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苹果将部分生产转回美国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2-7 12:42
标题: 苹果将部分生产转回美国
苹果将部分生产转回美国,这是今天的大新闻。苹果不是把所有生产都转回美国,实际上只有iMac的一小部分转回美国。还不是在美国直接建立工厂,而是寻找美国国内的代工厂,相当于美国的富士康,只投资了1亿。富士康在美国有业务吗?要是富士康直接在美国开厂,苹果继续找美国富士康也不是不可能的。
& E* Y+ J2 C# r1 ~* Z) D" ^0 |; U$ s" K8 x6 B5 Q6 C- c( Q
苹果的股票在9月达到顶峰,此后两个月跌了22%,现在跌势还没有止住。有人说,这是持股人套现,赶在明年财经悬崖收割前捞一把,不反映苹果的实际业绩。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苹果的销售没有显著变化,Steve Jobs的余辉还在,老本还有一段时间可吃。但也有不少人在观望苹果的未来,“大众精品”的创意道路不是谁都能走的,苹果换人了也一样。老实说,Steve Jobs转世的话,也未必能一波一波继续创造奇迹。于是苹果想打Made in USA牌,用“爱国主义”吸引顾客。
# t8 x" s2 V* o* K0 E. Y9 E1 p, I! i3 W  U4 u, l6 \
这张牌以前就有人打过。90年代初,日本汽车在美国攻城略地,Chrysler总裁Lee Iacocca就大张旗鼓地用Buy America为旗号,推销Chrysler汽车,热了一阵就冷下去了,愿意用自己的钱包支持劣质国货的人毕竟有限。10年前,New Balance独出心裁,在美国制造跑鞋,特地把标志打得大大的,但几年后也悄悄地换成Made in China的New Balance了,再也不提Proudly American了。苹果不是劣质产品。新闻里特地弄一个iPhone5买了没多久就坏了的老大妈抱怨,但这是荒唐的,苹果从来就是大众精品,而不是伪劣产品。中国制造丝毫没有影响苹果的质量。美国制造的苹果是否会比中国制造更好,个人存疑;但美国制造的苹果会比中国制造更贵,个人确信无疑。. ], C$ o9 ~$ x
0 f" e7 i: L. c1 Q* |/ C
中国人工成本也上涨了,据说Whirlpool、GE还有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往美国搬回制造业了。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美国是注定壮大不起来的,人工成本毕竟还是高,还有一个问题是人心不稳,有机会就跳槽。现在低端制造业回潮是奥巴马用税收鼓励的缘故,这样的鼓励只有产出大于投入才能持续,但这很难。一旦税收支持难以为继,回潮还是可以反回潮的。  a0 Z$ j; t- @
) b0 N# k1 A% i% I6 K, Q8 R
第二个问题是市场。美国依然是最大的市场,但中国正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市场,甚至有望超过美国的市场总量。苹果要么在美国、中国维持两套生产体系,冲淡规模经济的优势,要么从美国向中国返销。中国肯定会有一些二货认这个“纯美国制造”,但更大的顾客群还是认价格。美国制造本来就成本高,加上运费,将进一步限制销路。当然,如果苹果认定中国市场已经是lost cause,注定要丢给Android,准备向Google一样撤出中国,那就另当别论了。
7 [; z' W, k) Q, t# L/ x# R4 k. e8 I' Y$ T
苹果的这一动作是公关噱头,经济动物的试水,还是高瞻远瞩的战略转向,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作者: 逍遥探花    时间: 2012-12-7 16:00
我觉得是公关噱头。毕竟跟自己钱包过不去的消费者还是极少数。
作者: 小剪子    时间: 2012-12-7 17:18
还是晨大分析得明白
作者: erha    时间: 2012-12-7 17:20
富士康在休斯敦就有厂,主要做HP生意。管理风格跟国内富士康差不多,上厕所超时一分钟都要被骂。
作者: 橡树村    时间: 2012-12-7 19:28
这类东西自动化程度可以很高,解决不了几个人的就业吧。也就是个噱头。/ M- ?4 ?3 }3 l8 Z# u9 V

作者: 二郎神    时间: 2012-12-7 20:08
Google是被提着耳朵踹出去的。关于这点,微博排名靠前的众多娘娘腔中,有个最清楚。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2-12-7 20:14
这个只能是宣传目的,配合总统大人的要求做的小动作而已,否则财务上将是大问题,即使是利润率非正常高的苹果也一样。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2-7 22:20
erha 发表于 2012-12-7 03:20
1 V; \1 V/ E# H5 D富士康在休斯敦就有厂,主要做HP生意。管理风格跟国内富士康差不多,上厕所超时一分钟都要被骂。 ...

* N, \8 n$ [/ ^& {哈,看来就是这么回事了,然后美国工会跟苹果、富士康干……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2-12-7 22:22
富士康立马接玲子。昨天就回复开展American Expansion:8 N% `9 J7 C5 ]2 j1 r8 d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 ... made-in-u-s-a-.html
7 d8 Q4 F, ^- Z: o2 U, @$ m/ h' C  i+ i$ u8 p
以后,会看到苹果上有大大的“Assembled in USA”,再不济就“Packed in USA”。
作者: erha    时间: 2012-12-7 22:53
晨枫 发表于 2012-12-7 08:20
9 G% W' F& R4 {+ Z0 ~哈,看来就是这么回事了,然后美国工会跟苹果、富士康干……
' x: Z* ~7 l/ Y9 ~, W
估计也没什么工会,里面都是中国人,越南人,老墨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2-12-8 01:04
erha 发表于 2012-12-7 04:20
/ l+ e- X! O5 g. o( Y5 b  R- y富士康在休斯敦就有厂,主要做HP生意。管理风格跟国内富士康差不多,上厕所超时一分钟都要被骂。 ...

+ d7 Y+ _' a' x不会吧?在美国骂人上厕所?除非雇佣的是非法移民。。。
3 g/ g" Z" J, v# n
作者: 奉孝    时间: 2012-12-8 01:35
erha 发表于 2012-12-7 17:20 : s" |9 x* _* n6 y
富士康在休斯敦就有厂,主要做HP生意。管理风格跟国内富士康差不多,上厕所超时一分钟都要被骂。 ...
+ d% _1 f' f8 V4 M! b
工人呢,都是老墨?
作者: erha    时间: 2012-12-8 06:41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12-7 11:04 3 i# S% b7 V6 a- z- x( n  g4 i
不会吧?在美国骂人上厕所?除非雇佣的是非法移民。。。

* j( `, Q8 q0 Y5 D3 j就是这样。我认识两个在里面工作的台湾人。其中一位中年女士告诉我的:小便一分钟,结果她用了三分钟,回来被头头训斥。
作者: tanis    时间: 2012-12-8 08:02
美国缺劳动力,根本劳动密集不起来。懒人太多,情愿吃补贴不愿意工作~
作者: tanis    时间: 2012-12-8 08:04
erha 发表于 2012-12-8 06:41 2 r1 G9 [. f" g4 n
就是这样。我认识两个在里面工作的台湾人。其中一位中年女士告诉我的:小便一分钟,结果她用了三分钟,回 ...

7 D1 L& _2 f+ i& P$ b" S( H那个台湾人是非法移民么。。。 工资多少。帮人割草,扫雪估计都挣得比那里多吧~
作者: erha    时间: 2012-12-8 09:30
tanis 发表于 2012-12-7 18:04
! N# z+ M6 N% B# t( f那个台湾人是非法移民么。。。 工资多少。帮人割草,扫雪估计都挣得比那里多吧~ ...
2 d4 R# ^* J2 v  J# K4 O9 C
合法移民。扫雪割草不适合中年妇女干吧。
作者: tanis    时间: 2012-12-8 09:46
erha 发表于 2012-12-8 09:30   i4 r' U7 `/ ~$ U1 z. W0 D, K
合法移民。扫雪割草不适合中年妇女干吧。

0 B9 U7 D7 g3 \/ K: s3 }- b其实是不费劲儿的,都是开拖拉机上下。去年给我扫雪的就是一米国中年妇女。 富士康不知道给多少工资。如果是minimum wage的话,有太多清闲的多的工作可以做了~
作者: tanis    时间: 2012-12-8 09:48
貌似快30%了~
作者: erha    时间: 2012-12-8 09:53
tanis 发表于 2012-12-7 19:46 ( l& j: [9 m( f" l0 {
其实是不费劲儿的,都是开拖拉机上下。去年给我扫雪的就是一米国中年妇女。 富士康不知道给多少工资。如 ...

! b" M1 @; {; {% u) G在休斯敦的大夏天割草不是个轻松活。
作者: tanis    时间: 2012-12-8 11:53
erha 发表于 2012-12-8 09:53 0 T" V* ?% d( g) d1 L
在休斯敦的大夏天割草不是个轻松活。
+ h3 i1 b; }3 e! i" m' v5 D
我说的是这样的,直接从truck上开下来。
' D+ B" r& p* Thttp://www.sears.com/shc/s/p_101 ... ncode=31-58829936-2/ _, }# z) p# N: M3 V# x

1 d/ i9 Q) Z/ G! g人不用使什么力气。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2-8 12:40
erha 发表于 2012-12-7 16:41
# q, q) N7 \8 M就是这样。我认识两个在里面工作的台湾人。其中一位中年女士告诉我的:小便一分钟,结果她用了三分钟,回 ...

, V! u6 J( |4 f, `她是合法移民吗?如果是,到labor board搞老板一状,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作者: 我们的田野    时间: 2012-12-9 15:18
上涨之中总有回调,压力山大总要政治正确来遮人耳目,但大势不可违,逆势是必死,苹果不会这么傻,用股东的钱为政客买单
作者: alexjak    时间: 2012-12-13 15:57
感觉苹果就是在追求政治正确   中国的产业链在这  想脱离中国没那么容易的  
作者: 黯影    时间: 2012-12-13 19:23
奥黑炭好像很清楚的说不要富士康在大陆这种的血汗工厂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2-13 22:18
黯影 发表于 2012-12-13 05:23
+ n0 p1 c. f, |( t! p奥黑炭好像很清楚的说不要富士康在大陆这种的血汗工厂

$ P, h. S4 V4 l7 M" _要是富士康到了美国“改邪归正”了呢?
作者: alexjak    时间: 2012-12-14 23:07
富士康做的活就是组装 改邪归正后   成本怎么承受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2-15 00:23
alexjak 发表于 2012-12-14 09:07 : c, ?: T, D9 K- B
富士康做的活就是组装 改邪归正后   成本怎么承受
! u1 k0 N* |$ @" J9 }
生产转回美国后,成本上升是必然的,苹果不可能对此没有预期,也将以爱国牌说服顾客多掏钱。
作者: alexjak    时间: 2012-12-15 16:01
以前美国车和日本车竞争时打爱国牌  都没成功  现在在打估计不容易  这就又要考验美国人对国家 和钞票的爱  哪个更强烈了
作者: meyatu    时间: 2012-12-15 18:41
erha 发表于 2012-12-7 17:20 0 F# \+ p& y$ i+ G
富士康在休斯敦就有厂,主要做HP生意。管理风格跟国内富士康差不多,上厕所超时一分钟都要被骂。 ...

3 t, U7 J3 i4 Z3 e2 Q# k- Z难道管理者都是国内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2-15 22:49
alexjak 发表于 2012-12-15 02:01
- ?4 B, n/ `8 [8 u* B3 f; Y+ T9 \以前美国车和日本车竞争时打爱国牌  都没成功  现在在打估计不容易  这就又要考验美国人对国家 和钞票的爱  ...
- A0 y9 e/ [5 W7 i# I; n9 x
时代稍有不同。以前美国人没有危机感,所以是彻底的个人主义。现在有点看到彻底的利己最终的坏处了。
作者: alexjak    时间: 2012-12-15 23:08
美国人的危机感 本质上是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导致的国家竞争力下降  也就是说  真正的劳动者所获得的回报远不及食利阶层  在这种情况下 爱国主义的呐喊 恐怕不容易引起共鸣吧  . N4 [. i( `9 A
7 k) k0 T" o% j8 k. W: \+ z" ~
苹果生产的是面向普通人的产品  而就普通人而言   国家强盛时的爱国心和相对不那么强大时的爱国心比较的话  前者  还是强的多  不然的话 比较下90年代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普通人的爱国心就可以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2-15 23:31
alexjak 发表于 2012-12-15 09:08
: ?# N: d' U9 C! x美国人的危机感 本质上是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导致的国家竞争力下降  也就是说  真正的劳动者所获得的回报远不 ...

( X- e1 q: h* A* C你说的贫富差别导致的是不公感,而不是自身岌岌可危的危机感。两者都存在,但不一样。国家强盛与否那是自豪感和认同感,又是另一回事。劳动者的危机感来自于工作机会的大量流失,导致生活方式难以为继。不说别的,谁都知道只有少数人可以通过金融、创意……发大财,多数人还是希望找到一个稳定、适当收入的工作。但是左看看,右看看,这样的工作越来越少。如果有人告诉你,只有多买美国货,才能多制造美国的工作,最终惠及你自己和你的下一代,你会怎么想呢?当然,爱国主义经济其实也是一条死路,老欧洲就是这条路走了几十年再也走不下去了。经济的关键在于创造财富,而不是把财富在你我的口袋里走一圈。
作者: alexjak    时间: 2012-12-16 00:41
呵呵  晨大的解读就是不一样  另外请晨大预测下  苹果什么时候会出1080p的手机  
( H) l/ h) o; ^9 y4 z" V自IP5后  我一直感觉苹果很有可能也会步三星后尘  让手机  走上更大  分辨率更高的路 # ~9 m6 ]3 \2 j

: [; I* W$ I0 W( b7 ^我估计下一代IP极有可能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2-12-17 16:43
Atlantic Monthly 最近一期有两篇文章关于制造业工作在美国的回归以及背后的经济技术原因。
$ d' p/ t: q3 n4 g+ s5 S2 _; `5 }1 W# s9 `
http://www.theatlantic.com/magaz ... -to-america/309160/2 w0 s9 z; Y' O; }  h% n; c
( I$ }/ d% K4 c0 m
http://www.theatlantic.com/magaz ... /?single_page=true/  v7 A0 t( B8 r
5 B" K9 u' u1 \8 Q
Financial Times对苹果将部分生产转回美国的报道提到部分目的是保护知识产权,防止中国工厂仿制。
( V7 V9 X: \2 ^. P* r# {  m( _8 `
. P( v( R$ v0 g( F! g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2-17 23:23
alexjak 发表于 2012-12-15 10:41 $ o3 R4 p  V. N+ K- O! L
呵呵  晨大的解读就是不一样  另外请晨大预测下  苹果什么时候会出1080p的手机  
! k- J# T( k8 D* i+ N( ^1 p7 V自IP5后  我一直感觉苹果 ...
- d3 p; n( ^- j8 e
哈,我没有苹果手机,LP的iPad(学校里发的)我也不碰,对于苹果的技术方向我是一点也不知道,说实在的也不大关心。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2-17 23:25
Dracula 发表于 2012-12-17 02:43
5 E) K# D  z! S/ y/ C1 A8 aAtlantic Monthly 最近一期有两篇文章关于制造业工作在美国的回归以及背后的经济技术原因。
* V. Z4 G8 r9 s) R0 [- \( U) N, S& ~& ?/ T. [
http://www.th ...

- \/ x+ |$ G. X; b0 \" x% c正在拜读。说实在的,苹果的技术门槛都不高,生产转到哪里都与保护IP无关,这是在胡掰呢,真把IP当个什么了。说道IP,美国对这东西已经走火入魔了。Dow Chemical的legal department是公司的一个profit center!相信Dow不是唯一的。
作者: windzeng    时间: 2012-12-28 23:01
这个估计是给OBMA面子了,不搬回点说不过啊
作者: 得大自在    时间: 2013-1-30 10:46
墨西哥,下一个中国/ U, @& X3 p1 e' \$ I- S7 ]
克里斯·安德森 2013年01月30日

+ g/ W0 f* [- o
: o) e: P  Z5 U
圣地亚哥
3 b% X; E* T9 X3 }/ E3 V& p% c' A5 t
11月份,我辞去了《连线》(Wired)杂志主编的工作,开始经营3D机器人技术公司(3D Robotics)。3年前,作为一项副业,我与一名合作伙伴一起开办了这家位于圣地亚哥的无人机公司。我们研制自动驾驶技术和能够自己飞行的小型飞机,包括飞机和多旋翼直升机。这些无人机为民用,每个售价几百美元,它们没有射击功能,可拍照和摄像。它们的制作过程非常有意思(我们借助了机器人的大量帮助)。为了这一行而放弃出版业不是一个太难的决定。

( ?' [) r+ G' m9 t
. G% f- C  p0 A: s. W: Z5 n- p
但就像许多制造商一样,我的公司也面临着一个相似的挑战: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公司,它们具有廉价劳力和一流工艺两方面的优势。所以,当我们去年进行一轮融资时,风险投资家们很自然地提出,他们需要我们给出一个合理解释,我们这家新创立的小公司如何可以战胜中国对手。这个问题的答案出乎投资者的意料,几年前也曾让我感到意外:墨西哥。准确地说是蒂华纳(Tijuana,简称TJ)。
5 q; d, U1 ]  y  ~& ?5 x
3 D3 g0 m: f& u5 r0 Z就像许多美国人一样,直到最近,当我听到“蒂华纳”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只能想到贩毒集团和廉价龙舌兰酒。其实,“TJ”是一个拥有两百多万人口的城市(比相邻的圣地亚哥要多),已经成为北美洲电子产品装配的热点城市。大多数由三星(Samsung)和索尼(Sony)等公司出品、在美国出售的平面电视都是在这里制造的,这里还生产从医疗器械到航空设备部件等各种产品。霍尔迪·穆尼奥斯(Jordi Muñoz)这个聪明的年轻人教了我关于无人机的知识,随后和我一起开办了3D机器人技术公司,他来自TJ,并说服我在那里开办了第二座工厂,来补充我们在圣地亚哥的生产。
# t5 D/ X# F+ x6 I' _
3 P, `; M7 P! f& N我们穿梭于这两座工厂之间,在圣地亚哥设计、制造我们的无人机,并在TJ进行组装,这让我回忆起10年前的一次类似的经历。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住在香港(为《经济学人》杂志工作),目睹这个城市如何与边界那边中国内地广东深圳的“经济特区”配对。这两座城市一起打造了一座世界领先的制造业中心:在香港完成商务、设计和财务工作,在深圳进行制造。这两座城市的明确分工,成为了当代中国的典范。9 x, N/ j  ]1 Y3 T$ {5 Q" ~
- w7 w% P4 T4 l: ~* Q  I' z7 l
今天,蒂华纳之于圣地亚哥就如同深圳之于香港。从我们圣地亚哥的工程中心出发,驾车20分钟就可以到达蒂华纳的工厂,不需要护照。(想要返回需要护照,但有针对商务人士的快速通道。)我们的一些雇员每天上下班都穿越边境。在TJ好医生比较便宜,也较易找到,私立学校也是一样,不过圣地亚哥的生活总体上还是更好些。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条边境线感觉更像是欧盟各国名义上的边界线,而不是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隔开的界限。
( N  _4 y8 Y) ~; G; Z7 {* H
  {& A- f- X1 X: u. y4 ?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TJ。在它东部的华雷斯,生产世界上超过40%电子产品(包括苹果的iPhone和iPad)的富士康正在生产戴尔电脑。在它南部的克雷塔罗,一家工厂正在生产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安装在克尔维特(Corvette)跑车上的变速器。通用电气的GEnx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设计和波音787梦想客机内部组件的制造也是在墨西哥完成的。制成品是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该国制造业的私营投资也属于世界最高水平。
9 ?* E7 [6 C* C* P% v$ w( y2 v
( f  [% K; e: a* \* Q2 T* S认为墨西哥仅仅提供廉价劳动力的想法完全是不着边际的。墨西哥每年有11.5万名工程类学生毕业,在人均水平上大约是美国的三倍。其结果之一便是,想在TJ找一些机械类专家比在许多美国大城市要更容易。就这一点而言,在生产经济学上有经验的会计师和其他高技术工人也在墨西哥比较多。% j% P  s5 T' w7 ]3 {7 E" Q' [1 O7 f7 w
1 e+ z. z9 Z) D4 x8 y$ C4 o
所有这些结合便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美国制造商如何与来自中国、印度以及下一代经济强国的制造商竞争,这种模式或许就是我们长久以来寻找的答案。因为TJ模式和外包没有太多关系,而是“快包”。这种方法也可以在美国创造成千上万的好工作。3 `4 J% r. z. u0 i
2 F1 r. m$ M- @+ k& o
任何企业家都会告诉你,供应链越短越好、越灵活越好。
- U8 u7 w  Z0 O- {4 F
  B( f0 ^$ J( e0 Q4 }' k首先,一条较短的供应链意味着,一家公司可以在想要生产的时候生产,而不仅仅是在它必须生产时生产。这看上去似乎有些奇怪,但许多小型生产商没有这种选择。当我们创建3D公司时,我们在中国生产每一件东西,一次就要订几千件,才能拿到一个好价格。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写下大额支票,来购买大批商品,在我们卖出所有那些产品之前,收不回这笔钱,这有时需要一年或更久。现在我们在本地进行生产,我们就能够仅仅生产我们这一周所需的。
! o. ^5 P6 q, n) y% @& Y: n2 }- N4 c% I5 }* i* D4 e! S+ [! a# O
第二,这样做风险更小。假如我们在设计中出了一个错,我们已经浪费的生产时间最多几天。假如我们的生产过程本身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能很快发现。我们控制着部件的清单,因此我们很清楚,装入我们产品的是什么,也知道我们不会多花钱买进二手或盗版部件。而且如果我们想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可以做到,无须依靠其他公司将我们的利益置于首位。这还没有考虑任何政治、环境或公关风险。像苹果和沃尔玛这样的公司已经在中国通过教训认识了这些风险。
* l( }# K3 h+ W: x9 ?. q$ U: j9 ]6 m! ], A7 p) `- i8 K$ n
第三,速度绝对会更快。我们仍旧从中国订购一些部件,即便使用联邦快递,都似乎总要花上数周,乃至数月,这总比我们计划的要长。这并非是在批评中国,对于所有关系较远的小买家和大制造商来说,这就是它们关系的本质。假如我们是苹果,我们可能能得到连夜生产的服务。但我们不是,所以我们就只好等。
- K) G* U0 Z& m6 h
/ u; I( p1 x& S1 W最后一点是,一条短的供应链可以激励创新。假如你把一件产品的大量生产外包,你就无法对这件产品进行改动,直到你把已生产的所有商品卖光为止(如果你想继续留在这个行业,你就不能进行改动)。因此这通常意味着这些产品会留在你手上,得等到第一版卖光了才能开始制造第二版。但在你进行适时生产时,如果想要,你可以每天做改动,不论是使用一些更好的、更便宜的部件,还是改进设计。  [: F$ f9 ]& t# l. ]+ H, ]4 X4 Z
5 L; q+ G  A  S5 A0 y
同时,在长供应链的领域,事情也在变化。在中国,通胀调整后的劳动力成本,在过去十年已经涨到原来的三倍还多。中国南部城市的工资水平正在接近每小时6美元(约合37元人民币),这和墨西哥的工资水平差不多。* c3 J# C. K! \2 r) t/ t
2 b9 l( T2 Y7 r! v( K
不过这些因素是否足以把美国企业从“外包者”变为“快包者”,这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我拿自己的钱下注,它们会。1997年我从香港前往深圳时,我所感觉到的可能性,和我现在从圣地亚哥去蒂华纳时的感觉是一样的。21世纪的贸易路线,并不一定非要沿着马可·波罗(Marco Polo)从西到东的方向。在新的制造业领域,这些路线完全不用太长。
8 }) Y, o8 h/ B$ _
" U" \& h; k3 i9 W7 Q# l, H0 l克里斯·安德森是美国《连线》杂志前主编,以及《制造商:新工业革命》(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一书的作者。

& p; u$ t3 t8 S$ |
" g0 \  h3 ]/ C  }' U  J, s+ Y请问这个怎么看?是否了解老墨? 如真这样, 是有前途的
* \0 h7 z: C( X4 o; B% t# @' Y* Q- J$ r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30 10:56
水狸 发表于 2013-1-29 20:46
& o: v! a0 d0 y& G请问这个怎么看?是否了解老墨? 如真这样, 是有前途的

+ N- e/ A7 [1 Q. Z想法很好,但只要问三个问题:
& y. k8 e+ S& [8 e1、墨西哥是什么时候搬到美国边上的?
$ i% t. Q' F! M( {' }* h3 @8 f2、美国工业转移到墨西哥是从70-80年代开始的,后来怎么了?
2 n! U* L. k- I  H! Z  R3、在美国的墨西哥移民(合法和非法的)有几百上千万,其中不乏愿意或者实际上是在拿最低工资的,为什么美国制造业至今这个样子?
作者: 葵花九段    时间: 2013-1-30 11:21
不是有句话说:: \  P/ S/ L- Z9 j% e6 `* K
资本家有国界
- h+ g! d: \' v/ T  h3 X资本没有国界7 s% s% f- v( l3 z6 R; O
做秀吧
作者: 雪落无声安若雪    时间: 2013-1-31 09:07
如果米国也能买到小米,请问米国人民是愿意用苹果5还是愿意用性价比更高的小米2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31 11:00
雪落无声安若雪 发表于 2013-1-30 19:07
' E7 v; W# s9 B! k# P; y如果米国也能买到小米,请问米国人民是愿意用苹果5还是愿意用性价比更高的小米2呢??? ...
9 @3 C5 Y% R: y3 J
那要小米先在苹果的法律诉讼中存活下来再说。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