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从《繁花》谈上海话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4 05:18
标题: 从《繁花》谈上海话
《繁花》开播,据说老上海欢欣雀跃,好像过节一样。与其说这是因为上海题材,不如说是被压抑太久的上海话情节。此前,《爱情神话》在上海人里也激起一阵激动。好玩的是,马伊琍在两个影视里都出场。她成为“上海女人”的标志形象了?她确实一看就是上海女人的样子,一口弄堂上海话,很有亲近感。

《繁花》的影响比《爱情神话》更大,也激起上海话地位、方言是否值得保留的新争论。

方言值得保留,但应该作为文化现象,而不是交流工具。作为交流工具,还是用普通话吧。

方言就像行话、切口一样,不需要“外人”理解,是“圈内人”的用语,私下场合用语。《繁花》在老上海里广受欢迎,正是因为勾出了这样的圈内感。

圈内感不是排外。谁都需要感到亲近。老北京,老四川,老东北,都对当地人有特殊的亲近感。上海人同样需要亲近感。

《繁花》是海派文化吗?没看过原著,电视剧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在看,其实是想等养肥了一起看,免得一家伙看好几集,后面接不上,牵肠挂肚。

至于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感觉是确实存在的。语言(包括方言)是文化的载体,但远不是全部。比如说,王安忆、程乃珊都是妥妥的海派作家,更早的当然还有张爱玲,但用普通话读她们的作品一点不违和。陆文夫的《美食家》也是一样。还有汪曾祺。他们也至少是海派的近亲。用上海话读老舍,倒是挺拧的。

但要说京派、海派的精髓和核心,可能京派更加大气,海派更加精致;京派更加男性化,海派更加女性化;更多的我就说不上来了,留给专家吧。

但上海话已经很不上海话了。听过太多“伪上海话”,包括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人,甚至上海话博主,很多发音都变形了。具体来说受苏北口音影响很大。这不是鄙视,语音本来就是变化的。上海其实方言挺杂的,松江、川沙、嘉定、奉贤、上海县(闵行到中山西路之间,现已全部消失)的口音都不一样,甚至上海县境内,七宝、莘庄、梅陇、龙华的口音都能听出不一样。现在这些更加细化的方言应该都已经消失了,当地人也改口“正宗上海话”了。

“正宗上海话”应该是城隍庙一带的方言,但早就揉入很多宁波、苏州元素。过于纠结正宗,不是文化上追求纯粹,只是势利。

有意思的是,现在上海长大的年轻一代上海话说得不再正宗,但一口普通话说得一点听不出上海口音。这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关系,但早些年,连学校老师都是一口“上海普通话”,教育也教育不出多少纯粹的普通话。

年轻土著上海人对上海话缺乏共鸣,可能与从小社交环境“不准用上海话”有关。据说上海的学校里相当严格,小朋友之间不准说上海话,这是在强推普通话呢,成效挺显著的。小时候的禁忌会有一辈子的影响。我小时候上海的高级酒店只有外宾能进去,所以我现在全世界的豪华酒店走进去都没有心理障碍,但上海的豪华酒店走到门口就好像随时会遭到门卫呵斥的感觉。心理阴影是很长的。

但再坚持说上海话的人里,也有说普通话的一个情不自禁的场合:要特别加强语气、教训人、强调重点的时候,或者吵架吵急了,普通话就冒出来了。即使一辈子互相说上海话的夫妻之间,吵架吵急了,也会冒出普通话来,即使普通话说不溜。这个文化现象挺好玩的,不知道是否有人演技。

上海话有一个独特优势:学英语在发音上相对容易。上海人英语可以说得很烂,但说得很像。这一点,北方人、湖南人什么的容易有困难,广东人也一样,香港人的英语一听就知道。在国外接触各地来的国人的英语,容易发现各地口音对英语发音的影响。有说法上海话和日语的发音很像,这倒是没有注意过,日语我不懂。

最后,上海话是不是难学,上海人没有发言权。但上海人对学普通话是有发言权的。现在普通话普及了,年轻一代的普通话说得一点口音都没有,但老一代的普通话说得可是费劲。这可以说是普通话难学吗?不是,只是发音习惯没有形成。

观察海外华人子女,形成两套甚至三套截然不同的发音习惯是做得到的,也谈不上多难,只要有环境。现在学校就是学普通话的环境,家里说方言还真是可以。只是估计家长也会随着孩子说普通话,大家方便,包括外地来上海的“新上海人”家庭。这样,方言真的要消亡了。

可惜吗?有点,但也不是太可惜。上海郊县各村的方言已经消失了,当地人都没觉得可惜。现在觉得消失了可惜的上海话其实是“上海普通话”,并非某一特定方言,本来就是融汇的结果。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4-1-4 10:18
上海义务教育普通话教学搞得非常好,早有耳闻。
作者: 野草魂    时间: 2024-1-4 10:29
   一般认为华人说日语最标准的地域是来自上海的。
其次是其他沿海南方各省的。
     北方地区相对以上各地相对以上地区,发音什么差很多,当然朝鲜族例外。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24-1-4 10:29
有说法上海话和日语的发音很像

可以用上海话说鞋子没坏,鞋带先坏试试
作者: yaquan    时间: 2024-1-4 11:54
从上海话想到一些过去的经历:
80年代初我读初中的时候化学老师全程都是用上海话教学,搞得现在背元素周期表前十几位我最熟练的还是用上海话,用普通话说反而要想一下。
体育老师上课说“我们”的时候不说“阿拉”,而是说“我尼”。
地理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拿根细长棍,看到有谁分神或者讲话的,没有警告直接一棍子抽过去,手臂上马上一条红印。
英语老师的发音非常标准,我现在的英语完全归功于那时候她帮打下的底子。
同学之间基本都讲上海话,但普通话也能说的很好。不像我父亲那一辈,毕业从上海分配到武昌造船厂工作,那么多年了一开声还是一股浓郁的沪腔普通话。
作者: 赫然    时间: 2024-1-4 12:25
yaquan 发表于 2024-1-3 22:54
从上海话想到一些过去的经历:
80年代初我读初中的时候化学老师全程都是用上海话教学,搞得现在背元素周期 ...
“我尼”


这个是正宗的上海(土)话!!!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1-4 12:32
yaquan 发表于 2024-1-4 11:54
从上海话想到一些过去的经历:
80年代初我读初中的时候化学老师全程都是用上海话教学,搞得现在背元素周期 ...

我倪是浦东方言。市区用阿拉多一些,
作者: 五月    时间: 2024-1-4 12:46

上海话的保存程度显然不如广州话和北京话。我认为重要原因是上海话内斗的结果。

例如,一位奉贤朋友到了曹杨区办事,恐怕他宁可说普通话也不愿意说奉贤话。浦东原住民去静安区朋友家,总会不自觉地审查自己的口音“深浅入时无”。

燃鹅,北京南城或者房山的人去天安门,仍然操一口怪怪的京片子。因此,说上海话的群体数量大大低于粤语和北京话(京片子)。

注:以上都是我瞎编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4 12:53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24-1-3 20:29
可以用上海话说鞋子没坏,鞋带先坏试试

哪能拨伊拉想得拆来格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4 12:54
五月 发表于 2024-1-3 22:46
上海话的保存程度显然不如广州话和北京话。我认为重要原因是上海话内斗的结果。

例如,一位奉贤朋友到了 ...

现实是:上海郊县口音全统一到“上海官话”,而土话基本消失了。连苏州人、杭州人碰到上海人都开始说上海话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4 12:55
kkilo 发表于 2024-1-3 22:32
我倪是浦东方言。市区用阿拉多一些,

小时候老说“阿拉”是要被大人骂的,应该说“鹅”。普通话里没有这个音,想象一下用上海话说鹅的发音。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4 14:47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4-1-4 14:51 编辑

电视剧《繁花》的拍摄周期是三年,所以马伊琍是先在繁花剧组里得到大量的调教,然后才在电影《爱情神话》里有了出色的表现。

前几集马伊琍的感觉很到位,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她在体现人物内心深度和厚度方面还是欠缺了一些表现力,比较偏薄。其实王墨镜最初还是很给她机会的,那个柔光打的,没见过把电视剧这么处理成电影范儿的

一般来说,电视剧的制作都会比电影要粗糙不少,但谁让繁花的导演是王墨镜呢? 著名的超时间+超预算,这次也不例外,足足花了三年时间来打磨(包括打磨演员),原来预算是一个亿,最后花了五个亿。 投资方估计冷汗都流干了...


比如,他买了很多歌曲的版权,一首歌的行内价大约4-60w,大家有兴趣可以数数他一共买了多少首。因为完全不同的版权归属,所以也没有团购价这一说。  张学友的《偷心》居然用在那两个不同的女主(马伊琍,唐嫣)身上,按理说这是大忌,对人设有冲击的。  王墨镜这么干,也许是真没钱多买一首咯


最初定的演员不是这几个,汪小姐的扮演者原定是江机场。但唐嫣刚生完孩子复出,迫切需要一部戏来翻身,于是主动飞去香港找墨镜试戏。  效果不错,于是江机场被放了鸽子。 截止到目前,唐嫣相当的有张力,表现已经盖过马伊琍,王墨镜对她也是情有独钟,无论是打光还是台词、布景,那是充分的给机会让她出彩啊...    圈里公认,唐嫣在85一代小花里原本是演技最差的(没有之一),这部戏可以让唐嫣彻底打了个翻身仗。  平心而论,江机场还真的没这个实力。

爷叔那个角色原定是陈道明,但陈对上海文化的体验实在是太弱了。换了老戏骨游本昌,立刻有了定海神针。 老爷子今年91岁,精神矍铄台词功底稳健,真是不可多得。

三女两男的主角里,辛芷蕾是最弱的一环。为了配合不会说上海话的她,很多台词被迫修改,韵味也就差了很多。

其他配角客串的演员也都尽可能选取上海或者周边籍贯的,力求台词向上海方言靠拢。比如郑凯,再比如董勇。没想到演了几十年警察的董勇,也有另外出色的一面。    佟晨洁、杜鹃都是上海名模,但佟全程木瓜脸,基本没有入戏的机会。 杜鹃只能扮演失联前女友的定位看来是很难改了,苦瓜神情缺乏变化。

papi酱作为素人,女配的表现可圈可点了。她的丰富程度,在夜东京朋友圈(那几位都是职业老演员)里并不逊色

难得的是范志毅的表演很松弛,偶尔需要出点真感情,居然真能做到眼泛泪花,不容易不容易。可见中国足球还是不缺乏人才的。

胡歌反倒是最弱的一环,表现单调,除了痞子神情别无他法。  人物的丰富内心完全没有体现,真是可惜。比如对三个女人(马伊琍,唐嫣,辛芷蕾)的处理,或者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衣,又或者是左手林妹妹右手薛宝钗难以取舍...都可以。偏偏他全都是面无表情,直接怀疑他走的其实是男同路线。

当初他看不上江机场,未免有点这山望着那山高了。


目前为止,是一部不失水准的王墨镜作品。有人说香港导演找不准上海神韵,这句话有的商量。首先老香港的腔调,很多都是解放前那帮上海老克勒流落香港带过去的,早期香港电影里有大量的上海(含宁波等地)元素,王墨镜对此也深有体会;其次,王墨镜最著名的作品是《花样年华》,这是地道的上海电影。里面的上海韵味,只有老上海人才能体会最深。

因此,他拍的是他脑海里的上海文化。这倒也无可厚非,导演有资格用他自己的设想来诠释这个故事。

只是有点被他拍成了民国上海风,黑帮+金融战。还好90年代去过几次,不然真被他蒙了


还没播完,暂时先点评到这里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4 22:32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00:47
电视剧《繁花》的拍摄周期是三年,所以马伊琍是先在繁花剧组里得到大量的调教,然后才在电影《爱情神话》里 ...

精品评点啊,我可以转载到观网风闻去吗?
作者: yanei    时间: 2024-1-4 23:34
本帖最后由 yanei 于 2024-1-4 23:38 编辑

我一直以为“我/我尼”是苏州话或者上海本土话来的,“阿拉”是宁波话来的。一个内敛一点,一个张扬一点。瞎猜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4 23:40
yanei 发表于 2024-1-4 09:34
我一直以为“我/我尼”是苏州话或者上海本土话来的,“阿拉”是宁波话来的。一个内敛一点,一个张扬一点。 ...

你的认知正确。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1-4 23:41
晨枫 发表于 2024-1-4 12:55
小时候老说“阿拉”是要被大人骂的,应该说“鹅”。普通话里没有这个音,想象一下用上海话说鹅的发音。 ...

是伐?不过阿拉一般是家里宁波籍说的比较多。我晓得你讲的。因为我也这么讲,要么鹅,要么倪。倪有我们的意思。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5 00:13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4-1-5 00:18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24-1-4 22:32
精品评点啊,我可以转载到观网风闻去吗?

抱歉哈晨兄,这段还真不行。 认识一些圈里的朋友,不少信息从此而来。咱这儿小众论坛,都是老友瞎扯几句没啥,也未必有多少人信。

观网风闻那边的受众面太大了,这段转过去,圈里明眼人能看出来是从哪里泄出去的,就不好玩了


您老兄多担待哈~  


再给您加点作料:(这些都是网上承认的)


香港导演王晶,刚发的微博:

實在我蠻羨慕王家卫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00:16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1-4 10:20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10:13
抱歉哈晨兄,这段还真不行。 认识一些圈里的朋友,不少信息从此而来。咱这儿小众论坛,都是老友瞎扯几句 ...


没事没事,不转。

王家卫还是很挑的。江疏影、虞书欣都是上海人,李沁是昆山人,倪虹洁是常熟人,白鹿是常州人,口音也都相近,但功底不够,都没有用。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5 00:20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4-1-5 00:24 编辑

https://www.weibo.com/u/2159863893,居然发不过来,晨兄看看王晶的上海话如何?  



又及:当初请范志毅来客串,被他拒绝了三次。伊觉得自己从来没演过戏,男足的名声又在谷底,担心搞不好被人骂。最后是王墨镜亲自去上门力劝,才请到小范出山。

被王墨镜登门力邀这个规格,是大陆以及港澳台影视圈无数男女演员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待遇啊。前中国男足队员居然能获此荣耀,也是一段荣光,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00:21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10:20
https://www.weibo.com/u/2159863893,居然发不过来,晨兄看看王晶的上海话如何?

上海话要听啊,看哪能看出来?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5 00:29
晨枫 发表于 2024-1-5 00:16
没事没事,不转。

王家卫还是很挑的。江疏影、虞书欣都是上海人,李沁是昆山人,倪虹洁是常熟人,白鹿是 ...

晨兄慧眼如炬~~


您提及这几位当初大多都曾入围,但都被墨镜否决了,理由就是您说的



还请关注一下扮演“小宁波”的喻恩泰,就是原来《武林外传》里的秀才。  他努力转型,在电影《火锅英雄》等作品里表现可圈可点。

他是上戏的高材生,且已经拿到中戏的博士学位,算是圈里难得的响当当的高学历人士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00:34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10:29
晨兄慧眼如炬~~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没看过,看过他的《蓝莓之夜》。《花样年华》好看吗?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02:47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10:20
https://www.weibo.com/u/2159863893,居然发不过来,晨兄看看王晶的上海话如何?  

中国男足的高光时刻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1-5 03:12
奇怪的是孙俪没有出演。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03:45
kkilo 发表于 2024-1-4 13:12
奇怪的是孙俪没有出演。


对哦,我就在想,好像还少了一个上海女星,就是她。

不过我不大喜欢孙俪,说不出来为什么。

倪妮也是昆山人,学上海话应该无压力。她倒是可以考虑出镜。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1-5 04:00
晨枫 发表于 2024-1-5 03:45
对哦,我就在想,好像还少了一个上海女星,就是她。

不过我不大喜欢孙俪,说不出来为什么。

孙俪应该是最大牌的上海女星,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出演。当然毛阿敏也可以来轧一脚。如果她演,那是有真实生活体验的。
作者: yanei    时间: 2024-1-5 09:53
本帖最后由 yanei 于 2024-1-5 10:45 编辑

上海话“我”的发音用汉语拼音标注的话是不是“ngu”?  这个ng是后鼻音,普通话里只用在字尾,但许多方言里也用在字头。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5 10:24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4-1-5 10:26 编辑
kkilo 发表于 2024-1-5 04:00
孙俪应该是最大牌的上海女星,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出演。当然毛阿敏也可以来轧一脚。如果她演,那是有真实生 ...

公开说辞:孙俪这几年专心在家带娃,处于事业黄金期的邓超就可以放手发展。

实际情况:孙俪的才华本就有限,早期出道凭借的是清纯无欲气质,现如今年纪上来了实力没跟上,名气大了也不肯弯下身段去改变自己去配合剧本,高不成低不就。

@晨枫  晨兄的不喜欢孙俪,也暗合了市场和投资方的观点



当然毛阿敏也可以来轧一脚。如果她演,那是有真实生活体验的。

老兄提到这句有趣的很,阿毛不但上海话流利,还有多次被骗(情感+投资)的实际经验,出演个中老年悲惨女性那是瞬间入戏啊~



里面比较可怜的是曾美慧孜,早期在娄烨电影《颐和园》关注到她,后期为了博出位,居然选择了香港导演陈果的《三夫》,拍摄过程惨不忍睹,拿了个影后也继续默默无闻。


倪虹洁也可怜,《武林外传》之后一直没有改变戏路的机会,即使在电影《爱情神话》里还是老调重弹。  短期是运气,长期就是自身的实力问题了。


看看董勇,观众们点评的好啊:十年警匪无人知,一曲《安妮》天下闻   

https://weibo.com/2016483877/NzplvaZz1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5 11:02
补个网友的段子乐呵乐呵:

《繁华》大结局:

1.宝总破产了,淘淘用卖海鲜的一千万帮宝总东山再起,最后他俩也走到了一起,用各自名字成立了淘宝

2.玲子由爱生恨,和宝总彻底决裂,把宝总踢出了夜东京,并改名为京东,站在了宝总的对立面

3.汪明珠发现,离开27号后在黄河路定个包间的面子都没人给,终于看懂了自己的定位,决定自己创业,并改名为董明珠,最后成为黄河路人人敬仰的董小姐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4-1-5 11:31
本帖最后由 老福 于 2024-1-5 23:48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4-1-5 10:24
公开说辞:孙俪这几年专心在家带娃,处于事业黄金期的邓超就可以放手发展。

实际情况:孙俪的才华本就有 ...


剧中汪小姐的角色比较青春,孙俪肯定不合适;玲子和李李那股端着的劲儿,孙俪也不搭;其他女性角色,孙俪肯定不会考虑,所以孙俪十有八九连试戏的邀请都没有。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11:36
yanei 发表于 2024-1-4 19:53
上海话“我”的发音用汉语拼音标注的话是不是“ngu”?  这个ng是后鼻音,普通话里只用在字尾,但许多方言里 ...

哈,看着像越南文。上海话的“我”差不多是ngo吧,不能wo。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11:38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21:02
补个网友的段子乐呵乐呵:

《繁华》大结局:

哈哈哈,CIA就是被这样的情报绕晕的。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4-1-5 11:50
本帖最后由 老福 于 2024-1-5 11:54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4-1-5 10:24
公开说辞:孙俪这几年专心在家带娃,处于事业黄金期的邓超就可以放手发展。

实际情况:孙俪的才华本就有 ...


曾美慧孜就是《手机》里的牛彩云啊,戏不错,长得没有(国内市场的)主角命(长相一般,没有辨识度)。
作者: togo    时间: 2024-1-5 12:08
上海女演员,墨镜哥忘了陈冲
繁华还没看,有没有适合陈冲的角色,在油管搜了一下,繁花之路,繁花梦,灿若繁花,怎么这么多碰瓷的


作者: 黄序    时间: 2024-1-5 13:21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5 13:24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4-1-5 13:25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24-1-5 11:38
哈哈哈,CIA就是被这样的情报绕晕的。


晨兄试试这个:

magnet:?xt=urn:btih:2e5ec2cb99bb72004a30331648672b6e7fc7f418&dn=[电影天堂www.dytt89.com]花样年华-2000_蓝光国粤双语中字.mp4

用迅雷打开就行,刚试过国内可以的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5 13:29
黄序 发表于 2024-1-5 13:21

她早就退出影视圈了,今年71岁,黄兄觉得哪个角色合适她呢?   不能生给她造一个角色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13:44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1-4 23:45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23:29
她早就退出影视圈了,今年71岁,黄兄觉得哪个角色合适她呢?   不能生给她造一个角色吧    ...


丛珊才61啊,陈冲也62,71的是谁?

哦,龚雪,她真是71了。
作者: 黄序    时间: 2024-1-5 13:51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23:29
她早就退出影视圈了,今年71岁,黄兄觉得哪个角色合适她呢?   不能生给她造一个角色吧    ...

没有想着给她安排角色,就是想起一位上海演员,掺和一下。


作者: 黄序    时间: 2024-1-5 13:53
可以演个小裁缝,白手起家创立了上海滩的时装帝国。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4-1-5 14:57
五月 发表于 2024-1-4 12:46
上海话的保存程度显然不如广州话和北京话。我认为重要原因是上海话内斗的结果。

例如,一位奉贤朋友到了 ...

不存在北京话,只有北京口音而已。北京土话和普通话除了几个特定的发音特点以外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上海话和普通话的区别还是蛮大的,需要专门学习。而有这种所谓“京片子”北京口音的人在北京也只是南二环的胡同等少数区域,估计就几十万人口而已,比说上海话的上海土著可少多了。千万别以为习惯说儿化音就是京片子,朝阳海淀人民都习惯说儿化音,但是绝不会说京片子。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4-1-5 15:03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14:47
电视剧《繁花》的拍摄周期是三年,所以马伊琍是先在繁花剧组里得到大量的调教,然后才在电影《爱情神话》里 ...

看了几集倒觉得唐嫣是里面演技最差的。讲话永远是一副吃了枪药的架势,上海女人虽然强势但是计算周全滴水不漏的,哪能永远是一副得理不饶人的状态,说话总像吵架,显得智商不高。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5 17:57
黄序 发表于 2024-1-5 13:53
可以演个小裁缝,白手起家创立了上海滩的时装帝国。

黄兄给写个《繁花之小裁缝别传》吧,我试着给投资方递过去。 如果能开拍,佣金按3个点给我就成哈~


推广词都想好了,《龚雪踩缝纫机的那些日子里》





作者: 凡卡    时间: 2024-1-5 18:01
我一个人在上海的朋友说《繁花》不好看,浮夸做作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1-5 21:55
老票 发表于 2024-1-5 10:24
公开说辞:孙俪这几年专心在家带娃,处于事业黄金期的邓超就可以放手发展。

实际情况:孙俪的才华本就有 ...

哈哈,知我者,老票兄也。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1-5 22:00
晨枫 发表于 2024-1-5 13:44
丛珊才61啊,陈冲也62,71的是谁?

哦,龚雪,她真是71了。

这么说的话,老兄怎么忘了张瑜?当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几位当家花旦中,张瑜和龚雪是一时瑜亮,应该风头不分上下。窃以为,陈冲和潘虹略逊一筹。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1-5 22:12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1-5 15:03
看了几集倒觉得唐嫣是里面演技最差的。讲话永远是一副吃了枪药的架势,上海女人虽然强势但是计算周全滴水 ...

这个反而到比较真实,当时工厂里的女工很多都是这样子,我97年进国企,里面有些女工的作派和汪小姐一模一样。而男性大多数在大部分会让一步。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5 22:31
这两天播到剧情里的股票大战环节,有趣的是今天沪市尾号601的股票真的大涨,和剧情里发展一模一样

这段情节是当年的史实再现,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起兼并案宝延大战”,最终新成立不久的证监会介入。   



““宝延”事件是中国深圳宝安企业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宝安公司”) 对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中公司”) 发动的一次具有收购色彩的行动。

1993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在充分调查、弄清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了处理决定:①宝安公司所拥有的延中股份19. 8%,按照《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最早应于1993年11月4日前方能拥有上述比例股份,因此,宝安上海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在11月4日前均不能再买入延中股票; ②两家关联公司于9月30日卖给公众的24. 6万股延中股票利润归延中所有; ③对未按照规定履行有关文件和信息的报告公开公布义务的宝安上海公司予以警告处分并罚款100万元,对其关联企业宝安华阳保健用品公司和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给以警告处分。“宝延”风波,是中国证券市场上首例公开收购上市公司的事件,它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



宝延大战中,股票价格最高升到42元一股,剧中完美的复刻了这一数字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22:34
kkilo 发表于 2024-1-5 08:00
这么说的话,老兄怎么忘了张瑜?当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几位当家花旦中,张瑜和龚雪是一时瑜亮,应该风头不 ...

还真是哦,张瑜也是上海人。

那一代都是“自学成才”,都不是科班出身的,全凭脸蛋、聪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22:35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1-5 01:03
看了几集倒觉得唐嫣是里面演技最差的。讲话永远是一副吃了枪药的架势,上海女人虽然强势但是计算周全滴水 ...

上海女人什么样的都有。不算流动人口,1000多万人呢,扣掉一半男的,也有500万呢。

上海女人吃起枪药来,防弹背心是必须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22:39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1-5 00:57
不存在北京话,只有北京口音而已。北京土话和普通话除了几个特定的发音特点以外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上海话 ...

这些年遇到的北京人里,感觉字正腔圆但儿化音很少,而且语速放慢,吐字清晰。差不多是李小冉那个调儿。至少和影视里的京片子不是一回事。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5 22:40
凡卡 发表于 2024-1-5 04:01
我一个人在上海的朋友说《繁花》不好看,浮夸做作

香港估计也有不喜欢《花样年华》的吧?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4-1-6 03:16
老票 发表于 2024-1-5 13:24
晨兄试试这个:

magnet:?xt=urn:btih:2e5ec2cb99bb72004a30331648672b6e7fc7f418&dn=[电影天堂www.dytt8 ...

国外,一般Google一下 花样年华 + 在线 就可以了,不用下载。这是因为国外没有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盯着,所以有很多中文视频免费资源。
作者: 龙驹坝    时间: 2024-1-6 08:48
除了拍得像民国剧,上海92年代有电视拍得那么富吗?

96年我去过,没觉得。本地人大概更有发言权。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6 09:01
龙驹坝 发表于 2024-1-5 18:48
除了拍得像民国剧,上海92年代有电视拍得那么富吗?

96年我去过,没觉得。本地人大概更有发言权。 ...

92年我已经出国了,所以我也是在看西洋景。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1-6 10:15
龙驹坝 发表于 2024-1-6 08:48
除了拍得像民国剧,上海92年代有电视拍得那么富吗?

96年我去过,没觉得。本地人大概更有发言权。 ...

黄河路一条街就是这个样子。霓虹灯的招牌很晃眼。我去过几趟吃饭。说实话饭菜也就那样。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6 12:58
kkilo 发表于 2024-1-6 10:15
黄河路一条街就是这个样子。霓虹灯的招牌很晃眼。我去过几趟吃饭。说实话饭菜也就那样。 ...

是的,王墨镜这次拍摄是在车墩影视基地一比一比例搭建了街景,大量参照了当时的图片


看到了一些拍摄花絮,有场戏是胡歌站在小货车车厢里,货车开走;走戏的时候没协调好,纸箱子太空太轻扶不住,胡歌直接从后车厢摔下来趴地面上,爬起来歇一会儿就继续拍;那场范湉湉扇胡歌耳光的戏是真扇,几十次。为了脸上的红印消失,第二天还要继续

还有几场戏是24小时连续拍,到最后胡歌都已经严重的萎靡不振了

胡歌不容易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1-7 05:10
老票 发表于 2024-1-6 12:58
是的,王墨镜这次拍摄是在车墩影视基地一比一比例搭建了街景,大量参照了当时的图片



应该讲还是比当年好看一点。不过差距不大。当年供应商请客去过1,2趟。对饭菜实在是无感。
另外非常同意老哥对胡歌的评价。范志毅专门说了被扇耳光的戏,他说胡歌实在是敬业。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7 08:10
kkilo 发表于 2024-1-5 20:15
黄河路一条街就是这个样子。霓虹灯的招牌很晃眼。我去过几趟吃饭。说实话饭菜也就那样。 ...

02年去过黄河路请吃饭,没有多少印象,只记得国际饭店往前走几步就到了。

黄河路现在还是热闹地方吗?好多年没去了。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1-7 08:48
晨枫 发表于 2024-1-7 08:10
02年去过黄河路请吃饭,没有多少印象,只记得国际饭店往前走几步就到了。

黄河路现在还是热闹地方吗?好 ...

我是97,98年去吃的饭。反正别人请客。听我弟讲05年之后慢慢的就没有那么热闹了。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7 23:35
再好的电视剧也难免有瑕疵。  比如papi酱,忽然就给无理由下线了;比如董勇,忽然就不见了2集,还怪想他的

比如马伊琍和黄觉几场感情戏,尴尬的让人脚指头恨不得抠破地板了。  实在搞不懂为啥深国投上海老总黄觉会沦落到舔狗的境地

黄觉是个挺不错的演员,在电影《师傅》里蛮有张力。看到他出场,我还跟票太吹了两句呢,结果...  票太说就这就这?   墩墩都撇嘴


一看就知道:分组镜头由副导演拍摄,本子没细写+王墨镜没到场的缘故。    执行副导演就是那位卖香烟的小老板,节奏一到他手里就明显慢了。

马伊琍还是有点薄,深情不外漏并不等于海女不专情,这两集都被辛芷蕾超过了。唉,文章害人不浅。


拍女人感情戏,王墨镜真的是专家,尤其擅长点墨之间体现眼神的暧昧、身姿的扭动,看唐嫣的精致妆容,再加至少三四重柔光打的,举手投足都是隐藏在干练下的妩媚。


和陈龙的兄弟情戏虽然就2分钟,却是胡歌目前表现最好的段落。   陈龙比胡歌大6岁,在琅琊榜里就有过合作,他俩真是几十年的兄弟了,私交一直不错。


热播之后,广告明显增多了,不少实力厂商都在跟进;今天看到插播广告是荣耀手机,嗯,大客户来了。


5个亿花出去了,目前只回来不到3个亿,王墨镜又玩了一把情怀营销。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7 23:38
晨枫 发表于 2024-1-7 08:10
02年去过黄河路请吃饭,没有多少印象,只记得国际饭店往前走几步就到了。

黄河路现在还是热闹地方吗?好 ...


随着热播,上海已经出现了《繁花》citywalk导游路线,收费520元,带你走遍剧中大部分场景所在地,指出原型,并讲一些当时的故事。

还真有人报名...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7 23:46
老票 发表于 2024-1-7 09:38
随着热播,上海已经出现了《繁花》citywalk导游路线,收费520元,带你走遍剧中大部分场景所在地,指出原 ...

这也行?啧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7 23:51
老票 发表于 2024-1-7 09:35
再好的电视剧也难免有瑕疵。  比如papi酱,忽然就给无理由下线了;比如董勇,忽然就不见了2集,还怪想他的
...

继续憋着,等攒全了再看。

《花样年华》终于看了。说不出的感觉,好像没有《蓝莓之夜》的印象好。

王家卫特别擅长小场面和细节刻画,每一个镜头、音乐、对话都非常考究,他还特别喜欢暗场面的顶光,记得法国电影Diva也是这个调子,那是1981年的老电影,不知道王家卫是不是受影响。

慢节奏,精致品味,王家卫可能是最正宗的海派电影导演吧?

张曼玉有那么好看吗?反正不是我的菜。

女房东的上海话倒是很正宗,不知道是香港找的人,还是上海找的人?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1-8 05:17
老票 发表于 2024-1-7 23:38
随着热播,上海已经出现了《繁花》citywalk导游路线,收费520元,带你走遍剧中大部分场景所在地,指出原 ...

收费250比较妥当。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1-10 23:13
晨枫 发表于 2024-1-7 23:51
继续憋着,等攒全了再看。

《花样年华》终于看了。说不出的感觉,好像没有《蓝莓之夜》的印象好。

已经热播完毕,昨晚大结局,晨兄可以开始追咯~

从情节上来说,该剧后几集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但好的文艺作品说的都是情怀,所以大家对此依然是一致好评,似乎对情节线的不足视而不见


可以肯定的说,这部剧无论是现在还是多年以后,都会成为上海影视文化中不可绕过的一座里程碑。王墨镜真的还是可以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11 00:07
老票 发表于 2024-1-10 09:13
已经热播完毕,昨晚大结局,晨兄可以开始追咯~

从情节上来说,该剧后几集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但好的文艺 ...

下星期会有点时间,正好追剧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