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侠、人、力——三代天孤星的三重孤独(鲁智深) [打印本页]

作者: xiejin77    时间: 3 天前
标题: 侠、人、力——三代天孤星的三重孤独(鲁智深)
侠、人、力——三代天孤星的三重孤独+ g0 V- A! j! c
! O- ~$ J' Z. c" ~1 `
在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星图里,天孤星鲁智深,无疑是最亮也最奇特的一颗。他不像武松那样背负血海深仇,也不似林冲那般被命运步步紧逼。他的人生选择,似乎总来自于一种更本源、更纯粹的冲动。他是一个行走于大地上的天神,一尊在红尘里打滚的怒目金刚。

4 X* k4 [" }, S. m
将这样一个角色从泛黄的书页中请出来,赋予他血肉与呼吸,是几代电视人的梦想与挑战。于守金、臧金生、晋松,这三位演员,用他们各自的生命体验和时代烙印,为我们呈现了三个截然不同的鲁智深。他们不仅是在演绎一个角色,更像是在回答一个问题:鲁智深的力量从何而来,他的慈悲向何而去,他那份与生俱来的孤独,又指向何方?

& J  o5 Z& C" S
所以简单的对比演技并不是一个充分品味的好主意。所以我们不谈孰优孰劣,只谈各自的风骨。聊一聊于守金的侠,臧金生的人,晋松的力,以及这三个字背后,那三种截然不同的“天孤星之孤”。
于守金是侠之孤,是黑夜里的一盏独行灯
八十年代的山东版《水浒》,有一种如今看来弥足珍贵的质朴。它像一杯烈性白干,没有太多勾兑,入口辛辣,回味直接。于守金的鲁智深,就是这杯酒的灵魂。
他塑造的鲁智深,核心是一个“侠”字。这个侠,是民间叙事里最传统、最受尊崇的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问前程,不计后果。他的形象,就像是从年画上走下来的,浓眉大眼,声若洪钟,一身正气,不掺任何杂质。他为金翠莲出头,是天经地义;他救林冲,是义不容辞。他的所有行动,都源于一个朴素的善恶观,一种近乎本能的对弱者的同情。
这种纯粹的侠义,也决定了他孤独的形态。于守金的孤,是侠之孤。
这种孤独,不是哲学层面的,而是行动层面的。它是一个清醒者在沉睡人群中的孤独。当所有人都对不公视而不见时,他选择站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孤独。当他为了救人而抛弃官职、亡命天涯时,他便成了一个独行者。他的背后没有家族,没有退路,只有一条看不到尽头的江湖路。
他就像黑夜里提着一盏灯笼的独行客。灯笼的光芒,是他心中的那点侠义,能照亮眼前的一小片地,能温暖一两个受苦的人,但驱不散四周无边的黑暗。这份孤独是悲壮的,是令人敬佩的,它源于一种崇高的道德选择。但他并不探究这份孤独的根源,他只是在承担。这是一种外在的、实践性的孤独,还未深入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那种对生命本质的疏离感。于守金的鲁智深,是一个孤独的战士,而非一个孤独的哲人。
晋松是力之孤,是山巅上的一阵寂寞风
新版《水浒》诞生于一个视觉至上的时代。一切都追求更强的冲击力,更快的节奏,更炫的表达。晋松的鲁智深,便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他诠释的核心,是一个“力”字。这个力,是纯粹的、肉眼可见的物理力量。晋松运动员出身的健美体魄,让他的鲁智深如同一尊古希腊的战神雕塑,每一块肌肉都充满了爆发力。他拳打镇关西,是格斗技巧的展示;倒拔垂杨柳,是力量美学的巅峰。他的每一次出场,都带着一股强悍的荷尔蒙气息,让人毫不怀疑他能荡平眼前的一切障碍。
这份极致的力量,也塑造了他独特的孤独。晋松的孤,是力之孤。
这种孤独,是强者的寂寞。当你的力量超越了身边所有人,达到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时,你自然会感到孤独。因为无人能与你匹敌,也无人能真正理解你力量的边界。在梁山,他是步军中无可争议的王牌,是冲锋陷阵的利器。他的孤独,更多体现在他作为团队中最强战力的那份责任与隔阂。
他就像站在山巅上的一阵风,强劲,自由,却无法在任何一处停留。他能吹倒大树,却无法与大树交流。这份孤独,更多的是一种功能性的、源于身份的孤立。它很酷,很现代,也很符合超级英雄的逻辑。但原著里那份贯穿始终的禅意,在他身上被后置了。直到剧集尾声,他听潮信而圆寂,那份“天地远行客”的禅意才喷薄而出,仿佛是他一生力量的最终沉淀与解答。这是一个漂亮的收尾,但相比之下,这份孤独更像是一个终点,而不是贯穿旅途的底色。
臧金生是人之孤,是天地间的一位远行客
如果说于守金和晋松分别抓住了鲁智深的一个极致侧面,那么九八央视版的臧金生,则试图去呈现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在挣扎中走向圆满的“人”。
他表演的根基,是一个“人”字。这个人,有金刚之怒,更有菩萨心肠;有天生神力,更有赤子之心;有粗莽的外表,更有深藏的智慧。臧金生为角色增重,让自己从外形上无限贴近,但这只是第一步。他真正做到的,是把鲁智深的内心世界,那些矛盾、温情、迷茫和通透,全部活了出来。
看他倒拔垂杨柳后,那不是炫耀,而是一种天真烂漫的憨笑,仿佛一个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看他与林冲分别,那句“洒家在林子里等你”,眼神里是如山般的可靠和如水般的温柔。看他大闹野猪林后,被林冲劝住,那种想杀人而不能的憋屈,和对兄弟安危的后怕,交织在脸上,层次感惊人。他让你相信,这个看似粗鲁的和尚,内心深处真的有一片柔软的净土。
正是这份对“人”的深度挖掘,让他完美诠释了天孤星最核心的孤独。臧金生的孤,是人之孤,更是禅之孤。
这份孤独,一以贯之,浸透在他生命的全过程。它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天性。
在五台山,他融不进僧众的清规戒律,喝酒吃肉,不是为了作恶,而是他的生命力无法被僵化的形式所束缚。此时,他是一个在精神家园里找不到归宿的孤独者。
在江湖上,他救人无数,却也因此成了官府的通缉犯,成了世俗社会所不容的边缘人。他与这个世界的隔阂,源于他那颗过于滚烫的同情心。此时,他是一个在滚滚红尘中找不到同类的孤独者。
在梁山上,他身处一百零七个兄弟之中,却在招安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着独一份的清醒。他说“都似你这等打扮,世上那得清净”,又说“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这份洞察力,让他成了梁山好汉里精神上的孤独者。
他的一生,就是一场寻找“我是谁”的旅程。他与这个世界若即若离,始终像一个旁观者,一个“远行客”。他看透了体制的虚伪,看透了名利的浮华,所以他无法真正融入其中。这份孤独,不是悲壮,不是寂寞,而是一种深刻的疏离与超脱。这正是“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禅意。臧金生用他细腻入微的表演,将这份贯穿始终的禅意孤独,化作了角色的呼吸与脉搏。
形与神的交融
于守金的侠,是鲁智深的骨架,撑起了这个人物最基本的英雄形象。晋松的力,是鲁智深的肌肉,赋予了他极具观赏性的视觉冲击。而臧金生的人,则是鲁智深的血液与灵魂,让这个人物有了温度,有了挣扎,有了从人到佛的完整弧光。这也是难得的三版水浒中都还出彩的例子。
三版鲁智深,三种孤独。侠之孤,是入世的担当;力之孤,是巅峰的寂寥;而人之孤,则是出世的智慧。它们共同构成了鲁智深这个角色的多面性,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文学经典,在不同时代的荧屏上,可以绽放出怎样不同的光彩。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鲁智深。我们都曾在某个时刻,渴望像他一样,用最纯粹的方式,去对抗这个复杂的世界。而这三位演员,用他们各自的方式,点亮了我们心中的那份渴望。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都曾真诚地,在那片水泊烟云之中,寻找过那位天孤星的踪迹。

. {, t2 D9 I  t# B0 x
作者: 老票    时间: 前天 10:43
给谢兄好文配几张图, r  |9 A7 n. v( P1 c

0 J$ ]/ A" _; `7 V# C7 l
  m- `& R* G0 o! T( S2 Q8 ^6 R# X
& }8 \- `6 d0 N4 G" {+ ], Z% J8 [( z* z& e
  S% [9 j$ y  n# `; w3 Q
于守金的鲁智深扮相
% G( c7 i1 h" n% h9 G7 F! N. Q( C9 ~+ ?2 `

- Z# @' {1 N- ~# L, n: D& \; k
8 S9 t8 c0 y+ |+ Y6 R
晋松的版本
" U! m) x# z% _" [- R$ Z% N2 ]6 P8 w0 ^# C" ~( A7 }2 u
3 l! |/ y( `- D9 H+ |  O; e

0 s1 k& n2 h- \0 ^- L! P* ^# [4 o! V8 C1 I; [

$ A0 D9 U9 C$ y% Y' h& G1 y  g臧金生的版本
+ @; M( ?; A' N* p# ?4 K1 v$ j5 B* I! O5 C1 H; a

% ]# E9 K: ~, H3 C; n$ Q哪一个更好?  当然是谢兄本文说的对..... X4 y( B) \' T4 ~# W" }1 K
  r* P! l' \4 X$ i7 h2 q

) A$ `: Z" s5 C% ^2 P' P; Z/ c# I" w0 g1 j4 @. F9 U

作者: 老票    时间: 前天 10:56
7 R9 |2 c6 S( `' {; T

8 j" _* n( p% p3 @. ^  _' ~" o9 ^: j2 `: u! R5 S

( ~2 s1 x# e0 J) ~' W* M4 e
5 u, @$ `& {$ E. D. }! h. Z! b- o# h: a5 ?4 r9 w# L: N7 l+ H3 T( V( O

+ c0 j1 D$ y1 H& T* u/ l) y* I2 N, x& I$ o0 O9 ^' ~3 d0 q
林教头据说老年独居上海,深情回忆自己当年和罗曼罗兰的情史
& E$ M8 C8 a( a8 a8 @1 f) e3 R# b
: e0 k8 K+ h, a( t- g- W9 t; I- t# e
9 S% T4 q3 t" C. v. B7 |
作者: 老票    时间: 前天 11:06
其实这三版鲁智深的不同,也是时代和文化变迁的真实写照
2 n8 |# A$ O5 g% Q' Z; a' F! r/ j7 q" j' H

5 Y, r. s( s% {1 ~* `早期于守金的鲁智深,是山东文化的厚重体现;那个时候刚改开,纯朴善良还是主流,喜欢比较透明的表达,缺乏一点对苦难阅历的细致刻画0 N3 w8 O. j* ^

7 U* |3 d6 f, P; C, h8 i8 |: r+ a中期臧金生的鲁智深,就有了层次感,显示出岁月积淀给他带来的一道道刻画痕迹,从鲁莽走向沉思
/ T, Y7 G' O8 v; m1 |' L( l6 P1 a' W
* G) J! i# l4 I8 x后期的晋松,主打一个快意恩仇,简洁干练... 代表着新一代观众审美的广度有余厚度不足,这也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碎片化的主流特征+ {# S+ X2 S+ G2 |. k/ w8 x
! M5 Q7 e' |2 T/ P$ Z
; E; W+ w5 }$ b; }# Z5 ^
哪一个更好呢?      不同年龄段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 L$ m- w+ W2 F" L8 Q+ t8 t) H- N

, \$ K/ a, l! h& z. m+ l: f8 S5 ~4 j3 c' T( O

2 e! \4 t, ?3 n6 w
1 |, _& Q: e* u! U+ g* @俺觉得谢兄文字里说的还是比较含蓄的    其实就是臧金生的最好咯       & c4 |8 C& Y. @  G6 }

5 G. K$ I9 D  R- A. `$ q3 ?) s# I( n2 B% D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