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没有人关心Canon EOS M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4 03:25
标题: 没有人关心Canon EOS M吗?
刚宣布的EOS M可能是MILC(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中最后入场但也将弄出最大动静的一个。Olympus先声夺人,在几年前首先推出E-P系列,现在还在继续。Panasonic紧接着推出GF系列,现在应该是市场上的领先者。Pentax推出一个不伦不类的Q系列,动静最大的要数Sony NEX系列,这也是如今最成功的,或者说最受高端用户追捧的。

这几个系列各有优劣,没有亲手用过,只能根据道听途说转述二手体验。Olympus的对焦很慢,女儿的同学有一个,用起来那叫一个恼火。Panasonic好一点,但Sony据说对焦相当快,接近DSLR水平。Sony NEX银色的小巧机身很讨女士喜欢,不过一旦配上镜头,非但一点不小巧,还很有点小车拉大炮的感觉,看起来很别扭,操控起来也全没有了MILC小巧的优点。Sony NEX最大的强项在于用APS-C格式,画幅大,画质好,这是用4/3格式的Panasonic、Olympus等不可能相比拟的。

Nikon另辟蹊径,推出1系列,采用比4/3还要小的CX格式,意在用小巧取胜。但是Canon反其道而行之,新推出的EOS M系统用APS-C,和Sony一样。Canon更进一步,EOS M不是升级而拔掉镜头的DC,而是取消五棱镜和反光镜的60D,两者的对焦、曝光是相同的。这使得MILC打进低端DSLR真正成为可能。

由于EOS M使用APS-C,EOS-M不但可以使用专用的EF-M镜头(小巧,廉价),还可以使用APS-C DSLR(如60D、7D)的EF-S镜头,更可以使用所有全幅EF镜头,当然EF-S和EF镜头需要对转接环。这不难,EF镜头从来就是全电子接口,转接环一点难度也没有。

Canon终于想通了,与其坐等别人蚕食自己的低端DSLR市场,不如自己来,至少肥水可以不流外人田。不知道EOS M的实际体积多大?估计还是不可能做到pocketable。对我没有多少意义,对LP可能有点吸引力,她需要换一个相机了,现在的Panasonic小DC对焦太慢,已经跟不上她的需要了。






和60D对比


和GF3对比
作者: 老爷王    时间: 2012-8-4 03:57
看上去不错,我喜欢,估计价格不会便宜到哪里。
晨大觉得Canon PowerShot S100 如何? 俺想买给LD用。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2-8-4 04:01
数据都出来了?画质怎么样?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4 05:06
老爷王 发表于 2012-8-3 13:57
看上去不错,我喜欢,估计价格不会便宜到哪里。
晨大觉得Canon PowerShot S100 如何? 俺想买给LD用。 ...

价格还行,带18-55镜头、S90闪光灯:$849。S100没有用过,应该不错。这是高档小DC里最小也是最便宜的一个,女士用最合适。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4 05:06
雪个 发表于 2012-8-3 14:01
数据都出来了?画质怎么样?

还没有看到样片,估计应该不错。
作者: 老爷王    时间: 2012-8-4 06:59
晨枫 发表于 2012-8-4 05:06
价格还行,带18-55镜头、S90闪光灯:$849。S100没有用过,应该不错。这是高档小DC里最小也是最便宜的一个 ...

多谢晨大!那就选这个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4 07:09
老爷王 发表于 2012-8-3 16:59
多谢晨大!那就选这个了。

还是先亲手试一下吧。这个档次的DC选择很多,同时买了S90(S100的前身)不满意,换了Olympus XZ1,很满意,可以考虑比较一下再做决定。S90的问题是镜头有紫边,S100不知道是否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者: 老爷王    时间: 2012-8-4 07:15
晨枫 发表于 2012-8-4 07:09
还是先亲手试一下吧。这个档次的DC选择很多,同时买了S90(S100的前身)不满意,换了Olympus XZ1,很满意 ...

S100我有试玩过,感觉还可以,没发现不如意的地方。
Olympus XZ1这个不了解了,待会有空网上去找找看,再谢!
作者: 老爷王    时间: 2012-8-4 07:19
晨枫 发表于 2012-8-4 07:09
还是先亲手试一下吧。这个档次的DC选择很多,同时买了S90(S100的前身)不满意,换了Olympus XZ1,很满意 ...

这个Olympus遗憾是720P,我比较迷信1080P,平常可以用来给小孩子录录像。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4 07:20
老爷王 发表于 2012-8-3 17:15
S100我有试玩过,感觉还可以,没发现不如意的地方。
Olympus XZ1这个不了解了,待会有空网上去找找看,再 ...

感觉好就买吧。这东西可以跟着感觉走。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4 07:24
老爷王 发表于 2012-8-3 17:19
这个Olympus遗憾是720P,我比较迷信1080P,平常可以用来给小孩子录录像。

那就S100吧。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8-4 11:25
网上的评论很一般。说佳能这台相机把其他几家公司先推出的Mirror-less相机的缺点集于一身,太不容易了。

我已经暂停了所有佳能相机的升级计划,准备再等个一年半载的。有钱的话,可以买一个奥运会打飞碟的那种shotgun,咱土鳖也过把瘾。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4 11:29
Highway 发表于 2012-8-3 21:25
网上的评论很一般。说佳能这台相机把其他几家公司先推出的Mirror-less相机的缺点集于一身,太不容易了。

...

说说看,具体都把什么缺点集于一身了?佳能这5年来确实不思进取,和90年代的Nikon差不多了。我什么枪都不能买,LP不让啊!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8-4 11:47
晨枫 发表于 2012-8-4 11:29
说说看,具体都把什么缺点集于一身了?佳能这5年来确实不思进取,和90年代的Nikon差不多了。我什么枪都不 ...

佳能推出的当天,我在dpreview的用户论坛看了一会儿,基本没有什么positive的comments,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到那里去看看

http://www.dpreview.com/news/201 ... ra-hands-on-preview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4 12:23
Highway 发表于 2012-8-3 21:47
佳能推出的当天,我在dpreview的用户论坛看了一会儿,基本没有什么positive的comments,你要是有兴趣的话 ...

没有看出多少实质性的东西。对我其实EOS M很合适,LP用基本的18-55可以干大部分她需要的,需要更大范围的话,用转接圈加我的EF镜头就可以了,两人可以共用。
作者: 维京老海盗    时间: 2012-8-4 14:23
为啥我觉得不好看呢?外形上完全钩不起我的购买欲。奥巴的EM5觉得还比较漂亮
作者: 夜    时间: 2012-8-4 18:10
亚马逊上的预售要$799,这价格为啥不买650d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4 21:24
夜 发表于 2012-8-4 04:10
亚马逊上的预售要$799,这价格为啥不买650d呢?

这本来就是和650D在性能上重合的,但是面向嫌650D太大、太重、主要是从DC升级过来的这群人。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4 21:26
维京老海盗 发表于 2012-8-4 00:23
为啥我觉得不好看呢?外形上完全钩不起我的购买欲。奥巴的EM5觉得还比较漂亮 ...

你是喜欢DSLR一路啊!那EOS M肯定不是你的菜。EM5是复古风格DSLR,不是我的菜。
作者: 维京老海盗    时间: 2012-8-5 14:54
晨枫 发表于 2012-8-4 21:26
你是喜欢DSLR一路啊!那EOS M肯定不是你的菜。EM5是复古风格DSLR,不是我的菜。 ...

嗯,现在有空详细的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转接环+全电子接口是非常大的优势,就这点甩开尼康和宾得几条街去了。镜头群对骚你的NEX系列优势也比较明显(骚你家的镜头真不知道他们是在闹哪样?!)。
APS-C的大底加上较小巧的外形,可以干掉尼康的"1"系统,奥巴松下的M4/3系统,但是对骚你的NEX优势不明显。
NEX系统最被诟病的除了镜头群以外,就是那莫名其妙的极其业余的操作菜单,让一票专业玩家抓狂。这点对佳能不是问题,它家的菜单设计一直感觉比较合理,上手容易,这个优点相信会在EOS M中保留。
我不喜欢触摸界面,感觉不如机械的好用,当然这也是个习惯问题,可能潜意识里觉得不专业或者不可靠?我对相机的要求就是双拨盘,一个调整光圈,一个调整快门,还有就是模式拨盘PMAS,白平衡,EV和ISO最好也能独立出来方便快捷调整。另外最好有肩屏(老DSLR不能即时取景,LCD只能回放照片,习惯了)。另外我确实喜欢比较复古的外形,EM5将复古外形和人机工程结合得比较好,所以算是我的菜。但我已经入了尼康的门,灭门的代价有点大,因此没有买。若是现在我买的话,不差钱的话,应该会考虑EM5,M4/3也是有几只不错的镜头,但每只价格不菲。
基本上可以看出来,我的要求代表了阻碍相机全电子化发展保守派的要求。所以EOS M不会是我的菜。另外,我觉得它的外形除了小巧,真没觉得好看。佳能家的胶片旁轴外形漂亮的多了去了,就不能数码复刻一台?看人家富士的X系列,做得多好!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5 20:38
维京老海盗 发表于 2012-8-5 00:54
嗯,现在有空详细的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转接环+全电子接口是非常大的优势,就这点甩开尼康和宾得几条街 ...

你的要求不光是DSLR,还是“伪70年代SLR”风格的,这个只有EM5是你的菜了,市面上99%的DSLR都达不到这个要求。不过,就死Olympus也没有把光圈、快门拨圈做到镜头上,而专门为此推出新镜头的可能性基本为零。看来你这盘菜只有自己做了。

所有主要调节都有独立拨盘,这是机械SLR时代的做法,现在这么搞,成本太大,可靠性太低,而且有太多功能没法用独立拨盘。最主要的是,99%的用户没有这个需要,N年都不会去碰这些拨盘。另外,有人喜欢林林总总的拨盘,就有人对那么多拨盘怵头,感觉太复杂。而后者的群体更大。Pentax在自动对焦SLR时代推出过MX50,当时也是一片叫好声,但在功能上不能吸引高端用户,在操作上不能吸引普及用户,最后消失了,同样的设计在DSLR也没有出现。

Canon最后的胶卷旁轴是Canon 7,如今做复刻一个数字版的,市场有多大?价位应该定多少?这样的niche产品不少人试过,都只能停留在niche。富士做这样的niche有日子了,在胶卷时代就做过X pan,在小圈子里都是叫好不叫座。Canon是mass market leader,这样的市场兴趣不大。
作者: 丁丁咚    时间: 2012-8-6 00:21
维京老海盗 发表于 2012-8-5 14:54
嗯,现在有空详细的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转接环+全电子接口是非常大的优势,就这点甩开尼康和宾得几条街 ...

NEX的默认设置确实弱智,不过它可以设置快捷键,开头要花点时间来设置,设好以后,你说的那些参数(白平衡、EV,光圈,聚焦方式,focus,光圈,快门)大部分都是可以直接按键调节。而且NEX可以转屏,这点非常有用啊。


作者: 维京老海盗    时间: 2012-8-6 00:55
晨枫 发表于 2012-8-5 20:38
你的要求不光是DSLR,还是“伪70年代SLR”风格的,这个只有EM5是你的菜了,市面上99%的DSLR都达不到这个 ...

我的意思是光圈和快门分两个拨盘放机身上,可以由一只手的两根手指分别控制,不是放到镜头上,可能我表述得太混乱了。
拨盘最大的好处是操控直接,相机在M档时,在不改变手握持相机姿势的情况下,两根手指可以控制光圈快门,而且眼睛可以不离开取景器(好吧,写到这里才发现,这确实只有不能实时取景的老单反才有这个问题,现在好像都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ISO,EV,WB,拍摄模式的独立按钮+拨盘能很方便的调整需要的功能,而不必进入菜单去一层层找出来,这是很方便拍摄的地方。相比之下,消费类相机中很少有如此方便的设计,当然佳能的G系列除外。
G系列算是我用过最好的非单反机身之一(另一个是美能达A1/A2),如我这种从来没用过的也能轻松上手,按钮设计得非常合理,菜单也设计得简洁明了。尤其是那块全方位翻转的屏幕,绝对是所有相机中最好用的,没有之一。相比之下,其他相机的翻转屏幕最大问题是,向下的角度太小,在把手举起拍摄时,基本不可能看到屏幕(国内旅游到处是人头,只有这种姿势可以保证最大限度减少人头的出现。加拿大的晨大怕是很难遇到这样的场景,但在国内旅游,这就是常态啊)。
经你提醒才发现,原来真的复古数码相机是个很小众的玩意,富士的X系列,莱卡的M,X系列都是这样。可能最近出货量最大的就是奥巴的EM-5了。
我觉得EOS M迟迟不出恐怕还真就是市场定位的问题不好解决:功能强大一点,会挤占低端DSLR的空间(有意思的是,低端DSLR的市场正是佳能开拓的:EOS 300D);功能不强大,打不过NEX和M4/3。
其实,随着单电的推出,我越来越感觉到低端DSLR的没落,奥巴似乎已经彻底放弃4/3,而全线转向M4/3了(虽然实话实说,奥巴在DSLR上确实也没什么市场),骚你的alpha系列现在旗舰不更新,卖不动,镜头太贵,低端也卖不动,就指着NEX了。松下的类DSLR比奥巴还缺乏存在感,卖得最火的还就是GF系列。另类的是尼康的“1”系列,本来想法很好,避开了和自己的D3XXX的竞争,但至少中国市场压根不买账,J1的价格一降再降(行货套机上个月我问的价格2800以下),可配套镜头少,价格还高高在上,完全没有竞争力。更另类的宾得Q,那就是个玩具,买账的更少,不得不推出K01,但镜头群不丰富且产能不足是致命弱点。
其实,我希望佳能出什么样的单电呢?G系列的机身,能够搭配EF-S的镜头,APS-C的传感器,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了。
作者: 维京老海盗    时间: 2012-8-6 01:09
丁丁咚 发表于 2012-8-6 00:21
NEX的默认设置确实弱智,不过它可以设置快捷键,开头要花点时间来设置,设好以后,你说的那些参数(白平 ...

嗯,NEX我最不爽的就是它的菜单,绝对的业余,感觉做NEX的菜单的那拨人绝对不是做ALPHA菜单的那拨人。我是用卖场的机器试用了一阵,被它的菜鸟级的操控给吓到了,倒也没有真正很深入去玩它,看来我的看法是很有偏见的,需要改正。NEX-7是带双拨盘的,NEX-5和3都不带,操控性应该会更差一些。有时候习惯是个很可恶的东西,当我习惯了用双拨盘去控制相机上一切参数的时候,换触摸屏真的让我很抵触:误操作是一个小问题,调整参数的那些图标让取景器显示过于凌乱才是我不爽的原因。当然NEX的屏幕足够大,这个问题要小很多。可能我还真就比较迷信机械的东西吧~~~
作者: 维京老海盗    时间: 2012-8-6 01:13
突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学机械出身的晨大觉得机械的可靠性低,而电子的可靠性高;学电子出身的我觉得电子的可靠性低,而机械的可靠性高,这算是啥现象涅?嘿嘿~~~
作者: 维京老海盗    时间: 2012-8-6 01:31
本帖最后由 维京老海盗 于 2012-8-6 01:41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2-8-4 07:09
还是先亲手试一下吧。这个档次的DC选择很多,同时买了S90(S100的前身)不满意,换了Olympus XZ1,很满意 ...


紫边的问题估计很难解决。S系列主打就是小体积,镜头要保证广角和变焦倍率,只能采用高折射率材料制作,这将导致紫边问题更加突出,而目前佳能其他镜头上的解决方案是萤石和非球面ED镜片,那成本控制不了,小DC上绝对用不起这个。
奥巴的XZ1参数和样片看着都还不错,价格上没啥竞争力。1.8的大光圈倒是很口水啊!
另外,最近出的奥巴对焦速度都得到了改善,比原来是好多了。虽然和尼康,佳能还有一点差距,但已经不是无法忍受那个级别的了(我这算表扬么?就算是吧!)EM-5基本上网上是好评一片,但对套机自带的14-42头是一边倒的骂声一片,嫌塑料味太重,没档次,成像和对焦速度倒还没有抱怨的。很多EM-5买家果断换12-50,不过那价格就高了去了。
对焦最烂的是富士,好像就压根没有进步过~~~
奥巴的进步是明显的,相比之下佳能就有点按部就班的慢腾腾的感觉了。尼康的D800挺SHOCK的,比起5D MARKIII来说,优势比较明显。佳能的优势就剩下1D系列的最顶级了,这个尼康的D4看来还没有撼动过。
作者: 丁丁咚    时间: 2012-8-6 02:13
维京老海盗 发表于 2012-8-6 01:09
嗯,NEX我最不爽的就是它的菜单,绝对的业余,感觉做NEX的菜单的那拨人绝对不是做ALPHA菜单的那拨人。我 ...

我说的不是触摸屏哦,我其实也不喜欢触摸屏(也是和你一样,总觉得触摸屏看着很业余),当年就是因为GF2改触摸屏控制,我才买的NEX5。我说的就是NEX5的按键可以设置,把每个键(当然也有一些组合)设置成我们经常需要调节的那些功能,然后就跟一般单反差不多了。

当然,这个要自己琢磨一段时间,我差不多折腾了一周才设好。主要是我的机子是托人从日本买的(图便宜),到手以后,才发现按键这么弱智,郁闷死了,但也没法退了,只好使劲折腾,看能不能解决一点是一点。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6 07:08
维京老海盗 发表于 2012-8-5 10:55
我的意思是光圈和快门分两个拨盘放机身上,可以由一只手的两根手指分别控制,不是放到镜头上,可能我表述 ...

G系列是一个另类,Canon没有任何其他DC或者DSLR用类似的界面设计,就说明了问题。即使在DC里,G系列也是niche,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信心摆弄这些拨盘的人经常不满足G这样的固定镜头DC,早就进军DSLR了;喜欢DC简单易用的对这些拨盘有怵头,这东西还大,不像S100可以揣进口袋。Canon几次想中断G系列,就是这个道理。现在这个niche已经扎根了,看来G不会断线了,但这不改变这永远是羊肠道的现实。

说道举到头顶拍,我也常做这个事情,天安门的降旗和仪仗队全是这么拍的,而且是不用翻转LCD,我的DSLR上也没有这个东西。一般命中率至少有50%吧,熟能生巧就是了。

单电取代低端DSLR怕是一个趋势。Olympus、Sony、Pentax、Panasonic、Samsung、Fuji在DSLR市场始终打不开,改走单电,这是聪明的。这也将冲击Canon和Nikon的低端DSLR市场。在胶卷时代,高档傻瓜(Konica Hexar、Fuji/Hasselblad Xpan、Nikon 35Ti、Leica Minilux、Contax T1/2/3等)都比入门SLR更贵,但功能有限,只有镜头优秀,所以最终没有成气候。单电有望在这方面超过前辈。Canon一定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情愿地推出了EOS M,再晚的话就没得玩了。

G系列机身、EF-M镜头、APS-C,这其实不难,用G1X做基础就可以。Canon要是真的推出这么个东西,那倒是很有意思呢。这比现在的EOS M更加“专业”。希望能有这么个东西出啦。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6 07:09
维京老海盗 发表于 2012-8-5 11:13
突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学机械出身的晨大觉得机械的可靠性低,而电子的可靠性高;学电子出身的我觉得电 ...

哈,我是学化工自动化的,说起来和电子更加接近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8-6 07:11
维京老海盗 发表于 2012-8-5 11:31
紫边的问题估计很难解决。S系列主打就是小体积,镜头要保证广角和变焦倍率,只能采用高折射率材料制作, ...

现在的Canon好比90年代的Nikon,或者2000年代的Toyota,也就是说,老气横秋,不思进取,早已没有了80-90年代的朝气了。
作者: 维京老海盗    时间: 2012-8-6 22:45
晨枫 发表于 2012-8-6 07:08
G系列是一个另类,Canon没有任何其他DC或者DSLR用类似的界面设计,就说明了问题。即使在DC里,G系列也是n ...

细想起来G系列确实是这样的处境,所以它一直定位在“专业摄影师备机”这个尴尬的位置。
“小而强大”这种要求本来就是矛盾的,而且这样的市场注定是小众的,与佳能产品的定位差距较大。而且G系列的价格明显是将用户向低端DSLR驱赶。能够买G系列的,恐怕都是入了单反或者准备入单反的“专业用户”,一般讲究性价比的数码玩家不会考虑这个。我一直喜欢G系列的人机界面设计,觉得它的按钮功能与菜单设计在使用的便捷性上算是达到了很完美的水准,画质也是仅次于单反,而体积和重量是个明显的优势。但是高高在上的价格确实是阻碍我入手的唯一障碍:买G12吧,总觉得不合算;买单反吧,玩下来觉得低端的真鸡肋,真不好用,高端真好用,真TNND贵啊。所以干脆买了水货的LX3————当时市面上最便宜的旗舰DC,仅¥2k出头一点。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