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 H0 R( X w: e4 e2 M ! Z" p. t; c# E5 Q在“辽宁”号入列10周年之际,央视视频首次公开展现了“辽宁”号全甲板出击状态。 , z% x# x/ J& p; H- K5 ]8 G/ f. f- R8 R' {+ J
甲板上可见24架待命出动的歼-15战斗机,另有2架直-18预警直升机,1架直-9搜救直升机。左舷长起飞点(A3所在的1号起飞点)、左前短起飞点(A1所在的2号起飞点)、右前短起飞点(B1所在的3号起飞点)也清晰可见,短起飞点有105米长的滑行道,长起飞点有195米长的滑行道。1号点和2号点的滑行道部份重合。 ; X% ?7 y2 w7 F& N, n; i8 N2 f3 B j1 n& N
这是甲板上战斗机全数放飞的状态,不可能同时回收。这也是最大波次出动状态。“辽宁”号到底能携带多少战斗机说法不一,但这样看来,至少可带24架歼-15加3架直升机。机库内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替补战斗机和直升机,但数量应该有限,全甲板状态基本包括所有值班飞机了。$ g U4 ~. P: e' e' d3 m
3 e, U( _) z6 S. H! F
为了便于讨论,飞机都做了标注。A为从左滑行道上1、2号起飞点起飞的飞机,B为从右滑行道 上3号起飞点起飞的飞机,Z为直升机。" L8 q% d ?% |7 W$ N
- J( P2 Q/ M- W3 l; s战斗机起飞时,炽热的喷焰烧灼挡焰板,每次起飞后,挡焰板需要冷却时间,才能继续使用。这不仅是为了本身的使用寿命,也防止后续飞机的轮胎在滚过挡焰板表面的时候,因为过热而导致轮胎损坏,危害着舰时的安全。' E7 A+ p" Z3 V0 \ F7 H
1 ^3 z9 u& i# e- p# U
实际使用中,挡焰板在从冷态到需要冷却可能需要几次起飞的热量积累,所以第一次起飞后,挡焰板后的战斗机可以马上滚动前进到起飞位置,接着起飞。几次后,就需要在挡焰板后等待冷却,才能滚动前进到起飞位置了。所以最初几波可以密集放飞,接下来就要冷却一段时间后,再恢复密集放飞。 ' ~& d* t' k6 b7 b" y! x: K! ]/ [% V" x
具体需要几次就需要冷却是保密的,下面为了讨论便利,统统按照每次起飞都需要同样的冷却时间。$ F1 I% w+ o$ `# F" M
1 J3 {9 K* M: o1、2、3号挡焰板需要相同的冷却时间,因此,左滑行道的2号起飞点放飞腾空后,可以进入快-快-慢的循环,先从1号长起飞点放飞,紧接着另一架战斗机进入2号短起飞点放飞,然后一起冷却。在这段时间里,右滑行道也只能放飞一架,进入2号点的飞机的滚动前进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5-30秒钟。因此,A系列飞机比B系列多一倍。1 Q, T& H: v7 [! s+ v1 f
" W9 M6 E$ q( g1 Z. f; W
长起飞点可以满载起飞,这样交替使用不仅增加放飞飞机数量,也有助于保证升空飞机的战斗力最大化。; M3 J1 t6 Z. i- b& C
) [/ u8 Q% n4 s4 _- @. I在实际放飞中,A1、B1放飞前,Z1(直-18预警直升机)需要首先起飞,掌握空情。Z3(直-9搜救直升机)也需要先行起飞,在一旁空中待命。# I9 p' _, x& `1 G! G: g+ w
6 a- ?- }. {- O9 Y, q' r% _A3在中甲板的1号起飞点上待命,这是可以重载起飞的,但需要A2、B2腾出甲板才能起飞。" h& r3 m# Q) p
5 v0 H8 E; [# ?- C$ R0 x
实际放飞顺序可能是这样的:! Y6 J7 a/ Z$ @( h j* w6 r
9 V! T+ Z0 Y; p+ P& C1 Q5 M
1、 首先起飞Z1,这是预警直升机,需要先行升空巡逻,掌握空情,也需要让出前甲板。 , k1 _ L W3 P$ S O2、 Z2在差不多的时间起飞,升空待命,准备万一起飞失败、飞行员弹射跳伞的时候,马上就近搜救。 % D* n' O2 L' }' D- H2 |3、 A1、B1放飞。# c4 [* Q" k, t0 Y. k
4、 A2和B2在2、3号挡焰板冷却时,分别进入板后等待位置,准备滚动前进到起飞位置。 9 |& v9 s% Q( U5、 Z3进入Z2位置待命。前升降机恢复运作。 ! X/ Z' q" L6 C( ?- K# B* C s6、 2号、3号挡焰板冷却后,A2、B2进入起飞位置,起飞,B4进入3号挡焰板后待命。; J9 q8 H8 G0 C5 y/ I* e/ q
7、 2号、3号挡焰板再次冷却后,A3从1号点起飞,B4进入3号点起飞,A4迅速进入2号点,在B4后也紧接着起飞。- o" _! p- B8 D7 x
8、 1、2、3号挡焰板冷却,A5进入1号挡焰板后待命,B3进入3号挡焰板后待命。+ X& V* @/ ~! a* u8 x0 H
9、 1、2、3号挡焰板冷却后,A5进入1号点起飞,B3进入3号点起飞,然后A6迅速进入2号点起飞。 ; ~ v' c/ y: `8 P10、 1、2、3号挡焰板冷却,A7进入1号挡焰板后待命,B4进入3号挡焰板后待命。这相当于“8”的状态,然后在“8”、“9”、“10”之间循环,直到全部放飞完毕。 9 B- k; _3 y4 _5 D3 R" I, z% x( l 6 E! I. ], Y2 H+ X) O& J9 P只要A7-9、A14-16在先、A10-13在后,A7到A16的顺序比较随意,最可能是A7到A11用1号点,A12到A16用2号点。最后一波只有两架:A15、A16,一架用1号点,另一架用2号点和3号点都行,最可能是3号点。# }5 ^* l# l; U0 t0 @* a,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