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秦刚和布林肯谈了些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6-19 00:27
标题: 秦刚和布林肯谈了些什么?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6-18 16:48 编辑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3_06_18_697368.shtml

6月1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

秦刚表示,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中方对美政策始终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本遵循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这也应该是双方共同坚持的精神、共同守住的底线、共同追求的目标。中方致力于构建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希望美方秉持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与中方相向而行,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冷静、专业、理性处理意外偶发事件。双方应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巴厘岛会晤共识,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

秦刚就台湾问题等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阐明严正立场,提出明确要求。秦刚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风险,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的承诺真正落到实处。

双方就中美总体关系及有关重要问题进行了长时间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

双方同意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有效管控分歧,推进对话交流合作。

双方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布林肯国务卿邀请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访美,秦刚表示愿在双方方便时访美。

双方同意继续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

双方同意继续推进中美联合工作组磋商,解决中美关系中的具体问题。

双方同意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间客运航班进行积极探讨,欢迎更多学生、学者、工商界人士到彼此国家互访,并为此提供支持和便利。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


这样一场举世瞩目的会谈,肯定信息量很大。

1、只有秦刚的发言,没有布林肯的发言。说明中国根本不在乎布林肯在说什么,这还真是一场各说各话的对话。“你要摆秀,我就陪你一回。”
2、在中美关系低谷原因、台湾问题上,没有新意,不意外。
3、“就中美总体关系及有关重要问题进行了长时间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又大吵了一顿,但关起门来吵了。
4、布林肯邀请秦刚访美,秦刚没有“愉快地接受邀请”,而是“愿在双方方便时访美”。呃,我现在不方便,或者说没心情。
5、“继续推动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这是对护栏的新说法吗?都不说护栏了。
6、“继续推进联合工作组磋商,解决具体问题”,不知道这是商务部、财政部这些工作层面,还是外交系统的继续磋商。
7、扩大人文和教育交流,大概要对留学生签证松动了。中国赴美留学生的需求依然旺盛,美国大学也急需中国留学生回来。
8、增加中美航班,这是最容易“相向而行”的,估计会是布林肯访华唯一实质性的成果。中国新增航班已经绕道俄罗斯,解决了美国的心结。这事美国不是全无道理:在现在的情况下,中国航班飞经俄罗斯没有问题,但一旦飞机有机械故障,需要临时着陆,机上的美国公民可能遇到麻烦。已经飞经俄罗斯的美国无权干涉,中国也无意更改,新增的美国可以提出合理顾虑,中国也没有太反对。现在增加中美航班才是要紧的。

布林肯在中国的第一天是在长时间会谈中过去的,布林肯只见到秦刚。估计第二天是接着和王毅谈?不能第二天在宾馆里刷手机吧?

要是王毅在和布林肯会谈中,老大“刚好路过”,进来就握个手、说几句,就好玩了。这也算见过面了,但又没有见面。这样的寒暄只有老大说话的份,布林肯只能被动地说几句。可能是个不错的主意?

布林肯访华是自己住酒店,没有安排钓鱼台国宾馆。这大概也是“按照双方商定”而不是中国邀请的后果之一。



对了,机场没有红地毯,会场还是有的。

会谈持续了5.5小时,晚上8点结束,然后秦刚和布林肯进行工作晚餐。钓鱼台厨房的方便面水平怎么样?不能叫外卖吧?
作者: p3p2p1    时间: 2023-6-19 01:05
中美决斗的大趋势早已成型,交流访问都是缓兵之计,而不是为了改善关系。
美国早已写好消灭中国的剧本,正在按部就班推进,并一希望中方走在剧本的设定上,不要另起炉灶掀桌子,所以需要不断“校正”中国的走向,“以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
美国这段时间这么热衷主动接触中国,是为了“你按我的想法去死”,而不是某些人意淫的“跪下来,我求你帮个忙”。
作者: 被明月兮佩宝璐    时间: 2023-6-19 01:31
本帖最后由 被明月兮佩宝璐 于 2023-6-19 01:34 编辑

"增加中美航班,这是最容易“相向而行”的,估计会是布林肯访华唯一实质性的成果。中国新增航班已经绕道俄罗斯,解决了美国的心结。这事美国不是全无道理:在现在的情况下,中国航班飞经俄罗斯没有问题,但一旦飞机有机械故障,需要临时着陆,机上的美国公民可能遇到麻烦。已经飞经俄罗斯的美国无权干涉,中国也无意更改,新增的美国可以提出合理顾虑,中国也没有太反对。现在增加中美航班才是要紧的。"

阿三想飞就飞。我觉得这事吧,就是土鳖怂,没什么好解释的,美匪飞挫鳖也是绕道菜俄。我对挫鳖主动抗丑从来就不抱什么幻想。好在有懂王赖神这样的神对手,逼的挫鳖没法下跪。
作者: kkilo    时间: 2023-6-19 02:11
美方公报:
https://weibo.com/6571526548/4914125748571632美方发布的公报: 布林肯邀请秦刚外长访美


公报内容: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今天在北京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举行了坦诚、实质性和建设性的会谈。


布林肯强调了外交和在所有问题上保持开放沟通渠道的重要性,以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布林肯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及探讨与中国在共同的跨国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布林肯明确表示,美国将始终捍卫美国人民的利益和价值观,并与盟国和伙伴合作,推进我们对一个自由、开放、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世界的愿景。


秦刚外长指出了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交流的重要性。布林肯邀请秦刚外长访问华盛顿继续讨论,他们同意在双方合适的时间安排回访。

作者: dopplermaxgamil    时间: 2023-6-19 02:43
本帖最后由 dopplermaxgamil 于 2023-6-19 02:44 编辑
被明月兮佩宝璐 发表于 2023-6-19 01:31
"增加中美航班,这是最容易“相向而行”的,估计会是布林肯访华唯一实质性的成果。中国新增航班已经绕道俄 ...


中美航班上,超过90%,甚至95%是中国人或者是美籍华人。
美国白人对直飞中国的需求很小,而且在日韩、台北转机,非华裔美国乘客根本就无所谓。所以中美直航的谈判,实质上是中国单方面求美国重新开通航班。美国航司,绕路经停第三方,多余费用,转嫁给乘客就好,反正华人、中国人是乘客的绝对主力。
所以中美直航重新开通,类似于双方芯片大战,中国处于绝对的劣势,美国可以漫天要价。
你观察到的问题,在中国军事实力超越美国,中国成为全球所有经济领域的统治地位以前是不可能解决的。
作者: 征久仁    时间: 2023-6-19 03:09
即使松动留学生签证,也只是人文学科的,比如文学艺术新闻表演之类的,理工科依然会禁止。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3-6-19 03:27
难道又被俺猜中了:说吧,台湾,多少钱?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6-19 03:46
就是这样, 美国拿中国人没啥办法。但是,搞在美国的中国人办法很多。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6-19 03:52
semtex 发表于 2023-6-18 13:46
就是这样, 美国拿中国人没啥办法。但是,搞在美国的中国人办法很多。

没错,但要看目的是什么。
作者: 面朝大海    时间: 2023-6-19 03:59
被明月兮佩宝璐 发表于 2023-6-19 01:31
"增加中美航班,这是最容易“相向而行”的,估计会是布林肯访华唯一实质性的成果。中国新增航班已经绕道俄 ...

印度并没有在疫情时禁止美国航班,所以现在也不需要美国允许恢复航班,可以想飞就飞。
现在是中国需要美国批准增加航班,既然是谈判当然需要有妥协和回报。
作者: kkilo    时间: 2023-6-19 06:54
dopplermaxgamil 发表于 2023-6-19 02:43
中美航班上,超过90%,甚至95%是中国人或者是美籍华人。
美国白人对直飞中国的需求很小,而且在日韩、台 ...

加拿大也一样。妈的机票贵的都不敢回国。原来一家4口4千加元搞定。现在一个人就6,7千。
作者: 大哈瑞    时间: 2023-6-19 09:24
从双方的公报看来布林肯这次访华受到前所未见的冷遇。中国人早已经把美国政客看透了。就是不让对方钻空子得分。显然,美国在所有主要议题上都碰了硬钉子。美国精美包装的战略忽悠如大多数普通人预期的那样没有奏效。留学和直航两个议题像是故意留到今天才讨论的,那只不过是点缀,算是“成果”带回去交差。

人员交流除了留学生之外还有国际会议的签证。细节恐怕也不会令中国完全满意。

中美直飞航班虽然可能恢复,但是中国飞机飞经俄罗斯领空抵达美国机场是美国决不会答应的。就算美国航空公司卖票中国航空公司执飞也不行。中国如不让步将继续无限期停航。 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如果中国同意暂不飞经俄罗斯,就要重新开辟绕行航线。美国东海岸华盛顿、纽约、纽瓦克和波士顿的航班最短航线是飞经加拿大,掠过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飞越白令海,沿着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以东国际空域南下直插日本。然后在仙台附近横穿日本本土进入黄海,再横穿韩国,经仁川进入渤海抵达北京。这条航线全程大约需要16.5小时,比传统的北极/俄罗斯航线要多飞三个小时,白白浪费燃料,增加成本和时间,对美中双方有同等损害。总的来说,飞比不飞好,中国退一步也不是不可以。反正美国也占不了便宜。增加的成本肯定由乘客承担,只是苦了乘客们,叫他们受罪。另一方面,直飞毕竟比现在的两次经停强多了。第一次经停美国西海岸机场,第二次经停台北,东京或仁川。全程30个小时甚至更多,煎熬的很。直飞的票价应该便宜一些也是个好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6-19 09:31
大哈瑞 发表于 2023-6-18 19:24
从双方的公报看来布林肯这次访华受到前所未见的冷遇。中国人早已经把美国政客看透了。就是不让对方钻空子得 ...

绕飞只是回到90年代之前,也没有太大不了的。可能A350、B777增程型要热卖了。本来只有新加坡-纽约这样的变态航线才用得上。

现在说,可能还有另外一个成果:中美恢复互发记者签证。美国记者被赶出去后,两眼一抹黑,受不了了。中国驻美国记者本来就没P用,有没有签证差不多。
作者: kkilo    时间: 2023-6-19 10:02
关键是台湾问题,如果美国不做让步,可能G20和APEC睡王都见不到老大,国会那些傻逼还在说要APEC不邀请李家超,信不信不邀请,连老大都不会去。
作者: tanis    时间: 2023-6-19 10:41
征久仁 发表于 2023-6-19 03:09
即使松动留学生签证,也只是人文学科的,比如文学艺术新闻表演之类的,理工科依然会禁止。 ...

人文类的不去美国最好。 学了一身SB技能回国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6-19 10:41
kkilo 发表于 2023-6-18 20:02
关键是台湾问题,如果美国不做让步,可能G20和APEC睡王都见不到老大,国会那些傻逼还在说要APEC不邀请李家 ...

不邀请李家超,老大索性不去还真有可能。201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APEC特朗普就没去,派副总统彭斯去的。中国派韩正去也没什么不可以,反正有美国的先例。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23-6-19 10:54
kkilo 发表于 2023-6-19 10:02
关键是台湾问题,如果美国不做让步,可能G20和APEC睡王都见不到老大,国会那些傻逼还在说要APEC不邀请李家 ...

三哥的骚操作,将G20安排在克什米尔,基本上老大不会去的。估计是韩副作为代表。
APEC很定要去,但是香港特首也是的问题。
接下来就看鹰酱的诚意。
说实话,扛这么多年,双方的牌都摆在台面,不做妥协是没法继续下去。陷入僵局也是一种煎熬。
作者: 住在乡下    时间: 2023-6-19 10:57
有的团队的刷锅水端出来,这汤好美味。(不是笑话)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6-19 11:24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23-6-18 20:54
三哥的骚操作,将G20安排在克什米尔,基本上老大不会去的。估计是韩副作为代表。
APEC很定要去,但是香港 ...

克里米亚只是G20外长还是财长会议,首脑会议在德里。
作者: togo    时间: 2023-6-19 11:37
晨枫 发表于 2023-6-18 19:24
克里米亚只是G20外长还是财长会议,首脑会议在德里。

克里米亚
作者: yanei    时间: 2023-6-19 11:44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以为是不是恢复中美直航的筹码在美国手里。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中国的筹码才对。你想啊,最希望多多直航的是在美华人。可这些人不是美籍就是绿卡,至少理论上中国政府可以不考虑这些人,反到是美国政府应该为自己的公民准公民争取。除此之外希望直航比较多的应该是中国留学生和旅游的。这些人是来送钱的,要是美国人不想挣这些钱,中国人为什么要着急?还有就是来往的生意人,可这是有来有往双方面的,不是对哪方更有理。美国人在这方面闹事是因为反华的政治目的,中国应该想法加以惩罚才对。要是为此让步,不是在鼓励反华吗?
作者: togo    时间: 2023-6-19 11:48
布林肯在北京住的是金融街的 万豪旗下 Westin 酒店,行政大床房 41800Bonvoy点数可换一晚,可以去Lounge吃东西或者喝一杯。  @holycow
作者: yanei    时间: 2023-6-19 12:05
本帖最后由 yanei 于 2023-6-19 12:07 编辑
yanei 发表于 2023-6-19 11:44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以为是不是恢复中美直航的筹码在美国手里。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中国的筹码才对。你想啊,最 ...


还有留学生问题。中国留学生是在美国学到了许许多多好东西,可同时也对美国的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更重要的是美国借机吸收了大批中国精英。从前说这是brain drain,对第三世界非常不利。好在中国人多,走了一批还有一批两批三四五批,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这些年要是没有源源不断的任劳任怨的准备贡献一生的中国STEM学生供应,不知道美国有几家实验室能转得开的。要是美国断掉这个来源就只能指望印度学生了,希望他们能同样得任劳任怨贡献一生。说了半天我想说的是实际上美国比中国还需要中国留学生,要是美国人出于反华政治目的闹幺蛾子,中国同样应该想法惩罚而不是让步鼓励。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6-19 12:05
togo 发表于 2023-6-18 21:37
克里米亚

哈哈,老是想着克什米尔,写下克里米亚。大概是近来克里米亚顺溜了。
作者: 征久仁    时间: 2023-6-19 21:34
tanis 发表于 2023-6-19 10:41
人文类的不去美国最好。 学了一身SB技能回国

也不全是,有人就能写出 美国反对美国
作者: 征久仁    时间: 2023-6-19 21:39
yanei 发表于 2023-6-19 12:05
还有留学生问题。中国留学生是在美国学到了许许多多好东西,可同时也对美国的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更重要 ...

我在OSU工作,以前各个实验里中国人超级多,我平时都不说英语。现在放眼望去,全是印度人,我的印度英语听力水平增长迅速。
放心,印度人来了美国就不想回,加之印度申请绿卡的难度比中国人还大,美国不怕他们工作不努力。
至于具体能力,他们ppt的表达能力很让我钦佩,别的吗,大家都懂。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3-6-19 22:18
yanei 发表于 2023-6-19 12:05
还有留学生问题。中国留学生是在美国学到了许许多多好东西,可同时也对美国的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更重要 ...

美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吸引力在肉眼可见的下降,而且是大幅度的下降。
疫情期间因为美国排华,导致起码几千人规模的华人科学家回国,这些人很多都有CNS文章傍身,搞的这两年的国自然申请水涨船高,简直不给国内的留活路了。

而在美国的薪金标准来说,一个美国博士后或者类似岗位一年五万美元的水平看起来不少,但实际生活水准简直不能和国内的期望相比。购买力其实也就是差不多一线城市8000,二线6000的水平。白领初级打工仔,很不划算。这个标准短时间打打工,增长一下学术简历还不错,经济上几乎是亏本的。
甚至到教授水平,一年十二万美元的收入,到手9万,购买力大概国内一线一万五到两万水平。看起来不少,但问题是这种一般都得养一大家子人,老婆不工作,孩子要上学。林林总总算起来,其实也很紧巴。
当然,哪都有牛人,很多教授级别工资就是小钱了,项目之类的才是主业。但这种牛人怕是国内给的条件也并不比美国差。当然,有些人牵绊很深,很多工作都在进行中,换地方的决心很难下,人之常情。但对于后来者来说,美国的吸引力可是比以前差多了。

所以,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美国真的是肉眼可见的吸引力下降。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3-6-19 22:38
总体的感觉是中美在核心问题上压根没什么相向而行的意思,我们这是底线,美国人要的就是突破底线。
但具体到问题上,双方还是有些事情都觉得可以做的。比如说航班问题,据说美国立刻增加了每周四班的架次,也算是一种对他本身也有利的姿态。
据说派驻记者方面也有消息,美国搞中国记者,看起来似乎他气势汹汹,但国内的消息美方也得不到,其实压根没占什么便宜。
留学生签证方面,估计第一个美国方面这个是刚需,第二个整个事情完全属于美国没事找事,说白了是自己制造的劫材,但对美国也并不有利。

估计基础的事情要先做起来。总体感觉,美国做的这些事,看起来在欺负人,而自己其实也没得什么好,纯属没事找抽。眼看着中美斗争长期化的形势已经确定下来了,美国需要对中美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谈的这么多,也比较顺利,感觉就是布林肯总算说人话,做人事了。
作者: 征久仁    时间: 2023-6-19 22:53
史节 发表于 2023-6-19 22:18
美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吸引力在肉眼可见的下降,而且是大幅度的下降。
疫情期间因为美国排华,导致起码几 ...

加之美国这几年的通胀近百分三十,生活压力巨大。
作者: tanis    时间: 2023-6-19 23:14
征久仁 发表于 2023-6-19 21:34
也不全是,有人就能写出 美国反对美国

他又不是三观还没形成的时候去的。。。 去的目的之一就是观察分析米国啊~
作者: tanis    时间: 2023-6-19 23:18
史节 发表于 2023-6-19 22:18
美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吸引力在肉眼可见的下降,而且是大幅度的下降。
疫情期间因为美国排华,导致起码几 ...

美国这几年通胀太厉害,发钱不眨眼。 现在博后很多都涨到75k了。

不过我这次回国,实际的感觉就是国人的真实生活水平已经妥妥的一线发达国家水平。rmb的购买力比美元强很多。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米国年薪50万的家庭,你让他一晚上停车花4,50刀。还是会感到挺肉疼的。 国内年薪50万的,在我们这个小城市一晚上也就20块。 大家眼睛都不眨一下,随便停。
作者: 赫然    时间: 2023-6-19 23:26
征久仁 发表于 2023-6-19 08:39
我在OSU工作,以前各个实验里中国人超级多,我平时都不说英语。现在放眼望去,全是印度人,我的印度英语 ...

这在美国好多学校都是这样的。找不到合格的研究生。本地白人本来就不足,而且苏联红利也吃完了,东欧的学生也不多了。印度真的是主力了。美国眼看着就要成为“西印度”了。。。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6-19 23:56
赫然 发表于 2023-6-19 23:26
这在美国好多学校都是这样的。找不到合格的研究生。本地白人本来就不足,而且苏联红利也吃完了,东欧的学 ...

以前在TIMES有一个讨论,有州立大学的招生官说,如果有本土白人的申请者,就是降低标准也会招的。可是申请的人很少,很多组如果不是国际学生,就只能关了。
作者: 赫然    时间: 2023-6-20 00:02
semtex 发表于 2023-6-19 10:56
以前在TIMES有一个讨论,有州立大学的招生官说,如果有本土白人的申请者,就是降低标准也会招的。可是申 ...

要是把中国俄国教授也赶走,美国一半多大学的STEM专业都要关门了。。。。
作者: 征久仁    时间: 2023-6-20 02:19
赫然 发表于 2023-6-19 23:26
这在美国好多学校都是这样的。找不到合格的研究生。本地白人本来就不足,而且苏联红利也吃完了,东欧的学 ...

我们系里有个白人女博士,每次评奖都是她的,连续好几年了。
我见怪不怪,印度人可生气了。
作者: 赫然    时间: 2023-6-20 02:29
征久仁 发表于 2023-6-19 13:19
我们系里有个白人女博士,每次评奖都是她的,连续好几年了。
我见怪不怪,印度人可生气了。 ...

白人女博士在stem是稀有品种,堪比大熊猫,是典型呀。必须得奖的。不白的女博士也不多的。
告诉印度人,就靠她给你们吸引潜在女朋友了,该不该得奖???
作者: yanei    时间: 2023-6-20 02:55
征久仁 发表于 2023-6-19 21:39
我在OSU工作,以前各个实验里中国人超级多,我平时都不说英语。现在放眼望去,全是印度人,我的印度英语 ...

我曾经在O的一个角落住过N多年,很平静的地方。
作者: 孟词宗    时间: 2023-6-20 03:11
togo 发表于 2023-6-19 11:48
布林肯在北京住的是金融街的 万豪旗下 Westin 酒店,行政大床房 41800Bonvoy点数可换一晚,可以去Lounge吃 ...

这个俺住过。其实一般。
作者: togo    时间: 2023-6-20 03:45
孟词宗 发表于 2023-6-19 11:11
这个俺住过。其实一般。

90年代,北京的顶尖酒店应该是王府,凯平斯基,国贸大厦。不知道北京现在商务酒店的天花板是哪一家,听说嘉里不错。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3-6-20 10:06
togo 发表于 2023-6-20 03:45
90年代,北京的顶尖酒店应该是王府,凯平斯基,国贸大厦。不知道北京现在商务酒店的天花板是哪一家,听说 ...

那必须是拥有北京亮的铂悦啊~    喝过最好喝的一款马提尼就是在那里

距离亮马河也不算远
作者: togo    时间: 2023-6-20 10:43
老票 发表于 2023-6-19 18:06
那必须是拥有北京亮的铂悦啊~    喝过最好喝的一款马提尼就是在那里

距离亮马河也不算远 ...


下一步主打Hyatt酒店系列

我刚工作那几年在亮马办公楼上班,天天看见长城饭店门口停着劳斯,美女大款出入天上人间。2019年有一次去北京出差,挺想住一下长城饭店,圆一下刚参加工作时的梦。上网一看,长城饭店恶评如潮,老旧脏。算了吧
作者: 随机微分算子    时间: 2023-6-20 11:41
史节 发表于 2023-6-19 22:18
美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吸引力在肉眼可见的下降,而且是大幅度的下降。
疫情期间因为美国排华,导致起码几 ...

这个你考虑了买房,那购买力肯定是不止这么点的。教授到手9万刀买house没问题,国内一线一万五到两万,怎么买房呢
作者: 随机微分算子    时间: 2023-6-20 11:53
tanis 发表于 2023-6-19 23:18
美国这几年通胀太厉害,发钱不眨眼。 现在博后很多都涨到75k了。

不过我这次回国,实际的感觉就是国人的 ...

请教年薪50万,为啥停车花4-50刀会肉疼?我感觉就一比一兑换,国内年薪50万人民币,花4-50元停车也不肉疼啊,更美元兑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何况虽然不能1比7兑换,1比2到1比3还是有的吧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3-6-20 14:26
随机微分算子 发表于 2023-6-20 11:41
这个你考虑了买房,那购买力肯定是不止这么点的。教授到手9万刀买house没问题,国内一线一万五到两万,怎 ...

这个事情说的重点是在一线城市的收入不应该只有1.5-2万。据我所知,国内一线城市的一般教授的薪酬是超过这个水准的。所以说他们实际生活水平来说,在美国做教授其实是有些不合算的。

如果你把房价计入的话,那就是拿特殊当普遍了。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本身就很特殊,特别是北京上海来说,高昂的房价已经使得几乎每个大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来说都是不宜居的。这才有这些年很多有名高校的外迁计划,比如雄安。但除了这几个一线城市以外,房价又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而且美国的房产情况我也不清楚,只能说可以比较的问题。

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情况是不一样的。但与以往不同,起码来说在国内比以往那种毫无可比性到了现在不仅可以相比,甚至性价比还有过之的状况。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23-6-20 16:17
随机微分算子 发表于 2023-6-20 11:53
请教年薪50万,为啥停车花4-50刀会肉疼?我感觉就一比一兑换,国内年薪50万人民币,花4-50元停车也不肉疼 ...

一样会肉痛……
因为停车是个高频消费场景,人们对高频消费场景里的高价格,或者说显著超出预期的支付价格都会有强烈的抗性
以前开燃油车,半个月加 500 块油毫无感觉
现在换电车,燃油模式下开多 50 公里都觉得浪费
作者: 随机微分算子    时间: 2023-6-20 16:38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23-6-20 16:17
一样会肉痛……
因为停车是个高频消费场景,人们对高频消费场景里的高价格,或者说显著超出预期的支付价 ...

我都是算到总价里的,深圳一天60,一个月上班20天,相当于每个月多一笔1200的支出,提前计提了,这么一想就不会每次停车去肉痛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6-20 19:22
本帖最后由 semtex 于 2023-6-20 19:42 编辑

NYC为例,每天停车40,50 花费很正常,年薪50万的不会有啥肉痛的。
当然,如果一次停车40,50,每天几次。这个确实肉痛。不过这种情况,又是私人消费。我想不出来。

我觉着国内和美国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美国人,主要是干薪。没啥弹性。而国内的管理层,不谈贪污受贿这种,正常的灰色利益非常多。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6-20 21:50
tanis 发表于 2023-6-19 09:18
美国这几年通胀太厉害,发钱不眨眼。 现在博后很多都涨到75k了。

不过我这次回国,实际的感觉就是国人的 ...

家人出去吃饭,7、8个人,一两千人民币都是不眨眼睛的,也不用抢来抢去,都是小钱钱的感觉。

在美国、加拿大,你让谁请客吃饭掏一两千刀试试。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3-6-20 22:06
tanis 发表于 2023-6-19 23:18
美国这几年通胀太厉害,发钱不眨眼。 现在博后很多都涨到75k了。

不过我这次回国,实际的感觉就是国人的 ...

说实话,你这个例子举的不好。我要是带着孩子,一天几十块钱的停车费也是不心疼的,不带孩子,自己的话能免费还是免费的好,几块钱有时候也肉疼。愿意进付费停车场主要是不好停车。我肯定没有一年五十万,差的太远。

但我真的觉得我们很多人的生活水准真的被低估了,因为有很多公共服务我们甚至没意识到。
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前几天看视频,说在非洲卖中国车的问题。有些人觉得非洲购买力低,那么国内的神车五菱宏光应该很有市场,其实不是,五菱宏光几乎卖不出去。因为五菱宏光通过性差,它其实是更适合国内这种遍布乡村和各地的高质量硬化路面的便宜车型。换句话说,国内这么多年搞的基建使得普通人甚至收入很低的收入的人也能够享受驾车和私家车的体验。这点我是以前没意识到的。我现在看到的不仅是五菱宏光这种车,电动的五菱宏光MINI EV也是到处都是。3万块钱的小车加上充电,这种实惠其实是国家后面的基础设施提供的。
第二个是安全。很多外国人来国内,对安全这一点很满意。我为了减肥,锻炼的时候几点都出去过,甚至半夜十二点,我印象比较深刻是无论多晚,除了疫情期间外,往往都有做生意的。就是一个小摊。你可以说摆摊人很勤奋,但他们这种勤奋的背后需要公共服务的,这种安全感并不是哪都有。当然,日本也不错,甚至比我们还要好些。
第三个,说到日本。日本很多方面其实很好,但我觉得在物流方面现在比不过中国了。超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使得我们在商品的可及性方面潜力变的很大。我媳妇APP从京东转为淘宝,然后改为PDD,消费降级了,但真的是便宜了。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3-6-20 22:11
semtex 发表于 2023-6-20 19:22
NYC为例,每天停车40,50 花费很正常,年薪50万的不会有啥肉痛的。
当然,如果一次停车40,50,每天几次。 ...

我不知道美国情况,但我知道在国内不用管理层,很多地方其实是很多潜在福利的,而且这种单位其实还挺多。
一般来说通讯费,几乎电话不花钱。中午食堂自助,虽然饭菜很一般,但很多人这一天一顿就够了。班车,交通费几乎就省了。逢年过节的米面油之类的。看起来都是小钱,其实很顶用。
这些单位几乎都是体制内的,为什么这两年喜欢进体制呢。至于管理层,多多少少还有些其他更大的好处。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6-20 22:25
我感觉美国50W的难度系数比国内50万大多了。这里是工作收入,不包括其它的。

如果只是对比美国收入50W,我感觉国内需要至少100W RMB。因为这个阶层的收入,消费时,很多价格是差不多的。
作者: 征久仁    时间: 2023-6-20 22:47
赫然 发表于 2023-6-19 23:26
这在美国好多学校都是这样的。找不到合格的研究生。本地白人本来就不足,而且苏联红利也吃完了,东欧的学 ...

用波士顿圆脸的话就是,美国印度化,印度神仙化。
作者: 征久仁    时间: 2023-6-20 22:48
yanei 发表于 2023-6-20 02:55
我曾经在O的一个角落住过N多年,很平静的地方。

的确很平静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6-20 23:30
semtex 发表于 2023-6-20 08:25
我感觉美国50W的难度系数比国内50万大多了。这里是工作收入,不包括其它的。

如果只是对比美国收入50W,我 ...

肯定的。美国50W大概妥妥的top 1%?中国我不知道,在北上广深的话,top 20%?按家庭算的话,更加如此。美国50W以上大概率是一个人上班,中国双职工50W的压力不是太大,老实说,按照现在流行的风气,老公50W,老婆可能不敢全职家庭妇女。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6-20 23:44
晨枫 发表于 2023-6-20 23:30
肯定的。美国50W大概妥妥的top 1%?中国我不知道,在北上广深的话,top 20%?按家庭算的话,更加如此。美 ...

美国个人收入1%是40万,这里不是单纯的工作收入。
作者: tanis    时间: 2023-6-20 23:45
随机微分算子 发表于 2023-6-20 11:53
请教年薪50万,为啥停车花4-50刀会肉疼?我感觉就一比一兑换,国内年薪50万人民币,花4-50元停车也不肉疼 ...

最后拿到家里的不到这个一半。一个月真正到手2万刀。  假设只买200万的房子,一个月房贷8000,税和保险500. 劳模割草扫雪一个月100,房屋修缮维护一个月200. 买个6万刀的车,5年还清,一个月车贷1000,车保险+税+车贷利息300.  另一辆是贷款已经付清的老车,税保险150,修车平均一个月200.  水电气网电话,一个月600。夫妻通勤400. 4口之家,一个月吃饭1600. 外食一周一次,一次200. 俩娃的衣服鞋子一个月100。 两个娃上兴趣班费用上不封顶,两娃一般华人一个月至少2000. 一年一家四口普通旅行费用平摊一个月至少1000. 两口子衣服一个月100,老婆护肤化妆一个月200,偶尔看病一个月100. 国内两边父母一个月各給500.

你算算还有多少~~ 如果每天停车再花50. 这家就省不下来任何钱了。 我这里,吃穿用度都忘少里算。 不用拉毛,不用名牌,旅游节省,外食少,兴趣班花销中等偏下。
作者: tanis    时间: 2023-6-20 23:47
semtex 发表于 2023-6-20 19:22
NYC为例,每天停车40,50 花费很正常,年薪50万的不会有啥肉痛的。
当然,如果一次停车40,50,每天几次。 ...

主要你年龄比较大了。。。 买房早,空巢早,需求小,欲望低。。。 所以各个花销和3,40岁正当年的没法比。
作者: tanis    时间: 2023-6-20 23:50
随机微分算子 发表于 2023-6-20 11:41
这个你考虑了买房,那购买力肯定是不止这么点的。教授到手9万刀买house没问题,国内一线一万五到两万,怎 ...

华人现在开始集中在海岸,9万基本买不了房。。。在农村红州的华人教授,现在被压制的厉害。
作者: tanis    时间: 2023-6-20 23:52
晨枫 发表于 2023-6-20 21:50
家人出去吃饭,7、8个人,一两千人民币都是不眨眼睛的,也不用抢来抢去,都是小钱钱的感觉。

在美国、加 ...

所以我回国这段时间的感觉就是rmb购买力评价感觉比刀多不是一点。。。
作者: tanis    时间: 2023-6-20 23:54
史节 发表于 2023-6-20 22:06
说实话,你这个例子举的不好。我要是带着孩子,一天几十块钱的停车费也是不心疼的,不带孩子,自己的话能 ...

嗯嗯~ 你举的是更正儿八经更恰当的例子~ 我就是故意想从一个不是特别想得到的小地方说说~:)
作者: sumigdai    时间: 2023-6-21 00:51
随机微分算子 发表于 2023-6-20 11:53
请教年薪50万,为啥停车花4-50刀会肉疼?我感觉就一比一兑换,国内年薪50万人民币,花4-50元停车也不肉疼 ...

年入五十万的弯曲老中肯定肉疼四五十刀的停车费,搁别的地方既没有这么贵的停车费,也没有这么高的收入。
美国大部分地方中位收入能够买房买车,国内的中位收入别说买房,停车也停不起。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6-21 01:45
tanis 发表于 2023-6-20 09:52
所以我回国这段时间的感觉就是rmb购买力评价感觉比刀多不是一点。。。

买进口品牌的东西溢价还是厉害。比如Ecco鞋子,人民币价格大体是加元价格乘以10,而汇率是5:1。

不过也要看,Leica M11的纽约价格是USD12K,上海就是人民币68K,比汇率价低20%还多一点。
作者: gnomegordon    时间: 2023-6-21 02:40
yanei 发表于 2023-6-19 11:44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以为是不是恢复中美直航的筹码在美国手里。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中国的筹码才对。你想啊,最 ...

呜呜呜,我可不想当筹码
作者: 随机微分算子    时间: 2023-6-21 13:31
晨枫 发表于 2023-6-20 23:30
肯定的。美国50W大概妥妥的top 1%?中国我不知道,在北上广深的话,top 20%?按家庭算的话,更加如此。美 ...


不能拿美国全国和上海一个市比,拿美国几个大城市和上海比,50万$应该远达不到1%的水平吧。上海50万¥属于top20%估计差不多,要比全国,那50万¥可能也能在1%左右了。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3-6-21 16:31
semtex 发表于 2023-6-20 19:22
NYC为例,每天停车40,50 花费很正常,年薪50万的不会有啥肉痛的。
当然,如果一次停车40,50,每天几次。 ...

"美国人,主要是干薪。没啥弹性。而国内的管理层,不谈贪污受贿这种,正常的灰色利益非常多。"
-------------------------------------------------------------------------------------------------------------------------
这个说到点子上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6-21 21:05
随机微分算子 发表于 2023-6-20 23:31
不能拿美国全国和上海一个市比,拿美国几个大城市和上海比,50万$应该远达不到1%的水平吧。上海50万¥属 ...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拿北上广深和美国全国比不是最合理的吗?
作者: yanei    时间: 2023-6-21 23:16
本帖最后由 yanei 于 2023-6-21 23:17 编辑
随机微分算子 发表于 2023-6-21 13:31
不能拿美国全国和上海一个市比,拿美国几个大城市和上海比,50万$应该远达不到1%的水平吧。上海50万¥属 ...


全美家庭税前年收入1%线在大约60万。康州居然要到90万,MA,NY,NJ,CA在76-80万。远远超过我最后一次(十年前?)看到的数据。最低的是几个南方州,35-41万。要是标准低一点,5%线,全美24万。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 ... ates-ranking-2023-1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6-21 23:29
yanei 发表于 2023-6-21 23:16
全美家庭税前年收入1%线在大约60万。康州居然要到90万,MA,NY,NJ,CA在76-80万。远远超过我最后一次( ...

这个税前收入是包括财产收入的。而且越是有钱的人,财产收入越高。
这个收入不能和工作收入直接对比的。
作者: yanei    时间: 2023-6-22 00:59
本帖最后由 yanei 于 2023-6-22 01:19 编辑
semtex 发表于 2023-6-21 23:29
这个税前收入是包括财产收入的。而且越是有钱的人,财产收入越高。
这个收入不能和工作收入直接对比的。 ...


美国一般都是说income, 很少有单独统计salary的,也不容易统计。还有好多人有自己的小生意,也是劳务收入。还有到了1%水平,多数是拿salary+各种乱七八糟吧。都是美刀,有什么区别?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6-22 01:52
yanei 发表于 2023-6-22 00:59
美国一般都是说income, 很少有单独统计salary的,也不容易统计。还有好多人有自己的小生意,也是劳务收入 ...

大家是在谈论中国人吧。在美国的中国人收入比较单纯。
作者: yanei    时间: 2023-6-22 07:32
semtex 发表于 2023-6-22 01:52
大家是在谈论中国人吧。在美国的中国人收入比较单纯。

不单纯。资本主义基因是刻进中国人DNA里的,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一样。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6-22 07:52
yanei 发表于 2023-6-22 07:32
不单纯。资本主义基因是刻进中国人DNA里的,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一样。

“资本主义基因是刻进中国人DNA里的”这个和我谈的关系不大。
想CAPTITAL GAIN多,需要财产多,这个需要时间。
作者: tanis    时间: 2023-6-22 08:21
sumigdai 发表于 2023-6-21 00:51
年入五十万的弯曲老中肯定肉疼四五十刀的停车费,搁别的地方既没有这么贵的停车费,也没有这么高的收入。 ...

昨天刚好和一个湾区码农聊天,人家暑假陪娃camp,一天额外9刀停车费都觉得贵
作者: tanis    时间: 2023-6-22 08:27
晨枫 发表于 2023-6-21 01:45
买进口品牌的东西溢价还是厉害。比如Ecco鞋子,人民币价格大体是加元价格乘以10,而汇率是5:1。

不过也 ...

进口的的确还是更贵~ 毕竟不是给普罗大众消费的~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3-6-22 11:11
晨枫 发表于 2023-6-20 23:30
肯定的。美国50W大概妥妥的top 1%?中国我不知道,在北上广深的话,top 20%?按家庭算的话,更加如此。美 ...

北上工资中位数能过6000,深刚过5000,广4800.
按家庭年入50W算起码也得是2%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6372319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23-6-22 13:18
本帖最后由 老财迷 于 2023-6-22 13:22 编辑
肯定的。美国50W大概妥妥的top 1%?中国我不知道,在北上广深的话,top 20%?按家庭算的话,更加如此。美国50W以上大概率是一个人上班,中国双职工50W的压力不是太大,老实说,按照现在流行的风气,老公50W,老婆可能不敢全职家庭妇女。


主要是你能见面的亲戚、朋友都过的挺好的,你才有这种想法 大概也算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我这IT公司在IT界薪水不算高,但要和多数行业比,肯定算好的。但税前年薪(含奖金)能拿30万元的男性/男性总数 肯定不到20%;大量的女同事是做人力、行政、会计等后勤事务,能拿到20万元的也肯定不到20%。
如果两口子都做技术的,拿到50万还相对容易;否则有相当难度。

我估计,2022年在北京,税前家庭收入50万元能在TOP 5%以内了,没准在TOP 2%我也不惊奇。
北京有延庆、门头沟等山区农村,和上海不太一样。
作者: 随机微分算子    时间: 2023-6-22 20:49
晨枫 发表于 2023-6-21 21:05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拿北上广深和美国全国比不是最合理的吗? ...


因为比较的目的是说美国人收入也没那么高,中国人也没那么低,然后中国就挑了中国最精华的地方和人家全国比,怎么会合理呢。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巨大,我本就是这样认为的啊。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6-22 21:23
说实话,中国人的收入是个谜。
我妹妹的组有不到四十人。因为是大央企,人浮于事比较严重。她说一半以上都有各自副业,微信收支,完全不在统计数字之内。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6-22 21:39
随机微分算子 发表于 2023-6-22 06:49
因为比较的目的是说美国人收入也没那么高,中国人也没那么低,然后中国就挑了中国最精华的地方和人家全国 ...

所以你认为北上广深于Menphis TN、Columbia OH、Butte MO相比是合理的,而根本不用考虑人口、经济、影响等?那当我没说。
作者: 随机微分算子    时间: 2023-6-22 22:27
晨枫 发表于 2023-6-22 21:39
所以你认为北上广深于Menphis TN、Columbia OH、Butte MO相比是合理的,而根本不用考虑人口、经济、影响 ...


正是因为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和经济之类情况,才明白说中国美国收入差距没那么大的时候,只举北上作为对比的例子是多么片面。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