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2-9-5 18:113 o$ G5 p* V- D+ P, K% |9 U( V
美国火箭的液氧、液氢这样子灌进去再抽出来不断的折腾,会不会最后把火箭搞到报废吖? ...
huma 发表于 2022-9-5 20:21
气态氢液态氢难以储存,人类是否能够攻克难关。把液体氢转换成为亚稳态氢金属呢 ...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9-6 09:37! y& n1 M D4 P- @0 X/ D& M
MSMH?488万个大气压。。。
流风 发表于 2022-9-5 20:53" p& N( Q& l; s+ C8 F+ k
如果真有邻居买氢动力汽车驶入地库,估计全小区的人都要抗议。话说过来,电动车多半是晚上充电,数目众多的 ...
嘉洲 发表于 2022-9-5 21:29
思路不错。不过用氢燃烧发电也有不少技术瓶颈需要解决。另,大湖北目前想基本思路是利用现有管道系统实现高 ...
晨枫 发表于 2022-9-6 11:38
现有管道不可能用于高压氢的长途输送,氢脆和密封都不行。
史节 发表于 2022-9-6 04:13- A {& V% a7 `& p* I' L9 y3 D
是不是可以考虑建立在海滨城市,水不重复利用,而是电解海水,燃烧后送入城市管道作为取暖和饮用水呢? ...
ltpub 发表于 2022-9-6 04:34
土星五主发动机是液氧煤油的吧?
晨枫 发表于 2022-9-5 21:38
现有管道不可能用于高压氢的长途输送,氢脆和密封都不行。
小木 发表于 2022-9-6 09:143 S, D/ W, l) ^% q0 ^2 x
现在好像在实验的是天然气掺氢气,好像说是掺到百分之二三十都没影响。 ...
全球最大!河北省张家口氢储能发电工程初设过评
2021-11-16 17:45
2021年11月13日,河北张家口200MW/800MWh氢储能发电工程初步设计在中国石油管道设计大厦隆重举行专家评审会并顺利通过评审。这意味着中国氢能在大规模储能调峰应用场景迈出实质性一步。
据了解,张家口200MW/800MWh氢储能发电工程是220kV氢气储能发电站,装机容量为200MW/800MWh,配置两台240MVA主变压器,以220kV电压等级并网发电。其中整个发电区由80套1000Nm3/h大型电解水制氢装置、96套吸放氢金属固态储氢装置、384台640kW燃料电池模块、以及逆变、升压电气设备组成的大型制氢储氢、发电系统。. Y7 F/ b( u- E" M7 {
张家口200MW/800MWh 氢储能发电工程静态投资约30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年,预计于2023年完全投入运行,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氢储能发电项目。据悉,该项目涉及了再生能源发电及削峰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技术、金属固态储氢技术和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等国内领先的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氢能应用的低碳环保项目。- v* g2 Y& N+ o/ F- G1 ^2 b
) V, Z) A: ?6 h! R
氢储能是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其开发利用对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张家口00MW/800MWh氢储能发电项目将极大促进氢储能产业的发展,并为能源清洁高效的利用提供路径借鉴
重点在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氢气需求量大的地区,开展集中式可再
生能源制氢示范工程,探索氢储能与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协同运行的商& @# _ ^2 z1 K7 {% X% ?7 h+ V, i; ^0 \
业化运营模式。, y* f6 }' ~8 t( Z1 D
鼓励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线路等氢气需求量集中区域,布局基于分布
式可再生能源或电网低谷负荷的储能/加氢一体站,充分利用站内制氢运输+ k0 ~7 x! J& R: t: \
成本低的优势,推动氢能分布式生产和就近利用。
石工 发表于 2022-9-6 12:116 k6 ~" E+ @8 n& r; O1 _9 ~: `
张家口在搞全球最大的氢储能发电站. G$ G9 M1 J. w! |7 `# S" }. S; h& a
! F4 b! k1 e1 b) E3 k) ^# l5 G! O
https://www.sohu.com/a/501502402_120145143
晨枫 发表于 2022-9-6 13:470 w: N4 _5 a, B& R @
中国这条氢能路线走对了!要是大型金属固态储氢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白菜化了,中国新能源的版图就完整了,在 ...
石工 发表于 2022-9-6 13:19! H' ]4 P" n! |3 c( `- j2 P6 Z
张家口这个项目,是在中国石油管道设计大厦过审。这也是给石油口找未来的出路,压力容器管道,是他们的看 ...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www.aswetalk.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