日等全球主要市场上还是要碰面的。而且没有大陆那七百多亿的直接输血,台湾经济恐怕早就挂了。台湾的问题就是即便有政党轮替,两个党是半斤八两,只能从两个烂苹果中挑个比较不烂的出来执政。这恐怕是台湾的宿命。
台湾不依赖中国会如何,基本上只能想,没法试。因为即便连民齤进党的蔡主席上台,她都不敢废掉ECFA。我等草民就更不敢了。当然,换民齤进党上台,两岸的经贸关系总会有所倒退。也不用完全断绝往来,只要两岸经贸往来跌个几成,立刻就见分晓了。中国大陆的确也麼有多好,但投资环境还是比台湾强多了。否则也不会有那麼多FDI流入大陆。跟流入美国的FDI不同,流入大陆的外资主要是进入实体经济,因为大陆对外资进入金融、证券、保险、期货等领域有诸多限制。一旦拆除这些限制,大陆的FDI超过美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不过老齤共一向对虚拟经济都十分抵触罢了。实际上现在台湾流向大陆的最要命的东西还不是资本,而是人才。台湾有两百多万人在大陆生活和工作。每年还有几万人从科技业、金融业甚至农业等领域流向大陆。这才是会动摇根本的。而且暂时看不出有甚麼扭转的方法和希望。
台湾人现在相信不相信老齤共也改变不了现实。老齤共有再多的不良纪录,人家也是现在的全球老二,而且十几年后可能称为老大。以台湾之力是无法阻止这个趋势的。统一这杯酒既然横竖都要喝下去,敬酒总比罚酒好喝吧。不过老齤共可没有让台湾人去信马科斯、拜毛齤泽东。人家现在讲的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老齤共现在搞的那一套基本上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老齤共本身基本上已经变成一个社会党,只不过挂著共齤产党的羊头罢了。现在只有台湾还在讲意识形态、还在讲政治挂帅。老齤共都放弃文革三十多年了,台湾却还在捡起来搞。您说奇怪不奇怪。
作者: 儒者无惑    时间: 2013-3-1 14:44
再转帖几段:
台湾谁上台,最后的结果是很难改变的。国齤民党上台也未必能和统。而民齤进党上台也未必会武统。因为民齤进党也不敢碰老齤共给划的底线。最后可能性比较大的是纾困统一。民齤进党上台几年,把台湾经济最后一点本钱赔光,然后换国齤民党上台伸手向老齤共请求经济纾困。老齤共拿纾困逼台湾接受统一。老齤共要是厚道,就会按照当初答应的条件。如果老齤共不齤厚道,台湾流失的条件可能会更多一些。不过再差的条件也应该不会比香港的条件更差了吧。
台湾最近十年对大陆投资也不过1000亿美元前后(包括迂回第三地的投资),平均每年不到一百亿而已。大陆最近十年光FDI就7600亿美元。台资占大陆总FDI的一成左右而已。
与台资流入大陆的金额相比,台湾对大陆出超的金额是很惊人的。1比10啊。产业空洞化也不是台湾一家的现象,欧美日比台湾产业空洞化更严重。当然主要是因为大陆工业的崛起。在工业革齤命之前,中国在历史上就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工业品供应者。比如大航海时代欧洲人从殖民地掠夺的贵金属有三分之一都流向了中国,以换取陶瓷、丝绸、茶叶等当年的高科技产品。中欧巨额贸易出超一直延续到英国人开始向中国大规模贩毒为止。历史上上千年都是贸易出超的大国,现在恢复巨额贸易出超也没有甚麼奇怪的。我前面说过,全班天资最好的一位同学休学了两百多年,现在人家回来重新拿到全班第一,大家也不必嫉妒。
人家至少两千多年都是世界头号经济体,中间有一百多年没睡醒,现在又醒了,也是人家的错麼?
现在欧美日等列强正在忍受著被老齤共卡脖子的痛苦,不过再忍几年应该就习惯了。当然,全球被卡得最紧的实际上还是台湾。不过台湾也基本上习惯了。全球的"政商名流"不知道老齤共阴险的恐怕不多吧。只不过老齤共玩的大部分都是阳谋,谁也拿他们没有办法。现在列强都在郁闷中呢。您有甚麼高招麼?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3-6-18 03:47
看了楼下北宸与各位的互动,终于明白,相互的交流并不必然带来理解与和解。双方 都只会更加地固执己见。
高高在上的说话语气,让人十分不爽!

仙人的吵架二原则,真是太精辟了!
作者: walkerman    时间: 2013-8-21 23:03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13-2-10 11:06
喝酒必汾,汾酒必喝。同文同种,不存在和俄罗斯勘界,领土如果放弃就永远不会有机会拿回来的情况吧?我想 ...

有见地!
作者: 西小贱    时间: 2013-8-22 17:23
胖卡门 发表于 2013-2-23 12:21
简单回答MM几句:
1,对台动武与否不取决于我们小老百姓,甚至也不取决于大陆的高层人物,而是取决于美国 ...

为何是童萌会···这在微博上有啥典故么!!!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4-3-6 11:26
北宸 发表于 2013-2-9 05:31
謝謝,這麼說就你的觀察,貧富不均的主因,主要是因為個人自身的不夠努力不夠勤奮; 和權力與利益的聯手, ...

其实贫富差距增大还是跟您说的后面几点,尤其是权力插手,区域差距等有很大关系的,不能完全归为个人不够努力。就比如,如果一个单位招10个人,可只有1个是留给真正努力奋斗上来的,另外9个都是关系,虽说一个人足够努力也可以成为那1个,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机会明显缩水了。比如我亲眼见到的几个事例:嫁到“贵戚”阶层家(如大央企董事长的儿子)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进人行或四大国有银坊总部,一个很普通的大学毕业的电气专业的女生,找了个祖辈父辈母系父系多人在北京财经界位高权重但本身相貌平平也无甚才华的北京local男生,于是就可以让印钞厂这年多增加一个“电气”专业的名额,把她招进来。当然,不可否认,个人的努力还是我们自己最可控的因素。

不过今年习大上台后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就拿我熟悉的事儿来说吧,比如大学生保研考研,中学生考大学的自主招生、艺考体特,都比前几年更规范了。我相信贫富差距扩大也许是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的副作用,但不会无限扩大下去,一定程度后肯定会被抑制的。

二三线城市,小县城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是不争的事实,10年前我父母都没想过这辈子能开上车,现在我母亲已经会在夏天开车去海边度假了。

作者: 王得福    时间: 2014-3-6 15:19
10年前在一个酒吧聚会上和一位台湾人聊天,当时年少气盛,直接问人家我们打过去会怎样?那位回答:不抵抗。但他之后的话让我非常赞同。他说台湾问题很简单,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就像美国和墨西哥。美国经济好,墨西哥就拼命想靠近,墨西哥想被美国合并人家都不给机会。大陆和台湾也是一样,经济好,自然说什么都没问题。

相互独立性高一些,大家更能相互学习借鉴。而且合理的竞争是世界前进的动力。

所以我觉得保持现状最好啦。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4-3-6 19:35
马鹿 发表于 2013-2-9 06:36
我比较讨厌民主这个词, 好多事一挂靠到民主就变质了。

最近回国看到至少一条:教育在向公平的方向变动 ...

感觉这个不太可行,主要是大学们也都是想招好学生的,招更优质的学生应该是各大学招生的基本目标吧。虽然我很不想承认,但地方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各省乡镇里的中学生源比起大城市名校里出来的学生确实是差不少的,不带任何情感上想贬低的意思,就知识和能力上来讲的确如此。。所以如果要全国统一划线,这些大学们应该首先就不同意吧。。比如说这些年的自主招生,本来为的是要在高考体制外加点变通,增加学生和学校的选择,可大部分名额都给的是各省市最好的中学,乡村学校是很难分得一杯羹的。唉

唉,我真期盼咱们国家还是多给底层和地方的学校投点钱投点资源,多发展一下乡镇农村的教育吧!真心的,现在大城市的教育发展这么快,小城镇和农村与大城市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了。乡村的孩子也是好孩子,真心的若是教学质量提高,老师水平高,资源足够,他们一样可以跟城市里的孩子一样茁壮成长,那时他们上好大学的几率也增加了吧。我觉得知识和能力都是培养的,真希望国家在教育投入的分配上多倾向一下乡村和偏远地区。像李天一四岁就是申奥大使,可年纪轻轻就犯法,这也是人大附的学生,偏区的孩子如果能有更多资源,未必就比他差的!!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6-7-18 16:42
最近爱好挖坟。
作者: 安德鲁沙    时间: 2016-7-19 15:11
zilewang 发表于 2016-7-18 16:42
最近爱好挖坟。

温故而知新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