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世界能源展望2012》概述 [打印本页]

作者: 不爱吱声    时间: 2012-12-22 14:20
标题: 《世界能源展望2012》概述
本帖最后由 不爱吱声 于 2012-12-22 00:32 编辑
2 T. s: L' X" x% b% D
+ r: ^/ p1 e3 Y9 n2012年的世界能源展望已经出来了。网址:http://www.worldenergyoutlook.org/5 t' i( f1 ]: O3 V/ R9 @9 Z: h
6 b8 }6 S# }3 H8 G2 z2 c- ]
这东西是能源行业从业者或者各国政府部门的决策者的必读物。每年的报告一般都会对未来二,三十年之内全球能源趋势进行预测,因此格外人人注目。& u5 o* z2 O  b8 ^( W9 F: J8 m5 s) U: i

) T2 x7 t% x9 Y" l今年的报告大概浏览一下,这里把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面简单列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1 ~, N5 D/ z* C: ?1 y' o8 n$ R% \) ]
看图说话最容易,所以大家还是先看几张图,加上我自己的一些解读。6 E3 i; m$ l% |8 E* b+ O. t! `
所有的图片都来自于:http://www.slideshare.net/intern ... esentation-to-press* M1 w# t  L: |0 r3 A$ Z. W- \
我这里选取了其中的第三至第九张图片,主要都是对未来(2035年)能源走向进行预测的,其他的图片大家可以点击上面的链接自己浏览。
" h: K# d9 _0 C) p& I
0 K$ r# v9 ?7 v  o! J
! _6 K7 k& J6 ~+ k7 u5 h未来全球能源总需求将比现在增加三分之一,而这需求的主要动力就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从现在的占世界能源总需求的20%增涨到2035年的23%左右,而发达国家(经合组织--OECD)则大概要下降5个百分点,从现在的41%的份额降到未来的36%的分额。显然,,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富有,他对能源的需求也必然会越来越高。
, l- d  Q1 i% s4 x/ I* N6 J
) U2 a" T& [7 j2 I
; m' Y) F+ l: G  _4 E3 l8 A0 @/ h1 J9 b$ B; v' j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本土的常规油气产量一直在走下坡路,原有的油气井都已经过了产能高峰期,步入末年,而按传统方法可开采的油气田也基本都开采了,一直也没有新的油气田被发现。不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特别是经历了石油危机,美国政府早早认识到“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那时候起开始制定政策鼓励和奖励石油开采的技术进步和革新,终于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本世纪,开采技术有所突破,水平井与压裂技术的结合使得非常规天然气特别是页岩气的大规模经济开采成为可能,于是近年来,美国的非常规油气产量大幅度上升,未来常规油气已经走到尽头,非常规油气将会支撑美国的油气产业,甚至到2020年左右总油气同比产量达到日产2300万桶的水平,单独天然气的产量届时甚至可以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这些都归功于非常规开采技术在页岩气上的应用。而油价的居高不下也为非常规开采石油创造了有利的经济条件。
0 }6 Z- F7 l& b
9 w1 `( g; z' Q9 T1 v! F& y! \8 b2 ?) S

2 E# U2 B, j5 G* S第二次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的石油工业得以恢复,未来伊拉克在政治稳定的条件下石油产量会快速增涨,到2035年应该会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油国,而未来伊拉克石油的主要输出地将会是亚洲,毫无疑问届时中国将是伊拉克的最大客户。如何与伊拉克政府搞好关系或许是中国未来领导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 t8 |9 R" j2 P# J' K) q4 [! U  s, h9 O3 k. V6 J6 r4 t
3 i. U8 T2 |4 T6 T; E: h9 E( x
注意,到了2035年,中东石油的90%将会输出给亚洲,应该是中国,印度,日本以及韩国,而届时美国基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到时候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东对于美国来说就无足轻重了。美国现在已经开始布局将国家政策的战略重心由中东转向东亚,这种趋势不可逆转,归根结底在于美国终于实现了“能源自主”。
+ E; n  y7 u/ Y- n" X. n2 e) [8 V
. Z8 [6 j1 X3 }+ [( C! s7 l, k: J! w- p" r# j$ H: Q2 S; O
9 u8 F( U7 W$ L0 X
天然气目前还是属于区域性的商品,比如说,现在北美的天然气价格非常低,大概只有欧洲的五分之一左右。但是到2035年,天然气可望成为全球性商品,满载液化天然气的轮船可以跨洋过海在各大洲之间穿梭往来。到时候欧洲一如既往地对天然气有旺盛的需求,来自俄罗斯,中东和非洲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欧洲,而此外北美和南美的液化天然气也会通过航运登陆欧洲。同样,北美的天然气也会源源不断补充到东亚三国。
5 I* r' Q' Z3 g& Z- l: A+ L. {! @9 N! {. d5 X
$ i: M$ M1 \" N2 G$ s4 h; b0 U1 A$ r/ T
未来几乎所有的主要国家包括欧盟各国,中国,印度,日本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都要更多依赖进口,而美国却一枝独秀反其道而行,届时美国的石油进口的百分比将由现在的55%回落到未来的25%,而天然气则从现在的10%左右依赖进口变成未来成为天然气出口国,再一次,这种改变正是由于页岩气开采所带来的,有人说美国的页岩气开采是“game changer"或者“revolution",或许从这一点上来看,也并不为过。而中国到2035年有40%的天然气依赖进口,80%的石油依赖进口,“能源安全”恐怕会成为未来中国的关键词。
4 |2 q5 t1 z) k- ^6 n' b9 `% S1 l; K6 A8 b; @& O8 m
- G- `; I* o- H  M; U
在能源来源变化方面,中国在煤和新能源方面增幅会很大,天然气和核能也会继续增涨。而美国煤会减产,天然气在能源中的比重会慢慢赶上甚至超过煤,新能源增幅很大。这些都可以帮助未来美国变得更清洁绿色。欧盟的煤和核能全部减产,以后增涨点就在新能源和天然气上,这也符合欧洲人对能源清洁的渴望,问题是他们的单位能源价格要比美国和中国高很多了。
9 |3 h, R& A; n6 Z5 c) w
% N: Q9 d: B4 H9 q) e. I此外,报告最后提到能源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以两倍于能源需求的速度增长。水资源对发电,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开采、运输和加工以及生物燃料作物灌溉等能源生产至关重要。
! ^3 ?8 p% ]8 y6 u* P
8 i9 n( J7 I! S人口和经济增长加剧了对水资源的竞争,可以想象水资源以后也会成为评估能源项目可行性的重要标准了。其实,水资源约束已经影响到现有项目的运行和可靠性,并逐步推升额外成本。有些情形已经威胁到项目的可行性。比如说,对于水的利用已影响到中国和美国部分地区页岩气开发和电力生产,影响到印度高耗水型电站的运行,影响到加拿大油砂生产和伊拉克油田压力的维护等。管理好能源行业中的水资源约束需要推广更好的技术,实施更加一体化的能源和水资源政策。
8 T# ]& f! |3 V9 J5 B# Z
$ P& T) e$ i1 b: ^- f6 ^0 y' A% m( t

) X( w5 c  T, I7 ?3 Y, I
+ b: Y3 m2 O9 n& w1 y( i5 Z# e& k- i$ m/ }

, q& ]0 k% R) `! r1 q; p. H, e' u
作者: liuqing098    时间: 2012-12-22 16:22
很好的解读!还留下许多共晨大发挥的余地!
作者: martian    时间: 2012-12-22 23:59
到时候会看到中国的航母在中东晃悠了
作者: 牌牌    时间: 2012-12-23 11:33
米帝这几年在非常规油气上的成就,让兔子的石油公司眼红的不得了哇。
作者: noexit    时间: 2012-12-26 15:18
感谢楼主,图文并茂很棒。但是不知道这个报告对中国能源需求预测这块是否考虑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步降低以及人口数量是否会出现拐点等因素,还是按照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以此类推的,如果是后者那这个预测的可参考性就不好说了。
作者: 不爱吱声    时间: 2012-12-26 22:06
noexit 发表于 2012-12-26 01:18
! K5 s# E( K. C感谢楼主,图文并茂很棒。但是不知道这个报告对中国能源需求预测这块是否考虑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步降低 ...
: u6 S; Q4 X) x; s8 Y; G7 X: [/ M
这种预测都是按照前几年数据外插后做简单的调整得出的,一些明显的未来可预知的因素会有所考虑,但准确性就难说了。$ x* D5 v: B& @- Q1 M3 {0 D, B
好在因为报告每年发布,每年数据都会调整。几年预测趋势都类似的话可信度就高了。未来发生大规模战争或者外星人入侵这种事情就完全没办法考虑进来。
作者: erha    时间: 2012-12-27 05:19
我看到LNG在晃悠。LNG CARRIER 今后的市场会大热。
作者: agenda21    时间: 2013-2-18 12:02
本帖最后由 agenda21 于 2013-2-18 12:47 编辑 2 }( |0 i1 i* C8 V
2 \6 a- u. a$ V: v; H$ G
问个问题。
* y0 @; ~5 c) H5 U; |' h4 {1)unconventional oil and tight oil 是一回事吗?# a! c# }! _- i. V# [+ f
2)unconventional oil 要求的最低石油市场价位是多少。) L, g+ N% f# _( F" W
就我所知,加拿大油砂工业要求的最低石油市场价格在$50 to $60 每桶。低于50,所有加拿大油砂公司就得寻求政府补贴了。
1 B) {/ ]7 Z+ `
作者: 月映空山    时间: 2013-2-20 05:31
华尔街日报的新文章,作个参考:; @$ o$ _( s0 C4 a# h
: a1 ?  l0 U/ v7 ]( r0 h2 i
作为唯一没有遭受二战荼毒之灾的工业化强国,美国曾经生产出这个星球近40%的商品。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18%。我们把美国女孩(American Girl)洋娃娃交给中国制造,把李维斯(Levi's)牛仔裤交给墨西哥制造,甚至把许多电影放到加拿大温哥华去拍摄,以至于可以把那里称之为“北好莱坞”(Hollywood North)。! v' C- h+ I; m  \# A* l2 x/ g% E

+ J+ d' L5 ^7 A6 D' w然而,在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外包之后,如今美国正悄悄兴起一场制造业的复兴。苹果(Apple)、卡特彼勒(Caterpillar)、福特汽车(Ford Motor)、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惠而浦(Whirlpool)等公司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受到廉价能源、弱势美元和停滞薪酬吸引的不只是美国企业,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计划在得克萨斯州投资40亿美元建造一座半导体工厂,空客公司(Airbus SAS)正在阿拉巴马州建造一座工厂,丰田汽车(Toyota)想在印第安那州生产厢式旅行车,然后出口到亚洲。
. ?/ G- d: y3 m; U5 ]
+ i+ J0 D4 \: o$ F% R 美国老工业区重新焕发生机是有不少原因的,其中包括亚洲人工成本和工业地块价格的上升,但最大的因素应该是美国能源实力的大爆发。由于在石油天然气页岩开采技术上的先发优势,现在北美大陆生产的天然气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大陆。与石油不同,天然气的跨洋运输并不容易;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美国唾手可得全世界最廉价的能源:天然气在美国的价格是每百万英国热力单位(BTU)3.55美元,而在欧洲约为12美元,在日本约为16美元。廉价能源不但能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以及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还能增强美国工厂的全球竞争力。对从产品输出大国沦为就业输出大国的美国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提振。
: d. i% }$ J3 A  V4 R) C# ?7 }8 n
最大的受益者是能耗大户企业,如化工厂和炼钢厂等。《巴伦周刊》(Barron)挑选出了应该能从天然气优势推动下的美国制造业复苏中获得巨大成功的八只股票,它们是西南能源公司(Southwestern Energy)、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LyondellBasell Industries)、纽柯钢铁公司(Nucor)、都福集团(Dover)、卡尔派恩公司(Calpine)、CF工业控股(CF Industries)、威廉姆斯公司(Williams)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nion Pacific)。不过复兴也会对区域性借贷机构、住房建筑商和各地的小企业产生影响。纽约研究机构国际策略与投资集团(International Strategy & Investment Group)的联席主管南希•拉扎尔宣称:“美国是天然气领域的沙特阿拉伯。美国中部是我最看好的新兴市场。”
$ G- [0 D" n' E3 ^" }" Q& e' o. X& ^* [4 |' E" ~, q1 q' ~  J
美国的能源优势要感谢液压破碎法。这是一种备受争议的开采方式,利用高压将液体打穿岩层,深度往往达到一英里以上,以获得石油和天然气。批评人士谴责液压破碎法会破坏环境,但甚至连他们都承认,这种做法能带来大量的廉价天然气。过去六年多来,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从每天1500万桶油当量跃升至2010万桶油当量,创下20年来的新高。同期的美国原油进口从每天1400万桶降低至800万桶,为近25年来的最低水平。
5 j8 N) c7 C4 A+ L5 q( s
6 |( O) G  ^4 f4 a5 }5 p% c有一个趋势值得关注:南达科他矿业理工学院(South Dakota School of Mines & Technology)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8%,要求的起薪中值比耶鲁大学(Yale Univesity)毕业生高出16%。他们的吉祥物是:地精矿工(Grubby the Miner)。+ _1 S  q) N  f) _. q9 n/ H
+ x$ Y8 I- n  l0 h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称,到2020年,美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预测,到2025年,北美将成为能源净出口地区。2 j/ }% J( [* i5 r( Z
' o+ `, _- A, n
美国在能源上的优势足以维持数十年之久。T. Rowe Price基金公司自然资源类股票组合经理提姆•派克(Tim Parker)说:“美国的优势不仅在于地下蕴藏的巨大储备,而在于一连串可以预想到的组合拳,包括早已建成的基础设施、专业技能、相对丰富的水源,以及一个有利的许可权制度,从而确保土地所有者在开采过程中能获得应有收益。”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欧洲反对液压破碎法,基础设施缺乏;日本几乎找不到任何页岩地形;中国虽然资源丰富,但只有靠近长江的页岩地区拥有足够水源进行液压破碎法开采。
0 t8 h$ c/ D  q# s* d2 n0 Y+ c0 y0 `* E; ]
当然,一个尤其寒冷的冬季可能会推动美国天然气价格飙升,但这种波动只是暂时的。由于天然气储备不断扩大以及库存屡创新高,商品策略师预计美国天然气价格将在未来数年内保持在每百万英国热力单位三到五美元的区间──远低于国外的天然气价格。
% X/ g; y( r4 t2 M* D0 S2 f& e7 Q
- G# z8 m+ T/ r+ q3 |) }' ^廉价天然气并非美国唯一的优势所在。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来,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的低成本工厂。然而,中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正在以每年15%到20%的速度增长,而美国的工资水平则停滞不前。虽然中国政府力求保持币值稳定,但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33%。中国整体的工业用地平均成本为每平方英尺10.22美元,但在沿海城市宁波已上涨至11.15美元,深圳为21美元──而美国田纳西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仅为1.30美元到4.65美元。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高级合伙人哈尔•西尔金(Hal Sirkin)说:“未来五年内,如果在美国一些地方建造工厂,其许多产品的整体生产成本仅比中国沿海城市高10%到15%左右。”如果再考虑关税和运费,美国与中国的制造成本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 b" f4 e6 n3 ~$ }4 T4 h
3 z& L6 ?) T( q0 j如今,制造商在为工厂选址时的考虑因素也不仅仅是成本。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加里•皮萨诺(Gary Pisano)表示,美国仍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而把供应链贴近美国,有助于加快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和创新速度。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美国工业企业部负责人罗伯特•麦卡琼(Robert McCutcheon)说:“在美建厂不仅能保护产品的知识产权,还能保护产品的生产流程。”
! s. |3 w3 s2 c! t$ q; C4 i0 r! U: j$ ?: Y
当然,美国企业不可能完全关闭海外工厂。与其他许多国家相比,美国的企业税依然很高。由于自动化技术进步和产能提高,回归美国的就业岗位也有限。不过,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西尔金做出一个保守估计,认为到2020年,美国将增加250万到500万制造业岗位,从而让美国目前接近7.8%的失业率下降二到三个百分点。由于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竞争对手的生产成本较高,美国的出口也将进一步扩大。美国的港口设施齐全,但容量闲置,目前吞吐量仅为最大运营能力的54%,低于欧洲的59%,拉丁美洲的67%,以及东南亚的76%。
+ {# J3 N1 [/ r! w4 ?* c! T1 }  [: d$ w4 Y6 K, G$ p
更多的工厂回归本土有助于美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全美制造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nufacturers)表示,在制造业上每投入一美元,能额外拉动1.48美元的经济。还有一个好处是:制造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占美国私人板块研发投入的三分之二。) ^: o9 h) A+ X; C, U2 P+ F2 G

5 v9 V& b  s  j1 k! F# \五三银行私人银行(Fifth Third Private Bank)的首席投资策略师杰弗里•科赞尼克(Jeffrey Korzenik)表示,这一切只是开始: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及较弱的美元是一个长期趋势,在失业率低于6%之前,美国的人工成本将保持稳定。“美国制造业的离岸外包已持续数十年,但重新回归的趋势仅仅开始了两三年。”
! C( T3 i1 y" P; G5 ^9 A/ G. c* p' S1 z0 U
下面列出应该受益于这一趋势变化的八只股票。& F& ~; W4 i" p+ X

. g% K4 e6 l- Q; ~3 O* O. z& s1、西南能源公司(SWN)
$ [4 l6 j6 A) ]( S6 f9 v. Z! a3 x, N" Y) P& E2 z4 y" @& D
廉价能源是制造商的福音,却是能源开采企业的诅咒;因此,投资者对受天然气价格猛跌影响最大的能源生产企业避之唯恐不及。西南能源公司99%的产量和储备都是天然气,当天然气价格逼近十年以来的最低点时,你可能以为这家休斯顿公司的管理者会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2 g/ X8 K* j* D# i0 ^0 V( c7 m6 X0 p4 C6 M) A
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是因为西南能源公司的生产效率极高,生产成本很低。这家公司在北卡罗亚纳州南部城市费耶特维尔(Fayetteville)有 926,000公顷的页岩气田,凭借密井、一些自有钻井平台以及垂直一体化的服务保证了运营生产的稳定性。该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马塞勒斯(Marcellus)也有187,000公顷的页岩气田。目前该公司的股价为34美元,比同类公司稍高,但依然低于公司的净资产价值。/ s1 _; u- _- u! u0 h
0 I- _& `, }& }' z7 ^/ e
RS全球自然资源基金(RS Global Natural Resources Fund)的联席投资经理肯•赛托斯(Ken Settles)预计,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最终将达到五美元到六美元的水平。“投资一个低成本生产商的好处在于,即使天然气价格低于长期可持续水平,西南能源公司的资产依然在产生利润,为股东们创造价值。”0 y0 K; o! H" Q( B  F0 U

( B- ~2 X1 L! P2 {1 o) r西南能源公司计划把2013年的天然气产量增加11%到13%,分析师预计其本年度的每股盈利将攀升19%。如果天然气价格上扬,公司的利润增长将更为强劲,但投资者无须对此翘首以盼,就能安享投资收益。
; ~9 e+ e1 y! @# w0 h0 i4 W+ l
7 E. d9 R& D9 S6 e2、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LYB)
! Y+ E. b" Q* A$ F4 ]* E4 v' Z) X+ {* B! L7 ?5 v( b' J
化工厂对能源的需求极大,同时依赖于石油天然气提纯过程中的副产品作为原材料,如乙烷、丁烷和丙烷等。因此,页岩气的大发展对其是一个双重利好消息,一方面提供了廉价原料,另一方面提供了廉价能源。事实上,普华永道认为我们可能会开始看到越来越多的基于塑料的替代品,以取代金属、玻璃或木材。这对杜邦公司(DuPont)和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这样的多元化特种化工巨头企业是个好消息,陶氏化学正在投资40亿美元提升产能,在得克萨斯州建造一个乙烯厂,预计招聘2,000名工人。
% u) Q. w  \6 {& j% s
4 L8 I9 |. G1 f' Z不过,T. Rowe Price基金公司的提姆•派克认为,原本利润率较小、趋于大众商品化的基础化工企业能从廉价原料和能源的新格局中斩获更多。他推荐的股票是: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 F' G- x4 d7 s

9 p+ q; v9 f2 t3 b: I这家公司总部位于荷兰鹿特丹(Rotterdam),从2010年4月的破产保护中浴火重生后,其在纽约上市的股票大涨184%,近期的交易价格为62美元,基于2013年预计利润的市盈率为10.7倍。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的管理团队正在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并通过股票回购和分红向股东返还本金。公司的股息率为2.6%,净利润率5.6%,超过同类公司3.7%的平均水平。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分析师大卫•贝格雷特(David Begleiter)坚信,凭借新增加的产能、廉价的原料以及14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2016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10美元,股价有望突破100美元。
  p( r. Q7 c0 N+ l( k6 q+ w& T% f+ ^: `' |# L
3、纽柯钢铁公司(NUE)
$ G2 F" E, h$ c3 [6 h
7 W- s6 [+ o4 R0 `; u; N' h/ t钢铁公司并非只是能源消耗大户,钢管和钢铁产品也是能源开采和运输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不用说能源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了。纽柯钢铁公司99%的收入来源于美国市场,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小钢厂运营商和金属回收商,因此能够牢牢抓住美国能源优势和制造业复苏所带来的商机。
: J! B3 \5 H* u( Q  u4 b( \9 U5 A0 l! K
钢铁行业困扰于产能过剩问题,股票价格随着喜怒无常的经济数据大幅波动,而纽柯钢铁公司的股票与同类公司相比更具防御性。富国银行(Wells Fargo)钢铁板块分析师山姆•达宾斯基(Sam Dubinsky)从长期角度看好这只股票,“理由是其具有精简的成本结构以及灵活的产品多样性,从而推动其盈利水平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在美国建筑市场的触底过程中,纽柯钢铁公司已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3.1%的股息率进一步增加了该股票的吸引力(近期股价为47.78美元)。
; i. x/ s: B/ d, z- v8 o
0 h7 z* q+ s" A4、都福集团(DOV)
! }6 A3 i) }$ o
9 y, r( L3 {. w- E0 R# t美国真的准备好再次投身于制造业吗?美国制造工厂的平均年龄为15.5年,而设备的使用时间接近六年。这两个指标都处于近50年来的最高位。美国钢铁协会(ISI)在一份报告中这样写道:“设备和工厂老旧,因此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更新换代。”美国钢铁协会认为,未来五年内,资本支出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将从10.2%上升至14%,接近20世纪80年代初的顶峰水平。这对都福集团来说是个好消息:这家大型企业集团生产各式各样的工业产品──从制冷系统到特种水泵,从钻头到条形码设备等──因此能在美国的制造业复苏中获益良多。* H, v! g+ R! {9 h1 J2 }! W! L

( ~% ~) t4 _) z' y- P与其他经济敏感型股票相比,都福集团的产品更趋多元化和稳定性。管理层的资本运作较为巧妙,购并企业,回购股票,将资本回报率提升至12.4%,达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其股息生息率为2.1%,其9.7%的利润率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然而,其股价仅为67美元,基于2013年预计利润的市盈率为12.8倍,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也低于其他机械类股票的市盈率。
' q" l7 Y3 |( J9 [$ c6 P8 }. p/ f1 J6 f: y5 `
5、卡尔派恩公司(CPN)
  j* \9 n# J3 e6 y6 n& K7 J! K, v, t( @1 u1 U6 }) K! Y. }% ]
卡尔派恩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私营天然气发电企业,运营着好几家最先进、最高效的发电站。仅在六年前,美国有近一半的电力来源于煤炭发电,但天然气发电的占比快速提升,已从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煤电则已日渐衰落。; V6 h" r9 P( y2 S

* _" ^* b* s% h, }  c+ T' L) g美国正在不断转向更清洁的天然气,这也是《巴伦周刊》对这只股票青眼有加的原因之一(详情参见2012年7月23日的文章《卡尔派恩蓄势待发》(Calpine Gets Ready to Light Up))。公司还有闲置的天然气发电产能,因此能在煤电转为天然气发电的大潮中稳坐钓鱼台。$ z7 i. R' ?0 l( y
& o( L  V" O* v1 W
该公司的股价为19美元,2013年每股预计利润为69美分,市盈率27.6倍。乍一看来,公司的优势已经充分体现在股价当中,但这看似很高的市盈率依然低于其近五年来的中值,而且该公司每股的自由现金流达到一美元,并在不断减少债务水平。RS全球自然资源基金的联席投资经理麦肯齐•戴维斯(MacKenzie Davis)说:“当电力价格处于低位时,卡尔派恩可以从产能效率不高的发电商那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当电力价格上涨时,公司的利润率和现金流还会进一步改善。”
0 y# {4 I; O$ r) z5 B: W9 L' j6 O7 v8 V# \
6、CF工业控股公司(CF)
5 o9 J8 T: ~. h/ L8 F/ u( Y9 p6 {1 v( j8 {
在化肥生产过程中,能源成本占到总成本的将近70%。蒙特利尔私人银行(BMO Private Bank)首席投资长杰克•阿布林(Jack Ablin)认为,CF工业控股公司是天然气富足时期的一个很大受益者。+ T0 {6 g4 I( n5 Y5 y! J4 L
& b4 U  X" M$ _1 C6 A( H
该公司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东北部城市迪尔菲尔德(Deerfield),主要生产氮肥和磷肥,85%的收入来自于美国市场。目前的股价为226美元,超过同类公司,近两年来上涨了73%,最近一次涨幅得益于旱灾所导致的玉米和大豆价格飙升。分析师担心公司盈利水平达到周期顶点,因此下调这只股票的推荐评级;投资者也心神不宁,担心管理层耗资38亿美元扩大氮肥产能会降低公司利润率,影响股票回购规模。8 u  R) y8 b- S5 V1 _8 f

2 C* j; `8 F7 n/ \1 {! L然而,股价回落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反而是一个大好机会。低廉的天然气成本应该能让该公司的营业毛利保持在接近50.1%的历史高位。玉米供应短缺、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以及美国玉米带(Corn Belt)的持续干旱会对谷物价格和化肥价格形成支撑,CF的投资级信用等级和低债务水平有助于让公司在有资金需求时以较低成本借贷资金。其股票基于过去12个月利润的市盈率仅为8.2倍,远低于公司2005年上市以来12.3倍的市盈率中值。* b: P- A! P1 V! ^$ Z* w. x

7 y3 _$ Q6 \* L* p' D, l7、威廉姆斯公司(WMB)
0 o5 \7 T1 G! _8 C
' p" W; r" S% ]7 C为什么天然气价格如此便宜,而美国开车一族不能在加油站享受到更低的油价?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油价是由全球供需关系决定的。经过数十年进口石油的日子,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基础设置,以便销售美国国内生产的天然气。这对天然气管道运营商来说是个好消息,有不少这类公司采取“业主有限合伙制企业”(MLP)的形式以达到避税目的,而如果投资者不想纠缠于这种复杂的组织结构,可以选择它们的母公司进行投资。
6 D5 W2 e6 A8 T& X9 l) T5 P3 E1 P! R, |' g; T0 i4 Z3 G! F5 e4 u# F4 {
威廉姆斯公司从事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工作,拥有同名MLP子公司Williams Partners 78%的股份。公司具有多元化的资产结构,股息率3.9%,并将从天然气运输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升温中获益。
; n' N% Y$ r( P; u- A. s( N) Q
2 h" c9 \' a# K: a* V3 V不过,2012年是13年以来MLP投资回报率首次落后于股市整体水平的一年,原因是天然气价格疲软,税收顾虑,以及多年盈利后的利润分配。
$ _& _' L7 G4 ?8 b) Z4 p8 R; k, D9 q& M; e' o
Williams Partners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为6.6%,下降22%。母公司Williams的股价也较为疲软,原因是Williams私营控股的Access Midstream Partners公司及其MLP投资了一个22.5亿美元的复杂项目,而Williams专门增发股票为其融资。
& i5 d$ Y. \7 @/ q) p3 }+ M4 E/ ^8 ?' o! G6 j- e! T
不过,该交易提升了Williams在尤蒂卡(Utica)页岩区和马塞勒斯页岩区的话语权,并为公司带来稳定的许可费收入,以缓解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Williams的股价为34美元,投资者一度担心公司需要进一步融资,但其今年约16亿美元的现金流超过了华尔街预测的8.16亿美元的调整后净收入,足以覆盖公司的各项支出,从而确保Williams能够实现之前的承诺,即每年提高股息率20%,直至2015年。
! z! F) g; ?# a; j* k; n6 R$ j( m$ d1 S9 ~0 L' d
8、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NP)
: K2 J3 }2 D  _2 Q& S
% m( h" }9 ]' F' B0 |, J任何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必须从工厂运往其他地方。铁路运营商堪萨斯城南方铁路(Kansas City Southern)拥有的南北线路得天独厚,直接连接美国中西部和墨西哥,因此能在美国一部分制造业移往墨西哥的过程中受益。不过,真正的铁路之王还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 M* g4 V& n9 v
9 r% |( w: c" \: p* R* ?$ a7 o
150年前,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签署了《太平洋铁路法案》(Pacific Railway Act),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应运而生,其密集的铁路网络遍布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美国版图。Stephens资本管理公司的运输行业分析师布莱德•德尔科(Brad Delco)认为,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是与汽车、化工和钢铁等能源敏感板块关联性最强的铁路股票之一。该公司的铁路网络覆盖墨西哥湾岸区(Gulf Coast),拥有各家铁路运营商中规模最大的化工产品运输权,占美国西部汽车及零备件运输量的75%,而其在美国东海岸相对较少的线路使其能够避开煤电衰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 |! [7 o: `9 T& l0 {! M5 Y8 G$ X: R4 s$ R6 {
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股票过去两年来已经上涨44%,达到133美元,是同类公司平均水平的近两倍,其基于2013年预计利润的市盈率为14倍,稍高于同类公司,但还不到它自己的历史平均水平。公司管理层将营运毛利率提升至36%,为十年来的最高值。股票的股息率为2.1%;自1899年蒸汽机推动美国进入第一次工业现代化以来,该公司每年都支付股息。在美国进入能源新时代之际,这家铁路巨头也已整装待发。
6 a2 L$ E, z. V
  r5 K5 Q$ C$ \) M8 \+ \
作者: 奉孝    时间: 2013-2-20 06:17
月映空山 发表于 2013-2-20 05:31 3 C- d) c2 E  [8 c3 a% {
华尔街日报的新文章,作个参考:: ]/ w- a5 n5 H# K0 I' r! _5 G

. n$ b( X5 K0 I8 B: y; o4 h! n作为唯一没有遭受二战荼毒之灾的工业化强国,美国曾经生产出这个星球近40 ...

6 t; L) Y. {/ f' w2 x* x( R美国人口结构合理,资源丰富,辗转腾挪的余地最大,中国在资源方面非常脆弱
作者: 之大    时间: 2013-3-18 12:28
中国还在思考0 Y5 L5 N5 ~: x" u8 Z

) M3 M4 b/ t1 s3 T1 X9 x9 X: h海洋能源+ w3 D9 B# G7 Y) s, z1 Z) M+ J* H
页岩气& p3 z) @  Y+ `. w- t
核能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