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中国面临人口危机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4 12:13
标题: 中国面临人口危机了吗
中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滑,已经连续三年低于1%,也是1950年以来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完。更加惊人的是,2022年还是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结合中国老龄化的加速(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已经约20%),中国劳动人口的下滑显著。很多人对中国人口危机的前景忧心忡忡。

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就失业”、“35岁危机”等也是挥之不去的话题,就业压力依然巨大。不过,中国是否面临人口危机主要指是否有足够的劳动力。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人口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10亿人口的时候,中国没有觉得人口太少。在14亿人口的时候,或许不应该觉得人口不够。更重要的是,人口不仅是劳动力,也是消费者。这有两方面,一方面。足够的消费是市场需求的源泉;另一方面,足够的消费来自有消费能力的人口。在10亿人口的时代,中国很穷,形不成强有力的消费市场。在14亿人口的时代,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极大增加了,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的压力实际上更大了。在追求美好生活方面,得陇望蜀不是坏事。

美国“只有”3.5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中国不管是有10亿人口还是14亿,只要达到美国一半的人均消费能力,就遥距世界第一消费市场。问题是中国需要足够多的劳动人口。问题的另一面是:劳动人口不必是人类,机器人也是可以的。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每年新增装用数量增加了10.7倍。相比之下,日本增长了68%,美国67%,德国20%,韩国19%。中国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增量方面的超级大国,而且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在2021年,中国拥有世界上52%的新增装用工业机器人,日本9%,美国7%,韩国6%,德国5%。要按地区计算的话,亚洲74%(大半在中国),欧洲16%,美洲10%。


2021年主要经济体工业机器人新增装用数量(数据来源: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


2021年各主要经济体工业机器人新增装用数量(数据来源:IFR)

另一个视点是总装用数量。在2021年底,全世界总装用数量约350万台,中国超过100万台,约30%,日本12%,韩国10%,美国9%,德国7%。

中国也是工业机器人使用强度(机器人数量在每1万制造业岗位中的占比)较高的国家之一。2021年数据显示,中国位列世界第5,美国第6,韩国第一。在2016年,美国第7,中国第23。显然,中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比如至少增加到与日本、德国相当的程度。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2021年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为1.47亿人。也就是说,达到与日本、德国相当的机器人使用强度的话,就是从现有的3%增加到4%,以一顶三(机器人可以不休息倒三班)计算,这就是解放了约500万制造业劳动力,超过了韩国440万制造业就业的总人数了。如果达到韩国的机器人使用强度,那要相当于解放了3500万制造业劳动力,差不多相当于现有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1/3了。


各主要经济体工业机器人使用强度(数据来源:IFR)

不过,中国工业机器人(尤其是高端工业机器人)还有很多是进口的,主要来自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德国库卡(已经被中国美狄亚购入),这些大公司也占世界机器人市场净75%的份额。除了这几个最大的,还有意大利Comau、日本Denso、日本川崎重工、、日本三菱电气、日本Nachi-Fujikoshi、日本Omron等,日本爱普生、瑞士Staubli、丹麦Universal Robots也是名家。日本公司加起来占世界机器人的半壁江山。美国没有机器人的大公司,但Rockwell Automation是各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主要供应商,Cognex则是机器视觉的主要供应商。

中国也没有机器人的大公司,但中国有大量中小初创公司,现在还有很多是进口组装为主,正在国产化的路上奋力前进。中国工信部要求在2025年使得机器人使用强度比2020年翻倍,这些中国公司面临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未来。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估计,再2021年底,全世界还有12.1万服务机器人在使用中,占工业机器人的23%。这些主要用于交通、仓储、餐饮、零售、医疗、保洁、农业、检修等。这是增长迅速的领域,2021年的销售量比2020年增加37%,同期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增长“只有”31%。

与工业机器人相比,70%的服务机器人有大量相对不知名的中小公司制造,其中最大头来自美国,中国紧随其后,然后是德国、日本、法国、俄罗斯、韩国、瑞士和加拿大。

但在中国,服务机器人占35%的机器人市场,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服务机器人的入门门槛相对较低,有意思的是,中国人对服务机器人的接受门槛也较低,送菜机器人在中国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在美欧还是非常稀罕的东西。养老院机器人、家政机器人可能成为下一个热点。

机器人是一个方面,人工智能是另一个方面。近期很火的Chat GPT据说是写八股文、回八股话的好手。实事求是地说,很多公文正是这种八股文,很多接待处说的也正是这些八股话。在一定程度的完善化后,这样的自然语言AI应用可能代替一些文秘工作和接待、电话服务工作,只有在AI解决不了的时候,才上交到人类处理。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自然语言AI还可以代替一部分养老院的工作,陪老人唠嗑。老人可以无脑刷网不亦乐乎,高度智能的“拟人类对话”肯定更胜一筹。至于是否能代替一部分幼托工作,那就要看人类的接受程度了。

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简单劳动力的不足,缓解人口危机的问题。复杂劳动力从来是不足的,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至于出生率,美国可能可以作为比照。美国出生率从60年代开始,一直在下滑,到70年代中达到最低点,约1.74。整个60年代到70年代初是嬉皮士的时代,不婚、丁克、人流盛行。但在80年代,出生率出现反弹,回升到2.0左右,2007年达到2.12。不过近年再次下滑,2020年为1.64,说明出生率变化可能有周期性因素,但下降到一定程度会大体稳定,不会一直下降下去。


美国、中国、日本出生率趋势

人们经常以房子、教育、医疗三座大山作为生育意愿低下的理由。实际上,房价可能面临一波强大的下行压力。40后现在已经垂老,50后也步入金秋。他们(尤其是城市人口)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房产,但很多是70-90年代建造的多层新村房子。这些房子占据这好位置,但建筑质量较低,缺乏翻修价值,但拆迁成本太高。大量空置腾出后,会对房价造成很大的压力。所谓服务性低收入人口会“回填”进来是迷思,服务对象大量离去了,服务性人口来干什么?

教育也是一样。已经开始有学校出现生源不足了。摆正期望而不是永远盯着浮动的“顶尖5%”的话,恶性竞争会缓解。医疗也是一样。

实际上,在还存在百万快递、外卖大军的时候,人口危机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23-3-4 16:18
本帖最后由 testjhy 于 2023-3-4 16:21 编辑

最后一句不成立,很多企业目前有用工荒,是因为快递、外卖不愿回到生产线上做摩登时代的卓别林,
于是,能够用机器人代替的就机器换人,否则可能就迁移到东南亚那边了。
作者: 被明月兮佩宝璐    时间: 2023-3-4 23:05
没有人,就没有经济。机器人解决不了消费量的问题。极端例子,全国14亿机器,一个人,生产出来也无法消费。土鳖还能再逍遥十几年,2040之后,生育率再上不去,本朝怕是要盛极而衰。算算时间也差不多立国100年,生老病死,周期律是逃不掉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4 23:23
testjhy 发表于 2023-3-4 02:18
最后一句不成立,很多企业目前有用工荒,是因为快递、外卖不愿回到生产线上做摩登时代的卓别林,
于 ...

也是因为生产线上给的工资不够高吧?快递、外卖是个有意思的现象,哪天也来想想这事。这好像是个代表性的社会思潮性的东西,有点追求就业个性化、自主化的意思。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4 23:32
被明月兮佩宝璐 发表于 2023-3-4 09:05
没有人,就没有经济。机器人解决不了消费量的问题。极端例子,全国14亿机器,一个人,生产出来也无法消费。 ...

你忽略了人均消费了。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23-3-4 23:57
晨枫 发表于 2023-3-4 23:23
也是因为生产线上给的工资不够高吧?快递、外卖是个有意思的现象,哪天也来想想这事。这好像是个代表性的 ...

前年在安徽宁国问过当地老板,在生产线上包装零食的工人,5-6000元/月,招不到,厂里逐步提供更好的待遇,如早晚班车从周边村庄接送,我在的时候在盖3幢楼,说是准备做工人宿舍。如果有这个工资应该不亚于快递、外卖了,当然企业家对我们说的有没有水份就不知道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5 00:01
testjhy 发表于 2023-3-4 09:57
前年在安徽宁国问过当地老板,在生产线上包装零食的工人,5-6000元/月,招不到,厂里逐步提供更好的待遇 ...

快递、外卖有一个假象:“为自己打工,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歇”,可能这也是很大的动力?
作者: 被明月兮佩宝璐    时间: 2023-3-5 00:51
晨枫 发表于 2023-3-4 23:32
你忽略了人均消费了。

人均消费的上升只能部分对冲人口的下降。没有人,上升或者下降也就失去了意义,尤其是消费能力旺盛的中青年群体。这两年开始婴幼儿的消费总量萎缩,就算是消费升级都无法挽救,出生下降-20%,人均要增25%才能拉平。各大相关上市公司的财报不用多久就能佐证。再往后推二十年,劳动力总量,新房销售,新车销售…我是不大乐观的。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本土消费这块,奢侈品行业到还能增长,医药也还可以,酒类勉强够格,成瘾性物品提价相对不敏感,机电精密制造存粹靠技术壁垒拓展外需,有日本这个前瞻样板,其他行业怕是积重难返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5 00:58
被明月兮佩宝璐 发表于 2023-3-4 10:51
人均消费的上升只能部分对冲人口的下降。没有人,上升或者下降也就失去了意义,尤其是消费能力旺盛的中青 ...

奢侈品消费恰恰是最不靠谱的。在这一点上,欧美消费品主流是轻奢,而轻奢在中国依然是“奢”。中国消费升级的空间大得很。
作者: tanis    时间: 2023-3-5 10:56
testjhy 发表于 2023-3-4 23:57
前年在安徽宁国问过当地老板,在生产线上包装零食的工人,5-6000元/月,招不到,厂里逐步提供更好的待遇 ...

快递员能挣到5000一个月这么多?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23-3-5 11:45
tanis 发表于 2023-3-5 10:56
快递员能挣到5000一个月这么多?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差别挺大的。
北京这边据说,努力一点万元不是问题。象宁国这种小县城可能四五千有,一天150左右?宁国在安徽应该相对富裕的,时间、管理自由。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3-5 12:00
肯定是危机啊, 按现在一年900万,寿命80岁,就是7.2亿,减半。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23-3-5 13:00
如果穆斯林婴儿人口超过汉族婴儿,那是灭族之祸。
作者: IceCow    时间: 2023-3-5 13:26
中日社会其实有不少相同之处,虽然两家关系不咋地,比如强势政府指导,房地产泡沫,人口下降,等等。很担心中国在将来陷入现在日本处境,人口老龄化,经济停滞,房地产负资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5 14:14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23-3-4 23:00
如果穆斯林婴儿人口超过汉族婴儿,那是灭族之祸。

那就需要汉族加紧生啊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5 14:15
IceCow 发表于 2023-3-4 23:26
中日社会其实有不少相同之处,虽然两家关系不咋地,比如强势政府指导,房地产泡沫,人口下降,等等。很担心 ...

有一点不同:日本内循环始终拉不起来,外循环高度依赖美国;中国内循环正在拉起来,外循环正在摆脱美国。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3-3-5 15:02
testjhy 发表于 2023-3-4 16:18
最后一句不成立,很多企业目前有用工荒,是因为快递、外卖不愿回到生产线上做摩登时代的卓别林,
于 ...

另外,因为今年63年出生的男性进入退休,这届ZF任期内每年劳动力净减少约900万,五年将净减少4~5000万劳动力,约占现有就业总人口的6%。
作者: IceCow    时间: 2023-3-5 15:25
晨枫 发表于 2023-3-5 14:15
有一点不同:日本内循环始终拉不起来,外循环高度依赖美国;中国内循环正在拉起来,外循环正在摆脱美国。 ...

拉内循环都听出茧子了,好拉的话那至于又要拿房地产出来顶杠,标准的饮鸠止渴。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23-3-5 16:23
德国库卡(已经被中国美狄亚购入)

这个...这个美狄亚英文名叫Midea,咱们一般叫美的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3-3-5 16:24
被明月兮佩宝璐 发表于 2023-3-5 00:51
人均消费的上升只能部分对冲人口的下降。没有人,上升或者下降也就失去了意义,尤其是消费能力旺盛的中青 ...

      孩子的消费说到底是被强迫的,因为父母为了孩子不论愿不愿意也得各种掏钱,没结婚的人看到当父母被迫花这么多钱自己却活的很累就更不愿生育了。所以所谓刺激消费这个出发点就不对,把人当成了完成GDP的工具。东亚消费起不来的根本原因是福利太低,人们没安全感不敢消费,而不是老龄化。德国北欧社会早就老龄化了,也没不敢消费。日本最富裕的年代人均收入、各种消费价格跟德国差不多,但是日本的老人退休金比德国低得多,例如有个抖音上擅长中文的日本博主说日本一般退休金就合3K多人民币,几百万老人不得不工作补贴生活。新加坡也是这样,基本没有退休金,社会中低收入阶层的老人没有多少积蓄和商业养老保险,只能工作到死。东亚工业化比欧洲晚的多,经济崛起过程中财阀和右翼政府勾结压制了左翼工人运动(包括封建残余思想对人的洗脑),因此劳动者福利比欧洲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得多。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23-3-5 16:25
人口危机也要怎么看,不能只看数量不看质量
再往后20-30年,中国劳动力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一定是大幅提高的,质量的提升能不能对冲数量的下降,咱们拭目以待
我是总体持乐观态度的,再说了,让体力劳动者在短暂的时间窗口里多挣些钱,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单就家务劳动来说,我现在看到的情况是,什么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烘干机、智能马桶啥的都在快速的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咱就不说汽车了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3-3-5 16:27
tanis 发表于 2023-3-5 10:56
快递员能挣到5000一个月这么多?

一线城市的快递员月入上万,当然不去流水线了。快递员计件收费自己控制工作节奏,努力跟回报成正比,基本不用面对工厂的严格管束和各种PUA。
作者: IceCow    时间: 2023-3-5 20:26
本帖最后由 IceCow 于 2023-3-5 21:05 编辑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3-3-5 16:24
孩子的消费说到底是被强迫的,因为父母为了孩子不论愿不愿意也得各种掏钱,没结婚的人看到当父母被 ...


中国农民每月基本养老金只有100元人民币,哪来的消费,哪敢消费!

三四线城市大部分工资三四千块,但结婚费用要一百多万。两个儿子的就要哭,哪敢多生。是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3-5 22:25
IceCow 发表于 2023-3-5 20:26
中国农民每月基本养老金只有100元人民币,哪来的消费,哪敢消费!

三四线城市大部分工资三四千块,但结 ...

我老家是五六线城市,基本生活还是了解的。你说的这个太夸张了。
“三四线城市大部分工资三四千块,但结婚费用要一百多万”。
作者: IceCow    时间: 2023-3-5 23:11
本帖最后由 IceCow 于 2023-3-5 23:28 编辑
semtex 发表于 2023-3-5 22:25
我老家是五六线城市,基本生活还是了解的。你说的这个太夸张了。
“三四线城市大部分工资三四千块,但结 ...


我老家是山河四省之一。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现在还有不少同学亲友在农村,或者县城,省城生活。数字虽然不完全准确,但相差不多。过一阵子要回国探亲,有时间会回老家看看亲戚。

中国是个两级分化及其严重的地方。所以会有司机的乐天派,和我这种悲观派。

百度新闻,河南农民2023基本养老金从113元上涨到123元!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5 23:11
常挨揍 发表于 2023-3-5 01:02
另外,因为今年63年出生的男性进入退休,这届ZF任期内每年劳动力净减少约900万,五年将净减少4~5000万劳 ...

这样预测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顾条件地线性外推。极端一点地说,再外推多少年,中国的就业人口都将消失甚至为负了。谁都知道这不可能。这就是线性外推的局限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5 23:13
IceCow 发表于 2023-3-5 01:25
拉内循环都听出茧子了,好拉的话那至于又要拿房地产出来顶杠,标准的饮鸠止渴。 ...

改开到现在,中国做成的每一件事都不容易,甚至可说至今大部分保持“世界难度冠军”。但中国确实做成了很多事,否则今天拉内循环都不会成为话题。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5 23:22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3-3-5 02:24
孩子的消费说到底是被强迫的,因为父母为了孩子不论愿不愿意也得各种掏钱,没结婚的人看到当父母被 ...

把福利与消费联系起来是很流行的话题,但有没有想过:福利靠政府“撒钱”,政府的钱来自税收,靠福利“减轻消费的后顾之忧”对于纳税人来说实际上是左口袋到右口袋,最多是心理安全感?

加拿大的联邦养老金(CPP)即将破产是说了几十年的话题,人们对于“工作时缴纳CPP份子钱,退休时CPP已经破产”已经期望了几十年,现在还没有破产,还在继续说这事,以至于联邦政府要在电视上做广告,抚慰老百姓CPP不会破产。这影响加拿大人的消费吗?没有。

中国人的消费受到消费习惯的限制是最大的。不断听到有人说养老院住不起,但说到卖掉住房去住养老院,都说“这怎么行,总得留点财产给子女”,即使有几套房也不愿意,甚至没有子女或者子女根本不需要这财产的依然在心理上过不去这个坎。“财务防旱”已经根深蒂固,不管是否已经“过度防旱”。

这和中国人穷得太久有关。

欧洲人比美国人还要敢花钱,正是因为心理上不再有这么一道坎,真正做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欧洲福利再好,依靠福利过日子的还是少数,尤其是中国人作为标杆看待的中产阶级(实际上是上中产阶级,upper middle class)。
作者: semtex    时间: 2023-3-5 23:32
本帖最后由 semtex 于 2023-3-5 23:33 编辑
IceCow 发表于 2023-3-5 23:11
我老家是山河四省之一。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现在还有不少同学亲友在农村,或者县城,省城生活。数字虽然不 ...


估计你说的结婚“费用”, 包括房子和车,金首饰之类的。这些其实不是费用, 而是资产转移。
婚礼的酒席之类的, 才是费用。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3-3-6 04:37
semtex 发表于 2023-3-5 23:32
估计你说的结婚“费用”, 包括房子和车,金首饰之类的。这些其实不是费用, 而是资产转移。
婚礼的酒席 ...


他说的是真的,两个儿子的现在基本上是鄙视链最底端。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6 05:32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3-3-5 14:37
他说的是真的,两个儿子的现在基本上是鄙视链最底端。

我女儿结婚的时候,国内亲戚有问彩礼收多少的,说是该多要点。我很吃惊,这根本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我怎么可能收彩礼?婚礼我都没有让亲家大包大揽,我们分摊的。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3-3-6 05:48
晨枫 发表于 2023-3-6 05:32
我女儿结婚的时候,国内亲戚有问彩礼收多少的,说是该多要点。我很吃惊,这根本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

层次不同,一般男孩子条件越好反而越没有彩礼,因为没必要。彩礼是对男方条件不足的一种物质补偿。越是农村穷,男方又条件不好的地方彩礼越高。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6 06:13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3-3-5 15:48
层次不同,一般男孩子条件越好反而越没有彩礼,因为没必要。彩礼是对男方条件不足的一种物质补偿。越是农 ...

有可能。但我女儿嫁谁,我都不可能收彩礼。我又不是卖女儿!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3-3-6 06:48
晨枫 发表于 2023-3-6 06:13
有可能。但我女儿嫁谁,我都不可能收彩礼。我又不是卖女儿!

到了晨大这个层次,女儿没有嫁娶之分,都是重新组建新家庭。不存在嫁娶,双方势均力敌互相扶持的婚姻,当然没有彩礼之说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3-6 07:42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3-3-5 16:48
到了晨大这个层次,女儿没有嫁娶之分,都是重新组建新家庭。不存在嫁娶,双方势均力敌互相扶持的婚姻,当 ...

但是如果南方家庭条件不好,岂不是更应该不要彩礼、反而“倒贴”帮助小家庭启动才是正理?

如果认可女婿的话,应该帮一把,而不是加重负担;如果不认可,更不应该收彩礼,那就真成了捏着鼻子卖女儿了。
作者: 随机微分算子    时间: 2023-3-6 12:12
testjhy 发表于 2023-3-4 23:57
前年在安徽宁国问过当地老板,在生产线上包装零食的工人,5-6000元/月,招不到,厂里逐步提供更好的待遇 ...

这些可能只是生产任务饱和的月份算上各种加班的收入,稳定性很可疑的。比较稳定的大厂,收入可能也就五六千,但都是要挤破头进去的。宁德时代宜宾招聘现场堪比春运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3-3-6 20:14
晨枫 发表于 2023-3-5 23:11
这样预测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顾条件地线性外推。极端一点地说,再外推多少年,中国的就业人口都将消失甚至为 ...

主要是63~73的婴儿潮的高潮就在这届了。
63年出生的女性在18年退休,这波已经有了5年。现在起2023~2027刚好是高峰期男女同在退休年龄段。
不算延迟退休的话,2028年下届ZF接任的时候至少女性退休的高潮已过。
作者: landlord    时间: 2023-3-7 02:54
最近正在研究工业机器人这块。看到晨大此文,真是涨姿势,果断收藏,回来还要多读几遍!
作者: togo    时间: 2023-3-7 04:17
  1. 美国没有机器人的大公司,但Rockwell Automation是各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主要供应商,Cognex则是机器视觉的主要供应商。
复制代码


Cognex 前两年被Ametek收购了。这家公司的技术和服务,真是一言难尽啊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