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朱令走了,还能等到真相么?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3-12-24 14:59
标题: 朱令走了,还能等到真相么?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3-12-24 20:21 编辑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1672901/answer/3307271654


原文如下:


标题:
被投毒 29 年后,清华铊中毒受害者朱令病危,案件的具体情况如何?还能等到真相吗?







2023年12月23日 朱令一路走好



因为2018年的论文,可以得出孙维和清华是清白的,朱令是铅中毒。  引发的铊中毒,有可能一直在污染源中。




这篇关于朱令头发检测结果的论文原题为:
Details of a thallium poisoning case revealed by single hair analysis

using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使用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单根头发揭示铊中毒案例的细节(机翻)

10.1016/j.forsciint.2018.10.002
背景

一、论文的两位作者,

Richard D. Ash, Research Scientist/Plasma Laboratory Manager Department of Geolog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https://www.geol.umd.edu/~mcdonoug/richardashinfo.html

He, Min,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贺敏博士获得四川大学微生物学学士学位和四川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明尼苏达大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这篇文章是第二作者到第一作者所在实验室做访问学者期间完成的。Richard D. Ash貌似对烧蚀陨石等物质更感兴趣,他的论文列表里,头发是少见的检材。





二、论文的支持者

    Chen Zhengyang for helpful discussions, and the Help Zhu Ling Foundation for logistic assistances
陈震阳进行了有益的讨论,帮助朱令基金会提供了后勤援助。

文章结尾提到陈震阳教授参与了有益的讨论,他最早帮助朱令父母确定铊中毒。这是他关于朱令铊中毒的论文

文章提到:帮助朱令基金会也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后勤支援。

帮助朱令基金会官方网站(中文):http://www.helpzhuling.org/

Help ZHU ling Foundation website (English) :

http://www.helpzhuling.org/english.aspx

论文也提到:

    This research did not receive any specific grant from funding agencies in the public, commercial    , or not-for-profit sectors.
    这项研究没有获得公共、商业或非营利部门资助机构的任何具体资助。




头发

    “另一方面,头发是测量历史内部重金属暴露的重要生物标本。当头发由毛囊中活跃生长的基质细胞形成时,头发会以相对恒定的速度将血液中的重金属结合到角蛋白中。重金属沿毛干的分布情况通常与暴露于该元素的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因此代表了一个长期记录,不受后来的稳态或排泄的影响[5]。”




一、来源

个人猜测作者从陈震阳得到了一些头发检材。受害者的父母还从受害者中毒期间(1994-1995)使用的毯子上收集了少量头发,并将其存放在塑料袋中。受害者父母还提供了 2015 年从受害者身上拔下的少量头发,放在塑料袋中。




二、数量

作者将这些头发按照不同年份ZL1995H1~9编号,另外还有ZL2015H100   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是ZL1995H9和ZL1995H5,其中ZL1995H1是最长的一根,长度约为30cm,作者认为这是第一次脱发以前的头发。ZL1995H5长度大概0.7cm,被认为是第一次脱发到第二次脱发之间的头发。

文章中没有出现ZL1995H4、ZL1995H6、ZL1995H7   这些头发的长度情况从0.7~30cm不等。2015年的头发长度为10cm。





三、基准

在做该项检测时,论文使用GBW07601a国标的人发分析标准物质制成的人发粉末测出来的值作为基准值。

作者使用了亚洲人平均头发生长速度411±53μm /天的标准,文章中选用中间值411μm /天来测算时间。查阅原始文献发现,这是一个男性女性的数学平均数据,女性数据小于这个值,为405±54μm /天


说说重点,这篇文章为被怀疑投毒的孙维和他的清华同学洗脱了嫌疑,甚至推翻了清华大学所谓的对有毒化合物保存工作管理失误的说法。





一、关于铅中毒

这篇文章指出朱令的铅中毒。

    Prior to this work, there had been no suspicion that the victim might have been co-poisoned by another heavy metal, since the amount of thallium detected in her body could adequately explain all the observed symptoms and responses following the medical treatment.


    在这项工作之前,没有人怀疑受害者可能是由另一种重金属共同中毒的,因为在她体内检测到的铊含量可以充分解释治疗后观察到的所有症状和反应。

文章指出,也对其他重金属例如汞Hg进行了分析,但只有铅和铊高于背景值。



也就是说,朱令除了众所周知的铊中毒以外,也是铅中毒受害者。




这张图片是整个论文最有说明性的内容。作者利用ZL1995H9和ZL1995H5建构了几乎整个朱令中毒过程的铅和铊的变化。其中图片中间的铊指标
高峰定位在朱令出现视力模糊症状的时间,放大图片我们可以观察到,铅指标也同时出现了高峰。

众所周知,朱令案里的重要“情节”是孙维利用去实验室工作的机会,拿回硝酸铊投毒,因为硝酸铊溶液无色无味所以朱令没有发觉,导致朱令铊中毒。但是实验室使用的硝酸铊是不含铅的,无法解释朱令在如何铊中毒的同时出现铅中毒。





二、中毒时间

这篇论文把朱令中毒时间大大提前了,之前大家都按照两次投毒来推测凶手的行动,也就是视力模糊(十月中期)第一次投毒,脱发第二次脱毒。论文摘要里直接说检测的ZL1995H5显示了最少长达4个月的生长期,也就是8月中下旬左右。

    Ablation line scans of the entire length of 7cm hair revealed ~4 months of repeated exposure to thallium with increased doses and frequency toward the end,    对 7 厘米头发整个长度的消融线扫描显示,在 4 个月内反复暴露于铊,且剂量和频率接近尾声时有所增加,

论文详细说明了四个月的由来。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last recognizable thallium peak was 55 mm, corresponding to at least ~4 months of hair growth time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可识别铊峰之间的距离为55毫米,对应于至少4个月的毛发生长时间。

也就是说这个最少4个月是在两个铊峰之间确定的距离为55mm的毛发生长期,而这根ZL1995H5有70mm长。如果按照文章计算时间的0.441mm每天计算,这段没有纳入计算的头发还意味着另外的50天,几乎已经可以延长到6月底,从对7cm的头发检测可以把朱令重金属中毒时间推到6月底。


作者没有发表对30厘米和26厘米,也就是ZL1995H1、 ZL1995H2的数据。如果推算到6月底这样的估计有问题,那这两根头发完全可以说明。

作者在另外一个地方,提到导致朱令视力模糊的铊峰时说。

    Alignment of ZL1995H9 with the first episode indicated that the victim had already been exposed to thallium for ~3 months before the abrupt start of the striking poisoning symptoms
    ZL1995H9和第一周期的对齐表明,在突然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



    之前,受害者已经接触铊3个月了




也就是说在10月中旬朱令第一次出现视力模糊(铊中毒症状之一)的时候,受害者已经解除铊最少3个月了。也就是说作者认为,7月份朱令就已经铊暴露了。




朱令是因为什么原因在1994年暑假期间接触了大量的铅和铊?这个时候朱令不在学校居住,孙维也没有进实验室。





四个月是一个相对保守的计算,我查过引用来源,作者使用411±53μm的头发生长数据是一个亚洲男女的平均数据,如果是亚洲女性,这个数据应该是405±54μm。有回答说朱令是运动员的头发会长得快一点,但也可以说因为长期重金属中毒,长得也可能很慢。






三、到底是铅中毒还是铊中毒

在整个文章里,作者使用的铊的单位是ng/g,但使用铅的单位是μg/g。这个数量级的差别意味着,虽然图片上铊值明显高于铅值,但实际实际上铅含量是以1/1000和铊对比的。例如ZL1995H3中的铊含量和铅含量的比例不是165:12,而是165:12000,铊含量只有铅的1/70,大概只有铅的1.4%。

无论朱令接触的是什么物质,我们不能把它叫做铊盐只能是铅盐,一种大概有有1.4%铊含量的铅盐。

那清华大学化工系的硝酸铊,怎么能变成这种化合物?

虽然朱令以铊中毒的表现被治疗,但其实她是在大量接触铅化合物的过程中被含量很低的铊致病了。


                Tl ng/g        Pb ng/g
ZL2015H100        10cm        3.7        800
ZL1995H1        30cm        2.8        1400
ZL1995H2        26cm        2.8        600
ZL1995H3        1cm        165        12000
ZL1995H5        0.7cm        182        43000
ZL1995H8        4cm        15        4000
ZL1995H9        7cm        40        2000





总结

如果按照这篇论文,朱令最少应该是在从1994年6月底或者7月初,大量接触一种含铊的铅化合物,从而引发疾病。

原先被怀疑的清华或者北大的任何一个普通学生,都没有作案的条件。

现在来看因为当时没有发现朱令的铅中毒,基于铊盐投毒的案情分析    几乎都错了。





因为作者没有拿出最长两根头发的检测的结果,也没有对2015年的头发进行检测,所以我们只能得出目前的认识。朱令接触铅的历史可能还会大幅延长,而作者对ZL2015H100根部3cm部位所做的分析显示。20年后朱令头发上的铊含量和铅含量比1995年(ZL1995H2)的指标还要高出约30%




补充:

一、关于两次检测。

从原文中我们可以看见图4,在对头发进行检测时,为了避免误差作者采用了两种不同路线。第一次消融预计将测量具有任何表面沉积物的角质层和皮质外部部分的铊,而第二次扫描将评估内部皮质和髓质。这样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铊和铅的曲线。对于其中的铅曲线,作者认为

    Nevertheless, with much more frequent and higher thallium peaks and the co-appearance of large amount of lead, Hair ZL1995H5 apparently represented an acute poisoning stage 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mainly chronical exposure episode represented by Hair ZL1995H9. Analysis of additional hairs revealed thallium and lead distribution profiles either very similar to ZL1995H9 or similar to ZL1995H5.
    然而,由于更频繁和更高的铊峰值以及大量铅的共同出现,Hair ZL1995H5 显然代表了一个急性中毒阶段,与以 Hair ZL1995H9 为代表的主要慢性暴露事件不同。对额外毛发的分析显示铊和铅的分布情况与 ZL1995H9 非常相似或与 ZL1995H5 相似。

对于铅在内部皮质和髓质两次扫描的数据,作者认为铅和铁会更多表现在角质层和皮质部分    先前对人类头发中微量元素分布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内源性掺入还是外部沉积,铅和铁似乎都聚集在头发周边附近,这可能是由于这些金属与头发角质层中的成分优先结合所致。
    First, the absence of such elevated level of lead in the surface of longer hairs (ZL1995H1, ZL2991H2, ZL1995H9) suggest that the victim was not exposed to an unusual level of environmental lead either in school or at home during this period. Second, it was unlikely that this batch of hair samples have been contaminated by environmental lead during the storage or in the process of our analysis, since higher level of lead was only detected in the very short hairs. Third, exogenously deposited lead would unlikely produce peaks that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internally ingested thallium.
    首先,较长毛发(ZL1995H1、ZL2991H2、ZL1995H9)表面的铅含量没有如此升高,表明受害者在此期间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没有接触到异常水平的环境铅。其次,这批头发样本在储存或分析过程中不太可能受到环境铅污染,因为仅在非常短的头发中检测到较高含量的铅。第三,外源沉积的铅不太可能产生与内部摄入的铊相关的峰。



作者否定了环境铅污染和外源沉积的铅是造成朱令铅中毒的原因,铅中毒与摄入铊相关。








------------------------------   ------------------------------   ------------------------------   ------------------------------   ------------------------------








转载者的补充:



1.朱令的受害更大可能是铅中毒,且在发病前,一直在服用自己煎熬的中药。药罐和药材本身,也都存在铅、铊中毒的可能性


2.朱令父亲保存的头发,在技术更先进的数年后,检验结果是朱令并非只有两次中毒,而是多次中毒。   其中的几次中毒,孙唯在时间和地点上都不具备作案的可能性。



3.孙唯所在的课题组只有含铊的化学物,(硝酸铊不含铅),没有含铊又含铅的化学物。 除非孙唯再买含铅的化学物,混合起来


4.无论是受害者朱令,还是提供重要线索的贝志城,以及最大嫌疑人孙唯,这三家的背后势力对比起来,孙唯一方反倒是势力最弱小的。贝是妥妥的红三代, 朱令家最后拿到的是时任副总理的huangju的亲笔批条子,指示要认真办理此事。  孙爷爷是民革副主席但已退,当过帝都副市长的也只是堂叔。

5.硝酸铊这类东西,不仅是当时可以在石家庄买到(老鼠药内含铊),现如今搞到也不算特别特别难。 1987年江西省上高县数个村的村民购买了花炮厂生产的氯化钠导致的铊中毒。花炮厂用硝酸钠和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硝酸钾,氯化钠作为副产物卖给了村民,而这些反应原料含有铊。另外,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科在1979年的一篇论文中一次性报道了曾遇到过的多例职业性铊中毒。



大多数人不了解其具体性能数据,只知道有毒而已。







帝都警方最后的结论是无法定罪,就是因为证据链确实不足。  本文也并非为孙唯辩护,只是说:确实无法认定孙唯就是凶手。






建设法治社会,提倡并推广疑罪从无,就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判断是目前刑侦技术条件下所能接受的现状。





如果不是因为孙家也有一定势力背景,那么最后结局会不会也有可能是另一个“呼格吉勒图冤案”呢?





[groupid=56]万水千山走遍[/groupid]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3-12-24 20:58
不是说朱家背景不遑多让么,出动了副总理批示。
神仙斗法,俺们小鬼躲开点。
作者: 隧道    时间: 2023-12-24 22:30
感觉石头记说的还是比较靠谱。
最可能的原因是集体做案,一个宿舍的都有份。
学校出面保下来了。。。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3-12-24 22:41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3-12-24 22:44 编辑
隧道 发表于 2023-12-24 22:30
感觉石头记说的还是比较靠谱。
最可能的原因是集体做案,一个宿舍的都有份。
学校出面保下来了。。。 ...




这也都是推论,背后的大神都出动了,斗法这么多年,学校犯不着为了护着几个学生以及自己工作人员的无心失误而竭力保普通人。  近日刚任命的清华校长是朱令的师兄,上学期间肯定是热度参与议论此事的


证据链确实不足,可怜.......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23-12-24 22:45
老票给的同一个链接下面第三个答主
被投毒 29 年后,清华铊中毒受害者朱令病危,案件的具体情况如何?还能等到真相吗? - 要淡定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1672901/answer/3304932910
要淡定​​
科研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 关注
30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创建于: 2023-11-28 01:15:53   修改于: 2023-12-24 00:16:57

之前帖子居然被删了。我写的东西:现在新的物证出来了,检测朱令掉落的毛发,推断中毒过程。见上图。这篇文章就是说的朱令,致谢里有"the Help Zhu Ling Foundation for logistic assistances"。

这篇文章非常重要。因为找到了Pb的信号。为什么有很强的铅的信号呢?这不是专门下了铅毒,而是铊盐里最常见的杂质就是铅。或者说,制备铊盐的常见方式就是从硫酸铅或者硝酸铅的废料中做提纯。

明显是五个阶段的样品,纯度不一;嫌疑人明显掌握提纯Tl盐的技巧,至少用了四个批次的样品,且反复日常投毒。不是什么人随便去实验室偷一瓶铊盐、或者买老鼠药来害人这种,因为这样的话Pb/Tl的比不会波动这么大。这也洗脱了指责贝志城和什么受害人男友的无稽之谈,这些人不会提纯Tl盐。

阶段0,有Pb也有Tl,但是没有峰。文章里说是通过隐形眼镜浸泡液微凉摄入。这个阶段的数据也反驳了中药说。如果中药摄入的话这个阶段应该也有峰。而且还可以推断加害人在这个阶段可能只是想给朱令一个教训,于是放在隐形眼镜清洗液里,而且这个清洗液内其实Pb含量很高。

阶段1,有Pb也有Tl,但是Pb远高于Tl,也就是峰1 到峰11,基本上二者的峰伴随出现。注意Pb的单位是Tl的一千倍。也就是这个图里看起来Pb的峰低,但是实际上Pb的含量很高。加害人开始在饮用水中掺杂毒药了。

阶段2,没有Pb只有Tl,样品非常纯。结合论文,可以知道这是由于朱令因病弃用隐形眼镜(论文里有说这个细节),体内Pb含量于是突降。但是由于饮用品中摄入了高纯度的Tl盐,所以中毒情况严重。

阶段3,又突然出现了很强的Pb信号(1994年12月12日之前的宽Pb峰),伴随着稍微延后的Tl峰,对应着受害人第一次掉光头发住院。加害人换了不太纯的样品或者是朱令又戴起了隐形眼镜?我也怀疑是由于前一批的高纯度的Tl盐用完了。换样品了。

阶段4,受害人重新回到学校。嫌疑人一看朱令又回来了,情绪化急火攻心,又下了没有经过提纯的毒。而且这次下毒,体现出Pb比Tl峰高,这次真的漏了马脚。Pb的含量是Tl的300倍,所以这应该是下的可能是未提纯的原料。随后,Tl的含量渐渐上升,体现了样品质量的提高。估计是寒假结束进了实验室可以好好做实验提纯样品了,符合中国学生的求学规律。

注意到,阶段3和阶段4都呈现出Pb峰上升迅速,下降缓慢;而Tl峰滞后Pb峰的情况。这两个阶段用的是同一个批次的样品。我不太清楚这种滞后是不是由于朱令体内已经有了高浓度的Tl导致对于Tl的吸收和阶段1、2不同所致。

所以,现在可以去问问当年实验室走的技术路线是不是需要从Pb盐中提纯Tl盐。我记得当年看过一个资料,孙某加入的是个分析化学实验室,用硝酸铊的原因是需要铊粒子做荧光显示剂。目前的研究条件下,这种测试一般是直接买高纯度样品的,不需要进一步提纯——因此我有点怀疑是否孙某真的是凶手了。但是三十年前的实验室,也许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直接买高纯度样品,因此不好说。简单说:如果当年就不需要的话,孙某就不是嫌疑人。如果孙某在的实验室需要提纯,那就是她没别人了。

一般大学里老师,尤其是一个系的,课题会尽量避免做的重合。我觉得简单查查当年的中文文献,或者问问当年的毕业生和老师,就会知道哪个课题组需要花大力气提纯Tl盐,或者要鉴定Tl,就知道毒物是从哪里来的了。

感谢这篇文章提供了很重要的思路。我是不方便查国内的文献,有心人可以查一下当年清华发表的论文,从技术路线推测毒物来自于哪里。

20231224注,此答案之前自己删了,原因是感觉一群人持有相同的话术来辩论,点开都是三无小号,让我当时感觉他们背后有个团队,我不想惹麻烦。现在,朱令去世了,又感觉有什么可怕的,就恢复此答案了。

编辑于 2023-12-24 00:16・IP 属地德国
​赞同 304​
​99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作者: 石工    时间: 2023-12-24 22:56
如果往自行服药中毒的方向走,那么她是在哪里熬的药呢?考虑到在家熬药比在宿舍和实验室方便多了,在她家里深度搜索,可能还有机会找到线索。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3-12-24 23:16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23-12-24 22:45
老票给的同一个链接下面第三个答主
被投毒 29 年后,清华铊中毒受害者朱令病危,案件的具体情况如何?还能 ...



“嫌疑人明显掌握提纯Tl盐的技巧,至少用了四个批次的样品,且反复日常投毒。”这句很重要。 如果人为投毒,谁有这个能力和机会就会被高度聚焦。

“所以,现在可以去问问当年实验室走的技术路线是不是需要从Pb盐中提纯Tl盐。我记得当年看过一个资料,孙某加入的是个分析化学实验室,用硝酸铊的原因是需要铊粒子做荧光显示剂。目前的研究条件下,这种测试一般是直接买高纯度样品的,不需要进一步提纯——因此我有点怀疑是否孙某真的是凶手了。但是三十年前的实验室,也许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直接买高纯度样品,因此不好说。简单说:如果当年就不需要的话,孙某就不是嫌疑人。如果孙某在的实验室需要提纯,那就是她没别人了。

按照他的说法,警方从清华调取过往论文也非常容易



但此文并未完全排除“朱令服用中药导致中毒”这个途径的可能性



关于这句“指责贝志城...”  略有了解,是当年天涯大争论的时候,用来反驳贝志城的推论不合逻辑的一种反推方法,并非对他有怀疑。      后来以讹传讹,贝也在争论中被进入了嫌疑人名单。

贝的很多说话方式,逻辑上是有很多漏洞的。能理解他的愤怒,而且据说贝的家族在化工系统里有深厚背景。

去年热议的是傅政华当时也是参与此案的重要人物,他倒台后,大家认为可以翻案了,然而并没有


比拼家族势力,朱令+贝一方更有实力。  

“原因是感觉一群人持有相同的话术来辩论,点开都是三无小号,让我当时感觉他们背后有个团队,我不想惹麻烦。”  这句也是推论了,至今为止,贝在网络上仍是影响力很大的人物,他协助创立的朱令基金会仍在运作帮助朱家。


而清华当时的反应迟钝致使证据链断裂,可能是无法结案的关键之一。  



以前的坛友“史老柒”是化工出身,对这件事也有很多的参与讨论。 今年他的结论是,还不能确定,看的越多也越不能确定。


也许这是90年代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只是不知道是否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作者: 数值分析    时间: 2023-12-24 23:40
我觉得悲观,当年都查不清楚,现在人没了,更死无对证了。恐怕以后是永远的疑案了吧。。。
作者: huma    时间: 2023-12-25 01:57
本帖最后由 huma 于 2023-12-25 02:20 编辑

永远也不会有真相了,只能祝逝者安息,加害者的一生一世都被灵魂折磨。
至于可能是中药中毒非常牵强,查一下她煎服的中药都有什么就知道了,而且其他人服用这些中药的不会不发病的,铅中毒很明显,可能不接触这类病人的医生不会知道。但是,但是,中药里同时含有铊您觉得可能吗
还有,如果下毒,一个寝室所有人都不知情,那是不可能的!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所有人都是帮凶!否则不会都守口如瓶。还有一个疑问,对逝者有点不敬,如果是这样,把一寝室的人都得罪了,我有点不理解。但是害人的人不可饶恕
至于领导批条指示,时过境迁,所有的证据都没有了,对这种情况,下属只会是应付了事,不会认真对待的。领导本身的指示,也只是敷衍一下而已,除非就这个事情,连续过问,或者派专人过问,否则下属更不会卖力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您本身就在政府机构工作,应该很清楚的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3-12-25 02:32
huma 发表于 2023-12-25 01:57
永远也不会有真相了,只能祝逝者安息,加害者的一生一世都被灵魂折磨。
至于可能是中药中毒非常牵强,查一 ...

我也基本赞成Huma的看法。就是清华捂盖子。但凶手究竟是她寝室的,还是同一楼层的,很难说。

铊盐,高纯度的的确很难获得。但灭鼠药有很的是。老票提供的新证据,只能说是更像是灭鼠药。
作者: 雷达    时间: 2023-12-25 03:21
如果不是因为孙家也有一定势力背景,那么最后结局会不会也有可能是另一个“呼格吉勒图冤案”呢?

我很同意这句话。
并不是说孙就一定不是凶手,也不是说就不是恶意投毒,而是说在现有证据下,这句话是合理的。
这个案子影响这么大,有司压力极大,如果孙家没有一定的背景,那么在关键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孙被定罪的可能性极大。
从上帝视角看,也许孙就是凶手,但那是另一回事。

作者: 隧道    时间: 2023-12-25 03:31
老票 发表于 2023-12-24 22:41
这也都是推论,背后的大神都出动了,斗法这么多年,学校犯不着为了护着几个学生以及自己工作人员的无心 ...

非常合理的推测,案情不复杂,当时公安就能破案,
只有一两个凶手的话,学校不会出面保下来。
但是哪个学校能承受一寝室集体作案,同时判了7个的结果?
只要当时学校做了不继续查的决定,甚至都不是一个领导的决定,而是整个领导班子的决定,以后就没办法翻案了,牵扯太多了。


作者: huma    时间: 2023-12-25 03:47
水风 发表于 2023-12-25 02:32
我也基本赞成Huma的看法。就是清华捂盖子。但凶手究竟是她寝室的,还是同一楼层的,很难说。

铊盐,高纯 ...

同楼层的够呛、连续下毒,如果是这样早被人捐出了。只有一种可能身边的人,而且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如果连续下毒,旁边的人不可能没有看到过,如果对其身边的人连续询问,我说的是询问,不可能不漏马脚,二个可能,确实不是她们做的。是她们做的,人人有份!
而且,共党最拿手的是什么,让你写交代材料啊,从你一进去就开始,到你出来的前一天为止。就是要从你的材料中找问题,共党最拿手的招数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3-12-25 04:10
huma 发表于 2023-12-25 03:47
同楼层的够呛、连续下毒,如果是这样早被人捐出了。只有一种可能身边的人,而且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如果连 ...

人人有份这个太可怕了。清华的确是有集体主义的传统。但如果是真的,那也是人心太险恶了。

真相或许一早大家就知道了。然后都装作不知道。一次投毒不被发现,那是有可能。这么多次,这么长时间,让人不寒而栗。

不说了,我要好好准备过节了。
作者: hsb    时间: 2023-12-25 08:29
huma 发表于 2023-12-25 01:57
永远也不会有真相了,只能祝逝者安息,加害者的一生一世都被灵魂折磨。
至于可能是中药中毒非常牵强,查一 ...
  1. 领导本身的指示,也只是敷衍一下而已
复制代码
此句至为精当!把领导指示写入作为理由,实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作者: hsb    时间: 2023-12-25 08:37
网摘:朱令去世:凤凰卫视直面致命嫌疑人
一、凤凰卫视一职员的发帖
我是凤凰卫视的一名职员, 有幸和孙维在北京见面了4个多小时。
那次和孙维预约采访,一见面,她就要求签“保密协议”。大家来前,也略微了解了一些,所以不是很惊讶。
然后,就开始了“聊天”。
公平地讲,孙维蛮随和的,怎么看,也不像那种能杀人后无动于衷的人。
起初,我们还是比较同情孙维的,因为她的确显得很无辜,而且说得很有条理,激动处还开始哭泣。
但我们总觉得怪怪的,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一时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反正觉得她像是在演戏,有点生硬。
慢慢地,我们发觉了,只要和案件无关的情况,孙维回忆得非常详细,甚至她在几年前一次心情不好去了什么地方,当时的天气是什么样子,休息的大树什么样子,都很细。
但是一涉及案情,孙伟就理直气壮,例如剧组最关心的是到底谁能接触到铊,孙维就含而糊之地说:那一瓶子溶液就放在桌子上,谁都能动,而且我哪知道那是有毒的啊……
到最后,我们剧组所有人都感觉孙维就是凶手。
她也发现了和我们话越来越不投机,最后拒绝继续接受采访,并要求刚才的谈话不得公开, 随后便和哥哥、丈夫匆匆离开了。
二、网上的一个评析
凤凰密谈:孙说,我哪知道那是有毒的。
1994年春,物化2班在分析化学课上知道了铊的毒性。
物化2班同学“倾斜的边” 曾发贴说:“物化2班是在分析化学课上知道铊的毒性的,应该是大二的第二学期(1994春)。
在讲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时,授课的郁老师提到六十年代清华曾有过一次铊中毒事故:当时有个学生在打扫一个闲置很久的通风柜烟道时,吸入了少量铊的氧化物,当晚就死亡了。
他当时只是提醒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并没有讲任何铊中毒的症状,相信他对之也不甚了解。”
孙从事铊研究一点没研究过铊的毒性, 谁信?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3-12-25 20:14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3-12-25 20:25 编辑

尝试回复一下huma兄,同时邀请@石工 @水风 @雷达 @隧道 几位兄弟一起来探讨:

关于中药中毒这条线索,可疑的可能性有(只是说有可能,并非定论):中药罐在制作过程中可能被污染(小批量生产),工业生产中铊污染不算很常见,但不是没有;中药材在储藏过程中也可能被污染,不少中药店是有鼠患的。  老鼠药就含铊,也含铅。  

遗憾的是,朱令家将用过的药渣、后来也将药罐子都丢弃了。中药这条线索就此断了...




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所有人都是帮凶!


huma兄这句也只是推断,事实上此案各方压力极大,警方讯问了包涵但不限于所有舍友乃至校方多名工作人员,还盘查了河北省200多家和铊盐有关的企事业单位。  这么大规模的盘查,所有舍友都是同谋,还能彼此共进退这么多年不露马脚?  那清华这个班级都具备从事谍报工作的天分了。

事实上清华是部级单位,校方保卫处(行政级别也不低)后期也被此事搞得不厌其烦,未必会很好的配合。




补充几点信息:

1.朱令在校时候并非都在学生宿舍,也会间或住在学校乐队的宿舍里;(朱令有个男友)  乐队宿舍也有可能是投毒(或意外中毒)的地点

2.朱令进清华校乐队是孙唯介绍的,而且朱令是古筝、孙唯是中软,不太有竞争;当然,二人关系肯定不算好,但因争夺乐队主演而导致嫉妒下毒一说,不太成立;

3.刚送去协和医院时候,主治大夫说类似铊中毒;但朱令家和清华校方都否认了铊接触的可能性。拖延了很久以后,直到贝志城在互联网求援收到千余封邮件回复,其中200多封指出很像铊中毒,才再次启动铊中毒检测,然后用普鲁士蓝基本清除了朱令体内的铊;但神经系统的损坏已经不可逆转

4.清华实验室的铊是已经提纯过的,是溶液状态。如果达到朱令摄入的那个量(多次中毒),需要较大体积的一瓶才行。   固体铊只需要1克,可清华没有固体提纯的铊,只有溶液。这就基本排除了毒药的来源是学校实验室。  提纯的铊中毒,体内不会有大量的铅。

5.铊溶液无论是和隐形眼镜的药水混合,还是和牙膏结合,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反应痕迹,肉眼清晰可见。用铊溶液下毒,很难不被察觉。   4和5,进一步把可能性集中在既含铊又含铅的物质中毒





说这些并非为孙唯辩护,迄今为止包括警方也认为她是最大嫌疑人。  但不等于我们就此可以得出要么是孙家势力很大、要么是集体作案的结论。   所有推理都可能成立,但只有推理是无法定案的。

证据不足,是最大遗憾。

此案也可能是  多个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当时技术手段的落后、害怕惹事上身的心态...多种元素结合的恶果。


所有人都希望命案必破,其实国际上很多命案都是破不了的,其中有些在多年后偶尔发现了一些新的关键证据才能有新进展。 大陆公安比较喜欢强调命案必破这个口号


张捷,是朱令案的代理律师,他的天涯ID是“谁是谁非任评说”。关于此案他的陈述很多很多,不过综合看下来臆测推理的成分不小,而且有意无意的放大和缩小一些证据。 当然作为律师,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关键看是不是能合理成立。  去验证了他提供的不少说法,不太能做到这一点。
  


人们总是选择相信那些他们愿意相信的理由,也会更相信那些在他们知识范畴范围内的理由。但并不代表其他理由不存在。



比如朱令的姐姐吴今,是北大学生,89年在野三坡意外坠崖离世。有说法认为是家族势力博弈,并殃及子女。 吴今坠崖那天,前后各一队人都在2天内没有察觉她的失踪;因为她玩的尽兴,告诉前队人说要去找后队再玩一会,但却没有去后队;两队人都没有察觉她没一起回去,且家在北京,春游完直接回家的可能很大。就这么拖了两天。


朱家就这么两个宝贝女儿,姐姐北大妹妹清华...   真是苍天无眼


我坚信:加害者的一生一世都注定被灵魂折磨。  不然孙唯不会做出时隔多年在天涯发帖自证清白反倒被众人网暴到今天的蠢事。  警界的朋友说,除了极其个别穷凶极恶的罪犯,大部分人做了这种事都不可能泰然处之,一辈子内心都会受折磨(虽然远不足以弥补朱令的万分之一)。  我们不断提及,就是对罪犯的一种惩罚。

因此支持张捷以及其他人继续坚持下去,永不遗忘。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3-12-25 20:16
hsb 发表于 2023-12-25 08:37
网摘:朱令去世:凤凰卫视直面致命嫌疑人
一、凤凰卫视一职员的发帖
我是凤凰卫视的一名职员, 有幸和孙维 ...

这连有力证据都不算,电视台的人能破案,还要警察和法院干什么?

电视台的人群里,逻辑思维相较于普通大学生是更差的。家族里有不少人吃这碗饭,很熟悉他们的基础素质

更何况是凤凰卫视
作者: 隧道    时间: 2023-12-26 00:13
本帖最后由 隧道 于 2023-12-26 03:23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3-12-25 20:14
尝试回复一下huma兄,同时邀请@石工 @水风 @雷达 @隧道 几位兄弟一起来探讨:

关于中药中毒这条线索,可疑 ...


搞不懂为啥乐队另外有宿舍,不太合情理,
就算宿舍条件好很多的今天,学校里就算有多余宿舍也会严格管理,不会重复分配的。
油管上石头记说的挺有道理,我就概括一下石头记的说法,
受害者特别优秀,同时校园活动特别多,
很可能经常需要在宿舍夜深人静的时候熬夜看书补习功课,这就严重影响同宿舍其他人的休息了。
同时成绩特别好,遭到全宿舍的嫉妒与排挤。
开始只是想下毒让受害者休学一年而已,这样整个寝室的人就都解脱了。
但是受害者回家之后,自己调理好了,继续参加了期末考试,成绩还不错,补考过了。
然后继续回寝室住了,受害者休学无望,没办法只能第二次加大剂量下毒。
在这里就算不发生离奇的盗窃案,也不会有证据了,除非警方逼供。
据说这次医院很固执,互联网反馈回来很可能是铊中毒之后,医院还维持原有治疗方案很长时间,才按照铊中毒修改治疗方案。
然后就是我的推测了,可能下毒的不是一个人,或者大家都知情,都没阻止,或者都在场,或者很多人都参与了一部分,包括事发后的一些事情。
警方应该都找谈话了,但未必是逼问口供。
毕竟那个时候清华与大学生的分量还是很重,警方第一次就是从人员时间地点等方面摸清情况,
然后警方隐约觉得这事不简单,可能牵连很大,全宿舍都有作案时间都在现场,或者全宿舍口供出奇的一致,再找学校商量。
然后学校的态度就不清楚了,是客观上走漏风声,还是主观上保护剩余的学生,严防逼供。
感觉学校的态度很关键,完全可以做到密不透风,突然袭击。

这姐俩都死于非命,不知道姐姐是不是真的一个人往回赶路,但是普通道路上怎么会有悬崖,
就算主动去悬崖边看风景,成年人也不至于这么容易就掉落。
弄不好家庭教育太强势,过于高调,导致人缘不好。。。

https://groups.google.com/g/helpzhulingallus/c/4MsRCtrTaNA?pli=1
这个写的很详细,
很蹊跷的是,95年就立案调查了,有了一定结论,
97年实施新的现行刑事诉讼法疑罪从无后,警方才在朱家催促下才唯一一次讯问嫌疑人,8小时后由家人领回。
2006年警方负责人还在坚持说太敏感,有纪律要求不能说。
嫌疑人组织了一次网络集体辩解行动,所有参与的人讳莫如深,无人证实,也无人证伪。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3-12-26 11:47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3-12-26 11:52 编辑
隧道 发表于 2023-12-26 00:13
搞不懂为啥乐队另外有宿舍,不太合情理,
就算宿舍条件好很多的今天,学校里就算有多余宿舍也会严格管理 ...




清华乐团宿舍的事情不需要揣测(多个同学都说了的);当时认为和案情关系不大,所以转述资料的时候都没提及。

受害者特别优秀,同时校园活动特别多,很可能经常需要在宿舍夜深人静的时候熬夜看书补习功课,这就严重影响同宿舍其他人的休息了。同时成绩特别好,遭到全宿舍的嫉妒与排挤。

开始只是想下毒让受害者休学一年而已,这样整个寝室的人就都解脱了

蓝色字体的成立,红色字体的是揣测,还是需要证据啊...



据说这次医院很固执,互联网反馈回来很可能是铊中毒之后,医院还维持原有治疗方案很长时间,才按照铊中毒修改治疗方案。”  关于医院这部分,具体资料很多。简单说就是首诊负责制,第一次朱家和校方都否认了铊中毒,而当时互联网是很罕见的东西,上面的言辞在社会主流中认为可信度是比较低的(张捷也提到这一点),因此没有被及时采信。   




可能下毒的不是一个人,或者大家都知情,都没阻止,或者都在场,或者很多人都参与了一部分,包括事发后的一些事情。警方应该都找谈话了,但未必是逼问口供。毕竟那个时候清华与大学生的分量还是很重,警方第一次就是从人员时间地点等方面摸清情况,然后警方隐约觉得这事不简单,可能牵连很大,全宿舍都有作案时间都在现场,或者全宿舍口供出奇的一致,再找学校商量。然后学校的态度就不清楚了,是客观上走漏风声,还是主观上保护剩余的学生,严防逼供。

老兄的这部分推测,大体上我也是倾向于赞同的。

感觉学校的态度很关键,完全可以做到密不透风,突然袭击。”这句高估清华校方的水平了,现在他们估计也做不到。毕竟他们是搞教育的,不是刑侦专业出身。  

多扯一句,我也是高校教师出身,当然不是清华那样的名校,在职期间也遇到过类似的一些事情,也曾义愤不已。后来发现:
1.不能单听一面之词,也不能初始阶段就有倾向性。
2.糟糕的局面,往往是众多不完美的细节叠加导致的,而且众人都非故意。

结局是无奈,再怎么不喜欢,这也是常态之一。




更合理的推测,是清华校方应对此事的能力素质不足,先天性息事宁人捂盖子的思维习惯



这姐俩都死于非命,不知道姐姐是不是真的一个人往回赶路,但是普通道路上怎么会有悬崖,就算主动去悬崖边看风景,成年人也不至于这么容易就掉落。”   野三坡(十渡也不远)那个地方,老兄去过就知道了。  而且坠崖身亡并不需要一个高度很高的地势,5-10米就够。  今年北京西部郊区暴雨洪灾,纪录片里都有当地地形


“弄不好家庭教育太强势,过于高调,导致人缘不好。。。”这个也有一定数量的同学们这么看。只是逝者已逝,善良的人都认为这么想是在为凶手洗脱。  而且,无论如何也绝对不是凶手行凶的合理理由


很蹊跷的是,95年就立案调查了,有了一定结论,97年实施新的现行刑事诉讼法疑罪从无后,警方才在朱家催促下才唯一一次讯问嫌疑人,8小时后由家人领回。2006年警方负责人还在坚持说太敏感,有纪律要求不能说。

说蹊跷也不算很蹊跷。 朱家报案是在案发很久以后,大部分有力的证据都没有保存,警方费了很大力气搜集,但就是缺乏关键证据,确实无法定罪。(有人说,如果孙家是平头百姓早就定案了,也不无道理)

没有关键证据,警方是什么都不能说的,尤其是这种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在关注的大案。只要你说了几个字,就要负责任 。   “警方负责人坚持说太敏感,有纪律要求不能说”,这是基本素质。合格的警察都会这么说的


即使孙家势力强大,但可以让同宿舍所有人+清华校方+协和医院多位医生+...同时协助销毁和掩盖犯罪证据,还能在警方+朱家+贝志城+众多义愤填膺的同学师长+...   的多方质疑关注下做到滴水不漏,实在太难了。



证据不足,就是最大的遗憾。         良好的愿望是无法帮助破案的,这是疑罪从无的必然代价,虽然也是该付的代价。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3-12-26 12:06
老票 发表于 2023-12-25 20:14
尝试回复一下huma兄,同时邀请@石工 @水风 @雷达 @隧道 几位兄弟一起来探讨:

关于中药中毒这条线索,可疑 ...

我先说几句题外话,朱令和她姐姐能进清华北大,以她家的背景来说。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清北在北京的录取分数线,一直为人诟病。

首先,能够做到高官的,无论是从个人才智,还是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反正我见过的,交谈过的,最高也不过是副总理和部长级别的,都是人精。简言之就是EQ, IQ,刻苦自律等都属于天赋点满那种人。所以朱令和她姐姐生下来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再加上她们家的条件,那么你想要不成材,也需要偶然到一定的程度,并且家里也的确要昏庸到一定程度才能有这个可能。在这样的前提下,即使你高考马失前蹄,就跟妖道一样,但妖道这种草根都有山大可上,她们家都不用动用什么,上个清北,只是平常。

所谓的阶级。

————————————————————————————————————————
还是说到个人的一点拙见。

1,药材有问题的可能不大。虽然药材没有药检,但朱令吃的方子并不是多么罕见的。北京市少说几百个人在她吃药的 前后吃过。就算是同一药房拿药的,没有几十,十几个是应该有的。如果出事,那么早就出了。
2,煎药的药罐,这东西有问题的可能性也非常小。首先,一般人家,都会常备一个。不会专门去买个新的用。朱令既然吃中药,那么说明打小就有这种经历。而且如果家里有几个人吃药的话,都会有各自的药罐。为了防止药性互相冲克,没有混用的。第二,药罐都是陶制的,即使是新的,一般都要泡一段时间,然后空煮几次。主要是防止烧裂。没有谁家买个新的,回来就煮药的。第三,她家不大可能专门去定做一个。这类东西,同一批次的产品很多。如果要出问题,也轮不到她出问题。早就传开了。
3,被人下毒是肯定的。但老鼠药的可能性反而会更大。因为这东西多阿。很多制作老鼠药的,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只知道老鼠肯吃的,肯定是基本无色无味的。里面铅也好,铊也好,砒霜也好,管用就好。都是拿工业的下脚料来用的。管理,基本是没有的。
4,我个人以为是在保健品里面下毒的可能性很大。比如说麦乳精,蜂王浆,那里面稍微出点沉淀什么的,没人去细查的,只要味道不是太过分了。不过据说铅盐有甜味,古罗马人拿铅锅煮葡萄酒喝,以增加风味(我还以为我记错了,放狗查了一下,这么奇怪的知识我从哪儿看来的?)。
5, 我也同意,是清华的危险品管理出问题的可能真不大。提纯的铊盐的管控是很严格的。清华不知道,但北大从购买开始,购买量都是要写在介绍信上的,每次用的时候,都有危险品管理的专人在旁边守着,你要提交用量,用途,都是要等级的。管理员从锁着的储藏柜里拿出来,看着你称量。然后没有用完的要放回去。等一瓶用完,要销掉包装瓶子之前,还要把每次的使用量都给从新计算一遍,看看与购买量相不相符。差的稍微大一点,都要召集起来仔细查的。
6,其实北京公安局那批老人,还是很厉害的。不要说是这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就是在社会浮沉几十年的老手,能够逃过审查的可能性,都不大。所以,我个人认为,是不同宿舍的人下毒的可能性,反而会更大。因此,清华里面,并没有积极配合北京公安局的审查,起码是没有把所有的信息都给分享出来。所以漏掉了好几个非常重要的人。
7,清华的宿舍挺有意思的,是一个系住一起。所以楼上楼下基本都是学姐学妹,算是熟人。这样的话,到别的楼层去串个门,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尤其是朱令这种社会积极活动分子。来找的人就更多了。
8,但能够下毒的人,肯定还是熟人,而且是非常熟的人。孙维有嫌疑,但太熟了,以她的智商,不会自大到可以瞒过所有人的地步。但说不定人家就是影后级别的演员,也不好说。

朱令的悲剧,现在马后炮想起来,就是协和医院主治医生说类似铊中毒,为什么不接着查下去呢?按照一般的医学思维,就是不管有没有用,我先给你全部试一遍,能查的全部查一遍。妖道高中时候高烧不退,在发现是心肌炎之前。为了查找原因,连电解质和所有的毒性测试都给我做过一遍,其中就包括铅等重金属中毒的检测。朱令事件,还在这之后。不能说协和连我们一个地方性医学院的附属医院都比不了吧?

另外,当时协和的毒理,应该是国内顶尖的。她们的医生应该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既然已经看出来有可能,为什么不接下去继续查一下呢?朱令家的意见是只供参考的。但清华的意见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就先写到这里吧。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3-12-26 14:24
水风 发表于 2023-12-26 12:06
我先说几句题外话,朱令和她姐姐能进清华北大,以她家的背景来说。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清北在北京的录取分 ...

道兄的缜密逻辑和宏观思维,一直是俺很钦佩的。其实我也一直怀疑是老鼠药,而且人为投毒的可能性更大。


补充几条信息:

1.朱令第一次住院检查,医生就开出重金属检查单,原因是朱令有中药服用史。协和医院也一开始就判断是疑似铊中毒,但是朱令家和清华校方都否认了。 铊中毒确实罕见,要有确定结论只能去单独的铊检测机构求助。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去挂协和医院李舜伟的专家号,李舜伟推荐他们去找陈震阳教授做铊中毒检测的,普鲁士蓝才得以介入治疗。此时距离朱令初次中毒的1994年7月已经过去太久了...

1995年4月8日,贝志城第一次去医院看朱令,4月10日他在互联网上开始求助。  贝志城的行动,是晚于协和李舜伟医生的


2.朱令的头发检测结果表明:第一次中毒时间推算是1994年7月,暑假期间,这就排除了孙唯。

3.最诡异的是,朱令住院几天后头发都掉光了,然后又长出来很短的一部分头发。前后两次头发的测试表明,朱令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头发含毒量的高峰。 也就是说,朱令在住院治疗期间,再次中毒。  在此期间能接触她的,只能是家人和医生。孙唯根本不可能。           如果是同一个凶手,仍在孜孜不倦使用同一种已经被确认的毒源再次下毒,这是怎么想的呢?

朱令头发检测显示,共有19次中毒峰值,包含住院治疗的半年时间内。 也就是说,人为投毒至少有19次








这篇文章值得看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6249598/answer/3335922454   




假设:有人投毒。   老鼠药会致人死命,凶手不想致死只是想让她受伤住院,就会减量、并分多次投毒。  达到朱令体内那个毒量,初步估算是需要500多克以上的老鼠药。可以分次完成,但稳定性太差。

道兄所说这句很可能成立“我个人以为是在保健品里面下毒的可能性很大。比如说麦乳精,蜂王浆,那里面稍微出点沉淀什么的,没人去细查的,只要味道不是太过分了。.....但能够下毒的人,肯定还是熟人,而且是非常熟的人。孙维有嫌疑,但太熟了,以她的智商,不会自大到可以瞒过所有人的地步。但说不定人家就是影后级别的演员,也不好说。

那么有没有可能下毒的不止一人? 最早是某人,中期是孙唯,后期住院期间还有人持续投毒...也未必就是朱令的同学或者同龄人。



迄今为止,自然中毒说的薄弱在于一切都是小概率的迭加,人为投毒说的缺陷在于主要嫌疑人的证据不足。

任何一个说法目前都站不住脚




作者: 隧道    时间: 2023-12-26 17:29
老票 发表于 2023-12-26 14:24
道兄的缜密逻辑和宏观思维,一直是俺很钦佩的。其实我也一直怀疑是老鼠药,而且人为投毒的可能性更大。

...

根绝我贴google文档链接,
第一次中毒发作时是1994年11月24日,往前推半个月一个月。第一次投毒,是1994年10月末11月初的事。
这次不严重, 影响也不大。
但倒霉的是要强的受害人又回宿舍住补习功课去了。从2月20日住到3月初。
李舜伟虽然95年3月初最早怀疑铊中毒,但并没被采纳,作用不大,4月末才做铊检查并治疗,对症治疗。
当然如果当时就按铊中毒检查,结果会很大不同,3月初受害人还能意识清醒,起码能恢复相当多神智。
19次中毒,不算夸张,夸张的是住院的半年时间,这里应该是第二次住院吧?
第二次住院才又长出几厘米头发也正常,2月20日之前一直在家住,远离毒源身体恢复了,继续长头发。
第二次住院3月初住院,4月末就明确是铊中毒了,怎么可能半年内继续投毒?难道想继续灭口?
其实这个事很明确,表明身份发出声音的都是离得远的人,同寝室的没有出声的,甚至没有表明身份的。。
互联网发出求救后,后来被北大清华两拨同学分工翻译,清华这边基本就不了了之了。
其实如果这件事本是是个简单的事情,远不会搞这么复杂。
起码4月末明确是铊中毒报案之后,第一时间封锁宿舍,同寝都临时安排到其他地方,
警方一个星期详细取证后再开放。
所以我感觉报案后,警方在取证前的调查就已经明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跟学校沟通过了。
学校也有意思,不配合封锁宿舍调查取证,过后却扣着唯一嫌疑人的毕业证不放,也不开证明
公安也不给嫌疑人办护照。。

既然有证据表明铅含量也很高,说不定真像坛友说的就是含铊含铅的耗子药。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3-12-26 20:29
隧道 发表于 2023-12-26 17:29
根绝我贴google文档链接,
第一次中毒发作时是1994年11月24日,往前推半个月一个月。第一次投毒,是1994 ...

根据头发检测结果,中毒是在1994年7月份,发作是在11月。    22楼我贴那篇文章里有详细的说明,文中最重的论述就是关于头发检测。  也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

该文同时也否决了这句话:“远离毒源身体恢复了,继续长头发”   她身体的恢复呈现起伏状态,和是否在校没有明确相关。 原文有图表显示


“起码4月末明确是铊中毒报案之后,第一时间封锁宿舍,同寝都临时安排到其他地方,警方一个星期详细取证后再开放。”  这个问题也有大量的讨论了,报案的时候距离朱令第一次发病已经过去5个月,很多取证已经非常难。1995年4月28日警方接到报案,建议学校封锁宿舍。校方说马上五一节放假,宿舍也不会有人,节后再说也来得及。     值得关注的是:恰在此期间,朱令宿舍物品失窃,丢失了一部分日用品。




补充一点:贝志城是在2005年才提出朱令使用过的咖啡杯丢失这个疑点,已经过去了10年,为何不早提?  贝在这件事上受到最多的诟病,就是他比较习惯情绪化的脑补,以至于本来是帮助,结果因论据的不可靠反倒被人怀疑其出发点,甚至也被怀疑为下毒人。



赞同校方的可能不配合,至少是没那么干练有素



“过后却扣着唯一嫌疑人的毕业证不放,也不开证明,公安也不给嫌疑人办护照。”这个不复杂,当时孙唯被公安纳入调查范围,清华校方自然有理由扣发毕业证。  几个月后,警方解除了孙唯的嫌疑,校方也就只好发放了。   公安给她办护照的事情,也是类似缘由。

当时清华的总务处长催促给朱令办理退学手续的事情也饱受诟病,一次性给了20万。按照张捷的说法,就是不想再支付医药费了。张捷认为朱家当时不宽裕,当时着急拿了这笔钱就等于和清华校方划清了关系,这是短视的。 其实朱家的背景相当深厚,小家庭可能不算很富有,但真到需要的地步筹款不是非常难。

朱妈妈很有气节,多年来一直在婉拒各种捐款(也多次拒绝境外势力利用这件事来抹黑大陆的行为),  这一点实属难能可贵



根据头发检测结果,假设19次峰值代表着相当长时间内多批次下毒,且中毒成分不仅有铊还有大量的铅,那么耗子药的说法也是妖道兄和我认为最大的可能。

人体中毒在头发生长上的反应,摄入总量不变的话,一般都是体现衰减。  先期毒量巨大导致头发短期全部脱落,体内毒素逐渐排除,头发再次生长。 后期生长的头发再次检测出峰值,还是多次,很难理解。

因此很难接受19次或更多的下毒(两次住院或住家期间)如何实现人为的操作。     能做到这一点的,只能是长期陪伴在病床边的家人和亲戚。   即使是多人联手作案,也难度很大。


因此,也不能排除仍然存在纯偶然因素的一点点可能。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3-12-27 07:03
老票 发表于 2023-12-26 20:29
根据头发检测结果,中毒是在1994年7月份,发作是在11月。    22楼我贴那篇文章里有详细的说明,文中最重 ...

如果是保健品的话,那么就解释的通了。因为保健品都是断断续续地吃。也就断断续续的继续中毒。投毒只需要一次,只要还没有将一切东西都换掉,那么就源源不绝。所以,家人也有可能是无意间害人了。

另外,耗子药并不就是已经拌好了的谷物。用来拌的才是真的耗子药。

作者: 勤劳工作的猪    时间: 2023-12-27 11:30
真相在未公布的案卷里藏着。不公布,是政治和权术博弈的结果。
作者: 隧道    时间: 2023-12-27 17:28
老票 发表于 2023-12-26 20:29
根据头发检测结果,中毒是在1994年7月份,发作是在11月。    22楼我贴那篇文章里有详细的说明,文中最重 ...

昨天又彻底查了一遍,这个案子疑点真是特别多,几乎所有方面都存在不合情理的行为与反应。
说说我的观点,好像很多人都提到了,受害人经常住在文艺宿舍,同时经常把家里熬好的中药带到排练场地,现热现喝。这就复杂不少。
寝室矛盾不会那么大,但后来受害人基本一直在自己宿舍。
在受害之前刚交了一个男朋友,是大四岁的乐队同学,据说当时很受女生欢迎。
贝好像是暗恋受害人,发声最多,却制造的假证据自相矛盾的地方最多。
但只在95或96年探望受害人一次,反倒是贝的妈妈经常探望。。。
所以认为贝有嫌疑的人,认为是贝与其母联手做局把自己摘出去,甚至留下其母的敏感办公电话,
导致其母违反纪律一直没有晋升,并且求救信标题就直接导向铊中毒,号称有30%反馈是铊中毒,但有人说实际只有1%反馈是铊中毒。
同时贝后来称自己初中就看过铊中毒的小说《白马饭店》
期间有个号称同寝舍友的神秘电话,说舍友们把受害人剩下的面包分着吃了。似乎在暗示面包没问题。
但这个电话与面包的事,所有舍友都不知道没人确认。
受害人男朋友的嫌疑也很大,一直沉默,而且作为草根硕士毕业就留校,第二年就被火箭晋升为系副书记。
95年中还是朱的男友,但朱家并不认可,并且反应其在95年探望受害人的时候还与同寝女生应该是孙眉来眼去。。。
而且这个男友97年初就与同是乐队队友的另外一个女同学结婚发喜糖了。
有个说法97年朱家捅到头了,迫于压力,警方提审孙以便交差。然后领导决定结案。。。
这些人都有动机,目前看孙如果只是同寝矛盾的话,反倒是动机最弱的。
贝的得不到也要毁掉,或者孙与前男友后来的爱人除掉受害人才有接近前男友的动机都更强烈,都有可能。
感觉前男友肯定知道点什么,不然不会一直沉默,远离是非。
那个神秘女同学电话,也可能是孙或者男友后面的爱人打的。
不过不知道警方认定投毒事件是报案半年前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是头发,就很有说服力。
如果只是从病发开始反推,就不好说,是不是一开始就错了,搜查宿舍也不会有直接证据。。
19次投毒就只能是熟人送受害人的中药,保健品的途径了。贝,孙,男友爱人,其他乐队同学都有可能送受害人东西。
警方封存受害人的物品并放在清华系办公室也很不合情理,毕竟已经立案了。
反正我最后的感受就是都是权贵之间的是是非非,参与的人都是权贵,参与的单位也都是权贵。。

作者: kkilo    时间: 2023-12-28 08:16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23-12-24 22:45
老票给的同一个链接下面第三个答主
被投毒 29 年后,清华铊中毒受害者朱令病危,案件的具体情况如何?还能 ...

这个有点扯,从Sigma_aldrich可以买到各种纯度的化学品,根本不需要从铊含量极低的铅化合物中去提取铊。
作者: 隧道    时间: 2023-12-28 22:00
隧道 发表于 2023-12-27 17:28
昨天又彻底查了一遍,这个案子疑点真是特别多,几乎所有方面都存在不合情理的行为与反应。
说说我的观点 ...

受害人本身爱喝中药的习惯就风险很大,估计对铅含量有相当贡献。
然后还活动范围大,参加活动也多,解除的人也多,居然还到处带着汤药现煮现河。
说不定谁借她的麦乳精,奶粉之类的,下完毒再还回来。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3-12-29 00:25
这篇文章https://news.sina.cn/sh/2023-12-23/detail-imzyyvkw5647784.d.html中说:
"1998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与朱令家属的一次正式会面中,确认了以下事实:确认朱令是铊盐中毒;确认清华大学实验室购买过铊盐,对铊盐的使用未经严格管理和登记;排除朱令本人及其亲属接触过铊盐。"
这样是否否定了中药和亲人投毒的可能?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3-12-29 15:57
wbxy436 发表于 2023-12-29 00:25
这篇文章https://news.sina.cn/sh/2023-12-23/detail-imzyyvkw5647784.d.html中说:
"1998年8月25日,北京市 ...


本帖内链接的多篇文章和分析,其中很多信息的详细程度和体检报告分析的深度都超过新浪这篇文章。

摘该文中一句:与朱令联络过的清华一位老师告诉他们,朱令的杯子后来在同学打扫卫生时,在宿舍床底下被发现

发现这个杯子并主动上交的人,恰好是孙唯本人。  她为何上交而不是偷偷扔掉呢?新浪这篇文章的作者要么不知道是孙唯上交,要么就是有意不提这个关键信息。总之,该文中披露的信息都是旧有资讯

朱令不仅是铊中毒,还有大量的铅中毒。 头发分析结果显示铊中毒的峰值出现了19次。 (人体含毒,如果总量不增加,一般都是衰减释放趋势)
如果是人为投毒,那么下毒人必须具备长期近距离接触朱令的可能性(包含朱令两次住院以及期间的休学期间)


目前看来,还是赞同妖道兄分析的,保健品中毒的可能性比较大。 究竟是他人投毒,还是亲友误操作,都不好说,真的是疑点太多了...

作者: kkilo    时间: 2023-12-29 22:01
本帖最后由 kkilo 于 2023-12-29 22:34 编辑

罕见的铅铊合并急性中毒病例分析 Report of a rare case with acute lead and thallium poisoning 郭宝科,杜永峰,李建平 GUO Bao ke, DU Yong feng,Ll Jian Ping (西安市中心医院职业病科陕西西安710003)  摘要:报道1例因误食所致铅、铊合并急性中毒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并对其采用的多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 关键词:铅;铊中毒;尿铅;尿铊;络合剂 中图分类号:R135.1+1;R59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21X(1999)05-0285-02  急性铅中毒、急性铊中毒国内外已有报道,但铅铊合并急性中毒尚属罕见。现将铅铊合并急性中毒1例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6岁,干部,既往体健。主诉持续性腹部绞痛、阵发性加重2天入院。10天前,患者自觉胸闷、发热,拟“上感”住外院治疗,服中药汤剂9付,私人配制中药片剂100片。于1998年9月21日,自觉腹部持续绞痛,阵发性加重,纳差、头皮、双下肢麻木,经对症治疗,疼痛未缓解。于9月23日转入我院消化科,急作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发作。血淀粉酶49U(20~115U)、尿淀粉酶669U(20~115U),考虑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经胰腺炎常规治疗,症状未减轻。9月24日经我科会诊,并作尿铅检测(11.96μmol/L)高于正常,遂确诊为急性铅中毒,转我科治疗。9月30日开始散在脱发,且越来越严重,眉毛、阴毛及腋毛脱落较少。拟诊合并铊中毒,10月4日作尿铊测定24.56μmol/L,高于正常数千倍,遂确诊同时合并急性铊中毒。 查体:T36.4℃,P74次/分,R20次/分,BP17/12kPa。急性痛苦病容,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毛发尚好(半月之后,头发几乎全部脱光,眉毛、腋毛少量脱落)。意识清,被动体位,查体尚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浅层淋巴结不肿大。铅线(一),咽稍红,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稍膨隆,叩上腹部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上腹部压痛,肠鸣音稍弱,2~3次/分,肝、脾未及。双肾区叩痛(一),双下肢无水肿。脑神经(一),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双下肢踝反射加强后可引出,未引出病理反射。双踝关节以远痛觉减退,深感觉无障碍,无肌萎缩,肌张力正常。 实验室检查:Hb145g/L.WBC9.1x109/L,N0.64,L0.35C188X 109L; ZPP3.5Pμg/gHb;尿淀粉酶 49IU/L;总胆红素18.60μmol/L,直接胆红素6.0μmol/L,间接胆红素13.0μmol/L;总蛋白77g/L,白蛋白48g/L,球蛋白29.0g/L,白/球1.70;谷氨酸转肽酶45IU/L,碱性磷酸酶101.0IU/L: ALT54IU/L, AST34IU/L; BUN5.15mmol/L, CRE72μmol/L,CPCO225mmol/L, GLU5.6mmol/L,HP-CagA(一),HP-尿素酶(一);尿铅11.96μmol/L,CP(±),血β2-MG2305ng/ml[(1731±300)ng/ml)],尿β2-MG280ng/ml(0~200ng/ml);尿AIb20ng/ml(<16ng/ml)。血K+3.39mmol/L,Na+113mmol/L,Cl-92mmol/L,Ca2+2.4mmol/L;总胆固醇2.87mmol/L;甘油三脂0.68mmol/L,载脂蛋白A10.98g/L,载脂蛋白B 0.57g/L;高密度脂蛋白110mmol/L,低密度脂蛋白1.63mmol/L;尿液分析正常,24小时尿钠测定波动在145~175mmol/L,Cl-测定164mmol/L。血气分析提示轻度低氧症。心电图正常。B超肝、胆、脾、胰正常声像图。视电检查,双视神经传导功能延长,双眼底(一)。腹部透视、平片示横结肠明显胀气,以结肠脾曲为著,肠梗阻可能。腹部CT提示肝小囊肿,胆、脾、胰、双侧肾上腺、双肾无异常现象。神经肌电图检查,未见病理性自发电位,被检神经SCV(一).左正中神经、左腓神经末潜时稍延长,左胫、右腓神经MCV稍减慢。发铊 14.04μmol/L,尿铊24.56μmol/L.血铊0.39μmol/L。 治疗经过,急性铅中毒确诊后,即给金属络合剂EDTA常规治疗,并进行治疗期间24小时尿铅排出量监测最高尿铅量为26.2μmol/L,经4个疗程驱铅后尿铅正常。腹绞痛主要给以钙剂、少量VitK3、654-2(因患者腹部表现为少见类型肠麻痹、故应少用)。胃肠麻痹、胀气,给以禁食、胃肠减压,加用胃肠动力药、针灸、艾灸、推拿、按、肛管放气、通便、导泻等综合疗法。确诊为急性铊中毒后,又进行1.6-二磷酸果糖、谷胱甘肽,大量补钾、口服普鲁士蓝(12天)等治疗。10月11日症状完全缓解,每日可进食7两左右,腹部无不适,头发脱落停止,行动自如,但有时仍感双下肢麻木、无力,住52天出院。查体心肺正常,肝脾未及,腹(一),四肢腱反射(十),病理反射未引出,双踝关节以远疼觉恢复,肌电图左正中神经末时潜伏时稍延长外余正常。视电生理检查左视神经传导功能延长(右正常)。尿铊测定极微量。出院诊断铅、铊合并急性中毒。出院后5个月随诊,无特殊不适、正常上班工作,头发全部长出,且较前乌黑。  2.1 诊断 该患者有服中药史(测汤剂铅含量为0.88mg/L、铊含量2.93umol/L,片剂铅含量为0.07mg/片。估计铅总摄入量约15.8mg,铊总摄入量5988.6ug)、服药后出现明显的胃肠 道症状,铅绞痛,少见肠麻痹型肠梗阻,尿铅测定明显高于正常,经驱铅治疗有效,驱铅查尿铅最高含量为26.2Hmol/L,排除内、外科急腹症,故急性铅毒诊断成立。患考在病后10天
作者: kkilo    时间: 2023-12-29 22:03
98年报道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