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秋 发表于 2012-9-7 09:53 ( D; u* r9 ^+ s$ K+ l
六.中国军队的战斗决心以及内部矛盾 - @) _4 f' m, K" m! u$ l: I! e8 ?3 M# {7 u8 Z1 n( n
负责组织广西会战(即桂柳会战和广西东南的西江沿岸会战)的是国民政 ...
! Z- I* u6 ~. V7 ]& t A4 Q* D七.中国军队的人数以及后勤支援/ w. H4 O0 ?, z% Y
$ G( u, b" y8 Z8 |: ?
虽然在第五章提到中国军队的番号,也说到中国军队人数问题,但是没有展开细说。这一节有必要讨论一下这个话题。中国军队跟日军相比,不占数量上的优势。中国军队的人数非但没有远远超过日军,反而可能少于日军。这是桂柳会战与其余抗日战争当中各次会战很不相同的一点。但是要统计究竟确切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会战则已经不太可能。4 E+ b3 R( i' S. o( M j, n
; d" o) q* p/ L7 T$ Z2 c& F( m9 P6 [
要弄清楚到底有多少中国军人参加广西会战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虽然各个部队当中都有固定的编制,但是考虑到在广西会战之前杨森李玉堂兵团都已经在湖南战场上鏖战数月,人员损失各不一样,也没有及时的补充数据反馈上来,因此只能依靠当事人大致的回忆猜测中方的人数。郭汝瑰的记录当中,曾经说27集团军下属各军因久战,实力已经不足编制的四分之一 。以27集团军下辖37军为例。这个军退入广西后下面仅辖95师一个师(一说为93师),另外两个师140师和60师已经在长衡会战和洪桥会战当中溃散,并未跟随95师撤入广西(原因有待查证)。时任第四战区司令部参谋处长的李汉冲回忆,当时95师因为久战,兵员不满5000。身为军长的罗奇,实际指挥着两个团而已 。不过罗奇的这个95师后来也算是小有名气,曾经在解放战争的辽沈战役当中参与对塔山的进攻。当时这个师号称“赵子龙师”。 # x( `7 h& h/ E W; ?, V V& b+ C: e* i& Q
在桂林陷落前夕,杨森所辖的27集团军号称有三军(20军,26军和37军),实际人数不足2万人 。在上文中已经说过62军人数大约只有7000人左右。79军是经历过衡阳保卫战和洪桥会战的部队,损失未明,但是肯定不会少。至于桂林绥靖公署下面编成的两个桂绥纵队,号称每个纵队有两个团,其实两纵队总人数也只有5000人左右 。据桂林绥靖公署独立第四团(属姚槐的桂绥第二纵队)团长周竞称,自己的部队是全美械装备,受过美国顾问训练。 但是在周竞的回忆当中,他的独立四团虽然有迫击炮连和高射炮连,却没有重炮部队,连山炮都没有,这个“全美械装备”恐怕要打个折扣。另外,关于中国军队的人数还有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由于在抗战中各地部队普遍存在吃空饷的情况,许多部队的实际人数根本无法弄清楚。7 {& g1 k6 D5 C) i
+ k' o: v. W& [. |" P/ p. ~' j; L白崇禧在回忆录中说,当时驻守广西各军总人数为16万人,这还是将在贵州东南部观望的汤恩伯集团算进去之后的总人数 。汤恩伯集团直到最后才有一个军投入广西战场,还是在桂柳会战已经基本溃败的情况下才投进来的,没起到什么作用,因此可以忽略不计。何应钦则说中国军队的人数只有不到12万 ,这个数字可能偏小了一点。中方主要作战部队16集团军31军和46军6个师(不含93军两个师)的全部兵力大约只有5万余人。但是即便将93军两个师的兵力加入16集团军当中,该集团军的总人数也不到8万人。杨森集团不到2万人。79军、62军和64军加起来可能有4万余人,再加上5000人的桂绥纵队,第四战区的兵力往多里数,最多也不超过15万人。何况有些部队基本没有投入到作战当中,等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在前面我说过日军第11军大约有10万人。《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当中说日军第23军大约有3万余人。 这样的话,日军总兵力加起来有将近14万人,并不比中国军队少多少。! V) d8 \% w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