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如何享受教育之我见 [打印本页]

作者: 故乡在喀什    时间: 22 小时前
标题: 如何享受教育之我见
本帖最后由 故乡在喀什 于 2025-11-17 09:28 编辑

教育是一种修行。所以,需要有一种简单,有意义的安排来坚持。 我让孩子挑了一份他们认为“高级”的英文报纸,然后坚持订阅。并且,鼓励孩子把最新的报纸装在书包里,带到学校,去和玩伴们分享。没有想到,这有一次居然让老师觉得非常感动。 原来,在当前电子化的冲击下,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已经不订报纸了。

加拿大学中文是一种潮流,但如何让孩子兴趣盎然的坚持很难。我家的老二现在中文不错,因为他觉得学中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尽管我太太是一名高考语文尽乎满分,大学中文免修(南京大学)的学霸,平时是小学老师,周末是学校局中英文课程的老师,我们依然按照孩子的意愿给他请了中文私教。这些年坚持下来,中文的底子算是打下来了。中文是一种优美,有趣,超凡脱俗的语言文学,孩子是体会到了。

加拿大是英法双语的。 我家老二从学前班就开始读法语的学前班,一直到现在都是在沉浸式法语课程中成长。 目前,他的法语老师很“头疼”,因为他经常为老师的语法纠错。说来有趣,我们家只有老二是学法语的。能把法语课程坚持下来的孩子不多,包括那样家庭有法语传承和背景的。 我们家直到今年春天都没有为法语,法文和法国花过什么费用。 今年春假,孩子所在的学校组织了一个魁北克的研学旅行。孩子兴奋了很久。 我们在魁北克和多伦多有很多朋友,加东之旅也和孩子们讨论了N次未果。 费用在其次,孩子甩开我们家庭一众的“快感”,让我觉得有些挫败。 说实话,有些受伤。

把几种语言厘清并且用好是一种有意思的事。 家庭讨论之外,旅行是最好的学以致用。 这几年,我发现租个拖车旅行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因为,各种语言的“兴奋点”都在旅行中可以体现出来。 当然,兴奋有时候离疯狂就一步之遥。 今年7月,我们一家中的3口去BC省的冠军湖地区拖车游了一次。我实现了在林区大烧特烧篝火的梦想,海子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新疆烤肉自由的幸福。 但是如何体验“湖”区成了孩子和家长的分歧所在。 我觉得脚沾一下湖水就可以了,充其量再买一个塑料船“泛”一下就足够了。 结果老二坚持要游泳。这种“疯狂”是家长们始料未及的。 但当孩子引经据典的来论证下水的意义时,家长们必须承认这种匪夷所思和离经叛道在3种语言里是毫不违和的3种语言都异口同声的认为这种蠢的冒泡的行为是旅行意义之所在。 所以,我就勉为其难的和孩子在湖里游了一个来小时。 尽管有抵触,但必须承认野泳的确挺好玩的。 游后,我真的有了久违的少年时代野泳后的快感。

冠军湖其实是没有互联网的。 但是那三天真的让我们一行三人有了讨论,聊天和争论的机会。 那几天,从网中脱出来的,不仅是躯壳,还有心智,记忆和一个个 long time no see的“我”。

当然孩子和夫人也无法理解我在归途中看见无处不在的“禁止篝火”提示标语时的快乐。“春风得意马蹄急”不足以形容那种满足与快乐。 哈啊啊啊啊啊啊
作者: 故乡在喀什    时间: 22 小时前
本帖最后由 故乡在喀什 于 2025-11-17 09:13 编辑

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51117/48997453.html



有感于“当孩子只会说「栓Q」和「包的」 网络梗泛滥影响青少年好好说话”
作者: 故乡在喀什    时间: 22 小时前
本帖最后由 故乡在喀什 于 2025-11-17 09:13 编辑

问题解决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