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不平常的周末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2-1 02:37
标题: 不平常的周末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11-30 15:58 编辑

上周末对中国是很紧张的周末。乌鲁木齐高楼失火后,很多城市爆发示威,这是很罕见的事情。矛头主要是针对严厉的清零政策,但谁也说不好是否有借题发挥到反对政治现状的更大规模示威。

阴谋论当然满天飞,是不是有境外黑手谁也说不好,但乌鲁木齐的火不是黑手放的,民间对严格清零的不满也不需要黑手煽动。苍蝇不等无缝的蛋,这点道理谁都知道。

武汉疫情时,严厉封控和清零是唯一可行的公共卫生手段。当时就有人把这政治化,但随后疫情在欧美大规模爆发,死亡人数大大超过二战官兵,相比之下,中国的死亡人数几乎“微不足道”,尤其相对于大得多的人口基数,政治化的声音淡出了。

严格清零在德尔塔变种时再一次管用,坚定了中国的政策信心和走向,但真理多迈一步就成为谬误。严格清零政策在奥米克戎变种时代明显不管用了。这已经像蚊子苍蝇,打不尽杀不绝,只有控制危害,安全共存。但政策惯性和害怕人口基数带来的死亡激增还是使得中国在严格清零的路上走得更远。

我一直认为,四月上海是在中央默许下进行的试点,从来不存在上海顶着中央的政策自作主张的问题。二十大的人事变动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这一次,从上到下的决心都不坚定,疫情一反扑,试点半途而废了。四月上海这一波有大量病例,但无症状、轻症占绝对多数,死亡人数据说达到三四百,这当然是不幸的,用“生命无价”来道德绑架也不行了,因为经济、社会不能再停摆了。

要是四月上海把闯关进行到底,现在可能就不至于这么被动了。有些地方严格封禁几个月,依然一放就“火”,说明老办法已经不行了。没有回头路可走,只有往前闯。

二十条出台,可能就是为推出清零做准备。但乌鲁木齐的大火使得有序退出更加艰难。这好比敌前撤退,继续固守已经不行了,但兵败如山倒更不行。只有有序撤退,才能转移阵地,重新集结,最终收回失地。

有人认为中国人好面子,越是示威,越是不能示弱。真要这样,就危险了。

好在中央似乎很清醒,没有被突发的示威打乱阵脚,还是在稳步推进退出清零,从严格执行二十条开始。广州、石家庄等地推出了地方政策,有可能是新的一轮“清零退出特区”,看实行的效果后再推广。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正确运用。经济改革就是从试点开始的。试点不总是成功,不行了就缩回来。但是不试点就直接铺开,除非有十分的把握,是不可信的。

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邓小平的务实思想给中国执政最大的印记:不要教条,不要求全,先试一下,然后再推开。这样的小步快跑实际上不慢,而且跑起来心里有数。

相比之下,欧美强调普世,政策性的东西只能是全国的,没法试点,那有违公平和普世的宪法原则。正因为这样,欧美的政策必须十全十美才能推出,而现在十全十美的选项越来越少,所以政策出台越来越慢,或者争议、反弹越来越大。这是题外话了。

但周末示威最大的看点是:有人煽风(示威中不乏刺激的口号,视频里能听到),但没人着火。反对继续清零的人很多(是否占多数不好说,但绝对人数肯定是很多的),但支持把反对清零扩大到政治诉求的人就少之又少了。难说周末一过示威基本上消失是否与维稳力度有关,但相信很多人一闻到反清零有向反体制演变的味道,马上就敬而远之了。

在今天的中国,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人人都是一肚子不满,想怼天怼地,但涉及到体制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可能的境外黑手,态度立刻变了。不一定是有多爱这个体制,而是在心底里深信“稳定压倒一切”。这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面子上的稳定,而是政治经济社会根基的稳定。1450、带路党大概是最恶毒的诅咒了,谁都不愿沾边。

BBC记者在上海被警察拘留,相信没有身穿“PRESS记者”的背心,相信也在现场没有亮明BBC的身份。估计示威群众要是听到他是BBC,可能当场就把他“嘘”出去了。BBC记者在多哈也是一样的待遇,这是题外话了。

估计示威之后,中央继续退出清零的定力也与看清民间在本质上只反清零不反政府的基本走向有关。老实说,没有一点大大小小的事件,中国的真实名义只能猜,要看准看透还是不容易。但这一次,亮相了。

也正因为这样,惊险的周末有惊无险地过去了。BBC很失望,昨天新闻里已经不报导了。美国战略智库也很失望,刚开始动起来想跟踪、想评论,没了。白宫关注了一下,没声音了。只有苏纳客和他的外交部长不知天高地厚胡咧咧几句。

周末的时候,BBC主持人兴冲冲地问嘉宾:现在是1989年时刻还是1949年时刻,嘉宾一秒钟也没有迟疑:都不是。

嘉宾没错,都不是。

今天确实不是1989年或者1949年了。中国人对自己的满意度高多了,不管眼下有什么不满和困难,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国人的自信在有些方面甚至有自大的危险,这是1949年和1989年绝对没有的。实际上,最大的信心标志来自于房价。二三四线不好说,但是北上广深的房价还是居高不下,一点没有疲软的意思。谁都不会对不看好的未来赌上身家性命。中国人知道今天来之不易,今天的成就也来自于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基础,谁都不想撼动这个基础,颜色革命在中国是一个dirty word,没人想沾身,至少大多数人不想。
作者: togo    时间: 2022-12-1 03:53
在中国,街头示威这种形式似乎要过时了,都上网了。视觉冲击力下降了,但是架不住24x7全时段灌输,对人认知的影响一点也没有减少。

作者: 雨楼    时间: 2022-12-1 04:18
微信群里有人说,广州已经躺平了,有了第一个,大家就好跟着跳了。反正O记大家挺一挺熬一熬就过来了。
唯一担心的就是“敌对势力”要是给你来一把delta撒过来怎么办?
作者: 雨楼    时间: 2022-12-1 04:20
归根到底,兔家现在还是没有什么好手段治疗患者(药物)/防止传染(疫苗)。。。
当然,单抗谁家都有,但是那东西没法大规模应用啊。
作者: 被明月兮佩宝璐    时间: 2022-12-1 04:51
雨楼 发表于 2022-12-1 04:18
微信群里有人说,广州已经躺平了,有了第一个,大家就好跟着跳了。反正O记大家挺一挺熬一熬就过来了。
唯一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反正全世界一起拼免疫力,土鳖人多,who 怕 who?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2-12-1 05:34
雨楼 发表于 2022-12-1 04:18
微信群里有人说,广州已经躺平了,有了第一个,大家就好跟着跳了。反正O记大家挺一挺熬一熬就过来了。
唯一 ...

想多了。Delta之所以现在不流行了,主要原因是O产生的抗体对D也有作用,所以传染性更强而毒性更弱的O对于D来说就是天然的疫苗
作者: 雨楼    时间: 2022-12-1 05:40
本帖最后由 雨楼 于 2022-11-30 16:42 编辑
机器猫 发表于 2022-11-30 16:34
想多了。Delta之所以现在不流行了,主要原因是O产生的抗体对D也有作用,所以传染性更强而毒性更弱的O对于 ...


重复感染?周围就有2,3次感染的
那么感染O记之后再来次delta不过分吧?然后就不用再来了,因为delta的致命率。。。。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2-12-1 05:48
雨楼 发表于 2022-12-1 05:40
重复感染?周围就有2,3次感染的
那么感染O记之后再来次delta不过分吧?然后就不用再来了,因为delta的致 ...

个人的感染是可能的。但是对于疫情而言,需要传播途径。当附近的人多数受到O的影响而不那么容易染上D的时候,D的传播途径就没了,哪怕有人得了也很难大规模感染其它人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22-12-1 05:50
雨楼 发表于 2022-12-1 05:40
重复感染?周围就有2,3次感染的
那么感染O记之后再来次delta不过分吧?然后就不用再来了,因为delta的致 ...

说起来其实半封不封的状态更可能被撒D?
那样周围的人都没有抗体,跟D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一样。而人们又放松警惕了
作者: 雨楼    时间: 2022-12-1 05:52
机器猫 发表于 2022-11-30 16:48
个人的感染是可能的。但是对于疫情而言,需要传播途径。当附近的人多数受到O的影响而不那么容易染上D的时 ...

没有这个担心,4月份就该硬挺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2-1 06:01
雨楼 发表于 2022-11-30 14:20
归根到底,兔家现在还是没有什么好手段治疗患者(药物)/防止传染(疫苗)。。。
当然,单抗谁家都有,但是 ...

谁家都没有。mRNA也只能防重症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2-12-1 13:01
想在国内搞颜色革命,搞笑呢。

各国的颜色革命和历次事件,像疫苗一样,给中国人打了多少次了,早免疫了。
作者: 阳春白雪    时间: 2022-12-1 16:44
说上海是试点,比河里有人说有坏分子恶意捣乱还不敢让人相信:这个试点看起来任何防范预案都没有,疫情严重到什么程度必须中止试点恢复清零的计划也没有,还不如我设计的一个实验周密呢。
如何应对可能的医疗挤兑?需不需要先建一些方舱备用?
老人,幼儿园,医院,有无重点防范和处置预案?
如何保证重点行业正常生产不受疫情影响?
随着疫情扩散,如何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供应?银行贷款延迟给付和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
我在这里坐了10几分钟都想到了这些,准备试点的人啥都不想只想可能成功?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22-12-1 20:51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22-12-1 16:44
说上海是试点,比河里有人说有坏分子恶意捣乱还不敢让人相信:这个试点看起来任何防范预案都没有,疫情严重 ...

人类心理感受有时比生理的承受力更弱,所以人类自杀现象层出不穷,这场疫情对于服务业的人来说,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作者: 雨楼    时间: 2022-12-1 21:01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22-12-1 03:44
说上海是试点,比河里有人说有坏分子恶意捣乱还不敢让人相信:这个试点看起来任何防范预案都没有,疫情严重 ...

司机,过来俺看看脸肿木有?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12-1 23:44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22-12-1 16:44
说上海是试点,比河里有人说有坏分子恶意捣乱还不敢让人相信:这个试点看起来任何防范预案都没有,疫情严重 ...


个人觉得是医疗系统内部有人要搞事
毕竟只要开放了,钱会和洪水一样流进医疗系统。
西西河那边所谓的公共卫生专家就是明显例子,睁眼说瞎话。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2-1 23:56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22-12-1 02:44
说上海是试点,比河里有人说有坏分子恶意捣乱还不敢让人相信:这个试点看起来任何防范预案都没有,疫情严重 ...

没错,这些措施都没有。但当时上海的精准防控属于成功经验,这是试点的底气。TG搞试点还是政治性多于科学性,经济特区试点时,价格开放试点时,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完整的应急计划。现在开放有你说的这些应急计划吗?我看也没有。一波一波弄得各地手忙脚乱,都是因为该做的没做。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

放眼到欧美,躺平有计划吗?肯定没有。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2-12-2 02:01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12-1 23:44
个人觉得是医疗系统内部有人要搞事
毕竟只要开放了,钱会和洪水一样流进医疗系统。
西西河那边所谓的公共 ...

前面有人说有出国需要的人嚷嚷得太大声导致中央误判,现在老兄又说是医疗系统内部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搞事,用阴谋论解释万物的办法看来真流行啊。
作者: yanei    时间: 2022-12-2 02:45
话说土共喜欢摸石头,摸不到石头就种实验田。对新冠来说个把城市的实验田不一定有普遍意义。可不可以考虑先选一个省或相邻的若干省躺平(比如当地老年人比例小,疫苗接种率高,医疗条件好,出了事影响相对小,等等),同时全国的医疗资源准备好,万一不行的话冲去救命。也可以让躺平派们闭嘴了。如果发现其实不那么可怕,就一步步扩大实验田,最后全国躺平。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2-12-3 15:20
雨楼 发表于 2022-12-1 04:18
微信群里有人说,广州已经躺平了,有了第一个,大家就好跟着跳了。反正O记大家挺一挺熬一熬就过来了。
唯一 ...

广州谈不上躺平,不过是从区域静默改成封栋、封单元甚至封单户。
现在还有7000+高风险区,比如这个“南沙区万顷沙镇沙尾一村十涌东上路43号2楼”http://m.gz.bendibao.com/news/yqdengji/?src=baidu
俺们长沙这一轮也是这么搞的。
自2022年11月29日起,在辖区内新增疫情高风险区如下:

1.长沙县泉塘街道圣力华苑8栋3单元

2.长沙县泉塘街道泉睿社区中国铁建国际城二期20栋1单元

3.长沙县泉塘街道高林仕家20栋

4.长沙县泉塘街道盼盼路19号

5.长沙县泉塘街道明天一城2栋

6.长沙县安沙镇恒广国际物流园103栋101

7.长沙县安沙镇毛塘社区街道组丰塘冲路B2栋72号

8.长沙县㮾梨街道保家村大众南路68号1栋429室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2-12-3 15:32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22-12-1 16:44
说上海是试点,比河里有人说有坏分子恶意捣乱还不敢让人相信:这个试点看起来任何防范预案都没有,疫情严重 ...

上海试点是有可能的,比如上海发明的“无症状”标准就沿用至今,明显降低了对民众的心理冲击。
只是趁机作乱的更多,给掩盖了。
作者: 雨楼    时间: 2022-12-3 21:05
常挨揍 发表于 2022-12-3 02:20
广州谈不上躺平,不过是从区域静默改成封栋、封单元甚至封单户。
现在还有7000+高风险区,比如这个“南沙 ...

你们理解的国外的躺平是政府森马呀也不管不做了,听天由命了。
不是那样的。各层级的也都在做事,努力压平峰值,避免医疗挤兑导致的医疗崩溃。只是限于观念和现状没法封城。当初连强制戴口罩都很难推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delta过后基本已经是應死尽死了。。。。
作者: 随机微分算子    时间: 2022-12-3 21:49
常挨揍 发表于 2022-12-3 15:32
上海试点是有可能的,比如上海发明的“无症状”标准就沿用至今,明显降低了对民众的心理冲击。
只是趁机 ...

“无症状”这也能洗白...那还不如说当时上海的各种瞒报,现在给各地学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大多数民众以为岁月依然静好,更是降低了心理冲击。

其实凡是说试点的,至少能说得清楚这几个问题吧。实验条件,实验准备,实验分析,实验结论是啥?连一个小小物理实验都要认真准备的,何况涉及几千万人,不能是笔糊涂账吧。
作者: sumigdai    时间: 2022-12-4 12:53
随机微分算子 发表于 2022-12-3 21:49
“无症状”这也能洗白...那还不如说当时上海的各种瞒报,现在给各地学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大多数民众 ...

社会实践和物理实验完全是两码事,谁敢说拿上海做实验,谁敢担那几百条人命,最多因势利导,运乎一心了。何况从大跃进到包产到户,哪笔不是糊涂账。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22-12-4 14:11
深圳这边
我的小区里仍然有核酸检测点,预计到12月底之前都开放服务
学校要求返校必须有24小时核酸阴性结果,学生在校期间也是每天都做核酸检测
已经囤好了口罩药物备用粮食,看后续吧

昨天在淘宝上买了个电动牙刷的电池,东西不贵,几十块钱,问能否尽快发货的时候对方说,我们这里解封了就发
卖家在湖北襄阳,说封城12天了,预计3天内解封
相比较于医疗挤兑,后续供应链的混乱才是倒霉的问题,相信很多工厂缺人的情况会很快出现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